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锚索)支护设计公式Word版

合集下载

锚杆(锚索)长度、间排距、参数计算公式(精)

锚杆(锚索)长度、间排距、参数计算公式(精)

h——载荷体高度,m,按自然平衡拱理论,沿巷道单位长度吊挂载荷计算方法,计算载荷体高度 h=B/(2f)=0.5 ——岩层倾角,30 度。

1 锚索排距的计算需要锚索承载的有潜在跨落趋势的围岩载荷为 W bB式中: B——巷道跨度,m;——破坏区煤岩体容重,KN/m3 b——锚索排距,m。

——顶板破坏高度,m。

(2潜在危岩在下滑趋势时的摩擦阻力 f,即 f 2b phu 2
Bb phu 式中: u——内摩擦系数; Ph——作用滑移面上的水平应力,KN; Ph
式中:(。

)——内摩擦角,则 tg 2 (45 2 2 f (b B 2tg tg 2 (45 2 (2)求锚索的排距。

根据锚索的屈服载荷 Y1,按每排安装 n 根锚索考虑,有 nY1=W-Ff 式中: Y1——锚索的屈服载荷,KN。

6
nY1 B 2tg tg 2 (45 2 b 2 [ B tg tg (45 ] 2 1 悬吊载荷高度的确定(1)按拱形冒落高度确定 h式中: h——载荷体高度; B——巷道跨度; f——坚固性系数;(2)按三角形冒落计算 B 2f h B 式中:—经验系数(3)按关键层理论计算 h hi 式中:hi——关键层下各软弱分层厚度。

2 锚固段长度的确定锚固段长度的确定原则是保证锚固段的粘锚
力与锚索的极限抗拉载荷相匹配。

通常,在可可锚岩层中,锚固段长度不小于1.5m 时即可满足这一要求。

3 沿巷道单位长度悬吊载荷的确定(1)按拱形冒落确定 2 Q hB 3 式中:—平均容重。

(2)按三角形冒落确定 1 Q hB 2 7
(3)按关键层理论确定 Q hB 8。

锚杆支护理论计算方法

锚杆支护理论计算方法

锚杆支护参数的确定锚杆长度L》L l + L2+L3 -------------------- ①=0.1+1.5+0.3=1.9m式中:L —锚杆总长度,mL1 - -—锚杆外露长度(包括钢带+托板+螺母厚度),取0.1m;L2 - -―锚杆有效长度或软弱岩层厚度,mL3 —锚入岩(煤)层内深度(锚固长度),按经验L3>300mm (一)锚杆外露长度L1L1=(0.1〜0.15)m ,[钢带+托板+螺母厚度+ (0.02〜0.03 )](二)锚入岩(煤)层内深度(锚固长度儿31. 经验取值法《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 85 “第三节锚杆支护设计”中、第3.3.3条第四款规定:第333条端头锚固型锚杆的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一、杆体材料宜用20锰硅钢筋或3号钢钢筋;二、杆体直径按表333选用;三、树脂锚固剂的固化时间不应大于10分钟,快硬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2分钟;四、树脂锚杆锚头的锚固长度宜为200〜250毫米,快硬水泥卷锚杆锚头的锚固长度公式(3.3.11 -1) (3311-2)见图形所示(3.3.11-1)(3.3.11 -2)宜为300〜400毫米;五、托板可用3号钢,厚度不宜小于6毫米,尺寸不宜小于150X150 毫米;六、锚头的设计锚固力不应低于50千牛顿;七、服务年限大于5年的工程,应在杆体与孔壁间注满水泥砂浆。

一般取 300mn〜400mm2. 理论估算法《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J86- 85 “第三节锚杆支护设计”中规定:第3311条局部锚杆或锚索应锚入稳定岩体。

水泥砂浆锚杆或预应力锚索的水泥砂浆胶结式内锚头锚入稳定岩体的长度,应同时满足下列公式:式中la——锚杆杆体或锚索体锚入稳定岩体的长度(cm);d1—锚杆钢筋直径走私或锚索体直径(cm ;d2 --- 锚杆孔直径(cn);f st ――锚杆钢筋或锚索体的设计抗拉强度(N/cm);f cs——水泥砂浆与钢筋或水泥砂浆与锚索的设计粘结强度(N/cm2);4d2 f cr圆钢为2.5MPa螺纹钢为5MPafcr ――水泥砂浆与孔壁岩石的设计粘结强度(N/cm2);砂浆与石灰岩粘结强度为2.5MPa砂浆与粘土岩粘结强度为1.8MPaK――安全系数,取1.2。

