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2020年最新
国家标准 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互联网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汇总

互联网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汇总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互联网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汇总和介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
它明确了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保护义务,规定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责任,确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加强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同时对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
这部法律为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它要求网络运营者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旨在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
该法明确了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建立了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强调了数据处理者的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同时对政务数据安全与开放作出了规定。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其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公民权益。
这部法律的出台,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助于推动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聚焦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对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以及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该法明确了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并且赋予了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知情权、决定权、限制权、拒绝权等多项权利。
对于个人信息处理者,法律要求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并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情况时,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保护信息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和政策的指导。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探讨其对信息安全保护的作用和影响。
一、信息安全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其中包含了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的规定。
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
”这一条款为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是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律,也涉及到信息安全问题。
其中,第253条规定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犯罪行为,第285条规定了非法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的犯罪行为,这些规定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依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立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涵盖了网络安全的方方面面,包括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监管等内容。
它为我国的网络安全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
二、信息安全政策1.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是我国政府关于网络安全的指导性文件,旨在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能力建设。
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明确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了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并重的原则,为国家信息安全保护制定了战略规划。
2.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中国政府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对信息系统按照一定的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理。
该制度细化了不同安全等级的技术要求和保护措施,推动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和管理。
3.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中国政府一直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
这些政策规定了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和使用的要求,保护了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
三、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1.强化了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引起了各界对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增强了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日益突出。
个人信息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以期为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保障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的保护。
该法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的义务,包括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等,同时明确规定个人信息的合法获取与使用,对违法获取和滥用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于2020年10月21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该法草案旨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明确个人信息所有权,规定个人信息处理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确了个人信息的授权、采集使用、共享与披露等规定,同时规定了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行为的法律责任。
三、《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是欧盟于2016年底颁布的一项全新数据保护法规,于2018年5月25日正式生效。
该条例明确规定了针对个人信息的处理、使用和保护的要求,包括数据主体的权利、数据控制者的义务、数据处理者的责任等,对数据泄露、滥用等行为进行了严格的处罚,并规定了在违规处理个人信息的情况下可面临的高额罚款。
四、《加拿大个人信息保护与电子文件法》加拿大个人信息保护与电子文件法(PIPEDA)于2004年颁布,旨在保护私人部门收集、使用和披露个人信息的权益。
该法律要求数据收集者在征得个人同意后才能收集信息,对个人信息的使用和保护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并规定了对违反法律规定行为的处罚。
五、《美国个人隐私权保护法》美国个人隐私权保护法(California Consumer Privacy Act, CCPA)于2020年1月1日起生效,旨在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信息安全,是指防止非法获取、非法使用、非法存储、非法传输、非法销售和非法泄露信息的安全状态。
第三条:国家加强对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依法打击非法侵入、非法控制信息系统以及非法使用信息人员的活动。
第四条:国家鼓励和支持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信度,维护信息安全。
第二章信息安全基本要求第五条: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确保信息资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制定和实施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原则、措施和职责。
第七条: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在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使用、维护和处置的全过程中保障信息安全。
第八条: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监测,及时发现、防范和处置信息安全事件和威胁。
第九条:促进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第十条: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保护能力。
第三章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第十一条:国家建立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体系,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重大公共服务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信息系统,实行统一的保护管理。
第十二条:国家加强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审查和核准制度,对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系统,必须进行安全审查和核准。
第十三条:国家推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工作,促进国家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综合防护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四章信息安全责任第十四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将信息安全纳入组织的整体规划和战略,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
第十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毁损和篡改。
第十六条: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非法获取、使用、存储和传输用户个人信息。
第十七条: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2020年最新网络安全保护法条例

