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疾病所致精神
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包括各种疾病和症状。
这些疾病和症状可以导致人们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产生重大变化,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原因、症状、治疗和预后等方面。
一、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原因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是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的。
首先,脑器质性疾病是指脑部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比如颅脑创伤、中风、脑炎、脑癌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脑部神经元的正常工作,导致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
躯体疾病主要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它们会影响脑部的代谢和供血情况,从而影响神经元的功能。
其次,脑化学物质的不平衡也可能导致精神障碍。
神经递质是神经系统中的化学信使物质,它们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
神经递质不平衡可能导致人们的情绪和情感出现异常,比如焦虑、抑郁等。
最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脑部发育和功能。
一些基因突变或缺陷、早期生活事件(如创伤、虐待、失去亲人等)都可能成为精神障碍的风险因素。
二、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症状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的症状通常因疾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主要表现可以归纳如下:1. 起源不明的认知和记忆退化:包括短期记忆下降、注意力减少、思维迟缓等问题。
2. 行为异常:包括情绪激动、冷漠、暴力行为、疑神疑鬼等。
3. 抑郁、焦虑和其他情绪问题:包括沮丧、失眠、恐惧、逃脱等。
4. 感官和感觉异常:包括幻觉、错觉等。
5. 运动障碍:包括震颤、抽搐、酸痛等。
三、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的治疗主要取决于疾病的特点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常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疗法、心理治疗和支持性疗法等。
药物疗法:药物治疗是治疗患者精神障碍的关键。
针对不同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出不同的药物。
例如,抗抑郁药可以治疗患者的抑郁症状,抗精神病药可以控制患者的幻觉和妄想症状等。
精神科住院医师: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题库

精神科住院医师: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题库1、单选关于谵妄的治疗,下列哪些措施丕墨()A.以病因治疗为主B.对症支持治疗为辅C.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种类、剂量、疗程D.精神症状缓解后继续(江南博哥)巩固治疗E.精神症状缓解后逐渐停用抗精神病药物正确答案:D2、多选不符合谵妄一般临床特点的是()A.起病急、发展快B.持续时间长C.起病慢,进行性发展D.病情波动有昼轻夜重的特点E.多数病人留有后遗症正确答案:B, C, E3、单选下面有关癫痫性精神障碍治疗原则的描述,哪项不对()A.癫痫的治疗尽可能单一用药,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B.依据癫痫的类型选择药物,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C.在治疗癫痫的基础上根据精神症状选用药物D.注意选择致癫痫作用较弱的抗精神病药物E.兴奋躁动者应首选氯丙嗪、氯氮平等治疗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癫痫性精神障碍治疗原则为:抗癫痫治疗尽可能单一用药,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要依据癫痫的类型选择药物,不同药物对不同的癫痫发作类型有不同的治疗反应,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在治疗癫痫的基础上根据精神症状选用药物,注意选择诱发癫痫发作较弱的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和氯氮平易于诱发癫痫发作,故不作为首选。
4、多选脑器质性精神病的概念是()A.具有明确的生物学病因B.脑部有组织形态学方面的改变C.病因各异,但可有共同的综合征D.脑CT检查一定有阳性发现E.常表现有记忆、智能、意识、人格障碍正确答案:A, B, C, E5、多选谵妄的新概念有哪些?()A.急性起病B.病情波动C.意识障碍D.认知障碍E.阴性、阳性症状并举正确答案:A, B, C, D, E6、单选有关阿尔兹海默病轻度时的临床表现不包括哪一条?()A.患者对新近发生的事容易遗忘,学习新知识困难B.患者对自己的认知功能缺损有一定自知力,并力求弥补和掩饰C.常有时间定向障碍D.人格改变,表现为缺乏主动性,少动,孤独,自私,冷淡,情绪不稳E.患者的个人生活正确答案:E7、单选患者,男性,20岁。
5精神病学-器质性精神障碍

住院病人的发生率10%~30%,全麻外科手术后达50 %。通常持续数小时或数天,10-12天完全恢复, 有时可达30天。有的患者可有1-3天的前驱期。 综合性医院最常见
