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尊严》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尊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尊严》的基本信息和背景知识。
2.理解和体会作品中所传达的尊严的含义。
3.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尊严》的复印件。
2.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具(可选)。
3.板书工具、彩色笔等。
4.教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和讲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相关的视频引入课题《尊严》,激发学生的兴趣。
2.预习(10分钟)–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尊严》,了解大致内容。
3.课文学习(20分钟)–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
4.思考讨论(10分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作品中关于尊严的含义。
5.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阅读或写作作业,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扩展(10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扩展相关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文学欣赏(20分钟)–带领学生读课文、欣赏文学之美,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用心与情感。
3.课文分析(15分钟)–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4.作文训练(15分钟)–指导学生进行有关尊严的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课后延伸1.课外拓展(20分钟)–布置学生阅读与尊严相关的课外书籍或文章,拓展知识面。
2.情感教育(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尊严对于自身与他人的重要性,进行相关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尊严》为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尊严的内涵,并通过文本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学生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提升对尊严的认识,增强情感养成,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以上是《尊严》教案设计,希望能够有效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并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尊严》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尊严》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理解尊严、逃难、疲惫不堪、狼吞虎咽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的句子,体会人物形象。
3、正确理解尊严的含义。
重点难点:理解“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这句话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初识“尊严”。
1、试说题意,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相机指导“尊”字的写法及易漏笔画)2、齐读课题,说说你理解的“尊严”是什么意思?3、字典上是这样解释这个词语的:(课件出示1)(1)尊贵庄严(2)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相信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你会对尊严有一个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2)尊严沃尔逊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朴实款待狼吞虎咽例外骨瘦如柴杰克逊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逃难2、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件出示3)1、指名回答2、教师小结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通读全文第二课时一、学习导航。
1、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2)尊严沃尔逊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朴实款待狼吞虎咽例外骨瘦如柴杰克逊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逃难2、回顾课文内容二、导读自学。
让我们一起先走进这个年轻人,走进这个年轻人的心灵世界,看一看,他为什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一划描写他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5)三、交流释疑。
1、小组内交流2、班内交流重点:(1)年轻人与逃难的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指名读A、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B、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思考(1)从他们相同的地方你感受到了什么?(2)理解狼吞虎咽,说说什么样的人是逃难的人,在逃难的途中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
《尊严》语文教学设计教案

《尊严》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尊严》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能够分析和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尊严的认同和尊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尊严》是一篇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讲述了一只狮子在追求尊严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赢得了尊严的故事。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节,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动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理解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起学生对尊严的思考。
3.2 阅读理解分组阅读课文,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节。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全班的交流和讨论。
3.3 写作表达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情节,写一篇关于尊严的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写作表达能力的评价:对尊严的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2 评价方法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进行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进行交流和反馈。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课文《尊严》及相关辅助材料。
5.2 教学工具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课文和相关材料。
白板和markers,用于板书和标注。
5.3 其他资源与尊严相关的视频或音频材料,用于辅助教学。
与尊严相关的图片或插图,用于展示和解释。
《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年轻人在困难时刻维护自己的品质。
