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集成显卡简史
性能提升30%?细数历代英特尔集成显卡

泡泡网主板频道1月12日 2010年1月8日,Intel Core i3处理器正式发布。
作为首款基于32nm Clarkdale/Arrandale核心的处理器,不仅拥有领先业界的制造工艺之外,而且还是首款集成GPU的处理器,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方式。
此前,Intel的最大合作伙伴华硕、技嘉、微星、七彩虹等厂家都提前曝光了新一代的集成主板H55。
基于H55芯片组的主板支持DDR3 1333/1066内存,支持HDMI输出接口,作为下一代的主流中端平台,搭配i3处理器,性能着实让人期待。
● H55预示着未来主板的方向?Clarkdale使用了Intel目前最强的G45 GMA X4500HD,称之为“HD Graphics”(高清图形),不但基于第三代统一渲染架构、支持DX10,还将处理单元从8个增加到了10个,支持HDMI八声道音频、TrueHD/DTS-HD MA源码输出等特性,运行频率则有533/733/900MHz 三档。
Intel遵循了以往的惯例,推出了一款与之搭配的芯片组H55/H57。
从早前曝光的首款本土品牌——七彩虹战旗系列H55的主板谍报可以看到,Intel果真是铁心发展单芯片主板,以Clarkdale平台的发布,推动其“3I(CPU+GPU+芯片组)平台”挑战“3A”平台。
其实一直以来,Intel芯片的集成主板都是市场上性价比的代言词。
如早期GMA950,到近期的X4500HD等GPU核心,都拥有较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
● Intel整合时代的开始——810芯片组1999年,Intel推出了它的首款整合型主板芯片组--810E。
Intel 810E芯片组首次加入了i752 AGP 3D图形加速芯片和AC97声卡,确实在当时带来了一阵轰动。
但是Intel 810E 芯片组的推出显得仓促,性能上并没有在BX 440上有太大的提升。
因为810不支持外接显卡,限制了它在DIY市场的发展,Intel又推出了最初的815芯片,与810主板相比,815主板支持PC133 SDRAM,配有AGP 4X显示接口,但依然集成显示核心。
集成显卡显存

集成显卡显存集成显卡显存:一种计算机技术的综述导言: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图形处理单元(GPU)被广泛用于图形渲染和计算加速。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显卡成为了大众消费电子设备的主流选择。
然而,与独立显卡相比,集成显卡的显存容量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集成显卡显存的意义、发展历程以及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
一、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的区别集成显卡是指将图形处理单元(GPU)与主板集成在一起的显卡,而独立显卡则是单独的一块硬件设备。
集成显卡通常采用共享内存的方式来管理显存,这意味着显存和系统内存是共享的。
而独立显卡则拥有自己的显存,不与系统内存共享。
二、集成显卡显存的重要性显存作为显卡的一部分,对于图形渲染和计算任务是至关重要的。
较小的显存容量会限制显卡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而较大的显存容量可以提供更大的缓存空间,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并支持更高分辨率的图形显示。
三、集成显卡显存的发展历程最早的集成显卡使用系统内存作为显存,由于和CPU共享内存带来的延迟问题,其性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随着技术的进步,集成显卡开始有了自己的显存,这极大地提高了显卡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现代集成显卡的显存容量可达到几GB,足以应对大多数日常计算和娱乐需求。
四、集成显卡显存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1. 图形渲染性能:较大的显存容量可以提供更大的缓存空间,减少数据传输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图形渲染的速度和质量。
2. 计算加速:集成显卡不仅可以用于图形渲染,还可以用作通用计算设备。
较大的显存容量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提供更快的数据访问速度,从而加速计算任务的处理。
3. 多任务处理:较大的显存容量可以支持更多的图形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五、如何选择适合的集成显卡显存选择适合的集成显卡显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任务需求:如果你只是日常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和娱乐,较小的显存容量足以满足需求。
