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实验室管理制度-PCR实验室检查指南合规版
PCR实验室管理制度

PCR实验室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PCR 实验的操作,确保PCR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防止出现气溶胶的污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开发和质检过程做PCR实验操作的管理。
3职责PCR实验操作人员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作业。
4工作程序4.1 实验室分区管理要求4.1.1 实验室格局4.1.1.1 PCR 实验室按功能区实行分区管理,PCR实验室包括试剂准备间、样本处理间和扩增间。
进入试剂准备间、样本处理间和扩增间各有一个缓冲间,缓冲间为人流通道。
4.1.1.2 试剂准备间和样本处理间之间设有传递窗,样本处理间和扩增间之间设有传递窗,用于传递物品。
4.1.2 功能分区4.1.2.1 试剂准备间用于PCR扩增反应液的配制和分装,PCR反应液配制用原材料的暂存,PCR 配液用各种耗材的暂存。
4.1.2.2 样本处理间用于核酸(RNA 或DNA)提取、提取后核酸的贮存、常用样本和核酸模板的暂存、PCR反应液加样、核酸提取和PCR反应液加样用耗材的暂存。
4.1.2.3 扩增间用于核酸样本扩增及检测。
4.1.3 管理要求4.1.3.1使用规范(1)进出PCR实验室,需要更换鞋子。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在实验室管理员陪同下进行,并填写外来人员登记表。
(2)物流和人流入各个实验区域时,必须严格遵守单一方向顺序,即从试剂准备间→样本处理间→扩增间,不得逆向。
(3)不同工作区域内的设备、物品不得混用。
(4)各室配有不同颜色工作服以示区别,进入各室必须更换该室有颜色标识的工作服,离开各室应脱下该室工作服,换上白色工作服。
各区工作服颜色:试剂准备间:淡蓝色;样本制备间:粉红色;扩增间:黄色。
(5)工作前打开通风系统,先打开风机(先开送风机,再开排风机),再把空调系统打开;关闭时顺序相反。
如需消毒,打开消毒系统30分钟后通风至少15分钟方能进入。
填写《PCR 实验室系统使用记录》。
(6)实验操作时,及时填写各设备使用记录。
PCR实验室工作制度

PCR实验室工作制度
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须持证上岗。
2.基因诊断实验室应严格分区,各区使用物品应有明显标识,严禁混用。
3.为了有效防止扩增区的产物污染,实验工作人员应遵循单向走动原则: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PCR扩增分析区,严禁人和物品反向流动,进入每个区前必须更换有该区标识的工作服和拖鞋。
4.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PCR实验室操作程序进行,实验开始前必须做好室内及工作台的清洁、消毒。
各实验区之间的试剂及样品传递应通过传递窗进行。
5.工作人员摘脱三级防护:在缓冲区戴新的外层手套,摘护目镜置于75%酒精浸泡消毒,从头开始,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缓慢翻转脱下一次性防护服,直到将一次性防水靴套全部脱下,将防护服置于新型冠状病毒专用医疗垃圾桶中送高压灭菌处理。
6.非本实验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也不能随意进出,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污染。
7.实验结束后应用1:100稀释比例84液消毒实验台面,并用紫外线照射实验室,试验中使用过的吸头、离心管等经应置于84消毒液浸泡,高压灭菌后,集中焚烧处理。
8.每天下班前处理好废弃物品,关好水、电、门窗。
9.定期对基因扩增仪、核酸提取仪、移液器等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10.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医疗垃圾:均需经湿热高压灭菌后再作为普通医疗垃圾处理,且垃圾袋上应标注新型冠状病毒医疗垃圾的相关信息。
高压参数为121℃、30分钟,并做好生物指示,以确保高压灭菌的效果。
PCR实验检测标准操作规范