内外科住院病人:5-15% 内科ICU:15-25% 外科ICU:18-30% 老年病房:16-50% 严重烧伤住院病人:20-30% 心脏手术后:30%
治疗与护理
10%~15%的痴呆病因可医(如甲状腺功能减 退、维生素B12缺乏等)。 处理伴发的精神症状 试用一些促脑代谢药物 不可逆的患者加强康复训练,减缓衰退
治疗与护理
护理
生理方面:保持能量,防止躯体外伤 心理方面:维护自尊,防止激动,调节应激 社会功能:定向力训练,语言交流
阿尔茨海默病
21号染色体上的APP基因, 14号染色体上的早老素1基因(SP1) 1号染色体上的早老素2基因(SP2) 19号染色体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是老 年型AD的危险因子。有APOEε4基因者AD风 险率增加,发病年龄提前。
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表现
AD一般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无缓解,病 程8~10年。个别人也可持续15年。 最后发展为严重痴呆,常因褥疮、骨折、肺 炎、营养不良等继发躯体疾病或衰竭而死亡。
临床特征
急性起病:意识障碍 慢性起病:记忆障碍、人格改变、痴呆综合征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 谨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
(一)阿尔茨海默病--AD
概念
阿尔茨海默病(AD):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 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 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 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 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SP),神经原纤维缠结(NFT) 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 65岁以前起病者旧称老年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 有同病家族史,病情发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 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概念诊断及治疗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概念诊断及治疗王世忠【注】一、基本概念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由脑部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称为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包括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脑肿瘤,癫痫等所致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是由脑以外的躯体疾病引起的,如躯体感染,内脏器官疾病等,器质性与功能性的区分只能看是人为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人们都认识到精神障碍或行为紊乱是不可能脱离脑部改变的物质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过去不能被发现有脑部病变的病人中,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发现脑部存在某些轻微的改变,如全身麻痹症、维生素缺乏引起精神障碍等,后来被证实是器质性的。
但在现阶段的临床实践中,把精神病概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因为它们在预后和治疗上有很大的差别,可造成严重后果。
关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很难正确估计,由于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存在,人口中老年人数增多,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必将增高。
关于脑器质性综合征的分类与描述存在许多混乱,这类病人处于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共同的范畴内,二科间的医生有其共同观点,有根据症状是否影响及日1常生活,而将器质性脑综合征分为“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两类,(DSM-Ⅲ 1980);有根据起病的急慢和是否可恢复性,分为“急性”和“慢性”脑综合征两类。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复杂性,各种病理过程不一定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影响大脑功能,即使所谓弥漫性脑病变,也可能以影响某一部位为主,急性和慢性脑综合征的名称与其含义也存在不少缺点,但在临床工作中对初步筛选器质性精神病时,还有一定的价值。
急性和慢性的划分概念是从内外科领域内借用过来的,分别表示起病快速或缓慢,病程短促或持久。
急性脑病综合征多见于急性中毒感染状态。
而慢性综合征多见于脑部病变。
通常认为急性脑综合征是可逆的,而慢性脑综合征是不可逆的。
