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加工工程自动化

合集下载

冲压加工的工序是否可以自动化?

冲压加工的工序是否可以自动化?

冲压加工的工序是否可以自动化?一、什么是冲压加工?冲压加工是一种利用冲压设备对金属板材进行加工的工艺。

冲压工艺包括剪切、冲孔、弯曲、拉伸等多项工序,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家电等行业。

二、为什么冲压加工需要自动化?1. 提高生产效率传统的手工操作需要人工控制加工设备,操作繁琐且速度有限。

而自动化冲压加工线可以实现连续生产,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2. 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冲压加工线通过精密的控制系统和先进的传感技术,能够准确控制加工参数,保证产品尺寸、形状的一致性和精确度,提高产品质量。

3. 降低劳动强度手工操作需要操作者长时间保持重复动作姿势,容易导致疲劳和劳动损伤。

而自动化冲压加工线能够代替人工操作,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三、冲压加工是否可以完全自动化?目前,冲压加工已经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但是否可以完全自动化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工序复杂性冲压加工涉及多种工序的组合,每个工序都需要相应的加工设备和操作步骤。

虽然自动化冲压加工线可以实现部分工序的自动化,但面对复杂的产品结构和工艺要求,仍然需要人工干预和调整。

2. 材料变化性冲压加工材料多样化,包括不锈钢、铝合金等,每种材料的特性不同,加工参数需进行调整。

目前的自动化冲压加工线对于不同材料的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 检测难度冲压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产品尺寸、形状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

但是,自动化检测系统的复杂程度较高,需要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

目前的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冲压加工的工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但是,由于工序复杂性、材料变化性和检测难度,完全实现冲压加工的自动化仍需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冲压加工的自动化水平会不断提高,为制造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材料加工技术工程学

材料加工技术工程学

材料加工技术工程学简介材料加工技术工程学是一门研究材料加工方法与工艺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材料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加工过程,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并优化加工工艺以满足不同材料的要求和应用需求。

发展历程材料加工技术工程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人类对于金属和其他材料进行加工的需求。

古代人类使用简单的手工工具进行原始的材料加工,如打砣、打铁、雕刻等。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加工技术和金属加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材料加工技术工程学也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现代材料加工技术工程学主要包括金属成形加工、非金属材料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的发展,材料加工技术工程学也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不断推动着材料加工技术的进步。

重要性与应用材料加工技术工程学对于现代工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在制造业领域,材料加工技术工程学的应用广泛,涉及到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众多行业。

材料加工技术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结构与加工性能关系、材料加工过程仿真与优化等。

通过研究以上内容,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加工方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此外,材料加工技术工程学也积极探索新的加工方法和工艺,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科技需求。

研究内容1. 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加工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材料的研究,可以了解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确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2. 材料结构与加工性能关系研究材料的结构对其加工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研究材料的结构特征,了解材料的加工行为,可以为加工过程的优化提供依据。

对于不同材料的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的结构来解决。

3. 材料加工过程仿真与优化材料加工过程仿真与优化是材料加工技术工程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对加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可以预测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并优化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化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自动化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自动化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自动化工程是指利用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加工原材料或半成品,实现产品的自动生产、检测、包装等一系列生产流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降低成本。

自动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需要充分考虑生产线的布局、设备选型、运行控制和维护保养方面的因素,以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二、施工目标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2.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自动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3.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自动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原材料损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施工方案1. 自动化工程设计:首先,需要对生产现场进行现场勘测,并根据生产需求和生产线布局设计自动化工程方案。

2. 设备选型:根据生产需求和自动化工程方案,选择合适的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保证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3. 系统集成:对选定的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进行系统集成,确保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4. 运行控制:设计运行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线的远程监控和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安全保障:设计安全保障系统,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6. 维护保养:设计设备维护保养方案,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四、施工流程1. 勘测设计阶段:对现场进行勘测和设计,确定自动化工程的布局和设备选型。

2. 设备采购阶段:根据设计方案和设备选型,对自动化设备进行采购。

3. 设备安装阶段:对采购的自动化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系统集成阶段:对安装完成的自动化设备进行系统集成,确保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

5. 运行控制阶段:设计运行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线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6. 安全保障阶段:设计安全保障系统,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7. 维护保养阶段:设计设备维护保养方案,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发展趋势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发展趋势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发展趋势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一门涉及材料加工、成型、控制和优化的学科,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也将越来越智能
化和自动化。

例如,智能化的机器人和自动化的生产线可以实现高效、精
准和可重复的材料成型和控制。

2.精细化和高效化: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
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也将越来越精细化和高效化。

