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

超融合
超融合

什么叫“超融合基础架构

最近,深信服的收到不少业界朋友的咨询:“你们准备推出的超融合架构,究竟

是什么概念?”

其实,“超融合”这个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将虚拟计算平台和存储融合到一起,将每台服务器里面自带的硬盘组成存储池,以虚拟化的形式提供数据中心所需要的计算、网络、安全以及存储等IT基础架构。在这里,也讲解一下超融合相对于传统虚拟化方案的优势。

横向与纵向的扩展性

顾名思义,横向扩展就是当发现存储和计算资源不够用了,按需添加服务器即可。比如,当用户的共享存储写满了,用户不得不花大价钱去购买一个新的存储机柜,然而此时存储机柜的资源利用率是很低的。而使用超融合方案的用户,他们只需要投入较少的费用去购买一个新的服务器加入集群,即可扩展存储空间。

便捷提供多副本,提高数据安全

超融合方案可便捷支持2-3个副本。当某些服务器损坏时,若采用超融合方案,所需要的数据还会存在对应的副本里,工作还能正常进行。而对比于传统的共享存储,用户想做两个副本时,只好硬着头皮再买一个一模一样的存储设备做备份,增加了不少IT投资。

分布式存储,拉近计算和存储的距离

传统的共享存储在数据读写时,都需要通过网线或光纤进行数据传输。而超融合分布式的存储在读数据的时候,基本都是直接读取本地的副本数据,减少数据流经网线或光纤的时间,加快数据读取速度。

软硬件一体化,省钱省力省心

超融合方案所支持的软硬件一体化,即用户可以一次性轻松地把云数据中心部署好,其中包括服务器、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等虚拟化软件。信服君做过调研对比,不少用户会分开购买硬件和软件,采购成本较高。同时,软硬件一体机在出厂时已将软件植入到硬件当中,并且已经通过兼容测试,用户可直接架到机房,通电并简单配置即可使用。

而相比于国外厂商,深信服的超融合方案会更加全面,包含计算资源虚拟化、存储资源虚拟化及网络资源虚拟化,并且提供完整的2-7层网络服务。当然,深信服君最后还得提醒大家一句,在选择超融合方案时,还是有很多东西需要考虑的,如产品安全可靠性、后期维护是否便捷、服务支持是否及时、采购成本对比等。服务器里面自带的硬盘组成存储池,以虚拟化的形式提供数据中心所需要的计算、网络、安全以及存储等IT基础架构。在这里,也讲解一下超融合相对于传统虚拟化方案的优势。

Nutanix超融合平台架构介绍

Nutanix超融合体系架构之:运行机制

数据保护 目前,Nutanix 平台使用复制因子(RF) 来确保节点或磁盘发生故障时数据的冗余和可用性。如“架构设计”部分所述,OpLog 充当一个临时区域,将传入的写入吸收到低延迟的SSD 层。将数据写入本地OpLog 时,在被主机确认(Ack) 为成功写入之前,数据将会同步复制到另外的一个或两个Nutanix CVM 的OpLog 中(取决于RF)。这将确保数据存在于至少两个独立的位置,且具有容错能力。所有节点均参与OpLog 复制以避免出现任何“热节点”并确保扩展时的线性性能。 然后,将数据异步排出到隐式维持RF 的盘区存储中。之后在节点或磁盘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会将数据在群集中的所有节点之间重新复制以维持RF。 下面我们将展示此过程的逻辑表现形式的一个示例: 数据位置 作为一个融合的(计算+存储)平台,I/O 和数据位置对与Nutanix 有关的群集和VM 性能至关重要。如前面I/O 路径中所述,所有读取/写入IO 均由本地控制器VM (CVM) 提