事实上也非绝对如此,如恶性贫血和甲状腺功能不足的患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和某些起病很急的脑外伤患者的症状都是可逆的,相反,急性起病的严重一氧化碳中毒或Wernicke脑病患者也可出现慢性不可逆的综合征。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梁飞平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概念●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阿尔茨海黙病●血管性痴呆●中枢感染所致精神障碍●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颅内肿瘤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概念:脑部病理或病理生理学改变所致的一类精神障碍。
●概念: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
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变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
●病因:●1.颅内病变:包括:①颅内感染性病变;②脑外伤;③脑血管病如梗塞、出血;电解质紊乱,④颅内肿瘤;⑤颅内寄生虫如血吸虫肉芽肿;⑥癫痫及发作后的朦胧状态等。
●2.各种躯体疾病:通常是起病急和/或病情重的疾病。
如肝性脑病、尿毒症性脑病、肺性脑病、各种急性传染病。
●3.药物及其他物质中毒:如酒中毒、阿托品、一氧化碳中毒、海洛因中毒等。
●4.物理因素致病:如电击、日射病、冻伤等。
●谵妄的主要临床表现:●谵妄通常急性起病,症状变化大,通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典型的谵妄通常10至12天可完全恢复,但有时可达30天以上。
部分病人发病前可有前驱症状,如焦虑不安、激越、注意涣散和睡眠障碍等,前驱期持续约1-3天。
●谵妄的临床特征包括:●1.意识障碍:病人可表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多数病人的意识障碍有昼轻夜重的节律变化。
有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严重者可出现人物定向障碍。
记忆障碍以即刻记忆和近记忆障碍最明显,患者尤其对新近事件难以识记。
好转后患者对谵妄时的表现或发生的事大都遗忘。
●2.感知障碍:常见,包括感觉过敏、错觉和幻觉。
患者对声光特别敏感。
错觉和幻觉则以视错觉和视幻觉较常见,其内容常具有恐怖性和场面性。
●●3.思维障碍:表现思维不连贯,可因错觉和幻觉而产生继发性的片断妄想。
●4.情绪障碍:情绪波动常见,包括焦虑不安、抑郁、恐惧、愤怒或淡漠等。
●5.行为障碍:可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抑制和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冲动无目的性、或表现不自主运动。
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练习题

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一、A11、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学特征性诊断依据是A、脑神经细胞减少B、脑神经细胞缩小C、老年斑D、染色体溶解E、胶质细胞增生2、下列哪项不属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A、脑炎伴发精神障碍B、老年痴呆C、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D、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E、癫痫伴发精神障碍3、脑器质性精神症状的有无在于A、左侧大脑半球受累B、右侧大脑半球受累C、双侧大脑半球受累D、大脑局部受累E、以上各项均可4、下列哪一项不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A、神经系统阳性体征B、脑病的病史C、提示脑部疾病的物理化验异常D、精神症状E、明确的躯体疾病二、A21、男性,17岁,近半月低热37.8℃,讲话含糊,情绪易激惹。
对父母态度粗暴,有时打骂,胡言乱语,自笑,乱窜病室,抽搐1次,有二便失禁。
躯体检查:T 37.5℃,P 100次/分。
P 140/90mmHg。
下肢肌张力增高。
右侧巴氏征(+),克氏征(-),CSF:潘氏阳性,精神检查:意识模糊,表情呆滞。
言语减少,偶有一言半语,称父母是“后爹娘”,无故自笑,头部CT正常,脑电图:弥漫性δ波以额颞为主,有阵发性尖波发放。
该患者诊断是A、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B、精神分裂症C、脑肿瘤所致精神障碍D、癔症E、癫痫性精神障碍2、男性,51岁,5年前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遗留右侧半身轻瘫,1年来认为自己患了癌症,到处求医检查均被否定。
但患者仍坚信不移,多次自杀未遂。
查:意识清,有命令性幻听、幻嗅、疑病妄想、被害妄想、情感脆弱、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和判断力差,血压180/100mmHg,其诊断最可能是A、精神分裂症B、抑郁症C、早老性痴呆D、人格障碍E、脑血管所致精神障碍3、35岁男性,病人1年前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厌世,近半年转为情感高涨,言语行为增多,自高自大,爱管闲事,讲话常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有感染力,病人四年前头部受过外伤。
该患者诊断考虑A、躁狂病B、抑郁症C、双相情感障碍D、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E、人格改变4、32岁男性,17岁时起病,走路不稳,偏向一侧,双手震颤,眼睛看不清字,成绩下降,25岁时出现癫痫大发作,27岁逐渐出现精神异常,吵闹不休,打人骂人砸东西,时有自言自语,随地大小便,吐字不清,流口水,患者妹妹有相同病史。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其诊断标准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症状,脑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碍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
