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落难的王子》《白兔和月亮》 (7)
第八课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

第八课白兔和月亮一、整体把握这一则寓言,主题词就是“得失之患”。
首先必须把握的是,这种“得”,并非一般的“得”,试想白兔得到一把青草,会有这样的“得失之患”吗?小白兔得到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
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这样的拥有,看起来是好事,又何尝不是坏事?物的主人,其实也是物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
白兔和月亮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决定了白兔呈现两种不同的心态,拥有月亮反而不是好事。
这一则寓言有两处转折。
诸神之王宣布月亮归属于白兔,是一个转折。
此前,白兔是心旷神怡地赏月;此后,却紧张不安心痛如割。
最后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是又一个转折。
前一个转折,前后构成鲜明的对比,后一个转折给人留下一个启迪,寓意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反复透露出来的。
二、问题研究1.这一则寓言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句子是这样说的:“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换句话说,就是人类的慧心已泯。
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现在泛指智慧。
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
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
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2.照寓言这么说,难道一无所有、赤贫如洗才自在吗? 阅读就是应该同作者平等对话,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但是,我们首先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寓言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不是拥有一把青草什么的。
可见不是泛指拥有,只是指白兔之于月亮那样的拥有。
如果天空拥有月亮,天空就可以泰然拥有,不会如此紧张不安。
这则寓言也使我们明白,拥有显赫的权势或财富,拥有者是紧张不安的。
金銮殿龙座上的皇帝威风是威风,其实,他惟恐风吹草动,他是紧张不安的。
寓言告诉我们,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
人教版语文—学年七年级上册《第8课 人生寓言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生本课堂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学年七年级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生本课堂导学案
8《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的字词。
2、了解寓言的特点,准确理解、概括寓意。
3、体会得失相依寓意,培养应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课前诵读资料1.2:1、寓言的基本常识: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诸子百家着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着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2、了解
7.《短文两篇》《行道树》学习目标:1、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突出主旨的写作手法。
2、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3、朗读课文,揣摩并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走近作者,搜集资料,组内交流:2、积累词语,能读会写知意:(1)、堕()落:(2)、点缀():(3)、深沉:(4)、繁弦急管:(5)、红灯绿酒:(6)、贪婪():(7)、冉冉():(8)、烟囱();(9)、苦熬();(10)、给予();(11)、牙龈();(12)、。
《人生寓言》寓意.doc

《人生寓言》寓意-
1、《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小白兔先前是心旷神怡地赏月,那是因为她与月亮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可是,一旦小白兔拥有了月亮,她既是月亮的主人,同时,也成了月亮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月亮的阴晴圆缺,时时刻刻牵扯着她的心,拥有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痛苦。
2、《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通过王子的遭遇,揭示了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的人生哲理。
王子本来是一个极端脆弱的人,但在遭受了国破家亡,沦为奴隶,又成残废,行乞度日的厄运之后,感悟到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受得了。
这就告诉人们,既然厄运落到头上,那也不必倒下,应该顽强地挑战命运,坦然地面对厄运。
《白兔和月亮》原文阅读

《白兔和月亮》原文阅读落难的王子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每当左右向他禀报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到:“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
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
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谁知他正色道——“先生,请别说这话。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承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至于死,那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
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白兔和月亮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
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
每天夜晚,她来到林中草地,一边无忧无虑地嬉戏,一边心旷神怡地赏月。
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一个慷慨的决定:“万物均有所归属。
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
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乌去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
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在他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灭,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二单元_8.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知识点分析人教版

第八课《人生寓言》学习目标1.了解寓言的特点。
2.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3.体会寓言的寓意,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 了解寓言的特点。
2.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难点:体会寓言的寓意,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预习内容一、了解寓言的基本常识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划线的词语。
嬉.戏( xi )风韵.( yun ):优美的姿态神情闲适:清闲安逸厄.( e )运险象迭.( die )生得失之患.( huan )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窖.( jiao )泯.灭( min ):丧失禀.告( bing )慧心审美: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心旷神怡.( yi )三、学习《白兔和月亮》(采用复述故事法。
)1、复述故事:复述的基本要求: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问题提示:(1)白兔与其他生物有什么不同之处?从全文中找关键词。
独具审美慧心、行家、赏月之才举世无双、慧心未泯(2)白兔得到月亮前与得到月亮后赏月时心态有什么不同?注意找关键词“无忧无虑”“心旷神怡”“各具风韵”“闲适” “牢牢盯着”“紧张不安”“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3)文中出现了两次转折,两次转折处,有一个相同的词语,找出来体会一下有什么作用?“慷慨”一词两次出现,形成了文章两处转折;第一次“慷慨”打破了白兔的宁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第二次“慷慨”给人留下了一个启迪,造成白兔患得患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隐藏在这个“慷慨”里。
人生寓言 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 要能够发现和欣赏美,不可抱 有占有的态度。
• 美好的事物应该大家共分享。
• 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 得失之患。
白兔得到了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 之患吗?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说“必然”显绝对化,但是,从实际 情况看,应该说是很容易,乃至极容易 产生得失之患。说的是白兔,而不是别 人,得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一把青草之 类的,得失之患更容易产生。
这些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 1、运用对偶,句式很对称,用 了很多成语,富有文采。
• 2、还运用了对比,刻画出了白 兔面对月的阴晴圆缺患得患失 的心态。
著名词人苏轼有句词与白兔的这 一心态迥然不同,是哪句呢?
• 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看来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 不同的感受。那么你从这一故事中
•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曾是一个盲人,但 她以顽强的意志给她的创作带来了光 明,给千千万万读者的心灵带来了光 明。
是不是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这 是一条规律吗?没有遭遇到厄运的
人又该怎样培养坚韧的意志? • 落难之后不一定能战胜脆弱,也有自
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的。要培养坚韧 的意志,我们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 在艰苦的条件下磨练自己的意志。比 如长跑,并非厄运,但需坚韧的意志。 还有遇到了难题,要静下心来攻克学 习上的堡垒,又何尝不需要坚韧的意 志?
自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你的 读书收获。
(概述故事,领悟道理,人生 感悟)
道理
• 一是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 们切不可怀侥幸心理认为苦难 只会落在别人身上;
• 二是一旦遭遇苦难,就要勇敢 面对。
• 三是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 强起来。
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 的作用是什么?
《人生寓言》课堂实录白兔与月亮、落难的王子 教案教学设计