供服务,本地控制器VM 位于邻近常规VM 的每个虚拟机监控程序中。在CVM 的控制下,VM 的数据将在本地由CVM 提供服务并且位于本地磁盘中。当VM 从一个虚拟机监控程序节点移动到另一个时(或发生HA 事件时),最新迁移的VM 的数据将由现在的本地CVM 提供服务。在读取旧数据(存储在现在的远程节点/CVM 上)时,I/O 将由本地CVM 转发到远程CVM。所有写入I/O 将立即在本地出现。NDFS 会检测到I/O 从另一节点出现,并在后台将数据迁移到本地,现在将允许在本地为所有读取I/O 提供服务。为了不泛洪网络,只在读取时迁移数据。 下面我们将展示数据在虚拟机监控程序的节点之间移动时如何“跟随”VM 的一个示例: 可伸缩元数据 元数据是任何智能系统的核心,对文件系统或存储阵列而言甚至更为重要。就NDFS 而言,一些关键结构对于它的成功至关重要:它必须时刻保持正确(又称“严格一致性”),它必须可伸缩,而且它必须能够大规模执行。如前面架构部分所述,NDFS 使用“环式”结构作为键值存储,键值存储将存储重要元数据及其他平台数据(如状态等)。为了确保元数据的可用性和冗余,在奇数节点(如3、5 等)之间使用RF。 当元数据写入或更新时,写入或更新的行将被写入环中的一个节点,然后复制到n 个对等节点中(其中n 取决于群集大小)。大部分节点必须同意,然后才能提交任何内容,内容

VxRail超融合平台技术规格

PRODUCT OVERVIEW VCE VXRAIL? APPLIANCE The VCE VxRail? Appliance, the exclusive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appliance from VCE|EMC and VMware, is the easiest and fastest way to stand up a fully virtualized Software-Defined Data Center (SDDC) environment. With the power of a whole Storage Area Network (SAN) in just two rack units, it provides a simple, cost-effective hyper-converged solution that delivers compute, network, storage, virtualiz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a wide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and workloads. Built on the foundation of VMware Hyper-Converged software and managed through the familiar vCenter interface, the VxRail Appliance provides existing VMware customers an experience they are already familiar with. Seamless integration with existing VMware tools, such as vRealize Operations, lets customers leverage and extend their existing IT tools and processes. Additionally, the VxRail Appliance is discoverable and visible in VCE Vision? Intelligent Operations for a comprehensive IT core to edge management ecosystem. The VxRail Appliance is fully loaded with integrated mission-critical data services—including replication, backup, and cloud tiering—all at no additional charge. The VxRail Appliance incorporates data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EMC RecoverPoint for VMs and VMware vSphere Data Protection. Integrated EMC CloudArray seamlessly extends the VxRail Appliance to public and private clouds to securely expand storage capacity without limits, providing an additional 10 TB of on-demand cloud tiering included per appliance. The VxRail Appliance architecture is a distributed system consisting of common modular building blocks that scale linearly from 1 to 16 2U/4 node appliances, up to 64 nodes in a cluster. Multiple compute, memory, and storage options deliver configurations to match any use case. A fully populated all-flash appliance supports up to 112 cores and up to 76 T B of raw storage. A 64-node all-flash cluster delivers 1,792 cores and 1,216 TB of raw storage, making it the industry’s most powerful HCIA to date to maximize performance and scale for applications that demand low latency. The VxRail Appliance is backed by a single point of world-class support for 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e VxRail Appliance is available with EMC Enhanced and Premium support options, both of which include EMC ESRS for call home and proactive two-way remote connection for remote monitoring, diagnosis, and repair to ensure maximum availability. Detailed specifications and a comparison of the VxRail Appliances follows. VxRail

超融合

什么叫“超融合基础架构 最近,深信服的收到不少业界朋友的咨询:“你们准备推出的超融合架构,究竟 是什么概念?” 其实,“超融合”这个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将虚拟计算平台和存储融合到一起,将每台服务器里面自带的硬盘组成存储池,以虚拟化的形式提供数据中心所需要的计算、网络、安全以及存储等IT基础架构。在这里,也讲解一下超融合相对于传统虚拟化方案的优势。 横向与纵向的扩展性 顾名思义,横向扩展就是当发现存储和计算资源不够用了,按需添加服务器即可。比如,当用户的共享存储写满了,用户不得不花大价钱去购买一个新的存储机柜,然而此时存储机柜的资源利用率是很低的。而使用超融合方案的用户,他们只需要投入较少的费用去购买一个新的服务器加入集群,即可扩展存储空间。 便捷提供多副本,提高数据安全 超融合方案可便捷支持2-3个副本。当某些服务器损坏时,若采用超融合方案,所需要的数据还会存在对应的副本里,工作还能正常进行。而对比于传统的共享存储,用户想做两个副本时,只好硬着头皮再买一个一模一样的存储设备做备份,增加了不少IT投资。 分布式存储,拉近计算和存储的距离 传统的共享存储在数据读写时,都需要通过网线或光纤进行数据传输。而超融合分布式的存储在读数据的时候,基本都是直接读取本地的副本数据,减少数据流经网线或光纤的时间,加快数据读取速度。 软硬件一体化,省钱省力省心

