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发成功等离子体生活垃圾气化发电技术

合集下载

生活垃圾等离子体气化及发电技术

生活垃圾等离子体气化及发电技术

生活垃圾等离子体气化及发电技术1、相关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城市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长,已经对我国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例如,目前北京市每天产生约1.8万吨生活垃圾,由于卫生填埋场地紧张且环保效果较差、焚烧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而遭到群众反对,因而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面临巨大压力,急需发展新一代的环保、节能的焚烧替代技术。

同样的问题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等离子体技术是最有希望替代焚烧的先进技术。

随温度升高,物质先经历固、液、气三态,若温度继续上升,气体电离导电,但在一定体积内(德拜半径之内),由于正负离子数目相等,宏观呈现电中性,此时物质成为等离子体态,为物质的第四态。

放电产生的2,000~30,000ºC的等离子体,为低温热等离子体,工业应用比较广泛。

等离子体技术在上世纪60年代受益于航天事业的发展而飞速发展,用于处理废物则始于1970年代初,最初主要用于低放射性废物、化学武器和常规武器销毁,1990年代才进入民用领域。

由于传统等离子体处理设备技术含量高,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初期多用于销毁多氯联苯(PCBs)、POPs、废农药、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

近十年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带来了成本的逐渐降低,随着政府对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视和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等离子体处理生活垃圾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技术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热点。

2、技术特点及原理生活垃圾气化处理一般采用电弧放电得到的低温热等离子体,弧区温度达6000ºC 以上。

由于能量密度非常高,且富含大量极具反应活性的电子和重粒子,因此能够迅速使有机废物的化学键断裂、达到裂解的目的。

生活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在等离子体反应器内1000 ºC高温环境下充分裂解气化,转化成CO和H2等小分子可燃性气体(一般称为“合成气”),用于能源或资源回收,等离子体技术最主要的技术优势包括:(1)处理温度高,环保效果好:等离子体核心温度可达6000ºC 以上,反应器内温度可根据需要控制在1000~2000ºC范围,有害物质摧毁彻底,二噁英前驱体被彻底破坏,二次污染物排放比焚烧低2~3个数量级。

垃圾填埋气实现综合利用

垃圾填埋气实现综合利用

垃圾填埋气实现综合利用——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填埋气综合利用研究硕果累累城市垃圾填埋处理是当前世界各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对填埋中产生的填埋气进行综合处置、利用则是国际关注的节能减排课题。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依托学科及团队优势,自1997年起,对垃圾填埋气的综合处置、利用开展了10余年的系统研究和应用开发,形成了一批专利成果,成功研究发明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填埋气焚烧火炬和填埋气发电机组,相关技术已分别达到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不仅实现了重大环保设备的国产化,推进了国家环卫行业的技术进步,而且为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绿色北京、绿色奥运”做出了贡献。

一、着眼“减排”战略,成功发明适于填埋气特性的焚烧火炬垃圾填埋堆体中的生物质在厌氧发酵条件下将产生大量的填埋气,其中含有甲烷(占50%-60%)、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占40%-50%)。

填埋气不仅易燃易爆、污染环境,而且其中的甲烷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属于强温室效应气体。

由于垃圾成分和环境的影响,填埋气的产量和组份变化较大,因此对科研人员来说,实现填埋气的稳定燃烧,使其中的甲烷通过有效燃烧变成温室效应较小的二氧化碳,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此外,先进的填埋气焚烧设备能适应较宽的填埋气成分变化,有较宽的负荷调节比,而进口此类焚烧设备价格昂贵,且负荷调节比小(只能达到20:1)。

基于此,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将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稳定、宽负荷调节比的填埋气焚烧设备设定为其重要目标。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分别建立了填埋气燃烧实验室、发动机实验室和综合处置、利用示范基地,开展了燃烧特性研究和单元燃烧器开发研究。

