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烯氟虫腈等药剂防治棉盲蝽象效果-PPT

合集下载

6种不同药剂防治棉花盲椿象效果研究

6种不同药剂防治棉花盲椿象效果研究

6种不同药剂防治棉花盲椿象效果研究作者:王全荣欧阳珑周育水李贤淼熊书敏蔡学栩陈前武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5期摘要采用6种不同药剂防治棉花盲椿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治棉花盲椿象效果显著的药剂有70%吡虫啉105 g/hm2、25%噻虫嗪600 g/hm2和25 g/L溴氰菊酯600 mL/hm2,防治棉花盲椿象效果较差的药剂为50%烯啶虫胺225~300 g/hm2、30%醚菊酯悬浮剂375~525 mL/hm2、70%吡虫啉60 g/hm2以及50%吡蚜酮450 g/hm2。

关键词盲椿象;杀虫剂;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 S435.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123-01为评价各种药剂对棉花盲椿象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特进行本试验,为指导安全科学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设在江西省永修县虬津镇虬津村一农户常年棉花责任田中进行。

所选试验田为传统连片棉花种植区。

试验地为砂壤土,pH值为5.5,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水平较高,田间杂草较多。

试验地棉花为2015年4月28日播种,5月20日移栽。

移栽前施45%复合肥75 kg/hm2(江苏中东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产品)点穴作底肥,6月5日施尿素(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产品)150 kg/hm2作追肥。

移栽后至试验期间不喷施非试验药剂。

试验对象为棉花盲椿象(Fleahopper),主要种类为中黑盲蝽、绿盲蝽和苜蓿盲蝽。

供试为棉花品种为常规棉鄂棉22,全生育期132 d。

各试验小区的栽培及肥水管理等条件均一致[1-3]。

1.2 试验设计试验设13个处理,具体见表1。

小区面积66.7 m2,不设重复。

1.3 试验方法1.3.1 配药。

采用两次稀释法配药,即先将药剂加少量清水配制成母液,充分摇匀,再按所需浓度加清水配成药液;然后采用喷雾法对棉花全株叶片进行均匀喷雾施药[4]。

1.3.2 施药器械。

棉花盲椿象的防治办法

棉花盲椿象的防治办法

棉花盲椿象的防治办法汇报人:日期:•棉花盲椿象概述•棉花盲椿象的识别与诊断•棉花盲椿象的防治策略目录•棉花盲椿象的化学防治方法•棉花盲椿象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棉花盲椿象防治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计划制定01棉花盲椿象概述一种昆虫,属于盲椿象科,具有咀嚼式口器,以棉株汁液为食。

棉花盲椿象棉花盲椿象的成虫和若虫均可对棉株造成危害,造成棉株萎缩、黄化、脱落,甚至整株死亡。

特点定义与特点棉花盲椿象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棉花盲椿象对棉花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防治对象。

分布与危害危害分布防治棉花盲椿象可以有效地保护棉花的正常生长和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保护棉花生产棉花盲椿象的危害不仅局限于棉花生产,还会对其他农作物造成危害,防治可以保障农业生态安全。

保障农业生态安全通过防治棉花盲椿象,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可持续发展防治意义02棉花盲椿象的识别与诊断幼虫体长椭圆形,头黑褐色,体黄绿色至深绿色,背面有褐色纵条纹。