超融合方案所支持的软硬件一体化,即用户可以一次性轻松地把云数据中心部署好,其中包括服务器、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等虚拟化软件。信服君做过调研对比,不少用户会分开购买硬件和软件,采购成本较高。同时,软硬件一体机在出厂时已将软件植入到硬件当中,并且已经通过兼容测试,用户可直接架到机房,通电并简单配置即可使用。 而相比于国外厂商,深信服的超融合方案会更加全面,包含计算资源虚拟化、存储资源虚拟化及网络资源虚拟化,并且提供完整的2-7层网络服务。当然,深信服君最后还得提醒大家一句,在选择超融合方案时,还是有很多东西需要考虑的,如产品安全可靠性、后期维护是否便捷、服务支持是否及时、采购成本对比等。服务器里面自带的硬盘组成存储池,以虚拟化的形式提供数据中心所需要的计算、网络、安全以及存储等IT基础架构。在这里,也讲解一下超融合相对于传统虚拟化方案的优势。

超融合技术白皮书超融合架构

深信服超融合架构技术白皮 书 深信服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 版权声明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对本文档及本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和修改权。 本文档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外,其着作权或其它相关权利均属于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书面同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对本文档内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摘录、备份、修改、传播、翻译成其他语言、将其全部或部分用于商业用途。

免责条款 本文档仅用于为最终用户提供信息,其内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编写本文档的时候已尽最大努力保证其内容准确可靠,但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不对本文档中的遗漏、不准确、或错误导致的损失和损害承担责任。 信息反馈 如果您有任何宝贵意见,请反馈至: 信箱:广东省深圳市学苑大道1001号南山智园A1栋 邮编:518055 缩写和约定 修订记录

目录 深信服超融合架构技术白皮书 1前言................................................................. 1.1IT时代的变革............................................................................................................................ 1.2白皮书总览 ................................................................................................................................ 2深信服超融合技术架构................................................. 2.1超融合架构概述 ......................................................................................................................... 2.1.1超融合架构的定义......................................................... 2.2深信服超融合架构组成模块....................................................................................................... 2.2.1系统总体架构............................................................. 2.3aSV计算虚拟化平台 ................................................................................................................. 2.3.1概述 .................................................................... 2.3.2aSV技术原理 ............................................................ 2.3.3aSV的技术特性........................................................... 2.3.4aSV的特色技术........................................................... 2.4aSAN存储虚拟化 ..................................................................................................................... 2.4.1存储虚拟化概述........................................................... 2.4.2aSAN技术原理........................................................... 2.4.3aSAN存储数据可靠性保障................................................. 2.4.4深信服aSAN功能特性 .................................................... 2.5aNet网络虚拟化....................................................................................................................... 2.5.1网络虚拟化概述........................................................... 2.5.2aNET网络虚拟化技术原理 ................................................. 2.5.3aNet功能特性 ........................................................... 2.5.4深信服aNet的特色技术...................................................

2018年超融合技术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超融合技术市场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正文目录 一、超融合架构简介 (6) 二、传统服务器集群的架构形成多种瓶颈,超融合技术驱动IT基础架构达标互联网规模化 (7) 2.1大数据、云计算市场高速增长,为超融合市场高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7) 2.2 传统IT基础架构的瓶颈和问题 (8) 2.3 虚拟化、云计算发展令企业面临新问题和更复杂的抉择 (9) 2.4超融合技术使企业基础设施拥有超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优势 (10) 2.5 替代现有IT基础架构趋势显著,市场空间广阔 (14) 2.6 全球著名企业纷纷加入 (16) 三、超融合是IT基础架构领域从设备到管理、运维市场的颠覆力量 (19) 3.1 现有存储、服务器、虚拟平台软件的厂商受到冲击 (19) 3.2 超融合技术的易用性使得数据中心运维企业同样受到冲击 (20) 四、超融合技术在国内尚处于发展初期,有望成为蓝海 (21) 4.1 IDC产业成超融合替代重点,未来千亿量级空间可期 (22) 4.2 国内名列前茅的超融合技术、解决方案企业 (23) 五、投资建议 (26) 六、风险提示 (28)

