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肇西江特大桥矮塔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案(索鞍式)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矮塔斜拉桥简介:矮塔斜拉桥是一种结构简单、造型美观的桥梁形式,其特点是中央矮塔起了斜拉索梁的支承作用,形成了桥梁的主要受力构件。
这种桥梁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城市交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1. 桥梁设计: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确定桥梁的设计方案。
考虑到矮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设计师要合理确定矮塔的高度和桥面的宽度,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基础施工:在桥梁两端的支撑点处施工桥墩基础。
首先进行地质勘察,确定桩基的深度和直径。
然后进行挖孔或者打桩,将混凝土灌注至桥墩基础内,确保其牢固稳定。
3. 矮塔制作:矮塔是矮塔斜拉桥的关键部件,其承载桥面的重量和拉索的受力。
矮塔可以采用钢结构,也可以采用混凝土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矮塔的模板,在模板内浇注混凝土,等待其凝固。
4. 斜拉索施工:根据矮塔斜拉桥的设计要求,确定斜拉索的数量和长度。
首先在矮塔上设置临时支撑,然后将钢丝绳穿过矮塔的孔洞,并通过张紧系统对斜拉索进行张紧,使之保持适当的张力。
最后对斜拉索进行保护措施,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5. 桥面铺装:将预制的桥面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然后将其安装在矮塔和桥墩之间。
在桥面板上进行铺设防滑和保护层,确保行车的安全和桥面的寿命。
6. 环境整治:工程验收合格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整治,清理垃圾和破碎物,恢复施工前的自然环境。
总结:矮塔斜拉桥是一种独特的桥梁形式,其施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桥梁的设计、基础施工、矮塔制作、斜拉索施工、桥面铺装和环境整治等多个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保证矮塔斜拉桥的安全稳定,为城市交通发展做出贡献。
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案

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案
斜拉桥是一种具有美观、大跨度、高承重能力的特殊桥梁类型,其主塔的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种主塔施工方案的简要介绍。
斜拉桥主塔的施工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主要步骤:塔基施工、钢框架安装、拉索张拉和主塔封闭。
首先,斜拉桥主塔的施工开始于塔基的建造。
塔基是主塔的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施工人员首先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然后在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形成坚固的塔基结构。
其次,完成塔基施工后,开始进行主塔钢框架的安装。
钢框架是主塔的支撑结构,承担着整个斜拉桥的重量和荷载。
钢框架的施工需要使用大型起重机和高空作业平台,施工人员需按照设计要求将钢框架的各个部分安装到位,并确保连接稳固可靠。
接下来,到了斜拉桥主塔施工的关键环节——拉索张拉。
拉索是斜拉桥的核心部件,起到了支撑和传递荷载的作用。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方法将拉索依次连接到主塔和桥面的预留孔洞中,并逐渐进行张拉。
张拉过程需要精确控制,确保每根拉索的张力都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整个桥梁的稳定和安全。
最后,进行主塔的封闭工作。
主塔的封闭是为了保护主塔结构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并为后续的桥面铺装和装饰工作提供便利。
封闭主塔采用的常见方法是采用钢板进行外包围,然后在
钢板上进行涂料防腐处理。
总结起来,斜拉桥主塔的施工方案需要经过塔基施工、钢框架安装、拉索张拉和主塔封闭等多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主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斜拉桥主塔的施工方案的成功实施,将为后续的桥梁工程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矮塔斜拉桥先梁后索法施工工法

矮塔斜拉桥先梁后索法施工工法矮塔斜拉桥先梁后索法施工工法一、前言矮塔斜拉桥是一种比较新兴的桥梁结构,其独特的构造造型,能够有效地吸引人们的视觉。
