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析
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 单元测试(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哪块草坪最大?A. B. C.2.你的手掌大约是1()A. 公顷B. 平方米C. 平方分米3.学校有一块正方形草坪,正好能容纳100个小朋友做广播操。
这块草坪的面积大约是()。
A. 150平方米B. 1500平方分米C. 1500平方米4.下面()单位不是用来度量面积大小的。
A. 平方厘米B. 千米C. d㎡5.有三块铁皮,面积分别是9平方分米、90平方分米和900平方分米,铁皮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米的是()。
A. 9平方分米B. 90平方分米C. 900平方分米6.用4根长1分米的小棒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A. 1平方分米B. 4平方分米C. 16平方分米7.小明家的客厅长8米,宽4米。
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客厅的地面。
一共要用()块这样的地砖。
A. 100B. 200C. 50D. 328.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 144B. 80C. 649.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A. 16B. 25C. 40010.用三个长都是4分米,宽都是3分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A. 12B. 24C. 42D. 36 11.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最接近( )。
A. 40cm2B. 4dm2C. 0.4m2D. 4公顷12.一幅长方形的宣传画长40分米、宽15分米。
这幅宣传画的面积是()平方米。
A. 6B. 60C. 600二、填空题13.一个长方形的宽是2分米,长是宽的2倍,它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4.一张长12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可以剪出________个边长为2分米的小正方形。
15.有一块长方形绿地面积是120平方米,宽是5米,现在要把宽增加32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16.26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厘米;3600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1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分析

人教版数学(三下)单元试卷分析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试卷分析一、试卷说明1.形式:这套试卷与以往相比,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
试卷的内容更加侧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察,试题也更加强了对学生全方面思维能力的拓展。
2.难度:试题按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整体来说难度中等偏上,也许是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的不到位,所以有很多的学生感觉有些难度。
3.考查知识及能力:这套试卷考查的知识,对概念类的试题考查得较少,比较侧重学生对知道的运用能力考查。
特别是对生活中位置与方向的实际认知情况的考察偏多一些。
4.试卷特点:如果说这张试卷有什么明显不同以往的特点的话,那就是它更加强调数学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对动手能力的强调更是体现在了试卷中,试卷的三题与六题就要求学生在试卷上进行画图。
与生活的联系在这张卷子上体现的更加充分自然。
二、试卷分析本次检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及根据这些方向描述简单路线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次检测从学生成绩看,不够理想,9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不多,本班满分的只有1人,不及格的还有2人。
本次检测学生对于基本的“根据方向找位置”掌握的还不错,如第五题智力魔方得分率是100%。
1.学生试卷批改情况。
第一题的2小题做错的比较多,主要的原因是有些学生对北极星的位置不确定。
第六题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对地图不了解,所以把拉萨与乌鲁木齐填错了位置。
第八题中“走那条路最近?并说出行走路线。
”这是一个难点。
第三题是看实际的图画出示意图,这部分内容学生学得还是可以的,这道题很少有丢分的。
2.从统计来看,各班这次抽测成绩还算可以。
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的知识的掌握较好。
特别是对这部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到位,认识深刻,对地图上的方向和实际生活中的方向都有一定的理解。
3.学生的成绩从全面来看,多数同学的成绩在70分以上,说明整体水平基本可以,但部分学生成绩很低,说明学生的学习还存在着问题,教学还存在死角,这些同学还有相当大的提高空间,要想办法引导他们赶上去。
(完整)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完整)最新⼈教版⼩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能够⽐较熟练地⼝算整⼗、整百数乘⼀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位数的计算⽅法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学⽬标:知识与技能会⼝算整⼗、整百数乘整⼗数,会⼝算两位数乘整⼗、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
过程与⽅法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措施:1、让学⽣通过解决问题学习计算⽅法。
2、让学⽣主动探索计算⽅法。
3、加强估算,⿎励算法多样化。
4、注意处理好⼝算、估算、笔算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的⽬标。
课时安排:课时⼝算乘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位数的⼝算(41页例1)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会进⾏⼀位数成两位数的⼝算过程与⽅法2、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学会⼝算整⼗、整百数乘整⼗数及两位数乘整⼗、整百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感受数学与⽇常⽣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算整⼗、整百数乘整⼗数及两位数乘整⼗、整百数教学难点:掌握⼀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教具准备:⼝算卡⽚等。
教学过程:⼀、导⼊新授⼝算下⾯各题:40×4 60×5 30×3 300×7 200×812×4 24×2 13×3 32×3 11×5⾃⼰选两题,说说⼝算⽅法。
⼆、探索发现1、独⽴尝试(1)仔细观察例1图(2)请学⽣提出问题。
(3)从学⽣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每筐装15盒草莓,阿姨买了3筐,3筐草莓有多少盒?2、组内交流(1)请学⽣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法。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五单元《面积》 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2)

