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物体特征排序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排序

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排序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排序1设计意图:3、4岁幼儿对排序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按颜色或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
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动手给材料排队,学习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为以后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做基础,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由此便产生了本次活动课《有趣的排序》。
因幼儿刚接触排序,本节课主要以AB型的排列为主。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排序,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2、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排序材料:积木、动物小人、雪花片课件(有关排序图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项链、毛巾、水果等等)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活动提问:1、活动室和原来有什么不同(板凳是两种颜色的)2、再看看我们今天排的队伍和原来排队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排的是一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3、手指游戏:《合拢放开》今天,张老师要和家一起学习《排序》,什么是排序呢?(把物体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排队。
就像刚才小朋友的队伍,小板凳的队伍还有手指游戏中的合拢放开、小手指爬这些都是排序)排序有好多种方法,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
二、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A、根据课件,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B、提供材料,引导幼儿一起尝试排序。
C、观察图片,说出解决方法。
(排序的方法可真多,我们可以按物品的小、形状、颜色、数量、长短、种类等特征来排队。
下面我们看看这些排序,有问题吗?)D、欣赏了解更多种排序方法,巩固对排序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许多种排序的规律,刚才图片里小朋友操作的材料老师也带来了,小朋友想试一试吗?四、课后延伸活动1、操作活动,为幼儿提供多种排序材料供幼儿练习;2、手工活动《美丽的项链》(用手工纸条粘合、串联的方法)活动反思:数学________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中班数学活动《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中班数学活动《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活动目标1、能够按物体的两个特征(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
3、能排除干扰正确分类活动准备:1、教具排列图表和分类表、胶水、毛巾。
2、幼儿用书、幼儿操作材料纽扣和蘑菇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幼儿听音乐做律动,稳定幼儿情绪。
二、基本部分(一)引导幼儿按物体的两个特征(颜色、形状)进行分类。
1、说说纽扣的不同。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说说手里的纽扣有哪些地方不一样?(2)请幼儿按照教师的指令拿出纽扣。
2、理解双维度排列。
(1)观察排列图,提问:图上有什么?代表什么意思?(2)教师小结:排列在最上面的一行是形状标记,最左边的一列是颜色标记,中间的格子就是纽扣的家了。
3、幼儿操作:帮纽扣宝宝找家。
(1)、教师依次拿出不同颜色形状的纽扣,提问:这颗纽扣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它的家应该在哪一格?(2)、幼儿回答,说出理由。
4、教师小结。
(二)学习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
1、做游戏“小白兔找蘑菇”,学习看标记卡找蘑菇。
游戏规则:幼儿闭上眼睛念儿歌“小白兔,找蘑菇,123,找什么”教师同时出示颜色、大小、形状的点数标记,幼儿按教师出示的标记找到相应特征的蘑菇。
2、概括并记录蘑菇的相同点。
教师出示两朵大小不同、颜色和点子相同的蘑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3、幼儿尝试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教师讲解要求:蘑菇宝宝要找朋友住在一起,住在一起的宝宝必须有相同的地方。
教师鼓励幼儿多角度的找相同点,如:大小一样、样色一样、点子数量一样。
(三)幼儿操作。
操作一:完成幼儿用书“帮纽扣宝宝找家”操作二:“蘑菇宝宝分类”三、结束部分请家长帮助幼儿检查幼儿练习完成情况。
数学活动反思《按物体的特征排序》

数学活动反思《按物体的特征排序》
结合本班孩子有过初步排序规律经验基础上,开展数学活动《按物体的特征排序》。
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学习按物体的1—2个特征尝试运用有规律的排序方法装饰物体,感受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活动分三个环节完成:首先结合生活实际以绘本《蜈蚣叔叔的袜子》为情景导入,结合生活经验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各种有排序规律的物品,如斑马线、衣服、地板瓷砖等;接着鼓励幼儿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提供大小、颜色和形状不同的图形玩具鼓励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让幼儿发现可以按照大小、颜色、形状以及数量等不同特征进行有规律的排序,最后引导孩子运用规律的数学概念来进行排序,通过为自己的帽子装饰有规律的花边让幼儿在操作中巩固知识。
《指南》提出:幼儿园数学活动开展注重生活化、探索性和操作性,结合这一目标在整个活动中,我让孩子处于直接感知和体验探索规律的氛围中,在材料的准备上根据孩子能力差异有所侧重,从简单探索到尝试设计激发孩子探索的挑战性,感受数学的有趣。
我想:在今后的数学活动组织中,我还将继续秉承幼儿园数学活动开展的特点,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达到学中玩、玩中学。
有趣的排序中班数学教案5篇

有趣的排序中班数学教案5篇教案的编写过程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安排课堂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时间,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教案写好了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增强他们的教学策略选择能力,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有趣的排序中班数学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有趣的排序中班数学教案篇1设计意图:3、4岁幼儿对排序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按颜色或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
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动手给材料排队,学习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为以后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做基础,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由此便产生了本次活动课《有趣的排序》。
因幼儿刚接触排序,本节课主要以ab型的排列为主。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排序,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2、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排序材料:积木、动物小人、雪花片课件(有关排序图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项链、毛巾、水果等等)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活动提问:1、活动室和原来有什么不同(板凳是两种颜色的)2、再看看我们今天排的队伍和原来排队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排的是一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3、手指游戏:《合拢放开》今天,张老师要和家一起学习《排序》,什么是排序呢?(把物体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排队。
就像刚才小朋友的队伍,小板凳的队伍还有手指游戏中的合拢放开、小手指爬这些都是排序)排序有好多种方法,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
二、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a、根据课件,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b、提供材料,引导幼儿一起尝试排序。
c、观察图片,说出解决方法。
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

