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六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讲义-复习运算律及练习 含答案 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讲义-复习运算律及练习 含答案 沪教版

简便运算:一、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 +b +c =a +c +b例:二、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的概念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 +b )+c =a +(b +c )例:三、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概念为: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 ×b=b ×aa ×b ×c =a ×c ×b四、乘法结合律知识点: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 ×b )×c=a ×(b ×c).2.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

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3.乘法结合律:(a ×b )×c =a ×(b ×c )例:五、乘法分配律知识点: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数:(a+b )×c=a ×c+b ×c 或(a-b )×c=a ×c -b ×c补充知识点:1、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25×4×18 25×18×4 =100×18 =1800 =6×5×636×63×5 =30×63 =1890 =75×(25×4) (75×25)×4 =75×100 =7500 =125×8×11125×88=1000×11=11000=(25×4)×(8×125) 25×32×125 =100×1000 =10000 =472+228+156472+156+228 =700+156=856 =963+37-589 963-589+37 =1000-589 =411 =158+(637+263) (158+637)+263 =158+900 =1058 =900-(245+355) 900-245-355 =900-600 =300 =(58+42)+(154+246) 58+154+246+42 =100+400 =500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一课一练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一课一练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一课一练6.1 大数与凑整1.直接写出得数24×15= 960÷60= 44-14×3= 135+138-43= 19+291+81= 740÷10= 25×9×4= 2115+216= 2.列竖式计算:打“*”的题目要验算340×150= 24×303= *629÷37=3.用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704-4×10 1248+539+461+762 99×499+99774÷43+15×14 25×9×44 103×754.列式计算(1)260是21与8差的多少倍?(2)52加191与8的积,再除以20,商是多少?5.填一填(1)数位表从右往左数起,第八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与它相邻的左边一位是()。

(2)123078945 读作:10000850200读作:(3)五千六百八十九万四千零七写作:,二十亿四千万零四写作:,(4)用四舍五入法凑整124536784(5)用去尾法把下列各数凑整(6)用进一法把下列各数凑整(7)四千五百零七万九千零四十八写作:,是()位数,分()级,表示个一和个万。

用“四舍五入”法凑成整十万数是,用“去尾法”凑成整万数是,用“进一法”凑成整十万数是。

(8)比较大小5 969101210137811234(9)填入合适的单位一瓶橙汁550()大象约重5()(10)单位转换830m=()dm 10000kg=()t 56000ml+4 l=( )l(11)从小到大排列1318、1320、11206.一辆汽车5小时行375千米,照这样计算,行900千米需要几小时?7.玩具厂生产一批玩具3120件,计划12天完成,实际8天完成,实际比计划每天多生产多少件?8.加工一批机器零件,师徒两人工作8小时共加工376个,师傅每小时加工24个,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9.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修60米,30天完成。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练习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练习

四年级数学易错题练习一、口算:17×5÷17×5= 27+8-27+8= 100-64+36=4+21×4+21= 444÷2×2= 535-(135+120)=25-25÷5= ( )-63=21 ( )-45=45 ( )÷45=45 73+27×3= 810÷9-9=178+179+138= 1511+1813+154= 二、竖式计算并验算:7995÷39= 209×306= 187240÷62=三、写出计算过程:□×17=0 □÷17=17 17-□=0 □+17=17四、递等式计算:861-47+653 861-47-653 808×125 25×444927-(462-327) 927-(462+327) (25+61)×4 (25×61)×4384+216+186+104 2070÷[ (1084-274)÷17]五、文字题:1、一个数与15的积再加上25,和是190,这个数是多少?(先画树状图,再列综合算式解答)2、13除2600的商被25除以5的商除,结果是多少?3、一个数被24除,商35,余20,这个数是多少?4、18加上330除以15的商,所得的和再乘24,积是多少?5、96与80的差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六、填空:1、小明在计算 15×(★–6)时,错算成 15×★-6,他算出的数跟正确答案差( )。

2、 2040200 的相邻的整十万数是( )和( )。

3、由 3个千万、16个十万、8个千和9个一组成的数写作( ),读作( ),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万位是( )。

4、 排列顺序:3吨 65000千克 3000千克60克 300000克 3吨6千克(从小到大) 800800毫升 801升 799999毫升 800升888毫升(从大到小) 43,42,92,122 (用>把它们连接起来)5、A × B + A ×C = A ×(B + C), 运用了( )。