但如果你需要进行复杂的图形渲染或计算任务,较大的显存容量将更加适合。
集成显卡是什么

集成显卡是什么集成显卡是指将显卡集成在主板上的一种显示设备。
与独立显卡相比,集成显卡不需要独立的插槽和电源接口,而是直接通过主板的图形接口连接显示器。
集成显卡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和一些低端至中端的台式机上。
集成显卡最早出现在1999年的Intel 810芯片组中,它采用了集成的2D/3D显卡和内存控制器。
由于制造成本低、功耗低、体积小,集成显卡成为入门级和办公级电脑的理想选择。
然而,由于性能方面的限制,它在游戏、图形设计和视频编辑等高性能应用中的表现较差。
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集成显卡性能的提升,它在一些轻度游戏和多媒体应用中已经能够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
例如,Intel的HD Graphics系列和AMD的APU系列都具有较高的性能,可以处理高清视频播放和基本游戏。
然而,对于更高要求的游戏和专业应用,仍然需要使用独立显卡来获得更好的性能。
集成显卡的主要优点之一是节省了额外的购买成本,因为它已经包含在主板中。
对于那些只需要进行基本办公、上网和娱乐的用户来说,集成显卡足够满足需求,并且可以减少电脑的体积和售价。
然而,集成显卡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它将显卡和内存控制器集成在一起,这可能导致内存带宽的限制和性能瓶颈。
此外,由于它无法独立升级,一旦你的需求变得更高,就需要更换整个主板或者购买独立显卡。
同时,集成显卡的散热性能较差,因为它无法采用独立显卡所使用的大型风扇和散热器。
综上所述,集成显卡是一种将显卡集成在主板上的显示设备,适用于一般日常办公和娱乐需求。
虽然其性能相对较低,但由于成本低、功耗低、体积小的优点,使其成为入门级电脑和轻量化设备的理想选择。
然而,对于高性能需求的用户来说,独立显卡仍然是更好的选择。
intel集成显卡

intel集成显卡Intel集成显卡是指集成在Intel处理器内部的显卡,也称为显卡芯片组或集成显卡解决方案。
它和独立显卡相比具有一定的性能优势和功耗优势,适用于一般的图形处理需求。
Intel集成显卡一开始是作为主板的一部分来提供图形处理功能的,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集成在处理器内部,成为处理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无需额外购买独立显卡,就能够实现一般的图形处理功能,适用于办公、娱乐和日常使用等一般需求。
尽管相对于独立显卡来说,Intel集成显卡的性能和功能有所限制,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的Intel集成显卡已经能够实现4K分辨率的视频播放和基本的图形加速功能。
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这已经足够满足大部分的需求了。
除了性能,Intel集成显卡还具有一定的功耗优势。
相对于独立显卡来说,集成显卡的功耗要低一些,这对于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的用户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优点。
此外,由于集成显卡直接集成在处理器内部,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还能够节约更多的空间,使得笔记本电脑更加轻薄便携。
然而,由于集成显卡与处理器共享内存和计算资源,所以在一些高负荷的图形处理任务下,性能表现不如独立显卡。
尤其对于游戏爱好者和专业图形设计师来说,独立显卡仍然是更好的选择。
此外,在一些特定的需求中,如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独立显卡的算力和性能也更为优秀。
综上所述,Intel集成显卡是一种在处理器内部集成的显卡解决方案,适用于一般的图形处理需求。
它具有一定的性能和功耗优势,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然而,相比于独立显卡,集成显卡在某些特定需求和高负荷任务下的表现还有待提升。
集成显卡型号

集成显卡型号
集成显卡是指将显卡芯片直接集成到主板或处理器内部的一种设计。
它与独立显卡相比,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一般办公、娱乐和日常使用。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集成显卡型号:
1. Intel HD Graphics:这是英特尔的集成显卡系列,适用于英
特尔处理器。
从第一代到第十代处理器,都配备了不同性能水平的Intel HD Graphics。
它们性能适中,能够满足一般办公和