卵长椭圆形,淡黄色,表面有细纹。

成虫雌虫体长10~12毫米,雄虫略小。

头、胸部黑色,复眼赤褐色。

触角丝状,前后翅等长。

前翅基部和中部有3个黄色斑纹,中间的斑纹变异较大。

形态特征识别发生规律与诊断方法棉花盲椿象每年发生2~3代,以卵在棉叶组织内越冬。

次年4月孵化,5月上旬出现成虫。

成虫产卵于棉叶背面,幼虫孵化后钻入棉株组织内,吸取汁液。

诊断方法观察棉株叶片上是否有黄褐色斑点或条纹,叶片是否卷曲、皱缩或枯萎。

若发现有上述症状,可用手轻轻触摸棉叶,若感到叶片内有虫体活动,即可诊断为棉花盲椿象危害。

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斑点或条纹,叶片卷曲、皱缩或枯萎。

叶片受害蕾铃受害种子受害蕾铃被蛀食后,轻则造成蕾铃脱落,重则造成整个植株死亡。

种子被蛀食后,影响发芽和生根。

030201危害症状识别03棉花盲椿象的防治策略选用对棉花盲椿象抗性较强的品种,减少受害风险。

棉盲椿性诱集防控与化学药剂防治的效果及效益比较

棉盲椿性诱集防控与化学药剂防治的效果及效益比较

棉盲椿性诱集防控与化学药剂防治的效果及效益比较1. 引言1.1 研究背景棉盲椿(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主要危害表现为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枯黄甚至死亡。

随着棉花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棉盲椿的危害也日益严重,给棉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有效控制棉盲椿成为当前棉花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棉盲椿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其性诱集防控,即通过诱集性信息素吸引雄性棉盲椿,实现数量控制;另一种是化学药剂防治,即使用杀虫剂进行直接喷洒杀灭。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

本研究旨在比较棉盲椿性诱集防控与化学药剂防治的效果和效益,为棉农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通过深入探讨两种防治方法的优劣势,并对其效果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以期找到更符合实际种植需求的解决方案。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棉盲椿性诱集防控与化学药剂防治在防治棉盲椿中的效果及效益,为棉田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探究棉盲椿性诱集防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及效益,分析其在减少益虫数量和保护棉花作物方面的表现。

1. 比较化学药剂防治在棉盲椿防控中的效果和经济效益,评估其在杀灭害虫和减少损失方面的成效。

1. 分析两种防治方法的实施效果和遇到的问题,总结其中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提供参考和建议。

1. 最终目的是验证棉盲椿性诱集防控的效益是否高于化学药剂防治,并为棉田害虫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2. 正文2.1 棉盲椿性诱集防控效果棉盲椿性诱集防控是一种利用棉盲椿性信息素来引诱害虫集聚并进行防治的方法。

研究表明,通过放置性信息素陷阱可以有效吸引棉盲椿成虫,并起到诱杀作用。

在农田中实施性诱集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棉田的害虫密度,减少损失。

棉盲椿性诱集防控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性信息素的释放量、陷阱的布设密度和位置等。

研究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性诱集防控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效控制棉田害虫的数量,提高棉花产量。

棉田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棉田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刚毛,头三角形。唇基显著 ,眼小 ,位于头侧 :触 . 角 4节 , 比体 短 。喙 4节 ,腹 部 1 0节 ,臭 腺 开 口 于腹 部 第 三 节 背 中央 的后 缘 、横 缝 状 ,跗 节 2节 , 端 节长 ,端 部 黑色 ,爪 2个 ,黑色 ;成 虫 体 长 5~ 55rn ,宽 25mm,全 体 绿色 。头 宽 短 ,眼 黑色 , . ll l .
象 的 防治 。
1 棉 田盲 蝽象 的种 类 特征 及发 生规 律
8月 份 是 3代 、4代 在 棉 田 的发 生 高 峰 期 。9月 中
旬后 棉 花 逐渐 枯 衰 ,4代 成 虫 开始 向仍 处花 期 的作
物转移。 1 苜 蓿 盲蝽 的主 要 特 征及 发 生 规 律 。卵 长 1 . 3 . 2~
翌盈 雹脚