锚杆、锚索锚固力计算

锚杆、锚索锚固力计算

锚杆、锚索锚固力计算1、帮锚杆锚固力不小于50KN(或5吨或12.5MPa)公式计算:拉力器上仪表读数(MPa)×4=锚固力(锚固力(KN)÷10=承载力(吨)13MPa52KN或7吨或17.5MPa)MPa)×4=锚固力(KN)10=承载力(吨)例:4=72KN(锚固力)72KN(锚固力)÷10=7.2吨(承载力)3、Ф15.24锚索锚固力不小于120KN(或12吨或40MPa)公式计算:拉力器上仪表读数(MPa)×3.044=锚固力(KN)锚固力(KN)÷10=承载力(吨)例:40MPa(拉力器上仪表读数)×3.044=121.76KN(锚固力)121.76KN(锚固力)÷10=12.176吨(承载力)4、Ф17.8锚索锚固力不小于169.6KN(或16.96吨或公式计算:拉力器上仪表读数(锚固力(KN45MPa锚索或25吨或55MPa))×4.55=锚固力(KN)10=承载力(吨)例:55MPa(拉力器上仪表读数)×4.55=250KN(锚固力)250KN(锚固力)÷10=25吨(承载力)型号为:YCD22-290型预应力张拉千斤顶备注:1、使用扭力矩扳手检测,帮锚杆扭力矩不小于120KN,顶锚杆扭力矩不小于150KN。

2、井下排版填写记录,均填锚固力(帮锚杆50KN、顶锚杆70KN、Ф15.24锚索120KN、Ф17.8锚索169.6KN)。

3、检测设备型号:锚杆拉力计型号:LSZ200型锚杆拉力计Ф15.24锚索拉力计型号:YCD-180-1Ф17.8锚索拉力计型号:YCD18-20021.6。

支护理论计算方法

支护理论计算方法

1、按悬吊理论(1)锚杆长度L,L=L1+L2+L3=50+1000+300=1350mm式中:L1——锚杆外露长度L2——软弱岩层厚度,可根据柱状图确定 mmL3——锚杆伸入稳定岩层深度一般不小于300mm(2)锚固力N:可按锚杆杆体的屈服载荷计算N=π/4(d2σ屈)=0.25×3.14×(0.02)2×335×106=105KN 式中:σ屈——杆体材料的屈服极限Mpad——杆体直径(3)锚杆间排距锚杆间距D≤1/2LD≤0.5×2200=1100mm锚杆排距L0=Nn/2kra L2=105×103×13/2×3×24×103×2.1×1=4.51m 式中:n——每排锚杆根数N——设计锚固力,KN/根K——安全系数,取2-3r ——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取24KN/ m3a——1/2巷道掘进宽度 m2、按自然平衡拱理论计算Ⅰ、两帮煤体受挤压深度CC=((KrHB/1000fcKc)Cos(a/2)-1)h×tg(45-ψ/2)=((2.5×24×510×1/1000×2×1.0)Cos(23°/2)-1)×2.65×tg(45°-63°/2)=8.9m式中: K——自然平衡拱角应力集中系数,与巷道断面形状有关;矩形断面,取2.8r ——上覆岩层平均容重,取24KN/ m3H——巷道埋深mB——固定支撑力压力系数,按实体煤取1fc——煤层普氏系数,Kc——煤体完整性系数,0.9-1.0a——煤层倾角h——巷道掘进高度mψ——煤体内摩擦角,可按fc反算Ⅱ、潜在冒落高度bb=(a+c)Cosa/Kyfr=(2.1+8.9)×0.92/0.45×4=5.62m式中:a——顶板有效跨度之半 mKy——直接顶煤岩类型性系数。

锚杆计算公式

锚杆计算公式

(二)锚杆(索)设计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和地形特征,斜坡体由于受到先期构造作用和后期风化作用强烈影响,出露基岩破碎,裂隙发育,且距交通要道较近的特点,拟采用锚杆(索)对局部卸荷裂隙发育、稳定性较差的危岩体进行锚固,以达到加固坡面,抑制风化剥落、崩塌的发生。

