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手工扎染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扎染完整ppt课件

扎染完整ppt课件
那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做一做吧, 看看谁家的桌布最好看!
ppt精选版
13
谢谢大家! 期待下次再会
ppt精选版
14

感 谢 阅
谢 阅
读读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扎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民间 工艺,是把布料或服饰成品,按照制作设计意 图,用折、压、揉、缝等方式捆扎染色,再拆 去捆扎线或缝线,形成一定的图案花纹。由 于扎染中使用了各种捆扎技法,所以染成的 图案纹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扎染的艺术魅力及基本技法
1
ppt精选版
扎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民间工艺,
是把布料或服饰成品,按照制作设计意图,用折、压、 揉、缝等方式捆扎染色,再拆去捆扎线或缝线,形成一 定的图案花纹。由于扎染中使用了各种捆扎技法,所 以染成的图案纹样多变,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ppt精选版
2
ppt精选版
3
ppt精选版
4
ppt精选版
5
捆扎法单色扎 染作品展示
ppt精选版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pt精选版
7
ppt精选版
8
ppt精选版
9
浸 染 法 操 作 过 程 及 后 期 处 理
ppt精选版
10
ppt精选版
滴 染 法
11
ppt精选版
滴 染 法 操 作 过 程
12
亲爱的宝爸宝妈以及可爱的宝贝们: 在老师的讲解中是不是以及心急如焚了呢?

七彩斑斓、水色霓裳——扎染(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七彩斑斓、水色霓裳——扎染(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七彩斑斓、水色霓裳——扎染(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扎染的基本概念、起源、特点及制作方法,掌握基本的扎染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扎染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扎染的基本概念与起源2. 扎染的特点及分类3. 扎染的制作方法与技巧4. 扎染作品的创作与展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扎染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扎染作品。

2.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扎染方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扎染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扎染相关图片、视频、PPT、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白布、橡皮筋、夹子、染料、手套、防护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扎染作品,引发学生对扎染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扎染的基本概念、起源、特点及制作方法,让学生对扎染有全面的了解。

3. 示范与指导:教师现场示范扎染的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扎染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六、板书设计1. 扎染的基本概念与起源2. 扎染的特点及分类3. 扎染的制作方法与技巧4. 扎染作品的创作与展示七、作业设计1. 学生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扎染作品,要求运用不同的扎染方法,发挥个人创意。

2. 写一篇关于扎染的短文,内容包括扎染的基本概念、起源、特点及自己的扎染体验。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件《染出来的生活--手工扎染》共23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件《染出来的生活--手工扎染》共23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件《染出来的生活-手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巧手工艺坊扎染》(课件)(共18张PPT)-苏教版劳动四年级上册ppt

《巧手工艺坊扎染》(课件)(共18张PPT)-苏教版劳动四年级上册ppt

重点 会利用皮筋来进行扎染手帕。
难点 如何将花纹扎染清晰。
教学用具 纯棉白手帕、皮筋、纺织染料、一次
性手套、剪刀
扎染步骤:
1、浸 2、折 3、扎 4、染 5、挤 6、剪
重中之重
在手帕上如何产生圆形的褶皱
随意形

折 扎:
巧用工具创作折扎法
创作
三种以上折扎法 巧用工具 最多三种色彩
主6 配 3 调 1
2、根据今天所学扎染方法选择天然 染料为的参与和成长!
教学目标 价值体认 积极参与扎染活动,了解扎染的传统历史,探究扎染的制作方法。学会欣
赏生活中的美,用美的事物装点自己的生活。并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学会发现 祖国的美,热爱自己的祖国。 责任担当
在活动中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一定的协作意识。明确自己在活动当中的位置
和作用,主动承担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义务。初步形成对自我、学校和社区生活的责任意 识。 问题解决
运用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展开自主探究实践活动,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活动中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一定的协作意识。 创意物化
通过开展扎染手帕主题活动,能够将一定的想法或创意付诸实践,通过方案讨论、 活动设计、实际行动等,不断对扎染有更深刻的研究和宣传,发展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染: 少量 平放 留缝
挤、剪
皮筋剪开后,不要在皮筋处自然留白处染色
表达、反思、问答、总结:
1、作品是否成功最关键的 一点是什么?
2、自我评述没达到关键点 的原因是什么?
3、说出最喜欢哪个同学的 作品?为什么?
生活 应用
三大传统工艺
蜡染
缝扎染
蓝印花布
拓展及课后查阅:

