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指导书

《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指导书

1.《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指导书题目:中型图书馆一概况:近年来,全国各地对中型图书馆的需求越来越多。

某地拟在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内修建一中等规模的图书馆,要求既有文化气息又要经济适用。

二选址:拟建图书馆位于该校校园路之北侧,基地东西长90米,南北宽60米,总用地面积为5400平方米(如图所示)该基地地形平坦,无较大起伏,但在其周围均有建筑。

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与周边建筑的协调一致。

三规模:中型图书馆性质,总面积为2400平方米。

总投资500万元。

藏书20万册。

四房间组成及面积参考指标:1. 阅览部分(800平方米)(1) 普通阅览室400平方米(2) 报刊阅览室100平方米(3) 小阅览室150平方米(4) 缩微阅览室50平方米(5) 儿童阅览室100平方米2. 书库部分(700平方米)(1) 基本书库500平方米(2) 辅助书库170平方米(3) 所谓书库30平方米3. 借阅部分(60平方米)出纳、目录4. 陈列展览(60平方米)5. 行政办公及业务用房(200平方米)(1) 采编60平方米(2) 储藏20平方米(3) 装订20平方米(4) 办公60-80平方米(5) 复制20平方米6. 开水间、厕所、交通等设施自行考虑,面积可适当调整。

四层数:2-4层五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六图纸要求:1. 总平面图1:5002. 平、立、剖面图1:2003. 透视图4. 技术经济指标七进度要求:一草二草三草交图。

图书馆楼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楼设计任务书

一、图书馆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1、设计指导思想该图书馆应是一座不囿于传统图书馆模式的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大学图书馆。

要求造型庄重典雅、色彩明快、结构坚固耐用、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自动化和电子化程度高、通风和采光良好。

使之成为学校和衡水市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学校各学科文献信息收藏、查询和学习中心。

2、设计原则(1)方便读者原则图书馆能够向读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2)方便管理原则图书馆应是同柱网、同层高、同荷载和大平面结构,便于灵活互换使用,保证人流、物流畅通,工作区和读者区互不干扰,实现藏、借、阅、管、检五大功能齐备、全面开架服务的管理模式。

(3)科学性与先进性原则图书馆设计要求思想领先,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成果,符合现代图书馆特点,确保现代化图书馆各项功能的实现,并为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设施和手段提供条件。

(4)经济与前瞻性原则设计图书馆时,应在确保高标准、高质量的同时充分注重节约,而且应充分考虑学校今后的发展变化和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确保图书馆几十年不落后,并为图书馆今后的改造扩建留有余地。

二、图书馆建筑规模和馆址根据衡水市政府批准的《衡水师专建设与发展规划》和市领导批示精神,衡水师专图书馆楼建筑面积控制在12600—15000 m2之间。

取k=0.70,有效使用面积为10500m2。

图书馆楼按藏书量80万册,阅览座位1600—1800座,藏书和阅览使用面积不小于7500 m2设计。

馆内设置800个信息点。

工程总投资控制在3000万元以内。

按照学校总体规划,图书馆楼设在学校新校区南部。

三、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求1、主要设计指标设计必须符合图书馆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使图书馆成为一类建筑,抗震裂度达到国家规范标准,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质量标准为省优。