通过现场调查及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分析,半壁山危岩体主要失稳模式为倾倒式和滑移式。

1.倾覆推力计算:推力计算:式中:k-后缘裂隙深度(m)。

取11.1m;hv-后缘裂隙充水高度(m).取3.7m;H-后缘裂隙上端到未贯通段下端的垂直距离(m). 取15m;a-危岩带重心到倾覆点的水平距离(m),取3.4m;b-后缘裂隙未贯通段下端到倾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m),取6.8m;h0-危岩带重心到倾覆点的垂直距离(m),取7.2m;fk-危岩带抗拉强度标准值(kPa),根据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乘以0.4折减系数确定暴雨工况下190kPa;θ-危岩带与基座接触面倾角(°),外倾时取正,内倾时取负值;β-后缘裂隙倾角(°);K-安全系数取1.5;2.锚杆计算(1)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计算公式:,式中Nak -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kN);Na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Htk -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kN);α-锚杆倾角(°),设计取值为15°;γa-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30;(2) 锚杆钢筋截面图面积计算公式:锚杆截面积:As-锚杆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2);ξ2-锚杆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杆取0.69,临时性锚杆取0.92;γ0-边坡工程重要系数,取1.0;fy-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拉强度标准值(kN),取300N/ mm;(3) 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4) 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锚固段长度按上述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式中:la-锚杆锚固段长度(m);frb-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fb-锚固段注浆体与筋体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D-锚杆锚固段的钻孔直径(m);d-锚杆钢筋直径(m);γ0-边坡工程重要系数,取1.0;ξ1-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取1.00,对临时性锚杆取1.33;ξ3-钢筋与砂浆粘结强度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取0.60,对临时性取0.72;通过计算,得出:;或:;锚杆设计长度均为4m,采用Φ32螺纹钢筋作为锚筋,钻孔直径为110mm,全孔段M30水泥砂浆固结,共计132根;锚索设计长度为12m,采用4根φ15.20-1860钢绞线,钻孔直径110mm,M30水泥砂浆固结,锚固段长度不小于4m,共计30根。

锚杆(锚索)支护设计公式

锚杆(锚索)支护设计公式

锚索支护设计一、锚索设计锚固力钢绞线直径为φ15.24mm时锚固力不小于200kN 。

二、锚索支护参数校核1、锚索通过悬吊作用,达到支护效果的条件,应满足:L ≥L 1+L 2+L 3 式中:L ——锚索总长度,m ;L 1——锚索外露长度(包括钢带、托板、锁具厚度),m ; L 2——有效长度(锚索取围岩松动圈冒落高度b ),m; L 3——锚入岩(煤)层内深度,m 。

其中 L 1=0.20mL 2=b(锚索取围岩松动圈冒落高度)b=顶f H B ⎪⎭⎫ ⎝⎛-+︒245tan 2ω式中B ——巷道掘宽(切眼掘宽4.6m ) H ——巷道掘高 (3.6m)顶f ——顶板岩石普氏系数;(取2.5)`ω——两帮围岩的似内摩擦角,ω=()顶f arctan 。

带入公式算的b=1.18m L 2=1.18mL 3=锚固剂体积/锚索眼面积与锚索横截面之差(锚固剂型号;CK2335,使用数量:4根,锚索直径:15.24mm ,锚索眼直径:28mm )带入公式得L 3=2.6mL 1+L 2+L 3=0.20m+1.18m+2.6m=3.98m2、锚索长度校核,应满足d c b a L L L L L +++= 式中L ——锚索总长度,m ;a L ——锚索深入到较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m ; c aa f f d K L 41⨯≥其中:K ——安全系数;(取2)1d ——锚索直径;(15.24mm )a f ——锚索抗拉强度,N/㎜2;(1426.05) c f ——锚索与锚固剂的粘合强度,N/㎜2;(10)带入公式得La ≥1.1mb L ——需要悬吊的不稳定岩层厚度,m ;(2.2m ,经实际打眼,我矿顶板2m 以上为砂岩)c L ——托板及锚具的厚度,m ;d L ——外露张拉长度,m ;(L C+ L d=0.20m)带入公式d c b a L L L L L +++=≥1.1m+2.2m+0.20m ≥3.50m 以上得出:我矿锚索长度为4.2m 满足设计要求。