在五年时间里,科研人员先后完成了填埋气单元燃烧器在风、雨条件下稳定燃烧的试验研究和两缸机燃用填埋气的实验研究,解决了填埋气预处理、点火等技术,成功申报、获取了4项专利授权。

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填埋气焚烧火炬(低压头多管组合式、高稳定性、超宽负荷调节比填埋气焚烧火炬)系统,并在北京、深圳、上海、湘潭、厦门等城市的10余处垃圾填埋场成功推广应用。

中科院力学所——便携式大气压空气冷等离子体发生器

中科院力学所——便携式大气压空气冷等离子体发生器

中科院力学所——便携式大气压空气冷等离子体发生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应用等离子体力学课题组隶属于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课题组已有近五十年历史。

多年来积累了直流等离子体射流产生技术、高频热等离子体射流、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交流等离子体射流产生技术,以及多弧离子镀、中频对靶磁控溅射、射频感应等离子体镀膜等技术。

在等离子体状态控制和参数诊断方面有长期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等离子体材料工艺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低气压/大气压等离子体喷涂、金属表面改性、熔敷、熔凝、镀膜等研究。

近年来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等离子体流动稳定性、先进空间电推进、空天高焓流动地面模拟、大气压空气冷等离子体发生器设计等领域。

便携式等离子体发生器技术介绍及特点等离子体是物质除固态、液态和气态之外的第四态,按照温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又分为热等离子体和冷等离子体;按照粒子温度分布的不同可以分为热平衡等离子体和非热平衡等离子体。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以其温度低、无需复杂昂贵真空系统以及活性物质丰富等特征,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皮肤治疗、口腔医学、食品工程、材料改性、纳米合成和环境工程等领域,其主要活性物质包括活性氧和活性氮基团、激发态和亚稳态粒子、电场、带电粒子、紫外线及热量等。

近些年来,人们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广泛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

这些射流发生器主要以昂贵的稀有气体作为激发气源,同时等离子体工作离不开体积庞大的气源和电源设备。

如何借助自然界条件,充分发挥空气优势,实现大气压空气冷等离子体射流的应用值得我们探讨。

我们设计了一款便携式空气冷等离子体发生器,摆脱传统大体积的电源和气源设备,既可以在空气种激发,也可以在水下激发。

该便携式空气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设计使得大气压冷等离子体从实验室迈向市场走近人类生活成为可能。

应用领域杀菌消毒:伤口愈合、口腔治疗、医用工具消毒、家居卫生、水果保鲜;环境保护:空气净化、污水净化;材料制备:纳米材料合成。

等离子气化技术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等离子气化技术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0 0。 1 , 0 F)的高温 ,这 足以材料 。等离子炬用 还可于铸造行业 中的金属熔化
目前 中 国各 大城 市都 不 同程 度 地 出现 垃圾 围城 现 及切 割金属 。当应用 于废 物处理时 ,等离子体 的热量 能 象 。垃圾 填埋 由于 占用 大量 空间和污染地下水 而被公 认 非常有效地 使其 中的有机物蒸发 成气体 ,使无机物熔化 为是垃圾 处理的最后 的选择 ,减量化和无害化 的垃圾 焚 烧项 目则 由于其潜 在的二次污染 ( 如会产生二略英 )而
6 83 l
( 4)产 品
性 。这些能够获得高额处理费和提供 良好 热值 的废物包
可 以是 电能 ,或是各种化学品 、氢和聚合物。
括石油 、化学工厂 的炼油废物 、医疗废物 、汽车切碎后
质 煤 也 能 够 用 于 气 化 处理 。
残 留物 、建筑垃圾 、轮胎和电线杆等。此外 ,大量的劣
3 等 离子 气 化 的 优 点
( 1) 高效
单一的气化炉可以生产多种 产品 ,比如热 、蒸汽 、
由于等离子气化高温和高 的热密度 ,等离子技术几 电能 、乙醇或氢 ,这样可 以最大限度地利用 资源。合成 乎能将碳基废物完全转化成合成气和无机物灰渣 。比起 气 中的氢可 以很容易地与碳和氧气分 离 ,而且如果提升
其它热解和燃 烧系统 ,等离子技术能更有效地运行。等 合成气 中甲烷 的含量就可 以制成合成天然气 。合成气通 离子气化的产电效率优 于焚烧炉燃烧 。通常焚烧炉燃烧 常可 以通过催化转化过程而生成液体燃料 ,这 在第二次
的热量驱动汽轮机来产生 电力 ,而气化系统可 以使用效 世 界 大 战 以来 已被 广泛 用 于煤 液 化 中 。
遭 到公 众 的 质 疑 。