图表目录 图表1超融合架构的发展历程 (6) 图表2全球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2014-2020年间CAGR高达49% (7) 图表3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2014-2020年间CAGR高达53% (7) 图表6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2013-2016年间CAGR为32% (8) 图表72013-2016年我国私有云市场在我国云计算市场占比均超过70% (8) 图表8传统体系架构下的SAN存储 (9) 图表9传统SAN存储遭遇I/O瓶颈 (9) 图表10企业在抉择是否采用虚拟化、私有云时纠结的主要因素 (10) 图表11企业使用桌面虚拟化和企业级应用虚拟化时面临的挑战 (10) 图表12超大型互联网公司数据中心超融合方案的理念 (11) 图表13Nutanix超融合基础架构(HCI) (12) 图表14华为FushionCube超融合服务器 (12) 图表15Nutanix分布式存储池的结构及企业级数据和存储功能 (13) 图表16Nutanix产品架构 (13) 图表17传统IT架构、云计算架构和超融合架构云的功能比较 (14) 图表18Gartner 2015年发布的存储技术炒作周期 (14) 图表192012-2017年的超融合架构和Server SAN市场空间广阔 (15) 图表20全球超融合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15) 图表212014年IDC魔力象限 (16) 图表222016年Gartner魔力象限 (16) 图表23EMC VxRail (17) 图表24HPE Hyper Converged 380 (17) 图表25Nutanix (18) 图表26VMware Virtual SAN (19) 图表27超融合系统的软硬件体系覆盖了数据中心中设备到平台软件的所有层面 (20) 图表28数据中心体系的沿革和代表厂商 (20) 图表29超融合系统的系统规划、实施、优化的服务周期从月、天下降到分钟数量级 (21) 图表30超融合系统带来的全方位的系统和应用管理服务 (21) 图表31H3C在我国超融合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22) 图表322014-2019年我国HCI市场规模及增速 (22) 图表33我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23) 图表34联想ThinkCloudAIO一体机 (24) 图表35华三通信UIS超融合解决方案示意图 (24)

超融合是安全的有力保障

超融合是安全的有力保障 为了更好地支持未来3~5年校园网的建设规划,陕西省行政学院迫切需对原有虚拟化平台进行改造。在2016年立项的智慧校园项目信息平台建设项目中,学院明确提出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安全机制。 行业用户选择超融合解决方案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人希望借助超融合技术实现IT基础架构的高度整合,从而有效地简化管理并降低成本;有人则希望利用超融合解决方案替代传统的SAN存储,更好地支持“互联网+”应用;而陕西省行政学院之所以选择联想的超融合解决方案,主要目的还是确保整个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兼顾两个系统 与普通的教育和培训机构不同,陕西省行政学院是培训公务员和国企领导干部,培养公共管理人员和政策研究人员,开展社会科学研究,为陕西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机构。学院建有设备先进、覆盖全院的校园网络和各种现代化培训教学设施,具备同期在院培训四五百人的能力,并于2010年被国家行政学院列为全国首批教学科研基地。 正是因为参与培训的学员身份的特殊性,而且流动性

大,学院对于保证学员个人信息,以及学习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另外,学院希望通过大量数据的积累,为今后的教育和培训提供决策支撑,同时实现快速的查询等。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学院目前已经完成了服务器虚拟化的整合,可以确保应用的安全,当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应用可以自动切换,但是系统架构仍然存在单点隐患,因为原有的系统中只有一台直连存储设备。随着新业务系统不断上线,原有虚拟化平台的隐患越来越明显。为了更好地支持未来3~5年校园网的建设规划,学院迫切需对原有虚拟化平台进行改造。在2016年立项的智慧校园项目信息平台建设项目中,学院明确提出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安全机制。 据陕西省行政学院电子设备与信息管理处刘旭勇处长介绍,智慧校园项目信息平台建设项目于2016年4月开始筹备,学院针对数据安全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一方面要确保数据万无一失;另一方面,鉴于学院当前的培训规模和实际情况,又不能搞大投入,而是要追求高性价比。在这一原则指导下,项目方案于当年10月完成,11月开始进行建设,12月中旬整个项目基本完工。 学院原计划通过存储网关和增加新的SAN存储来构建存储资源池,以解决原有存储资源池的单点隐患。但是,通

