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

总结:像上面这样的方程中有些系数是分数, 如果能化去分母,把系数化为整数,则可以使 解方程中的计算更方便些。
仔细视察、积极思考
解方程:
3x+1 2
-2=
3x-2 10
-
2x+3 5
思考: (1)这个方程中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是多少?
(2)你认为方程两边应该同时乘以多少?
(3)方程两边同乘上这个数以后分别变成了 什么?
归纳、总结
通过解方程
3x+1 -2= 2
3x-2 10
-
2x+3 5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为: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 并;(5)系数化为1.
用去分母解下列方程
1.
3 x+
X-1 2
=3-
2X-1 3
.
2.
5x-1 4
=
3x+1 2
-
2-x 3
;
3.
3x+2 2
-1=
2x-1 4
=1
2x+3x-3=1
5x=4
x=
4 5
(2)
1 2
-
x+3 3
=0
3-2x+6=0
-2x=-9
x=
9 2
6.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谨慎将方程中
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
程是2y-
1 2
=
1 2
y-■,怎么办呢?小明想了
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
y=-
5 3
.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这个常数应
是_____.
能力提高
当m为什么整数时,关于x的方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案5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案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案5,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于方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方程中含有分母的情况,因此需要学会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去分母的方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案例和问题,制作PPT。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0元,现在打8折,问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呈现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例如,将上述问题转化为方程:0.8x = 20,然后讲解如何去分母解这个方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已知方程 3x - 5/2 = 7/6,求解x的值。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关于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问题。
例如:某商店举行优惠活动,满100元减30元,小华购买了2件商品,一件原价80元,一件原价120元,请问小华实际支付了多少钱?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种方法——去括号与去分母。
在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之后,本节内容是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原理,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步骤。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
2.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正确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供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小组讨论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案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使学生加深对去括号与去分母方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
6.小结(5分钟)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6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1)》是学生在掌握了方程的概念、解方程的方法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部分。
本节课通过去分母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去分母的方法、步骤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方程的基本方法,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将问题转化为方程的能力不足,以及对去分母方法的掌握不熟练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步骤以及实例分析等。
2.练习题,包括不同类型的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题目。
3.教学素材,包括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方程。
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0元,打八折后花了16元,问这本书的原价是多少?2.呈现(10分钟)讲解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例如:对于方程3x / 4 = 7,我们可以将其两边同时乘以4,去分母后得到3x = 28,再将两边同时除以3,得到x = 28 / 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案)

-举例:如果问题涉及两个物体的速度和距离,学生需要能够将“速度和”与“距离”之间的关系表达为方程。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些难点,采取分步骤讲解、示例演示、小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通过反复练习和实例分析,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核心知识,克服学习难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通分和去分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处理多个分母的情况,我会通过具体例子和步骤解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去分母解方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演示如何去分母解方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去分母解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4)—— 去分母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注意:①多个分母找最小公倍数去分母;②去分母时不
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RJ七上P129T3)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 A地出 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匀速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 70 km/h, 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 客车比卡车早 1 h 经过 B地.求 A,B两地相距的路程.
解:设 A,B两地相距的路程为x km. 依题意,得 x -1= x ,
(2) x-3- 5 x-1=1 .
2
6
解:去分母,得3(x-3)-(5x-1)=6.
去括号,得3x-9-5x+1=6.
移项,得3x-5x=6+9-1.
合并同类项,得-2x=14.
系数化为1,得x=-7.
(RJ七上P129T1·改编)解下列方程:
(1) x-1- 2 x+1=1;
6
3
解:去分母,得(x-1)-2(2x+1)=6.
解:设这个数是x.
依题意,得 2x + x + x +x=33,
3 27
解得x=
1
386 97
.
答:这个数是 1 386 .
97
5. 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用26秒的时间通过一条长256米
的隧道(即从车头进入入口到车尾离开出口),这列火
车又以16秒的时间通过了长96米的隧道,求火车的长
度.Βιβλιοθήκη 解:设火车的长度为x米.247
解得x=56.
答:这个班有56名学生.
等式的性质2
分数
最小公倍数 左、右两边
分母
1. 把方程 x - x-1=1去分母,正确的是
26
A. 3x-(x-1)=1
B. 3x-x-1=6
C. 3x-x-1=1
D. 3x-(x-1)=6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教学设计

(3)激励教学: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新知讲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去分母的方法,注重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6.反思与总结: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内容包括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解题过程中的困惑与收获、以及对未来学习的期望。
目的:促使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培养自我评价和目标设定能力。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避免过度负担,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总结。
2.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主动请教同学和老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发现并掌握去分母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3)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数学软件等,为学生提供直观、动态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教学策略:
(1)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学习本章节时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对去分母的方法掌握不牢固,容易在运算过程中出错;2.面对实际问题,不能熟练地将问题转化为含分数的一元一次方程;3.在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措施,为学生提供适应其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的教学环境。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5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1)》是学生在学习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但是,对于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这种类型的题目,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耐心讲解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解题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去分母的步骤和技巧。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掌握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相关教辅资料。
2.课件和教学幻灯片。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其中苹果的个数是香蕉的2倍,如果小明吃了3个苹果和1个香蕉,那么剩下的水果总数是15个,问小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和香蕉?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例如:对于方程34x+12=2,我们可以先将方程两边乘以4,去分母,得到3x+2=8,然后解得x=2。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
例如:解方程56x−13=1,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题步骤和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