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谵妄
术后谵妄患者的护理措施

一、概述术后谵妄是指患者在手术后短时间内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障碍、精神错乱等症状。
术后谵妄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针对术后谵妄患者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二、术后谵妄的原因1.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大脑功能逐渐退化,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
2. 基础疾病: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较高。
3. 手术因素:大型手术、复杂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大等,均会增加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
4. 药物因素: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可能诱发或加重术后谵妄。
5. 护理因素:护理措施不当、缺乏关注等,也可能导致术后谵妄的发生。
三、术后谵妄患者的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尊重患者,给予心理支持。
(2)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倾听患者的主诉,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
(3)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降低患者焦虑情绪。
2. 环境护理(1)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室内温度、湿度适宜。
(2)避免患者跌倒,设置床栏、防滑垫等安全设施。
(3)保证患者充足睡眠,避免夜间灯光、噪音等干扰。
3. 生理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3)根据患者情况,适时给予镇痛、镇静等药物,减轻患者不适。
4. 预防并发症(1)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2)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3)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发生。
5. 护理评估与记录(1)定期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等。
(2)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及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6. 早期康复干预(1)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2)鼓励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等。
(3)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四、总结术后谵妄是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术后谵妄

美国老年医学会发布防治老年患者术后谵妄 临床指南解读
该临床指南提供了8条强推荐条目(当前的证据显示每个条目 的获益都明显大于风险,或风险明显大于获益): (1)应该由多学科团队制定各种非药物干预措施,预防有危险 因素的老年患者发生谵妄; (2)应该对医务工作者提供有关谵妄的经常性教育项目; (3)应对患者做医学评估,发现并处理可引起谵妄的潜在诱因; (4)优化疼痛管理(宜选择非阿片类镇痛药物)以预防术后谵妄;
美国老年医学会发布防治老年患者术后谵妄 临床指南解读
(5)避免使用可诱发谵妄的高危药物; (6)不应当开具新处方胆碱酯酶抑制剂以预防或治疗术后谵妄; (7)不应将苯二氮革类药物作为治疗谵妄患者激越行为的一线 药物; (8)避免对抑制型谵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或苯二氮草类药 物。
术后谵妄
张娜
定义
谵妄是一种急性脑功能衰竭状态,伴有认知功 能障碍和意识紊乱。 术后谵妄:指以手术为主要诱因且发生在病人 麻醉完全苏醒后,表现出以意识水平降低和注 意力障碍为主的精神状态。可伴有知觉障碍 (错觉和幻觉)或认知障碍(如定向障碍和记 忆障碍),多发在老年男性,因此也被特定称 为老年低氧血症 合并肺感染 合并高血压 术后疼痛 合并冠心病 麻醉 手术时间 高龄 焦虑 药物
术后谵妄的预防
• • • • 评估患者用药史、酒精滥用史 术前精神准备 控制易感因素 围手术期维持正常的氧合、组织灌注和电解质的 平衡 • 镇痛 •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临床表现
特点 • 通常称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 日夜变化大 • 通常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三天内可基本恢复,但 如果引起谵妄的易感因素与促发因素没有改变, 转为慢性谵妄,持续时间可达一周以上。 • 通常有前驱症状:坐立不安,焦虑,注意涣散和 睡眠障碍等。
术后谵妄

术后谵妄的临床分型
苏醒期谵妄:发生在全麻患者苏醒阶段,持 续几分钟至几小时。
术后谵妄:发生在手术结束后24~72小时。 若老年人发生术后谵妄,有可能 延续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苏醒期谵妄的临床表现
患者在清醒期经历精神愰惚、定向力障 碍、意识淡漠或嗜睡或发生精神躁动、肢体 无意识动作、床上翻滚不合作,甚至做出有 害的行为(拔除管道等)。
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控制血糖等), 目前认为,至少30%~40%的老年患者术后 谵妄病例是可预防的