2、建筑造型与结构设计要求,参照大连海事大学图书馆新馆三号设计方案进行设计。

(1)建筑造型整座建筑略呈弧形,圆心在北面。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规模
建筑规模2800㎡,藏书20 — 25万册
公共部分
⏹门厅(直接到达大厅) 50㎡
⏹出纳、目录厅(情报服务厅) 80㎡
⏹接待室 40 ㎡
⏹新书陈列(厅或廊) 60 ㎡
⏹报告厅(单独对外出入口) 200 ㎡
阅览室
⏹报刊阅览室(闭馆时应该开放,单独对外出入口) 120 ㎡
⏹儿童阅览室(位于一脚处,不应该打扰)120 ㎡
⏹科技阅览室 200 ㎡
⏹综合阅览室 200 ㎡
⏹专业期刊阅览室 120 ㎡
辅助用房
⏹采购编目 40 ㎡
⏹期刊接纳 20 ㎡
⏹书刊装订室 20 ㎡
⏹复印 36 ㎡
行政办公
⏹馆长室 15 ㎡
⏹党支部 15 ㎡
书库
基本书库(初步设在一楼,室外楼梯直接到二层)800 ㎡
地块尺寸:85Mx65M
苗圃
公园轻工业厂房
居住小区
85m
65m
出纳岗位的职责是什么 出纳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1)办理现金收付和结算业务;(2)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3)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4)保管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

采编
包括采购室、编目室和储藏室
与读者活动区分开
与书库有便捷联系
宜设于底层
复印照像室
安排在图书馆的一侧,与阅览区分开
宜与书库、期刊库、善本库等有便捷联系。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设计要求及设计任务书一、工程名称及项目概况:二、基地位置及周边环境条件:1、基地位置:位于,具体位置见规划总平面图阴影部分。

2、环境条件:①、地表现状:②、水文地质条件:③、气候条件:三、建筑规模:1、拟建图书馆项目总建筑面积:,其中:图书馆面积为:平方米,报告厅、会议室面积为:平方米,……。

2、控制高度:不宜超过米。

3、投资控制:总投资控制在以内。

4、建设周期:按日历天考虑。

5、其他要求:四、设计依据:1、河南省相关文件和批复(若有,应列入)。

2、调整后的校区总体规划图。

3、学校图书馆、院办等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所提的建设要求和本任务书要求。

4、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要求等。

五、设计要求:(一)总体要求1、该图书馆是学校的中心建筑,位于学校的中轴线位置,建筑造型要新颖独特,主题思想要鲜明,富有个性特征和引领效果,有较强的文化品味和内涵,要符合多用性、信息化的使用功能,要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2、总体设计要因地制宜,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各分区联系方便,且互不干扰。

交通组织要合理,学生人流和服务办公人流要分开,学生出入口和书籍出入口要分开,书籍通道要便于运输、装卸。

3、建筑物的建筑风格、色调等由设计人员在本次设计时统一考虑,要体现的内涵主题思想。

4、图书馆要体现它的适用性、管理性,注重它的信息科技化,温馨、高雅。

博物馆要有一定的厚重感,充分展示中医药科学的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

要处理好图书馆和其他功能之间的衔接,以其形成完整、和谐的学习、阅览、宣传、教育一体化的学术交流空问。

5、在建筑造型和设备选用时要考虑后期使用时的运行成本,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合理使用绿色环保节能材料。

6、要突出图书馆中轴线建设的引领效果,合理布置配套的室外场地和室外景观,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统一,创造大气优美、内涵丰富、与主建筑相匹配的室外环境。

(二)具体要求1、建筑基本要求:①、外墙饰面可采用天然石材、玻璃幕墙等装饰。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高校专业图书馆一、设计背景:图书馆是高等学校扩大师生员工知识领域,汲取古代和现代最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建筑之一。

为满足广大师生日益专业化细分的学习要求,现拟在校园内建设一所藏阅一体的专业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为该校建筑学院和城市规划学院的师生,在共享图书资源的大前提下,满足该类专业学院师生对图书资料的独特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并期待该建筑能成为校园内一处新的充满人文色彩的景观。

二、设计内容:阅览部分:1、阅览部分:2、普通期刊阅览室: 200㎡综合阅览室: 200㎡学生阅览室: 3x200㎡视听阅览室: 200㎡教师阅览室: 200㎡辅助书库: 500㎡3、出纳、检索部分(计算机检索): 100㎡4、行政、业务办公及技术设备用房部分:行政办公: 4x 25㎡接待室: 50㎡会议室: 100㎡采编室: 150㎡交流间: 50㎡计算机网络中心: 100㎡照相室: 50㎡装裱整修用房: 50㎡配电间: 25㎡预留间: 2x25㎡5、学术报告厅: 300㎡6、其它部分:门厅、值班室、储藏室、开水间、卫生间、楼电梯间与走廊等。

