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标语之历史上的标语口号
改革30年十条最经典的标语口号

改革30年十条最经典的标语口号改革开放30年十条最经典的标语口号。
30年来中国标语口号,每一个标语口号都带着时代的印记,重温这些标语口号,能感觉到时代的变迁。
精心整理这些标语口号,回味一段段特别的历史。
一:“小平你好!”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首都各届群众游行,北京大学游行队伍中突然展开一条“小平你好”的横幅,画面传遍全世界,并成为历史的定格,成为改革开放历史上的永恒印记。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幅标语所包含的那份真挚情感,依旧留存在很多人的心中二:“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城里人对这个口号也许不熟悉,但在农村,这却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口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在农业改革中首次提出此口号,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三:“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改革开放初期,1982年位于深圳蛇口的这幅标语饱受争议和批判,并曾经三起三落。
但最终,这幅足以在改革开放历史上留下印记的标语竖立在改革开放的前沿。
在中国习惯了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背景下,这幅标语开发人的无穷动力和创造性。
四:“再穷来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这也是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
但在贫困山区,“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的标语口号更多一些,这些口号已经流行二十多年,至今仍经久不衰。
尤其是近几年国家搞两基攻坚,关于教育的标语口号更是铺天盖地,比如我就曾经在偏远山区见过这样的标语口号:“家长不送孩子读书,就是违法犯罪”,“不读完初中,不外出打工”,“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不娶文盲妻,不嫁文盲汉”等等,地方色彩十分浓郁。
五:“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86年8月邓小平在天津视察过程中提出:“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随后,这句话传遍全国,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标语口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宣传口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宣传口号1.缅怀历史,砥砺前行2.激扬初心,担当使命3.文化传承,创新发展4.团结一心,共筑中国梦5.民族复兴,永不懈怠6.奋斗建设,绽放辉煌7.科技强国,引领未来8.全面小康,人民幸福9.依法治国,社会和谐10.开放包容,合作共赢11.追求卓越,引领时代12.弘扬爱国,传承精神13.强军兴国,保家卫国14.践行初心,砥砺前行15.弘扬爱国,传承家风16.五四精神,薪火相传17.革命之光,成就辉煌18.崇德向善,助力发展19.岁月沉淀,中华强盛20.百年师表,永远跟随21.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22.奋斗七十五年,铸就伟大新中国23.红旗飘扬,砥砺前行24.勇往直前,勇者无畏25.激情岁月,六亿人民共勉26.青春与祖国同行,不负韶华27.强国为民,百年新生28.砥砺前行,热血中国29.奋斗,才是我们的底色30.团结奋进,书写无愧的辉煌31.永远年轻,永远卓越32.民族复兴路上,与时俱进33.七十五载,砥砺前行34.激情岁月,砥砺前行35.绿色发展,美丽中国36.梦想起航,国运昌盛37.铁血肩负,为民担当38.奋斗新时代,共同前行39.为中华之崛起而献身,为人民之幸福而奋斗40.青春赋予使命,梦想照亮前行41.奋进新时代,开创新未来42.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精神43.共筑中国梦,共圆复兴梦44.青春奋斗,创造辉煌45.凝聚力量,谱写华章46.传承光荣,继往开来47.奋进新征程,迈向辉煌明天48.团结一心,共谋伟业49.勇立潮头,引领未来50.永远跟党走,铭记历史51.共享繁荣,共担风险52.承载真情,奉献青春53.奋斗图强,开创辉煌54.团结一致,携手前行55.历史见证,未来豪迈56.不忘初心,牢记使命57.百折不挠,勇往直前58.团结拼搏,共创未来59.共筑中国梦,创造美好生活60.永远跟党走,共享成功成果61.相信未来,共圆伟大梦想62.铭记历史,感恩奋进63.锐意进取,走好新长征64.团结奋进,谱写新篇章65.民族复兴,人民幸福66.携手并肩,一往无前67.感恩奋斗,扬帆起航68.伟大时代,辉煌成就69.百折不挠,勇往直前70.历史见证,梦想继承71.共圆中国梦,共谱华章72.砥砺前行,开创未来73.坚定信念,坚持初心74.共筑民族复兴伟业75.心系祖国,热爱国家76.共同抒发,千秋大业77.崇尚英雄,传承精神78.青春奋斗,努力拼搏79.爱国家,爱人民80.奋斗青春,憧憬未来81.勇立时代潮头,共筑中国梦82.伟大中国,一往无前83.奋斗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84.砥砺奋进,铸就辉煌85.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来86.七十五载耕耘,百年伟业继承87.共和国七十五载,风云激荡,国泰民安88.心怀祖国,庆祝七十五周年华诞89.爱国奉献,天下为公90.华夏文明,绽放新辉煌91.七十五年岁月,世代辉煌传承92.中华魂,百年风华93.弘扬爱国精神,携手迎接新时代94.七十五年,辉煌成就,光荣历程95.