术后谵妄的预防
• 评估并存疾病及可能引起术后谵妄的因素,为制 定麻醉方案、用药提供参考。避免用药复杂化, 避免用阿托品、东莨菪碱、氟安定(flurazepam)
• 尽管围术期低氧血症和低血压与术后发生谵妄的 关系仍有争论,但围术期维持正常的氧合、组织 灌注、电解质平衡是重要的
严重高碳酸血症、低血钾、低血糖、颅内 压增高等情况,应及时作出诊断和处理 • 排除疼痛原因 • 非药物治疗:去除常见诱因(如尿潴留、导 管刺激等)
术后谵妄的治疗
• 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 • 谨慎应用作用时间短的阿片类药进行镇痛 • 避免应用具有抗胆碱能的药物,如哌替啶。
哌替啶是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 褪黑激素(melatonin)可用于治疗和预防
术后谵妄
永康市第二人民医院 郦美霞 2013.01
地点:麻醉科办公室 参加人员: 记录者签名:
术后谵妄是麻醉后常见并发症。上世纪60 年代就有这方面的报道,但近几年来术后谵 妄的发生率并无下降,可能与大量应用七氟 烷有关。
术后谵妄是排除性诊断,它本身并不遗 留后遗症。但术后谵妄可造成病人损伤、心 率增快、血压升高,增加创口出血、创口裂开、 各种导管意外拔除、增加护理负担、延长 PACU或逐留时间甚至住院时间。
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防治详解

汀类药物可以预防POD; ▪ Giovanni Mariscalco等人于2012年发表在Ann Thorac Surg的研究则得
出了不同的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服用他汀类药物并不能 减少其在ICU发生POD的几率。
▪ Charles H Brown等人于2021年发表在Anesthesiology的研究在>65岁、 接受腰椎融合术的患者中得出的结论是,蛛网膜下腔阻滞+目标导向镇 静(脑电双频指数在60~70)的策略并不降低POD的发病率。
POD的预防
▪ 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 Kenneth A Larsen等人于2010年发表在Psychosomatics的随机对照研
POD的发病率
▪ 我们来看研究中列举的POD发病率数据:全麻患者POD发病率在 4%~65%,发病率的差异主要由于POD的主观评价造成;
▪ 接受小型手术与日间手术的患者的POD发病率较低,骨科手术、 血管手术、心脏手术患者的POD发病率较高,血管手术为 29%~42%、心脏手术高达57%;
▪ 老年人群(年龄>65岁)的POD发病率在10%~70%,高于年轻 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POD发病率可以达到80%。
究表明,与安慰剂对比,给予术前一天、术后一天年龄>65岁、接受膝 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奥氮平5mg,可以降低POD的发病率,但是对 POD的时长、严重程度没有影响。 ▪ Esther S.Oh等人于2019年发表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系统性 综述与荟萃分析表明,与安慰剂对比,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与利 西培酮)可以显著降低POD的发病率。
术后谵妄,你需要了解的

术后谵妄,你需要了解的术后谵妄一般在高龄外科患者术后出现并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会致使患者出现意识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情绪、认知及睡眠周期障碍等系列后遗症,对患者具有较大的危害。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人并不认识术后谵妄,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下通过科普此方面的知识,旨在能让更多人认识术后谵妄。
1.什么是术后谵妄术后谵妄顾名思义是患者在历经手术后1周内所出现的注意力障碍、意识水平紊乱、认知功能障碍等情况,并且还会伴随着波动性。
术后谵妄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通常是在术后的24小时至72小时内,多数发生于老年患者中,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病因法,发病机制也并未清晰,是一种急性发作的意识紊乱。
1.术后谵妄的具体表现术后谵妄的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1)注意力障碍。
直接表现为患者对各种事物刺激的警觉性与指向性不断下降,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现象,如注意力无法唤起、表情迷茫等。
(2)意识水平紊乱。
由于患者对身边情况、空间等方面认知能力的变弱,特别是对户外环境接触缺少敏感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昏迷等。
(3)广泛的认知功能障碍。
此方面主要表现为三种障碍,分别是知觉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等。
知觉障碍则会使患者出现感受、分别、归纳等方面能力的急剧下滑,如,出现错觉、幻觉等,出现幻觉的次数较多;思维障碍,则表现在患者对于事物的组织能力、语言能力出现功能性障碍等情况;记忆障碍则是表现为患者的记忆的整个过程都有可能出现障碍,如记忆、识记、再认、再现等。
(4)睡眠-觉醒周期障碍。
此种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白天会出现昏昏欲睡的症状,夜晚则是无法睡眠,从而导致失眠、睡眠过浅、睡眠周期紊乱等症状。
(5)情绪失控。
除了以上的症状之外,患者还会出现惊慌、暴躁、焦虑、惶恐、寡淡、冷漠以及亢奋等众多症状,情绪具有不稳定性,波动比较大。
1.出现术后谵妄的原因患者出现术后谵妄的原因,通常是在多种因素下所导致的结果,通常为易感因素和促发因素。
术后谵妄

• 进展为慢性脑病综合征
• 合并出现功能性精神疾病,较为少见
谢 谢!