例如,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语言障碍、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等症状。
2. 脑血管病变的证据,诊断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需要有脑血
管病变的证据,可以通过脑部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来确认
是否存在脑血管病变,例如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瘤等。
3. 症状持续时间,根据临床标准,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症
状需要与脑血管病变的时间相一致,即症状的出现与脑血管病变的
发生有明确的时间联系。
4. 排除其他原因,在诊断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时,需要排除
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精神
分裂症等。
总的来说,诊断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脑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病史等多方面的信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脑血管病变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
同时,临床医生在进行诊断时需要谨慎综合分析,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脑器质性精神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诊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可根 据以下情况
有引起精神障碍的脑部疾病、脑损伤或 脑功能不全的证据;
脑病变和精神病症发作有时间上的关系;
精神障碍可因原发性脑部疾病的变化而 发生相应的变化;
精神病症不是由其他病因引起〔如家族 遗传或应激等诱发因素〕。
二、常见综合症
谵妄〔delirium〕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 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其以意识 障碍为主要特征。因急性起病,病程短 暂,病变开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病 综合征〔acute brain syndrome〕
AD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神经纤维缠结〔NFT〕。 老年斑〔SP〕。 载脂蛋白E〔APOE〕。 乙酰胆硷及其他神经递质的改变。
发病机理—NFT
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可存在于正常 脑。
在AD病人,NFT的量增多。 存在于神经元的细胞浆内。 表示毁坏了的细胞结构。
发病机理—SP
老年斑可见于脑及其血管组织中。 其核心是B-淀粉样蛋白,周围是毁坏了
第五章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根本概念:是指由脑部病理或生理学改 变所致的一类精神障碍,并以此与所谓 功能性精神障碍相区别,物质滥用和精 神发育迟滞虽然符合上述定义。但常规 上并不包括在此类精神障碍中。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主要包括 两类综合症
第一类综合征以认知功能或意识障碍为 主,如痴呆,谵妄等。
第二类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功能性精神 障碍相似,如精神病性病症群、抑郁、 焦虑病症群等。
发病机理—乙酰胆碱及其他 神经递质的改变
不少神经通路被破坏。
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清素、5-
羟胺、谷氨酸↓。 生长抑素↓。
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持续性、进行性、无缓解。 病程平均8-10年,个别达15年以上。 典型主诉为记忆减退。 两种根本类型:认知和非认知病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概述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概念 是指具有明确的生物学病因或者发病与某种生物学
因素有关的精神异常。 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统
称。 是相对应非器质性精神障碍而言的。
• 精神病学界的习惯 • 人为的 ﹑相对的﹑有条件的, • 实际上各种精神障碍或行为紊乱都离不开大脑改变的物
对症治疗为辅(治疗精神症状) 安全、有效、短期
常见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一、阿尔茨海默病 二、血管性痴呆 三、其他脑变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四、颅内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 五、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 六、颅内肿瘤所致精神障碍 七、癫痫性精神障碍 八、梅毒所致精神障碍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治疗)
物质滥用和精神发育迟滞虽然符合上述定义,常 规上并不包括在此类精神障碍中
引起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疾病
