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3——图书馆设计任务书(图书馆)

合集下载

图书馆任务书

图书馆任务书

图书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一.设计任务为改善大学教学环境,方便师生的学习和教学,拟在某大学教学区内建造一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为9000-10000m2,总藏书量为55万册。

二.设计要求充分考虑地形条件,以及周围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遵循相关设计规范。

建筑密度小于40%,绿化率大于30%,建筑要求:·妥善处理主次入口位置,安排好建筑外部的人流、车流的布局和外部环境设计。

·合理组织内部功能,妥善处理人流、书流,内部工作人员流线与读者流线。

·建筑造型注意体现图书馆的文化个性,考虑不同地域的地方特色。

三.建筑组成及面积分配总建筑面积9000-10000m2。

1.书库面积2000 m2(1)密集书库(中外文)面积400 m2(2)报刊库100 m2(3)中文参考阅览辅助书库,面积300×4 m2(与中文参考阅览室结合设计)(4)外文书刊库100 m2(与外文书刊阅览室结合设计)(5)视听、缩微资料库200 m22.阅览部分阅览座位共计1430个,面积2700 m2。

(1)中文报刊阅览室1个200位360 m2(2 ) 中文参考阅览室4个900位360 ×4m2(3 ) 外文书刊阅览室1个40位140 m2(4)电子阅览室1个100位250 m2(5 ) 缩微阅览室1个40位90m2(6 ) 特种文献阅览室1个40位140 m2(7 ) 研究阅览箱20个40位140m2(8 ) 视听室1个40位140 m23. 读者公共活动用房680 m2(1)门厅100 m2(2)目录、出纳厅100 m2(3)文献检索中心40 m2(4)学术报告厅300 m2(5)陈列展览及接待室60 m2(6)其他用房(休息、存放等)80 m24. 技术业务用房700 m2(1)采访交换室40 m2(2)图书流通80 m2(3)编目加工室60 m2(4)照相室40 m2(5)消毒室40 m2(6)期刊部30 m2(7)阅览部20 m2(8)参考咨询部20 m2(9)科技情报资料部20 m2(10)技术服务管理部20 m2(11)视听资料管理部20 m2(12)照相微缩工作室90 m2(13)复印室60 m2(14)图书修整工作室40 m2(15)宣传工作室20 m2(16)计算机房80 m25. 行政办公及辅助用房二个440 m2(1)馆长室20 m2(2)办公室(4间)20×4 m2(3)中型会议室120 m2(4)小型会议室80×2 m2(5)值班室20 m2(6)储藏、休息等用房40 m26. 设备用房120 m2交配电、空调制冷、水泵、风机、电梯机房等用房。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高校专业图书馆一、设计背景:图书馆是高等学校扩大师生员工知识领域,汲取古代和现代最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建筑之一。

为满足广大师生日益专业化细分的学习要求,现拟在校园内建设一所藏阅一体的专业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为该校建筑学院和城市规划学院的师生,在共享图书资源的大前提下,满足该类专业学院师生对图书资料的独特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并期待该建筑能成为校园内一处新的充满人文色彩的景观。

二、设计内容:阅览部分:1、阅览部分:2、普通期刊阅览室: 200㎡综合阅览室: 200㎡学生阅览室: 3x200㎡视听阅览室: 200㎡教师阅览室: 200㎡辅助书库: 500㎡3、出纳、检索部分(计算机检索): 100㎡4、行政、业务办公及技术设备用房部分:行政办公: 4x 25㎡接待室: 50㎡会议室: 100㎡采编室: 150㎡交流间: 50㎡计算机网络中心: 100㎡照相室: 50㎡装裱整修用房: 50㎡配电间: 25㎡预留间: 2x25㎡5、学术报告厅: 300㎡6、其它部分:门厅、值班室、储藏室、开水间、卫生间、楼电梯间与走廊等。

7、室外空间:环境绿化与场地设计室外停车位:10-15辆。

8、总建筑面积不超过4500m2,建筑层数不宜多于3层。

三、设计要求及教学目的:1、对图书馆建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具备对其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手法的基本知识。

2、内部布置合理,创造舒适宜人的阅览空间,且建筑密度不大于30%,绿化面积不小于40%。

3、造型具有特色,具有某个方面的建筑性格。

4、充分考虑室外环境空间的创造,尤其是对渲染建筑气氛起重要作用的室外景观要素。

四、图纸要求:1、总平面图 1:5002、各层平面图 1:2003、立面图(不少于2个) 1:2004、剖面图 1:2005、设计说明、分析图6、彩色效果图7、图幅要求:500x700mm,表现方法不限。

