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

1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1.1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品种很多~所含成份为淀粉、脂肪、蛋白质、糖类和挥发油等。由于这类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形状、质地和成份不同~适合于很多不同类、不同习性和生活习惯的害虫生活与栖息~各种害虫对其的危害程度也不尽同~如党参、陈皮、柏子、枸杞、赤小豆等。在储存场所潮湿~药材吸潮变软后~才易生虫~如白果、白扁豆、赤芍、青风藤等。

1.2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养护中

1.2.1日常在库检查工作:每周检查时应按堆放次序~逐个进行。首先检查堆垛周围和上面以及垛底是否有虫丝或蛀粉等~然后对易生虫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重点品种进行开箱拆包检查。检查时~如不易从外观上判断是否生虫的~也可采取剖开、折断、打碎、摇晃等方法进行~此外~对大垛中药材或中药饮片~首先注意货垛所处的环境~因每个角、每个面、上中下层所接触的温度不同~可以用抽查方法~及时掌握温湿度的变化情况~以防止吸潮后发霉生虫。

1.2.2杜绝害虫来源:

1.2.2.1首先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库房~库内地面潮湿的~应加强通风~并在地面上铺放生石灰等进行吸潮~使药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保持经常的干燥。

1.2.2.2保持库内外清洁。

1.2.2.3合理安排出库~按照“先产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使容易生虫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先出库。; T- 1.2.2.4每年5-10月间~是害虫活动繁殖最旺盛的危害药材最严重的时期~应积极地进行防治。6 W c @2 a, 1.2.2.5采取密封、对抗、冷藏、干燥等养护措施。

2易泛油、发霉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p&

2.1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泛油主要是指某些含油质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所含的油质产生的酸败现象~及某些含粘性糖质的~因受潮发热而在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的变色现象。9 l* O) p, `8 w+ D X2.2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发霉是指药材上寄生和繁殖了霉菌。其本身含水量在1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0%~温度在20-35?时~易发霉。

2.3易泛油、发霉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养护:

2.3.1勤加检查,

2.3.2严格控制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本身水份和储存场所的温度、湿度、避免日光和空气的影响。 2.3.3注意这些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不同性质~防止发生其他变化。

2.4泛油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处理:通过密封、吸潮等措施来控制他不再泛油。

3易变色及散失气味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3.1有一部份花、叶、全草及果实种子类药材~由于质地较薄~个体细小~其所含的色素、叶绿素及挥发油等~易受温度、湿度、空气等的影响~而失去原有的色泽或气味~在潮湿的情况下往往也易发霉可生虫。 3.2易变色及散失气味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养护G

3.2.1按国家标准进行贮藏,

3.2.2不应与易吸潮,含水分较大及易生虫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堆放在一起,

3.2.3不要与有特殊气味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混合堆放,

3.2.4储存时间不宜过长~更应该注意先进先出。

4易融化、怕热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4.1易融化、怕热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指熔点比较低~受热后~容易粘连变形~甚至融化流失或使结晶散发的~如白胶香、乳香、冰片、蜂蜜等.

4.2易融化、怕热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在库检查:在储存过程中~对这类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检查时~首先注意库房内的温度和光照情况~以及货垛是否受压、特别是要注意垛底四周是否有渗漏现象。在取样检查时~应注意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有无变形、粘连或融化、挥发。 4.3易融化、怕热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养护中

4.3.1按国家标准进行贮藏,

4.3.2防潮湿~保持库内干燥阴凉。a% E) j. `( S

4.3.3盛装易融化、怕热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均应选用坚实的容器~并要求分装严密~不使通风。 5易潮、风化及失油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5.1易潮解或融化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有硇砂、胆矾、青盐、秋石等~易风化的有芒硝、硼砂等~其中芒硝还易潮解、融化~而易失油干枯的则有:沉香、肉桂、厚朴等。

5.2易潮、风化及失油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在库检查:检查时~大垛应从上下两处取样~重点货垛必须拆包开箱检查~库内潮湿的应注意抽查底层~温度高时注意抽查上层~阴雨天则应注意抽查外层。在霉雨季节~应增加检查频次。

5.3易潮、风化及失油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养护:

5.3.1按国家标准进行贮藏,

5.3.2包装物以能防潮不通风为宜,

5.3.3如果库内湿度过大~应采用生石灰等吸潮。同时~应经常保持干燥、阴凉的环境,中国药师之家丨执业药师5.3.4其中易潮解、风化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应与其他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货垛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以防潮解融化后~影响其他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不要堆放在走道或窗口等易受风吹的地方。

6特殊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养护4 U7 }$ n% Y# t! A1 ?$ T) d# | ]

6.1易燃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主要有火硝、硫黄、海金沙、干漆、松香等。该类中药材或中药饮片遇火即燃烧~因此应远离电源、火源~同时应有专人保管。在库房附近~还放臵适量的灭火机、沙箱等消防设备。如遇这类药材

着火~用土沙扑压效果最好。~

6.2贵细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主要有人参、鹿茸、麝香、牛黄、羚羊角、海龙、马宝、狗宝、猴枣、熊胆、燕窝、三七、哈士蟆油、西红花、珍珠等。人参、海马、海龙、三七、哈士蟆和熊胆等容易生虫发霉~牛黄、燕窝、哈士蟆油等受潮后易发霉~西红花则易失油变色或干枯~犀角、羚羊角等受热又易干裂。熊胆受热后~易发软或熔化,麝香的容器如不严密~易挥发散失气味,鹿茸如没有干透~里面易腐烂发臭,糖参不仅易生虫~还易返糖~红参因体坚质实~一般不易生虫,生晒参不仅易生虫~不干的或受潮后~还会发霉泛油。人参、猴枣、燕窝、牛黄等~质脆易碎~在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其残损~一般都应该用固定的箱、柜缸、坛等密闭后~储存在干燥、阴凉、不易受潮受热的地方。细贵中药材或中药饮片都可以采取密封方法储存。生晒参、糖参、红参和燕窝等在霉雨季节~为防潮可装在铺有生石灰的箱或罐缸中储存~但须注意不使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和生石灰接触。麝香、人参、燕窝、哈士蟆油等在霉雨季节时~都适宜采取冷藏的方法~冷藏的温度一般为2-10?~但包装必须密封~以防止潮气侵入发霉。

6.3盐腌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有盐从蓉、盐附子、全虫等。这几种药材当空气潮湿时~易吸潮使盐霜溶化~如果长期受潮流水~即易变软、发霉或腐烂。同时~还应防止鼠害。盐腌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必须放在阴凉的库房内储存。 7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常用养护法

7.1密封法:密封储藏法也叫“隔离法”。药品经严密封闭后~使其与外界的空气、温度、光线、微生物、害虫隔离~减少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保证中药材或中

药饮片本身质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密封储藏的已由传统的储藏方法逐步向科学的储藏方法发展。

7.1.1传统的密封储藏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根据中药商品的种类、数量、性能

等采取不同的密封形式。一般分为整库密封~堆垛密封~箱、缸密封等。

7.1.2密封时~必须在气温较低~相对湿度不大时进行~一般以霉雨季节前为宜。同时

密封的4.7.1.2密封时~必须在气温较低~相对湿度不大时进行~一般以霉雨季节前为宜。同时~容易发热或发霉变质~如果在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采用~反而起不到应有效果。一般有按件密封、货架密封~按垛密封~整库密封等多种。& S" r" [9 g e- ]# g8 n

7.2气调养护:即将药材臵于密封的容器内~对影响药材质变的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人为地造成低氧状态~或人为的造成高浓度的CO2状态~使药材在这样的环境中新的害虫步能侵入和产生~原有害虫窒息或中毒死亡~微生物的繁殖及药材自身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受到了限制~并且隔绝了潮湿空气对中药材的影响~从而保证了中药材的质量稳定~防止了药材的变质。

7.3对抗法: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材养护~如牡丹皮与泽泻同储一起~泽泻就不易生虫~牡丹皮也不会变色,花椒与动物类共贮~则动物类药材不生虫~蕲蛇中放花椒~三七内放樟脑~土鳖虫内放大蒜~当归、栝楼内放酒等~也都不易生虫。

7.4干燥法:

7.4.1日晒法:日晒就是利用太阳的热能及紫外线将害虫及霉菌杀死的方法。日晒法使用不怕变色、不怕融化和破碎的药材。一般适用于根、茎类药材。而全草及花类、叶类药材不能采取曝晒~只能晾晒。一般的做法:选择