2、运用“边读,边想,边画”的方法学习课文。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从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及表现中体会思想。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一幅画面,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无情的损害、灾难。
人们背井离乡、携儿带女沿街乞讨,这样可悲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灾难,进入情境。
2、教师引导谈话:假如你是逃难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样做?3、学生谈话。
4、引入课题: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自然接受别人的帮助。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尊严》(板书)也有这样的描述,但这些人中却只有一人例外,它是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同学们快快子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出示自学要求:⑴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或同桌交流。
⑵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讨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并指导。
3、对照学习要求,逐项检查学生初读课文后目标完成情况。
三、细读课文,感受逃难人处境1、感受逃难人群的处境:⑴学生自读自画,全班汇报交流:理解三个词语:面呈菜色、必备不堪、狼吞虎咽⑵想象处境,切身体会:师:由于长距离的奔波流亡,加上缺乏食物,又天寒地冻,真是饥寒交迫。
在这样的艰难境况下,请想想逃难的人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指名回答)2、感受哈默的处境:师:就在这群逃难的人狼吞虎咽地享受着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提供的食物的时候,他们中却有一位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拒绝了镇长杰克逊大叔送到他面前的食物。
他难道不需要食物吗?认真读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画有关的词句,然后汇报。
⑴自读自画。
⑵汇报交流。
⑶分角色朗读、表演、抓词句体会。
四、品读课文,感悟人格1、自读2~5自然段:哈默一共几次拒绝了眼前的食物,每次分别是什么理由?2、画出描写年轻人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句子,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体会。
《尊严》教学设计15篇

《尊严》教学设计15篇《尊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自读感知课文内容,在词句理解中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了解人物内心活动,初步感知尊严的详细含义和现实价值;感受文章的表达特色。
3.联系词句理解,指导读好重点句段。
[教学预备]生词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自读“尊严”事初知“尊严”意〔一〕试说题意,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相机指导“尊”字的写法及易漏笔画〕解题。
〔调动积累或查阅工具书,说说自己对“尊严”的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自读建议: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尊严”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同学自读。
3.反馈自读状况。
⑴简述故事主要内容。
⑵相机强调生字读音〔如:沃尔逊、杰克逊……〕〔三〕引导质疑二、细读“尊严”语体会“尊严”味〔一〕通过质疑引导理解“例外”一词的意思;抓住“例”引出逃难情景,整体感知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1自然段,感知逃难群象。
〔以引读为主〕1.联系词句感知、想象逃难情景,理解“逃难”。
〔相机指导读准多音字“难”;结合想象、联系生活理解生词“面呈菜色”、“疲乏不堪”〕2.想象逃难人吃饭的样子,体会“狼吞虎咽”的意思。
〔一〕学习2—5自然段,感知哈默维护尊严的言行。
1.抓住“例外”引入自读。
自读建议:默读课文2—5自然段,联系课后思索第三题,看一看哈默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并把哈默说的话勾画下来,再结合他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同学自读。
〔老师相机指导〕3.沟通、商量。
〔1〕哈默说了些什么呢?听了哈默所说的话,你有什么感觉?〔2〕品词析句。
〔理解与朗读有机结合,敬重同学的多元理解〕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①想一想哈默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②抓住“仰起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真诚、有礼貌……〔联系杰克逊大叔内心想法,感知哈默的“例外”〕③指导朗读,表现出哈默看法真诚……这个年轻人的目光立刻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①引导同学结合前文抓住提示语中的“立刻”、“灰暗”等词语,体会哈默听到没有活干时的绝望;抓住“喉结上下动了动”这一详情描写,体会哈默此时的饥饿……等冲突心情。
《尊严》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尊严》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尊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2、让学生习得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理解“尊严”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什么叫尊严?我们先来完成这道练习题。
课件出示: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字典中对“尊”的解释:①地位或辈分高;②敬重;③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④量词;一尊佛像()自尊()令尊()尊严()....那么“尊严”一词是什么意思?尊严:指的是可敬的地位和身份。
本文主要讲谁有尊严?哈默。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哈默,感受他如何赢得了可敬的地位和身份。
二、品读感悟,思考“尊严”(一)1、根据意思,在练习本上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1)指某人因某事或营养不良而脸色变得很难看。
()(2)形容非常疲乏。
()(3)脸上没有一丝血色,()(4)身体消瘦到了极点。
()(5)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2、对照答案自我纠正: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齐读,你发现这些词语写什么?(这是对逃难人外貌的描写。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到句子当中去。
请在课文里找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大家能体会到什么?课件出示:外貌: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吃相: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师:从逃难人和年轻人的外貌和吃相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结:逃难者劳顿奔波,饥寒交迫,让所有的逃难人身体虚弱、饥饿不堪、急需食物充饥。
(二)、学习2—5自然段,感知哈默维护尊严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形象。
1.抓住“例外”引入自读。
师:当善良的沃尔逊人把食物送到这些逃难人的面前时,有一个人与大家表现不一样。
课文第二自然段那个词说明“不一样”?“例外”哈默的例外表现在哪里?课文主要通过人物的什么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哈默的例外?(年轻人并没有直接接受食物,而是选择了先干活,后吃食物。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6篇)《尊严》教学设计篇一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
2、能根据课文情境读好年轻人说的话,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各自的人格魅力,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1、从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中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
