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
中医院二甲等级评审护理部分、课件

状况和科室对此类物品的消毒记录与消毒设施的查看。
5.危重症患者护理治理。〔6分〕
检查内容:6.建立并完善护理查房、护理睬 诊、护理病例争论制度。 〔1〕
检查要点:院科两级的护理查房、会诊记录 本。
我院的会诊记录登记对象主要是: 1、难度较大的导尿技术、静脉穿刺技术。 2、申报高危压疮、Ⅲ以上压疮病人护理措
4.临床护理治理。〔10分〕
检查内容:5.表达人性化效劳,表达患者知情同意 与隐私爱护的责任,供给心理护理效劳。(0.5分〕
检查要点: 1、上述全部操作人性化效劳的表达特殊是隐私权
的爱护和告知义务的履行状况 2、上述专科病历10份及运行病历5份中的各种告
知记录是敬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表达 留意:护理病历不但护理专家要看,医疗组供给的
各种病历〔包括手术、输血、危重、急诊留观病历〕 中护理记录医疗专家同样进展考评 ,重点靠寻常 告知记录的内容
4.临床护理治理。〔10分〕
检查内容:6.护士对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药、治疗供给标准效劳。 〔0.5〕 7.对围手术期的患者有标准的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效 劳制度与程序,护理措施到位。〔0.5〕8.供给适宜的康复和 安康指导。 〔0.5〕9.各种医技检查的护理措施到位。 〔0.5〕 10.严格执行医嘱,亲密观看病情,依据要求正确记录。 〔0.5〕
检查要点: 1、各种危重病症的疾病护理标准和应急预案。 2、护理部对重点部门的检查记录及持续改进要求。 3、急救物品、药品检查评分记录和科室抢救设备药品的定期检查记
重庆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数据(护理部分)资料

每年各相关专业应有1人以上到市级培训基地接受专科护士培训。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85%病房。每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6名。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70%病房。每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8名。
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60%病房,每名护士平均负责病人≤10名。
重症医学科人力资源配置
1.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在2.5:1~3:1以上(床位使用85%,有使用呼吸机患者2例以上)。
2.在岗护士ICU工作不足三年比例<10%。
3.护士长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小于2.5:1(床位使用85%,有使用呼吸机)。
2.在岗护士ICU工作不足三年比例≥20%。
A级
B级
C级
血透室分区与布局、设备、设施
1)透析单元之间距,按床间距计算不能小于0.8米,实际占用面积不小于3.2平方米。
2)每个透析单元配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和废透析液排水口,透析中心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者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3)水处理区面积应为水处理机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
血液透析室有紧急意外情况与并发症紧急处理预案、处理流程,每个工作人员均知晓并遵循
2.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90%。
.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率≥70%。
跌倒坠床措施
1.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90%。
2.各科护士长每年至少开展两次以上全科追踪活动,并有记录。
3.护理部至少开展两次以上全院再追踪活动,并有记录。
1.根据跌倒、坠床意外事件分析报告,改进处理预案(至少可查及六个月的记录)。
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2024

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2024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2024护理部是医院重要的支撑部门之一,对于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三级医院在评审护理部分时需详细审查其各项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效。
首先,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需要对该部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情况进行评估。
包括护士长、主任护师、临床护士和护理辅助人员的编制情况、岗位设置和工作职责等。
要求护理部门能够合理分配人员,确保各个岗位的工作负载均衡,同时要求护理部门保持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
其次,在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时,需要审查该部门的临床护理工作及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情况。
这包括护理操作规范、预防措施、消毒灭菌措施、病房管理等方面。
要求护理部门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工作,确保护理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有效预防并控制医院感染。
此外,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还需要重点考察护理服务质量和病患满意度情况。
这包括对护理过程中的沟通、人文关怀、技术操作、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评估。
要求护理部门能够提供全面、规范、高效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舒适的医疗护理。
另外,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还需要了解护理质量的持续改善和继续教育情况。
要求护理部门能够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和改进,确保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同时,要求护理部门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有效的继续教育培训机会,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
最后,在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时,还需要考察护理部门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情况。
要求护理部门能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护理科学的研究水平和推广应用能力。
同时,护理部门也需要建立和维护与其他部门的良好沟通和协作关系,促进医疗护理的整体发展。
综上所述,三级医院评审护理部分需要全面、系统地评估护理部门的组织架构、临床护理工作、护理服务质量和病患满意度、质量改进和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护理部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和发展的措施,以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解读(护理部分)