《圆的初步认识》(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圆的初步认识》(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圆的初步认识》(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案:《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主要涵盖教材第六章第二节“圆的初步认识”。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其特点。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其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圆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圆心、半径、直径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画出一个圆,并准确找出圆心、半径、直径。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绳子。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把尺子。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圆形物品,如圆桌、篮球等,引导学生发现圆的特点。

2. 邀请学生上黑板画出一个圆,并指出圆心、半径、直径。

二、圆的定义(5分钟)1. 讲解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所有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引导学生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三、圆的画法(5分钟)1. 讲解圆的画法:使用圆规和直尺,固定一点作为圆心,调整圆规的距离作为半径,画出圆。

2.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画圆,并指出圆心、半径、直径。

四、随堂练习(5分钟)1. 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并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2. 让学生互相交换检查,找出错误并改正。

五、例题讲解(10分钟)1. 出示例题: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求这个圆的半径。

2. 讲解解题思路: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所以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3. 让学生独立完成例题。

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5分钟)1. 讲解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2. 让学生运用这个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5分钟)1. 在黑板上写出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

2.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并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第四单元 正推(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第四单元 正推(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教案:第四单元正推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第四单元的正推教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正推的定义、正推的方法和正推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正推的概念,掌握正推的方法,并能运用正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正推的定义,掌握正推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正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1. 正推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正推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练习题和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或引导学生回顾,复习相关知识点,如前几单元的学习内容。

2.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正推,并简要介绍正推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正推的定义和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和演示。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正推的规律和方法。

3. 教师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正推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正推方法进行解决。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板书,包括正推的定义、方法和示例。

2. 教师在板书上标注重点和难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设计(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2.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六、课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正推的定义,掌握正推的方法,并能运用正推解决实际问题。

4.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沪教版

4.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沪教版

4.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沪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编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讲的课题是《4.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这是沪教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

我们将深入探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之间的基本关系,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将这些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工作场景图片,以及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工作场景的图片,如农民耕田、工人施工等,引导学生思考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2. 概念讲解:接着,我会详细讲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会用实际的例子来解释这些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我一起解答,通过解答过程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在讲解过程中,我会设计一些简洁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6. 作业设计:课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描述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2.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一个人的工作效率。

3. 假设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是每小时完成10个任务,如果他工作了3小时,他一共能完成多少个任务?答案:1.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是:工作效率乘以工作时间等于工作量。

2. 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可以通过他每小时完成的任务数量来计算。

沪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四舍五入法

沪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四舍五入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2四舍五入法一、单选题1.8□360≈9万,那么你认为“□”内应该可填()。

A. 4~9B. 1~5C. 5~92. 159****0480约是( )A. 200亿B. 159亿C. 160亿D. 260亿3.19□789≈19万,方框里最大可填()A. 5B. 4C. 94.9.948精确到十分位是()。

A. 9.9B. 10C. 9.0D. 10.05.下面的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79.513≈0.96≈()A. 80.0;0.9B. 79.5;1.0C. 79.5;0.966.要使29□680≈30万,□里有()种填法?A. 1B. 3C. 4D. 57.9□560≈10万,“□”里可以填()A. 4B. 5C. 9D. 5、6、7、8、9二、判断题8. 1204999≈121万.9.30□560≈31万,“□”里最小可以填4.10.近似数一定比准确数大11.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12.把7.086保留一位小数,要用到的方法是“五入"。

三、填空题13.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面积约为2400000平方千米=________万平方千米.14.求小数的近似数同求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是采用了________。

15.把4965430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________,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亿.16.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2800000=________万;900000000=________亿.17.一个正整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99万,问这个数最大是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

18.按要求取后面循环小数的近似值.19. 267400200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四、计算题20.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求出近似数是8.3,这个两位小数可能是哪些?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五、解答题21.把下面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已发现的秦兵马俑俑坑占地面积共25392平方米,其中一号坑面积为14260平方米.22.标一标,填一填。

2021学年沪教版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 数学小练习卷(共7套附解析)

2021学年沪教版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 数学小练习卷(共7套附解析)

2021学年沪教版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小练习(一)1、(1)小胖今年的压岁钱有9200元,存掉5000元,买一台电脑花掉3825元,剩下的钱他要去买45元/套的书,他最多能买几套?(1)“六一”儿童节,低年级有125个同学参加演出,高年级有87人参加,如果每辆车坐32人,学校至少要租几辆客车才能保证人人有座?(3)2002年我国城镇每人平均生活用水量为每日219千克,小红一家3人一个月(按30天计算)需要多少千克?(4)汽车每行驶100千米需要10升汽油,王叔叔驾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到达。