2、理解杰克逊大叔赞扬年轻人的话,体会为什么说年轻人有尊严,百分之百是富翁。
一、激趣引疑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读故事,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读后交流。
三、研读课文,感受人格魅力板块一: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年轻人多么需要食物。
找出有关句子,反复读一读。
2、读后交流。
板块二: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一个如此迫切需要得到食物的年轻人,在面对杰克逊大叔送上的食物时,是怎样说,怎样做的?2、交流:指名读有关句子,随机引导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体会年轻人疲惫但坚定的语气。
3、引读。
4、说说读完这部分内容后的感受。
板块三:1、读课文,找出写杰克逊大叔的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随机引导:年轻人没有(),但他有()。
2、想象说话:我想对()说:(自由选择对年轻人或杰克逊大叔说)。
尊严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特别关注尊的写法,尊与遵用法的区别。
堪、瘦、喉的写法。
理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面呈菜色的意思。
2、学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理解“别看他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
教学重点:1、学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抓住文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抓住文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理解“别看他什么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含义。
《尊严》教学设计

最新《尊严》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最新《尊严》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最新《尊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重点难点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1、动画课件《尊严》;2、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他的行为和做法,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听读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
2、播放动画课件《尊严》的课文范读部分。
3、质疑问难。
4、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利用课件《尊严》字词部分辅助教学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五、课堂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谈谈你对尊严的理解。
2、你初读课文后,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二、细读课文,从描写中体会年轻人的尊严。
1、认真默读课文,想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画一画描写年轻人的语句,写一写你的感受。
(用铅笔写的句子旁边)学生默读,写体会,教师巡视并指导。
2、汇报交流,细细品读。
①年轻人与逃难人的相同之处:狼吞虎咽(吃的动作一样)学生谈感受:饿,需要食物②年轻人与逃难人的不同之处:逃难人一名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年轻人坚持干活后再吃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严》教学设计-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难点】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2、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课程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故事导入,复述课文(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哈默年轻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深刻的道理!(板书课题《尊严》)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正确,读流利。
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 (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三、自学反馈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复述。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第二课时一、分析第三次对话1、探究问题一:通过三次对话这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探究问题二:杰克逊大叔怎么知道年轻人将会是百万富翁?二、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三、师生互评1、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2、师小结: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板书:努力四、总结课文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叶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五、知识延伸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选择呢?我请大家读一下下面的小故事:师读(出示实物投影)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级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买东西。
突然,他们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了。
林林拉着朋友的的手来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
还没等他们挤进人群,却被一位商人模样闹心耆死顺隼础? 小朋友,你想有许多钱吗? 中年商人低声问道。
林林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了! 那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看你长的文文静静,是一名学习很好的孩子。
只要你上台说,吃了我们厂出产的健脑灵片学习才好的,我就给你一百元钱? 可是我没吃过这种药啊!我该怎么办? ,林林为难地问旁边的朋友。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来帮助一下林林该怎么选择,并说出你的理由。
(生生相互讨论)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很精彩,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板书设计】7、尊严(自立+讲原则+自强+自尊) 努力=成功《尊严》教学设计-《尊严》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哲理性极强的文章。
课文写在一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哈默。
他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别人的施舍的事物。
在极度困难时还维护做人的尊严,后来成了美国的石油大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能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就可能拥有财富甚至一切。
在教学时,应营造相应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明白其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感受哈默鲜明的人格魅力。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年轻人在困难时刻维护自己的品质。
2、运用边读,边想,边画的方法学习课文。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从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及表现中体会思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一幅画面,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无情的损害、灾难。