娱乐使用的需求。
2. AMD Radeon Vega:这款集成显卡适用于AMD处理器,是AMD Vega架构的一部分。
它的性能相对较高,比Intel HD Graphics强大,适用于轻度游戏和图形处理等任务。
3. NVIDIA GeForce GTX:虽然NVIDIA GeForce GTX系列通
常被认为是独立显卡,但有一些型号也集成在主板或处理器内。
这些集成显卡性能更好,适用于要求较高的游戏和图形处理任务。
尽管集成显卡在性能上不如独立显卡,但它们足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特别是对一般办公和娱乐使用来说。
对于那些需要更高性能的任务,还是建议使用独立显卡。
因此,选择合适的显卡型号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决定。
显卡的发展历程

显卡的发展历程显卡是计算机中一个重要的组件,它负责将计算机生成的图像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并送到显示设备上显示出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显卡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1. 集成显卡(Integrated Graphics)早期的计算机并没有独立的显卡,图形处理能力是由集成在主板上的芯片完成的。
这些集成显卡的性能较低,只能满足基本的计算机图形显示需求,无法运行较为复杂的图形应用程序。
2. 离散显卡(Discrete Graphics)随着计算机图形应用的不断发展,对于图形处理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于是,出现了独立的显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独显,它通过插槽与主板相连接,拥有独立的显存和图形处理单元(GPU),可以提供更快、更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
离散显卡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对于图形性能的需求,如游戏、设计、视频编辑等。
3. 集显与独显混合(Hybrid Graphics)为了平衡性能和功耗,一些厂商开始尝试集成显卡与独立显卡的混合使用,以提供更好的图形性能和更高的能效。
这种技术被称为集显与独显混合,其中集成显卡主要负责一般的计算机使用,而独立显卡则在需要更高图形性能时被激活,以提供更出色的图形处理能力。
4. 高性能计算显卡(HPC Graphics Card)随着科学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性能计算能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显卡不再只是用于图形处理,而是开始发展为一种高性能计算设备。
高性能计算显卡具备更多的计算核心和更大的显存,在科学计算、深度学习等领域具有较高的计算速度和并行处理能力。
总的来说,显卡发展历程经历了从集成显卡到独立显卡的转变,再到集显与独显混合的发展,最终发展为高性能计算显卡。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显卡的图形处理能力和计算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为计算机图形应用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intel

这位曾经只想从他第一份工作中获得一次机会以及同时拥有两双属于自己的鞋子的男孩,在70年代末期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为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崇拜对象,而且一下拥有了数亿美元的资产。在硅谷变幻无常的生活中,他为后人树立了带有公正烙印的成功榜样。对他来说,后者比财富和名望更为珍贵:“我从来没有野心做一个工业家。我的家庭是教师和牧师世家。我想,我只是在做对我来说最简单和最有趣的事,我想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
造=用心制造
如果一个设计不能制造出来,那它只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
英特尔拥有顶尖的芯片制造工艺,领先竞争对手一到两年。英特尔在2007年全面应用45纳米工艺,而AMD 刚刚进入65纳米工艺。尽管AMD在研发方面投入巨资,但是在半导体市场上,英特尔始终保持着其制造工艺和晶圆生产能力的的绝对领先。
有人称诺伊斯是“硅谷市长”,也有人称他是硅谷的艾森豪威尔。因为那些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将军们总能在他手下协调起来。他平易近人,令每一位来访者和公司最下层的员工都感到自在可亲。每当听到技术骨干的新点子,他总是双眼发亮,充满好奇,使人倍受感染和鼓舞。