图纸张数视个人具体情况安排。

五、设计进度:第10周(10.29-11.05)布置任务及收集资料。

(完整版)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完整版)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某高校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名称: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筑方案设计(二)建设地点: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校园内(三)项目概述学校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学环境,征得有关部门批准,根据校园规划,拟在校区中心建图书馆一座,规模为藏书62万册。

建筑面积为1hm2。

(四)用地概况该项目位于校园内,居校园新建教学楼旁。

该地段四周环以校园道路,靠近学生生活区,图书馆选址地段为山地地形,用地面积约7600m2。

(五)规划设计要求1、规划建筑依据城市技术管理规定相关条例进行退让。

2、建筑覆盖率不得大于70%。

3、规划建筑高度不得大于24m,以二至五层为宜。

4、做好场地的环境设计,做好交通人流组织设计,考虑非机动车的停放。

5、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形式规整。

6、做好无障碍设计。

(六)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1、书库区 3000 m2(1)基本书库1400 m2(320册/ m2)计40万册;(2)报刊库1600 m2(156册/ m2)计22万册。

2、阅览区 3500 m2(1)综合期刊阅览室;(2)专业期刊阅览室;(3)中文图书室;(4)外文图书室;(5)参考阅览室2;(6)电子文献阅览室;(7)教师研究室12间;(8)学生自修室2间。

3、采编区及办公区 520 m2(1)采购20 m2;(2)中文编目60 m2;(3)外文编目60 m2;(4)装订40 m2;(5)馆长40 m2;(6)办公2X40 m2;(7)接待兼会议80 m2;(8)监控中心80 m2;(9)保安20 m2;(10)储藏40 m2。

4、读者服务区 1260 m2(1)出纳目录厅500 m2;(2)报告厅450 m2(含声光控制室、报告人休息室);(3)新书展览;(4)读者服务部;(5)书店;5、公共辅助部分 1720m2包括各功能组成部分的水平与垂直交通面积、卫生间和其它必要面积。

以上各面积均以轴线计,总建筑面积为 1 hm2,允许面积误差增减1000 m2(士10%)。

南京图书馆新馆建设方案设计任务书

南京图书馆新馆建设方案设计任务书

南京图书馆新馆建设方案设计任务书南京图书馆新馆建设方案设计任务书一、南京图书馆性质与任务南京图书馆是中国江苏省省级公共图书馆,是江苏省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中心、交流中心、服务中心(包括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和协作协调中心,是江苏省最大的文献宝库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建成后的南京图书馆将成为综合型、开放性、现代化、多功能、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

二、工程规模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不含征地拆迁及地下室部分投资):建筑面积:85000平方米:(其中:士0.00以上65000平方米,地下二层20000平方米) 建设基地面积:25200平方米。

三、南京图书馆新馆总规模藏书总量约1200万册,阅览座位3000座。

四、功能区域划分及面积分配(本设计任务书提供的面积均为建筑面积)1、门厅、目录厅2000平方米2、读者借阅区28000平方米3、藏书区20000平方米4、研究区1000平方米5、读者活动区6500平方米6、办公区5400平方米7、辅助用房区2100平方米8、地下室20000平方米五、建筑设计要求(一)、设计总则l、以“用”为主,以读者为中心。

南京图书馆新馆以开架为主要服务方式,尽可能让读者直接接近藏书。

实现藏、借、阅、咨询、管理一体化。

2、新馆应与东侧市民广场相协调,四个立面既要突出现代风格,也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建筑形象应有鲜明的个性,造型独特、简洁、美观、流畅,充分体现二十一世纪科学文化设施的时代特色。

读者借阅区和藏书区(不含密集书架库)的空间应尽可能采用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统一柱网,使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变性。

以满足使用功能为主,力求实现功能与设计工艺的完美统一。

3、以现代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为发展方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考虑高新技术产品及设备的运用,满足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新馆设计应充分考虑环保与节能的要求,力争做到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结合。

高校图书馆任务书

高校图书馆任务书

高校图书馆任务书一、背景介绍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阅读、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特制定本任务书。

二、任务目标1、推广阅读文化,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促进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3、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三、具体任务1、阅读推广活动a.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邀请老师、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悟。

b.开展阅读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c.推出阅读推荐榜单,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