与 防

近 段时 间不 断 有农 民来 县农牧 局 咨询 棉 田盲 蝽
红 褐色 ,呈 三 角 形 , 唇基 红 褐 色 。眼 长 圆 形 , 黑
象 的 防 治 问题 ,笔 者 于 7月 2 4~2 8日下 乡 发 现 , 棉 田盲蝽 象 若 虫 、 成 虫 百株 棉 花 达 3 6—4 O头 ,远 远超 出了防 治指 标 ,而 在 多 雨高湿 的情 况下 ,盲蝽 象 若虫 、成 虫活 动 频繁 ,发 生危 害 也较 严重 。适逢 近 几 天 ,河 北 南 部 连 续 下 了 2场 透 雨 (0 以 30mm 上 ) 盛 发 期 降雨 进 一 步 增 加 了盲 蝽 象 对 棉 株 的危 ,
1 . mm,宽 03 5 .8 mm,长形 ,呈 乳 白色 ,颈部 略 弯
为 害棉 田的 盲 蝽 象 主 要 有 :绿 盲 蝽 、 中 黑 盲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上旬 ,棉 花进 入 蕾期 ,也 是 2代羽 化 期 ,大量 成 虫
转移 棉 田危 害 ,百株有 虫 3~5头 就要 赶 紧 防治 了 。

并有 利 于 保 护天 敌 ,或用 4 0 %盲椿 绝 杀 乳 油 1 0 0 0
倍 液均 匀 喷雾 ,也 可用 0 . 2 %高 渗 甲维 盐 1 5 0 0倍 液
第 一 次 防治 关键 期在 5月 中下 旬 , 百株 有 虫 1

2头 时 开始 集 中 防治 。第 二 次 防 治关 键 期 在 6月
雾 。用 1 . 8 %阿 维 菌 素 乳 油 与 l 0 %吡 虫 啉 可 湿 性 粉
剂 1: 2的 比例 1 5 0 0倍 液 均匀 喷 雾 ,可 兼 治 蚜 虫 ,
枯 死 。病 株 从发 病 到 枯死 需 2~3年 。秋
冬季 发 病严 。
2 发病成 因
香 樟 性 喜 酸 性 土 壤 。据 测 定 发 病 植
株 根 际土 壤 p H在 7 . 5—8 . 5之 间 ,铁元 素
大 多 以三 价 铁 存 在 ,二 价 有 效铁 含 量 很 低 , 导致 病 株 根 系 吸 收 不 到 二 价 铁 ,叶 片 不 能进 行 正 常 的 光 合 作 用 , 从 而 造 成 叶 片黄 化 , 最 终 整 株 枯 死 。所 以说 香 樟 黄 化病 纯属 生理 性病 害 。
间。对 于病情 严 重 的用上 述 措施 仍 未有 好转 迹 象 的 说 明根 系土 壤碱 性太 强 ,必须 换土 重栽 。
6 7 4 2 0 0 云南省 永胜 县环 境卫 生 管理站 古 雪芹
3 . 1 土 壤 改 良是预 防 的有 效 措 施 。碱 性 土 壤 是 黄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对郑州那威高肥业有限公司的“ 搭建一
个平台 , 实行两轮驱动 , 打造三支队伍 ,
机制和质量保障措施 , 我省 的测土配 对 方施肥工作做了全方位 的采访。 通过3 天的实地考察和调研 ,栗铁
服 务四种对 象 , 现五个功 能 ” 化服 实 农 务体 系给予 了高度评价 , 充分肯定 了我 省肥料企业 为测土配 方施肥作 出的突 出贡献。在开封市 , 栗铁 申听取 了开封 市农林局在新时期 、 阶段测土配方施 新 肥工作开展情况 的汇报 , 极力 赞扬 了开 封市农林局与时俱进 、 开拓进取的工作 精神和 工作作风 ,并对开封 市开展 的 “ 四方三结合 , 方肥料进万家 ” 配 测土配 方整建制推进模式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 农民日报记者每到一处 , 深入农村 基层 , 走进 田间地头 , 采访众多农户 , 详 细 了解我省配方肥料的生产 情况 、 供应
刘 娟娟