超融合架构解读

超融合架构解读

超融合可以说是目前业内最大的热点之一,大型厂商和创业公司纷纷投身其中。不过,与从业者的津津乐道相比,超融合的广大目标用户却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一些IT专业人士也还不知超融合究竟为何物。因此,在华为公司的支持下,企事录从即日起开设“FusionCube超融合大讲堂”,以每10天左右一期的节奏连载,帮助您深入了解超融合的方方面面。 本文作为开篇,先来说说超融合是什么…… 近几年来,超融合系统的热度越来越高,各种打着超融合旗号的公司和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人眼花缭乱,也引发了很多困惑:究竟什么是超融合系统?与融合系统是什么关系?一体机又是怎么回事? 最关键的是:超融合有什么用?回答了之前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基本概念与分类 无论从中英文的字面意义来理解,超融合(Hyperconverged)都应该是在融合(Converged)之后发展起来的——如果要分类,前者应该属于后者的一支。 IDC和Gartner也是这么认为的,虽然在细节上有所区别。 譬如,Gartner似乎很喜欢Integrated(集成)和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这两个词。大的分类上,IDC所谓Converged Systems(融合系统),Gartner称为Integrated Systems(集成系统)。

IDC与Gartner对融合系统的大致分类(注:随时间推移略有变化) IDC将融合系统(Converged Systems)分为三类,前两类——集成系统(Integrated Systems)和认证参考系统(Certified Reference Systems)——主要是供应商构成不同,技术成分上基本没有区别,都是由服务器硬件、磁盘存储系统、网络设备供应商和基本构件/系统管理软件组成的供应商认证的预集成系统。 Gartner也有对应的分类,分别称为集成基础设施(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系统和参考架构(Reference Architecture)系统,合称融合基础设施(Converged Infrastructure,CI)。

超融合:架构演变和技术发展

超融合:架构演变和技术发展 开篇推荐: ?如何学习微服务大规模设计? (点击文字链接可阅读) 1、超融合:软件定义一切趋势下的诱人组合 超融合是以虚拟化为核心,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虚拟资源融合到一台标准x86 服务器中形成基本架构单元,通过一整套虚拟化软件,实现存储、计算、网络等基础功能的虚拟化,从而使购买者到手不需要进行任何硬件的配置就可以直接使用。 “超”特指虚拟化,对应虚拟化计算架构。这一概念最早源自Nutanix 等存储初创厂商将Google/Facebook 等互联网厂商采用的计算存储融合架构用于虚拟化环境,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种基于X86 硬件平台的计算存储融合产品或解决方案。超融合架构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存储,由原先的集中共享式存储(SAN、NAS)转向软件定义存储,特别是分布式存储(如Object、Block、File 存储)。 “融合”是指计算和存储部署在同一个节点上,相当于多个组件部署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物理

融合系统中,计算和存储仍然可以是两个独立的组件,没有直接的相互依赖关系。超融合则重点以虚拟化计算为中心,计算和存储紧密相关,存储由虚拟机而非物理机 CVM(Controller VM)来控制并将分散的存储资源形成统一的存储池,而后再提供给Hypervisor 用于创建应用虚拟机。 超融合已从1.0 阶段发展至3.0 阶段,服务云平台化趋势明显,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超融合1.0,特点是简单的硬件堆砌,将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打包进一个“盒子” 中;超融合2.0,其特点则是软件堆砌,一般是机架式服务器+分布式文件系统+第三方虚拟化+第三方云平台,具有更多的软件功能。 在1.0 和2.0 阶段,超融合和云之间仍旧有着“一步之遥”,并不能称之为“开箱即用”的云就绪系统,超融合步入3.0 阶段,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惠普超融合一体机技术方案