7、室外空间:环境绿化与场地设计室外停车位:10-15辆。

8、总建筑面积不超过4500m2,建筑层数不宜多于3层。

三、设计要求及教学目的:1、对图书馆建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具备对其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手法的基本知识。

2、内部布置合理,创造舒适宜人的阅览空间,且建筑密度不大于30%,绿化面积不小于40%。

3、造型具有特色,具有某个方面的建筑性格。

4、充分考虑室外环境空间的创造,尤其是对渲染建筑气氛起重要作用的室外景观要素。

四、图纸要求:1、总平面图 1:5002、各层平面图 1:2003、立面图(不少于2个) 1:2004、剖面图 1:2005、设计说明、分析图6、彩色效果图7、图幅要求:500x700mm,表现方法不限。

图纸张数视个人具体情况安排。

五、设计进度:第10周(10.29-11.05)布置任务及收集资料。

(完整版)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完整版)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南方某图书馆建筑设计(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高校图书馆二.设计条件1、建设地点:某中小城镇的城市学院2、用地概况:用地面积2257.7平方米,3、建筑层数:建筑主体8层,总建筑高度不超过38米,为高层建筑4、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误差不得超过±10%)5、工程背景:经研究决定在我校拟建一座图书新馆,该图书馆有顺应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以形成藏、借、阅、管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符合式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新校区东区南边,地块呈梯形,以校内道路中线为界,南北长边为50.4米,短边为26.4米,东西平行边长为57米,斜边与静安路平行。

新建图书馆首层建筑面积为22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其中地上约16000平方米,地下约为2000平方米。

建筑主体8层(地上),总建筑高度不超过38米。

南侧退缩28米,静安路为8米。

三.设计要求(一)总平面设计(1)最大限度地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协调要求,建筑应与周边结合默契,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

图书新馆力求与周边现有的西侧教学大楼、北区新校门等建筑物和谐统一,希望对地块所在区域的人文、历史及地块周边环境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2)充分考虑总平面消防设计要求,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设计要求。

(3)应妥善解决不同车流、人流的相互交叉、干扰,以及大量人流聚集对相邻建筑物造成干扰。

(4)充分考虑不同人流的停车要求。

(二)造型设计应注重外观造型,既要庄重美观,更要表达一种深远的寓意,建筑设计风格要体现以人为本,绿色环保和简洁明快。

(三)技术设计1)图书馆建筑空间要求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功能调整变化的需要,建议采用模数式图书馆设计,柱网,层高,荷载三统一。

2)尽可能地考虑自然的采光和通风,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考虑必要的节能措施。

3)应为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提供设备扩容的可能性,保证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可能性,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和相应设备的有机结合,实现建筑物运行、管理、安全防护及信息服务方面的智能化。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图书馆课程设计,初步掌握处理功能较复杂、造型艺术要求较高并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大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

2.充分认识和了解规划条件和相关规范,综合处理好大型公共建筑设计的各种问题。

3.训练和培养建筑构思和空间组合的能力,处理好复杂功能建筑室内与室外以及建筑造型之间的关系。

4.初步理解艺术性要求较高的文化类建筑设计中,在满足复杂功能的同时,从场所精神、建筑流派、文化气质、地域特色、生态技术等不同切入点突出建筑的个性,创造有新意的设计作品。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任务为改善大学教学环境,方便师生的学习和教学,拟在某大学教学区内建造一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为7500m2,总藏书量为55万册,总建筑投资1200万元。

