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崩漏
青春期功血的中医辨证护理

青春期功血的中医辨证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23-02青春期功血中医又称崩漏,青春期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间的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紊乱引起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影响,不能如期完整脱落,致使内膜一边修复,另一边又破裂出血,造成月经过多,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或表现为长时间少量出血,淋漓不断。
最终导致贫血及一系列并发症。
当精神紧张、恐惧、环境、气候变化、过度劳累也可引起功血的发生。
1病症辨识中医对青春期功血在临床上主要可归纳为七型。
1.1气虚月经周期提前,经量增多,色淡,神疲肢倦,心慌气短,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1.2血虚经期延后,量多,色淡红,面色萎黄,唇甲仓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苔白,脉细弱。
1.3血瘀经量或多或少,持续难净,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脉沉弦或沉涩。
1.4血寒经行后期量少,色暗面色青,畏寒肢冷。
苔薄白,脉沉紧者为实证,脉细速无力者,为虚证。
1.5血热月经先期量多,或紫或鲜红或有血块。
烦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1.6肾阳虚经来无期,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腰腿酸软,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1.7肾阴虚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五心燥热,失眠盗汗。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2辩证施护2.1气虚劝导病人多休息,加强饮食调护,宜食用补养气血之食品,如甲鱼、黑鱼、瘦肉、鸡肉、桂圆、红枣赤豆汤、黑木耳、牛奶等。
忌食油腻、生冷之品。
做好情志调护,消除急躁烦恼情绪。
经量过多时,卧床休息。
中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汤剂应温服,服药后注意观察月经量、色、质的改变。
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脾俞等穴,针用补法并灸。
注意保暖,避免重体力劳动。
注意卫生,指导病人练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以增强体质。
崩漏中医健康教育

05
03
4·血热者:可按摩河谷,曲池,外04 关等穴配合治疗,每穴5分钟,每
日两次。
5·血瘀者:可按摩或梅花针叩刺血海,三阴交,中级,太冲等穴。
健康教育
CONTENTS
章
四
第
健康教育
1·向患者解释引起崩漏的主要原因及崩漏对机体造成的危害,使患者 认识到病后自我调护的重要性。教会患者观察月经色,质,量的变化, 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对症处理
头晕眼花:可采用头低脚高位,可用艾条灸百会10--15分钟。
其他
1·肾阴虚者:可按摩三阴交,肾俞,太溪等穴,可用点法及一指禅 推法,每穴5分钟,每天2次。
2·肾阳虚者:(1)可用干姜30g,菟丝子30g,肉桂10g,杜仲15g, 黄芪50g,青盐30g,煎水1500ml,每晚临睡前沐浴,需注意水温 一般维持在38--43℃之间。对皮肤温觉减退者须注意安全,以免造 成烫伤。(2)可用隔附子片灸法灸神阙,关元等穴。或用艾条灸 百会,气海,肾俞,命门等穴位。(3)指导患者平时多按摩命门, 腰阳关,肾俞等穴温养肾阳。(4)用菟丝子500g,青盐500g,旺 火炒至烫手后,倒入厚布袋,于肾俞,命门,腰阳关等处温蕴30 分钟。
崩漏中医健康教育
妇产科:涂敏
目 录
CONTENTS
生活起居 饮食护理 情志护理/其他 健康教育
生活起居
CONTENTS
章
一
第
生活起居
1·保持病室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根据病症性质调节温湿度。如虚证·瘀 证患者室温宜偏暖;热症患者宜偏凉。 2·注意休息,忌过度劳累;出血期间避免涉水和淋雨。 3·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其他
3·脾虚者:(1)隔姜片灸法灸脾俞,胃俞等穴位。或用艾条灸足三 里,隐白等穴,每穴3--5分钟。(2)用黄芪液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 每穴1ml,隔日一次。(3)耳穴埋豆可选子宫,卵巢,脾,内分泌 等穴,用王不留行籽胶布贴敷,每天按压4--5次,每次每个穴位按压 10--15次,隔日换药一次。 06 01 02
崩漏患者的中医治疗及护理分析

崩漏患者的中医治疗及护理分析
姜红;潘丽;丛涛;于源源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年(卷),期】2018(009)013