惠普超融合一体机技术方案 白鸽学吧 惠普SS100超融合一体机 技术响应方案 第 1 页 白鸽学吧 1. 项目背景 由于业务发展客户需要对现有IT系统进行扩容,考虑到云计算可以大大提升IT 资源利用率,提高业务系统可用性,客户原来计划使用“2台X86服务器+MSA存储+VMware ”组建云平台,幵把域控,杀毒,补丁服务器,文件共享服务器,门锁系统,人事系统,会员系统等8-10个应用,均为win2008,迁移到云平台,系统架构如下: 第 2 页

白鸽学吧 该架构使用VMWare 搭建虚拟化平台,使用MSA存储设备作为共享存储。该架构有以下一些缺点: , 存储设备是整个系统癿单点,如果这个存储设备发生故障,那么整 个虚拟机环境就会完全瘫掉。 , 这个架构是“伪高可用”,vmware 采用主-从,master-slave,架 构,vcenter 是整个系统癿管理中心,当vcenter所在物理机宕机戒 vcenter自身发生故障时,用户将不能管理整个云环境,例如无法新 建/删除云主机等,,除非搭建vcenter HA,需要购买,. , 目前推荐使用癿是VMware vSphere 6 Essentials Plus Kit for 3 hosts(Max 2 processors per host) 最多支持3个节点,虽然当前价 格幵不是徆高,未来系统扩容如果超过3个节点,需要购买 vSphere 标准版,费用就会大大增加; , 使用MSA 存储阵列采购成本较高,未来需要维护X86服务器和存储 设备,扩容和运维成本较高; 该方案配置如下: 数量方案组件 HP ProLiant DL388 Gen9机架服务器; 2 HP DL380 Gen9 Intel Xeon E5-2620v3 (2.4GHz/6-core/15MB/85W) Processor Kit 2 HP 16GB (1x16GB) Dual Rank x4 DDR4-2133 CAS-15-15-15 Registered Memory Kit 6 HP DL380 Gen9 Universal Media Bay Kit 2 HP 9.5mm SATA DVD-ROM JackBlack Gen9 Optical Drive 2 HP 300GB 6G SAS 10K rpm SFF (2.5-inch) SC Enterprise 3yr Warranty Hard Drive 4 HP 800W Flex Slot Platinum Hot Plug Power Supply

超融合行业应用案例分析

超融合行业应用案例分析

目录 1.政府行业 (3) 1.1.山东省住建厅采用超融合架构建设协同办公系统; (3) 1.2.深信服助力淄博市高新区管委会改造传统数据中心 (4) 1.3.滨州市高新区采用深信服私有云打造智慧园区 (6) 1.4.莱芜国土局通过深信服超融合搭建新型数据中心 (8) 1.5.章丘市政府采用超融合架构实现业务系统改造 (10) 1.6.聊城市高新区财政局采用超融合架构进行业务系统新建 (11) 2.企业 (12) 2.1.深信服为淄博热力搭建超融合数据中心 (12) 2.2.深信服助力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建设工业云平台 (14) 2.3.青岛维客集团采用超融合实现数据中心改造 (17) 2.4.山东渤海实业采用超融合架构进行业务系统升级 (18) 3.教育行业 (20) 3.1.深信服超融合助力沂源职教中心数字化校园建设 (20) 4.卫生行业 (21) 4.1.高青县人民医院采用超融合构建医院数据中心 (21)

1.政府行业 1.1.山东省住建厅采用超融合架构建设协同办公系统;【项目背景】 山东省住建厅于2003年建成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要求。据调研,省直部门基本上都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移动办公系统。为了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省住建厅继续建设协同办公自动化平台。 而本次协同办公系统的基础架构平台采用了超融合架构实现; 【解决方案】 在建设协同办公自动化平台时,原计划采用3台应用服务器、1台数据库服务器,1台存储,再配合一台防火墙实现系统安全防护;为了考虑后期基础平台的可拓展性以及整体运维,最后采用了4台双路X86服务器,运行了超融合系统,通过构建超融合资源池承载OA系统所需要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资源;项目还采用了一套虚拟化的下一代应用防火墙实现安全防护;同时项目还部署了340点的并发桌面云。桌面云项目也是通过8台双路服务器部署超融合平台实现承载;