等离子体气化发电

等离子体气化发电
H.Z. Sheng 26
IMECH CAS
技术发展路线
始于航天、冶金—等离子体应用的基础及实践 九五——转为环保
首先基础性研究,包括等离子体技术本身
• 配合实验室实验,探出发展方向
小型设备——医废/电子/化学战剂/危废 中试/工业化设备(危废-规模小/腐蚀性强/环保难度大) 积累经验后,生活垃圾与生物质气化——示范工程 坚持基础研究配合,解决应用需求
H.Z. Sheng 29
IMECH CAS
等离子体处理废物—力学所10年
—针对有机/高含氯,技术难度大,规模较小
医疗垃圾-863 3吨/日的模拟医 疗废物处理系统, 该系统采用H2还 原气氛,消耗量 很小,尾气量也 很小,每小时仅 200-300Nm3。
PCBs
PCBs-中昊晨光
样品浓度(mg/kg) 废渣1号 一氯联苯 二氯联苯 三氯联苯 总多氯联苯 1.26 0.0217 ND 1.28 废渣2号 12.8 0.122 0.0131 12.9 检测限 (mg/kg) 0.0002 0.0002 0.0002 0.0002
• 等离子体发生器、反应器内过程 • 尾气处理、玻璃体渣 • 前处理及系统优化,提高经济效益
H.Z. Sheng 27
IMECH CAS
高温冶金铌/钨/钼-环保好
三相交流(150 kW)
H.Z. Sheng
28
IMECH CAS
多种等离子体炬
热阴极
20 kW
120 kW
250 kW 大气压滑动弧 产生装置
表中:CO、NOx、SO2 是中科院生态中心为力学所试验测试的数据。 PCDD是参考美国Startech公司提供的数据,等离子体炉的PCDD排放 为美国焚烧炉排放新标准限制值的1/1250左右。

中科院研发气化飞灰焚烧发电技术实现煤炭转化为清洁煤气和建材原料

中科院研发气化飞灰焚烧发电技术实现煤炭转化为清洁煤气和建材原料

中科院研发气化飞灰焚烧发电技术实现煤炭转化为清洁煤气和建材原料飞灰由燃料(主要是煤)燃烧过程中排出的微小灰粒。

其粒径一般在1~100μm之间。

又称粉煤灰或烟灰。

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烟气灰分中的细微固体颗粒物。

如燃煤电厂从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细灰。

大量粉煤灰如不加控制或处理,会造成大气污染,进入水体会淤塞河道,其中某些化学物质对生物和人体造成危害。

近日,国际首台循环流化床飞灰焚烧炉在江西高安实现满负荷稳定运行,单台日纯燃气化飞灰500吨,燃烧效率达到98.5%。

该项目通过气化飞灰焚烧发电技术与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的有机耦合,将煤炭转化为清洁煤气和建材原料,为当地聚集发展新动能、实现产业升级提供后劲,在建陶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该飞灰焚烧炉为江西济民可信(高安)清洁工业燃气项目配备的3台飞灰焚烧装置中的1号炉。

总投资约60亿元人民币。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大煤制清洁工业燃气项目,将向陶瓷产业基地40余家企业提供煤制清洁工业燃气。