现有汽油30升,他从甲城开往乙城中途是否需要加油?(5)学校买来白粉笔120盒,比红粉笔的6倍还多18盒,学校买来这两种粉笔多少盒?(6)张师傅计划用6小时完成一批零件,实际每小时加工72个,结果提前1小时完成任务。

这批零件有多少个?(7)128122 1171007 862418 (8)8()=43=()12=()() (9)499840014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十万位是( ),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到千万位是( )。

(10)在下面各数字之间填上+、—、×、÷、( ),使等式成立10 4 8 2=24(11)被减数、减数、差相加的和是80,其中差是20,减数是()。

2、选择、(1)下面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数是( )A 、1450700B 、1405700C 、1400507(2)一辆重型大卡车可以载重( )A 、10吨B 、100吨C 、1000吨(3)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是( )A 、396600㎡B 、396600km²C 、396600dm²(4),在方框里填上一个数,使这个数最近1亿有()种填法。

A 、 1B 、2C 、3答案:1(1)(9200-5000-3825)÷45=8(套)……15(元)(2)(125+87)÷32=6(辆)……20(人)6+1=7(辆)(3)3×219×30=19710(千克)(4)(60×4)÷(100÷10)=24(升)不需要加油(5)(120-18)÷6+120=137(盒)(6)72×(6-1)=360(个)(7)> > = (8)6 16 略(9)499800000 500000000(10)(10-4)×8÷2=24 (11)203、B B A A2021学年沪教版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小练习(二)一、直接写出得数20×(20÷20×20)= 20÷(20÷20)×20= (20-20)×20÷20=(20×20÷20)×20= 20+(20-20)×20= 20-20÷20+20=(20×20-20)÷20= (20+20×20)÷20= (20+20)×20÷20=二、填空1、运用加法、乘法的各种运算定律,在上填上合适的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练习六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期中测试
(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6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计算(42%)
一、直接写得数(12%)
176+34=
5×240= 125×8= 841717+= 1000-89=
91÷13 6300÷90= 1130-= 75+25÷5= 237-150+50 1000÷25×4= 12×(1000-980) =
二、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20%) 7280-280×12
1650-78-222+350 1230÷6+15×13 41×(982+760÷38)
1472÷[﹙2100-1364﹚÷23]
三、列综合算式计算(10%)
1、36乘24的积比1000少多少
2、320加上480的和除160的5 倍,
商是多少?
第二部分概念(24%)
一、填空(16%)
1、填写合适的单位
操场的面积是2100( )
一罐可乐有360( ) 2、32km =( )2m
60002m =( )2dm 5t -2300 kg =( )kg
70L +4000mL =( )ml
3、用分数表示
空白部分占整体的()
涂色部分占整体的()或()4、比较大小
1 9()
1
99
8
25
()
18
25
5、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重庆市人口达到三千零九十万四千五百人,这个数写作(),用“四舍五入”法凑整成整万数是
()。

6、把3×8=24,60-24=36,36÷4=9这三个分步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7、轮胎厂11月将引进一条新的流水线,估计每天能生产380个轮胎。

请你估算
一下,11月能生产出()个轮胎。

这里所求的是工作()。

二、选择(8%)
1、下面各数中,1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3033000
2、101个万和110个一组成的数是()。

D.1010110
3、小王6分钟打字1080个,小李10分钟打字1500个。

谁的工作效率高
()
A.小王B.小李 C.一样 D.无法比较
4、在
557
1
122112
、、、中,最小的是()。

A.
5
12
B.
5
21
C.
7
12
D.1
第三部分应用(30%)
2、工程队3天能筑路1200米,照这样计算,一星期(7天)可以筑路多少米
3、一本书有144页,小亚看了4天,还剩36页没看。

她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4、徒弟8小时能生产96个零件,师傅的工作效率比徒弟工作效率的2倍多 6个。

师傅每小时能生产多少个?
5、一张课桌的价钱是120元,相当于3把椅子的价钱,学校新添置了20把椅子,桌
椅共花去了多少钱
第四部分综合运用(4%)
师傅徒弟合作加工一批零件,3小时能完成任务,如果徒弟单独做需要7小时,已知师傅每小时能做60个。

问徒弟每小时能做多少个这批零件共少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