护理安全风险防范
风险评估与控制
对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 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患者安全教育
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减少护理安 全风险的发生。
护理人员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应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 技能,注重中医护理特色和临床
应用。
培训形式
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如集中授课、 在线学习、案例讨论等,以满足
不同护理人员的需求。
培训考核
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对护 理人员的培训成果进行评估和反
馈。
培训效果评价
评价标准
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进 行全面评估。
3
质量安全培训
加强护理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护理人 员对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 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不良事件分类与处理
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类、评估和处理,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 件再次发生。
不良事件分析改进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配备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数量,满足 临床需求,保障护理服务质量 。
人员培训
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护 理人员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 素质。
人员考核
建立科学的护理人员考核机制 ,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 全面评价,激励优秀人才脱颖 而出。
02
临床护理
基础护理
科研成果
医院应注重护理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应用,通过发表论文、申请专 利等方式,将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护理部分

6.3.2定期对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优化。
未开展分析总结,不得分;未周期内进行优化,扣1分。
2
6.3.3护士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或中医护理方案,并应用于临床护理。
查阅评审周期的相关资料,随机抽查2个病区,现场访谈患者2名,考核2名护士(含1名护士长,原则上每个病区1人,共2个病区)。
1
第六章 中医护理(60分)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评分细则
分值
6.1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健全,中医护理管理职能及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职责明确。(10分)
6.1.1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实施目标管理。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职责明确并实行考核。
查阅相关资料,访谈相关人员2名。
管理体系不健全,扣1分;未按照标准配置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和人员,岗位职责不明确,扣1分;未对各层次护理管理者进行考核,扣0.5分;人员不知晓,每人扣0.3分。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护理部分(征求意见稿)
第一部分 中医药服务功能
第五章 护理质量管理(40分)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评分细则
分值
5.1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制定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5分)
5.1.1依据法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定期开展培训。
查阅相关资料。
未依据法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不得分;未开展培训,扣2分;培训记录不全面,扣1分。
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不符合要求,扣3分;特殊护理单元专科护士资质不符合要求,每人扣1分。
5
6.2.2中医药院校毕业或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护士比例不低于40%。
查阅全院中医药院校毕业或中医护理专业毕业护士名单等相关资料,并抽查5名中医药院校毕业或中医护理专业毕业护士的证明材料。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任务分解与支撑材料)

护理部
C1. ①护理二级质量控制网
C2. ①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②护理年度工作计划(与3.29.1.1C3共享)
【B】符合“C”,并
1.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
2.护理质量工作计划落实到位。
3.设专职人员负责护理质量管理,有考核记录。
护理部
B1.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3.护士专业技术职称聘任符合机构聘任制度规定。
护理部
人力资源部
C1中相关科室
C1 护理部、人事资源处、科室均有护理人员名册,并提供相关数据(床护比)
C2 护理岗位说明书(对应实例)
C3 ①医院聘任文件
②护理人员聘任资料岗位设置聘用管理实施办法员工职称考聘、资格认定实施细则,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审核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管理办法
【C】
1.有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护士管理规定、岗位职责。
2.各护理岗位人员符合相关岗位职责。
3.有聘用护士的资质、岗位技术能力及要求。
4.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人员资质与履职要求。
护理部1
临床各科室2
C1 护理人员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C2 相关人员护理技术档案(职称、学历、继续教育等复印件)
B2.规划及计划落实情况的分析报告(可于年度总结中体现)
B3二级质控记录(护理质控小组质控汇总)
【A】符合“B”,并
对各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成效有评价,有再改进的具体措施。
护理部
A 《护理信息》
3.29.1.3
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
【C】
1.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制订相关制度,实施护理管理工作。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解读(护理部分)