【摘要】目的分析对崩漏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护理方法.方法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崩漏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实验组给予三胶汤治疗、全面护理,记录两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心理状态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胶汤对崩漏患者的疗效突出,配合全面护理干预能优化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总页数】3页(P175-177)
【作者】姜红;潘丽;丛涛;于源源
【作者单位】威海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山东威海 264200;威海市妇幼保健院门诊部,山东威海 264200;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山东威海 264200;威海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山东威海 264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
【相关文献】
1.中医中药治疗及护理干预在对流行性感冒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J], 陆丽芳
2.1076例崩漏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帅;龚志忠;蔡云;黄玉华
3.熟地山萸汤联合炔诺酮对肾阴虚型崩漏患者中医症状及贫血改善的影响 [J], 李娜;姜景玉
4.血液病患者崩漏的中医诊治 [J], 张振会;刘彦朝;李建英;史奎竹;曹建柱;袁炜;刘金霞;吴维海
5.冠心病患者的中医治疗及护理康复的效果分析 [J], 王文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春期功血的中医辨证护理

青春期功血的中医辨证护理青春期功血中医又称崩漏,青春期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间的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紊乱引起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影响,不能如期完整脱落,致使内膜一边修复,另一边又破裂出血,造成月经过多,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或表现为长时间少量出血,淋漓不断。
最终导致贫血及一系列并发症。
当精神紧张、恐惧、环境、气候变化、过度劳累也可引起功血的发生。
1病症辨识中医对青春期功血在临床上主要可归纳为七型。
1.1气虚月经周期提前,经量增多,色淡,神疲肢倦,心慌气短,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1.2血虚经期延后,量多,色淡红,面色萎黄,唇甲仓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苔白,脉细弱。
1.3血瘀经量或多或少,持续难净,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脉沉弦或沉涩。
1.4血寒经行后期量少,色暗面色青,畏寒肢冷。
苔薄白,脉沉紧者为实证,脉细速无力者,为虚证。
1.5血热月经先期量多,或紫或鲜红或有血块。
烦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1.6肾阳虚经来无期,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腰腿酸软,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1.7肾阴虚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五心燥热,失眠盗汗。
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2辩证施护2.1气虚劝导病人多休息,加强饮食调护,宜食用补养气血之食品,如甲鱼、黑鱼、瘦肉、鸡肉、桂圆、红枣赤豆汤、黑木耳、牛奶等。
忌食油腻、生冷之品。
做好情志调护,消除急躁烦恼情绪。
经量过多时,卧床休息。
中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汤剂应温服,服药后注意观察月经量、色、质的改变。
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脾俞等穴,针用补法并灸。
注意保暖,避免重体力劳动。
注意卫生,指导病人练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以增强体质。
2.2血虚加强营养,多食补养气血的食品。
脾胃健运、食欲良好者可食瘦肉、鸡肉、蛋等,食欲欠佳则以素食为主,可食冬菇、木耳、豆制品等,忌食油腻、辛辣之品。
崩漏的中医护理方案考试题

