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我国的标准 共42页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标准介绍 共174页

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发展过程
• 加拿大1988年开始制订《The Canadian Trusted Computer Product Evaluation Criteria 》(CTCPEC)
• 1993年,美国对TCSEC作了补充和修改,制定了“组合 的联邦标准”(简称FC)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从1990年开始开发通用的国际 标准评估准则
约 • 应提供证据证明访问监控器得到了正确的实施
19
TCSEC
B类分为三个类别: 标记安全保护级(B1级) 结构化保护级(B2级) 安全区域保护级(B3级)
20
TCSEC
• B1级系统要求具有C2级系统的所有特性 • 在此基础上,还应提供安全策略模型的非形式化描述、
数据标记以及命名主体和客体的强制访问控制 • 并消除测试中发现的所有缺陷
自主和强制安全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系统中存储 和处理的秘密信息或其他敏感信息 • 为证明TCB满足设计、开发及实现等各个方面的安全要 求,系统应提供丰富的文档信息
30
TCSEC
A类分为两个类别: 验证设计级(A1级) 超A1级
31
TCSEC
• A1级系统在功能上和B3级系统是相同的,没有增加体 系结构特性和策略要求
42
可信网络解释(TNI)
• TNI第一部分提供了在网络系统作为一个单一系统进行 评估时TCSEC中各个等级(从D到A类)的解释
• 与单机系统不同的是,网络系统的可信计算基称为网 络可信计算基(NTCB)
43
可信网络解释(TNI)
• 第二部分以附加安全服务的形式提出了在网络互联时出 现的一些附加要求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标准介绍
现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名录

2005.9.14 2008.12.6 2012.7.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31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号令 环境保护部令第22号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
第 2 页,共 38 页
安全生产常用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
序 号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分类 法律、法规、标准 法律、法规、标准名称 编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院令第 344 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理总局令第48号 代替标准号 发布时间 2002.1.9 2012.4.27 2013.6.29 2010.7.22
2004.12.16 2012.1.19
2012.9.3 2012.10.29
2012.7.6
第 4 页,共 38 页
序 号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安全 生产 部 监督 门 安全生产常用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 管理 规 部门 法律、法规、标准 章 分类 法律、法规、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发布时间 发布 编号 的规 章 财企【2012】16号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2012.2.1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理总局令第16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 理总局令第21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关于修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理总局令第63号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1994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2009 GB50359-2005 AQ1010-2005 GB/T10595-2009 GB/T9770-2001 GB50431-2008 MT820-2008 GB14784-93 GB22340-2008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2009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选煤厂安全规程 带式输送机 普通用途钢丝绳芯输送带 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 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
已发布的信息安全标准

已发布的信息安全标准
已发布的信息安全标准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标准是由政府、行业协会和国际组织等权威机构制定,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讨论,以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其中,《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是一项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安全保护要求。
该标准将信息系统分为五个安全等级,从低到高分别是: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和访问验证保护级。
不同等级的要求不同,但都强调了对信息系统的全面保护,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
除了《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还有其他一系列信息安全标准,如《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和《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 28448-2012)等。
这些标准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为保障信息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总的来说,已发布的信息安全标准是一套科学、完整、实用的体系,旨在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这些标准的实施和推广,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为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 信息安全标准

国家信息安全标准
国家信息安全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规范和实践参考标准,它是信息安全专家智慧的结晶和安全最佳实践的概括总结。
这些标准是信息安全建设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国家信息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网络边界不复存在,给未来的互联网应用和业务带来巨大改变,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新挑战。
此外,信息安全标准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组织机构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信息资产的安全。
这些标准包括信息安全方针、策略、组织结构、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国家信息安全标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规范和实践参考标准,它可以帮助组织机构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信息资产的安全,促进组织机构的发展和业务连续性。
中国法,cookies的标准

我国法与Cookies标准在当今数字化的社会中, 全球信息湾大多都会使用cookies来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和个性化的服务. 然而, 我国法律对于cookies的使用也做出了一些规定, 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一、我国法律对cookies的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我国对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基础, 其第四十一条规定, 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明示其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并取得个人的同意. 这个规定也适用于使用cookies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2.《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保护规范是由我国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 其第六条明确规定, 当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需要用户同意时, 应当以明显方式向用户提供信息使用规则, 并经过用户确认同意. 这也适用于全球信息湾使用cookies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二、我国法律对cookies的标准1.明示使用目的根据上述法律规定, 使用cookies收集个人信息时, 应当明示其目的, 方式和范围. 比如, 在全球信息湾登录页面或者隐私政策页面, 应当明确告知用户使用cookies的目的, 并获得用户的确认同意.2.保护个人隐私在使用cookies时, 全球信息湾应当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不得将收集到的个人信息用于非法目的, 不得泄露给第三方.3.遵循用户选择根据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规范, 用户有权选择是否同意使用cookies收集个人信息, 所以全球信息湾应当为用户提供拒绝使用cookies的选择, 并尊重用户的选择.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 我国对于cookies的法律规定和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在互联网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 个人隐私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合理、合法和透明的方式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 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权益,也能够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总结通过本文的学习, 我们了解到了我国法律对于cookies的使用所做出的规定和标准, 包括明示使用目的, 保护个人隐私和遵循用户选择等方面. 作为全球信息湾运营者或者开发者, 我们应当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和标准, 合法合规地使用cookies, 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并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现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名录