红色基因,永不褪色,共和国辉煌9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97.永远的红色是我们的骄傲,共和国七十五年庆典98.七十五载岁月见证,共和国荣耀绽放99.七十五年风雨历程,共和国辉煌诞生100.共和国创造,七十五载飞跃101.同心共筑中国梦102.团结一心,共庆华诞103.奋进新时代,共筑伟业104.青春奋斗,展望未来105.理想信念引领时代106.砥砺前行,勇担时代重任107.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108.携手同心,谱写新时代华章109.凝心聚力,迈向复兴伟业110.青春强国,梦想中国111.勇担历史使命,开创崭新未来112.爱国奉献,共享发展成果113.风雨同行,砥砺前行114.世纪华诞,发展再启115.锐意进取,迈向新征程116.传承家国情怀,携手同庆华诞117.开创未来,共绘中国梦118.自强不息,共圆复兴梦119.铭记历史,珍爱和平120.四化并举,奋进新时代。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篇一:中国历史上振奋过中国人的标语口号中国历史上振奋过中国人的标语口号一、古代中国(从先秦到1840)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东汉名臣陈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3、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20、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23、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国历史中的经典口号

38:勿忘国耻
1915年5月,袁世凯承认了卖国的“二十一条”。全国各地商民、学生及海外华侨纷纷集会,宣传反日救亡,号召“抵制日货,勿忘国耻”。
39:拥护共和万岁
来自1915年护国运动期间,昆明人民张贴的一条旨在反对复辟,拥护共和的标语。
40:实业救国
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
36: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7月,中国同盟会通过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1906年孙中山首次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37:打倒帝国主义
1922年五一节,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召开第一次劳动大会,大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此口号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口号之一。
41: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撰文提出,“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而被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即是近代中国“民主”与“科学”两大时代主题。
42: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新青年》杂志提出提倡白话文,打倒文言文;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的口号。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号召将“封建文学”彻底打倒,提倡“写实文学”等。
31: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19世纪60年代起,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等人提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外,还有另外一种战争,即“商战”,中国的工商业者自此以“富国”理想的担当者步入历史。
32:变法自强
甲午战争后,亡国灭种危机空前加剧。洋务派和维新派中很多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东渐中国的趋势,于是提出该口号。
口号标语之中国口号

中国口号【篇一:中国历史上振奋过中国人的标语口号】中国历史上振奋过中国人的标语口号一、古代中国(从先秦到1840)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东汉名臣陈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3、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20、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23、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忘屈辱史标语

1.历史不能遗忘,勿忘国耻,牢记使命,共创美好未来!
2.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牢记历史的痛苦与耻辱,以此来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
心和爱国情怀,努力向前,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而奋斗。
3.以国耻为鉴,不忘记历史的痛苦,凝聚力量,振兴中华!
4.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勇往直前,兴我中华!
5.刻骨铭心的国耻,鞭策我们奋发向前,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6.勿忘国耻,警钟长鸣,自强不息书写新篇章!