目前,矮塔斜拉桥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地铁等路段。
而矮塔斜拉桥的建造,也需要采取一种先进的施工工法,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
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种先梁后索法的施工工法,以期为矮塔斜拉桥的建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工法特点先梁后索法是矮塔斜拉桥的一种常用施工工法,其主要特点如下:1、施工周期短,效率高。
2、对材料要求低,节省材料。
3、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具设备比较少,节省施工成本。
4、施工工序简单,易于掌握,适用于不同地区的路况。
5、优美的造型,能够给人美的视觉享受。
三、适应范围先梁后索施工方法适用于以下矮塔斜拉桥建设工程:1、桥梁跨径小,主要应用于规模较小的城市道路项目。
2、地形条件相对平坦,没有太大的地形落差。
3、施工地点无交通切断严重的问题。
4、对施工期较为敏感,要求施工周期较短。
四、工艺原理先梁后索法的理论基础是施工阶段划分与施工方法组织。
具体实现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技术措施,例如:选择适宜的浇筑混凝土、精确控制锚固点位置、严格控制力学状态等。
施工阶段进行如下划分:先浇筑梁,再拉索。
施工过程如下:1、制作模板。
根据桥梁设计图纸制作好模板,用来作为混凝土浇筑的模具。
2、浇筑梁。
在已经制作好的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将其浇筑成形。
3、锚固。
当梁的混凝土刚浇筑后,需要进行锚固,以便与后续的钢丝绳相连。
在梁的两端预埋好锚固板,并能够承受梁的重量。
4、张拉索。
在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好张拉机,通过张拉机拉起钢丝绳,使之与梁相连接,从而建成矮塔斜拉桥。
五、施工工艺先梁后索法的施工过程分为制作模板、浇筑梁、锚固、张拉索等多个阶段。
具体的施工过程如下:1、制作模板。
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好模板,并安装在梁的两端。
2、浇筑梁。
在模板内倒入预制好的混凝土,混凝土需要通过振动棒进行压实,确保混凝土有较好的密实度。
西江特大桥挂索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广珠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工程ZH-2标(至江门段)西江特大桥主桥斜拉索安装工程施工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二局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指挥部2008年8月28日目录1工程概况 (4)1.1主梁断面形式 (4)1.2索塔结构形式 (4)1.3斜拉索构造 (5)1.4斜拉索防护 (5)1.5.斜拉索施工工艺 (5)1.6锚头防护 (5)1.7斜拉索安装工程工作容 (5)2编制办法 (6)2.1编制依据 (6)2.2编制目的 (6)2.3编制围 (6)3结构说明 (6)3.1锚固段 (7)3.1.1主要受力件 (7)3.1.2密封装置 (7)3.1.3 防松装置 (7)3.1.4保护罩 (7)3.2过渡段 (7)3.2.1预埋管及垫板 (7)3.2.2减振器 (8)3.3自由段 (8)3.3.1镀锌钢绞线 (8)3.3.2索箍 (8)3.3.3 HDPE外套管 (8)3.3.4梁端防水罩 (8)3.3.5塔端连接装置 (8)4施工组织 (8)4.1管理机构 (8)4.2施工总体安排 (9)4.2.1施工主线及工期 (9)4.2.2.其它工序 (9)4.2.3组织协调 (9)4.3主要施工工序及工法 (9)4.4. 施工准备 (10)4.4.1现场前期准备 (10)4.4.2材料准备 (10)4.4.3设备准备 (10)4.4.4人员准备 (11)4.4.5技术准备 (12)4.5斜拉索安装工艺 (12)4.6施工平台及施工通道 (12)4.6.1塔外平台 (12)4.6.2塔平台 (12)4.7.循环牵引动力系统安装 (13)4.8.下料 (14)4.8.1下料场地 (14)4.8.2下料用机具设备 (15)4.8.3下料 (15)4.8.4技术标准 (17)4.9上、下端锚具安装 (18)4.9.1安装前准备工作 (18)4.9.2锚具安装 (19)4.9.3锚具安装技术要求 (19)4.10 HDPE管焊接 (19)4.10.1焊接长度 (19)4.10.2焊接工艺 (20)4.10.3焊接条件 (20)4.11 HDPE套管安装 (21)4.11.1套管焊接 (21)4.11.2穿束 (21)4.11.3起吊 (21)4.11.4套管固定 (21)4.11.5拉 (22)4.11.6 HDPE套管焊接吊装注意事项 (22)4.12.斜拉索单根挂索 (22)4.12.1挂索工艺 (22)4.12.3挂索过程 (23)4.12.4.穿索顺序 (24)4.13单根拉 (24)4.13.1单根拉力 (24)4.13.2环境温度变化对单根拉力的影响 (25)4.13.3单根拉力计算 (25)4.13.4传感器安装 (25)4.13.5单根钢绞线拉锚固 (25)4.14低应力锚固技术措施 (27)4.15减振措施安装 (28)4.16整体拉工艺 (28)4.17拉力控制 (28)4.18调索 (29)4.19斜拉索防护 (29)4.19.1斜拉索索体防腐 (29)4.19.2锚头防腐 (30)4.19.3.锚头端面、夹片、外露钢绞线的防腐 (30)5技术、质量、安全、工期的保证措施 (30)5.1技术保证措施 (30)5.2质量保证措施 (31)5.3安全保证措施 (32)5.4工期保证措施 (33)5.5质量目标 (33)西江特大桥斜拉索安装工程施工案1工程概况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由至轨道交通主线路和至江门支线两部分组成,西江特大桥位于江门支线。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方案。