晴朗天气~将药材摊晒在晒场上~在烈日下曝晒~并及时翻动~使其受热均匀。当温度达到45?,50?时~即可将霉、虫杀死。晒后待余热散去~然后包装。

7.4.2烘干法:烘干法适用于太阳热力晒不透或易泛油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如:党参、独活、牛夕等~或动物类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如:乌梢蛇、蛤蚧等。具体做法:将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摊在干燥室内的火炕上或烘干机内~将温度控制在50?左右~烘5,6小时~即杀死害虫和霉菌。54药师论坛( I, [$ C! e a: d0 j% _% R3 K 7.4.3摊晾法:阴凉干燥处摊晾。GSP交流丨药学交流丨销售终端丨行业信息丨临床用药丨继续教育丨论文写作7.5吸潮法:吸潮法主要是采用吸潮剂~或用空气除湿机~使空气中的水分或者中药材、中药饮片中的水分减少~创造不利于虫、霉生长的干燥环境~达到去虫去霉的目的。常用的吸潮剂有:生石灰等。 7.6化学药物防治法

7.6.1此法是用有毒化学药物与药材害虫接触~杀死霉菌、害虫的方法。常用

的有毒药物有磷化铝、硫磺等。GSP 7.6.2选择熏蒸剂的原则是:

7.6.2.1对害虫毒性大~对人的毒性小,

7.6.2.2对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无不良影响,

7.6.2.3常温下扩散性、渗透性强,

7.6.2..4具有特殊的臭气~易与觉察便于处理,

7.6.2.5不燃烧~难溶于水~对金属无腐蚀作用,

7.6.2.6低廉~使用成本底。

7.7低药低氧法:

7.7.1低药低氧养护方法是自然降氧和化学药剂相结合的一种简单方法。其基

本原理:药垛在密封条件下含氧量减少~CO2含量增高~已经恶化了害虫的生长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输入少量磷化铝~使其在密封的空间内挥发~相对的增加了药剂的有效浓度和杀虫效力。但这种方法对药材仍有一定污染。使用时要严格掌握用药量~作用时间不宜过长。

7.7.2磷化铝增效熏蒸法:用磷化铝增效法氧化中药材~近期已被广泛使用。增效原理:低效量的磷化铝与适量的醋酸作用~一方面加速磷化铝分解速度~在短期内形成一个磷化氢的有效浓度,另一方面使残渣中磷化铝的含量显著减低~提高氧化铝的利用率~同时碳酸氢铵与醋酸作用产生CO2~既能促使磷化氢气体的自燃~又能刺激害虫呼吸~提高杀虫效果。中国药师之家丨执业药师丨GSP|认证|药师

' ]" d/ h3 j; U A/ L* T 7.8臭氧杀菌法:每季度用臭氧对药材进行臭氧杀菌~将有可能发生微生物污染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专用的密封条件下~开启臭氧发生器4小时~进行杀菌处理。https://www.360docs.net/doc/1e3153327.html,0 v: M2 \' y! i P, T$ @1 A 7.9硫磺熏蒸法:硫磺燃烧后~能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能毒死害虫~但由于二氧化硫会灼伤正在生长的植物~并对很多种子的发芽有不良影响~因此药材种子均不用硫磺处理~又由于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有漂白的作用~易使药材变色~同时经硫磺熏过的某些药材~有时还会使味道变酸~并带有硫磺气~因此~对容易变色、变味和质地脆嫩的药材~也不宜彩这种方法。采用硫磺熏蒸法~以小室密封或用熏蒸箱为宜~硫磺的用量为每100公斤药材一次可用硫磺0.4-0.6公斤~采用熏蒸箱熏蒸时~对质地脆薄或松泡的药材~因与硫磺气体接触过

长~有损质量~熏蒸后密闭两至三天~须开箱进行适当通风。

7.10冷藏法:

有些含糖或者脂肪类的中药材在夏季易受高温的影响发生走油、变色、生虫又不宜曝晒和烘干~预防生虫叶不宜采用熏蒸等方法。储存在冷库里可以安全渡夏~保持药材本质。冷藏可以保证药材在低温条件下不生虫、不走油、不变色~但由于冷库湿度大对药材本身含水量有一定影响~所以进入冷库的药材必须用不透湿气的包装物进行包装~以免药材受潮。另外~药材出冷库~由于温度的变化会使药材吸潮~所以冷库外面应设一个温度缓冲间~使出库药材不会应温度突然升高而吸潮发生质变。贮藏于冷库,2-10?,中。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

变质与预防

一、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

1、空气:成分复杂主要因素有~水分,受潮、返潮,、氧气,氧化、分解,、灰尘,污染,、微生物,生虫、霉变,。在保管中需根据季节和药品的性质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

2、温度:温度在16~35?时一般害虫容易生长繁殖,在25~28?时最适合霉菌的生长,温度在35?以上时~挥发性的药物成分会加速挥发~花、叶之类容易香气走失与变色~含油脂的药物易出现走油~树脂类药品易出现软化与熔化而发生粘连现象。

3、湿度:湿度与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两方面。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0,75%。

4、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但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及促使药物挥发、变色失性等。

、时间:一般储存5年以上~“先进先出~陈货先出”原则。,1,批号表示药品生产日期。,介绍批号与包5

装日期,

,2,负责期

二、中药储存的变质与防治

,一,虫蛀害虫侵入药物内部引起组织破坏的现象。

1、害虫的种类常见的害虫有:谷象、米象、大谷盗、药谷盗、锯谷盗、日本标本虫、印度谷螟、粉满等。

2、药害虫的来源

,1, 从产地采收时受到污染,饮片加工未彻底杀灭害虫及卵。

,2, 由运输工具、包装材料或仓储容器和用具等潜伏的害虫。

,3, 害虫本能的传播,成虫传播,

,4, 空仓未经彻底灭虫

,5, 较小的虫害和满类,随动物、风力传播,

3、药的性质与虫蛀的关系

,1,药物的成分一般含多量淀粉,白芷、山药、芡实等,、含糖粉高,党参、枸杞、大枣等,、含蛋白质多,乌梢蛇、土元、九香虫等,、含脂肪油大,苦杏仁、柏子仁、郁李仁等,的药物易虫蛀。而含辛辣、苦味成分,细

辛、花椒、干姜、黄柏、黄连等,一般不易虫蛀。

,2,药物的质地质地柔润的药物,红参、地黄、党参,在潮湿状况容易生虫。而质地坚硬致密的药物,桂枝、赭石、石决明,。

,3,药物的完整度原药材外表面有保护组织, 木栓、角质、茸毛等,害虫不易侵入。 ,4,药物的加工炮制

4、害虫的危害

,1,消耗药品~造成浪费

,2,污染药品~传播疾病害虫食害药品时~积聚大量的粪便、虫蜕、虫尸、微生物并排泄大量的水分~可导致药品在短期内发热、发霉变质。人们服用这些被污染的药品后会生病。如螨类能引起皮炎、皮疹,若随药品内服后~螨能穿过胃壁进入内部器官~当进入泌尿道时可产生血尿,进入呼吸系统可引起哮喘,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可

引起发烧、水肿、等全身症状。鼠类传播的疾病更多。

5、中药虫蛀的防治

,1,预防在先室内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温度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在70%以下,~药物进仓前将容器、货位、打扫干净~消除死角隐患。来货严格接收凡有灰屑、虫迹、潮软或质量低劣的药品拒收。平时认真执行有关制度~勤查勤晒勤里~防患于未然。克服“蛀药不蛀性~生虫难免”等错误观念。 ,2, 高

温杀虫 ,48,52? 害虫只需较短时间及死亡,45,48?害虫处于热昏迷状态~若时间长~害虫就全部死亡,-4,8?害虫处于冷麻痹状态~若时间长久~害虫也会死亡。-4?以下害虫经若干时间后死亡, 暴晒以太阳辐射热作用于虫体~破坏虫体软组织及生活机能~使虫死亡。

a. 时间与温度杀虫温度应45,52?~时间4,6小时。

b. 薄摊勤翻一般摊3,5cm为宜~每小时翻动一次。

c. 晒后先将药聚堆~保持堆内高温~达到杀虫目的。

低温杀虫

a.利用自然低温

b.冷藏 ,注意防潮,

,3,经验储藏

a. 对抗法人参与细辛、冰片与灯心草、泽泻与牡丹皮、土元与大蒜、三七与樟脑。

b. 用酒白酒或95%的酒精撒在药物的表面~然后密闭。,栝楼、当归、紫河车、大枣、枸杞、黄精等不宜暴晒烘烤的药物,。

,4,熏蒸发

,二, 发霉

,1, 原因 a .在采收、加工、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的污染。在条件适宜时发霉。

b. 药物本身水分含量过高。

c. 仓库或药店内环境不清洁或因生虫引起。

,2,危害 a.药物变质失效b.产生有毒致癌物质

,3,防治 a.加强来货的验收检查,水分, b.经常对库存饮片的检查~常通风。

,三, 走油药物受潮后变软、发粘、色泽灰暗~表面呈油壮物外溢的现象。

,1, 原因

a.中药的性质含脂肪油,杏仁、桃仁、柏子仁、郁李仁,~含挥发油,当归、木香、独活、桂皮、,~含糖分和粘液质多的,天冬、怀牛膝、党参,~药物易走油。

b. 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过高药物呼吸作用增强~使药物发热引起走油。

c. 压力的影响在夏季~若库内温度过高~通风差~存量大~容器过于封闭~使药遭挤压和闷热而发生走油。

d. 库存过久有些中药久储后所含成分自然变色走油~此类药品不宜久储~最好不使此类药物过第二个夏天。 ,2,危害,3,防治

a. 降温将易走油的药物选择阴凉干燥、通风条件好的仓位。

防潮 c. 加快周转 d. 明矾储藏法 b.