7.勿忘国耻,矢志不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8.勿忘国耻,砥砺前行,勇攀高峰,铸就辉煌人生!
9.勿忘国耻,砥砺前行,以史为鉴,再创辉煌。
10.勿忘国耻,自强不息,勇攀高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1.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居安思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12.牢记历史,答牢记屈辱,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13.砥砺前行,勿忘国耻,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
14.国耻难忘,吾辈自强,雄心壮志,以雷霆万钧之势崛起,展现中华民族不屈
不挠的斗志!。
宣传与号召:南昌起义时期的红色标语

红色标语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珍贵红色遗产和独特文化景观。
南昌起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红色标语用于宣传革命主张,反映革命诉求,见证和伴随了南昌起义从筹备、发动到南下广东的过程。
今年是建军95周年,挖掘和整理这些红色标语,对回望建军初心、重温南昌起义历史、思考红色标语的保护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南昌起义时期红色标语应时而生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后,国内革命形势蓬勃发展,惧于共产党力量日益强大,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革命遭受重大考验。
危难之际,1927年8月1日共产党人领导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起义胜利后,共产党及起义部队遭受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加之起义部队内部成分较为复杂、不明革命真理,在内忧外患之际,加大宣传力度以稳定军心、鼓舞军中士气,争取群众支持成为燃眉之急。
通俗易懂、方便快捷的红色标语成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方式。
1.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
南昌起义时,共产党成立时间尚短,照搬苏俄模式,将精力多置于大城市工人运动中,广大农民群众对共产党及其主张尚不熟悉。
国民党利用其掌握的主要宣传媒体,大肆污蔑共产党,造成民众对共产党及起义部队的误解。
例如,南昌起义后,国民党反动派在《汉口民国日报》称:“此次共同作乱,诚所谓聚蛇蝎于一窟,南昌人民,遭此荼毒,实深悯念。
贺龙叶挺,着即褫夺军职,照谋叛律治罪。
”[1]P465此外该报充斥着公开诋毁、辱骂共产党人,破坏共产党和起义部队在群众中形象的报道。
国民党将领也加入反共宣传中,比如时任第四军军长的黄琪翔污蔑南昌起义为“公然叛乱,谋袭南昌”[1]P475,抚州驻军师长杨如轩,虽未与起义部队正面交战,却在避开起义部队之前通电各县,污蔑共产党“是北军实行公妻共产”[1]P79。
这样的反面宣传严重黑化共产党的形象,共产党有必要加大对群众的正面宣传,洗清国民党泼下的脏水。
家乡历史文化馆标语

家乡历史文化馆标语
1. 让历史与文化相伴,见证家乡的辉煌与荣耀。
2. 踏进历史文化馆,重温家乡的千年风华。
3. 家乡历史文化馆,传承中华文明的源泉。
4. 看尽家乡沧桑,品味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5. 感受家乡历史的洪流,领略文化的瑰宝。
6. 一座馆,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席情怀。
7. 历史文化馆,带你穿越时空,感受家乡的过去与现在。
8. 初心不改,历史犹在。
家乡历史文化馆,见证岁月的变迁。
9. 家乡历史文化馆,让我们记住家乡的辉煌与传统。
10. 探索家乡的根脉,了解历史文化的底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篇一:中国历史上振奋过中国人的标语口号】中国历史上振奋过中国人的标语口号一、古代中国(从先秦到1840)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东汉名臣陈蕃少时独居一室而院内龌龊,薛勤批评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3、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20、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23、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日歌》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郑板桥《对联》二、近现代中国 (1840-1949)30、师夷长技以制夷鸦片战争失败后,以魏源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反击外来侵略,这句话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出路的先声。
31、习兵战不如习商战19世纪60年代起,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等人提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外,还有另外一种战争,即“商战”,中国的工商业者自此以“富国”理想的担当者步入历史。
32、变法自强甲午战争后,亡国灭种危机空前加剧。
洋务派和维新派中很多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东渐中国的趋势,于是提出该口号。
3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即坚持形而上的中国孔孟之道;西学为用,就是采纳形而下的西方科技之器。
这句口号为晚清社会传播西方近代文明,推进洋务改革做出很大贡献。
34、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提出。
35、扶清灭洋1898年10月,赵三多等人领导山东冠县人民举行反教会斗争之时,其所用旗帜即标“扶清灭洋”,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36、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7月,中国同盟会通过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1906年孙中山首次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37、打倒帝国主义1922年五一节,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召开第一次劳动大会,大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此口号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口号之一。
38、勿忘国耻 1915年5月,袁世凯承认了卖国的“二十一条”。
全国各地商民、学生及海外华侨纷纷集会,宣传反日救亡,号召“抵制日货,勿忘国耻”。
39、拥护共和万岁来自1915年护国运动期间,昆明人民张贴的一条旨在反对复辟,拥护共和的标语。
40、实业救国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是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
41、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撰文提出,“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而被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即是近代中国“民主”与“科学”两大时代主题。
42、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开始后,《新青年》杂志提出提倡白话文,打倒文言文;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的口号。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号召将“封建文学”彻底打倒,提倡“写实文学”等。
43、打倒孔家店五四运动前夕,吴虞在《新青年》杂志上连续发《吃人与礼教》等文章,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猛烈抨击了封建礼教和旧文化。
44、劳工神圣 1918年11月16日,蔡元培作了《劳工神圣》的演说,鲜明提出要“认识劳工的价值”,并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