小学美术《多彩的民间美术----扎染》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多彩的民间美术----扎染》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回顾:
扎染文化、扎染的基本步 骤,扎的要点 等内容。
通 过 这 个问题引发 学生对前面内容的回顾,教师进一步 了解学生掌 握情况。
核心过程推进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思考。
通过对
,扎法的分析,
引发思考, 在思考基础上动手尝试,反向推导,得出结论。通过这个环节 对折叠扎法有初步感受。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进行思考, 融会贯通,
教学设计
多彩的民间美术扎染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前置欣赏
扫描二维码,了解扎染相关文化知识。
扎染历史扎染之美
看视频查资料。
增进对扎染艺术的了解。
开放式导入
复习旧知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扎染初体验,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历史悠久、用途广泛…… 这节课你想学到什么?
咱们一起来完成3个小任务,任务完成后你一定能找到扎染的新方法。
学生自评、互相评价, 分享制作经过, 分享对作品的感受。
引发学生对对称美的思考和感受。
学 方 法用方法。
自 主 评价、生生、师生评价。网状互动, 增进表达沟通能
力。
拓展延伸
展示扎染作品在生活中的运用并与学生
交流:美丽的染布怎么用?我想把它送给谁? 工业化的今天,流水线上下来的日用品、
工艺品琳琅满目。然而我们亲手制作的作品永远也不能被取代,因为它饱含我们的心意、有独特的温度。
2人一组
看这块布是用了几根绳子扎出来的?
用手中的布模
拟试验。
一、扎一扎
提示学生打开第一个任务包,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更少的根绳子扎出四条花纹,
发现折叠后一根或两根
发现折叠后再捆扎的优点。
绳可以扎出四
条花纹。

手工印染之扎染教案ppt课件

手工印染之扎染教案ppt课件
9
扎染的艺术特色与成品欣赏
一、扎染的艺术特色: 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构成的宁静平和世界,即用青白二色的对比 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且青白二色的结合往往给人以“青花瓷”般的 淡雅之感,而平和与宽容更体现在扎染的天空中。 二、扎染传承的意义:
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扎染如此受欢 迎,是由于它特有的有别于其它染织物的个性。它朴素自然,蓝地上 的白花清清雅雅,毫不张扬,符合人的情致,贴近人的生活,充满人 性色彩,是人民勤劳、质朴、纯洁、诚实、善良和乐观、开朗、热情 好客等美好品格和情趣化合成的。扎染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特殊的文 化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徽。
10
二、扎染成品应用与欣赏
11
12
13
14
15
16
扎染作品:脸谱
17
18
19
多色扎染:在单色扎染 的基础上,再经过一次 以上的套染。由于受工 艺所限,染色时间不易 过长,套色不易过多, 多色扎染由于色彩交错 晕化,变化微妙,两三 种颜色可以套染出多种 色彩。
20
21
22
23
扎染工艺在产品中的应用
24
扎染制作的方法
扎染制作的基本工艺和流程:
制做扎染一般需三个步骤:染前处理,捆扎染色,染后处理 染前处理 为保证扎染制作过程中染色均匀,需对织物进行染前处理。因为织物上常带有 浆料、助剂及一定成份的天然杂质。染前处理有: 退浆:目的是除支浆料,可用碱液、氧化剂或淀粉酶等药剂加水沸煮布料退浆。 用量:药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精炼:目的是除去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及残留浆料,右用烧碱加水沸煮。用量: 烧碱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漂白:用于除去色素及残留杂质,常用次氯酸钠或氧化氢加水沸煮。用量:漂 白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另外,丝绸的染前处理是用皂液加 碳酸钠加水煮精炼。 熨平待用:用电熨斗将漂洗过的布熨平以备描绘图案及捆扎用。 捆扎染色 将已设计好的图案纹样用画粉在布上做记号或用绘稿液描上,然后捆扎或缝结 布料。完成后浸入水中湿透,取出稍晾,待不滴水后放入已备好的染液中或浸 染或煮染一定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 染后处理 晾后的捆所物可在不完全干透时解开扎结处,并用熨斗趁潮湿熨平整,完成。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美丽的扎染定》课件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美丽的扎染定》课件

