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有机营养物质和能量

合集下载

三大能源物质的代谢

三大能源物质的代谢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人和动物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直接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无机物,制造成自身的有机物,而是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物,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那么,人和动物通过食物所获取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吸收并进入体内细胞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是怎样被机体利用的?人体内这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与自身的健康又有什么关系呢?糖类代谢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此外还有少量的蔗糖、乳糖等。

食物中的淀粉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以后,有以下三种变化:第一,一部分葡萄糖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在细胞中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第二,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除了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被肝脏和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元而储存起来。

当血糖含量由于消耗而逐渐降低时,肝脏中的肝糖元可以分解成葡萄糖,并且陆续释放到血液中,以便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肌肉中的肌糖元则是作为能源物质,供给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第三,除了上述变化外,如果还有多余的葡萄糖,这部分葡萄糖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给家畜、家禽提供富含糖类的饲料,使它们肥育,就是因为糖类在它们的体内转变成了脂肪。

用填喂的方法使北京鸭在较短的时间内肥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葡萄糖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变化情况脂类代谢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脂肪(甘油三酯),同时还有少量的磷脂(主要是卵磷脂和脑磷脂)和胆固醇。

脂肪食物中的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经过消化,以甘油和脂肪酸的形式被吸收以后,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着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

在各组织器官中发生以下两种变化:第一,在皮下结缔组织、腹腔大网膜和肠系膜等处储存起来,常以脂肪组织的形式存在。

第二,在肝脏和肌肉等处再度分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等,然后直接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或者转变为糖元等。

磷脂人和动物体内的磷脂,只有一小部分直接来自食物,大部分是在体内各组织细胞中合成的。

有机物的营养物质

有机物的营养物质

有机物的营养物质有机物是一类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在生物体内,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核酸等方面介绍有机物的营养物质。

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中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它们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能量分子,它们在细胞内经过代谢产生能量。

双糖如蔗糖、乳糖等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通过消化酶分解后也能提供能量。

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则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组成,它们在消化过程中也能提供能量。

二、脂类脂类是生物体内的重要能量储备物质,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脂类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

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脂肪中,而不饱和脂肪酸则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

人体需要适量的脂肪来提供能量,并参与细胞膜的构建和维护,但摄入过多的脂肪可能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三、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的催化剂。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有20种常见的氨基酸。

人体需要蛋白质来合成组织、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以及提供能量。

蛋白质还参与体内的运输、调节和信号传导等生命过程。

尽管蛋白质在能量供应方面不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高效,但它在维持生命活动方面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四、核酸核酸是生物体内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

核酸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储存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并能通过基因表达来控制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RNA则参与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核酸在生物体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以上是有机物的一些重要营养物质的介绍。

不同的有机物在生物体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但它们都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了解有机物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膳食,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氧化

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氧化

+能量
(80-120mg/dL)
合成
合成
分解
非糖
肝糖元
物质
肌糖元
谢代的质物养营大三内体物动和人
脂 脂质代喜正常谢欢情:吃况食肥下物肉,主的多要余人是脂容脂肪易肪在,患肝少脂脏量肪内磷合肝脂成,和脂对胆蛋固吗白醇?,。 食 (肪 肝物甘:中油将为是脂下的 三脂 脂 肪 去什脂 酯肪 蛋 在 便么肪 )运 白 肝 导?出 合 脏 致消肝 成 内 肝化细 原 堆 硬胞料积化甘脂,,。—油肪如形—和酸果成磷吸肝脂合脂收脏肪成供功肝应脂能,不肪下长足降期,,发造或展成
(3)过程[5]的生理意义是 为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人摄取糖过多会发胖,说明糖可通过[6]转变为B 脂肪
谢代的质物养营大三内体物动和人
2、下图为蛋白质代谢图解,请据呼回答:
食 新的氨基酸 含氮部分 4 A
物 中
1
氨基酸
3
6 CO2+H2O+E
蛋 白 质
2
不含氮部分 5
各种组织蛋白质、
巩固练习
1、下图是人体内糖代谢的图解,字母代表器官、细胞、
物质和 能量,数码代表某些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肝脏
5
CO2+H2O+E
34 淀粉 1 G 2 血糖
组织 7
9
细胞
肌糖元
D
8 肾脏6ຫໍສະໝຸດ B(1)淀粉经[ 1] 消化 和[ 2] 吸收 而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2)肝脏通过[3]、[4]将血糖浓度维持在80mg/dL-120mg/dL 范围内。
哪些生物体内储存脂肪较多?试举例说明。
冬眠的动物、迁徙的鸟类。
谢代的质物养营大三内体物动和人