焚烧产生的超高压超高温蒸汽用于发电,配3套发电量为45MW 的余热余能发电装置。

该项目的飞灰焚烧炉飞灰处理量大、蒸汽参数高,在国际上尚属首次。

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的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洁净煤燃烧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燃烧,主要结构包括燃烧室(包括密相区和稀相区)和循环回炉(包括高温气固分离器和返料系统)两大部分。

与鼓泡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最大区别是运行风速高,强化了燃烧和脱硫等非均相反应过程,锅炉容量可以扩大到电力工业可以接受的大容量(600MW或以上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已经很好的解决了热学、力学、材料学等基础问题和膨胀、磨损、超温等工程问题,成为难燃固体燃料(如煤矸石、油页岩、城市垃圾、淤泥和其他废弃物)能源利用的先进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通常由流化床燃烧室(炉膛)、循环灰分离器、飞灰回送装置、尾部受热面和辅助设备等组成。

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通常由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所组成,燃料在锅炉的燃烧系统中完成燃烧过程,并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烟气的热能,以加热工质;汽水系统的功能是通过受热面吸收烟气的热量,完成工质由水转变为饱和蒸汽,再转变为过热蒸汽的过程。

等离子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与探索

等离子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与探索

等离子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与探索【摘要】城市生活垃圾等离子气化技术融合了等离子体和气化的优点,能实现真正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是垃圾焚烧最具潜力的一种替代技术。

本文重点介绍了生活垃圾等离子体气化技术、国内外技术进展,论述了生活垃圾等离子气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等离子气化;生活垃圾;处理1.生活垃圾等离子气化技术生活垃圾等离子气化技术由生物质气化技术结合“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发展衍生而成,具有等离子体和气化的优点。

等离子体技术将MSW中的有机物完全转化为合成气(主要为CO和H2),净化后进入内燃机发电;而无机物则可变成无害灰渣(玻璃体),可用来做建材[1]。

垃圾热处理包括热解、气化和焚烧三种方式,而热解与气化均是由垃圾焚烧技术衍生而成,与焚烧的区别在于焚烧供氧量大于化学当量,热解与气化供氧量均小于化学当量,即垃圾的不完全燃烧。

供氧量较小意味着燃烧空气量少,对生活垃圾中小颗粒的淘析作用减弱,烟气挟带和扬析颗粒减少,排烟中烟尘浓度降低。

因此,热解与气化过程的烟尘浓度低于焚烧过程,有利于环境保护。

此外,气化产物外供,为生活垃圾热能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方式。

1.1生活垃圾等离子气化特点利用生活垃圾自身热量建立、稳定独立于焚烧的热解与气化过程,对生活垃圾的品质指标要求比较高。

一般而言,含水量与含灰量较低,且热值高于8300kJ/kg的生活垃圾才有可能用独立的热解和气化方法处理。

热解与气化的区别在于发生反应的温度不同,热解温度一般为200~400℃,而气化温度一般为600~1200℃。

因此,生活垃圾热解和气化需要外界提供较大的能量,尤其是气化。

这就必须有一种给予生活垃圾更多能量的发热源和较为适合的反应器来保证气化反应的发生。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垃圾是目前减容效果最显著、无害化最彻底、资源化程度最高的绿色环保技术。

与焚烧法相比,等离子体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有:(1)生活垃圾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经过等离子体高温处理,二恶英和焦油等有害物质彻底分解,而无机物则可变成无害灰渣(玻璃体)。

处理垃圾的新技术-电弧等离子体

处理垃圾的新技术-电弧等离子体

处理垃圾的新技术:电弧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炬的工作原理是在一个密闭空间里,通过强大的电弧,使空气电离产生等离子体,然后在另一个缺氧的密闭空间里,城市固体废料(MSW)就在这里面,此外还有焦碳、石灰石,产生的等离子体对它们进行超高温加热。