PCR检测实验室操作规范一、PCR 实验室的设置及管理1.目的:建立实验室的合理设置和科学管理,防止实验污染,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分子诊断室的设置、工作流程和日常管理等.3.负责人:4.细则:4.1流感实验室为急传所的专业实验室,从事临床标本的基因扩增检测及相关科研工作等. 4.2 本实验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定性)PCR 技术作为病毒基因诊断的主要手段,实验室分为三个区:试剂准备区(第一区)、标本处理区(第二区)、扩增分析区(第三区)。
每一工作区配备专用的设备、仪器、辅助设施、耗材、清洁用品、办公用品、专用工作服,并有明显的区分标识.标本的接收则在检验科标本接收处进行.4.3 各工作区专用的仪器设备、办公用品、工作服、实验耗材和清洁用具等,不可混用. 4.4 各工作区配置、功能和内务管理见各相关SOP 文件。
4.5 严格遵守从“试剂准备区→标本处理区→扩增分析区”的单一流向制度,不得逆向进入前一工作区。
4.6 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进修、实习或其他科室人员因科研活动需要,进入实验区域(试剂准备区、标本处理区、扩增分析区)需首先熟悉本程序的各项规定并严格遵守执行,在本实验室人员监督指导下进行。
4.7 实验完毕后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二、PCR 实验室工作制度1.目的: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防止交叉污染,防止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2.适用范围:所有本实验室人员。
3.负责人:4.细则:4.1 本实验室进行临床基因扩增检测及相关实验工作,不得进行其它实验操作。
4.2 各区的用品不得混用。
4.3 在各区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戴手套和帽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4.4 试剂准备区只能进行试剂的贮存及配制等相关操作(见相关SOP 文件)。
4.5 标本处理区只能进行临床标本的保存,核酸提取、保存及其加入至扩增反应管和测定RNA 时cDNA 的合成(见相关SOP 文件)。
pcr实验室规章制度

pcr实验室规章制度一、实验室概述PCR实验室是一个专门用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的实验室。
为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二、实验室入口与出口管理1.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好实验室服,并配戴好实验室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2. 离开实验室时,必须彻底洗净双手,并更换一次性手套。
三、实验室操作规范1. 所有实验操作必须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严禁随意改变实验方案或方法。
2. 实验过程中应当保持实验台面整洁,杂物和废弃物必须及时清理。
3. 每次操作使用完的实验器具和试剂必须在实验结束后进行消毒或丢弃处理。
4. 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吸烟和储存食品。
5. 实验室内禁止随意移动或调整实验设备和仪器,如需调整需事先征得实验室负责人的批准。
四、PCR反应体系准备1. 每次开始新一轮PCR实验前,必须按照操作指南准确配制PCR 反应体系,确保反应液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2. 所使用的试剂必须检查标签清晰、有效期内,并在使用前进行检验。
3. 反应液配制完毕后,应严密封闭,避免污染和蒸发。
五、实验室垃圾管理1. 实验室内产生的生物垃圾、化学垃圾和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废弃物必须正确分类,并放置于相应的垃圾桶中。
2. 实验室内的废弃物应当定期正确清运,确保实验环境的整洁与卫生。
3. 实验室内严禁将废弃物随意堆放于通道或实验台面上,以免影响实验操作和日常工作。
六、设备使用与维护1. 在使用实验设备前,必须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和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与安全注意事项。
2. 使用完毕后,应按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洁与维护,保持设备状态良好。
3.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紧急维修或更换设备。
七、应急措施与安全防护1. 在实验室进行PCR时,应注意防止试剂的沾染和飞溅,做好个人防护。
PCR室的工作制度

PCR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PCR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维护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PCR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实验员。
二、工作准备1. 实验室环境(1)PCR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
(2)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如PCR仪器、核酸提取仪器、生物安全柜、冰箱、离心机等。
(3)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实验室内空气新鲜。
2. 实验材料和试剂(1)实验材料应来源可靠,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试剂应储存于适当的容器中,标签清晰,存放整齐。
(3)实验材料和试剂应定期检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三、工作流程1. 样本接收(1)接收样本时,应核对样本信息,确保样本来源合法、完整。
(2)对样本进行编号,做好记录,便于后续实验操作。
2. 样本处理(1)按照预定的实验方案,进行样本的核酸提取、扩增等操作。
(2)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污染。
(3)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便于后期分析和追踪。
3. 结果分析与报告(1)实验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预期。
(2)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相应措施。
(3)按照相关规定,出具检测报告,并保证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实验室安全管理1. 生物安全(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生物安全知识,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2)实验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原体泄露和交叉污染。
(3)实验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2. 化学安全(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化学试剂的性质、用途和危害。
(2)合理储存化学试剂,标签清晰,存放整齐。
(3)使用化学试剂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用品等。
3. 仪器设备管理(1)实验室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PCR实验室管理制度