地段A:拟在河南省某学院内建一图书馆,选址于校前广场教学楼东侧,总用地面积约5200m2,基地详见地形一。

地段B:拟在浙江某大学校区内建一图书馆,选址于科技馆北侧,新教科大楼南侧,总用地面积约7120m2,基地详见地形二。

2.设计要求充分考虑地形条件,以及周围条件对建筑的影响,遵循相关设计规范。

建筑密度小于40%,绿化率大于30%。

建筑要求:妥善处理主次入口位置,安排好建筑外部的人流、车流的布局和外部环境设计;合理组织内部功能,妥善处理人流、书流,内部工作人员流线与读者流线;造型注意体现图书馆的文化个性,考虑不同地域的地方特色。

3.建筑组成及面积分配A.书库1900m2基本书库1500m2期刊书库270m2视听、缩微资料库130m2B.阅览室1420m2科技图书阅览室170m2科技期刊(现刊60座120m2,过刊25座50m2)科技情报资料阅览室35m2教师阅览室(60座)80m2缩微资料阅览室(10座)25m2研究生阅览室(75座)170m2学生阅览室(350座)680m2视听资料阅览室60m2(第一视听10座25m2,第二视听15座35m2)C.读者公共活动用房680m2门厅100m2目录、出纳厅100m2计算机检索终端室40m2学术报告厅200座300m2陈列展览及接待室60m2其它用房(休息、存放等)80m2D.技术业务用房700m2采访交换室40m2图书流通80m2编目加工室60m2照相室40m2消毒室40m2期刊部30m2阅览部20m2参考咨询部20m2科技情报资料部20m2技术服务管理部20m2复印室60m2视听资料管理部20m2照相缩微工作室90m2油印室30m2图书修整装订室40m2宣传工作室20m2计算机房80m2E.行政办公及辅助用房200m2馆长室20m2办公室(4x20m2)80m2会议室40m2值班室20m2储藏、休息等用房若干间40m2F.设备用房(交配电、空调制冷、水泵、风机、电梯机房等)120m24.图纸内容及要求总平面1:500(表达屋顶平面、注明层数;画出室外环境设计;注明各出入口;表达建筑与周围道理的关系;注明指北针)各层平面1:100~1:200(首层表现局部室内外关系;画出剖切符合、标注标高,各层标注标高)立面2~3个1:100~1:200(至少一个立面能看到主要入口;标注标高)剖面1~2个1:100~1:200(标注室内外地面、各层楼地面、建筑檐口和最高处的标高)建筑效果图若干(室内外表现)5.地形图地形图一地形图二三、教学进度与要求第一周:讲授有关图书馆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第二周:前期调研及查阅相关资料第三周:进行总平面设计第四周:各层平面设计及立面设计第五周:造型设计及空间设计第六周:推敲比例、尺度和总体关系第七周:细部设计及有关技术设计第八周:确定方案设计,做好布局排版第九周:出文本第十周:制作模型四、参考书目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公共建筑设计系列——图书馆建筑》江西科技技术出版社4.《图书馆建筑设计》鲍家声编著5.《现代建筑集成——图书馆建筑》6.《建筑设计资料集成》7.《快速建筑设计资料集》(上、中、下)8.《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0.《建筑学报》、《新建筑》、《世界建筑》等有关期刊。

高校图书馆任务书

高校图书馆任务书

高校图书馆任务书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建筑设计?(2)任务书一、教学目的:1. 掌握多流线建筑空间的组织结构。

2. 学习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 培养设计过程中客观现实性与主观创造性相结合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我国南方某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迅速,在校园改扩建工程中,拟兴建一座藏书量6万册的综合性图书馆,总建筑面积控制在5200m2以内(以轴线计,允许?10%),远期扩建计划增加4000m2。