在无氧化的条件下,垃圾混合物中的无机物迅速玻璃化,最后产生的无害熔渣可作为建筑材料。

最为重要的是,高温可分解固体废料中的有机分子。

在有氧条件下,分解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若在无氧的条件下,固体废料中的有机物就会转化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和物,这种混合物,可以像天燃气一样作为一般汽轮引擎的能源,其中的氢气进一步纯化分离,则可以作为单独的燃料。

对这种气体混合物作进一步的处理,降低其中污染物质的含量,如氮化物和二氧(杂)芑等直接进入涡轮机或释放到大气层中。

电弧等离子体技术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才被一些公司用于垃圾处理,像威尔顿的Startech环境公司和美国宾西法尼亚州麦迪逊城市的Westinghouse公司等。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美国西屋公司是技术最先进最成熟的一家。

放眼国内,等离子体技术用于垃圾处理是近几年才引进的新技术。

北京环宇冠川等离子技术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在环保和工业领域全面推广等离子体技术应用的公司。

环宇冠川具有市场开发优势,可为等离子体技术应用项目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环宇冠川的工程集成技术和设备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环宇冠川与美国西屋等离子公司在等离子体炬的制造和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将进一步促进公司攀登新的技术和产业制高点。

等离子体技术是居于国际前沿的先进环保技术,是处理各类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工业与有害固废、医疗和电子危废、污水污泥以及冶炼废渣和采选尾矿等)的最可靠措施,在环境治理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发成功等离子体生活垃圾气化发电技术
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

填埋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还污染地下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尽管如此,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已没有多少场地可供填埋使用。

焚烧法虽然减容比高,并能回收能量,但却因二噁英等污染问题遭到公众强烈反对,急需发展新一代的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替代焚烧技术。

等离子体是物质第四态,具有许多异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温度和能量密度都很高、可导电和发光、化学性质活泼并能加强化学反应等,环保性能优良。

通过电弧放电产生高达7000 C的等离子体,将垃圾加热至很高的温度,从而迅速有效地摧毁废物。

可燃的有机成分充分裂解气化,转化成可燃性气体,可以用于能源回收,一般称为“合成气”(主要成分是CO+H
)。

不可
2
燃的无机成分经等离子体高温处理后成为无害的渣体。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垃圾是目前减容效果最显著、无害化最彻底、资源化程度最高的绿色环保技术。

与焚烧法相比,等离子体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有:
(1)处理温度高:有害物质摧毁更彻底,二噁英前驱体被彻底破坏分解;
(2)可采用还原性气氛或部分氧化性气氛,采用电能作为外加热源,二次污染物排放比焚烧低2-3个数量级,裂解底渣是无害的;
(3)合成气流量约为焚烧烟气量的5-10%,易于净化,后处理设备尺寸大大减小,节约了投资成本;
(4)能源回收效率高,将筛上物制成合成气,后续利用气体发动机发电,发电效率可高达39%,而焚烧法采用蒸汽轮机,发电效率很难超过22%;
(5)等离子体系统可快速启动与停机,等离子体核心工艺灵活,可根据不同的处理目的搭配不同的配套系统;
(6)整套设备紧凑,占地小,经济效益好。

更为重要的是,等离子体技术将垃圾看作是生产合成气的原料,符合新能源、环保、零碳排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等离子体法不仅在技术上比焚烧先进,而且经济效益也要更好,但投资略高。

等离子体工艺配套的后处理设备及发电系统与焚烧配套的差异很大,这也会影响系统造价及经济效益。

等离子体系统配套的是内燃机发电系统,发电能力明显高于原生垃圾焚烧,因此单位发电装机容量的投资与焚烧相当,甚至低于引进的焚烧技术。

1.2国内外发展现状
等离子体废物处理技术始于1970年代初期,最初主要用于低放射性废物、化学武器和常规武器销毁,于1990年代进入民用。

由于等离子体设备技术含量高,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多用于销毁多氯联苯(PCBs)、POPs、废农药、焚烧飞灰和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