,四,、变色指药物失去原有色泽~颜色变深、或变浅的现象。

,1, 原因受温度、湿度、日光、酶的作用。

,2, 预防 a加强养护将药物处于阴凉干燥处~避光、防止受潮、受热~掌握

出库原则~储存时间。 c. 破坏酶的活性

,五, 气味的散失指挥发性成分气味挥散后造成药物气味淡薄或消失的现象。,当归、白芷、肉桂等, 防治 ,1,密封储藏 ,2,去潮时禁止高温、通风过久 ,3, 控制储存期,不宜超一年, 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

,一,、经加工炮制后的特点

1、稳定性降低

2、规格增多

3、流动量大

,二,、植物饮片的储藏

1、富含淀粉类饮片,来源于植物的根及块状茎、果实或种子部位~含丰富的淀粉~质地粉性, a.强淀粉饮片有白芷、山药、贝母、天花粉、葛根、泽泻、防己、赤勺、重楼、北沙参、南沙参、何首乌、太子参、天葵子、金果兰、白术、大黄、猫爪草、薏苡仁、芡实、浮小麦、白扁豆、乌豆、赤小豆、刀豆、麦芽、神曲、娑罗子、决明子、皂角、胖大海、预知子、莲子等。

b弱淀粉饮片有三棱、莪术、防风、白蔹、白芍、银柴胡、千年健、藕节、仙茅、红大戟、木瓜、桔核、金樱子、槐角、荔枝核、桑椹、冬瓜子、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楮实子、韭菜子、青葙子、急性子等。 C.防虫、防鼠

2.含糖份和油脂类饮片,来源于植物的根及根茎、果实或种子部位~含糖类或油脂成分, 党参、当归、天冬、麦冬、黄精、玉竹、牛膝、木香、独活、远志、桔梗、板蓝根、明党参、地黄、熟地黄、玄参、百部、紫苑、前胡、白芨、薤白、天麻、巴戟天、肉苁蓉、锁阳、桃仁、苦杏仁、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酸枣仁、栝楼、栝楼子、枸杞、使君子、芥子、莱菔子、紫苏子、大枣、龙眼肉、黑芝麻、栀子等。

3.纤维性和木质化类饮片

此类饮片来自植物的根、根茎、茎、或皮部~富含纤维或已经木质化~有较强的韧性或硬度黄芪、甘草、麻黄、石斛、槲寄生、关木通、芦根、白茅根、知母、秦九、柴胡、丹参、续断、黄芩、黄柏、苦参、北豆根、石菖蒲、乌药、升麻、贯众、漏芦、鸡血藤、桑白皮、地骨皮、香加皮、秦皮、杜仲、椿皮、白鲜皮等

4.花与芳香类饮片,多含挥发油,

有花、叶、全草、果实、种子、根皮

丁香、菊花、辛夷、金银花、玫瑰花、月季花、红花、厚朴花、代代花、木槿花、葛花、旋覆花、密蒙花、蒲黄、松花粉、薄荷、荆芥、广藿香、紫苏叶、香薷、细辛、青蒿、茵陈、鱼腥草、败酱草、艾叶、吴茱萸、枳壳、枳实、陈皮、青皮、佛手、香橼、川芎、藁本、干姜、高良姜、苍术、山奈、沉香、檀香、降香、厚朴、肉桂、桂枝、牡丹皮、等

5.叶和全草类饮片

大青叶、桑叶、桔叶、蒲公英、地丁、车前草、马齿见、垂盆草、鹅不食草、墨旱连、半边莲、扁蓄、浮萍、透骨草等。

6.树脂类饮片

血竭、乳香、没药、安息香、苏合香、阿魏、松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药品经营企业应在药品的购进、储运和销售等环节实行质量管理~建立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制度、过程管理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的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

第三条本规范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营药品的专营或兼营企业。

第二章药品批发的质量管理

第一节管理职责

第四条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保证企业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对企业经营药品的质量负领导责任。

第五条企业应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首的质量领导组织。其主要职责是:建立企业的质量体系~实施企业质量方针~并保证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行使职权。

第六条企业应设臵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行使质量管理职能~在企业内部对药品质量具有裁决权。

第七条企业应设臵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药品检验部门和验收、养护等组织。药品检验部门和验收组织应隶属于质量管理机构。

第八条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并定期检查和考核制度执行情况。

第九条企业应定期对本规范实施情况进行内部评审~确保规范的实施。

第二节人员与培训

第十条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熟悉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所经营药品的知识。

第十一条企业负责人中应有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企业质量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应是执业药师或具有相应的药学专业技术职称~并能坚持原则、有实践经验~可独立解决经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第十三条药品检验部门的负责人~应具有相应的药学专业技术职称。

第十四条企业从事质量管理和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的学历~或者具有药学专业技术职称~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十五条从事验收、养护、计量、保管等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学历或一定的文化程度~经有关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在国家有就业准入规定岗位工作的人员~需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十六条企业每年应组织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发现患有精神病、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患者~应调离直接接触药品的岗位。

第十七条企业应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药品法律、法规、规章和专业技术、药品知识、职业道德等教育或培训~并建立档案。

第三节设施与设备

第十八条企业应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及辅助、办公用房。营业场所应明亮、整洁。

第十九条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仓库。库区地面平整~无积水和杂草~无污染源~并做到:

(一)药品储存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办公生活区分开一定距离或有隔离措施~装卸作业场所有顶棚。

(二)有适宜药品分类保管和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库房。库房内墙壁、顶棚和地面光洁、平整~门窗结构严密。

(三)库区有符合规定要求的消防、安全设施。

第二十条仓库应划分待验库(区)、合格品库(区)、发货库(区)、不合格品库(区)、退货库(区)等专用场所~经营中药饮片还应划分零货称取专库(区)。以上各库(区)均应设有明显标志。

第二十一条仓库应有以下设施和设备:

(一)保持药品与地面之间有一定距离的设备。

(二)避光、通风和排水的设备。

(三)检测和调节温、湿度的设备。

(四)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设备。

(五)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

(六)适宜拆零及拼箱发货的工作场所和包装物料等的储存场所和设备。

第二十二条储存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专用仓库应具有相应的安全保卫措施。

第二十三条有与经营规模、范围相适应的药品检验部门~配臵相应的检验仪器和设备。经营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应设臵中药标本室(柜)。

第二十四条有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符合卫生要求的验收养护室~配备必要的验收和养护用工具及仪器设备。

第二十五条对所用设施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并建立档案。

第二十六条分装中药饮片应有符合规定的专门场所~其面积和设备应与分装要求相适应。

第四节进货

第二十七条企业应把质量放在选择药品和供货单位条件的首位~制定能够确保购进的药品符合质量要求的进货程序。

第二十八条购进的药品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合法企业所生产或经营的药品。

(二)具有法定的质量标准。

(三)除国家未规定的以外~应有法定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进口药品应有符合规定的、加盖了供货单位质量检验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四)包装和标识符合有关规定和储运要求。

(五)中药材应标明产地。

第二十九条企业对首营企业应进行包括资格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核。审核由业务部门会同质量管理机构共同进行。除审核有关资料外~必要时应实地考察。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从首营企业进货。

第三十条企业对首营品种(含新规格、新剂型、新包装等)应进行合法性和质量基本情况的审核~审核合格后方可经营。

第三十一条企业编制购货计划时应以药品质量作为重要依据~并有质量管理机构人员参加。

第三十二条签订进货合同应明确质量条款。

第三十三条购进药品应有合法票据~并按规定建立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购货记录按规定保存。

第三十四条企业每年应对进货情况进行质量评审。

第五节验收与检验

第三十五条药品质量验收的要求是:

