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学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欧姆定律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欧姆定律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形成原因和电流的基本计算。

2.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

3.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4.掌握解简单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预学部分】一、复习二、新课1、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2、欧姆定律的应用【合学部分】合学一:欧姆定律1、阅读教材78页例题前面部分内容,完成展示一的问题。

合学二:欧姆定律的应用阅读教材78页的两道例题,仔细观察使用欧姆定律的解题方法与步骤,回答展示二的问题。

【展示部分】展示一:欧姆定律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总结欧姆定律的内容;根据欧姆定律的内容总结欧姆定律的定义式。

写出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展示二:欧姆定律的应用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 A。

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 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2.有一小灯泡正常工作电压是2.5V,其电阻是5Ω,可现手里只有一电压为4V的电源,如果直接接在此电源上会将其烧坏,则需要串联一多大阻值的电阻后,小灯泡才能正常发光且不会烧坏?【点拨部分】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适时点拨【反馈部分】1.小明观察了市场上的自动测高仪后,设计了以下四个电路(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两极间电压恒定)。

其中能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2.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50 Ω,当它与100 Ω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到某一电源两端时,电路中电流变化范围是0.2~0.3 A,那么电源电压是()A.15 VB.20 VC.30 VD.10 V3.将两个定值电阻R1“4 Ω,1 A”和R2“1 Ω,2 A”并联起来使用,为使电阻不被烧坏,干路中最大电流应不超过()A.2.5 AB.1.5 AC.3 AD.2 A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5.已知两个电阻R1=20 Ω,R2=40 Ω,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R1两端电压为4 V,那么R2两端的电压为 V。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2:欧姆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2:欧姆定律-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2: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7.2节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能力。

2. 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及实验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开关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照明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记录数据。

3. 数据分析:4. 欧姆定律的表述: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

5.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解释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即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7.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物理意义: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已知电压U = 10V,电阻R1 = 5Ω,电阻R2 = 10Ω,电阻R3 = 15Ω,电阻R4 = 20Ω。

2.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出电流强度分别为:I1 = U/R1 = 10V / 5Ω = 2AI2 = U/R2 = 10V / 10Ω = 1AI3 = U/R3 = 10V / 15Ω ≈ 0.67AI4 = U/R4 = 10V / 20Ω = 0.5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_2 欧姆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_2 欧姆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电表,会用滑动变阻器,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学会科学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中的快乐,感受欧姆得出欧姆定律的不易,学习科学家为科学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2.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干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10Ω 1A)、定值电阻(5Ω、10Ω、15Ω)、开关、导线、小灯泡与灯座。

教师演示器材:家用调光台灯、实物投影仪、干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小灯泡与灯座。

五、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取出家用调光台灯,插入插座中,闭合开关,调节旋钮,让学生观察灯的亮度变化)向同学们介绍了滑动变阻器在家用调光台灯中的应用,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分析,画出家用调光台灯的电路图。

请几位同学把自己所画的电路图放在实物投影仪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动脑思考,结合前面所学电学知识,画出家用调光台灯的电路图。

小组间交流、讨论得出利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调光台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和创造精神。

二、提出问题如果想知道通过灯泡的电流是多少,那么在这个电路要接入哪个仪器呢?该怎样连接到电路中呢?请画出电路图。

把错误的和正确的电路图放在实验投影上展示,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请2位同学按照电路图把讲桌上器材连成电路。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请同学们观察灯光的亮度变化,你还发现了什么现象?调光台灯的亮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生活与生产中,很多地方需要改变电流的大小,那么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思考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三、新课教学PPT课件展示探究活动:14.5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进行交流、讨论,得出调光台灯亮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 欧姆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 欧姆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

17.2 欧姆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知道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教学重点理解欧姆定律.教学难点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器材课件,小灯泡一只,干电池2节,10Ω电阻2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课件展示电阻R 电压U 电流I20Ω2V 0.1A 4V 0.2A 6V 0.3A电压U 电阻R 电流I12V 40Ω0.3A 20Ω0.6A 10Ω 1.2A学生回答: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新课教学:[师]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将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表达呢?学生讨论,得到完整的结论,教师复述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师]课件展示:欧姆的生平事迹。

我们应该学习欧姆的什么精神?学生讨论: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欧姆很坚强,遇到困难他也不放弃,别人不理解他也不害怕,我们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努力学习。

[师]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I=式中:I——电流——安培(A)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师](要求同学阅读教材P26“!”明白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要求)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有什么要求呢?[生]如果给出的单位不是欧姆、伏特和安培,一定要先换算成要求的单位才可以应用公式。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 欧姆定律导学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 欧姆定律导学案(人教版)

第二节 欧姆定律
一、课前展示:
二、导课亮标: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3.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三、自主学习与探究
(一) 知识链接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 探究新知
(一)阅读教材P78页,思考下列问题: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怎样?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
四、汇报展示与精讲点播:
(一)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欧姆定律中的 I 、U 、R 都是指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