初中生物备课参考 人体的能量来源

初中生物备课参考 人体的能量来源
水的作用: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占体重约为 65%。 维生素 D:促进吸收钙、磷和谷歌发育。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
4.合理膳食: 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维生素 A:主要功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症: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 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能提供能量。
维生素 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的正常生理功能。 脂肪: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但常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30%、40%和 30%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不吃零食;不盲目节食和减肥; 不吃过冷或者过热的食物; 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
左右;
5.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有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 官,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和胰腺。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口腔、胃和小肠开始被消化,最终分别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 以及甘油和脂肪酸;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小肠能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 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小肠很长,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胃和大肠 也能吸收营养物质,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 生素。
初中阶段学生每天所需的能量,男生约为 11000-11700KJ,女生约为 9600-10000KJ 在合理的膳食中,糖类提供的热量约占总热量的 60%-70%;脂肪约占 20%-25%;蛋白质约占 10%-15%

动物营养与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规律

动物营养与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规律

(2)粪能(FE): 粪中所含的能量(不能消化的养 分随粪便排出)。
(3)粪能的来源: 未消化的饲料 内源性物质 ❖消化酶 ❖消化道脱落组织 消化道微生物及代谢产物
3、代谢能
(1)定义:
代谢能: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中所 含的能量称为代谢能。它表示饲料中真正参与动 物体内代谢的能量,故又称生理有效能 。
ME = DE - (UE+ AE) = GE - FE - UE – AE 式中:ME为代谢能;UE为尿能;AE为胃肠气体能。
(2)气能(AE):消化道发酵产生气体所含能量。(主要 针对反刍动物甲烷(CH4)的损失) 甲烷能占总 能3%-10%。
(3)尿能(UE):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进一部参与机体代谢, 其中饲料蛋白质和代谢机体蛋白质不能充分被氧 化,以含氮化合物的形式排出,这些由尿中排出 物质中的能量被称为尿能。尿能取决于蛋白质的 高低和AA平衡。
※ 测定不同动物尿中含N量,就能测出尿能: 猪: 尿素 UE = 28M M为尿素含量; 禽: 尿酸 UE = 34MO MO为尿酸含量; 反刍动物:尿素 UE = 31M M为尿素含量。
代谢能 = 总能-粪能-气能-尿能=消化能-气能-尿能; 即:ME = DE - (Eg+ UE) = GE - FE - UE - Eg
(二)、能量转化规律
总能 (GE)
粪能 (FE)
消化能 (DE)
尿能 (UE)
甲烷能 (AE) 代谢能 (ME)
热增耗 (HI)
净能 (NE)
维持净能 (NEm)
生产净能 (NEp)
动y,GE)
(1)定义:
总能:饲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 和其他氧化产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 合物、粗蛋白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

基础营养学(能量+三大产能营养素)

基础营养学(能量+三大产能营养素)
李纯
•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
• 北京营养师俱乐部讲师
• 环球时报、瑞士国家法语频道采访嘉宾
• 《女友亲子》《北京晚报》等撰稿人
• CCTV13、BTV财经频道、BTV生活频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营养嘉宾
编辑版pppt
1
基础营养学
主讲人:李纯
编辑版pppt
2
授课大纲
1
营养学概论
2
能量
3
蛋白质
4
脂质
5
碳水化合物
编辑版pppt
9
能量
编辑版pppt
10
授课大纲
01
单位
02
来源
03
消耗
04
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量
编辑版pppt
11
2.1单位
能量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常用的单位? 焦耳(J)、千焦耳(kJ)/卡(cal)、千卡(kcal)
单位之间如何换算? 1kcal=4.184kJ;1kJ=0.239kcal
接近,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的利用率较高,故称为~
哪些属于优质蛋白?
编辑版pppt
33
3.2氨基酸衍生物
牛磺酸——氨基磺酸
【原料】蛋氨酸、半胱氨酸 【来源】最高:母乳、海鲜贝类和鱼类;较丰富:畜肉类;未检测出:
蛋类和植物性食物。 【作用】智力和视觉/抵抗心力衰竭/双歧杆菌促生长因子/抗氧化/减轻
部分药物副作用
动物性>植物性;豆制编品辑版:pp水pt 分高>水分低
48
3.6.2蛋白质的消化率
蛋白质消化率(了解)
消化率指进入人体内部的蛋白质占摄入的蛋白质的比例。
D=吸收pro/摄入pro=(摄入N-未被吸收的N)/摄入氮 表观消化率(AD)= (摄入N-粪N)-/摄入氮 真消化率(TD) =(摄入N-(粪N-粪代谢N))/摄入氮

三大营养素

三大营养素

三大营养素三大营养素指的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这些营养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能量供应和正常功能维持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大营养素的特点、作用及其在日常饮食中的推荐摄入量。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它在人体内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中,包括肌肉、皮肤、骨骼、血液和内脏器官。

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身体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身体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蛋白质在人体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1. 建筑和修复组织:蛋白质是维持身体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基本构建材料。

骨骼、肌肉、皮肤等组织的生长和修复都需要蛋白质的支持。

2. 转运物质:蛋白质参与运输身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例如,血红蛋白是一种运输氧气的蛋白质,它在红细胞中起到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组织的重要作用。

3. 免疫调节:蛋白质是身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制造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免疫相关物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

4. 酶的催化作用:蛋白质还可以作为酶,催化并参与体内代谢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酶是生物体内许多反应的催化剂,它们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帮助人体正常运作。