❖ 〔六〕护士培训 ❖ 1.有护理人员在职连续教育培训和考评 ❖ 2.落实专科护理培训要求,培育专科护理人才
❖
❖〔七〕护士长 科护士长治理 ❖ 护理部政策、打算知晓并能贯彻 ❖ 依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实施护理措施,有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质量可追溯机制。 ❖ 依据各专业特点,有细化、量化的优质护理效劳
检查主要方式
❖ 传统检查方法
❖ 访谈法
❖ 追踪法〔个案追踪法、系统追踪法〕
❖
相结合
重点: 1、通过看排班 是不是扁平化包病人? 是不是责任到护士? 2、通过询问病人 是不是护理到位? 是不是护士做护理工作?
重点: 3、通过了解责任护士 对病人病情把握 查看护理质量怎么样? 4、通过护士长和护士 了解医院护理治理怎样?
❖ 【A】符合“B”,并与相关科室及职能部门有联席会议或其他协调机 制。〔至少每半年一次〕
❖ 对开放床位>300张的医院,应执行三级〔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 护理治理组织体系。
❖ 5.1.2.2依据《护士条例》的规定,实施护理 治理工作。
❖ 【C】
❖ 1.依据《护士条例》的规定,制定相关制度, 实施护理治理工作。
查内外各一个科; ❖ 2、第一天下午和其次天上午:二个人分头检查,完成其
他各科室检查追踪检查; ❖ 3、其次天下午:核对必备技术指标达标状况和相关统计
指标; ❖ 4、第三天上午,补缺补差,依据标准全部检查完全部工
程; ❖ 4、第三天下午:集中汇报检查状况,并进展评分,撰写
检查总结。
检查内容及方法
❖ 第五章 护理治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 第一节、确立护理治理组织体系10项 ❖ 其次节、护理人力资源治理13项 ❖ 第三节、临床护理质量治理与改进13,核心工程1项 ❖ 第四节、护理安全治理10项 ❖ 第五节、特殊护理单元质量治理与监测12项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分)