例如,先进的材料成型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度和高效率的材料加工和成型。

3.绿色化和可持续化: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材料
成型及控制工程也将越来越绿色化和可持续化。

例如,绿色的材料成型技
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4.多功能
化和集成化:随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将越来
越广泛和多样化。

例如,多功能的材料成型技术可以实现多种材料的加工
和成型,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同时,集成化的材料成型技术可以实
现多种工艺的集成和优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材料成
型及控制工程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化、可持续化、多功能
化和集成化。

这些趋势将推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
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什么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材料的加工和成型技术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它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质,并设计和优化相应的加工过程,以实现对材料的精确控制和成型。

材料成型的分类材料成型可分为热成型和冷成型两大类。

热成型热成型是利用材料的高温软化性质进行成型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包括热轧、热挤压、锻造等工艺。

热成型可以改善材料的结晶结构,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冷成型冷成型是在室温下进行成型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包括冷轧、冷挤压、拉伸等工艺。

冷成型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成型,并可保持材料的冷加工硬化效应,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材料成型的工艺材料成型的工艺包括模具设计、工艺规程制定、设备选型等。

模具设计模具是材料成型的核心工具,它决定了成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模具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质、加工工艺要求、成品的结构特点等因素。

工艺规程制定工艺规程是指在材料成型过程中所需采取的各项措施和操作步骤。

工艺规程的制定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质、成品的要求、设备的能力等因素。

设备的选型是根据材料成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

设备的选型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质、成型的工艺要求、生产效率等因素。

材料成型的控制方法材料成型的控制方法包括传统控制和先进控制两大类。

传统控制传统控制主要包括手工控制和PID控制。

手工控制是指根据经验和直觉进行控制,它的缺点是人为因素较大,容易导致成型质量的变异。

PID控制是一种常用的自动控制方法,它根据系统的误差、偏差和积分来调整控制参数,以实现对成型过程的控制。

先进控制先进控制主要包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控制等。

这些方法能够根据成型过程的实时数据来自适应地调整控制参数,提高成型过程的精度和稳定性。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什么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研究如何设计、制造和控制机械设备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技术等方面内容。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有四个方向:焊接、铸造、热处理、锻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成型也变得越来越机械化和自动化。

当今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制造技术向着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焊接:近20年来,随着数字化,自动化,计算机,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焊接质量的高度重视,自动焊接已发展成为一种先进的制造技术,自动焊接设备在各工业的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正在迅速扩大。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焊接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是焊接机构制造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焊接采用加热和加压或其他方法使热塑性塑料制品的两个或多个表面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方法。

自动化采用具有自动控制,能自动调节、检测、加工的机器设备、仪表,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作业的技术措施。

其目的在于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等。

自动化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代自动化技术主要依靠计算机控制技术来实现。

焊接生产自动化是焊接结构生产技术发展的方向。

现代焊接自动化技术将在高性能的微机波控焊接电源基础上发展智能化焊接设备,在现有的焊接机器人基础上发展柔性焊接工作站和焊接生产线,最终实现焊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在焊接设备中发展应用微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如数控焊接电源、智能焊机、全自动专用焊机和柔性焊接机器人工作站。

微机控制系统在各种自动焊接与切割设备中的作用不仅是控制各项焊接参数,而且必须能够自动协调成套焊接设备各组成部分的动作,实现无人操作,即实现焊接生产数控化、自动化与智能化。

微机控制焊接电源已成为自动化专用焊机的主体和智能焊接设备的基础。

如微机控制的晶闸管弧焊电源、晶体管弧焊电源、逆变弧焊电源、多功能弧焊电源、脉冲弧焊电源等。

微机控制的IGBT式逆变焊接电源,是实现智能化控制的理想设备。

数控式的专用焊机大多为自动TIG焊机,如全自动管/管TIG焊机、全自动管/板TIG焊机、自动TIG焊接机床等。

钢筋加工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应用研究

钢筋加工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应用研究

钢筋加工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应用研究人类对于自动化与智能化的追求从未停止,无论是工业生产中的机器人应用,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智能家居,这些技术的应用都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和便利性。

在工程建设领域,钢筋加工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其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应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一、钢筋加工的基础流程钢筋加工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了从钢筋原材料的采购到最终的成品出厂的整个过程。

基础的加工流程包括钢筋的切割、弯曲和焊接等环节。

传统的钢筋加工流程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且容易产生误差,效率也难以保证。

二、自动化技术在钢筋加工中的应用为了改善传统的钢筋加工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自动化技术被引入到了这个领域。

