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研究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刘丽敏【摘要】目的对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中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8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采取中医和西医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5%的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5%的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对照组是75%,两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肺炎使用中医辩证治疗效果比较突出.【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09【总页数】3页(P93-95)【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效果【作者】刘丽敏【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呼吸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2慢性支气管肺炎是我国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因为肺感染会使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出现非特异性炎症,初期患者的症状不明显,诊断较困难,在晚期时确诊,治愈的难度比较大[1]。
患者因季节的影响,在秋冬高发,四季均有发病,临床中会出现粘液分泌增加,支气管腺体增生,如果不积极治疗,会让患者的病情恶化,引起肺源性心脏病以及阻塞性肺气肿[2],造成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
患者接受有效的病情控制能够让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
现将我院8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治疗效果进行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对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有22例男性和18例女性,年龄20~79岁,平均(57.5±3.3)岁,平均病程(3.5±1.1)年,其中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症21例,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症19例;观察组有24例男性和16例女性,年龄17~82岁,平均(57.7±3.6)岁,平均病程(3.6±1.2)年,其中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症17例,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症23例。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通常由长期的炎症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
在中医内科中,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常常采用中药治疗,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本文将对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进行临床分析,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优势和特点。
一、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气机郁滞、痰浊内盛有关。
王肻所《伤寒论》中指出:“病卒至,心中懊侬,一嗽而出痰者,为肺痹。
”可见病情的发展与痰浊密切相关。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往往由于外感寒邪或饮食不节,肺气不畅,郁热内生,痰浊壅滞而发病。
而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与气道黏膜的长期受损、细菌感染、炎症反应过度等有关。
二、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常采用中药治疗为主,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辨证施治。
常用的中药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润肺止嗽的中药,如麻黄、杏仁、桔梗、贝母、杏子、百合等。
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优势在于其疗效稳定、副作用小、对患者的整体调理作用显著。
2.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肺经、大肠经等穴位,通过调理气血、祛痰止咳的作用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许多患者对针灸疗法有较好的接受度。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也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推拿按摩可以改善肺部的气血循环,调理痰浊,对于改善患者的气促、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推拿按摩还可以帮助患者舒缓紧张的情绪,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 显著改善症状通过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等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
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
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气道炎症和黏液过多所引起的。
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际,对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
一、研究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总结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为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范围在30岁至60岁之间。
三、治疗方法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包括肺热咳嗽型、肺燥咳嗽型、虚寒咳嗽型等,然后选用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结合针灸、推拿、气功等中医辅助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四、观察指标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观察,主要包括咳嗽程度、咳痰性状、胸闷气短、体温、血常规等指标。
五、观察结果经过治疗,40例患者中,咳嗽程度减轻或消失28例,占70%;咳痰性状改善24例,占60%;胸闷气短缓解32例,占80%;体温恢复正常30例,占75%。
20例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均有所改善。
六、讨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明显,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采用疏风化痰、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等中药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
结合中医辅助疗法,如针灸调理气血、推拿疏通经络、气功调和气机等,能够促进气血畅通,增强机体抵抗力,更好地调理全身功能。
七、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显著疗效,通过辨证施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结果为中医药治疗该疾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气道黏膜慢性炎症,伴有气道阻塞和产痰增多。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主要包括辨证施治和调理养生两个方面。
辨证施治是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和病情发展,中医将其分为寒痰型、热毒型、湿痰型和气滞血瘀型等不同证型,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相应的中医方剂治疗。
对于寒痰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用温化寒痰的方剂,如苓桂术甘汤;对于热毒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使用清热解毒的方剂,如连翘败毒饮等。
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中医医师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方剂的配比和用量,以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调理养生是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发展与患者的体质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医师还会针对患者的体质和生活习惯进行个性化的调理。
对于体质虚弱、易感受外邪的患者,中医会推荐适当补益,增强体质;对于饮食不节、生活不规律的患者,中医会教育患者适当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中医认为,调理情绪也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医会鼓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激。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研究发现,中医内科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咳嗽、咳痰、气急等不适感,增加肺功能;中医内科治疗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减少病情反复。