图案名称
1. 2. 3. 4.
扎染分工
扎染步骤
扎染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 色。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 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 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 达到的。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技艺、 四川的自贡扎染技艺先后被文化部列 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作业: 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了解我国各民族 的扎染艺术。两人合作,根据桌上提供的材料进行捆 扎和染色。 2. 完成作品后,两人从纹样特点、扎染过 程、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交流,准备向 全体同学介绍。
图案形状
比赛规则(4人组):
1.先根据形状要求讨论实 践捆扎方法,然后按步 骤扎染。 2.小组长分工。捆扎、染 色、记录、讲解等专人 负责,最后一人负责向 全体同学答辩。 3.填写大赛试卷。

最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我的扎染作品》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我的扎染作品》优质教学课件

生活离不开
根据我们所学的扎结与染色的方法试 着做一件我的扎染作品。
注意:1.扎结方法可多变创新 2.染色时注意卫生
学习单
通过学习制作,我们从中得到启发:
失败的原因: 我还想说:
扎染,又称疙瘩布,疙瘩花。该工艺始于秦汉,兴于 魏晋南北朝,丰的方法
1.捆扎法
染色的方法
染色,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里,或浸泡冷染,或加温煮热染,经
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复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 于蓝"。扎结的部分,因染料浸染不到,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纹图案,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染出的成 品很少一模一样,其艺术意味也就多了一些。
捆扎法扎结的方法染色将扎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里或浸泡冷染或加温煮热染经一定时间后捞出晾干然后再将布料放入染缸浸染
扎染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 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 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扎染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白族是 扎染之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扎染工艺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 小结
扎染艺术是我国伟大劳动人民 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人们对美 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蕴 藏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
一、扎染简介 扎染(zā rǎn)古称绞(jiǎo) 缬(xié)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 织品染色工艺,迄(qì)今已有 1500多年的历史。现在主要盛 行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如云 南,贵州等地。
活动注意事项
• 遵守纪律 • 注意安全 • 讲究卫生 • 爱护公物
二、扎染制作方法---捆扎
制作步骤:先把布进行各种折叠, 然后再扎结。
1、扎结 2、染布 3、洗布 4、拆线
三、制作
• 1、完成后检查布上的线是否缠紧。 • 2、记住自己布的样子。 • 3、把线轴的线缠好,和剪刀一起工整的放
回筐里。
四、拆线 • 水洗后用力拧去水分,然后用剪刀 拆线。由于湿布不易拆线,操作时 要谨慎小心 。
(拆线)
五、展示与交流
同组同学之间相互欣赏和评 价一下染好的布,看谁的图案 效果比较有意思,可以让他们 介绍一下制作方法。
思考
1、每块布上一般有_两_种颜色。每块布上 都有的颜色是_白_色。
2、猜猜白色和彩色分别是的地方染不上颜色,从而保持原色(白 色)。没扎住的部分就染上了颜色。
这些布叫做“扎染布”。我们可以把布折叠 后直接进行捆扎;也可以设计好图形后再缝 制,最后扎结。
1、折叠 不同的折叠对应不同 的图案
2、扎结 决定颜色分布和色彩效果
(1)缠线要_紧_。(松/紧) (2)如果缠线分布过多、染色后的布上_白
色会过多;反之,如果扎结的线过少,染 出的_彩_色又会过多。(彩色/白色)所以 缠线最好均匀分布。 (3) 每处扎完的线都要打结(活结、死结都 可以)。
制作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