部 门 规 章
安委办〔2012〕55
国家 安全 生产
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总局令(第56 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
监督 管理总局令第57号
管理 公安部令第122号) 部门
发布 公安部令第120号
的规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信息公开办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 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 公安部关于修改<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决定及消防 监督检查规定
2007.1.4
90
JBT941-2000
斜轮重介质选煤机
JBT941-80 JBT2734-82
2000.3.30
91
JBT942-2000
煤用跳汰机
JBT942-80 JBT3265-83
2000.3.30
92
JBT3686.1-1999 煤用浮选机
ZB 87
D96001-
1999.6.28
93
JBT3927-2010
移动带式输送机
JBT39271999
2010.2.11
94
JB-T4333.1-2005
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第1部分:型式与基本参 JBT5152-
数
1991
2005.3.19
JBT4333-
95
JB-T4333.2-2005 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第2部分:技术条件
1997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
代替标准号 发布时间 2002.1.9 2012.4.27 2013.6.29 2010.7.22
26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手册80页

(一)政策法规46
(二)相关标准47
五.专业技术篇47
(一)安全技术47
1.容错47
2.磁盘镜像48
3.群集服务器技术48
4.网关49
5.补丁49
6.物理隔离与逻辑隔离50
7.PKI50
8.CA51
9.电子印章51
10.数字水印52
(二)安全设备53
11.备用服务器53
12.防火墙54
13.如何添加逻辑打印机?21
14.使用计算机时哪些行为必须绝对禁止?24
15.使用计算机时应有哪些良好习惯?25
16.开关计算机时要注意些什么?26
17.如何正确使用与安装计算机软件?26
(二)计算机病毒防范26
18.常见计算机病毒的分类?26
19.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后有哪些主要症状?27
20.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28
3.Oracle数据库61
4.DB2数据库62
5.SQL数据库62
6.Sybase数据库63
(
1.
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划实现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检索等功能的系统。
典型的信息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和网络硬件系统);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网络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包括由其处理、存储的信息)。
13.入侵检测系统54
14.入侵保护系统55
15.磁带机和磁带库56
16.备份与灾难备份56
17.网闸57
18.VPN(虚拟专用网络)57
19.无线接入网58
(三)安全应用59
20.自动备份系统59
21.容灾监控系统59
2019年上半年信息处理技术员试题及答案

