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青岛市服务业FDI经济增长关系实证论文

青岛市服务业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035-01摘要本文选取青岛市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青岛市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青岛市服务业fdi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青岛市服务业fdi能够促进青岛市经济增长。
关键词服务业fdi 经济增长因果检验一、引言随着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服务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部门,服务业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
青岛市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青岛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服务业的不断放开将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向服务业,利用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成为青岛市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青岛市服务业fdi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1.数据说明本文选取青岛市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用sfdi表示)来分析服务业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经济增长则以青岛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示。
各变量数据根据历年青岛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得出,以199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
2.平稳性检验本文首先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对各指标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为了消除价格波动的影响,利用gdp平减指数(1990年为100)对变量sfdi和gdp进行平减,为了消除原时间序列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分别对经gdp平减指数平减后的变量取对数。
根据lnsfdi和lngdp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lnsfdi和lngdp 在1%、5%、10%的置信水平上都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dlnsfdi 和dlngdp的adf 值分别为-3.83和-4.13,它们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一阶差分是平稳时间序列,因此我们认为lnsfdi和lngdp都是一阶单整序列,记为i(1),下面将进一步检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
在中国,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和提高国民收入的重要动力之一。
本文将分析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来促进经济发展。
一、现代服务业的定义和发展趋势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知识、技术、信息为主要生产要素,向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产业和行业群体。
具体包括商务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旅游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等。
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从人与人的交往延伸到人与物的交往,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方式。
在全球范围内,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数据显示,全球服务业撑起了80%的就业岗位和70%的GDP。
未来几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数字化、智能化和云化的深入推进。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各类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会深入到各类服务领域中。
二是“共享经济”、“共同创造”、“服务外包”等新型服务模式的崛起。
随着网络科技和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共享经济和其他新型服务模式将会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渗透到各种社会群体中。
三是服务业跨界融合和国际化发展的加速推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全球服务业的跨界融合和国际化发展将会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二、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给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新动力,而且还为区域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区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增长点。
它是一个可以增加就业、促进人口流动、提高社会贡献的产业群体。
服务经济发展对GDP增长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务 业 占 GD P的 比重超 过 6 , 至更 高 , 国 已 0 甚 美
达 7 。 中等 发达 国家 , 5 在 服务业 一般 占 GD P的 5 一6 , 收入 的 国家 服 务业 的 比重一 般 在 0 0 低 4 以下 。 0 由此 可 以看出服 务业 的发展 对 G DP有 着至 关重要 的作 用 。 关 于 服 务业 对 国 民经济 的 作用 , 内外学 者 国
关键 词 : GDP; 务 业 ; 性 关 系 ; 整 检 验 ; 兰杰 检 验 服 线 协 格
1 引 言
近 年来 , 务业 飞速 发展 , 论在 发展 中 国家 服 无 还是 在 发达 国家 , 服务业 都倍受 关注 , 被誉 为制造 业 之后 经济 发展 的又一 巨大 推动力 。英 国 的经 济 学 家 C ・ 拉 克 根据 2 克 0多 个 国家 的各 部 门 的劳 动 投 入 和 总产 出的 时间 数据 , 出了 配第 —— 克 提 拉 克定 理 , 定 理认 为越是 发达 国家 , 均 国民收 该 人
收 集 了 17 9 8至 2 0 0 5年 改 革 开 放 以 后 的
GD P和服务业 产值 的数据 。 由于在很 多研 究专 著
中, 一般 把第三 产业 等同 于服务业 , 以本 文用第 所 三产业 的产值 来 代 替服 务业 的产值 , 并按 当年 的 价格来 计算 , 得到 表 1中的数据 。
增大 趋势 等 6个方 面解 释 了第 三产 业在 中 国国 民
经 济中 的重 要 战略地位 。黄少 军则 实证 研究 了服
务 业 与经 济增 长 的关 系 , 提 出 了服务 经 济 发展 并 的一般 规律 。
将 随人 均 国民收 入 的 提高 急剧 下 降 , 从事 制 造业 的劳动 力 与 经济 增 长 同步 增 长 , 会 在一 段 时 间 但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2023-11-05CATALOGUE目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概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创新发展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国际经验与启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研究展望0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概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指多个服务业在特定区域内的集中,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形成是市场机制下服务业发展自我强化的结果,也是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定义集聚区内企业专注于特定领域或特定服务,形成专业化的服务供给。
专业化程度高关联性强创新性强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0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特点020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分类根据集聚形成的原因:自发形成和政府引导。
根据集聚规模和影响力: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根据集聚产业类型: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
0102030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直接贡献效应总结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提供中间产品和服务,直接促进经济增长。
详细描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制造业和其他生产部门提供中间产品和服务,如金融、物流、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这些中间产品和服务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投入要素,直接促进经济增长。