人们背井离乡、携儿带女沿街乞讨,这样可悲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灾难,进入情境。
2、教师引导谈话:假如你是逃难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样做?3、学生谈话。
4、引入课题: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自然接受别人的帮助。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尊严》(板书)也有这样的描述,但这些人中却只有一人例外,它是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同学们快快子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出示自学要求:⑴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不认识的字要或同桌交流。
⑵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⑶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内讨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并指导。
3、对照学习要求,逐项检查学生初读课文后目标的完成情况。
三、细读课文,感受逃难人处境1、感受逃难人群的处境:⑴学生自读自画,全班汇报交流:理解三个词语:面呈菜色、必备不堪、狼吞虎咽⑵想像处境,切身体会:师:由于长距离的奔波流亡,加上缺乏食物,又天寒地冻,真是饥寒交迫。
在这样的艰难境况下,请想想逃难的人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指名回答)2、感受哈默的处境:师:就在这群逃难的人狼吞虎咽地享受着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提供的食物的时候,他们中却有一位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拒绝了镇长杰克逊大叔送到他面前的食物。
他难道不需要食物吗?认真读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画有关的词句,然后汇报。
⑴自读自画。
⑵汇报交流。
⑶分角色朗读、表演、抓词句体会。
四、品读课文,感悟人格1、自读2~5自然段:哈默一共几次拒绝了眼前的食物,每次分别是什么理由?2、画出描写年轻人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句子,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体会。
3、体会哈默的人格:从哈默不同寻常的言行中,可以体会出哈默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感知到哈默是一个自尊、自爱、自主、自强的人。
教师板书:自尊、自爱、自主、自强五、研读课文,体会尊严的价值1、师出示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它有尊严。
指名说句子的意思,教师接着提问:什么事尊严?(教师板书)全班交流:尊严就是自尊;尊严就是自爱;尊严就是自主;尊严就是自强!2、体会尊严的价值:师:什么都没有和富翁是恰恰相反的,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这样说?学生畅所欲言。
师归纳:一个人拥有尊严,也就是拥有自尊、自爱、自主、自强,而一个自尊、自爱、自主、自强的人一定会凭着自己的人格与勤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拥有尊严的哈默通过在多年的奋斗最后终于成为石油大王,这就是一个典范。
六、扩展延伸,体会作者写作的目的1、采访你父母或你身边的人,请他们谈谈自己成功的体验或对尊严的理解。
2、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启发?写一个读后感。
3、收集有关体现人物气节和尊严的古诗、名言警句。
《尊严》教学设计-3、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尊严的含义。
领悟人拥有尊严,就会用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周朝时,齐国遭饥荒。
有个叫黔敖的财主在路旁摆下些食物,等着饥民过来吃。
不久,便有个饿汉用袖子蒙着面孔,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
黔敖左手拿着吃的,右手拿着喝的,对他吆喝着说:嗟!来吃吧! 那饿汉张大眼睛看了看黔敖和食物,说:我不吃这种嗟来之食! 最后,这个饿汉活活地饿死了。
这就是成语故事《嗟来之食》。
讨论:这嗟來之食究竟该不该吃,能不能吃?饿汉因不食嗟来之食而活活饿死,你认为值得吗?总结:施舍者很神气地吆喝一声喂!来吃! 这个滋味是不好受的。
宁愿饿死,也不吃你的施舍,这正是表现了饥饿者的尊严。
揭示课题:尊严二、读通课文,自学字词,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要求: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新词,并读通课文。
⑵思考:课文中讲了谁也有尊严?为什么说他是有尊严的人?2、课堂交流:⑴同桌相互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⑵任选喜欢的小节朗读交流,结合正音:惬( qi )意⑶用简单的话语说说课文讲了谁有尊严?为什么说他是有尊严的人?三、深入研读,理解尊严1、提出研究专题:文中哪些描写可以看出哈默有尊严?2、学生自主圈划描写哈默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适当做些旁批。
3、小组围绕专题合作研究,共同探讨。
4、课堂交流,展示研读成果:依据学生交流,随机落实以下词句的理解,并指导朗读:外貌描写: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教师总结:这是一个饥寒交迫但不失尊严的人,面对沃尔逊人的款待仍不失尊严的人、他时刻牢记不能不劳而获,要用劳动去换取幸福,这就是尊严。
尊严不能简单地解释为面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尊心,一种价值观,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奋斗精神。
它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精神瑰宝。
年轻人在为杰克逊大叔捶背后,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写年轻人的狼吞虎咽地吃与写其他逃难的人的狼吞虎咽地吃,表达的感情色彩有什么不同?理解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问:为什么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你认为哈默有尊严跟他后来成为石油大王有联系吗?为什么?小结:有了这尊严,才会使他用劳动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成为大富翁。
四、出示有关尊严的名言与学生同诵1、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礼记.中庸》: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毕达哥拉斯: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
4、刘备: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
五、总结学了《尊严》一文,大家认识了石油大王哈默的为人,也理解了尊严是无价之宝,希望大家做有尊严的人,用尊严去构筑美好的未来生活。
六、作业1、收集和尊严有关的一、二句名言背一背。
2、阅读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故事。
【板书设计】年轻人尊严石油大王《尊严》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极力体现框架设计的理念。
整合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与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转变为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变过去的教学程序为学习活动程序。
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考虑,教学艺术的真谛在于运用适当、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让学生学会从文本中了解信息,感悟到情的含蕴。
本文教学的着力点就在于让学生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中去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得到情的熏陶。
文章教学主要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拿普通难民的表现与年轻人的表现进行对比,突现出年轻人与众不同的思想境界,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内化为自己生活的风向标,指引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