解析:【解析】【解答】解:50×2×50=5000(平方厘米),5000 平方厘米=50 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50。 【分析】长方形面积=长×宽,先计算长,再计算面积,然后换算单位,1 平方分米=100 平 方厘米。
(20×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长方形的宽,用长× =宽,然后用长×宽=长方形的面积,据此列 式解答。
9.A
解析:A 【解析】【解答】15÷2≈7(个);4÷2=2(个);7×2=14(个)。 故答案为:A。 【分析】长可以剪 7 个,宽可以剪 2 个,一共可以剪 14 个。
10.D
5.B
解析:B 【解析】【解答】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00-9=99(平方分米);100-90=10(平方分 米);900-100=800(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B。 【分析】因为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与 100 平方分米相差最少、最接近的面积是 90 平 方分米。
6.C
解析:C 【解析】【解答】 云台花同有一块花圃(如图),种玫瑰花的面积比种兰花的面积多多少
14.10;1600;72;8;8000000【解析】【解答】解:1000 平方厘米=10 平方 分米;16 平方米=1600 平方分米;72000 克=72 千克;8000 千克=8 吨=8000000 克故答案为:10;
解析:10;1600;72;8;8000000 【解析】【解答】解:1000 平方厘米=10 平方分米;16 平方米=1600 平方分米;72000 克 =72 千克;8000 千克=8 吨=8000000 克。 故答案为:10;1600;72;8;8000000。 【分析】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1 吨=1000 千克,1 千克 =1000 克,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 率。
数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案

数学三班级下第五单元教案数学三班级下第五单元教案5篇每个三班级数学教师都应当让学生学到知识,爱上学习,把握学习的方法,并终身受益。
在数学教学工作中,你知道如何写三班级数学教案?不妨和我们共享一下。
你是否在找正预备撰写“数学三班级下第五单元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数学三班级下第五单元教案篇1一、教材(一)内容:人教版学校数学第三册第71页例1、例2。
(二)教材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倍的生疏”是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从这里开头教学有关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例1、例2是首先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维方法。
教材以让学生实际操作为基础,联系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使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做到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内容安排是科学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
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育学生观看、推理、迁移的能力及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擅长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爱好,培育他们创新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倍”的概念,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难点:理解“倍”的概念与除法含义的联系。
二、教法与学法教法:依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接受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沟通等教学手段,创设肯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猎取知识。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学法: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沟通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问题情景,寓学于情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简洁建立表象。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5单元面积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最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它们的形状比较简单,特征比较明显,应用也十分广泛。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其他平面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所以这一部分的教学十分重要。
教学建议1.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加强直观教学。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增加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课件,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观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
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可以从三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知道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
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计算出面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五单元《面积》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面积的定义1、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2、生活中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注意:①面积指的是封闭图形的大小,不是封闭图形没有具体面积。
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不能比较大小。
(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①进率100: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②进率10000: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③进率1000000: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三)面积单位间的转化一看:看是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二想:想进率是多少;三转:①高级单位→低级单位,×进率②低级单位→高级单位,÷进率(四)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长= 周长÷2-宽或者:(周长-长×2)÷2= 宽宽= 周长÷2-长或者:(周长-宽×2)÷2=长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 周长÷4(五)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 - 宽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六)铺砖问题1、地面面积÷地砖面积=总块数2、沿长铺的块数(地面长÷地砖边长) ×沿宽铺的块数(地面宽÷地砖边长) =总块数(七)常见题型1、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2、求面积: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面积、给餐桌配玻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3、粉刷刷墙(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五单元《面积》 单元检测(答案解析)(1)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检测(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你的手掌大约是1()A. 公顷B. 平方米C. 平方分米2.张爷爷家的樱桃园占地面积大约是7()。
A. 公顷B. 平方千米C. 平方米3.一座大型体育广场占地面积约58()。
A. 平方米B. 公顷C. 平方千米4.一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是4()A. 米B. 平方厘米C. 平方分米D. 平方米5.一个长方形长9分米,宽比长少3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 36B. 12C. 54D. 496.一根长方体木料长4m,宽2dm,厚2dm,沿长锯成4段,表面积增加()A. 12dm2B. 16dm2C. 24dm2D. 32dm27.学校有一块正方形草坪,正好能容纳100个小朋友做广播操。
这块草坪的面积大约是()。
A. 150平方米B. 1500平方分米C. 1500平方米8.有三块铁皮,面积分别是9平方分米、90平方分米和900平方分米,铁皮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米的是()。
A. 9平方分米B. 90平方分米C. 900平方分米9.小明家的客厅长8米,宽4米。
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客厅的地面。
一共要用()块这样的地砖。
A. 100B. 200C. 50D. 32 10.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 144B. 80C. 6411.一张长1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可以剪成()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
A. 14B. 15C. 3012.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0米,宽10米,深2米,占地()平方米.A. 200B. 400C. 520二、填空题13.把一个棱长1m的正方体切成棱长1cm的小正方体,可以切成________块,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一共长________m.14.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________,可以写作________。
1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6厘米,宽是11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分析
二街小学张顺文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口算、估算的习惯和意识,为发展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计算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3.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认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计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使他们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口算、估算和列竖式计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