锚杆(锚索)长度、间排距、参数计算公式

锚杆(锚索)长度、间排距、参数计算公式

1 Q hB 2
7
(3) 按关键层理论确定
Q hB
8
6
nY1 B 2tg tg 2 (45 ) 2 b 2 [ B tg tg (45 )] 2

1 悬吊载荷高度的确定
(1)按拱形冒落高度确定
h
式中: h——载荷体高度; B——巷道跨度; f——坚固性系数; (2)按三角形冒落计算
B 2f
h B
式中: —经验系数 (3)按关键层理论计算
式中: u——内摩擦系数; Ph——作用滑移面上的水平应力,KN;
Ph
式中: (。 ) ——内摩擦角, 则

tg 2 (45 ) 2 2

f (b B) 2tg tg 2 (45

2
(2) 求锚索的排距。根据锚索的屈服载荷 Y1,按每排安装 n 根锚索考虑, 有 nY1=W-Ff 式中: Y1——锚索的屈服载荷,KN。
——岩层倾角,取 30,
(2)帮锚杆间排距的计算 行帮支护所需提供的最大支撑力为
3max r{d H tan (45 - / 2) fH }tan 2 (45 - / 2) / f
为保持巷帮不失稳,则支护体提供的支护力 P 3max ,则锚杆的间距为: a1=Q/(b1K1 3max ) 式中: Q——帮锚杆锚固力 Q,取 40KN; a1——帮锚杆的间距,m; b1——帮锚杆排距,m; r——煤的容重,KN/m3,取 13.1; d——巷道半宽,m,取 1.5m;
h hi
式中:hi——关键层下各软弱分层厚度。
2 锚固段长度的确定
锚固段长度的确定原则是保证锚固段的粘锚力与锚索的极限抗拉载荷相匹 配。通常,在可可锚岩层中,锚固段长度不小于 1.5m 时即可满足这一要求。 3 沿巷道单位长度悬吊载荷的确定 (1) 按拱形冒落确定

(完整版)锚杆支护理论计算方法

(完整版)锚杆支护理论计算方法

锚杆支护参数的确定一、锚杆长度L≥L1+L2+L3------------------------- ①=0.1+1.5+0.3=1.9m式中:L——锚杆总长度,m;L1 ——锚杆外露长度(包括钢带+托板+螺母厚度),取0.1m;L2 ——锚杆有效长度或软弱岩层厚度,m;L3——锚入岩(煤)层内深度(锚固长度),按经验L3≥300mm。

(一)锚杆外露长度L1L1=(0.1~0.15)m,[钢带+托板+螺母厚度+(0.02~0.03)](二)锚入岩(煤)层内深度(锚固长度)L31.经验取值法《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第三节锚杆支护设计”中、第3.3.3条第四款规定:第3.3.3条端头锚固型锚杆的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一、杆体材料宜用20锰硅钢筋或3号钢钢筋;二、杆体直径按表3.3.3选用;三、树脂锚固剂的固化时间不应大于10分钟,快硬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应大于12分钟;四、树脂锚杆锚头的锚固长度宜为200~250毫米,快硬水泥卷锚杆锚头的锚固长度宜为300~400毫米;五、托板可用3号钢,厚度不宜小于6毫米,尺寸不宜小于150×150毫米;六、锚头的设计锚固力不应低于50千牛顿;七、服务年限大于5年的工程,应在杆体与孔壁间注满水泥砂浆。

一般取300mm ~400mm2. 理论估算法《在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第三节 锚杆支护设计”中规定:第3.3.11条 局部锚杆或锚索应锚入稳定岩体。

水泥砂浆锚杆或预应力锚索的水泥砂浆胶结式内锚头锚入稳定岩体的长度,应同时满足下列公式:公式(3.3.11-1)、(3.3.11-2)见图形所示。

cs st f f d k l 412≥ (3.3.11-1)crst a f d f d k l 2214≥ (3.3.11-2) 式中la ——锚杆杆体或锚索体锚入稳定岩体的长度(cm ); d1——锚杆钢筋直径走私或锚索体直径(cm );d2——锚杆孔直径(cm );f st ——锚杆钢筋或锚索体的设计抗拉强度(N/cm 2);f cs ——水泥砂浆与钢筋或水泥砂浆与锚索的设计粘结强度(N/cm 2);圆钢为2.5MPa ,螺纹钢为5MP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锚杆(锚索)支护设计技术参数
一、锚索设计承载力
钢绞线直径为φ15.24mm时230kN ,钢绞线直径为φ17.8mm时320kN ,钢绞线直径为φ21.6mm 时454kN 。