矮塔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的桥梁设计,能够满足强风区域的使用要求。
本文档将从桥梁的选址、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序和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质量。
2. 选址选址是矮塔斜拉桥施工的首要任务。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地质条件:选址区域地质应稳定,避免地震和地质灾害的风险。
•水文条件:选址区域水文应稳定,避免洪水和泥石流的危险。
•通行条件:选址区域应满足交通需求,并有足够的通行空间。
3. 设计3.1 结构设计矮塔斜拉桥的结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断面形状:通常采用梯形或变截面结构,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跨度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桥梁的跨度长度,同时考虑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
•斜拉索设计:斜拉索的设计应考虑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桥梁自重,以确保斜拉索的安全使用。
3.2 施工图纸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
施工图纸应包括桥梁主体结构、斜拉索安装位置、倒塔和锚固等细节,以及相关连接细节的信息。
4. 材料选择4.1 混凝土桥墩和桥面板的材料选择应具备以下特点:•强度高:以满足桥梁的承载需求。
•耐久性好:能够承受环境的侵蚀和长期使用的压力。
•施工性好:便于施工和组装。
4.2 钢材斜拉索和桥面梁的材料选择应具备以下特点:•强度高:以满足桥梁的承载需求。
•耐久性好:能够承受环境的侵蚀和长期使用的压力。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便于制作斜拉索和桥面梁。
5. 施工工序5.1 基础工程首先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1.地基处理:对选址区域的土壤进行加固和处理,以提供稳定的建筑基础。
2.桥墩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桥墩的浇筑和固定。
5.2 结构施工在基础工程完成后,进行结构施工:1.斜拉索安装: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斜拉索的位置,进行斜拉索的安装和张紧。
2.桥面板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和安装桥面板。
5.3 防护施工完成结构施工后,进行防护施工:1.防腐处理:对斜拉索和桥梁的金属部分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
西江特大桥索塔施工技术

m独塔 斜拉连 续 刚构 组合 结构 ,全长 6 1 m,有碴轨 道桥 2. 6
面。
下塔柱砼灌注采用高压砼输送泵泵送。砼按3 c 0 m ̄ 层均匀对称浇注 ,插入式捣固器捣固密实。 22 _中上塔柱施工
221 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 施
主桥共 5 个桥墩 ,其中7 # 3 墩为主墩 ,距 离中先大堤岸边 约22 2 m,水 深约 3 m;索 塔 采用 曲线 钻 石 形桥 塔 ,塔 高 0 1 9O m;上 塔 柱 高 2 m, 为 单 箱 单 室 截 面 ,顺 桥 向 宽 0 .O 8
塔柱结构 的自身重量 , 产生 向内的偏移和弯矩 ,其混堠 工为本工程施工 的重点 ,而 中塔柱根部混凝土截面应 制的关键 。经过分析 比较 ,中塔柱施工方案原则最终衙 分节翻模施工加主动横撑的方法。 上横梁施工 :上横梁底 模托架主要通过设于桥面白 支架进行顶撑 ,用钢材 约 10 。考虑索塔混凝土的弹 t 4 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索塔在标高+ 716 7 。 处需向 5
点 落在固定架上 ,且能初步稳定索管。待索管稳定后 ,再用
全站仪 复核 ,达不 到设 计要 求的需 重新调 整 ,直至符合 要 求。 索 管的锚 垫板 、加劲 板 及包 裹钢 板的 型号 、位置 、数 量、间距 ,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均必须严格按照设计 要求进行施工。 22 上塔柱预应力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_8 . 7# 3 墩上塔柱设计 有井字型布置 的预应 力 中3 精轧螺纹 2 钢筋 ,上横梁设有1 一巾1 . 钢铰线 ,采用先安装预埋预应 9 52 4 力钢柬后浇注混凝土的施工方式 ,在塔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 计 9 %、龄期 7 后 方可 张拉 预应 力钢 束 ,每 孔张 拉 力为 0 天