中医护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2.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本草从新》D.《神农本草经》3.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史著是()A.《伤寒杂病论》B.《诸病源候论》C.《难经》D.《金匮要略》4.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者是()A.扁鹊B.华佗C.陈无择D.刘完素5.我国第一部脉学史著的编撰者是()A.王叔和B.刘完素C.张从正D.李杲6.认为百病多因于火,治疗主张以寒凉清热的医家是()A.张从正B.李杲C.刘完素D.朱震亨7.认为“内伤脾胃,百病内生”的医家是()A.李时珍B.朱震亨C.张从正D.李杲8.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医家是()A.张仲景B.张从正C.王叔和D.李杲9.认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医家是()A.李杲B.张井岳C.朱震亨D.张从正10.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史著是()A.《针灸甲乙经》B.《铜人腧穴针灸经》C.《针灸资生经》D.《针灸大全》1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概括为()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C.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D.以上都是12.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做出了重大贡献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A.叶天士B.吴又可C.吴鞠通D.吴琨13.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提出“瘟疫”病因为“异气所感”理论的温病学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D.吴琨14.温病学说的形成,对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首创“三焦辨证”理论的温病学家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D.吴琨15.“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说明了阴阳的()A.相互对立B.相互依存C.相互消长D.相互转化16.“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属于()A.阴阳的对立B.阴阳的消长C.阴阳的互根D.阴阳的转化17.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A.水和火B.土和金C.金和木D.木和土18.下列哪项属于阴的症状()A.声高气粗B.多言躁动C.舌苔黄腻D.脉象细涩19.属于“子病犯母”的是()A.心病及肝B.肺病及肾C.肾病及肝D.肝病及脾2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A.木克土B.木乘土C.土侮木D.母病及子21.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酸则伤()A.心B.肝C.脾D.肺E.肾22.心在五行中属于()A.木B.火C.土D.金E.水23.推动血液循于脉中,周流全身的是()A.心阴B.心阳C.心脉D.心脏E.心气24.多汗和易感冒,大多是因为()A.肺气虚B.肺血虚C.肺阴虚D.肺阳虚E.肺虚25.把水谷精微通过传输和散精作用上输于肺的脏器是()A.胃B.脾C.肝D.胆E.小肠26.中医的“膻中”是指()A.心B.肺C.心包D.肝E.肾27.肾藏精,精生髓。
崩漏中医治疗与护理课件

针刺治疗
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节气血、平衡 阴阳,达到治疗崩漏的目的。
艾灸治疗
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炷,在特定 穴位上进行熏烤,以温通气血、散寒 止痛。
03
崩漏的护理与调养
心理护理
01
02
03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波动,避免过度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 响,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 崩漏的恢复。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 助其正确认识崩漏,增强 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如出现崩漏症状,应及时就医 ,遵医嘱治疗。
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遵医嘱 进行护理。
避免过度使用止血药,以免影 响病情恢复。
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等进行治疗,以 调节月经周期、止血调经。
中药灌肠
将中药煎煮后灌入直肠,通过肠道吸收,达到治疗崩漏的目 的。
非药物治疗
饮食调理
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补充营养、调节内分泌。
心理调适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对崩漏的影响。
针灸治疗
04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 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
保健方法
01
02
03
04
食疗