胡言乱语,缄默或不能交流
IV 幻觉或错觉:看到或听到根本不存在的事物;所视事物变形 V 精神运动迟缓:反应迟钝,无或少有自发活动或言语;如当轻推患者时,反应延
迟或不能唤醒
• ICU患者:
--- ICU意识错乱评估方法(CAM-IC):首先应进行镇静深度评估,推荐使用
Richmond躁动镇静分级(Richmond agitation sedation scale,RASS)。处于深度镇 静或不能唤醒状态的患者不能进行谵妄评估 --- 加强治疗谵妄筛选检查表(ICDSC) 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且标准可靠有效,是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推荐的ICU筛选诊断谵妄的
• 怪异言语行为是疾病的表现
谵妄的病程转归
• 随病因去除和患者躯体状况好转多数可复
谵妄的患者照料
• 防范患者伤及自身和他人的行为
•
• •
亲人的支持性接触可以减轻患者的紊乱行为
时间地点提醒 睡眠觉醒周期的回复
谵妄的预后
• 短期内完全康复 • 意识障碍加重,进展为浅昏迷或昏迷并发其他疾病,谵妄引起的死 亡率较高 • 一过性认知、情感、行为障碍逐渐恢复
剂量和用法
0.5~2mg,1次/2~12h,po/iv/sc/im
术后谵妄:原因、定义及处理

术后谵妄:原因、定义及处理近年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类疾病在我国临床过程中的发病率均有所提升,其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总的来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合理实现对于病灶的有效处理,其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与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然而,在手术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在术后可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问题,其同样会对患者术后健康的改善造成一定影响与威胁。
其中,作为较为常见的一种术后并发症,术后谵妄往往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充分保障,若不能及时进行妥善处理,则其对患者术后远期疗效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与威胁。
本文针对术后谵妄的原因、定义以及处理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解读,希望有效实现对于相关健康知识的充分科普。
一、导致术后谵妄的原因(一)麻醉药物影响在临床过程中,对于手术患者而言,在术后康复阶段,麻醉药物往往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术后谵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医疗人员指出,由于麻醉剂导致的术后谵妄主要是由于相关药物在术后代谢不全而引发。
从患者的角度而言,麻醉剂的残留以及其术后后遗症问题往往有可能会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从而诱发相关问题。
此外,在部分药物撤药后,患者身体可产生相应的机体功能紊乱,这也是导致谵妄的一个重点诱因。
(二)患者体质原因对于患者而言,由于个人体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部分患者往往在术后容易出现相应的术后谵妄问题。
研究人员指出,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对于麻醉或手术造成的创伤存在不耐受的现象。
与此同时,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一系列基础性疾病,也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术后展望的问题,其同样不利于患者术后健康的有效恢复。
(三)术后并发症影响在术后康复阶段,若不能进行合理看护,则部分患者有可能出现病毒和细菌感染问题,其容易对患者脑部功能造成影响,进而诱发术后谵妄。
另一方面,部分手术患者术后出现的发热与肺栓塞等并发症因素也是术后谵妄的一个重点诱因。
老年病人术后谵妄护理课件

评估认知功能
定期评估老年病人的认知 功能,以便及时发现术后 谵妄并采取相应措施。
护理措施与干预
心理护理
对老年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减轻其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有助于降低术后 谵妄的发生率。
疼痛管理
有效控制老年病人的术后 疼痛,减轻疼痛刺激对神 经系统的负面影响,从而 降低术后谵妄的风险。
睡眠管理
保证老年病人充足的睡眠 时间和质量,有助于调节 神经功能,预防术后谵妄 的发生。