二、锚索设计破断力
钢绞线直径为φ15.24mm时260kN ,钢绞线直径为φ17.8mm时355kN ,钢绞线直径为φ21.6mm 时504kN 。

三、锚杆(锚索)支护参数校核
1、顶锚杆通过悬吊作用,帮锚杆通过加固帮体作用,达到支护效果的条件,应满足:L ≥L 1+L 2+L 3
式中L ——锚杆总长度,m ;
L 1——锚杆外露长度(包括钢带、托板、螺母厚度),m ;
L 2——有效长度(顶锚杆取围岩松动圈冒落高度b ,帮锚杆取帮破碎深度c ),m;
L 3——锚入岩(煤)层内深度,m 。

其中围岩松动圈冒落高度
b=

f H B ⎪⎭⎫ ⎝

-+︒245tan 2ω
式中B 、H ——巷道掘进荒宽、荒高; 顶f ——顶板岩石普氏系数;
ω——两帮围岩的似内摩擦角,ω=()顶f arctan 。


⎭⎫ ⎝

-︒=245tan ωH c 2、校核顶锚杆间、排距:应满足
γ
2kL G
a <
式中a——锚杆间、排距,m;
G ——锚杆设计锚固力,kN/根; k ——安全系数,一般取2;(松散系数)
L 2——有效长度(顶锚杆取b );
γ——岩体容重
3、加强锚索长度校核,应满足d c b a L L L L L +++= 式中L ——锚索总长度,m ;
a
L ——锚索深入到较稳定岩层的锚固长度,m ;
c
a
a f f d K L 41⨯

其中:
K ——安全系数;
1d ——锚索直径; a
f ——锚索抗拉强度,N/㎜2;
c f ——锚索与锚固剂的粘合强度,N/㎜2;(10)?
b L ——需要悬吊的不稳定岩层厚度,m ;
c L ——托板及锚具的厚度,m ; d
L ——外露张拉长度,m ;
4、悬吊理论校核锚索排距:
L ≤nF 2/[BH γ-(2F 1sin θ)/L 1] 式中 L---锚索排距,m ;
B---巷道最大冒落宽度, m ;
H---巷道最大帽落高度, m ;(最大取锚杆长度) γ---岩体容重,kN/m 3(包括顶煤+直接顶)
L 1---锚杆排距, m,
F1---锚杆锚固力, kN;70
F2---锚索极限承载力, kN;
θ---角锚杆与巷道顶板的夹角,75°; n---锚索排数,取1。

5、加强锚索数目的校核,应满足 断
P W K N ⨯

式中N ——锚索数目;
K ——安全系数;2

P ——锚索最低破断力,kN ;
W ——被悬吊岩石的自重,kN ; ∑∑⨯⨯⨯=D h B W γ
其中:B ——巷道掘进荒宽,m ;
D ——锚索间排距,m ;
∑h ——悬吊岩石厚度,m ;
∑γ——悬吊岩石平均容重,kN/m 3。

四、A3圆钢对岩石粘结强度(设计手册)
砂岩5-8MPa 泥岩3.5-5.5 MPa 煤1-2 MPa C25混凝土≥7 MPa
五、螺纹钢对树脂药卷粘结强度(设计手册)
六、锚索抗拉强度(1MPa=1 N/mm2)
七、煤、岩容重
八、预应力钢绞线技术指标(检测报告)
九、Ⅰ锚杆技术指标(检测报告)
Ⅱ锚杆承载力(学习时总结)
十、锚索测力计技术指标
十、锚具技术指标
十一、顶板离层测距仪(普通)技术指标
十二、钢筋混凝土(水泥托板)技术指标(检测报告)
十三、槽钢技术指标(检测报告)
十四、锚固剂主要参数
十五、锚固剂主要参数(固化与搅拌时间)
十六、波纹钢托板(检测报告)
十七、钢带(检测报告)
十八、玻璃钢锚杆(检测报告)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