2020年最新网络安全保护法条例20xx年最新网络安全保护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通信网络安全的管理,提高通信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保障通信网络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互联网域名服务提供者(以下统称“通信网络运行单位”)管理和运行的公用通信网和互联网(以下统称“通信网络”)的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域名服务,是指设置域名数据库或者域名解析服务器,为域名持有者提供域名注册或者权威解析服务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是指为防止通信网络阻塞、中断、瘫痪或者被非法控制,以及为防止通信网络中传输、存储、处理的数据信息丢失、泄露或者被篡改而开展的工作。
第三条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分级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的统一指导、协调和检查,组织建立健全通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制定通信行业相关标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简称通信管理局)依据本办法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检查。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通信管理局统称“电信管理机构”。
第五条通信网络运行单位应当按照电信管理机构的规定和通信行业标准开展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对本单位通信网络安全负责。
第六条通信网络运行单位新建、改建、扩建通信网络工程项目,应当同步建设通信网络安全保障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验收和投入运行。
通信网络安全保障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建费用,应当纳入本单位建设项目概算。
第七条通信网络运行单位应当对本单位已正式投入运行的通信网络进行单元划分,并按照各通信网络单元遭到破坏后可能对国家安全、经济运行、社会秩序、公众利益的危害程度,由低到高分别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电信管理机构应当组织专家对通信网络单元的分级情况进行评审。
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校园网络的普及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障学校校园网络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本文将对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进行解读,以期加深人们对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的认识与理解。
一、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第一部基础性法律。
该法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网络安全保护的基本要求和措施。
在学校校园网络安全方面,网络安全法规定了学校等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并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学生个人信息和网络数据的安全。
此外,网络安全法还要求学校应当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素养。
二、中小学校园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规定中小学校园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规定是教育部于2020年发布的文件,旨在规范中小学校园网络和学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该规定明确了学校网络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要求学校指定网络安全专职人员,并明确其工作职责。
此外,规定还要求学校建设与网络安全有关的设施设备,并落实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
该规定还强调了学校与家长的合作,鼓励学校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三、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于2016年发布。
该规划明确提出了学校校园网络安全的目标和要求。
规划要求学校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和管理,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与创新,推动网络安全设备、软件和服务的研发和应用。
四、学生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学生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是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的文件,旨在加强对学生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监管。
该规定要求学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学生接触不良互联网信息。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互联网信息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学生上网时间,并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办法,过滤和屏蔽不良信息。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ppt课件

cnitsec
欧洲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n 德国
• 信息和通信服务规范法 • 电讯服务数据保护法 • 1996成立了联邦信息技术安全局
n 法国
• 1996对一部有关通讯自由的法律进行补充并提出了 <Fillon修正案>
n 英国
• 1996颁布了<三R安全法规>
系统工程实验室刘作康 2020/4/11
cnitsec
cnitsec
国内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概要
n 国家法律
• 人大讨论通过,国家主席发布
n 行政法规
• 国务院令,国务院总理发布
n 部门规章
• 各级部门/行业批准发布
n 地方法规
• 地方政府批准发布
系统工程实验室刘作康 2020/4/11
cnitsec
信息安全相关国家法律
n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12-04】(1999年3月15日修正) n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07-01】(1999年12月25日修正) n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5-04-01】(1992-09-04修正) n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1988-09-05】 n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9-04-01】 n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1-06-01】(2001-10-27修正) 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1993-02-22】 n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993-02-22】(2000-07-08修正) n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09-02】 n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1993-10-01】 n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07-01】 n 中华人民共和国《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12-28】 n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03-01-01】 n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4-07-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34953.4-2020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匿名实体鉴别第4部
分:基于弱秘密的机制
GB/T 38625-2020 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模块安全检测要求
GB/T 38626-2020 信息安全技术智能联网设备口令保护指南
GB/T 38628-2020 信息安全技术汽车电子系统网络安全指南
GB/T 38629-2020 信息安全技术签名验签服务器技术规范
GB/T 38631-2020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GB/T 22080具体行业应用要求(安全管理体系行业实践)
GB/T 38632-2020 信息安全技术智能音视频采集设备应用安全要求
GB/T 38635.1-2020 信息安全技术SM9标识密码算法第1部分:总则
GB/T 38635.2-2020 信息安全技术SM9标识密码算法第2部分:算法
GB/T 38636-2020 信息安全技术传输层密码协议(TLCP)
GB/T 38638-2020 信息安全技术可信计算可信计算体系结构
GB/T 38644-2020 信息安全技术可信计算可信连接测试方法
GB/T 38645-2020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指南
GB/T 38646-2020 信息安全技术移动签名服务技术要求
GB/T 38647.1-2020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匿名数字签名第1部分:总则
GB/T 38647.2-2020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匿名数字签名第2部
分:采用群组公钥的机制
GB/T 38648-2020 信息安全技术蓝牙安全指南
GB/Z 38649-2020 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指南
GB/T 38671-2020 信息安全技术远程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