5-1-2 护理管理队伍素质能力过硬,业务水平较高,接受过较为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
5-1-2-1三级护理管理人员达到任职要求,具备较高 的业务水平,并定期参加管理相关知识培训。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原始资料、台账, 并现场查看落实情况。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
A
查阅资料(护士长及以上人员培训记录)、实
地查看
1、护理管理人员管理知识不断更新,每年参加省级以上护理管理相关培训1-2
次,适应岗位发展需求。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1-3 依据法
5-1-3-1 依 据 法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执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
律法规、行业指南、,制定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
1、持续改进有成效,人力资源动态调配工作落实到位。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2-3 建立科学合理的护士 薪酬分配机制, 实施护理绩效 考核制度。
5-2-3-1 薪酬分配重点向临床一线倾斜,绩效分配考核方案体现护理风险与技术难度、护理工作量、质量、医德医风及患者满意度。落实护理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人事、护理部门绩效分配和考核相关资料、实地访谈合同制护士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建立科学合理的护士薪酬分配机制,薪酬分配重点向高风险、高强度、任
5-2-2-1 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动态调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护理人员名册、排班表,了解护理人员配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各护理单元护士基数根据专科特点实行差别化配置,符合《医院各科护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措施落实有效。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2、职能部门对护理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有检查与监督,措
施落实到位。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追踪改进成效
1、持续改进有成效,各项护理制度、常规、操作规范落实到位。
符合“C”,并:
B
查阅文件、记录及有关资料,访谈相关人员 实地查看软硬件设施
1、职能部门、科室对护理目标落实情况有监管及督查。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2、护理目标管理有信息化支持。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 访谈
1、持续改进有成效,护理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护理规划与计划有效落实。
A
查阅资料
1、2 人及以上参与制定已发布的国家级诊疗规范、指南、评价标准等。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3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
项 目
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和评审要点
档次
评审方法
评档标准
5-3-1 落实分级护理。
5-3-1-1 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的要求, 实施分级护理,落实护理措施。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置;追踪现场查看科室护理人员配置、护士分管床位是否能级对应; 白班、夜班的护士结构和数量是否合理,满足临床需要等
2、实行护理人力资源动态调配,结合专科特点、护理工作量实行多种形式的
弹性排班。排班体现患者病情与护士能力相适应。
3、有机动护理人力资源(N2 以上)储备、调配的方案,并执行。对储备人员
有培训和考核,可供紧急状态或特殊情况下调配使用。
符合“C”,:
B
临床个案追踪、查阅资料
1、护理级别与患者病情、生活自理能力相符。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2、职能部门、科室对护理分级制度落实情况、危重症知识技能培训有检查与
监管,并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临床个案追踪、访谈
1、分级护理(重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成效。
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化、专业化、连续性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心理与健康指导、饮食指导、
康复指导和出院指导。
不少于5个典型举措;
实地查看亚专科护理开展情况、特色护理及护理结局。
3、优质护理内涵深化,开展以技术为核心的亚专科护理,有适合亚专科护理
需要的护理规范、指南,并落实。
A
查阅资料(护士长及以上人员培训记录)、实
地查看
1、护理管理人员管理知识不断更新,每年参加省级以上护理管理相关培训1-2
次,适应岗位发展需求。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1-3 依据法
5-1-3-1 依 据 法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现场查看执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
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医院有护理岗位管理制度,护理岗位符合《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名录(2013
版)》,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2、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明确各层级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培养方案,有统
一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档案。
3、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落实相关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4、建立并严格执行各层级护理人员晋级考核制度,能进能出。
1、职能部门、科室对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培训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管。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2、护士在职教育培训和管理有信息化支持,实现在线培训。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临床个案追踪
2、持续改进有成效,护理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2-4-2落实《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加大培养专科护理人才, 并合理使用。提高护理人员在职教育培训的层次和质 量。专科护理技术水平较高。
调整护理级别。
3、生活护理较重的临床科室配置护理员。护理员不得承担护士工作内容。护
理员管理执行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员管理的指导意见》。
4、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及安全防范措施。护士掌握危重患者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生命支持设备操作、
患者病情评估与处理、紧急处置能力等。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
1、职能部门对岗位职责、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有检查与监管。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个案追踪、现场访谈
1、持续改进有成效,N1:N2:N3:N4 级护理人员比例构成合理,护理分层级
管理落实。护理人员年离职率<5%。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2-2 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1-2 护理管理队伍素质能力过硬,业务水平较高,接受过较为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
5-1-2-1三级护理管理人员达到任职要求,具备较高 的业务水平,并定期参加管理相关知识培训。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原始资料、台账, 并现场查看落实情况。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三级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有协调问题的工作
机制,定期专题研究护理工作。
2、有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贯彻我省《关于促进我省护理事业改
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
3、有措施保障落实护理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有总结。
国(境)培训 1 个月以上)。
3、特殊科室(急诊、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手术室、血液净化、产房等)护
理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4、合理使用专科护理人才,可任职临床 N3 以上岗位或临床护理管理岗位,
发挥其业务专长。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
临床个案追踪
1、重点专科护士长、专科护理骨干符合《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
(2017 版)》有关要求。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
1、护理临床技术应用有重大突破,近三年取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评估奖项 1
项或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项 2 项,填补国内、省内空白。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2-3 具有一批
5-2-3-1 具有一批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5-3-2 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5-3-2-1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结合追踪,实地查看排班表,是否体现责任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
2、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与需求,实施个性
4、实施特色护理。制定有专科特色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并落实到位。
符合“C”,并:
B
实地查看
1、护士能用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护理行为细腻、
人性化,措施落实有效。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2、职能部门、科室对优质护理落实情况有检查与监管。
实。
3、落实编制内外的护理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现场访谈
1、护理人员绩效分配、考核有信息化支持。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2、职能部门对绩效分配、考核方案落实情况有检查与监管。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A
查阅资料和现场访谈
1、持续改进有成效,实施优劳优得、多劳多得,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技术水平较高、享有一定学术 影响力的临床 护理专家。
技术水平较高,在区域范围内享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临床护理专家。
1、5 人及以上在省一级学会专业委员会或质量控制中心任职。
得“C”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
1、2 人及以上在国家一级学会专业委员会或质量控制中心任职。
5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2、护士长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从事本专科3年以上工作经历。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实地查看
1、科护士长、护士长取得省级或市级护士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2 分,未达到不得分
2、特殊部门(血液净化、重症监护、产科、急诊、手术室等)护士长经过系
统的专科培训。
3 分,未达到不得分
符合“B”,并:
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C
查阅资料;个案追踪,评价N3、N4 级护士和特殊科室护理人员培训计划的落实和效果, 评价专科护理人才的使用情况。
任何一项指标未达到,不得“C”
1、根据护理学科发展及医院功能需要,制定并落实本院专科护理培训计划。
2、每年外派专科护理骨干培训人数占护士总数的1-2%(包括省级以上专科护士培训、国内外该专科护理水平较高的医院进修学习累计3个月及以上、出
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并落实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
1、依据法律法规、行业指南、标准,制定护理制度、常规和操作规程等,建
立护理制度、常规、操作规程,定期修订。
行情况
得“C”
2、对相关人员有护理制度、常规、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考核。
3、落实护理制度、常规及操作规范。
符合“C”,并:
B
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科室及职能部门的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
C
查阅人事、护理部门绩效分配和考核相关资料、实地访谈合同制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