一、《人生寓言》课堂实录白兔与月亮、落难的王子教案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白兔与月亮》和《落难的王子》两个寓言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提高学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1. 《白兔与月亮》:讲述了一只白兔对月亮的渴望和追求,最终得出人生真谛的故事。
2. 《落难的王子》:讲述了王子在困境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两个寓言故事的寓意和主题。
2.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哲理,并将故事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情节和寓意。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人生哲理,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4. 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关故事的视频或图片,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白兔与月亮》和《落难的王子》两个寓言故事。
2. 讲述故事:《白兔与月亮》(第一部分)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的理解和感悟。
4. 讲解故事:《白兔与月亮》(第二部分)5.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生哲理,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七、课堂互动:a. 白兔为何对月亮产生渴望?b. 白兔追求月亮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c. 白兔最终如何领悟人生真谛?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问题的思考和答案。
3. 回答与解答: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点评和解答。
八、故事寓意解析:1. 《白兔与月亮》:a. 追求梦想的重要性与现实生活的平衡。
b. 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不要过于追求遥不可及的事物。
2. 《落难的王子》:a. 困境中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b. 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发现生活的美好。
九、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两个寓言故事,总结寓意和主题。
2. 强调人生哲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1. 阅读《白兔与月亮》和《落难的王子》的全文。
人生寓言优秀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人生寓言优秀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人生从来都没有那么简单,人生寓言里边的故事告诉我们很多道理。
下面是为你的人生寓言的读后感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今天上周国平的《人生寓言》,有两则小的寓言故事:《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
《白兔和月亮》的寓意“巨大的利益会个人带来得失之患”。
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会认为“财富”或者“获缺都会使人患得患失,这就失之偏颇。
为此,我问学生,如果只给白兔几个胡萝卜,白兔会不会“紧张不安”,或者一片青草地的荣枯,白兔会不会“心如刀割”,答案都是否定的。
这样学生就会理解庄子的那句话:“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
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
凡外重者内拙。
《庄子·达生篇》”《落难的王子》这一则主要是讲磨难困顿会使人坚强。
我先是补充一点,不是所有的困苦都会给人带来好处:对于成功者而言,磨难会成为幸福的回忆;对于失败者而言,磨难永远只是痛苦的伤痕。
再接着学习“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
这则小故事中,“王子”并没有姓名,事件也并不具体,其实,这种模糊性和非特指性就是寓言的普遍性的体现。
我笑着对孩子们说:“有一个叫作段誉的王子,他离开行走江湖,学武无成,最佳功夫‘凌波微步’用于逃命,‘六脉神剑’时而失灵,追求爱情却苦求不得,伸张正义却常被生擒;不过,历经磨难,最后依靠义兄义弟成就了大业……”学生听得入神时,我顿了一顿,“从主题上看,与本文有几分相似,但人物具体,情节曲折,这就不再是“寓言”了,它的题目是——”“《天龙八部》!”教室里爆出一阵欢笑声。
最后总结的时候,是谈这两则文章在教材里为什么组合在一起了。
其实,这两篇寓言在周国平的作品中并不是放在一起的。
而在第二单元第八课中,这两篇寓言冠以“人生”之名组合在一起,是编者的匠心独运。
第一则讲的是“得”带来“失”,第二则讲的是“失”亦可“得”。
而第一则的寓意“巨大利益会有得失之患”恰好为第二则做了注解,王子失去巨大的财富与崇高地位之后反而坚强了;而第二则也可以成为第一则的佐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论坛:没有遭遇过厄运的人应该怎样 培养坚韧的意志? • 要培养坚韧的意志,必须自觉地寻找艰苦, 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的磨练。比如…… • 其实我们并不苦的生活中也有一些 “苦”……
历史上真有“落难的王子”吗? 这个故事是不是作者“瞎编”的?
• 并非瞎编,历史上不仅有落难的王子,还有落 难的皇帝。是谁? • 晋公子重耳、越王勾践。 • 请查阅 “勾践灭吴”、“卧薪尝胆” 、“晋 公子重耳之亡”等资料 ……。
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 白兔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 反而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令她紧张不安, 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 寓意:拥有巨大的财富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
• 说“必然”,太绝对化。应说“很容易”产生得 失之患。 • 如果白兔得到的是一把青草,就不会有这样的 “得失之患”。但她得到月亮,就会有。
读一读,写一写 (加红色的字容易写错) 慧心 嬉戏 风韵 慷慨 闲适 撤销 禀告 厄运 折磨 行乞 正色 落难 归属 流落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阴晴圆缺 举世无双 心痛如割 险象迭生 得失之患 多愁善感 天灾人祸 突如其来 异国他乡
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 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 故事似乎没写完, 请你补充完整。
落难的王子
这则寓言故事紧扣 “落难”二字,形成巨大反 差,请具体说明。
• 身份:王子——奴隶——乞丐 • 遭遇: – 父王被杀, – 母后受辱自尽, – 自己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 逃出虎口时成了残废,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 度日。