近十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逐渐得到控制,且政府对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视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等离子体处理生活垃圾的技术也逐渐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目前全球从事等离子体废物处理技术研究的单位有二十余家,技术还处于商业化的门槛阶段,多数未达到实用化阶段。

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全球拥有商业化的等离子体设备的公司只有两家:1)原美国西屋等离子体公司WPC(Westinghouse Plasma Corporation,已被加拿大Alter NRG公司收购)的规模最大100 t/d X 2,位于日本北海道歌志内市,建成于2003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设备;2)加拿大的普拉斯科能源集团公司(Plasco Energy Group Inc.),单台规模最大也可接近100 t/d,建成于2008年6月,位于加拿大渥太华市,投资1.5亿加元。

另外还有:1)接近中试规模的以色列环境能源资源公司(Environmental Energy Resources Ltd.)的12t/d 设备,2)实验室规模的韩国浦项大学10t/d的实验设备,3)实验室规模的台湾成功大学的小型实验设备。

这些设备均未达到商业化水平。

美国西屋等离子体公司(现为Alter NRG的部门)于1990年在美国宾州建成了48t/d规模的试验性质的中试项目,试验针对100多种废物进行。

2000年,在日本吉田町建成150t/d规模的处理生活垃圾的示范项目,后来分别于2002
年和2003年又日本建成两个项目,前者日处理20t生活垃圾和4t污泥,后者处理200t/d生活垃圾和废轮胎(100t/d反应器两台并联),由于采用效率较低的蒸汽发电技术,故经济效益较差。

图1是其典型的等离子体反应器示意图。

图1 Alter NRG/WPC反应器
Plasco技术是针对北美生活垃圾,其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垃圾经过两级热解,第一级利用废物自身热值热解,第二级利用等离子体炬对加热重整合成气。

一级裂解室的渣再送入熔融床用等离子体炬进行玻璃化。

普拉斯科能源集团公司在渥太华建有85 t/d等离子体生活垃圾气化发电中试系统,等离子体炬总功率
450kW,每吨废物的耗电量低,但因尾气NOx和大分子碳氢化合物排放不达标而被迫经常停机。

造成大分子碳氢化合物排放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炬功率太低,而且没有直接加热垃圾,只是重整合成气,这样布置等离子体炬一方面温度场不均匀,另一方面合成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太短,使大分子碳氢化合物裂解不彻底。

发电部分采用气体发动机,因缸壁温度低而存在淬熄层,层中大分子碳氢化合物在缸内未能燃烧就排出,难以达标。

因此Plasco技术主工艺存在缺陷需要改进,尚不能用来处理我国的生活垃圾。

图2普拉斯科能源集团公司处理工艺示意图
在国内,中科院力学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采用等离子体技术进行销毁化学武器、裂解医疗废物、危险化工废物等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过863项目、中科院院创新方向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等离子体废物处理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已获得六项发明专利,建成了三条完整的等离子体处理危险废物的生产线:在实验室
建成了建成了一条3t/d的等离子体处理模拟医疗垃圾的实验线(见图3),与企业合作建成了两条工业规模(5-10 t/d)的等离子体处理危险废物的生产线。

这三条线是国内仅有的三条完整的有机废物处理线,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这三条线都是针对危险废物设计的,处理能力定位在5~10 t/d。

图3 力学研究所实验室设备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原生混合垃圾与发达国家生活垃圾是很不一样的,虽然都称作生活垃圾,但它们的含水率、灰分含量和热值相差较大。

我国现阶段原生混合垃圾厨余含量高,含水率高,热值较低,约为发达国家生活垃圾的三到四分之一。

垃圾热值是设计等离子体反应器和系统的主要依据。

按照估算,处理100t/d发达国家生活垃圾的等离子体反应器,可处理400 t/d我国原生垃圾的筛上物(需要预处理系统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