可选用具有补血、养血、止血 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
阿胶等。
艾灸
选取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 位进行艾灸,可温经止血。
按摩
按摩小腹部及腰骶部,可促进 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运动
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运 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病机
崩漏如何治疗和调养

崩漏如何治疗和调养【病因病理】由情志抑郁、操劳过度、产后或流产后起居饮食不慎、房事不节等引起冲任二脉功能失调而致。
1.暴崩致脱血崩日久不止,导致脏腑气血虚脱。
2.气血两虚崩漏反复发作,气随血去,导致气血两虚。
3.脾肾两虚素体脾虚或多产房劳伤肾,同时饮食不慎,脾胃受损,脾肾两虚,统摄无力而致崩漏。
4.肝肾阴虚素体阴虚或大病失血,精血两亏,冲任失养而致。
5血热妄行素体阳盛或情志不畅,郁而化火,伤及冲任。
6.气滞血瘀肝郁气滞,久滞血瘀,瘀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离经之血妄行而致。
【诊断要点】1.必须具备月经的周期、经期及经量的严重紊乱才能诊断本病,即指狭义崩漏。
2.与月经过多、月经先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少、经期延长和月经中期出血等月经失调进行鉴别,主要从月经的周期、经期和经量的特点进行鉴别。
3.如发现漏下不止,有时腹痛,有时无腹痛,需与胎漏鉴别,胎漏者也有月经后期,伴阴道少量滴血或流血,有的有恶心泛呕,厌食,有的无早孕反应症状。
检查尿或血妊娠试验或B超可予鉴别。
如上述症状伴剧烈下腹部疼痛者,警惕宫外孕。
需严密观察。
【辩证分型】1.暴崩致脱血崩日久不止,血多色淡,质清稀,头晕乏力,胸闷气短,肢冷汗多,面色苍白。
舌淡胖,脉细弱欲绝,血压偏低或低于正常。
2.气血两虚突然暴崩出血,色淡质稀,怕冷自汗,面色苍白,全身乏力。
舌淡,脉细弱。
3.脾肾两虚经血紊乱,经量多或淋漓,色淡清稀,乏力纳少,腰膝软酸。
苔薄,舌淡,脉细弱而沉。
4.肝肾阴虚崩漏日久,血色鲜红,潮热口干,手足心热,头晕腰酸。
舌红,脉细数。
5.血热妄行经血或崩或漏,色紫红稠,烦热口渴,下腹胀痛,尿黄便秘。
苔黄糙,舌红,脉弦数或滑数。
6.气滞血瘀崩漏日久,色紫有块,下腹胀痛拒按,血下痛减。
舌紫暗,边有瘀斑。
脉弦细或涩。
【分型治疗】1.暴崩致脱治法:益气回阳救脱。
方药:参附龙牡汤加味。
野山人参3克(另煎)熟附片9克煅龙骨30克(先)煅牡蛎30克(先煎)黄芪60克炮姜5克云南白药2克(吞服)加减:舌红伤阴者,加麦冬15克、五味子9克,去附片;阳回后加阿胶12克(烊冲)。
中医崩漏诊疗及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中医崩漏诊疗及护理考核一、选择题1. 脾虚型崩漏,可以用黄芪破壁草本,原因是[单选题] *补气升阳,生津养血√敛疮生肌利水消肿托毒排脓2. 肾阳虚崩漏,可以关联以下哪个组方[单选题] *茯苓、鱼腥草淫羊藿、肉苁蓉√三七、丹参丹参、山楂3. 肾阴虚型崩漏,可以用以下哪个中药[单选题] *黄芪石斛√茯苓三七4. 血瘀型崩漏,主要的调理方向为()[单选题]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补气补血,暖宫散寒滋阴补血,活血补血去湿热,化痰湿5、崩漏的辅助检查,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超声检查B、有性生活者,做妊娠试验排除妊娠及其相关疾病C、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D、输卵管检查√6、关于崩漏的鉴别诊断,描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不孕症√B、胎漏C、异位妊娠D、产后出血7、崩漏,血瘀证选方是()?[单选题] *A、四草汤√B、清热固经汤C、上下相资汤D、右归丸二、多项选择题1. 西医治疗崩漏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多选题] *孕激素√止痛药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抗生素2. 崩漏会引发什么危害()[多选题] *慢性腹泻贫血√不孕√继发感染√3. 崩漏的中医病因可归结为()[多选题] *外伤七情内伤√素体自虚√微生物感染4. 崩漏的类型有()[多选题] *脾虚√肾虚√血瘀√血热√三、判断题1. 肾阳虚型崩漏的顾客可以使用右归丸[判断题] *对√错2. 崩漏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
[判断题] *对√错3. 崩漏是女性常见病,所以不用在意,以后慢慢自己好了[判断题] *对错√4. “崩”和“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判断题] *对√错5、崩漏血止后的治疗是治愈崩漏的关键,应以复旧为主,结合澄源。
[判断题] * 对√错6、调整月经周期法,经前期着重补肾助阳,维持黄体功能。
[判断题] *对√错7、崩漏病脾虚证选方为举元煎和安冲汤。
[判断题] *对√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崩漏一、因肾虚、脾虚、血热、血瘀,而使冲任不能制约经血所致。
以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如崩似漏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病位在胞宫,与脾、肾关系密切。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参照本病护理。