1、()属于ABC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典型应用。
A 公共场合通过人脸识别发现通缉的逃犯B 汽车上能选择最优道路的自动驾驶系统C 通过条件查询在数据库中查找所需数据D 机器人担任客服,回答客户咨询的问题2、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在数字经济环境下,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能实现业务的转型、创新和增长。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措施不包括()。
A 研究开发新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B 创新客户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C 重塑供应链和分销链,去中介化D 按不断增长的数字指标组织生产3、企业上云就是企业采用云计算模式部署信息系统。
企业上云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潮流,其优势不包括()。
A 将企业的全部数据、科研和技术都放到网上,以利共享B 全面优化业务流程,加速培训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C 从软件、平台、网络等各方面,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步伐D 有效整合优化资源,重塑生产组织方式,实现协同创新4、将四个元素a,b,c,d分成非空的两组,不计组内顺序和组间顺序,共有()种分组方法。
A 6B 7C 8D 125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该企业去年钢材平均库存量为()吨。
(中间各次核查数据的权都取1,首次与末次核查数据的权都取0.5)。
A 20.5B 20.75C 21.0D 21.56根据该表可以推算出,该地区去年薯类的产量为()万吨。
A 1000B 1200C 1250D 15007、数据属性有业务属性、技术属性(与技术实现相关的属性)和管理属性三大类。
以下属性中,()属于业务属性。
A 数据来源B 数据格式C 数据类型8、电子商务网站上可以收集到大量客户的基础数据、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
以下数据中,()不属于行为数据。
A 会员信息B 支付偏好C 消费途径D 消费习惯9、企业的数据资产不包括()。
A 设备的运行数据B 经营管理数据C 上级的政策文件D 客户服务数据10、为支持各级管理决策,信息处理部门提供的数据不能过于简化,也不能过于繁琐,不要提供大量不相关的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03.2020
8
TCSEC
1984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 准则》(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即桔皮书。
目的:
✓ 为制造商提供一个安全标准; ✓ 为国防部各部门提供一个度量标准,用来评估计算机
系统或其他敏感信息的可信度; ✓ 在分析、研究规范时,为指定安全需求提供基础。
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03.03.2020
1
引言
信息网络的全球化使得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也全 球化起来,任何与互联网相连接的信息系统都必 须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网络攻击、数据窃取、身份 假冒等安全问题。发达国家普遍发生的有关利用 计算机进行犯罪的案件,绝大部分已经在我国出 现。
03.03.2020
2
引言
当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者、管理者和使用者 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他们建设、管理 或使用的信息系统是否是安全的?如何评价系统 的安全性?
这就需要有一整套用于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建设和使用的标准和管理办法。
03.03.2020
3
等级保护制度的意义
1994 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 统安全保护条例》,该条例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 法律基础。其中第九条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 级保护。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办法, 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03.03.2020
15
通用准则(Common Criteria)
来自六国七方的安全标准组织组合成的单一的、能被广泛 使用的IT安全准则。
目的:解决各标准中出现的概念和技术上的差异,并把结 果作为国际标准提交给ISO。
内容: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功能、安全保障给出了分类描述, 并综合考虑信息系统的资产价值、威胁等因素后,对被评 估对象提出了安全需求(保护轮廓PP)及安全实现(安 全目标ST)等方面的评估。
该准则的发布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法规和配套标准的制 定和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提供了依据,为安全产品的研制 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安全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指 导,是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工作的基础。
03.03.2020
6
国外等级保护的发展历程
03.03.2020
7
美国国防部早在80年代就针对国防部门的计算机 安全保密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工作,后来成立 了所属的机构--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NCSC)继 续进行有关工作。
03.03.2020
9
TCSEC采用等级评估的方法,将计算机安全分为A、B、 C、D四个等级八个级别,D等级安全级别最低,风险最高, A等级安全级别最高,风险最低;
评估类别: ✓ 安全策略 ✓ 可审计性 ✓ 保证 ✓ 文档
03.03.2020
10
无保护级(D级)
✓是为那些经过评估,但不满足较高评估等级要 求的系统设计的,只具有一个级别
03.03.2020
5
等级保护制度的意义
为切实加强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安全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全面提高国家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整体水平,使公安机关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指导工作更 具体、明确,公安部组织制订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 护等级划分准则》国家标准,并于2019年9 月13日由国家 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通过并正式批准发布,已于 2019年1 月1日执行。
➢ 验证设计级(A1级)
➢ 超A1级
03.03.2020
14
TCSEC 带动了国际计算机安全的评估研究。
90年代西欧四国(英、法、荷、德)联合提出了信息技术 安全评估标准(ITSEC),ITSEC(又称欧洲白皮书)除 了吸收TCSEC 的成功经验外,首次提出了信息安全的保 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概念,把可信计算机的概念提高 到可信信息技术的高度上来认识。他们的工作成为欧共体 信息安全计划的基础,并对国际信息安全的研究、实施带 来深刻的影响。
03.03.2020
16
重点考虑人为的威胁,也用于非人为因素导致的威胁。 CC适用于硬件、固件和软件实现的信息技术安全措施,
而某些内容因涉及特殊专业技术或仅是信息技术安全的外 围技术不在CC的范围内。 通用准则(Common Criteria,CC)是目前国际上最全面的 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它具有国际互认的优势,因此研 究CC评估、建立CC评估体系对我国的信息安全发展具有 重大意义。通用评估方法CEM(Common Evaluation Methodology,CEM)是CC评估配套的评估方法。
✓该类是指不符合要求的那些系统,因此,这种 系统不能在多用户环境下处理敏感信息
03.03.2020
11
自主保护级(C级)
✓具有一定பைடு நூலகம்保护能力,采用的措施是身份认证、 自主访问控制和审计跟踪
✓一般只适用于具有一定等级的多用户环境 ✓具有对主体责任及其动作审计的能力 ➢ 自主安全保护级(C1级) ➢ 控制访问保护级(C2级)
✓ A类的特点是使用形式化的安全验证方法,保证系统的自主和强制 安全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系统中存储和处理的秘密信息或其 他敏感信息
✓ 为证明TCB满足设计、开发及实现等各个方面的安全要求,系统应 提供丰富的文档信息
✓ Trusted Computing Base可靠计算基础。就是计算系统中的每 个事物都提供了一个安全环境。这包括操作系统和它提供的安全 机制,硬件,物理定位,网络硬件和软件,指定处理过程。具有 代表性的是控制访问的防备,对特殊资源的授权,支持用户身份 验证,抵抗病毒和其他对系统的渗透,还有数据备份。假设可靠 计算基础已经或必须被测试和验证通过。
03.03.2020
12
强制保护级 (B级)
✓ B类系统中的客体必须携带敏感标记(安全等级) ✓ TCB应维护完整的敏感标记,并在此基础上执行一系列
强制访问控制规则
➢ 标记安全保护级(B1级) ➢ 结构保护级(B2级) ➢ 强制安全区域级(B3级)
03.03.2020
13
验证保护级(A级)
03.03.2020
4
等级保护制度的意义
公安部在《条例》发布实施后便着手开始了计算机信息系 统安全等级保护的研究和准备工作。等级管理的思想和方 法具有科学、合理、规范、便于理解、掌握和运用等优点, 因此,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重要发展思路,对于正在 发展中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