(一)严格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药品、销后退回药品的质量进行逐批验收。

(二)验收时应同时对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三)验收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四)验收应按有关规定做好验收记录。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五)验收首营品种~还应进行药品内在质量的检验。

(六)验收应在符合规定的场所进行~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第三十六条仓库保管员凭验收员签字或盖章收货。对货与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情况~有权拒收并报告企业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七条企业的药品检验部门承担本企业药品质量的检验任务~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

第三十八条药品检验部门抽样检验批数应达到总进货批数的规定比例。

第三十九条药品质量验收和检验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一)药品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的收集、分发和保管。

(二)抽样的原则和程序、验收和检验的操作规程。

(三)发现有问题药品的处理方法。

(四)仪器设备、计量工具的定期校准和检定~仪器的使用、保养和登记等。

(五)原始记录和药品质量档案的建立、收集、归档和保管。

(六)中药标本的收集和保管。

第四十条企业应对质量不合格药品进行控制性管理~其管理重点为:

(一)发现不合格药品应按规定的要求和程序上报。

(二)不合格药品的标识、存放。

(三)查明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分清质量责任~及时处理并制定预防措施。

(四)不合格药品报废、销毁的记录。

(五)不合格药品处理情况的汇总和分析。

第六节储存与养护

第四十一条药品应按规定的储存要求专库、分类存放。储存中应遵守以下几点:

(一)药品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的库中。

(二)在库药品均应实行色标管理。

(三)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怕压药品应控制堆放高度~定期翻垛。

(四)药品与仓间地面、墙、顶、散热器之间应有相应的间距或隔离措施。

(五)药品应按批号集中堆放。有效期的药品应分类相对集中存放~按批号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并有明显标志。

(六)药品与非药品、内用药与外用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之间应分开存放,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以及危险品等应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

(七)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应当专库或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专帐记录。

第四十二条药品养护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一)指导保管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

(二)检查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配合保管人员进行仓间温、湿度等管理。

(三)对库存药品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四)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养护。

(五)对由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药品和在库时间较长的中药材~应抽样送检。

(六)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质量管理机构复查处理。

(七)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养护检查、近效期或长时间储存的药品等质量信息。

(八)负责养护用仪器设备、温湿度检测和监控仪器、仓库在用计量仪器及器具等的管理工作。

(九)建立药品养护档案。

第七节出库与运输

第四十三条药品出库应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

第四十四条药品出库应进行复核和质量检查。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应建立双人核对制度。

第四十五条药品出库应做好药品质量跟踪记录~以保证能快速、准确地进行质量跟踪。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第四十六条对有温度要求的药品的运输~应根据季节温度变化和运程采取必要的保温或冷藏措施。

第四十七条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危险品的运输应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八条由生产企业直调药品时~须经经营单位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发运。

第四十九条搬运、装卸药品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外包装图示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防护措施。

第八节销售与售后服务

第五十条企业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将药品销售给具有合法资格的单位。

第五十一条销售特殊管理的药品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二条销售人员应正确介绍药品~不得虚假夸大和误导用户。

第五十三条销售应开具合法票据~并按规定建立销售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销售票据和记录应按规定保存。

第五十四条因特殊需要从其他商业企业直调的药品~本企业应保证药品质量~并及时做好有关记录。

第五十五条药品营销宣传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的内容必须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品使用说明书为准。

第五十六条对质量查询、投诉、抽查和销售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做好记录。

第五十七条企业已售出的药品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向有关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追回药品和做好记录。

中药饮片收货操作规程

XX公司 保证中药材饮片入库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品库。 二、适用范围: 储运部 三、责任人: 收货员 四、内容: 1.采购中药材饮片的收货 1.1药品到货时,收货人员应当查验药品随货同行单(票)上的印章与备案的印 模及药品随货同行单的票样是否一致,并与采购订单核对。 1.2收货人员按《药品收货管理制度》对运输工具和运输等状况进行检查。 1.3供货方委托运输药品的,收货人员应核对计算机系统中录入的委托运输方式、承运方式、承运单位、启运时间等信息,内容不一致的,收货员应当通知采购 部门并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1.4购进中药材、中药饮片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收货员凭随货同行和采购记录 接收货物。 1.4.1要求送货人员将货物放置到托盘上,不能直接接触地面; 1.4.2收货员逐一核对品名、规格、单位、产地、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 生产企业、供货单位、合格标识等,无误后方可接收;

1.4.3检查外包装情况,中药饮片外包装应坚固,封签、封条严密,整件包装纸 箱要封牢、捆扎牢固; 1.4.4收货员将药品放置在待验区,堆垛整齐,应严格按外包装印刷的储运图 示标志码放。 1.5以下情况应当拒收: 1.5.1无随货同行单(票)或无采购订单的; 1.5.2随货同行单(票)与备案不符的; 1.5.3收货人员应当拆除药品的运输防护包装,检查药品外包装是否完好,对出 现破损、水浸、污染、漏药、标识不清等情况的。 1.6经确认后可以收货的情况: 1.6.1随货同行单(票)与采购订单数量不符的,经供货单位确认后,由采购部 门确定并调整采购订单后的; 1.6.2随货同行单(票)除数量以外的其他内容与采购订单不符的,经供货单位 确认并提供正确的随货同行单(票)后的。 2.销后退回药品 2.1按《退货管理制度》对销后退回药品,应加强质量控制,确认为本企业销售 的经查验外观合格药品,放置于符合药品储存条件的待验场所。在《退货通知单》上签字以示确认,交验收员验收。 2.2销后退回药品不能满足以上条件的,填写《药品质量复核复检通知单》报质 量管理部审批。按审批意见存放相应库区。 3.客户拒收的药品收货 客户拒收的药品凭证与实货一致可以直接收货查验。 4.收货工作完成后,药品放置相应的待验区存放,应及时移交随货同行单(票)通知验收员验收,并在WMS系统确认,不得无故拖延、积压,影响后续工作 的开展。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 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标准操作程序,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贮存质量,防止中药材、中药饮片因养护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 2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和要求,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管理。 3术语及定义 虫蛀:虫蛀是指昆虫侵入中药材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用。药材经害虫危害虫蛀后,有的形成空洞、破碎,有的被毁成粉,有的被害虫排泄物污染,破坏性极强。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 发霉:大气中存在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表明,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适宜的环境(如阴凉不通风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的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失去药效。 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固定的色泽,受温湿度及空气的影响,使药材内部发生变化,表面颜色发生变异。 泛油:指某些含油脂、挥发油、粘液质、糖类较多的药材,在温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粘、颜色变鲜、产生“哈喇味”。 气味散失:中药材具有的正常气味,因久存或养护不当、储存过程中出现发霉、酸败等化学反应均可导致气味散失。 4 职责 中药材库管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中药材、饮片养护流程图 5.2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应根据中药材特性、季节气候变化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对特殊药材采取重点养护,做到安全储存,科学养护,保证质量,降低损耗。 5.3中药材、中药饮片分类

5.3.1为了便于分别养护,将在库中药材、中药饮片按其特性划分为易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挥发等类型。 5.3.1中药材、饮片分类、产生质量变异原因、危害及防治原则 5.4中药材、饮片的日常在库检查 根据药材的特性,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法: 5.4.1易虫蛀药材的检查:该类品种主要有:白术、炙甘草、葛根、虎杖、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程序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程 序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程序 目的: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程序,规范其养护工作,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符合规定要求。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和要求,适用于企业经营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管理。 职责: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1.分类: 为了便于分别养护,应将在库药材、饮片按其特性划分为易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失气味、风化、潮解、升华、挥发、粘连、腐烂等类型。 2.制定养护计划、方案: 针对不同品种、类型、性能,结合企业仓库实际,制定养护计划、方案。养护方案应明确: 养护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存放位置:根据仓库环境和设备条件,根据各种药材、饮片需避光、防潮、防压、防冻、防鼠等不同要求,将药材、饮片置放于适宜的地方。 重点养护时节:较易发生霉变、虫蛀、泛油的黄梅天、三伏天、桂花天等季节。 重点养护品种: 易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失气味、风化、潮解、升华、挥发、粘连、腐烂的药材和饮片; 养护周期,一般品种3个月,重点品种1个月。