建筑用地位于校园内旧区边缘(见附图所示),该地区夏季气候炎热。

三、功能要求与指标:房间类别房间名称间数X每间面积备注22X1=800m 位于楼层时设图书提升机基本书库 800m22书库扩展书库 400mX2=800m 位于楼层时设图书提升机22储藏室 20mX2=40m22专业阅览室 120mX4=480m 主 22期刊、报纸阅览室 120mX1=120m 要 22显微阅览室 80mX1=80m22使阅览用房视听阅览室 80mX1=80m22用综合阅览室 80mX1=80m22教师及研究生阅览室 120mX2=240m 空(设研究厢及讨论室) 间 22目录厅 90mX1=90m 22出纳工作室 50m服务用房X1=50m22读者服务部 50mX1=50m22辅新书展览 80mX1=80m22助报告厅 200mX1=200m 150座学习辅导部分 22服声光控制室15mx2=30m 务22 馆长室 30mX1=30m22 办公室 30mX4=120m 技22术采购、装订室 30mX2=60m 与22 办公用房财会室 30mX1=30m 办 22 文印打字室 30mX1=30m 公 22 编目室 30mX2=60m22 配电室 30mX1=30m22中会议室 80mX2=160m电梯按规范设置楼梯间、走廊、入口门厅面积、宽度、数量按规范设置男女卫生间22合计面积 3740m 建筑总面积:<=5200m总平面场地设计:1、按照建筑总面积的4%配置小汽车停车场地及100辆自行车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馆设计任务书(一)建设项目名称和建设地点1、建设项目名称: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图书馆2、建设地点: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道668号,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一期中部(二)批准项目建设的文号批准文号: Q文发[2005]85号(三)建设项目的用地情况、规划情况及建筑等环境情况该场地位于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一期1160亩的中部,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容积率≤0.4,建筑密度小于15%,绿地率大于45%,场地内无建筑物、构筑物,无文物,无要求保留的树木。

具体位置及竖向标高详见华侨大学校区规划总平面图:/jsxm.php。

(四)建设项目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1、气象条件:基地标高都在3米以上,高于本地50年一遇洪水标高2.4米(1.9米加浪高0.5米)、百年一遇洪水标高2.9米(2.4米加浪高0.5米)。

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50年一遇最大风基本风压0.8KN/M2。

冬季:一月份气温0。

C~16。

C,夏季7月份气温24。

C~36。

C2、地理条件:该场地位于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一期1160亩的中部,属七度近场地地震烈度设防区。

3、地质条件:拟建场地为海滨相冲淤积地貌,场地地下水位埋深0.30-3.3米属潜水类型,大气降水为其主要补给来源,水位随季节和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

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10米,小于70米,土层波速Vsm>140m/s,≤250m/s,属中软场地土,可划分为Ⅱ类场地。

(五)材料供应情况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给水:以校园内自来水为水源;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电源:由校区总变配电站供应。

交通条件: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北靠天马山,南临杏林湾,与厦门园艺博览园和杏林湾中心区紧密相连。

在高速公路方面,学校附近有沈海高速、厦漳高速、泉厦高速,一小时可到漳州、泉州。

区内交通道路方面,区内有集美大道、孙坂南路、杏林湾路通往厦门岛内外各区,与三条高速公路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

新建的厦门北站位于集美区后溪镇中铺路附近,可达全国各铁路站点。

距厦门火车站仅半小时车程。

此外,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距项目所在地只有15公里,半小时车程可到达。

(六)建设项目的规模和项目组成该建设项目位于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筑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设资金5800万元(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容积率≤0.4,建筑密度小于15%,绿地率大于45%,符合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设总规划要求)。

该图书馆集藏、借、阅、管理及行政办公合为一体,图书馆楼高五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分二期建设。

一期馆建筑面积14639平方米,二期馆建筑面积17560平方米。

(七)项目的要求、设计原则、标准及总投资1、项目总体要求: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图书馆是厦门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校区的中心位置,具有良好的视觉景观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位置。

图书馆既是学生学习、查阅图书资料、自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步行交通的主要联系通道,规划上应体现总体规划中资源共享的设计理念。