45、内除国贼,外抗强权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在天安门集合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46、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1919年初,李大钊发出了“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的号召,五四以后,他进一步号召青年知识分子投身到劳动人民中去,通过“共同劳动”来改造中国和改造自己。
47、为自由而战,为争人权而战京汉铁路总工会在1923年2月4日实行全路大罢工,提出了此口号。
48、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
他在遗嘱中说:“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
”49、枪杆子中出政权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做了重要发言,指出党今后“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是党对革命认识的重大进步。
50、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928年春,毛泽东提出这句响亮的口号,从思想上、工作方法上清除“左倾”机会主义的影响。
5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信批评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
他引用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由此,这句话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
52、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53、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中共中央在《八一宣言》中号召全民族团结抗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54、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1939年,毛泽东发表了“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文章,指出:“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后被概括为“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行动口号。
5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中,我党多次强调自力更生的原则,后来这句口号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56、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
57、为人民服务1939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召集的会议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号召以张思德为榜样,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为人民服务。
58、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1940年,在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的宣言中,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等三大口号。
5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3年8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后来这个口号被视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真理性认识的高度概括,被用做歌曲的名称,唱遍全国,一直至今。
60、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七大”所做的闭幕词中提出此口号。
61、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6年,全面内战开始,国民党气焰嚣张,人民解放军军事力量对比处于弱势。
毛泽东同志就战争打法作了重要指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62、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1946年8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
”63、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947年,人民解放军实现了由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伟大转折,10月10日,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响亮地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略口号。
64、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所写的新年献词中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
三、新中国1949-200465、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在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这句话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的自豪自信的话语。
66、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这是毛泽东1949年9月30日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草的宣言标题。
此口号在解放初期成为流行的口号之一。
后来演变成“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万岁!”67、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党中央提出了这条口号,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68、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写下这句题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指明了方向。
69、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1953年12月,毛泽东在审定和修改中宣部关于学习、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纲时写道,“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从此这句话风行一时。
70、向科学进军1956年1月,在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
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提出了此口号,提出了分步骤、分阶段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的思路。
7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7年2月,由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
72、向雷锋同志学习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
1963年初,他的优秀事迹被公开报道。
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影响几代人。
73、工业学大庆1963年底,大庆油田开发成功。
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74、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1963年,“铁人”王进喜跳下泥浆池搅拌水泥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光辉经典,他的这句口号也传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