按照养护计划、方案,采用传统及现代养护方法,科学地对在库药材、饮片进行养护,以保证药品质量。养护方法主要有: 干燥养护方法: 干燥可以除去中药中过多的水分,同时可杀死霉菌、害虫及虫卵,起到防治虫、霉,久贮不变质的效果。 摊晾法:也称阴干法,即将中药置于室内或阴凉处所,使其借温热空气的流动,吹去水分而干燥,适用于芳香性叶类、花类、果皮类中药等。 高温烘燥法:对含水量过高的中药,可以采用加热增温以去除水分,所用方法有火盆烘干、烘箱烘干与干燥机烘干三种。此法适用于大多数药材。 石灰干燥法:凡中药容易变色、价值贵重、质量娇嫩、容易走油、溢糖而生霉虫蛀、回潮后不宜曝晒或烘干的品种如人参、枸杞子、鹿茸等,可采用石灰箱、石灰缸或石灰吸潮袋的干燥法。 木炭干燥法:先将木炭烘干,然后用皮纸包好,夹置于易潮易霉的中药内,可以吸收侵入的水分而防霉虫。 翻垛通风法:翻垛就是将垛底中药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风垛,使热气及水分散发. 一般在霉雨季节或发现药材含水量较高时采用此法;并可利用电风扇、鼓风机等机械装置加速通风。 密封吸湿法:利用严密的库房及缸、瓶、塑料袋或其他包装器材,将中药密封,使中药与外界空气隔绝,尽量减少湿气侵入药材的机会,保持中药原有的水分,以防霉变与虫蛀。加入石灰、硅胶等吸湿剂以吸潮,两者结合应用,更能增强干燥防虫霉的效果。贵重中药最好采用无菌真空密封。 冷藏养护方法:

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一、目的:阐述中药材饮片验收的操作程序,保证入库药材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材饮片入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材饮片验收操作全过程。 三、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 四、责任者:仓储部保管员、中药验收专员。 五、内容:1、准备工作检查到货中药饮片的送货凭单,供货单位必须是经质量部审计批准的中药材供应(商)单位。清洁收货平台、货位。仓库内待验货位应按清洁规程清理干净。检查、校正计量器具须符合规定,计量合格证应在有效期内。2、验收依据验收依据三级标准:一级标准(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部颁标准》、以及《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国家法规标准;二级标准:公司内部质量标准:原药材、饮片质量标准;三级标准:进货合同,入库凭证上所要求的各项质量规定。3、验收条件场所:分别在公司仓库及质检中心进行验收、检验。设备:水分测定仪、天平、白瓷盘、药匙、漏斗、刀子、剪刀、放大镜、紫外分析仪、研钵、以及必备的一些化学试剂、仪器设备。4、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程序中药材饮片初验:物料来货后,仓库保管员按来

货通知单或来货清单初步验收:①检查装运中药材饮片的运输车是否为密封车或用苫布覆盖。②检查进货中药材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外包装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情况。③检查进货不同品种的药材包装上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标记上是否注明品名、质量、来源(产地)、装量、采收加工日期、发货单位。④所进的中药饮片是否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⑤以上初验准确无误后,方可寄库。保管员对货单有不符,质量异常,标志不清等物料有权拒收。中药材饮片数量验收:①检查货物与原始凭证的货源单位,货物品名、数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要查的原因。②数量验收包括清点数量验收和称重量验收两种,清点数量验收,如对甘草、陈皮等。称重量验收,中药材要过称除皮重,以确定净重。③贵细药材常有增重加工情况,应观察同重量的包装,其装量是否比较少。贵细药材应使用天平或电子称称量,做到计算准确无误。中药材饮片质量验收:一般采用感管验收,主要通过手摸、眼观、嘴尝、鼻闻等方式进行外观性状鉴定,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出特征,断无特征及气味。外观鉴别发现有异样,应及时抽样送质检中心室,进行显微和理化鉴别。通过对显微、理化等方面的检查。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内部结构、成分、含量进行检定。中药材、中药饮片具体验收的内容如下. 外观杂质的验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操作规定: 1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1.1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品种很多~所含成份为淀粉、脂肪、蛋白质、糖类和挥发油等。由于这类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形状、质地和成份不同~适合于很多不同类、不同习性和生活习惯的害虫生活与栖息~各种害虫对其的危害程度也不尽同~如党参、陈皮、柏子、枸杞、赤小豆等。在储存场所潮湿~药材吸潮变软后~才易生虫~如白果、白扁豆、赤芍、青风藤等。 1.2易生虫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养护中 1.2.1日常在库检查工作:每周检查时应按堆放次序~逐个进行。首先检查堆垛周围和上面以及垛底是否有虫丝或蛀粉等~然后对易生虫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重点品种进行开箱拆包检查。检查时~如不易从外观上判断是否生虫的~也可采取剖开、折断、打碎、摇晃等方法进行~此外~对大垛中药材或中药饮片~首先注意货垛所处的环境~因每个角、每个面、上中下层所接触的温度不同~可以用抽查方法~及时掌握温湿度的变化情况~以防止吸潮后发霉生虫。 1.2.2杜绝害虫来源: 1.2.2.1首先要选择干燥通风的库房~库内地面潮湿的~应加强通风~并在地面上铺放生石灰等进行吸潮~使药中药材或中药饮片保持经常的干燥。 1.2.2.2保持库内外清洁。 1.2.2.3合理安排出库~按照“先产先出、按批号发货”的原则~使容易生虫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先出库。; T- 1.2.2.4每年5-10月间~是害虫活动繁殖最旺盛的危害药材最严重的时期~应积极地进行防治。6 W c @2 a, 1.2.2.5采取密封、对抗、冷藏、干燥等养护措施。

2易泛油、发霉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p& 2.1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泛油主要是指某些含油质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所含的油质产生的酸败现象~及某些含粘性糖质的~因受潮发热而在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的变色现象。9 l* O) p, `8 w+ D X2.2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发霉是指药材上寄生和繁殖了霉菌。其本身含水量在1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超过70%~温度在20-35?时~易发霉。 2.3易泛油、发霉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养护: 2.3.1勤加检查, 2.3.2严格控制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本身水份和储存场所的温度、湿度、避免日光和空气的影响。 2.3.3注意这些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不同性质~防止发生其他变化。 2.4泛油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处理:通过密封、吸潮等措施来控制他不再泛油。 3易变色及散失气味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3.1有一部份花、叶、全草及果实种子类药材~由于质地较薄~个体细小~其所含的色素、叶绿素及挥发油等~易受温度、湿度、空气等的影响~而失去原有的色泽或气味~在潮湿的情况下往往也易发霉可生虫。 3.2易变色及散失气味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养护G 3.2.1按国家标准进行贮藏, 3.2.2不应与易吸潮,含水分较大及易生虫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堆放在一起, 3.2.3不要与有特殊气味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混合堆放, 3.2.4储存时间不宜过长~更应该注意先进先出。 4易融化、怕热中药材或中药饮片 4.1易融化、怕热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指熔点比较低~受热后~容易粘连变形~甚至融化流失或使结晶散发的~如白胶香、乳香、冰片、蜂蜜等.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员岗位职责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员岗 位职责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云南云润医药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文件 一、目的:规定和明确本公司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员岗位职责。 二、范围: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员工作职责 三、责任: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员 四、内容: 1、养护员要具备必要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熟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负责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工作,养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对中药材、中药饮片进行合理储存,并做好仓库温湿度的调控管理工作。 2、养护员应熟悉库存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性能和养护要求,并能够根据药品的性能和要求采取正确的养护措施。应熟悉常用养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并做好养护用器具的管理工作。

3、养护员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定期进行循环检查,具体按相关规定执行;效期品种、易变质品种、储存时间较长品种酌情增加检查次数,加大检查力度,并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并做好记录。 4、发现相关品种质量有异常时,药品养护人员应及时阻止药品的销售,并报送质量部进行确认,由质量管理部决定其处理措施。 5、负责做好养护过程中的工作记录,并积极开展科学养护技术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养护技能。 6、养护人员应时时关注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储存条件,进行温湿度检测调控工作,每日应上午9:00及下午16:00定时对仓库的温湿度进行记录。 7、任职资格: 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工作的,应当具有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初 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最新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一、 二、 三、 四、目的:阐述中药材饮片验收的操作程序,保证入库药材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材饮片入库。 六、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材饮片验收操作全过程。 七、 八、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 九、责任者:仓储部保管员、中药验收专员。 五、内容: 1、准备工作 1.1 检查到货中药饮片的送货凭单,供货单位必须是经质量部审计批准的中药材供应(商)单位。 1.2 清洁收货平台、货位。 1.3 仓库内待验货位应按清洁规程清理干净。 1.4 检查、校正计量器具须符合规定,计量合格证应在有效期内。 2、验收依据验收依据三级标准: 2.1 一级标准(法定标