溢出效应总结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知识溢出和技术溢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详细描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助于知识传播和共享,以及技术交流和合作,从而产生溢出效应。
这些溢出效应可以促进制造业和其他生产部门的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详细描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这种转变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从而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分析

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分析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
本文利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及服务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特征,且年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长达四年之久,这一结果从总体上阻碍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服务业不平衡度经济增长不平衡增长不平衡增长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同时存在着发展较快的部门和发展比较缓慢的部门,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平衡发展的趋势。
因此,发展经济学史上一直持续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最终形成了以Nurse为代表的平衡增长理论和以Hirschman为代表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为主的两个主要流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迅速的增强,不论是从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发生了明显的改观。
而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三次产业先后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由此产业间发展的不平衡成了经济学界长期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并已取得了很多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研究成果。
但是,经济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却忽视了各产业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对当今经济存在的影响,尤其是忽视了对还处于成长状态的第三产业变动趋势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而事实上,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产品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产业结构的巨大调整。
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已逐渐显现出了强劲的发展优势,即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不断地上升,而在这三次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动的同时,第三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也呈现出了不平衡的变动趋势。
因此,对于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
基于此,本文利用我国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将这一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到第三产业内部,旨在论证三产内部各行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
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影响分析

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影响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服务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不仅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经济结构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和影响。
本文将对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进行分析。
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 就业机会的增加: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对于相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较大。
无论是餐饮业、旅游业还是物流业,服务业的扩大都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率的提高,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
2. 人力资本的提升: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培训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不断增加,这推动了人力资本的提升。
服务业的专业化和高技能要求,促使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技能,从而提高整体人力资本水平。
3. 消费支出的增加: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于服务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旅游、健康管理、教育等服务业领域的扩大,推动了人们的消费支出,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增长。
服务业的发展为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二、服务业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影响1. 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结构进行了积极的调整。
传统的重工业和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减少,而服务业的比重不断增加。
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来源。
2. 促进城市化进程:服务业的发展也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支撑。
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人民对于城市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
人们纷纷涌入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和相应服务的发展。
3. 跨境贸易与国际竞争力: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在国内有重大影响,也对国际间的贸易和竞争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国际旅游市场的扩大,增加了旅游设施和服务的出口,促进了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国际间的贸易往来。
总结起来,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贡献和积极的影响。
它在就业、人力资本、消费支出等方面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同时对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第三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

第三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政策建议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和社会进步,第三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第三产业是指服务业,包括金融、零售、居民服务和国际贸易等领域。
这个领域对于经济增长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借助现有的经济数据和调研,分析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对未来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
第三产业的定义和影响第三产业是指提供一系列非货物且不能被存储、运送、标准化和批量生产的服务,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增长率和对经济的贡献异常重要。
在全球经济中,第三产业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的主要增长来源,已经超过了制造业和农业。
中国也不例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到了GDP的54.5%,是全年经济增长的最大来源。