指纹分类
(一)弓形纹
纹形像弓一样
(二)斗形纹
有同心圆或螺旋纹线, 看上去像水中漩涡
(三)箕形纹
纹线一边开口,就 像簸箕
给指纹分类
斗形 箕形 弓形 其他
找海洋生物的共同特征
身体周围共有6个突出并按一定顺序分 布
1
2
3
4
5
6
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
多级二分法
•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 继续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再 分,这种方法叫做“多级二分 法”
• 0℃空气:330米/秒 • 金:3240米/秒 • 硬木:4000米/秒 • 盐水:1531米/秒 • 玻璃:4540米/秒 • 塑料:1800米/秒 • 铁:5000米/秒 • 30℃空气:348米/秒
按声音传播速度的从慢到快排序
排序
1 2 3 4 5 6 7 8
物质名称
0℃空 气 30℃空气 盐水 塑料
将下面的的生活垃圾分类。
易拉罐 水泥砖 废纸 玻璃鱼缸 大理石板 橡胶轮胎
可回收
不可回 收
一次性纸杯 瓷片
花生油桶 碎花盆
铁钉
一次性方便袋
居民生活中违背垃圾分类处理的现象有 哪些?造成了怎样的不良影响?
10 澳大利亚
11
日本
12 哈萨克斯坦
金牌 46 38 29 24 13 11 11 8 8 7 7 7
银牌 29 27 17 25 8 19 11 9 4 16 14 1
铜牌 29 23 19 33 7 14 12 11 5 12 17 5
总数 104 88 65 82 28 44 34 28 17 35 38 13
分类
在生活中经常要把很多物品分类排放,这种分类 排放的方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中班数学:有趣的排序

中班数学:有趣的排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中班数学:有趣的排序中班数学:有趣的排序(精选5篇)中班数学:有趣的排序篇1活动目标1.能发现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排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排序》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排序》精选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排序,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2、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排序材料:积木、动物小人、雪花片课件(有关排序图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项链、毛巾、水果等等)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活动提问:1、活动室和原来有什么不同(板凳是两种颜色的)2、再看看我们今天排的队伍和原来排队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排的是一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3、手指游戏:《合拢放开》今天,张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排序》,什么是排序呢?(把物体按照一定的规律排排队。
就像刚才小朋友的队伍,小板凳的队伍还有手指游戏中的合拢放开、小手指爬这些都是排序)排序有好多种方法,看看他们是怎样排的。
二、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a、根据课件,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b、提供材料,引导幼儿一起尝试排序。
c、观察图片,说出解决方法。
(排序的方法可真多,我们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长短、种类等特征来排队。
下面我们看看这些排序,有问题吗?)d、欣赏了解更多种排序方法,巩固对排序的认识。
三、结束部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许多种排序的规律,刚才图片里小朋友操作的材料老师也带来了,小朋友想试一试吗?四、课后延伸活动1、操作活动,为幼儿提供多种排序材料供幼儿练习;2、手工活动《美丽的项链》(用手工纸条粘合、串联的方法)篇二:一、活动目标1.能根据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排序。
2.体验排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PPT,大小、长短、高矮、颜色、图形的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一)播放课件,让幼儿感知按物体特征排序1.幻灯片2:大小排序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总结按大小排序)出示幻灯片3让幼儿操作。
2.幻灯片4:颜色排序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上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教师总结按颜色排序)出示幻灯片5让幼儿操作。
理论学习——物体排序的教学

一、排序的意义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根据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按有一定的规则排列程序。
排序是建立在对事物比较的基础上,它需要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
然而排序对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和发展智力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一)排序有助于形成数的序列数的序列,一是指数序(自然数的顺序),即每个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相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二是指序数。
幼儿在排序活动中获得了根据物体的某种差异,按一定规则排列顺序的经验,在排序活动中获得了每一个物体按一定规则在空间所占位置关系的经验,都将有助于他们理解数的顺序,理解序数意义,形成数的序列。
(二)排序有助于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排序中,如果按物体的大小顺序排列的话,幼儿必须知道物体的大小差异,可以加深幼儿对物体大小的认识;如果按物体数量多少排序的话,可以加深幼儿基数的认识;如果按物体形状规则排序的话,可以加深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
(三)排序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在排序时,往往是先对几个物体认真的观察,发现物体在某一特征上的差异及一定规律之后再进行排序。
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幼儿在按物体次序规则排列时,把物体从小到大、从少到多或从大到小、从多到少反复排列,这种顺向、逆向序列的练习有助于幼儿逆向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把物体按红、黄;红、黄&&等特定规则排序时,实际上是一种排列推理的练习,将有助于幼儿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
@_@我是分割线@_@(四)排序能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数概念排序能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数概念,主要是因为排序活动能促进幼儿可逆性、传递性和双重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这些思维能力正是形成抽象数概念必须具备的。
排序中的可逆性,指从两个方向排序的能力,也就是将物体按一定量的差异排列成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序中的传递性,可理解为如果b比a长,c比b长,那么c就比a长,(b大于a,c大于b,所以c大于a),所以序列中个对象之间均可用传递的方法,判断它们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