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部颁标准》、以及《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国家法规标准; 2.2 二级标准:公司内部质量标准:原药材、饮片质量标准; 2.3 三级标准:进货合同,入库凭证上所要求的各项质量规定。 3、验收条件 3.1 场所:分别在公司仓库及质检中心进行验收、检验。 3.2 设备:水分测定仪、天平、白瓷盘、药匙、漏斗、刀子、剪刀、放大镜、紫外分析仪、研钵、以及必备的一些化学试剂、仪器设备。 4、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程序 4.1 中药材饮片初验:物料来货后,仓库保管员按来货通知单或来货清单初步验收:①检查装运中药材饮片的运输车是否为密封车或用苫布覆盖。②检查进货中药材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外包装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情况。③检查进货不同品种的药材包装上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标记上是否注明品名、质量、来源(产地)、装量、采收加工日期、发货单位。④所进的中药饮片是否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⑤以上初验准确无误后,方可寄库。保管员对货单有不符,质量异常,标志不清等物料有权拒收。 4.2 中药材饮片数量验收:①检查货物与原始凭证的货源单位,货物品名、数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要查的原因。②数量验收包括清点数量验收和称重量验收两种,清点数量验收,如对甘草、陈皮等。称重量验收,中药材要过称除皮重,以确定净重。③贵细药材常有增重加工情况,应观察同重量的包装,其装量是否比较少。贵细药材应使用天

中药饮片保管养护基础知识

一、中药养护的目的 中药养护主要是预防药物变化和已经发生变化的救治,保证其药物质量和使用价值,从而保证医疗用药的准确、安全、有效,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中药在储存过程中的主要质变现象 ?虫蛀:虫蛀是指昆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用。药材经害虫危害虫蛀后,有的形成空洞、破碎,有的被毁成粉,有的被害虫排泄物污染,破坏性极强。严重影响中药疗效。危害药材的害虫习称“仓虫”,仓虫种类繁多、生命力极强,适宜仓虫繁殖的温度一般在15—35度,所以每年的5—8月是仓虫生长繁殖最旺盛的季节。大多数仓虫耐热、耐寒、耐干、耐饥。10℃以下大多数仓虫停止发育,0℃左右处于休眠状态但不易冻死。仓库的阴暗角落是仓虫的潜伏场所,中药从原药材采收、运输,包括包装、库内外清洁卫生到储存任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污染,做好以上每一个环节,是杜绝仓虫来源的重要措施。 ?发霉:大气中存在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表明,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适宜的环境(如阴凉不通风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的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失去药效。一般的霉变都是从药材表面开始,轻微的霉变及时处理,药材尚可应用。严重的霉变,会引起中药材失效,导致药材无法使用。 ?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固定的色泽,受温湿度及空气的影响,使药材内部发生变化,表面颜色发生变异。色泽是中药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变色的发生往往使不少药材变质失效,不能再用。药材变色的主要原因是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不稳定,与阳光照射、温湿度密切相关,故日晒变色的药材,宜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泛糖、泛油:指某些含油脂、挥发油、粘液质、糖类较多的药材,在温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粘、颜色变鲜、产生“哈喇味”。泛糖、泛油的原因主要由药物本身性质、温湿度、储藏年限影响。 ?气味散失:中药材具有的正常气味,因久存或养护不当、储存过程中出现发霉、酸败等化学反应均可导致气味散失。 ?除上述现象以外,还有潮解、风化、自燃、融化等其他质变现象。 三、引起中药质变的主要因素 内在因素:容易产生中药虫蛀、霉变和各种质变的成分,主要有药材的水分、无机物、色素、蛋白质、糖类、油脂、蜡类、鞣质、挥发油、树脂、生物碱等。 外在因素: ?空气成分的影响:中药中的某些成分易在空气成分的影响下发生氧化作用 ?日光的影响:日光对中药材的某些成分有破坏作用。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 为了做好养护工作,必须掌握各种药材的性质和变异特点。下面将药材分为易生虫,易泛油发霉、易变色走味、易融化怕热、易潮解风化和失油,等几种类型。 一易生虫药材 1、质地松软、含糖类、脂肪较多的党参、陈皮、柏子仁、枸杞子等 2、含脂肪蛋白质较多的鹿茸、刺猬皮、蜈蚣等 3、3、质地坚实,含淀粉较多的赤小豆、皂角、薏苡仁、芡实等 4、4、质地松散,含芳香挥发油较多的玫瑰花、款冬花和菊花等 二易生虫药材的查看 1、首先检查垛的上面以及垛底是否有虫丝或蛀粉等,对易生虫的药材的重 点品种进行开包检查。保管易生虫药材不仅要勤加检查外,必须从杜绝害虫来源,控制其传播途径等方面入手。首先库房必须干燥通风,库内清洁卫生。此外要合理安排出库,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使易生虫的药材先出库。 三易泛油、发霉药材 1、含脂肪油、挥发油和粘性糖质的某些药材易泛油。含油脂多时易受温度 的影响,含粘性糖多的易受湿度的影响。 2、当药材本身含水量在15%,空气中相对湿度超过70%,温度在20—35摄 适度时,易发霉。 3、对已泛油、发霉的药材的治理 (1)撞刷:发霉不严重的药材,经“日晒或烘烤”干透后,可放入麻袋或布袋内来回摇晃,通过撞击摩擦,可将霉去掉。至于条根或片状药材,不易使用此方法,可用刷子将霉刷掉。 (2)发霉后不易撞刷的药材,可用淘洗的方法除霉。淘洗时可将药材放在缸内或盒内,搓洗或刷洗,去霉后捞出晒干即可。

(3)沸水喷洗:发霉后不易水洗的药材,可以用开水喷洗。具体方法是:将发霉药材滩在席子或干净的地面上,用沸水喷洒,并随喷随翻,喷湿后将其堆在一起,要用麻袋盖上闷润约1小时,再用少量的硫磺熏蒸,然后取出晒干即可。 (4)醋洗:不能沾水的药材,如山茱萸、五味子等发霉后,可用醋喷洗,每100公斤用醋10-12公斤。具体方法与水洗相同。 (5)油擦:不能见水见热的药材,如各种附片发霉后,可用油擦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布沾无异味的食用植物油,在药材上反复搓擦,即可除去霉迹。 四易变色及散失气味药材 1、有一部分花、叶、全草及果实种子类药材,由于质地较薄,个体细小,其所含的色素叶绿素及挥发油等易受温度、湿度、空气、日光等影响而失去原有的色泽或气味,在潮湿的情况下往往易发霉或生虫。 2、易变色、散失气味药材的养护 不应与易吸潮,含水量较大及易生虫的药材堆放在一起,以防止其受潮和感染害虫,更不要与有特殊气味药材混合堆放,以免串味影响质量。这类药材的储存时间不易过长,更应做到先进先出,以保持药材的色泽鲜艳,气味芬芳。 五1、易融化、怕热药材主要指熔点比较低,受热后容易粘连变形,甚至融化流失或使结晶散发的那些药材,如乳香,其质脆易碎,受热后即开始变软,再则融化。有些植物成分经蒸溜制成的结晶,如樟脑、冰片等其结晶块,如受热后都会加速挥发散失,保管易融化、怕热的药材,必须选择能保持干燥阴凉的仓库,并将药材盛装在严密牢固的包装容器内。 3、易融化、怕热药材的养护 保管易融化、怕热药材应选用坚实的容器,并要求分装严密,码垛时必须注意牢固,不宜堆的太高,货垛不宜超过3米为宜,以免受热和受潮。有些易融化怕热药材极易燃烧,因此还应加强消防管理,以免发生火灾事故。 六易潮、风化及失油药材 1、含有糖类物质的结晶药材,如芒硝,在潮湿空气种都非常容易吸入水分,并常因温度影响而逐渐融化变成液体。当开始融化时,一般称为返潮或潮解。 2、易潮、风化及失油药材的在库检查 对易潮解、风化、失油的药材在储存过程中必须做好经常在库检查工作,检查时,大垛应上下两处取样,重点货垛必须拆包开箱检查,库内潮湿的应注意抽查底层,温度高时注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一、目的:阐述中药材饮片验收的操作程序,保证入库药材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材饮片入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中药材饮片验收操作全过程。三、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四、责任者:仓储部保管员、中药验收专员。 五、内容: 1、准备工作 1.1 检查到货中药饮片的送货凭单,供货单位必须是经质量部审计批准的中药材供应(商)单位。 1.2 清洁收货平台、货位。 1.3 仓库内待验货位应按清洁规程清理干净。 1.4 检查、校正计量器具须符合规定,计量合格证应在有效期内。 2、验收依据验收依据三级标准: 2.1 一级标准(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部颁标准》、以及《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国家法规标准; 2.2 二级标准:公司内部质量标准:原药材、饮片质量标准; 2.3 三级标准:进货合同,入库凭证上所要求的各项质量规定。 3、验收条件 3.1 场所:分别在公司仓库及质检中心进行验收、检验。 3.2 设备:水分测定仪、天平、白瓷盘、药匙、漏斗、刀子、剪刀、放大镜、紫外分析仪、研钵、以及必备的一些化学试剂、仪器设备。 4、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程序 4.1 中药材饮片初验:物料来货后,仓库保管员按来货通知单或来货清单初步验收: ①检查装运中药材饮片的运输车是否为密封车或用苫布覆盖。 ②检查进货中药材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外包装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情况。 ③检查进货不同品种的药材包装上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标记上是否注明品名、质量、来源(产地)、装量、采收加工日期、发货单位。 ④所进的中药饮片是否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 ⑤以上初验准确无误后,方可寄库。保管员对货单有不符,质量异常,标志不清等物料有权拒收。 4.2 中药材饮片数量验收: ①检查货物与原始凭证的货源单位,货物品名、数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要查的原因。 ②数量验收包括清点数量验收和称重量验收两种,清点数量验收,如对甘草、陈皮等。称重量验收,中药材要过称除皮重,以确定净重。 ③贵细药材常有增重加工情况,应观察同重量的包装,其装量是否比较少。贵细药材应使