制 ,同时调整标高与设计标高—致
肇庆西江大桥扩建工程主桥方案设计

肇庆西江大桥扩建工程主桥方案设计王华中(广东省肇庆市公路勘察规划设计所,广东肇庆 526040)摘 要:介绍了G324线肇庆西江大桥扩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的三个方案,通过多方面论证,以及整体和局部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刚构 连续梁组合体系的推荐方案。
关键词:扩建;组合体系;桥梁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中图分类号:U 4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68(2002)02-0036-03G324线肇庆西江大桥是连接肇庆区与高要市区的重要枢纽,全长1596m 。
主桥为公路与铁路两用双层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铁路桥,桥型为5 144m 连续钢桁梁;引桥为预应力砼简支T 梁,公路桥面净宽9m,于1987年建成通车。
随着当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车流量迅猛增长,1999年的日平均中型载重汽车折算交通量达24180辆,远远超过原设计通行能力7500辆。
同时,该桥的接线均按4~6车道的一级公路标准改造完成。
因此,该桥成为当地交通的 瓶颈 ,较大地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此,2000年9月当地政府决定对该桥进行扩建,2001年10月广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同意利用旧桥,在旧桥下游扩建新桥,新、旧桥分别设2车道单向行车。
由于该桥位于城区,受旧桥及城区规划道路的影响较大,同时,桥址处地质条件较差,通航及防撞要求高,为保证新桥与旧桥的协调,确保扩建工程的顺利实施,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
1 桥型方案选择G324线肇庆西江大桥扩建的新桥宽度为12.5m,桥面净宽11.5m,为了与旧桥协调,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三种桥型方案。
方案一:斜拉桥。
主跨288+288m,采用塔、墩、梁固结的独塔双索面预应力砼结构,主梁标准索距为8m,塔上标准索距为2.4m 和1.8m 两种,全桥斜拉索72对。
该方案技术难度较大,特别是由于桥跨的长宽比较大,施工和运营阶段的横向稳定性较难保证,并且造价远远超过工可批复的投资规模,后期养护费用高。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

矮塔斜拉桥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矮塔斜拉桥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桥梁结构,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交通等领域。
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优越的性能成为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前准备2.1 桥梁设计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先进行桥梁的设计工作。
桥梁设计工作包括结构分析、材料选择、荷载计算等,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 施工场地准备施工场地的准备是施工前的重要一环。
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障碍物存在。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区域的边界,在施工区域外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2.3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人员是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关键。
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施工工艺、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三、施工流程3.1 基础施工矮塔斜拉桥的施工首先需要进行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包括地基处理、基础坑挖掘、基础混凝土浇筑等步骤。
地基处理是为了保证桥梁基础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加固土壤、灌注桩等方式。