PCR实验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PCR实验室的管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与稳定运行,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实验失误,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PCR实验室的所有人员,包括实验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PCR实验室的管理遵循“安全为主、规范操作、质量第一”的原则。
第四条PCR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和文件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
第五条PCR实验室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第二章实验室人员管理第六条实验室的人员应当经过严格的培训,熟悉PCR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和相关安全知识,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七条实验室人员应当穿着符合要求的实验服,并佩戴好帽子、口罩和手套,以防止实验物品的污染和交叉感染。
第八条实验室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应当保持良好的操作习惯,注意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保养,确保实验室的设备正常运行。
第九条实验室人员在实验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理实验台面、设备和试剂,保持实验室的卫生和整洁。
第三章实验物品和试剂管理第十条实验物品和试剂应当分类存放,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点,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第十一条实验物品和试剂的采购应当按照质量要求进行,保证其适用于PCR实验的需要。
第十二条实验物品和试剂使用完后应当及时归还或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私自带离实验室。
第十三条实验物品和试剂的储存应当符合相关规定,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第四章实验室设备管理第十四条实验室设备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和维护,不得随意更改设备的设置和参数。
第十五条实验室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实验室设备的购置和更新应当根据实验需要进行,经过科学评估和论证。
第五章实验室安全管理第十八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内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并定期演练和评估。
第十九条实验室应当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处理方式和责任人,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PCR检验实验室检查要点指南

PCR检验实验室检查要点指南PCR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的缩写,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DNA扩增技术。
它在医学、生物学、犯罪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PCR检验实验室检查要点如下:1.实验室环境:PCR实验室应设有相应的负压水平,以防止污染的扩散。
实验室应具备空气过滤系统和紫外灭菌设备,以确保环境的洁净度。
2.试剂和材料:PCR试剂应由可靠的供应商提供,且应在正确的温度下储存。
试剂的携带和保存必须符合安全规范。
实验室应定期检查试剂的有效期和浓度,确保其质量。
3.实验室设备:PCR实验室应配备专门的PCR仪和相关设备,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要按照厂家的指导手册进行。
4.实验操作:PCR实验操作过程应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包括样品的提取、DNA的纯化、试剂的准备和试剂的加入顺序等。
实验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戴好手套、使用滤液器等,以减少污染的风险。
5.核酸提取:在PCR检验前,核酸提取是必要的步骤。
为了确保提取的DNA质量和浓度,实验室应使用可靠的商业试剂盒进行核酸提取。
6.反应条件:PCR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时间和缓冲液成分等。
这些条件对PCR反应的效率和特异性至关重要。
实验室应严格按照PCR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条件进行反应。
7.防污染措施:PCR反应非常敏感,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中的DNA污染。
因此,实验室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污染的风险,如分离不同试剂的操作区域,使用滤液器和消毒液等。
8.内部质量控制:PCR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这包括使用正、负对照,以确保PCR反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需要定量的PCR反应,还应建立标准曲线,以确保定量结果的准确性。
9.结果分析和解释:PCR反应完成后,实验室应正确分析和解释结果。
这需要对PCR产物进行检测和鉴定,以确认目标基因或序列是否存在。
10.结果报告和文件存档:PCR实验室应将实验结果详细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并进行审核和存档。
pcr扩增室工作制度