二、临床表现:常规的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特点是病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量可少至点滴淋漓或多至大量出血,有时有数周数月停经。
然后出现不规则出血,血量往往较大,持续2—3周甚至更长时间,不易自止,此病人常伴贫血。
三、临证(症)施护1、出血量多时,慎起居,多休息,少活动,必要时去枕平卧位,应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给予止血药。
2、血脱者,遵医嘱急服人参粉,观察阴道出血的量、色、质及气味、神色、血压、呼吸的变化,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神情烦燥或淡漠、汗出不止、肢冷、脉细数、血压下降、属阴血暴虚、气随血脱,阴阳离绝的脱证,可先灸百会,神厥、气海等穴,以血阳救逆,并立即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四、饮食护理1、饮食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为宜。
忌煎炸、辛辣、活血等食物。
2、肾阴虚者宜食用甲鱼、紫菜、黑木耳等滋养之品,可用藕汁、梨汁代茶饮。
饮食应热服,忌食生冷。
肾阳虚者可多食羊肉、韭菜等,脾虚者可常食桂圆、红枣、山药等,冬天可吃生姜、羊肉汤,以温运脾阳,血热患者以清淡为主,血瘀患者忌食生冷、酸湿性食物,忌食、辛辣、动火刺激之品,多食滋阴类食物。
五、用药护理1、服清热固经汤剂时宜偏凉服;注意观察服药后阴道出血情况。
2、服用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之剂时,宜在餐前热服。
3、一般重中药汤剂宜热服,忌食生冷,服药后注意休息、保暖,避免重体力劳动。
服用回阳救逆之药时,应观察生命体征。
4、当采取性激素治疗时,应严格控制服药时间,遵守用量,告诫患者按时服药,不得随意停服和漏服,不得随意修改用量,药物减量必须按规定在血止后,才能开始,每3天减量3次,每次减量不得超过原剂量的1/3直至维持量,否则会造成反复出血。
六、并发症护理1、贫血:患者体质较差,应加强营养补充铁剂、维生素C和蛋白质。
避免过度疲劳和运动,保证充分休息。
2、感染:出血时间长会引起感染,使用抗生素防感染,适当用止血药,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勤换内裤。
七、情志护理1、对患者多关心体贴,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了解病人的疑虑,精心护理。
2、向病人解释病情及提供相关信息,解除思想顾虑,摆脱焦虑,消除不良刺激,安心治疗。
八、健康指导1、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损伤心脾。
2、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忌盆浴,勤换内裤及卫生垫,寒温适宜,被不宜过暖,肾阳虚及脾虚者应注意保暖,不可复感寒邪,血热不可过暖。
3、对先天不足的少女,应及早治疗月经不调。
4、调情志,尤其对更年期妇女,应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5、做好计划生育,避免房劳多产。
6、可常灸足三里①、肾俞穴②,能健脾益肾,固摄冲任,生化气血,预防崩漏复发。
注解:①、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主治:消化器官疾病,头痛、牙痛、神经痛;鼻部疾病,心脏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
②、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两指宽处。
主治:腰痛、肾脏痛、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
胎漏、堕胎、胎动不安、小产、滑胎一、妊娠期间因冲任气血不调、胎亢夹固,或禀赋虚弱、脾肾气虚,或血热,或跌仆损伤,或服药不慎等所致。
其病位在胞宫。
先兆流产、先兆早产、习惯性流产及早、晚期流产等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二、临床表现1、以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者,有时伴有轻微下腹痛、腰痛、腰坠称为“胎漏”。
2、胚胎在12周以内自然损堕者,称为“堕胎”。
3、腰酸腹痛,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4妊娠12~28周,胎儿自然殒落者,称为“小产”。
5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
三、临证(症)施护1、肾气不足滑胎者,应卧床休息,严禁房事,防止损伤肾气。
2、妊娠期外伤后,观察有无阴道出血、腹痛等情况,不可随意服用治伤药,以免破血动胎。
3、滑胎者,应坚持药物治疗,避免阴道检查及灌肠,以加重出血。
4、阴道若有组织物排出,应保留排出物,遵医嘱送病理检查,观察腹痛、腰痛、阴道出血情况,以及神色、血压、脉象的变化,并做好刮宫术的准备。
5、小产或行刮宫术后,应注意观察排出之胚胎组织物是否完整及宫缩、阴道出血等情况。
四、饮食护理1、饮食均衡,营养丰富,多食鱼、肉、蛋、动物内脏及蔬菜、水果等,以补充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忌食辛辣动火、生冷寒凉、饮酒等碍胎之品。