2、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图书馆以建设一流大学为目标,不仅要满足一期建设的校区信息资源共享要求,又要立足长远,高起点规划;同时也要满足整个大学远景规划的要求。

2.1 建筑设计的总则:2.1.1 厦门校区图书馆是全校区文献资源信息中心和师生从事学习和研究的学术活动中心。

2.1.2 厦门校区图书馆在设计上应遵循“环保”和“人文”理念,应力求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提供人性化的阅读空间,努力营造求知、创新、高雅、自由的学术氛围,使之能吸引读者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和满足个性化服务,为校区师生提供环境优美、舒适、安静的学习和交流场所。

2.1.3 厦门校区图书馆的建设要采用各种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以便于对文献资源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存和提供利用,使之具备外向型高等学府学术殿堂的品位,以适应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需求尤其要充分考虑对网络和电子文献资源的收集和利用。

2.1.4 厦门校区图书馆建筑设计的要求是高雅、美观、灵活、实用。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应有灵活性和发展余地,对目前不可预测的因素,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既能满足近期的要求,又要为事业的成长留有较大拓展空间。

因此,在设计上必须提升图书馆的智能化水平。

2.1.5 厦门校区图书馆建筑设计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进行综合考虑,以探求自然生态作为设计的重要依据。

应突破单学科的局限,对图书馆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其间的内在联系,全面考虑,优化选择,提供一个投资合理,使用效率高,经常运行费用低的建筑设计。

2.1.6 厦门校区图书馆的设计在功能上要充分考虑“利用”和“管理”两个因素。

其设计既要方便读者利用,又要利于工作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合理,使用效率高,人流、书流分开,各区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既方便读者又便于管理。

集中办公间应能完全封闭,凭证出入。

人流量大的库室,宜布置在低层,以节省人力和运行费用。

按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是将馆藏书刊文献布置在宽敞的空间。

采用大开架的方法进行借、阅、藏的一体化管理。

因此,在设计上尽量减少楼道和不必要的隔断墙。

2.2 图书馆建设规模总指标:a.藏书规模:预计图书馆建成后,藏书总数将达150万册(件)。

b.科技、自然科学类、社会科专业及其他文献资料,普通服务类文献资料、参考服务类文献资料,储备文献资料的馆藏数量比例为4:3:2:1(此比例应根据专业设置与发展、服务对象的变更在具体实施中进行必要的调整)。

c.阅览席位共3000座,自习席位共1200座,90%的图书资料实行开架阅览。

因此,该项目的设计要求要充分体现“外形现代化、布局人性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多元化、借还自动化、藏借阅研一体化”的特色。

3、建筑设计要求3.1 图书馆(30000m2)面积分配及功能要求:3.1.1 阅览、自习及书库(18000 m2)a.科技、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及其他专业文献资料服务区:✧面积:5000 m2;✧藏书量:60万册;✧座位:800个。

b.普通服务类文献资料服务区:✧面积:4000 m2;✧藏书量:45万册;✧座位:600个。

c.参考服务类文献资料服务区:✧面积:3000m2;✧藏书量:30万册;✧座位:400个。

d.文献资料储备区(密集书库):✧用途:过期期刊、图书馆储备库及配套用房;✧面积:2000 m2;✧藏书量:15万册;✧座位:200个。

e.学生自习区(部分可纳入阅览区):✧面积:3000 m2;✧座位:1200个。

f.个人阅览室区:✧面积:1000 m2;✧阅览室:30个;✧座位:1000个。

表1: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图书馆各功能区资料阅览室、自习及书库的设计要求:a.按“三统一”的标准设计,即:✧统一柱网:8m×8m柱网;✧统一层高:标准层层高4.5m(一层需满足消防车通过要求);✧统一荷载:按开架书库荷载设计,密集书库例外。

b.以开架阅览为主;c.设计上应保持充分的灵活性,能适应相互之间的功能变化;d.功能要求包括综合阅览、电子图书、期刊、视听、缩微、个人阅览等;e.密集式书库宜设在一层,主要的学生自习区宜设于二层;f.读者、工作人员及图书资料均需设独立的出入口;g.设计应满足《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38-87)要求。