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经济和服务业的普及,第三产业也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例如提高了整体劳动力的薪资水平和改善了公共服务的质量,这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意义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以下三大方面:1. 带动了经济的结构转型升级随着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家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升级。
从传统的制造业和农业主导的经济结构中,逐渐向基于服务业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
不同于传统经济中只有商品的交换,服务业的出现提供了服务的交换,这种交换符合了人们对于质量生活的需求。
同时,由于第三产业服务本身的性质,其更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
这些特性迫使经济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生产模式,而开发能够针对顾客个性化需求的产业成为未来趋势,例如共享经济的新兴业务增加了人们生活便利性,为整个经济社会起到参与者越来越多的优质平台。
2. 丰富了经济发展的内涵第三产业所提供的服务有消费性和生产性两个方面,因此它对于推动社会消费和商业发展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鉴于其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特点,一些具有较高的附加值的服务也成为了增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有助于提高个人生活品质和国家经济繁荣。
行业经济影响分析行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行业经济影响分析行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行业经济影响分析行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的行业对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和贡献。
无论是制造业、服务业还是科技创新领域,每个行业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着国家的经济增长,为就业创造机会,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1. 制造业行业的经济影响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行业之一。
它不仅仅是生产各种产品,更重要的是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制造业行业通过投资设备、物料和人力资源,为就业创造了大量的机会,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制造业行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原材料供应商、物流运输等,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2. 服务业行业的经济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服务业行业包括旅游、酒店、金融、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为国家经济提供了多元化的增长动力。
服务业行业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为国家的就业率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除了带来就业机会,服务业还提供各种专业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3. 科技创新领域的经济影响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推动着全球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继续在科技创新领域进行投资是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
科技创新行业不仅仅创造了许多高薪就业机会,还为国家带来了技术进步和竞争优势。
通过研发和创新,科技创新行业推动了新产品和技术的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结起来,不同行业都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贡献。
制造业行业为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相关产业做出贡献;服务业行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创造了各种就业机会;科技创新行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行业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使得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和可持续。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各个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贸易也逐渐的增多,而服务业是我国的第三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服务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是我国重中之重。
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很多的方面,包括对GDP、就业、产业结构等。
本文就根据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重要意义进行讨论,并根据国内外服务业之间的差距,找到适合我们自己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模式,根据我国现在服务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进行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找到一条更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道路,为我国的服务业走向世界提供保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服务业发展;经济增长;影响分析1、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1)服务业的概念服务业泛指不生产物质产品、主要透过行为或行式提供生产力并获得报酬的行业。
服务业目前于发达国家的产业比重约占70%以上;于部分开发中国家比重大约55-65%。
属于服务业的行业主要有:饭店餐饮、贸易、大众客运、会议展览、仓储物流、金融保险、商务顾问、房地产仲介、公共服务、民防、社区服务、电信通讯产业、个人化服务及社会各个工作层面等。
其中的电信通讯产业亦因发展商机甚巨,有时另归类为第四产业。
(2)服务业的内容服务业内容: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包括除了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所有其它十五个产业部门。
即,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批发和零售业;4、住宿和餐饮业;5、金融业;6、房地产业;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0、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教育;1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5、国际组织。
(3)经济增长的概念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在一定时期内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增长的速度,这也是衡量其总体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标志。
经济增长的直接决定因素有:劳动量、投资量、生产率水平。
用现价计算GDP,反映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GDP来计算经济增长速率。
(4)经济增长主要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实现形势,大致可分为两种:即粗放型和集约型。
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和由要素生产率提高导致的部分。
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但区分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交叉。
选择经济增长方式应坚持三条有利于原则:(1) 应有利于经济的合理、持续、快速增长;(2) 应有利于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益;(3) 应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即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福利改善和使环境得到保护等。
2、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1)服务业的GDP总量较低中国经济近二十年都保持超高速发展,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同1978年相比,GDP年均增长近10%,有的地区超过20%,占世界份额超过5%;总量突破20万亿,赶超世界第4位;外汇储备第一对外贸易第二……。
这是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的事。
我国服务业在GDP《国内的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占不到40%,而在美国高达80%,印度也高达50%,“真正的机会在服务业,服务业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但是很多服务业比如金融服务是垄断的,包括医院、教育等,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可以适当放松服务业管制,增加投资机会。