首先,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如自动钢筋切割机、自动钢筋弯曲机和自动焊接机器人等,可以实现对钢筋的快速、准确的加工。

这些设备能够根据预设的程序一次完成多个工序,减少了人为的操作,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其次,通过使用激光测量仪等传感器技术,可以对钢筋材料的尺寸、长度和角度等进行精确测量,有效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尺寸偏差和焊接失真等问题。

同时,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整个加工过程的自动控制和监测,确保质量和安全。

三、智能化技术在钢筋加工中的应用除了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技术也在钢筋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实现对钢筋品质的在线检测和缺陷预警。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

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整个钢筋加工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测和实时控制,提高生产的可控性和效率。

四、钢筋加工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展望尽管钢筋加工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在提高效率和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系统的成本较高,对于一些中小型工厂来说,投入显得过于庞大。

其次,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仍需要克服一些困难,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和培养。

加工设备自动化

加工设备自动化
特点:工序集中、生产率高、自动化程序较高、 造价相对较低;专用性强、改装不方便。
自动化实现:通过数控技术 需求:一种是工艺的需要;另一种是在多工序加
工或多品种加工时,为提高生产率而采用数控。 结构:利用数控单坐标、双坐标或三坐标滑台或
模块、数控回转工作台等数控部件和普通通用部 件混合所组成。
第二章 加工设备自动化
加工设备自动化的要求: 高效、精密、工序集中和具有一定的柔性
➢高效就是生产率要达到一定高的水平; ➢精密即加工精度要求成品公差带的分散度小,成品达到完全 互装配,便于实现“准时方式”的生产; ➢可靠就是其设备已能达到极少故障; ➢ 工序集中就是一台设备实现多道工序; ➢柔性即可实现多品种零件加工。
其自动化水平直接影响冲压工艺的稳定实施,对保证产品 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确保操作者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 作用。
47
冲压工艺分类: 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是在冲压过程中使冲压件与坯料沿一定 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同时冲压件分离断面的质量 也要满足一定的要求。
分离工序又包含切断、落料、冲孔、切口、切边 和剖切等。
1)对半自动加工设备通过配置自动上下料装置以实现 加工设备的完全自动化;
2)对通用加工设备运用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技术等进 行自动化改造;
3)根据加工工件的特点和工艺要求设计制造专用的自 动化加工设备,如组合机床等;
4)采用数控加工设备,包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
8
2.分类
适应不同生产率水平要求的自动化加工设备,主要有以下 各类: (1)全(半)自动单机 又分为单轴和多轴全(半)自动 单机两类。 (2)组合机床 (3)自动线(Transfer Line——TL) (4)一般数控机床 (5)加工中心(MC) (6)柔性制造单元(FM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加工工程自动化
相关课:材料工程计算机测控与仿真,主要解决 材料加工“环境参数控制”问题。讨论:? 本课程:主要解决被加工件的时空转移及设备的 机械动作问题----顺序控制。 自动化概述 机械(化)系统(传动) *纯硬件顺序自控 *计算机位式控制 *PLC应用 三束(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 束斑形态、轨迹及设备控制
时间 继电器
三 控制、执行器
1 按键(钮)
2 继电器(接触器)
触点描述及符号
四 一维顺序机械运动
1 问题的提出:工步过程要求描述
开始后, 把一工件由原位运送到工位(1);停时刻N1后退 回原位;再停N2时刻后重复上述过程。可停止。
2 顺序规划Hale Waihona Puke 节拍表(6人在黑板上分别画梯形图)
3 纯硬件(继电器)系统线路 (梯形图)
;如果P1.0高电平则 ;如果P1.0低电平则