基于超融合技术在煤矿工业平台的应用

基于超融合技术在煤矿工业平台的应用 摘要:随着矿井的信息化、自动化的不断发展,矿井的各个子系统增加越来越多, 各自为政相互兼容性差。机房服务器越来越多,形成了多个系统信息孤岛。里彦 煤矿根据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大数据建设形式的需求,适时构建井上下信息综合 传输平台、集中控制平台尤为重要。 关键词:超融合工业平台建设应用 一、项目背景 里彦煤矿生产调度机房原采用的是独立的服务器和工控机承载生产调度用的 系统,所有的工控机和服务器加起来一共有20台左右。随着机房使用年限的增大,设备老旧出现故障的概率不断增大。矿井的各子系统增加越来越多,相互兼 容及系统数据的集中显得尤其重要。 二、煤矿工业云平台建设的意义 基于超融合技术的全矿井综合智能化平台建设,为实现与集团公司大数据中 心的无缝对接,数据共享。实现全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该“智能化平台”基于超融合技术,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督管理方式 进行建设,横向覆盖到矿井主、副井提升、主井装卸载、压风系统、抽风系统、 洗煤厂、主运皮带、中央泵房等运转设备的智能化控制,纵向覆盖了井下生产环 境各种参数的监测、人员位置信息的实时监控。该工业化平台的应用,对于研究 机械化减人、自动化降人的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新的工业平台集中控制各生产环节。 三、超融合架构选择与建设 1、超融合与传统架构选择 超融合基础架构(简称“HCI”)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备份软件、快照技术、重复 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等元素,而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 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HCI是实现“软件定义 数据中心”的终极技术途径。HCI类似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基础架构模式,可以为数据中心带来最优的效率、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 保护。 传统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特点: (1)性能:随着访问集中存储的服务器越来越多,性能瓶颈将日益凸显。 (2)横向扩展:由于架构限制,无法实现横向扩展。 (3)高可用性:通过raid技术实现高可用性,但面对硬件故障时,性能下降严重。 (4)整合比:虚拟机密度低 (5)安装配置:需要准备大量安装实施前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并且由专人进行安装部署,最少需要2天时间 (6)管理维护:需要专门存储管理软件,配置复杂。需要厂商支持。 (7)耗电:使用传统架构:8台服务器平均每台服务器耗电600W计算,存 储耗电1500w,总共耗电6300W,运行三年电费支出约为:16.8万元。 超融合架构的特点: (1)性能:尽可能提供本地吞吐,并使用SSD保证应用IO需求。不存在性 能瓶颈。

超融合技术介绍

超融合技术介绍

什么是流行?什么是火爆?对于一门IT技术来说就是,你要是没听过或者不了解,都会不好意思出门跟人聊天…而现今的超融合,就是这样一门技术。 超融合是超融合基础架构(HCI: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的简称。只要谈起Infra,那么必然就会牵扯到数据中心(DC)。是,超融合的准则是软件定义一切,是实现SDDC(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终极技术路径。 如今绝大多数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层次划分很清晰,对于物理架构分层,大概可以分为以太网络层、服务器层、光纤网络层和集中存储层。 超融合基础架构,主要基于分布式存储等技术来压缩传统SAN架构的服务器层、光纤网络层和存储层为一层,融合的这一层具体如何称呼我还不清楚,暂且称之为超融合层吧。超融合层的设备从物理层面来讲具备计算、网络(主要是存储网络)和存储功能。如下图: 就像在我们喜欢在吃汉堡之前习惯性的压一下,那样一口下去才能享受到整个汉堡的口感。举这个么比较亲民(Low)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超融合基础架构是从纵向进行压缩(融合)的,免去了复杂的SAN网络,朋友们再也不用担心光纤线的标签掉了之后,满机房开地板