已有的研究主要基于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研究设计和数据 分析。
研究挑战与问题
老年病人术后谵妄的发病机制 复杂,涉及多个因素,如年龄 、疾病、药物等,需要深入研 究其内在联系。
目前对老年病人术后谵妄的诊 断标准不统一,导致研究结果 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针对老年病人术后谵妄的治疗 方法有限,且效果不甚理想, 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和方案 。
吸抑制。
抗精神病类药物
如氟哌啶醇等,可用于治疗病人 的精神错乱、幻觉和妄想等症状 。护理上应关注病人的心电监护 和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心律失常
等不良反应。
抗癫痫类药物
如丙戊酸钠等,可用于预防和治 疗术后癫痫发作。护理上应注意 观察病人的癫痫发作先兆和症状 ,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癫痫发作。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严格遵医嘱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确保药物使用合理、安 全、有效。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病人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应注意药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观察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 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04
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术前评估
对老年病人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认知功能、营养状况、药 物使用情况等,以便预测术后谵妄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谵妄术后谵妄是一个诊断名称,在做出这个诊断的时候首先要排除其他疾病,并对其进行评估、治疗。
只有排除了其他潜在病因才能给予有效的治疗;另外,药物也是导致谵妄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 谵妄” 这个词来自拉丁语“ delirare ”,其意为“ 一反常态” 。
谵妄是一种急性脑病状态,特点是伴有意识和认知功能障碍,在疾病伴发躯体功能紊乱的时候会造成上述情况。
谵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在美国每年住院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约有15%- 60% 患者发生谵妄,老年住院患者更多见(估计每年约有200 余万人次会出现谵妄)。
谵妄会导致患者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以及住院时间延长与认知功能的减退。
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报道不一,约在10 %~51 %左右,其中心脏外科术后发生的风险较高;在老年患者中大约有15 %至53 %的人会发生术后谵妄,有研究显示在监护病房的老年患者谵妄发生率可高达80 %。
值得重视的是,术后发生的老年谵妄患者 6 个月内的死亡率可高达25 %。
谵妄的病理生理与各种复杂的病因学基础有关。
如果可能的话,临床处理的第一步是明确病因,治疗潜在可能的病因。
术后谵妄可能与麻醉诱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及高代谢的炎症状态呈正相关,也与手术创伤的严重程度相关。
术后谵妄的病程一般与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是基本一致的,相对短暂但波动性大。
对于以激越行为为主要表现的术后谵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多数情况下可以静脉使用氟哌啶醇,尤其是对明显兴奋躁动的患者。
本文作者将围绕谵妄的诊断、危险因素、病因学、病理生理,以及护理管理和治疗等进行文献复习。
鉴别诊断谵妄是一种急性脑功能衰竭状态,伴有认知功能缺损与意识紊乱;但其认知功能的缺失与患者既往病史不相吻合,并须排除进行性痴呆的可能。
谵妄的诊断一般需要有明确的躯体疾病和严重的病理生理功能紊乱证据。
根据DSM-IV 的诊断标准,谵妄的诊断需要符合:1 )意识障碍( 对环境认识清晰度降低) ,伴随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或转移能力减退;2 )认知功能改变( 包括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语言障碍) ,或存在知觉障碍和痴呆综合症;3 )病情在短期内(通常几小时到几日)起伏变化大,可以在一天之中迅速严重恶化。