基础坑挖掘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基础的大小和形状符合设计需求。
基础混凝土浇筑需要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和浇筑工艺,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3.2 塔身施工塔身施工是矮塔斜拉桥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
塔身施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搭设、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步骤。
模板搭设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钢筋绑扎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钢筋的布置符合结构要求。
混凝土浇筑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均匀性,确保塔身的强度和稳定性。
3.3 拉索张设拉索张设是矮塔斜拉桥施工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拉索张设的主要步骤包括拉索安装、张拉调校等。
拉索安装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拉索的位置和张设角度准确。
张拉调校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拉索的预应力符合设计要求。
3.4 桥面铺装桥面铺装是矮塔斜拉桥施工的最后一步。
桥面铺装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桥面材料,并按照施工工艺进行铺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1期(总第71期
)作者简介:罗庆湘(1981-),男,重庆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
1工程概况
江肇西江特大桥主桥共四个主塔,塔号为29#~32#塔,主塔为独柱式刚劲混凝土结构,截面为八边形,并在顺桥上刻有0.1m ,宽0.7m 的景观饰条。
主塔高度为30.5m (含索顶以上4m 装饰段),主塔截面等宽段顺桥向宽5m ,横桥向宽2.5m ;塔底5m 范围,顺桥向厚为5m ,横桥向由2.5m 渐变到3.1m 。
图1主塔一般构造图
本桥斜拉索采用扇形布置,梁上间距4m ,塔上间距0.8m ,拉索通过预埋钢导管穿过塔柱,在主梁上张拉。
斜拉索采用Φs 15.2mm 环氧涂层钢绞线斜拉索,标准强度为1860MPa ,斜拉索规格分别为43-Φs 15.2mm 和55-Φs 15.2mm ,采用钢绞线拉索群锚体系。
斜拉索为单索面双排索,布置在主梁的中央分隔代处,全桥共128
根斜拉索。
钢绞线外层采用HDPE 护套。
减振装置及锚具采用斜拉索专用材料。
2施工方案简介
主塔分六节施工,其中最大施工节段为5.4m ;主塔内设劲性骨架,用于钢筋和索鞍定位;模板施工采用无支架翻模施工,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均设有阴阳缝,由模板厂加工,现场拼装。
考虑到主塔外观,该主塔模板不采用对拉杆在塔身中间穿过来固定模板,而采用桁架式模板翻模施工,塔吊辅助翻模。
3主塔施工流程
图2主塔施工流程
江肇西江特大桥矮塔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案
罗庆湘,闫化堂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江肇西江特大桥主塔为独柱式刚劲混凝土结构,截面为八边形;主塔高度为30.5m ,主塔截面等宽段顺
桥向宽5m ,横桥向宽2.5m ;本桥斜拉索采用扇形布置,梁上间距4m ,塔上间距0.8m ;拉索通过预埋钢导管穿过塔柱;采用C60混凝土。
本文介绍了江肇西江特大桥主塔施工方案,重点介绍了劲性骨架设计及施工、索鞍定位以及混凝土防裂等。
关键词:矮塔斜拉;主塔;施工方案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
B
265
4劲性骨架的设计与安装
劲性骨架的设计是针对塔柱的截面形式来设计的,塔柱内设置由型钢焊接组成的劲性骨架,作为钢筋和斜拉索索鞍的承载结构。
劲性骨架根据塔柱施工分节段划分图设计成6个节段,首节采用在0#块上预埋钢板来连接,节段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劲性骨架安装分有索区和无索区安装,无索区安装将整个劲性骨架整体吊装,整体安装。
在有索区劲性骨架待转运至桥上再将索鞍临粗定位在已加工好的框架上,然后整体吊装到塔上安装;安装好劲性骨架后再进行索鞍的精确定位。
劲性骨架在场内加工,整节吊装就位,精确定位后进行焊接固定,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可以利用劲性骨架对钢筋骨架和索鞍纠偏并固定,这样能保证钢筋和索鞍安装时位置准确,另外模板安装时,可以利用劲性骨架对模板位置进行调整和固定。
对塔身的整体偏位控制能起到作用。
图3劲性骨示意图
5索鞍定位技术
西江特大桥主塔上的斜拉索体系是整座桥梁上部结构的核心也是全桥的受力关键点,斜拉索的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到索力在主塔和主梁上得分布,如果精度不够可能加重斜拉索与索鞍的摩擦减少斜拉索的使用寿命,那么斜拉索和索鞍的空间位置就尤为重要。