同时欧姆
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具有同时性。

(2)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为U = IR 、R =U I 。

(3)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二)完成下面例题:
五、拓展训练:
1.P79 1、2、3、4
2.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将它与R2并联后,总电阻为5Ω,若将R1与R2串联,则
总阻值为()
A.20Ω
B.15Ω
C.10Ω
D.5Ω
3.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30和10Ω,把它们串联起来,其总电阻是()
A.40Ω
B.30Ω
C.20Ω
D.7.5Ω
4. 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如果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
减少到2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0.25A
B.0.5A
C.2A
D.3A
六、叙谈收获
七、有效作业。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 欧姆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 欧姆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二、欧姆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重、难点:1、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2、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教学课时:3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通过讲解上一节课的练习纸复习前面所学知识。

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电阻变化,电流变化;电压改变,电流改变。

电流、电压、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新课: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1课时)猜想或假设:……学生完成设计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需要器材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实验步骤:需要多组数据,如何改变电压?进行实验:连接电路,测量并记录电阻R/Ω电压U/V 电流I/A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换一个电阻,再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和论证:I、U、R的关系结论:→(1课时) 2、欧姆定律: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 I=U/R单位:U-电压-伏特(V)I-电流-安培(A)R-电阻-欧姆(Ω)公式变换:U=IR 或 R=U/I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短路:R=0,I很大断路:R很大,I=03、例题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解:R=880kΩ=8.8×105Ω U=220VI=U/R=220V/8.8×105Ω=2.5×104A答:流过人体的电流2.5×104A例题实验测得一个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4.8V,流过的电流是320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学生练习:完成21页的4个计算题(认真检查)(1课时) 4、综合练习1、在下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4.5V,测得R1的电流为0.2A,电压为2V;求R2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导学案新人教版[1]

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导学案新人教版[1]

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全册17.2欧姆定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7.2 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

2、会利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利用欧姆定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预习案】I。

教材助读欧姆定律1。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

2.公式______.3.应用:(1)求电流:I=___。

(2)求电压:U=___.(3)求电阻:R=___.【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2、◆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导体的电阻成。

2。

公式:3.公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电压U 的单位:V 电阻R 的单位:Ω电流 I 的单位: A4.注意事项: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时刻(同一性)、同一段电路(对应性)中I、U、R 之间的关系。

【检测案】1.关于欧姆定律公式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C。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答案:C2.一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则此导体的电阻为Ω;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Ω。

答案:10;10。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欧姆定律》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7.2《欧姆定律》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欧姆定律学习目标:学会使用电表,会用滑动变阻器,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知道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学习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学习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导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总结归纳法、实验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1.通过导体电流与有关,而且越大,电流越。

2.通过导体电流与有关,而且越大,电流越。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刚才这几位同学的猜想非常好,但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怎么来证明呢?问题导学方案,P89课本导读(1)、(2)二、课堂导学:1、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请回顾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两个结论是,。

2、出示目标:1)学会使用电表,会用滑动变阻器,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2)知道各个物理量的单位。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考:1.改变电源电压 2.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评价学生设计的电路总结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记录表格结论。

设计电路2三、展示反馈在学生完成课堂导学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提问展示,同时对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估。

四、学习小结一、活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提出问题2猜想和假设3设计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控制电压不变。

4进行实验5得出结论;二、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五、达标检测: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成正比,跟导体的成反比。

2、根据欧姆定律公式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电流强度成反比C.因为I与U成正比,所以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无关D 电阻与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流,电压无关3、欧姆定律公式说明()A.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R增大2倍 B.当电流强度增大2培时,电阻R减小2倍值不变 D.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也为零4、如图二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8伏特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时,安培表的示数是1.2安求:(1)R2两端的电压?(2)R1的电阻值?(3)R2的电阻值?六、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
1、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过程:
1. 欧姆定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姆定律计算公式:_______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 R—— I———
温馨提示:欧姆定律使用的条件是同一时刻、同一段导体
3、欧姆定律的应用
例1: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100Ω,接在220V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例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2A,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例3、在一个电阻的两端加的电压是20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做题电路总结:
(1)、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2)、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再代入数值计算,答题叙述要完整。

当堂检测:
1、一个定值电阻接在某段电路中,当电压为1.5V时,通过的电流为0.15A,当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A。

2、有一电阻两端加上 6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 0.5A,可知它的电阻为Ω,若给它加上 18 V电压,导线中电流为 A,此时导线电阻为Ω,若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导线中电流为
A,导线电阻为Ω。

3、在探究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电阻的电流的关系时,
小东选用了两个定值电阻R1、R2分别做实验,他根据实
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根据图象比较电阻
R1 R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一个20Ω的电阻,接在由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选的量程应为 ( )
A.0~0.6A,0~3V B.0~0.6A,0~15V C.0~3A,0~3V D.0~3A,0~15V 5、如图所示,将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R1=5Ω,R1两端的电压U1=2V,R2两端的
电压U2=4V。

求R2的阻值。

6. 如图所示,R1=4Ω,R2=8Ω,将它们并联后接在电源两端。

经过电阻R1的电流为2A。

求流过R2的电流大小。

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R1的阻值为10Ω。

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1)求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求电阻R2的阻值;
8、如图所示,将两只灯泡串联后通过开关接入电路中.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闭合开关后电
压表的示数为1.2V,通过L2的电流是0.2A,求R1、R2的阻值是多少?
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灯L标有“4V、0.5A”字样,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

闭合开关S,灯L正常发光.则
(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3)电源电压是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