(2)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不完善OECD国家过去二十多年三大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动已趋于停止,现有的结构变动主要体现在服务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
近几十年对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的研究文献表明,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并非是随意、杂乱无章的,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升级趋向。
这给我们一种启示:经济服务化背景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发展特征将更主要地表现为服务业内部结构高级化。
服务业内部结构高级化代表着在技术、制度等创新的基础上,服务业内部的高效部门或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的关键部门的快速发展,也为经济快速增长、协调发展和创造出更高的附加价值提供必要的条件。
服务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促进服务业整体效率和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
在服务经济已占世界各国经济的绝大比重、经济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研究服务业结构高级化的变动规律及在中国的发展态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服务业的整体服务质量不高。
根据国家2003年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我国将服务业划分为15类:1、农林牧渔服务业;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计算机服务、信息传输和软件业;4、批发和零售业;5、住宿和餐饮业;6、金融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7、房地产业;8、商务服务业、租赁业;9、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地质勘查业;10、环境、水利、公共设施管理业;11、居民服务以及其他服务业;12、教育;13、社会保障、卫生、社会福利业;14、体育业、娱乐业、文化业;15、社会组织、公共管理、国际组织等。
下图为我国1998年, 1999年各项服务业的进出口额,越来越明细话的服务业分工显示了我国在服务行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有很多路要走。
我国各项服务业的进出口额(1998 年, 1999 年)单位:万美元项目余额贷方借方1998 1999 1998 1999 1998 1999农林牧渔服务业 -492474 -750918 2405993 2377995 2898467 3128913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61026 -547776 246442 242012 907468 789788计算机服务、信息传输和软件业 -19946 4171 13350 26534 33296 22363批发和零售业 -5405 159 21096 22056 26500 21897住宿和餐饮业 339630 323397 1260174 1409845 920544 1086448金融业 -137371 -172891 38441 20392 175812 193283房地产业 -52561 -55458 59412 98523 111973 153981商务服务业、租赁业 77644 -19703 621228 438554 543584 635557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地质勘查业 61143 39620 81891 58965 20748 19345环境、水利、公共设施管理业 -24017 -24403 51797 28037 75814 52440居民服务以及其他服务业 -2366 -2730 1536 666 3903 3396 教育、社会保障、卫生、社会福利业 -18855 -53850 1661 8324 20517 62174体育业、娱乐业、文化业 -7771 -2571 622764 22722 30403 25293社会组织、公共管理、国际组织 -35697 -71708 6269 7454 41966 79162(4)服务业不具有竞争能力。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自然和资源要素包括传统的资源要素(初级要素), 而且还包括了依赖于个人、企业以及政府行为的高级要素(如: 复杂和熟练的劳动力、科研设施、通讯基础设施以及专门技术知识等)。
就我国目前的服务业而言,大致情况情况是:1. 初级要素较充裕。
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和级劳动力较为资源丰富, 长期处于来往国际旅游业、劳务输出以及海洋运输业等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这类服务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我国的基础设施的国际竞争力排名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世界第 40 位的水平, 是我国主要要素领域排名中竞争力水平最低的。
同时, 我国服务业的技术与人才要素都极为有限, 这使得我国成为当今世界的服务贸易占有较量大的金融、咨询、保险等专有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领域,处于竞争劣势地位。
于此对应的是,当今世界服务业的竞争受自然、人力等资源的初级要素影响越来越小, 相反地, 对通讯手段、人才、知识等高素质依赖性日趋增加。
因此,高级资源匮乏已成为我国服务业的一大障碍。
应通过正确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到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改正,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3、我国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1)对GDP总量的影响分析Ramkishen(2002)对5个亚洲国家(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的服务业进行了有关数据的研究,认为在适当时间有序地进行金融以及电信服务市场,能使本国居民获得的服务产品物美价廉,并间接促进该国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提高,同时对该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目前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相对滞后,但各国都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行业。
Greg McGuire(2002)认为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具有发展旅游、运输等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并在计算机和电讯服务方面具有潜力,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服务贸易,促进经济的繁荣。
刘慧选取我国1985-2003年度相关统计数据,从理论模型和生产理论模型两个方面对服务业能够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检验。
最后得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虽远远低于投资、消费等因素,但随着服务出口的不断增加,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会越来越越大。
蔡玉贞(2007)认为,一国通过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者服务业的引入,一方面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使各产业逐步由资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转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本国各产业效率,改变现有的比较优势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2)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其作用表现在:①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产品的增多,其结果必然会为社会增加物质财富,从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水平。
②服务业有较高劳动生产率,在宏观、微观上等诸多方面为社会实际节约了劳动时间。
③服务业既能够加大生产消费联系,使产品顺利经过流通渠道到达各自消费领域;又能够更好地帮助消费者利用产品,做大指导消费最大化,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同时能够传递各自信息,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相互了解。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间起到连结协调作用。
④服务业经营范围广,拓宽业务门路,容纳大量劳动力。
发展服务业是解决扩大劳动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3)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各项代理业务,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保证我国服务业有序的进行。
服务业营业税的税目与税率。
服务业的“营业额”,是指纳税人提供代理业、旅店业、饮食业、旅游业、仓储业、租赁业、广告业、其他服务业的应税劳务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