3.1.2 内部办公室(3000 m2)含采编、装订、美编等,其中:a.馆长套间办公室3套,各40 m2(带独立卫生间);b.400 m2展示室一个;500 m2展示室一个c.120人报告厅一个;d.20座会议室两个;e.30座接待室两个;f.其他为可灵活隔断的60 m2—80 m2的标准办公室若干。

另外,内部办公室需设独立出入口及垂直交通系统,以保证管理的相对独立性。

3.1.3 休闲区(500 m2)供读者饮水、吸烟、进餐用,并设置自动售货机。

3.1.4 借还书区(500 m2)含办证、目录及出纳、图书馆南北端应结合电子检测设备,各设读者出入口。

3.1.5 出入口大厅(200 m2)设在一层。

3.1.6 辅助用房(2000 m2)包括中央控制室、网络机房、交配电室、空调机房、消防泵房、材料仓库。

设备用房宜设在一层。

3.2 建筑风格及体量设计要求:3.2.1 建筑设计应考虑与总体空间的关系,并在建筑设计中反映文化、科教与技术、艺术的有机统一,突出时代气息;3.2.2 建筑形体与色彩力求简洁、明快、大方,与校园各区、核心区建筑保持色彩协调,风格相对统一;3.2.3 图书馆、管理中心应结合校区各个入口整体考虑,并保持管理的独立性;3.2.4 建筑物的一层应结合河道、水体、道路、绿化、停车等进行设计;3.2.5 建筑物的二层为各区和公共核心区的人流的主要交通联系通道,以及图书馆和管理中心的主要出入口,应充分考虑室外通道对室内阅读环境的视线、噪声干扰;3.2.6 应充分利用架空层和屋顶平台,建筑层数在5层左右。

3.3 外立面设计及材料:外墙色彩以浅色为主,由于图书馆、管理中心南北轴向布置,设计应充分考虑东西向的遮阳和节能要求,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并注重光线品质及节约能源。

阅览环境光线宜柔和均匀,且避免阳光直射。

阅览环境应考虑噪声控制。

3.4 室内装修设计标准:按学校建筑较高标准设计到位(特殊功能要求用房除外)。

3.5 主要设备:电梯均为高品质电梯;空调为中央空调系统,分层分区管理;两路供电,水电分楼计量;设计时考虑设备的备用与可持续性。

3.6 智能化系统设计:3.6.1 本馆建筑按5A智能化系统设计,即办公自动化(OA)、管理自动化(MAS)、通信自动化(CAS)、建筑设备自动化(BAS)、安全自动化(SAS)。

建筑内有宽带网、区域网、电话、有线电视等均应统一设计;3.6.2 阅览室、办公室、自习室等的电源、电信插口按每8m×8m标准柱网布置4个组合地插;3.6.3会议室、接待室、活动室等的电源、电话插口按每8m×8m标准柱网布置2个组合地插,以保证室内布置的灵活性。

3.6.4 弱电竖井和设备间要留有日后继续发展的余地。

3.7 环境景观:图书馆、管理中心大楼环境设计应成为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的一处重要的优雅的人文环境景观,设计应从总体布局、建筑体形与色彩、园林绿化、室内灯光音响、环境小品等5个方面协调考虑,充分体现现代化大学的精神面貌。

3.8 交通组织:合理组织人流交通,创造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和学习交流空间,尽可能做到动静分离、人车分流,考虑足够的停车位,同时应考虑无障碍通道设计。

采取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

3.9 建筑小品:以实用、便捷、环保、美观为设计原则,合理分布雕塑、电话亭、垃圾桶等各种建筑小品,同时应充分考虑管理维护的合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