2、图书馆资源利用推广a.定期进行图书馆资源使用培训,提高学生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技能。

b.开展图书馆资源利用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图书馆资源。

c.推出图书馆资源利用指南,方便学生了解和使用图书馆资源。

3、校园文化建设推广a.在图书馆内设置文化展示区,展示校园文化成果和特色。

b.举办文化讲座、论坛等活动,推广校园文化,提高校园文化氛围。

c.支持学生社团、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四、实施计划1、制定详细的阅读推广、图书馆资源利用推广、校园文化建设推广计划。

2、按照计划逐步推进各项任务,确保任务目标的实现。

3、定期对任务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任务计划。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任务书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促进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也认识到任务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确保任务的顺利实施。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同学们的需求和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任务内容和方法,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共同推动校园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高校图书馆设计任务书一、背景与目标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的中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图书馆装修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装修设计任务书

关于三全学院平原新区图书馆装饰装修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情况及设计范围。

三全学院图书馆为地上5层建筑,框架结构,占地面积6304.65平方,建筑面积24465.69平方,建筑高度22.5米,层高4.5米。

主要功能为图书阅览、办公。

空调系统建议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

此次设计为室内装修设计,设计范围:人员能够到达的所有区域。

主要包含大厅、会议室、接待室、办公空间、公共区域(休息室、走廊、休闲学习、现刊阅览、书架区、宣传展示区等)。

二、设计依据1、本项目的装修设计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图、结构设计图、设备电器设计图纸。

2、项目现场实地勘察情况。

3、设计规范及标准(1)《全国室内装饰行业管理暂行规定》;(2)《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3)《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4)《CAD工程制图规范》(GB/T18229-20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规范》(GB50222-1999);(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GB-50325-2001);(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9)《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1-2001);(10)《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2-2001);(1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3-2001);(1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4-2001);(13)《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5-2001);(14)《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限物质限量》(GB18586-2001);(15)《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1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17)其它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文件。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图书馆设计任务书一、设计总说明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图书馆是龙子湖校区二期建设项目的子项。

二、工程规模1.建筑占地面积:约6680平方米2.总建筑面积:33029平方米(不含地下室,设计面积可控制在±5%)3. 层数: 11层4. 抗震设防烈度:按河南省及郑州市规定三、总平面设计在校区总体规划中,以公共教学组团和院系教学组团,围绕图书馆形成教学核心区。

室外场地宽阔,下设有地下室,在图书馆的南侧形成了一个外向型的、尺度宜人的校园聚会场所——校园主广场。

在图书馆北侧的中轴线上,围合成了一个层次丰富的校园水系景观交往空间。

四、平面设计1.图书馆主体部分建成大开间、全开放、模块化、借阅合一、智能化、复合型文献信息中心,同时要适应数字化图书馆的需要。

要充分考虑读者人流、图书物流、管理工作流三者的协调,应将读者与工作区分开,采用智能化管理,实现无障碍读者服务。

2.主入口大厅内设电子液晶显示屏、门禁系统;图书、报刊采用借阅合一模式布局。

3.淡化图书的收藏。

地下一层除设备间外,设计成密集书库供图书馆收藏书籍。

4.功能用房包括图书采编、信息中心(办公室、网络机房、电教室)、统一还书厅、借书厅、计算机书目检索厅、新书展览厅、校史馆、图书馆网络机房、藏借阅一体阅览室、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及影视报告厅、图书馆集中办公区(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档案馆办公室及档案库等。

5.藏借阅一体阅览室根据规划藏书数量合理确定阅览座位,设置读者讨论室及工作人员业务工作室。

6.在门厅、走廊应有合适的滞留空间及衣帽、书包存放柜位置。

公共滞留空间处应考虑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通信、检索系统,综合布线自成体系并与校园网联通。

每层应有安置网络设备的布线通道和网管中心室。

7.在合理位置设置文化、科技、美术展览走廊。

8.顶层的局部设计成开放式、花园式的空间,并设置部分小开间的研究讨论室。

9.根据各用房功能,按有关规范具体设计要求设计,部分楼层可根据使用功能适当挑空。

建筑设计3——图书馆设计任务书(图书馆)

建筑设计3——图书馆设计任务书(图书馆)

建筑设计课程3图书馆设计设计任务书一、题目:大学图书馆设计二、教学目的:1、认识中心式建筑组织结构;2、学习序列与中心原理;3、掌握以空间秩序为组织结构的方法;4、学习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5、培养设计过程中客观现实性与主观创造性相结合的能力。