脑变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 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
脑血管疾病:脑卒中、血管性痴呆 颅内感染:脑炎、神经梅毒、艾滋病 颅脑创伤:脑外伤 占位:肿瘤、硬膜下血肿 中毒、缺氧:一氧化碳、药物 癫痫等
质基础 • 对认清临床现象﹑指导诊断治疗有实际意义
常见临床综合征
谵妄(急性脑综合征) 痴呆(慢性脑综合征) 遗忘综合征 人格改变 精神疾病综合征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概念:是指脑部有明显的组 织形态或病理生理改变导致的精神障碍。
包含:一组疾病 病因:脑部疾病直接损伤CNS 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 精神症状 预后:取决于脑部疾病 (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病程、
白为核心形成细胞外老年斑③神经元颗粒空泡变性 ④血管壁淀粉样蛋白变性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分子生物学研究 ①遗传因素:AD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近年发现三种早发型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的AD致病基因,分别位于21、19、14和1 号染色体上。
21(APP) 19(APOE) 1(PS2) 14(PS1)染色体基因突变
由Alois Alzheime于 1906年首次描述。
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退行 性脑变性疾病。
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 起病。
病程缓慢且不可逆。 智能损害为主。
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占痴呆总数的60%~70%。 AD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多于男性。
Alzheimer's Disease affects 5% of people over 65 affects 20% of people over 80
3.言语障碍:明显,最初语义障碍——找词 困难、用词不当、张冠李戴、赘述、不得要 领、阅读、书写障碍;加重,命名性失语, 进一步加重——语法错误,语句颠倒;最终 语速破坏,胡乱发音或缄默不语。
临床表现
4.失认和失用 不能识别物体、地点和面容(镜象障碍); 不会使用筷子、勺子等餐具。 5.智力障碍:以全面智力减退为特征 。思维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诊断
一、临床表现: 1.脑部疾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2.各种综合征之一
二、严重程度: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受损 三、病程:精神症状的发生、发展、预后
与脑部疾病相关 四、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处理原则
病因治疗为主(治疗脑部原发疾病) 作用:1、减轻或消除CNS症状和体征 2、减轻或缓解精神症状
一位65岁的女病人,大学文化,原为政 法委干部,某日在家门口走失,流浪街头 数日,不知家住何处,亲人是谁,但大概 讲出了自己的姓名和老家地方,被一位好 心人顺道带回了长寿老家,最后回到了自 己的家。
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脑部原发性、退行性、 变性疾病
发病年龄:> 60岁
病程:一般2– 12年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②淀粉样蛋白质沉积学说 ③T au蛋白异常修饰学说 ④神经生化:皮层和海马去多种重要神经递质广泛缺失
Ach功能低下假说(胆碱乙酰化酶↓ 乙酰胆碱↓) (记忆障碍)
NE、5-HT(情绪、行为) 发病机制:神经元凋亡与修复的失衡
临床表现
(一)认知功能障碍 1、记忆障碍:AD早期核心症状。 早期主要累及短期记忆,记忆保存和学习新知识困
能力迟缓,不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概括,不 能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判断力受损。说话自 相矛盾不自知,外边下着雪,仍认为是夏天。
临床表现
(二)人格改变:额叶、颞叶受累的患者常出 现。
具体表现:懒散、退缩、不修边幅,敏感多疑 、自我中心、易激惹、好训斥别人,收集破 烂视为珍宝,隐匿物品,暴力倾向,行为不 顾社会规范,当众脱衣服,做不雅动作等。
王婆婆的故事
从前年开始大家都觉得王婆婆有些变了,很少出门买菜,偶尔与人 见面时,招呼也懒得打了,附近的麻将馆和门球场也难见她的身影; 家人觉得王婆婆的记性有点不好,比如做饭时忘记刚放了盐,又再 放盐,经常把菜做得很咸,全家人都吃不下去。脾气越来越坏,自己把 手表放忘了,便怀疑是媳妇给偷了,在家里大吵大闹;常常不注 意卫生,在外捡拾破烂视为珍宝,乱取他人之物据为己有,争吃抢 喝恰似孩童;记性也变得更坏了,吃饭不久又要求进餐,甚至忘记 了自己和家人的姓名,出门时常迷路。
临床表现
(三)精神行为症状 常见的精神症状有:幻觉、妄想、身份识别障碍、
起病缓慢隐匿、发展慢、进行性加重 可逆
、不
临床表现:痴呆综合征
预后:治疗效果不佳
结局:常死于感染、褥疮、营养不良或衰竭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学: 解剖检查:皮质弥漫性萎缩 、 脑回皱缩、脑沟增
宽 以颞叶、顶叶和前额叶最明显,小脑正常 组织学检查:①细胞内的神经纤维缠结②淀粉样蛋
难。好忘事、丢三落四、放东西找不到、记不住新 地址、新场所 远记忆力障碍:病情进展,记忆障碍加重。记不住 生日、住址、年龄等。 旧事如新、错构、虚构。 自知力:部分人存在。
临床表现
2.视空间和定向障碍:AD早期症状之一。 常在熟悉的环境中迷失方向,走错卧室,外出
散步迷路,找不到家。不能精确临摹简单的 立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