中医内科治疗还具有无毒副作用、经济实惠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和信赖。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复杂,病情差异较大,中医内科治疗的疗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
中医内科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坚持,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要求较高。
中医内科治疗的具体疗效和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探索,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可靠性。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辨证施治和调理养生两个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免疫功能,减少病情反复。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外感风寒、热毒侵袭、情志失调等因素引起的气滞、痰浊、肺气虚损等病理变化所致。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疗效被患者广泛认可。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总结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经验,为该疾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和临床特点,为中医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2.1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某医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2 研究方法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并结合中医经典理论,选取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以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
三、临床观察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辨证施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显著。
治疗后,患者的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较慢,且易复发。
四、讨论中医辨证施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主要源于中医辨证施治的独特优势。
中医辨证施治是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表现,结合中医经典理论,选取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这样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疗效显著。
五、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施治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希望本研究结果能够为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内科作为中医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文将对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进行综合阐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外感风寒、饮食不节、情志不舒等有关。
外感风寒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见发病因素,风邪侵袭引起肺气不降,化痰不利而致,久之病邪内结,易于形成慢性病变。
饮食不节引起的脾胃虚弱,会使体内湿浊郁积,加重病情。
情志不舒则会导致气机郁滞,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使得肺气阻滞、痰浊内生。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原则: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总体原则是“清肺化痰、调和气机、扶正祛邪”,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肺化痰: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机主要是痰浊内生,故治疗的首要任务是清肺化痰。
常用的药物有藿香正气水、平喘丸、小青龙汤等,具有清热化痰、祛风止咳的作用。
2. 调和气机: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多伴有气滞痰阻,因此调和气机是治疗的关键。
治疗上可选用柴胡疏肝散、舒酸清肺丸等,以舒肝理气,和解痰饮为主要治疗手段。
3. 扶正祛邪:中医认为人体的正气足则邪不可干,因此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必须扶正祛邪。
可使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药物,以调整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应用:1. 中药煎剂:常用的中药煎剂包括麻杏止咳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适合于急性发作期的慢支,具有清热化痰、祛风止咳的作用。
2. 中药颗粒:常用的中药颗粒有葛根汤颗粒、小青龙颗粒等,适合于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咳喘症状显著者。
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
3. 中药胶囊:常用的中药胶囊有金银花胶囊、荆防颗粒胶囊等,适合于慢性支气管炎伴有发热或咳嗽者。
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化湿的疗效。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特点是呼吸道黏膜的慢性炎症和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肺气所致,加之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内因,气机郁滞,痰湿内停,阻塞气化,致使气滞痰凝,病久肺失健运,而引起慢性支气管炎。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依据患者不同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治,秉承“辨证治疗”、“因人因病施治”的中医治疗理念,采用中药内服和外治结合的方法,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为主,达到排痰通气、平喘止咳、调整肺气等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和疗效。
1. 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包括50例男性,30例女性,年龄在35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47岁。
并且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要求。
1.2 治疗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分别采用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治疗方法。
内服中药主要包括川贝枇杷膏、止咳化痰颗粒等;外治主要包括艾叶贴敷、拔罐等。
疗程为4周为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症状的缓解情况,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情况等。
2. 结果2.1 症状缓解情况经过2个疗程的中医辨证施治,80例慢支患者的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
70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5例患者症状得到一定缓解,5例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
2.2 肺功能指标变化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80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患者的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肺功能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肺功能指标变化序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肺功能1 张三男45 3.5L 400ml/s 85%2 李四女50 2.8L 350ml/s 78%3 王五男42 4.0L 420ml/s 90%……2.3 生活质量提高情况在中医辨证施治的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中医内科治疗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这种疾病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主要就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进行临床分析。
一、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理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首要的病理生理表现是支气管壁的慢性炎症改变,包括组织水肿、黏液腺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等,导致气道狭窄和纤毛运动障碍等病理生理变化,最终使得痰液排出受阻。
此外,空气污染、烟雾、尘土等外界因素也会对炎症反应起到促进作用。
二、中医理论治疗理念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是外感风邪、气滞痰湿等因素影响人体气机调和所致,治疗时需从气机调和与痰湿排泄入手。