当然,诺伊斯成就的最高峰还是英特尔公司,他与戈登·摩尔、安迪·格罗夫一同创业,而且构建了业界极为罕见、完美和谐的三人执政局面。三人的合作只能说是天作之合,缺任何一位可能都会让英特尔历史大幅改写。
1974年,英特尔推出的8080微处理器开拓了两个新的产业,一是微处理器,另一个是个人电脑,这两者的市场达到每年1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的规模。诺伊斯自然是最耀眼的人物,传奇式的发明家,仙童公司的总经理,半导体业的政治家,他是英特尔公司的“脸面”。而甘于默默无闻的戈登·摩尔则是公司的“心脏”。没有诺伊斯,英特尔不会成为一家著名的大公司;没有摩尔,英特尔不可能有足够的力量和士气;而没有强硬的格罗夫,英特尔甚至不会成其为公司。
intel核心显卡

intel核心显卡Intel核心显卡,也称为集成显卡或集显,是英特尔公司开发的一种内建在中央处理器(CPU)中的图形处理器。
与独立显卡相比,Intel核心显卡通常性能较低,但也能满足一般计算机用户的日常需求。
首先,Intel核心显卡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其低功耗。
由于核心显卡内建在CPU中,并共用计算机的电源和散热系统,因此不需要额外的电源供应和散热装置。
这意味着使用核心显卡的计算机能够更加节能,并且在控制散热方面也更加便捷。
其次,Intel核心显卡还具有较好的集成度。
传统的独立显卡需要额外的插槽和连接线来与主板相连,而核心显卡已经内建在CPU中,不需要额外的硬件连接。
这不仅简化了计算机的设计,节省了宝贵的空间,还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Intel核心显卡还支持多种显示接口,如HDMI、DisplayPort和VGA等。
这意味着用户可以连接不同类型的显示器和投影仪,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例如,使用HDMI接口可以将电脑连接到高清电视上,享受更好的观影体验;而使用VGA接口则可以连接老式显示器,方便用户继续使用旧有的设备。
然而,与独立显卡相比,Intel核心显卡的性能相对较低。
由于核心显卡使用的是与CPU共享的内存,并且需要与CPU竞争有限的计算资源,因此其处理图形的能力较弱。
这使得核心显卡在处理大型、复杂的3D游戏和图形应用时性能不佳,容易出现卡顿和画面不流畅的情况。
此外,由于核心显卡的性能受到CPU的限制,其升级和替换相对较为困难。
一旦CPU内建的核心显卡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就需要更换整个CPU来获得更好的图形性能。
这不仅增加了用户的成本,也对计算机的硬件架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Intel核心显卡作为一种集成在CPU中的图形处理器,具有低功耗、较好的集成度和多种显示接口的优势。
然而,其性能相对较低且难以升级,适合一般计算机用户进行日常办公、娱乐和轻度游戏等应用。
如果需要更高的图形性能,建议选择独立显卡来满足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y marion at 090223 in GFDL
========================GMA 950 及其以前========================
Intel 的第一块独立显卡是 i740,
后来在 i810/815 北桥中集成了 i752/754,其实都是 i740 的改版。
再往后,Intel 对集成显卡采用了 Extreme Graphics 的名称,
比如 i845 北桥中的 Extreme Graphics,
i865/852/855 北桥中的 Extreme Graphics II
由于前述的那些显卡性能一直不怎么样,Intel 对随后发布的新集成显卡
又更换了一次命名方式——GMA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
以避免名不副实的“Extreme”名称影响了新显卡给人的第一印象。
首先发布的 GMA 显卡是 i945 北桥中的 GMA 950,以及移动芯片组 i915
北桥中的 GMA 900,虽然改了个名称,这两款 GMA 的性能仍然令人不敢恭维。
======================== GMA nnnn 系列 ========================
随后,Intel 推出了真正面向“高性能集成显卡”市场的一系列 GMA,
什么是高性能集成显卡呢?
随着显卡技术的不断进步,有一部分不仅仅把电脑用于办公的用户认为:
为了游戏和简单的3D处理软件而单独购买一块低档独立显卡不合算,
而暂时又没有购买中高档独立显卡的意愿或者预算,
但是普通的集成显卡性能只能满足办公、上网等需要,
所以需要一种在集成显卡中高性能的产品,其性能与低档独立显卡接近。
最早的“高性能集成显卡”大概要算 nForce 中集成的 GeForce 2MX 显卡,
随后 NVidia 和 ATi 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与低档独立显卡在伯仲之间的集成显卡,SiS 的 SiS 315,VIA 的 DeltaChrome 也被集成到各自的芯片组中……
这一系列集成显卡中的高端产品远非 Intel 原先的集成显卡所能抗衡的,