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管理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 第二条本规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第三条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 第六条中药饮片管理应当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二章人员要求 第七条二级以上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单位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门主管,中药房主任或相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职责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的规定。一级医院应当设专人负责。 第八条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三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副主任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二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一级医院应当至少配备一名中药师或相当于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 第九条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在二级以上医院应当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在一级医院应当是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第十条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一条中药饮片煎煮工作应当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操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

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程序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程序 目的: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程序,规范其养护工作,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符合规定要求。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方法和要求,适用于企业经营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管理。 职责: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1.分类: 为了便于分别养护,应将在库药材、饮片按其特性划分为易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失气味、风化、潮解、升华、挥发、粘连、腐烂等类型。 2.制定养护计划、方案: 针对不同品种、类型、性能,结合企业仓库实际,制定养护计划、方案。养护方案应明确: 养护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存放位置:根据仓库环境和设备条件,根据各种药材、饮片需避光、防潮、防压、防冻、防鼠等不同要求,将药材、饮片置放于适宜的地方。 重点养护时节:较易发生霉变、虫蛀、泛油的黄梅天、三伏天、桂花天等季节。 重点养护品种: 易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失气味、风化、潮解、升华、挥发、粘连、腐烂的药材和饮片; 养护周期,一般品种3个月,重点品种1个月。

按照养护计划、方案,采用传统及现代养护方法,科学地对在库药材、饮片进行养护,以保证药品质量。养护方法主要有: 干燥养护方法: 干燥可以除去中药中过多的水分,同时可杀死霉菌、害虫及虫卵,起到防治虫、霉,久贮不变质的效果。 摊晾法:也称阴干法,即将中药置于室内或阴凉处所,使其借温热空气的流动,吹去水分而干燥,适用于芳香性叶类、花类、果皮类中药等。 高温烘燥法:对含水量过高的中药,可以采用加热增温以去除水分,所用方法有火盆烘干、烘箱烘干与干燥机烘干三种。此法适用于大多数药材。 石灰干燥法:凡中药容易变色、价值贵重、质量娇嫩、容易走油、溢糖而生霉虫蛀、回潮后不宜曝晒或烘干的品种如人参、枸杞子、鹿茸等,可采用石灰箱、石灰缸或石灰吸潮袋的干燥法。 木炭干燥法:先将木炭烘干,然后用皮纸包好,夹置于易潮易霉的中药内,可以吸收侵入的水分而防霉虫。 翻垛通风法:翻垛就是将垛底中药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风垛,使热气及水分散发. 一般在霉雨季节或发现药材含水量较高时采用此法;并可利用电风扇、鼓风机等机械装置加速通风。 密封吸湿法:利用严密的库房及缸、瓶、塑料袋或其他包装器材,将中药密封,使中药与外界空气隔绝,尽量减少湿气侵入药材的机会,保持中药原有的水分,以防霉变与虫蛀。加入石灰、硅胶等吸湿剂以吸潮,两者结合应用,更能增强干燥防虫霉的效果。贵重中药最好采用无菌真空密封。 冷藏养护方法: 采用低温(0℃—10℃)贮存中药,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宜烘、晾中药的生虫、发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岗位操作规程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 培训资料

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操作规程 一、目的:阐述中药材饮片验收的操作程序,保证入库药材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假冒、伪劣药材饮片入库。 二、适用围:适用于中药材饮片验收操作全过程。 三、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版)。 四、责任者:仓储部保管员、中药验收专员。 五、容: 1、准备工作 1.1 检查到货中药饮片的送货凭单,供货单位必须是经质量部审计批准的中药材供应(商)单位。 1.2 清洁收货平台、货位。 1.3 仓库待验货位应按清洁规程清理干净。 1.4 检查、校正计量器具须符合规定,计量合格证应在有效期。 2、验收依据验收依据三级标准: 2.1 一级标准(法定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部颁标准》、以及《省中药饮片炮制规》等国家法规标准; 2.2 二级标准:公司部质量标准:原药材、饮片质量标准; 2.3 三级标准:进货合同,入库凭证上所要求的各项质量规定。 3、验收条件

3.1 场所:分别在公司仓库及质检中心进行验收、检验。 3.2 设备:水分测定仪、天平、白瓷盘、药匙、漏斗、刀子、剪刀、放大镜、紫外分析仪、研钵、以及必备的一些化学试剂、仪器设备。 4、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程序 4.1 中药材饮片初验:物料来货后,仓库保管员按来货通知单或来货清单初步验收: ①检查装运中药材饮片的运输车是否为密封车或用苫布覆盖。 ②检查进货中药材外包装的完整性,每件外包装有无受潮、水渍、虫蛀、霉变、以及有无破损及污染情况。 ③检查进货不同品种的药材包装上有无明显的区别标记,标记上是否注明品名、质量、来源(产地)、装量、采收加工日期、发货单位。 ④所进的中药饮片是否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 ⑤以上初验准确无误后,方可寄库。保管员对货单有不符,质量异常,标志不清等物料有权拒收。 4.2 中药材饮片数量验收: ①检查货物与原始凭证的货源单位,货物品名、数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要查的原因。 ②数量验收包括清点数量验收和称重量验收两种,清点数量验收,如对甘草、皮等。称重量验收,中药材要过称除皮重,以确定净重。 ③贵细药材常有增重加工情况,应观察同重量的包装,其装量是否比较少。贵细药材应使用天平或电子称称量,做到计算准确无误。

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

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 ㈠中药材、中药饮片储存 中药材、中药饮片实行分类储存中药材、中药饮片经验收合格入库后,应根据药品不同的性质特点分类存放于不同的库房(库区)。 中药材分类储存:中药材一般按其来源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其它类。植物类又按药用部位分为根及根茎类、果实和种子类、花类、叶类、全草类、皮类、藤木树脂类等。应根据每一类中药材的性质特点分类存放。 ▲易生虫类中药材:这类中药材富含淀粉、脂肪、糖类,应与不易生虫的中药材分开存放。如白芷、白术、山药、花粉等集中存放,便于杀虫养护。 ▲易霉变、泛油的中药材,如天冬、麦冬、牛膝、党参、黄精、玉竹等集中存放,便于控制库房温湿度,创造阴凉、通风、干燥的有利条件,达到保管与养护目的。▲易变色、气味散失的中药材,如麻黄、月季花、款冬花、丁香等集中存放,仓库温度不宜过高,应阴爽、避光或密封储存。 ▲麻醉药品(罂粟壳)、医疗用毒性药品应单独分库存放。 中药饮片的储存:应根据中药饮片的自然属性和储存特性,按中药饮片的类型及不同的变异性质,分类存放于阴凉库(其分类存放的方法同中药材)。 ㈡在库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检查: 中药材检查:库存药品的质量检查是药品保管养护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查,及时了解各类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变化情况,有利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药品质量检查应根据药品的性质特点,结合季节、气候变化情况和储存条件进行质量检查。 定期检查: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库存药品的结构,掌握重点养护品种的质量、数量。