因此,在中医内科治疗中采取调和气机、祛痰化湿、扶正祛邪等治疗理念,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三、实验与临床研究1、实验研究针灸疗法:研究表明,针刺“肺俞”、“大椎”等穴位,能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痰液排出率。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可针对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研究发现,黄芪、百合、连翘等中药,均能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嗽、气短等症状。
2、临床研究中药治疗:使用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行气止痛等剂型的中药,分别治疗不同类型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食疗:采用一些具有祛痰化湿功效的食材,如鲫鱼、大葱等进行食疗,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四、常用处方1、葛根芩连汤:能清热化痰,行气直达肺脏,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湿证)。
2、苏子降气丸:具有清热化痰、排痰化湿、行气止咳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气郁证)。
3、嵩山降压丸:具有疏风散寒、消肿解毒、行气止咳的功效。
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风寒外袭证)。
五、中医治疗的优势与不足优势:1、中医治疗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制定治疗方案,使疗效更加精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7-07-24T15:34:35.1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作者:赵晓敏[导读] 对于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
北安市中医院 1640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慢性支气管肺炎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治疗,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的推广。
关键词: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疗效[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ronic bronchial pneumonia tre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90 cases of chronic bronchial pneumonia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1 to March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routine treatment given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fferential treatment,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 group in our hospital,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4.44%,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56%,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for chronic bronchopneumonia patients for clinical treatment,conventional treatment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promotion.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chronic bronchopneumonia;curative effect;
临床医疗统计上,慢性支气管肺炎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身体素质薄弱,抵抗能力较低、病原菌入侵等造成呼吸道产生炎症[1]。
慢性支气管肺炎其发病的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整个支气管功能,甚至会影响到肺泡。
慢性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小儿时期,其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更甚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其开展有效治疗和研究显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选取本院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探讨常规医疗与加入中医疗法在对慢性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组之后,对照组45例,男性22例,年龄在1~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2±10.3)岁,女性23例,年龄在2~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1±10.5)岁,病程为1~13d,平均时间为(7.2±1.3)d;观察组45例,男性24例,年龄在2~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5±10.5)岁,女性21例,年龄在1~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8±10.6)岁,病程为1~12d,平均时间为(7.1±1.4)d。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所选取的患者采用抗生素等西医疗法,医师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治疗,例如使用克林霉素、头孢菌素以及青霉素等,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平喘、祛痰和止咳等治疗。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方法治疗,主要采取中医辨证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一般来说对于风热型支气管肺炎则采取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祛痰镇咳等方剂给予治疗。
主要组方为:银华、甘草、麻黄、生石膏、连翘、鲜芦根以及杏仁等中药材。
组方有两种:(1)麻杏石甘汤加减。
甘草、麻黄、杏仁等各2g,连翘、生石膏、银花、黛哈散以及寒水石各9g,苏子6g。
若患者大便干燥则可加入瓜萎20g;(2)二陈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茯苓、半夏各6g,桔梗、陈皮、甘草、杏仁各3g,白芥子与苍术各5g,莱菔子和苏子各8g,中药均用水煎服,1剂/d,1周/疗程。
1.3指标评价
显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未产生不良症状;有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患者产生不良症状,但经治疗后消失;无效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消失,甚至有病情加重趋势。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或者[n (%)]表示,进行检验。
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本院的分组治疗,其中对照组治疗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44%,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很多微生物均可能引起人们患慢性支气管肺炎疾病,其常发时间为气温变化较大时期,气候变换患者的自身抵抗力下降,极易引发慢性支气管肺炎[3]。
慢性支气管肺炎在临床治疗上由于其迁延时期较长,难以得到有效治愈,其不仅会造成生命健康所带来的巨大损害,而且还会危机患者的生命,并给治疗家庭带来严重影响。
慢性支气管肺炎从中医辨证观点来看,其具有的特征不一样所采用的治疗药物也不一样,通常对于风热型支气管肺炎主要采取祛痰镇咳、辛凉透表以及清热解毒治疗为主。
治疗的方剂主要包含银华、甘草、麻黄、生石膏、连翘、鲜芦根以及杏仁等中药材等。
对于邪热内结引起的肺炎则应给予宣肺通俯汤进行治疗,主要方剂包含了大黄、柴胡、前胡、杏仁以及知母等药材。
从以往的临床经验来看,使用抗生素或者激素疗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极佳效果,但是其副作用非常大,这就会造成患者自身抵抗力受到损害,而且还很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出现并发症,这对于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另外在治疗时,若对于药物或者治疗流程不规范,从而出现了耐药菌,那么将会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4]。
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对照组治疗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44%,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由此说明,仅仅采用常规的西医方法难以对慢性支气管肺炎达到极好的治疗效果,必须辅以中医疗法来固本培元,为患者恢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戴伟霞.小儿慢性支气管肺炎中医治疗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10:69.
[2]王炳秋.特布他林液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145-146.
[3]叶艳艳,叶攀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4,12:116-117.
[4]黎素清.万托林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重症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3,1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