3、保持大便通畅,若便秘者,每日服蜂蜜1匙,以利润肠通便,减少腹压,避免痛下或腹部按摩之法,忌食辛辣、动火之品。
4、宜食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苎麻根红枣饮,红枣10枚、核桃仁落10克、苎麻根15克,先水煎苎麻根去渣,加入红枣与核桃仁共煮,饮汤吃红枣与核桃仁,每日1剂,具有补肾益血,止血安胎的功效,用于肾虚、气血虚弱型。
六、并发症护理1、流产感染:阴道流血过长,组织残留于子宫腔内或非法堕胎可引起宫腔内感染,严重时可扩展到盆腔、腹腔,及时使用抗生素及保持会阴清洁卫生。
加强与患者沟通,使其情绪稳定增强信心。
2、不孕:反复流产、刮宫引起输卵管闭塞引起不孕。
纠正营养不良贫血,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掌握性知识及孕儿知识。
五、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温服,药后静卧少动。
2、如有外伤,伤势严重者,遵医嘱给药,严禁使用伤湿止痛膏,以防流产。
3、妊娠期间要审慎,凡峻下、滑利、破气、有毒、苦寒之品宜慎用或禁用,不可以随意给孕妇用药。
七、情志护理1、对阴道出血、腹痛,或担心胎儿健康的患者,应多给予关心,讲解胎漏、胎动不安经积极治疗后,可顺利孕育健康婴儿的病例,以增强治病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2、耐心解释,使孕妇了解精神因素与胎漏的关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妊娠早期多听音乐,调节情感。
3、指导和帮助患者运用放松方法,如听音乐、读书及分散注意力,还应做好家属的工作,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使患者无思想顾虑和精神压力。
八、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做好孕期保健。
2、慎房事,早孕期及晚期妊娠禁房事。
3、慎起居,生活规律,避免负重、攀高、防止跌仆。
4、合理膳食,饮食宜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5、重胎教,睡眠充足,保持心情舒畅。
6、衣服宜宽大、轻松、柔软,勿紧束胸腰,以免影响胎儿成长及乳房发育。
7、定期产前检查。
8、妊娠期穿平底软质鞋,忌烟酒,避免过劳。
9、孕期出现阴道出血时,应卧床静养,及时就诊。
10、凡安胎失败者,应劝慰患者不要急于再次妊娠,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消除紧张心态。
癥瘕一、本病以妇女胞宫或胞脉、胞络等部位结成包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或影响经带,胎产诸证,临床上可出现月经过多或过少疼痛闭经、血崩、漏下不止、带下增多、堕胎、小产、不孕等症。
二、临床表现:1、月经改变,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常无明显月经改变,黏膜下肌瘤常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2、腹部肿块:随着肌瘤增大,病人于下腹正中可扪及块物。
3、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加,伴盆腔充血致白带增多。
4、贫血:长期月经量过多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贫血。
5、腹痛、腰痛、下腹坠胀,还可以引起不孕或流产。
三、临证(症)施护1、出现腹部剧痛、恶心呕吐、阴道大量出血、面色苍白、肢冷汗出、血压下降、脉细微弱时,应报告医师,做好输液、输血的手术准备,并配合救治。
2、炎性包块可遵医嘱用中药熨敷或中药保留灌肠,注意经期停用。
3、手术治疗者,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四、饮食护理1、饮食宜富含高蛋白,如瘦肉、禽、蛋类食物,以增强体质。
忌食生冷肥腻、辛辣及海腥发物之品,以免损脾凝血。
2、血瘀者,可多食活血化瘀、消积除症之品,如海带、木耳、山楂等食物。
五、用药护理1、中药汤剂宜空腹热服,注意观察药后不良反应。
2、血瘀者服用化瘀消症药后,不可随意外出,以免阴道突然出血,发生意外。
六、并发症护理1、感染:浆膜下肌瘤可能发生慢性或急性蒂扭转,导致肌瘤坏死感染。
2、肌瘤变性:随访观察每3—6个月随访一次,若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考虑进一步治疗。
七、情志护理1、给予患者精神安慰,讲解有关疾病知识,纠正患者害怕患上恶性肿瘤的错误认识,调畅情志,消除紧张、忧虑、恐惧等心理,使其保持心情舒畅,以利癥瘕消散。
2、为病人提供表达内心顾虑、恐惧感受和期望的机会,减轻无助感,消除为必要的顾虑,增强康复信心。
八、健康指导1、注意防寒保暖,病室向阳,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以防外邪侵袭,更生他病,可参加轻微活动,禁止剧烈运动。
2、注意经期、产后卫生,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
3、调畅情志,避免劳累和七情刺激,节制房事,禁止饮酒。
4、35岁以上妇女,定期妇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若腹部有包块,应定期复诊,注意观察肿块物的生长速度及性质变化。
弋阳县中医院妇产科三种疾病中医护理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