三、建设地点(见附图)拟建图书馆位于绵阳市郊区某大学校园内。

(用地范围详见地形图),环境幽雅,地势平坦。

四、设计内容和使用面积分配(一)设计规模: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5%(二)设计内容1、书库1500~1600平方米,(开架为主,可酌情设200~300平方米特藏书库)2、阅览1200平方米,其中:⑴综合阅览室(二处)共400平方米200座;⑵报刊阅览室100平方米50座;⑶期刊阅览室200平方米100座;⑷专业参考阅览室(二至三处)共300平方米100座;⑸集体视听室(含视听资料储藏,控制室)200平方米60座。

(注:阅览室均设开架书柜,亦可以加设辅助书库)3、借书180平方米,包括目录室,借览处4、讲堂,陈列,包括:⑴学术报告厅(含放映控制室,休息室,单独卫生间)共300平方米200座;⑵陈列(新书,日报等)可利用门厅,过道等,亦可专门展厅,过道等,亦可专门展厅100~150平方米;5、办公,服务500平方米,其中:⑴办公室5~8个,每室面积15-20平方米;⑵复印室80平方米;⑶修复,登录室共200平方米;⑷小会议室15~80平方米;⑸备用房两个共50平方米;⑹辅助交通,卫生间等1000~1200平方米。

五、设计要求1、图书馆内部功能复杂,在建筑中,根据各功能房间的使用性及联系性,将其分为四大功能区域:藏书区、办公区、阅览教学区以及其他区域。

阅览教学区作为图书馆建筑人流相对较大及使用性较高的区域,其对通风、采光的要求都较高,藏书区由于承重荷载相对其他功能区大,故结构设计与其他区域相对较高,因此将其在各层平面上设置于竖向上相对固定的空间区域,使结构上有连续性,并考虑到运输的要求,设置专用货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设计课程3
图书馆设计





一、题目:大学图书馆设计
二、教学目的:
1、认识中心式建筑组织结构;
2、学习序列与中心原理;
3、掌握以空间秩序为组织结构的方法;
4、学习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5、培养设计过程中客观现实性与主观创造性相结合的能力。

三、建设地点(见附图)
拟建图书馆位于绵阳市郊区某大学校园内。

(用地范围详见地形图),环境幽雅,地势平坦。

四、设计内容和使用面积分配
(一)设计规模: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5%
(二)设计内容
1、书库1500~1600平方米,(开架为主,可酌情设200~300平方米特藏书库)
2、阅览1200平方米,其中:
⑴综合阅览室(二处)共400平方米200座;
⑵报刊阅览室100平方米50座;
⑶期刊阅览室200平方米100座;
⑷专业参考阅览室(二至三处)共300平方米100座;
⑸集体视听室(含视听资料储藏,控制室)200平方米60座。

(注:阅览室均设开架书柜,亦可以加设辅助书库)
3、借书180平方米,包括目录室,借览处
4、讲堂,陈列,包括:
⑴学术报告厅(含放映控制室,休息室,单独卫生间)共300平方米200座;
⑵陈列(新书,日报等)可利用门厅,过道等,亦可专门展厅,过道等,亦可专门展厅100~150平方米;
5、办公,服务500平方米,其中:
⑴办公室5~8个,每室面积15-20平方米;
⑵复印室80平方米;
⑶修复,登录室共200平方米;
⑷小会议室15~80平方米;
⑸备用房两个共50平方米;
⑹辅助交通,卫生间等1000~1200平方米。

五、设计要求
1、图书馆内部功能复杂,在建筑中,根据各功能房间的使用性及联系性,将其分为四大功
能区域:藏书区、办公区、阅览教学区以及其他区域。

阅览教学区作为图书馆建筑人流相对较大及使用性较高的区域,其对通风、采光的要求都较高,藏书区由于承重荷载相对其他功能区大,故结构设计与其他区域相对较高,因此将其在各层平面上设置于竖向上相对固定的空间区域,使结构上有连续性,并考虑到运输的要求,设置专用货梯。

藏书区对空间的通风性要求较高,但其内部使用上对光线要求不高。

办公区与其他三区域相比相对独立,采光通风都有要求,并且单独设办公出入口。

作为建筑的其他区域,包括售书、陈列报告厅等,结合各功能房间的使用要求设置于各层空间中。

2、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服务手段相适应,合理安排采编、收藏、外借、阅览之间的运
行路线,使读者、管理人员和书刊运送路线便捷畅通,互不干扰。