危重症 状
棉 盲蝽以成虫 和若虫刺 吸棉株顶 芽、 嫩叶 、 花蕾及幼龄上的汁液 , 棉花幼 苗期生长点 受害形成仅 剩两片肥厚 子 叶的“ ” 公 棉花 , 期棉花顶心和果枝生 后 长 点受害后 , 腋芽 丛生 , 形成 “ 丛生 式 的疯杈多头棉 , 叶受害后 , 嫩 出现褐色 坏 死小点 , 棉叶伸 展后 , 出现很多不规
耕 地地 力 评 价 工 作进 行 了安 排 部 署 。
( 博) 王
评价工作 , 根据项 目工作进度和 实际需 要 ,月2 —2 日, 8 省土肥站在关 N 1 2 \ 举办 了
区域 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总结 和区域耕 地 地力评价培训班 。全省 1 个省辖市 8
肥站魏 国强书记 、 张桂兰副站长参加 了 开班仪 式。魏国强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会议分别 就区域测 土配方施 肥补

棉花盲椿象的防治

棉花盲椿象的防治

防治工作展望
01
综合防治
未来棉花盲椿象的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防治措施的运用,包括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更好
的防治效果。
02
抗药性治理
随着盲椿象抗药性的增强,未来将更加注重抗药性治理工作,开展抗药
性监测和风险评估,研发新型农药和施药技术,以克服盲椿象的抗药性

深入研究盲椿象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规律,为制定科 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研发新型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 频率,降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THANKS
感谢观看
棉花盲椿象的危害症状
叶片卷曲
棉花盲椿象的幼虫会钻入 棉株的嫩叶或花蕾中,导 致叶片卷曲、脱落或花蕾 不能正常发育。
植株矮小
受到棉花盲椿象侵害的棉 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小, 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落花落果
由于棉花盲椿象的侵害, 棉花的开花和结果受到阻 碍,导致落花落果现象严 重。
04
棉花盲椿象的防治技术
问题。
03
绿色防控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未来棉花盲椿象的防治将更加注重绿色
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包括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
防治等措施,能够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
棉花盲椿象防治的未来研究方向
加强盲椿象抗药性机制的研究,寻找有效的抗药性治理 方法,延长农药使用寿命。
加强棉花盲椿象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预测预报的 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支持
繁殖方式
以卵或若虫越冬,每年发生3-4代,每代成虫在棉株上产 卵10-20粒。
棉花盲椿象的分布与危害
分布范围

《棉花虫害防治》课件

《棉花虫害防治》课件
科学用药
掌握好用药时机,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和技术,避免盲目用药。
安全用药
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和使用注意事项,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 害。
04
棉花虫害防治的实践与案例
分析
棉花虫害防治的实践经验
实践经验一:定期检查与预防措施
01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合理轮作、种植 抗虫品种等,降低虫害发生的风险。
03
保障品质
防止害虫对棉花的侵害可 以保持棉花的品质,提高 市场竞争力。
减少环境污染
合理的虫害防治措施可以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 低对环境的污染。
02
棉花虫害的识别与诊断
常见棉花虫害的特征与识别
棉铃虫
幼虫取食棉花蕾、花、铃,造成蕾铃 脱落。幼虫体色多变,有绿色、褐色 、灰褐色等,背上有淡色纵纹,两翅 交接处有一横带。
棉花虫害的危害
01
02
03
产量损失
棉花虫害会导致棉铃脱落 、叶片损伤等,从而影响 棉花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品质下降
害虫在棉花上寄生、取食 ,导致棉花品质下降,如 纤维长度变短、色泽变差 等。
传播疾病
部分害虫会传播棉花病害 ,如枯萎病、炭疽病等, 加重了棉花的疾病危害。
棉花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提高产量
有效的棉花虫害防治可以 提高棉花的产量,增加农 民收入。
棉蚜
棉叶螨
成螨和若螨刺吸棉叶汁液,受害叶片 先出现黄白色斑点,后变为红色斑块 ,造成叶片枯焦脱落。
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在棉叶背面 或嫩梢上吸取汁液,分泌蜜露,导致 煤污病。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
棉花虫害的诊断方法
观察症状
通过观察棉花植株的异常症状, 如叶片卷曲、变色、出现斑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