▲夏防季节(5—10月)一般品种以月为循环周期,易虫蛀霉变等重点养护品种,以周为循环周期进行检查。 ▲全年以半年为一次对库存药品进行两次全面质量检查。 不定期检查:对库存药品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怕重压的中药材要勤翻堆倒垛。 中药饮片检查: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炮制加工而成,具有中药材相同的基本性质,但经过炮制加工后,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储存中更易发生质量变质,因此应经常性对库存中药饮片进行外观质量检查。主要检查中药饮片的含水量、虫蛀、霉变、泛油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主要养护方法:根据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不同性质、品质变异现象、储存条件结合质量检查情况,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分别采取合理有效的养护方法。 ★干燥法:干燥可以除去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过多的水分,同时可杀死霉菌、害虫及虫卵,起到防止虫蛀、霉变的效果。常用的干燥法有: 摊晾(阴干法)适用于芳香叶类、花类、皮类等不宜曝晒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将中药材、中药饮片置于室内或阴凉处,使其借湿热空气流动,吹去水分而干燥。 日晒法:适用于不怕融化的根及根茎类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将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置于晒场上曝晒,并时时翻晒,充分利用太阳的热能及紫外线杀死害虫及霉菌。 ▲吸潮法:主要采用吸潮剂或除湿机,使空气中的水分或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中的水分减少,创造不利于虫、霉生长的干燥环境。 ▲低温冷藏法:夏季梅雨来临之前,将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储存于阴凉库中(温度在20℃以下),可以有效的防止不宜日晒、药物熏蒸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发生。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保管养护基础知识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保管养护基础知识 一、中药养护的目的 中药养护主要是预防药物变化和已经发生变化的救治,保证其药物质量和使用价值,从而保证医疗用药的准确、安全、有效,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中药在储存过程中的主要质变现象 虫蛀:虫蛀是指昆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用。药材经害虫危害虫蛀后,有的形成空洞、破碎,有的被毁成粉,有的被害虫排泄物污染,破坏性极强。严重影响中药疗效。危害药材的害虫习称“仓虫”,仓虫种类繁多、生命力极强,适宜仓虫繁殖的温度一般在15—35度,所以每年的5—8月是仓虫生长繁殖最旺盛的季节。大多数仓虫耐热、耐寒、耐干、耐饥。10℃以下大多数仓虫停止发育,0℃左右处于休眠状态但不易冻死。仓库的阴暗角落是仓虫的潜伏场所,中药从原药材采收、运输,包括包装、库内外清洁卫生到储存任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污染,做好以上每一个环节,是杜绝仓虫来源的重要措施。 发霉:大气中存在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表明,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适宜的环境(如阴凉不通风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的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失去药效。一般的霉变都是从药材表面开始,轻微的霉变及时处理,药材尚可应用。严重的霉变,会引起中药材失效,导致药材无法使用。 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固定的色泽,受温湿度及空气的影响,使药材内部发生变化,表面颜色发生变异。色泽是中药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变色的发生往往使不少药材变质失效,不能再用。药材变色的主要原因是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不稳定,与阳光照射、温湿度密切相关,故日晒变色的药材,宜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泛糖、泛油:指某些含油脂、挥发油、粘液质、糖类较多的药材,在温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粘、颜色变鲜、产生“哈喇味”。泛糖、泛油的原因主要由药物本身性质、温湿度、储藏年限影响。 气味散失:中药材具有的正常气味,因久存或养护不当、储存过程中出现发霉、酸败等化学反应均可导致气味散失。 除上述现象以外,还有潮解、风化、自燃、融化等其他质变现象。 三、引起中药质变的主要因素 内在因素:容易产生中药虫蛀、霉变和各种质变的成分,主要有药材的水分、无机物、色素、蛋白质、糖类、油脂、蜡类、鞣质、挥发油、树脂、生物碱等。 外在因素: 空气成分的影响:中药中的某些成分易在空气成分的影响下发生氧化作用 日光的影响:日光对中药材的某些成分有破坏作用。 温度的影响 湿度的影响 生物因素: 微生物 药材害虫 鼠害 人为因素: 责任心不强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操作规程 1.接收凭证接受送货单位送货凭证,随货同行联或发票。 2.接收药品清点送货件数,检查药品外包装是否破损,如有破损应拒绝接受,拆零(拼箱)药品应检查包装是否严密。将包装合格药品移至待验区。 3.验收药品根据药品采购单和送货单位随货同行联验收药品。 3.1. 检查到货药品是否与原始凭证的供货单位、品名、数量及重量是否相符,不符合的查明原因。 3.2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应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地、生产日期,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在包装上应注明批准文号。 3.3. 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及气味是否合乎规定。发现有问题,不得入库,做拒收处理。 3.4怀疑有不合格药品要及时送检,对不合格药品要及时退货。 3.4对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并验收到最小包装。剧毒药不 能与其他药材混放,必须有专人保管,进销要二人复核,做到日清月结账物相符。 3.5进口药品,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的名称、主要成分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每次进货要核对检验报告书。 3.7进口药材应有进口药材批件的复印件,加盖红章以示负责。 4.摆放上架将合格药品按贮藏条件分别储存于常温库(<30℃),阴凉库(<20℃)或冷藏库(2~10℃)保管,危险品应存放在危险品专柜,毒性药品放于毒性药品专柜。 5.验收记录

5.1验收时应将验收情况如实填写"药品入库质量验收登记表" 5.2记录应按规定及时、完整、逐项填写清楚,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 5.3药品质量验收记录保存5年。 6.保管员将随货同行联或发票交会计做入库凭证。 7.验收时限 7.1一般药品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 7.2特殊管理药品应在当日完成验收。

中药饮片管理守则

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1.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本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3.按照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人员要求 1.医院的中药饮片管理由医院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监督指导,药学部领导主管,中药房组长具体负责。 2.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3.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必须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第三章采购 1.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采购中药饮片,由中药库管理人员依据本单位临床用药情况提出计划,经主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后,由药库采购人员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医院指定的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 2.医院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察、选择合法中药饮片供应单位。 3.医院选择采购中药饮片单位,必须验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资格证明、身份证,并将复印件存档备查。 4.医院与中药饮片供应单位应当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 第四章验收 1.中药库保管人员对所购的中药饮片,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入药房。 2.对购入的中药饮片质量有疑义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国家认定的药检部门进行鉴定。 第五章保管和贮存 1.根据医院的使用量的需求,中药饮片在中药房存放,药房必须具具备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及设施。 2.中药饮片出入药库应当有完整记录。中药饮片售出前,应当严格进行检查核对,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应当定期进行中药饮片养护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当及时上报单位领导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 4.湿温度登记专人负责,每日纪录。温湿度超出正常范围,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根据饮片的特性进行管理和保养。含挥发油类的药品要做到通风,并在干燥处储存。含鞣质类.糖类药品,应定期检查,以防糖化、霉变。含淀粉类药品,应定期晾晒,防止虫蛀。全草

中药的养护方法

中药的养护方法 1、1 霉变 霉变即发霉,多发生在潮湿闷热的季节。高温、高湿条件下更易发生。当空气中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饮片表面,遇到适宜的温度(25 ℃左右)、湿度(空气相对湿度75%以上,饮片含水量超过13%)等环境条件时,萌发成菌丝,并产生酵素分解药材饮片中蛋白质、糖类、 脂肪、胶质等,导致饮片腐烂变质,失去药效。 1、2 虫蛀 虫蛀就是药材一种常见的危害现象,多见含糖、蛋白质、淀粉、脂肪、挥发油等成分的中药饮片,如白芷、山药、党参、蛤蚧、桃仁、乌梢蛇等。当温度为20~35℃、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上、药材饮片含水量超过13%以上时害虫极易生长。我地7,8,9月危害最为严重。螨类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适宜生长[1],6~9月份就是螨类在我地的危害繁殖 盛期。 1、3 变色 每种药材饮片均有其固定的颜色,颜色的变异常常标志着药材饮片可能变质。变色中药饮片主要有花类与叶类,由于受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因素影响,导致其药物内部化学成分在酶或非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分解、聚合、缩合等反应,形成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使中药饮片变色,影响原有质量。常见的如红花、菊花、大青叶、金银花的变色等。 1、4 泛油 即走油,指药材油质泛于药材表面或药材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此类饮片主要就是糖类、挥发油、油脂类药材。该类药材受热受潮后,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浑,表面呈现油样物质[1],致使药材成分损失,发生质变。当温度在35 ℃以上时,含脂肪类、挥发油类的药物出现泛油、气味散失[2]。泛油的药材主要有:柏子仁、杏仁、桃仁、当归、牛膝、天门冬、枸杞 等中药饮片。 1、5 其她 芒硝、硼砂、胆矾等含结晶水的矿物药材与干燥空气接触后,失去结晶水,变为粉末状态,形状功能发生变化而风化;青盐、秋石、芒硝遇潮湿空气溶化潮解;富含油脂的药材饮片,长期堆积,通风不良,局部温度增高发热焦化烧灼,如柏子仁、海金沙等;有的饮片水分含量过高,堆积中热量难以散发,局部高热炭化甚至自燃如菊花、红花等。一些胶类、树脂类饮片受热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