5.1索鞍定位
索鞍位于斜拉索两端锚固于箱梁和主塔上其主要由锚垫板和预埋管组成,因此索鞍定位时可以通过定位索鞍两端中心以及箱梁(塔壁)外侧索鞍出口底点,顶点的空间位置来确定。
5.2索鞍定位数据计算
在索鞍定位时,坐标模型建立是以主塔中心为坐标原点,以顺桥向为X轴的正方向,水流的下水方向为Y 轴的正方向,以指向塔顶为Z轴的正方向。
根据拉索轴线与在XY与平面投影形成的夹角(即切向角)δ,在XZ面上的投影与X轴正方向形成的夹角α,在YZ面上的投影与Z轴正方向形成的夹角β,塔上锚垫板中心坐标X(-X),Y(-Y),Z。
D1(D2)到B1(B2)点直线距离即图纸上的La(Ld),索鞍外径D,还有角α1(α2)即可计算出索鞍圆弧段的起点和终点中心坐标以及起终点底点坐标(见下图)。
图4坐标示意图
5.3索鞍的安装
为了保证索鞍施工精度,加快施工进度,采用了索鞍与劲性骨架一起整体安装定位的方法。
先将索鞍粗定位在已加工好的劲性骨架框架上,然后整体吊装到主塔上安装;将劲性骨架安装定位好后再微调索鞍,保证索鞍与劲性骨架的坐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6钢筋安装
主塔钢筋中主筋采用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塔身钢筋在钢筋棚中统一加工,采用塔吊吊装上主塔,在主塔上绑扎成型。
加工时应根据钢筋形状和设计长度分为多节成型,主塔劲性骨架安装好后可进行钢筋焊接与绑扎,主筋靠劲性骨架定位安装,箍筋绑扎采用钢筋安装辅助支架进行。
7模板的设计与安装
主塔采用翻模施工,采用定型钢模板,均设有阴阳缝,由模板场加工,现场拼装。
为消除翻模产生的工作缝,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和塔柱变截面的线形平顺,每节采用大块整体钢模板拼装。
主塔模板不设置对拉螺杆,模板采用桁架加劲,使塔身外观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下转第277页
)特别报道
266
2010年11期(总第71期)
2010年11期(总第71期
)8主塔混凝土防裂
由于主塔为C60高标号混凝土,很容易开裂。
为防止混凝土开裂,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化:(1)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2)适当的水胶比;(3)在满足设计要求前提下,不要使混凝土的强度增加过大。
另外在主塔与箱梁结合段采用聚丙烯混凝土、采用钢筋防裂网加强混凝土的防裂性能。
9结语
西江特大桥主塔采用劲性骨架辅助索鞍、钢筋、模
板的安装,保证了安装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模板采用采用大块钢模无对拉螺杆施工工艺,降低了施工难度,大大的提高了主塔的外观形象;同时在混凝土防裂上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了裂缝的出现。
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李继东.超宽桥面矮塔斜拉桥设计及施工概况.铁道建筑,2006(8).[2]
赵中旺,葛俊颖,王海良,等.某矮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研究.铁道建筑,2002(6).[3]
杨立财.矮塔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铁道建筑,2005(7).
浆在岩面与护筒刃脚以上3m 的范围内进行。
在该墩还对存在溶洞的桩孔进行了溶洞预填注。
6研究成果
针对本桥主桥岩溶地区深水大直径钻孔桩施工所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
利用该解决方案,本桥主桥钻孔桩施工解决了其所存在的岩溶地区深水大直径钻孔桩施工问题,克服了本桥的关键施工难题,使主桥钻孔桩施工在保证安全、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全部完成。
本研究成果包括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两个部分,其依据翔实,理论正确,逻辑性和系统性强,在解决相关问题上实效明显,且其运用
需求多,运用范围、前景广阔,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鹏祥,赵明华,罗立武,等.岩溶区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及设计方法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06.
[2]肖雪强.岩溶地区桩基施工几种特殊处理措施.中国市政工程,2008(8).
[3]王学军.姚刚岩溶地区公路桥梁深水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3-11.
[4]高歌今.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础设计及施工技术措施.桥梁,2004(12).
[5]
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上接第266页)
!!!!!!!!!!!!!!!!!!!!!!!!!!!!!!!!!!!!!!!!!!!!!!!!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