王子在 “落难” 后,性格意志却得到提升, 也形成巨大反差,请具体说明。 • 本来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 当……我可受不了! • 后来经历了厄运,“我”早已泪流满面时,他正 色道 “……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 脆弱——坚强
想象你遭遇厄运后会怎样面对。
扩展
迁移
填空:
1. 2. 3. 4. 5. 6. 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 慧心 。 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 皎洁 的月色。 或是 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 心旷神怡地赏月。 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 。 风韵 从前的闲适心情 了。 一扫而光 脑中只 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 绷
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 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 “闲适心情”呼应前文的哪一句? • 呼应“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 “绷” 换成“充满”是不是更好? • 不好。“绷”形象地表现了她的紧张不安:“险 象迭生”,有“无穷的得失之患”。
她牢牢盯着月亮, 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这两个“盯”能换成“看”吗? 为什么? • 不能。 • “盯”表现出紧张不安,惟恐失去的神情和心理。 • “看”没有这种表现力。
中国历史上“落难的国王” (点击进入《卧薪尝胆 》)
内容提要: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 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 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 奴仆才做的工作……
《勾践灭吴》原文 译文
再
张国生
见
2003年3月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人生寓言
作者
阅读1
阅读2
归纳
扩展
人生寓言
作者:周国平
• 1945年7月生于上海。 • 1962—196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 哲学系; •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学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 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学研究所工作至今。
白兔和月亮
在众多的兔姐妹中, 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 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 一件容易的事了。” 既然很“容易”,王子为什么没有去死?
• • • • •
死了,国仇、家仇谁来报? 死了,国家、百姓谁来拯救? 死了,妻子、儿女谁来抚养? 死了,给后世留下没出息的名声。 ……
中国历史上“落难的王子” (点击进入《左传 晋公子重耳之亡》) 点击进入译文
内容提要: 重耳是晋国的“王子”,忽然有一天国内发 生叛乱,重耳大祸临头,被迫出逃。流亡中的屈 辱、困苦的体验,使他明白了身在宫廷和逸乐中 所不可能明白的人生真谛,在身、心两方面受到 陶冶和磨炼。 19年后,他终于由一个贪图享乐、 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成为春秋时代显赫一时的 霸主。
她的“审美的慧心”表现在:
• 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 向她宣布了一个慷慨的决定。 “慷慨的决定”指什么?
• 指“从今以后,月亮归,白兔 的心情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请你口述她的心情有什么改变,用上文中 你认为好的词语。 • 之前,她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 之后,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 亮!”……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 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 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 “慧心”是什么心? “泯”是什么意思? • 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 心,现在泛指智慧。 • 泯——消灭。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 泯…… “和人类不同的是” 可以删除吗? • 不可删除。 • 这样写是强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 就是幸福,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 • 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
不怕死的,不一定是英雄;不怕“活” 的,可能是英雄。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后来为什么能够顽强地面 对厄运? • 王子遭遇厄运后历尽苦难的磨练,性格坚强起来 了,所以能够顽强地面对厄运。 • 寓意:厄运能使人变得坚强。
归纳
复习
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 《白兔和月亮》:拥有巨大的利益会生出无穷的 得失之患。 • 《落难的王子》:厄运能使人变得坚强。
填空:
1. 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2.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 缺损,她便 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3. 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 险象迭生,勾 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 4. 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
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 这是一条规律吗?
• 若认为只有落难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这样 的“规律”不能成立。 • 但落难和厄运确实能使人战胜脆弱,变得坚强。 • 但落难和厄运不一定使所有的人都变得坚强,也 有被厄运压跨的。 • 关键是……?
有无得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 • 关键在于该不该拥有;不该、不配拥有而拥有, 就会生出得失之患。 • 还在于有没有能力保住自己的“得”,怕不怕 别人抢去、偷去。
你喜欢文中哪些句子?举例说明
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 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 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5. ……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