PCR扩增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公司PCR扩增室工作的管理,保障PCR扩增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维护公司正常经营管理秩序,保障公司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总公司及直属公司PCR扩增室全体员工,每个员工均有遵守本制度的义务和制止他人违反本制度的权利。
三、工作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确保PCR扩增实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遵循实验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PCR扩增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坚持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PCR扩增室的高效运作。
四、工作内容1.实验准备(1)在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2)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确保实验所需的物品齐全。
(3)对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实验要求。
2.实验操作(1)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PCR扩增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准确无误。
(2)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时间等,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做好实验原始记录的保存工作。
3.实验结果分析(1)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合理结论。
(2)撰写实验报告,提交给相关人员或部门。
4.实验试剂和仪器管理(1)按照实验需求,合理使用实验试剂,避免浪费。
(2)做好实验试剂的保存工作,按照试剂的保存条件进行存放,确保试剂的稳定性。
(3)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生物安全管理1.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相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如穿戴实验服、口罩、手套等。
2.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3.定期进行实验室消毒工作,确保实验室环境卫生。
六、工作纪律与考核1.按时上下班,遵守公司考勤制度。
2.严格遵守实验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规操作。
3.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完成工作任务。
4.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建立PCR实验室分区管理规定,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
2.范围:
适用于PCR实验室管理。
3.职责:
质量部。
4. 工作流程:
4.1 实验室按照功能分以下区域:
4.1.1试剂准备区(体系室):为PCR体系配制区域。
4.1.2标本制备区(模板室):为模板DNA制备、扩增体系模板添加的区域。
4.1.3扩增区(扩增室):为PCR模板进行扩增区域。
4.1.4扩增产物分析区(产物分析室):为PCR模板进行扩增、电泳检测或扩增产物分析的区域。
本区域为PCR产物污染区。
4.2实验室要求:
4.2.1实验室着装要求
4.2.1.1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四个区域配备有不同颜色的防静电实验服和专用鞋套。
进入实验室区域后,需更换对应区域的实验服及鞋套。
4.2.1.2各区域工作服及鞋套不能混穿。
4.2.1.3离开当前实验区域时,应在黄色警戒线内脱掉该区实验服和鞋套,再进入其他区域,更换相应区域的工作服和鞋套。
4.2.2各实验室内试验仪器、耗材、移液器使用规则:
4.2.2.1在各操作间配有专用仪器、耗材、移液器,绝不能混用以避免污染。
4.2.2.2每个房间都有功能标识,根据房间功能进行实验,不能混用。
如试剂准备区不能用于模板DNA制备。
4.3 日常清洁要求:
4.3.1 各个实验室应配备专用的清洁设施,不得混用。
4.3.2 实验员每月用1mol/L盐酸(50ml 12mol/L盐酸(即浓盐酸)和550ml纯化水混合)擦拭操作台、门把手及移液器、离心机等设备外表面,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
注意金属表面不能用本试剂进行擦拭,可用水代替反复擦洗。
4.3.3每个房间实验服在相应房间洗手盆中清洁,在相应房间自然晾干。
各区域服装不能混洗,洗涤时以单件形式进行洗涤。
4.3.4 实验室紫外消毒要求:
实验室使用频率大于1次/月,则每周用屋顶紫外灯过夜照射1次,照射时间一般在15~16小时;如实验室使用频率小于1次/月,可在使用前再进行此操作。
4.4 污染源监控:每半年监控一次。
4.4.1 监控方法:对各实验室设施进行取样,将所取样品等同于一份临床样本,不同产品污染源检测应按照相应的产品“说明书”进行体系配制、加样、扩增等操作,依据扩增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污染。
4.4.2 取样方法:准备22个装有1.0ml灭菌水的1.5ml离心管,将灭菌棉签沾湿后,涂抹采样部位,面积在20cm2左右,将棉签放回盛有无菌水的离心管中,折断棉签木棒部分,扣好管盖待检。
4.4.3取样部位: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
试剂准备区:门把手1点、台面1点、超净工作台2点、移液器1点、冰箱门把手1点、地面1点;标本制备区:门把手1点、台面1点、生物安全柜2点、移液器1点、冰箱门把手1点、地面1点;扩增区:门把手1点、台面1点、PCR仪表面1点、地面1点;扩增产物分析区:门把手1点、台面1点、电泳仪表面1点、地面1点。
共取样22个点。
4.4.4 监测结果判定标准:
PCR类:依照现有产品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产品中的相应阳性对照有特异扩增,产品中的相应阴性对照无扩增,取样点样品无扩增,则判定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无污染,检验结果可信;取样点有扩增则证明相应区域有污染,需对相应部位进行清洁(用1mol/L盐酸擦拭),清洁后再次取样进行检验操作,取样点样品无扩增则证明实验室无污染。
4.5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4.5.1操作过程中应工作服、帽、鞋、手套等穿戴齐全,各区物品均为专用,不得交叉
使用,避免污染。
4.5.2实验过程中若出现标本及试剂污染工作台或移液器,应及时用酒精处理。
实验结束后应立即清洁工作台,并定期对实验台及各种实验用品进行消毒。
4.5.3实验过程中的废弃样本及实验废弃物,需作为医疗废物统一回收处理。
4.6实验室日常管理按照《质检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执行。
4.7 实验室压力要求:
4.7.1 实验室4个功能房间均为直排负压。
4.7.2 PCR检验实验室的空气流向应当按照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方向进行,4个区域均为直排负压,压差梯度逐级增加,并安装压差监测装置,以有效证明空气流向,实验室对缓冲间压差不低于5帕。
实验室直排风扇开启的顺序是扩增产物分析区→扩增区→标本制备区→试剂准备区,关闭直排风扇顺序则反之进行,以防止扩增产物顺空气气流进入扩增前的区域。
空气流向为单向,禁止下游污染上游。
4.7.3 每天上午填写1次《PCR实验室压差记录》。
5. 相关文件:
《质检组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6. 相关记录:
《QF-PCR实验室污染监控记录》
《PCR实验室清洁记录》
《PCR实验室清洁剂配制记录》
《PCR实验室压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