蛋白质在日常饮食中的摄入量因个体差异和不同生理状况而有所变化。

一般来说,成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建议为体重的0.8克/公斤。

例如,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在48克左右。

孕妇、乳母、生长发育期儿童和运动员等特殊人群的蛋白质需求量可能会更高。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一类主要由碳、氧、氢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它是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包含简单碳水化合物(单糖和双糖)和复杂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纤维素)两种。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供应来源。

碳水化合物摄入后,经过消化和吸收后转化为葡萄糖,供给肌肉、大脑等组织使用。

2. 调节脂肪代谢: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利于促进脂肪的分解代谢,防止体内脂肪过多积聚。

三大营养物质氧热价排序

三大营养物质氧热价排序

三大营养物质氧热价排序三大营养物质氧热价排序营养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其中包括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这三种营养物质对于人体能量供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能量产生方式不同,因此也有不同的氧热价。

本文将详细介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氧热价排序。

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食品中。

人体摄入后通过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为身体提供能量。

碳水化合物每克提供4千卡(kcal)或17焦耳(J)的能量,因此其氧热价为17kJ/g或4kcal/g。

在日常饮食中,建议摄入总能量的50%~60%来自于碳水化合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多摄入简单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应尽量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类食品、蔬菜和水果等。

二、蛋白质蛋白质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有机物,主要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

人体摄入后通过消化吸收转化为氨基酸,为身体提供能量和构建细胞组织。

蛋白质每克提供4千卡(kcal)或17焦耳(J)的能量,因此其氧热价也为17kJ/g或4kcal/g。

在日常饮食中,建议摄入总能量的10%~15%来自于蛋白质。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多摄入动物性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应适当选择植物性蛋白质来源。

三、脂肪脂肪是一种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

人体摄入后通过消化吸收转化为甘油三酯,为身体提供能量和构建细胞壁等功能。

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相比,脂肪每克提供更多的能量,即9千卡(kcal)或38焦耳(J),因此其氧热价为38kJ/g 或9kcal/g。

在日常饮食中,建议摄入总能量的20%~30%来自于脂肪。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适当选择不饱和脂肪酸来源。

四、总结综上所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是人体能量供给的三大营养物质。

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氧热价,分别为17kJ/g或4kcal/g、17kJ/g或4kcal/g和38kJ/g或9kcal/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方法:
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以及资料分析、探究活动及进一步探究等学生活动。

本节课利用课本资源,在查阅活动中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这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学习的自觉性加强。

同时也可使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探究活动,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其测定的数量并不准确。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

应注意首先是定性(有无能量),第二才是定量(有多少能量),这样就能发挥探究活动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三、教学重点:
1.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学生分组及分配工作,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中现成的装置,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其
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

六、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课程引入展示图片学生讲述发生在身边
的实例引起疑问:人为什么要吃食物?引申出食物中营养的重要作用,为本节内容的深入作好铺垫。

食物的营养物质提出问题,指导学生
查阅有关表格。

在学
生研讨时教师巡视指
导。

研讨题:
1.你们组所确定的1-2
种常吃的食物中各
含有那些营养物
质?
2.不同食物所含营养
物质的种类是否相
同?数量呢?给你的
启示是什么?
3.细胞的生活离不开
物质和能量,那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与人体细胞所含物
质有什么关系?
4.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归根结底来源于什
么?
学生查阅教课书第
41-42页“常见的食物
成分表”以小组为单位
研讨教师提出的思考
题,相互交流,达成共
识。

全班交流,对相关内容
进行质疑、释疑。

1.通过学生的自主
合作,掌握人体需要
的主要营养物质。

2.通过食物中的营
养物质来源于什么,
体现人与生物圈的
统一性。

1.使学生认识到良
好饮食的重要性,从
而养成合理的饮食
习惯,不挑食、不偏
食。

2.在学生研讨交流
过程中,培养学生查
阅、分析、团结协作
及表达交流能力。


验学习的快感。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创设情境,指导学生
看书。

组织小组讨论
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
学并与同学交流。

举出
使学生了解糖类、脂
肪、蛋白质的作用。

来源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广泛。

交流,引导学生提出
问题,解释问题。

含糖类、脂肪、蛋白质
较多的食物,写在图的
旁边,并利用这些知识
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
的问题。

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
质与体细胞所含物质
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利用
所学知识解释生活
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学生的健康意
识,养成良好的饮食
习惯,尤其对肥胖、
减肥形成一些正确
的认识和看法。

引发进一步探究的
欲望。

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
和用具,指导学生完
善探究方案。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和
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巡视并对探究过程予
以适当的指导。

各小组根据教材提出
问题,并确定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
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
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
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
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
也会有区别。

充分讨论后作出假设。

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
课题,制定探究计划。

对制定的计划进行讨
论、完善后,各小组用
自制的装置和教师提
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课
前的分工进行操作。

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
掌握食物中含有能
量,不同的食物含的
能量多少不同。

培育学生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的能力,以
及收集和处理数据
的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