另外,谵妄还可以出现睡眠障碍(包括睡眠觉醒周期的改变)、精神运动性变化,以及神经行为异常等症状。
以兴奋躁动为主要表现的谵妄特点是警觉性增高、对周围环境高度警惕和明显的激越躁动不安;以精神活动抑制为主要表现的谵妄则表现为不易唤醒、嗜睡和软弱无力,因为无破坏性,通常症状不易早期被察觉。
不过,有时患者可同时存在上述二种谵妄特点。
情感稳定性在谵妄患者中亦有改变,如愤怒、烦躁不安、淡漠和意志要求减退等表现。
也可以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交替出现的幻觉、妄想等,同时还可以发现有思维形式障碍。
如果没有自主功能的紊乱或感知觉的改变,通常又可称之为“ 急性混沌状态” 。
对谵妄的鉴别诊断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症状的背景资料:发作时间、躯体情况、神经系统功能和精神检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常见体征为肢体摆动和多发性肌阵挛;脑电图为慢波及波幅增加(见于大多数非酒精戒断性谵妄),如为三相波则提示可能为代谢性脑病( 如肝性脑病) ;床旁诊断检查可采用画钟和书写试验。
住院治疗的酒依赖患者会出现急性酒精戒断症状,特别是手术后。
一般由于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的过度释放而出现震颤、焦虑、多汗、心慌心悸和失眠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有幻觉,当出现戒断性肌痉挛及酒精戒断症状或震颤谵妄等表现时其死亡率为1% 。
一般来讲,酒精戒断症状会有发热、心动过速、高血压、震颤、失眠、幻觉(主要是视觉,听觉,也有触觉)、激越、焦虑、和痉挛,另外还可以有注意力下降、定向力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和言语紊乱。
酒精戒断是术后谵妄鉴别的主要常见疾病,需要注意的是这两者的症状有重叠。
老年痴呆和谵妄的鉴别往往有一定难度,因为晚期的老年痴呆也可有意识障碍、激越和精神病性症状,不过,认知功能障碍一般要先于谵妄发生。
谵妄可以在老年痴呆表现的基础上出现,也可能以“ 痴呆症状加重” 的形式出现,一般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其谵妄的发生率约23%~ 89% 。
详细询问病史有助于区分谵妄与痴呆。
谵妄一般为症状突然出现,且病情变化有着逐渐加重和消退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当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不安或波动症状,也会是痴呆的相关表现。
虽然幻觉、妄想及激越等症状通常在谵妄中较为突出,但痴呆晚期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以精神活动抑制为主要表现的谵妄,往往会被误诊为抑郁症,因为它们有一些重叠的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精神活动迟缓、认知改变、睡眠障碍、易激惹,有些抑郁症还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感知觉障碍和妄想。
不过,抑郁症一般没有注意力和定向力方面的障碍。
以精神活动兴奋为主要表现的谵妄往往存在因精神病性症状引发的继发性恐惧,有时会被误诊为焦虑症和不恰当地使用苯二氮类药物。
而感知觉功能障碍与思维障碍可见于谵妄和原发性精神病,并非谵妄所特有;不过,谵妄患者的这些症状较为波动和零散,很少固定与系统化,多为视幻觉而非听幻觉。
原发性精神障碍患者除上述表现外,往往还有意识、注意力和认知等多方面的异常。
因此,临床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严重激越、兴奋、不合作的患者临床评估是唯一的办法,病史和相关检查一般作为辅助评估手段。
临床上常用的量表有混乱评定量表(The Confusion Rating Scale )、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 画钟测试(clock drawing test )、Glasgow 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
对谵妄的评估一般采用谵妄量表,用来评估谵妄的严重程度,目前包括 2 种,谵妄评定量表和记忆谵妄评定量表。
手术后第二天出现的以精神运动性兴奋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一般具备典型谵妄的症状和体征。
如患者血液中酒精含量水平为零,CAGE 问卷的结果也为阴性,MCV 正常,肝酶,胆红素,白蛋白都正常,则不考虑酒精戒断症状。
危险因素术后谵妄的发生往往与一些危险因素的存在有关,如术前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偏大、痴呆、吸烟、术前躯体功能状态较差、抑郁、血钠、血钾和血糖水平异常、白蛋白水平≤ 4.0g / dl 。