即使是 GMA 900/950 也被同时期的 NVidia、ATi 集成显卡轻松踩在脚下。
于是,作为当今世界显卡行业的三巨头之一(市场份额),Intel 继
GMA 9xx 之后,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四位数编号的 GMA 集成显卡,也就是:
GMA 3000
GMA 3100
GMA X3000
GMA X3100
GMA X3500
GMA X4500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显卡分为两大类,可以算是两个家族:
3000 ┄┄ 3100
(G31/33, Q35)
X3000 ┄┄ X3500 ┄┄ X4500
(965G) (G35) (G45)
│
└ X3100
(965GM)
其中的 3000/3100 属于较低规格的两代产品,四位数编号前面没有“X”,
而 X3000/X3100/X3500/X4500 属于较高规格的产品,前缀“X”。
---------------------- 9xx 芯片组中的 GMA ----------------------
GMA 3000 是 946GZ、963Q、965Q 集成的显卡,性能比 GMA X3000 差很多!事实上 GMA 3000 几乎只是 GMA 950 提升频率的改版,根本不具备和
独立显卡相提并论的资格——只是靠着双核CPU的帮助,GMA 3000 才勉强
具备了接近于独立显卡 GeForce4 MX440-8X 的性能。
和 GMA 3000 同时推出的 GMA X3000 才是 Intel 真正意义上的新一代显卡,这个名称很容易和前面那个冒牌货混淆,而它嵌入的芯片组是 965G,
这也容易和 965Q 等等混淆。
但实际上,GMA X3000 和 GMA 3000 的差别
绝非仅仅只是一个字母的差异,它是Intel真正完全硬件加速的第一款显卡。
当然,正如一代又一代败在驱动程序上的显示芯片厂商或涉水该领域的厂商,(S3/VIA、3dfx、Trident/SiS),Intel并没有很好的吸取它们的惨痛教训,在集成显卡的驱动程序方面并没有尽全力发挥硬件本该具有的性能,
例如 X3000 的硬件理论上直接支持 DX10,是第一款有可能硬件支持 DX10 的集成显卡……但是,Intel 的驱动程序工程师们并没有真正实现这一点!虽然驱动程序仍然不完善,X3000 还是超越了独立显卡 FX5200、6200/7100,成为 Intel 第一款可以与低端独显(如7300G)相提并论的高档集成显卡。
另外,虽然在台式机主板上独立显卡在价格、功耗等方面能轻松击败 X3000,可是笔记本上的独立显卡价格较高,而且会缩短电池续航能力,
所以 X3000 的移动版兄弟 X3100 在笔记本集成显卡领域还是比较出众的,
X3100 嵌入的芯片组是移动版的 960GL、965GM,后者甚至超过台式机 965G 。
---------------------- 3x/4x 芯片组中的 GMA ----------------------
正如 ATi、NVidia 等厂商先后遇到的数字编号由“9”到“10”的问题一样,Intel 在它的 9xx(i829xx)芯片组之后也遇上了新一代芯片组编号的问题。
类似于 NVidia 的解决办法,Intel 选择的是放弃数字的延续性,重新编号,
新一代的主板芯片组被命名为 3x 系列,随后则是 4x
很遗憾,现在最流行的 G31/G33/Q35 芯片组中集成的显卡却不是 GMA X系列,而是 GMA 3100,它的性能虽然比 GMA 3000 略强,却大大低于 GMA X3000,
不仅无法和 7300G 相比拟,甚至还不如 6200/7100,当然也比不过 ATi 和NVidia 近两年推出的集成显卡。
可见,3x 系列芯片组中的显卡基本上又是一堆编号看起来牛哄哄的草包,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 G35 芯片组的 GMA X3500,它继承了
X3000 的衣钵,源自 X3000 而又超越了 X3000,性能更为强劲。
不论是 9xx 还是 3x 系列芯片组,Intel 都只把真正的“高性能集成显卡”
放在其中的一款高端产品上,比如 965G,比如 G35 (这里只看台式机)。
但是到了 Core2 平台最后的 4x 系列芯片组产品线中,GMA X 系列显卡
终于全面普及,当然与 G35 相应的 G45 芯片组集成的也要稍微高档一点,
叫做 GMA X4500HD,也就是为高清电影进一步优化过的 GMA X4500 。
无论如何,到了 4x 时代,消费者们终于可以不再被 Intel 忽悠了,
当年多少 GMA 3000、3100 被当作 GMA X3000、X3100 买走……
连许多电脑市场媒体和所谓的PC硬件专家都没有分清楚这其中的分别!
Intel 有意无意地使用了容易让人混淆的编号命名方式(显卡和芯片组),
让略懂行的人(比如我)在看了 X3000 或 X3100 的评测、硬件规格等之后,
觉得 Intel 新推出的一系列集成显卡性能挺强,然后 3000 和 3100 再
冒充 X3000/X3100 的兄弟……甚至在许多人那儿它们能冒充真身。
PS:
我就是一直以为 G31/33 中集成的是 X3100 的人,虽然知道 GMA X3000 和
3000 的区别,却没注意“原来X3100只是X3000的移动版,并未集成进G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