MOV A, P1 ;采集P1口入A CJNE A,1,CH3 ;如果A不等于1则
二 输出接口的隔离、驱动电路
输出汇编指令
SETB CLR MOV MOV P1.0 P1.0 P1,#1 P1,#0 ;P1.0输出高电平 ; P1.0输出低电平 ; P1.0输出高电平 ; P1.0输出低电平
三 材料工程自动化演示(动画)
摄像: 1 翻砂 2 浇铸 动画: 1 压铸机 2 保护加热、淬火炉
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参考数目 及要求(考试方法)
(一)主要内容:一维顺序自控的两个实施方法。 (二)参考书目: 1 王振清,材料工程计算机测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版社,2003.12 主页选学院构成中的“材料加工工程与 自动化系”点击教师情况栏“王振清”论文下载项即可。 2 田瑞庭,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 社,(北航TP332/34) 3 韩生廉,顺序控制,同济大学出版社,(北航 TP273/228) (三) 考试:开卷考试
第一讲 材料工程自动化概述
一自动化定义及系统 二材料工程自动化简介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安排及要求
二 自动化定义及系统
1 自动化早期的含义即“机械化”:中国古代的 “指南车”,三国时诸葛亮的“木牛留马”, 传说中古墓、古堡中的“机关”; 国外传来的“自动步枪”称作“机关枪”。 2 现代定义的“自动化”其主要目的仍是机械化: 机械动作的自动、有序进行。(Automatic) 3 自动化中的主要问题: A 动力产生:电动机----(机械、液压),热能 B 动力传送:运动方向( 直线、转动及 角度---)变化,运动速度 C 时空信息:机械部件间的信息传送(时间-到时,空间--到位) D 执行机构(施放能量):阀,卡---
定义: 机械化(最初)“机关(枪)”, “Automatic” +电气化(+射流技术)(以前); +数字化+信息化(当前) 要素:工程施能的自动与自控(动力与传递部, 做工施能部,信息与控制部) 学科:闭环控制,开环控制,顺序控制,控制 理论,机器人,传感器及执行器技术等)。 意义:节省体力与脑力;高效率、稳定性及重 现性。
五 电机拖动
机械动作是工程施能的常见种类之一。 在特殊加工中,仅次于加热。 机械能动的方法很多;城镇中最常见 的是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可分为 三相和单相。 1.三相异步电机使用问题:
接线启动方法
电机换向: 改变A、B、C三相的任两相。 制动方法: 反馈制动----“快速发电”制动 反接制动----“反转、倒拉”制动 能耗制动----“直流输入”制动 变速方法: 变极数调速----结构复杂,挡数较少; 变频率调速----发展方向,成本较高。
B 凸轮---顶杆(气门)
传动方向的转变 伞型(对)齿轮(轴向90);
对齿轮(轴向180);齿轮丝杠(旋转转变 为长距、大力量的直线动力)
二 信息器件
1 空间(位置)信息(位置开关) A 机械式 B 磁控式 C 霍尔式 D 光电式 2 时间信息(时间继电器) A 机械(钟表)式 B 双金属片(电热)式 C 数字式
2单相异步电机的使用
接线与换向
3 继电器使用
A 触点允许电流 B 常开、常闭 触点的数量 C 磁力线圈电压 D 磁力线圈的 接线端子
4 演示及动画
第三讲 计算机(位)控制原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计算机I/O接口与汇编语言 输出接口的隔离、驱动电路 计算机中的时钟控制 顺序自控中的状态记录 PLC的基本功能 PLC的硬件资源
第二讲 顺序控制环节
一 机械系统(发生动力、传递动力---传动) 讨论:方式? 二 信息器件(传递信息---时空传感) 三 控制、执行器件(控制,施加能、力) (以上那些环节含有“换能”过程?) 四 一维顺序控制系统
一 机械(发动、传动)系统
1 动力运动方式 的转变 (直线动力--旋转动力): A 活塞、连杆 ---曲轴、飞轮
一 计算机I/O接口与汇编语言
1 I/O接口 : 计算机的对外接线端口通常为8位,其每一个位均 可单独操作,则成为“并行I/O口”;可输出(控制) 信号的称做“输出口”,可采集信号的称做“输入 口”,两项兼做的称做“双向并行口”。
2 计算机输入接口与汇编语言
JB P1.0,CH1 JNB P1.0,CH2
三 计算机中的时钟控制
四 顺序自控中的状态记录
CPU中的接口寄(锁)存器 (Xi,Yi---输入、输出寄存器) CPU中的随机存储器 RAM (Mi,Pi---辅助继电器、指针) ( Ti,Ci---定时器、计数器)
五 用单片机实现一维机械移动控制的硬件连接
C51语言描述硬件动作
if (P1.0= =1| |P2.0= =1&&P2.1= =0&&P1.1= =0 &&P1.2= =0){P2.0= =1} if(P1.2= =1){ET1=1,T1=0,TH1=A,TL1=B (时钟1中 断初始化并启动)} if (T1= =1| |P2.1= =1&&P2.0= =0&&P1.1= =0 &&P1.3= =0){P2.1= =1} if(P1.3= =1){ET2=1,T2=0,TH2=A,TL2=B (时钟2中 断初始化并启动)} if (T2= =1| |P2.0= =1&&P2.1= =0&&P1.1= =0 &&P1.2= =0){P2.0=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