设计要达到上述要求,首先必须有一个好的工艺设计,从使用功能上确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采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合理安排各部门间的关系和日常工作流程,用以指导设计。

3、图书馆的建筑空间要求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功能调整变化的需要。

4、尽可能多地为读者创造方便舒适的阅览环境,提高文献资料的利用率
5、图书馆采用框架结构形式。

6、技术要求
(1)建筑覆盖率≯40%绿化率≮30%
(2)结构形式和建筑造价不限
(3)遵守有关设计规范和法规
六、图纸要求(均为二号图纸,每套图纸须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
1、各层平面1:200
要求:应注明各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首层平面图应表现局部室外环境,画剖切标志;
各层平面均应表面标高,同层中有高差变化时须注明。

2、剖面1个1:200
要求:应选在具有代表性之处,应注明室内外、各楼地面及檐口标高。

3、立面2个1:200
要求:至少一个应看到主入口,制图要求区分粗细线来表达建筑立面各部分的关系。

4、总平面(考虑自行车,入场处理)1:500
要求:画出准确的屋顶平面并注明层数,注明各建筑出入口的性质和位置;画出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活动场地、绿化小品等),正确表现建筑环境与道路的交接关系;
注指北针。

5、表现图整体外观透视一幅(应为彩色,表现方式不限)
要求:应看到主入口,可结合于图纸中。

6、设计说明:
要求:所有字应用仿宋字或方块字整齐书写,禁用手写体
a、设计构思说明
b、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绿化率、建筑高度等
c、设计人和指导教师姓名(注于每页图纸右下角)
七、时间进度(共八周)
设计时间:8周
(一)、第一次草图阶段:3周
这一阶段之初将进行图书馆设计讲课,随后着手进行设计,本阶段设计的主要工作有两项,即:正确理解图书馆设计要求,分析任务书给的条件;进行方案构思,做出初步方案。

(1)了解各房间的使用情况,所需面积,各房间之间的关系。

(2)分析地段条件,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朝向。

(3)建筑物的性格分析。

(4)对设计对象进行功能分区。

(5)合理组织人流流线。

(6)建筑形象符合建筑性格和地段要求,建筑物的体量组合符合功能要求,主次关系不违反基本构图规律。

该阶段应集中精力抓住方案性问题,其他细节问题可暂不顾及。

可先做小比例方案两、三个,经分析比较,选出较优良者作进一步设计。

一草应画出总图,平面及初步立面,比例尺可比正式图小,但要求完整反映其设计构思,并有一定表现力。

(二)第二次草图阶段:2周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修改并确定方案进行细部设计。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教师的意见,弄清一草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听课学习有关资料,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吸取其中有益经验,修改并确定方案,修改一般宜在原方案基础上进行。

方案确定后,即应将比例放大,进行细节设计,使方案日趋完善,要求如下:
(1)进行总图细节设计,考虑室外台阶、铺地、绿化及户外活动设施布置。

(2)根据功能和美观要求处理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细节,如妥善处理楼梯设计,卫生间设计等。

(3)确定结构布置方式,根据功能及技术要求确定开间和进深尺寸,通过设计了解建筑设计与结构布置关系。

(4)研究建筑造型,推敲立面细部,根据具体环境适当表现建筑的个性特点。

在该过程中,能经常草拟局部室内外透视草图,随时掌握室内外建筑形象,进行较为完善的深入设计,计算房间使用面积和建筑总面积。

(三)第三次草图阶段:2周
由于第二次草图设计的时间有限,不能充分满足各项要求,学生应通过自己的分析、教师辅导、小组集体评图、弄清设计的优缺点、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完善、其要求与第二次草图相仿,但应更加深入,满足各项要求。

三草要求与正式图同,细致程度也与正式图相仿,用工具绘制,图纸尺寸和图面布置也应和拟绘制的正式图相同。

(四)上版阶段:2周(课程设计周)
对第三次草图作少许必要的修改后,即行上版。

正式图务必正确表达设计没有差错,无平立剖不符之处,并要求通过上版系统细致地绘制线条图,达到一定的制图表现能力。

八、参考书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_87)
2、《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_87)
3、《建筑设计资料7》
4、图书馆建筑设计(清华大学建工系)
5、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南京大学)
6、国外图书馆建筑实例
九、评分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