术中危险因素包括:失血和需要补液;不同的手术类型,如血管外科手术(例如,腹主动脉瘤修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是其他(如骨科、腹部、头、颈部择期)手术的两倍。
术后危险因素包括:红细胞压积少于30 % 和多次输血;电解质紊乱(钠、钾及血糖水平异常),以及白蛋白低于3.0g /dl 。
结合上述病例,患者A 存在贫血、胸外科手术(可能会危及呼吸)、长期大量吸烟史和代谢功能紊乱等,均是诱发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
病因和病理生理不过导致谵妄的病因如何,但其病理生理过程基本是一样的,死亡风险高,因此,WHHHIMP 联盟提出,谵妄一旦发生,需要及时干预,以避免增加外源性或医源性死亡风险或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韦尼克脑病、缺氧、低血糖、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膜炎/ 脑炎和中毒等)。
同时也需要迅速干预下述情况,如硬膜下血肿、败血症、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肝或肾功能衰竭、甲亢/ 粘液腺瘤、酒精戒断症状,精神药物所致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局灶性、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等。
术后谵妄一般在术后第2-7 天发生,这可能也与病前危险因素、外科手术时间、病因等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关。
谵妄是一种潜在的、可逆性的神经元功能失调,其造成的氧化应激紊乱状态会对大脑结构薄弱部位造成损害。
这种特定的神经递质系统功能会“ 选择性的攻击” 大脑,从而导致精神活动或脑功能的障碍。
如果损害持续下去,那么脆弱的脑结构也成为所谓“ 渐进攻击” 功能失调在一个环节。
在谵妄发生时海马神经元最早受到影响,其次是皮层下、脑干、灰质,小脑的神经元。
无论是手术麻醉,还是外伤所造成的炎症反应,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可预见的阶段性身体愈合能力适应反应。
在“ 低潮” 期,对心输出量、心率及氧耗、糖原异生、脂肪分解和细胞因子以及儿茶酚胺水平影响类似休克。
这个过程大约经历24h ,这是急性损伤减少能量需求的一种内在的调节反应以适应生存需要。
这个阶段在紧急情况下的出血、败血症、脱水情况与择期手术相似,麻醉剂会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从而激活上述机制。
当外科手术涉及循环系统时,其他的生存信号被激活,开始第二阶段的“ 波动” 或高代谢状态。
而损伤程度与高代谢程度是旗鼓相当的。
术后第2 天,几乎所有的炎症和分解代谢反应都达到了高峰,大约要6-7 天后才能回到基础水平。
这个过程和临床简单的谵妄表现类似,这也显示炎症反应综合征可能参与术后谵妄的病理生理过程。
举例来说,炎症反应综合征可能会影响循环系统内皮细胞孔导致边缘系统的功能紊乱而出现谵妄的症状。
氧化反应和心理应激均可激活炎症反应综合征中的重要兴奋因子------ 转录因子NF - kB ,导致促炎性细胞因子刺激强化谵妄患者大脑中的神经毒素。
炎症反应综合征刺激巨噬细胞酶是由吲哚胺2,3 双加氧酶支持物犬尿氨酸生产,过量的犬尿氨酸穿越血脑屏障通过氧化应激加重谵妄的症状。
此外,该炎症反应综合征会刺激过量的皮质醇的释放,也会加剧谵妄的严重程度。
胆碱,多巴胺,组胺,去甲肾上腺素,羟色胺能神经元是最容易受到氧化刺激。
氧化刺激导致神经元钙离子内流,线粒体疲乏和一种蛋白质应激反应并增强释放神经递质(但不是全部),因为虽然有些酶的反应,需要O 2 作为辅酶,但还有一些是不需要辅酶的。
举例来说,在低氧状态下谷氨酸增加从而导致兴奋,而氧化应激反应降低γ - 氨基丁酸(GABA )的合成,甚至在轻度缺氧时干扰与胆碱能细胞的合成和释放乙酰胆碱能力。
大脑的几个神经节区如有功能障碍会在临床上表现为谵妄状态,包括皮层下构(如杏仁核和海马),脑干、丘脑,非优势区顶叶前额叶皮质,以及连接基底节- 丘脑- 皮质回路的结构等。
即这些节点的损害将会增加患者发生谵妄的易感性。
内侧前脑束是这些回路的一个重要分支,传导来自腹侧被盖(多巴胺)、蓝斑(去甲肾上腺素)、中缝核(羟色胺)的神经细胞的轴突。
促肾上腺皮质、谷氨酸,胆碱的分布及GABA 能神经元也参与基底节- 丘脑- 皮质回路功能在纹状体,多巴胺是谷氨酸沉淀缺氧神经损伤所需要的神经递质。
多巴胺阻断可以保护神经元应对缺氧后的应激和损伤。
临床前期研究表明,氟哌啶醇可以防止大脑缺血所致的氧化应激反应,就是通过其对Σ-1 拮抗作用起效,而所有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均有类似作用。
临床上,静脉使用氟哌啶醇可以迅速提高海马的功能(例如,短期记忆)和改变前额叶的脱抑制。
多巴胺过剩可能会导致激越和妄想,而乙酰胆碱不足可能会导致定向力障碍、幻觉、记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