去找线了…另外,完美的综合布线,一般只能在别人家的机房里看到,自己家的光交后面基本都跟瀑布一样… 当然超融合基础架构带来最大的利益远不止是这点,高IOPS和虚拟化支持等才是超融合的核心功能。 什么是Nutanix 提起超融合,免不了提到Nutanix。Nutanix的横空出世就好像海贼王里进入伟大航路后半段的超新星们一样,其风头之强、劲道之猛,已然开始威胁传统四皇的地位了。这里还需要介绍另一位超新星,那就是Docker了(请允许我为了我钟爱的Docker扯远了一点…) 就个人认知,Nutanix是一家基于软件来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超融合解决方案的公司,全球超融合技术的领跑者。目前全球市场份额占有率是第一,中国市场第三。 Nutanix的超融合软硬件解决方案到底能做什么,如下图: Nutanix提供了基于硬件层面的物理基础设施(Nutanix超融合服务器)和基于软件层面的虚拟基础设施(Nutanix AHV虚拟化)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从硬件层面融合计算、网络和存储层到软件层面的多种虚拟化平台支持的全面覆盖。看到这里就应该可以理解为啥四

超融合:架构演变和技术发展

超融合:架构演变和技术发展 1、超融合:软件定义一切趋势下的诱人组合 超融合是以虚拟化为核心,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虚拟资源融合到一台标准x86服务器中形成基本架构单元,通过一整套虚拟化软件,实现存储、计算、网络等基础功能的虚拟化,从而使购买者到手不需要进行任何硬件的配置就可以直接使用。 “超”特指虚拟化,对应虚拟化计算架构。这一概念最早源自Nutanix等存储初创厂商将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厂商采用的计算存储融合架构用于虚拟化环境,为企业客户提供一种基于X86硬件平台的计算存储融合产品或解决方案。超融合架构中最根本的变化是存储,由原先的集中共享式存储(SAN、NAS)转向软件定义存储,特别是分布式存储(如Object、Block、File存储)。 “融合”是指计算和存储部署在同一个节点上,相当于多个组件部署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物理融合系统中,计算和存储仍然可以是两个独立的组件,没有直接的相互依赖关系。超融合则重点以虚拟化计算为中心,计算和存储紧密相关,存储由虚拟机而非物理机CVM(ControllerVM)来控制并将分散的存储资源形成统一的存储池,而后再提供给Hypervisor用于创建应用虚拟机。

超融合已从1.0阶段发展至3.0阶段,服务云平台化趋势明显,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超融合1.0,特点是简单的硬件堆砌,将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打包进一个“盒子”中;超融合2.0,其特点则是软件堆砌,一般是机架式服务器+分布式文件系统+第三方虚拟化+第三方云平台,具有更多的软件功能。 在1.0和2.0阶段,超融合和云之间仍旧有着“一步之遥”,并不能称之为“开箱即用”的云就绪系统,超融合步入3.0阶段,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服务的云平台化。它所交付的不仅是软硬一体的超融合方案,更是一套完整的云平台服务:用户只需要一次性投入,就能够得到完整的云服务。假设用户是第一次上云,只需满足最基本的IaaS服务即可;随着云化的深入,用户开始在云上部署业务,在需要开发测试,需要数据库、大数据等应用的时候,不需要增加任何节点,便可在已有的超融合部署环境里获得丰富的PaaS服务,如数据库、缓存、大数据、数据仓库、容器平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进一

FusionCube数据库超融合平台技术白皮书

FusionCube数据库超融合平台 技术白皮书

目录 2.1系统架构 (2) 2.1.1统一管理 (3) 2.1.2深度融合 (4) 2.1.3弹性扩容 (5) 2.1.4预集成 (5) 2.2分布式存储软件 (5) 2.2.1分布式机头 (6) 2.2.2分布式缓存 (6) 2.2.3精简配置 (7) 2.3高性能SSD存储 (8) 2.4高速IB交换网络 (9) 2.5可靠网络设计 (9) 3.1 E9000机框 (10) 3.2 E9000刀片 (11) 3.3 10GE交换 (14) 3.4 InfiniBand交换 (15) 4.1数据库基础设施配置规格指标 (17) 4.2 HANA一体机配置规格指标 (18)

1 引言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虚拟化与云计算技术来构建IT系统,提升IT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但同时面临如下挑战: ●基础设施平台部署和管理复杂,运维费用仍然维持增长趋势 ●安装部署复杂,硬软件来自多厂商,规划、部署、调优需要丰富的经验支撑 ●多厂商设备,售后支持界面多,解决问题慢 ●维护体系庞大(不同厂商硬件设备维护、虚拟平台管理) ●小规模数据中心优势不明显(人员要求高,上规模才有优势) ●扩充不灵活,业界数据库一体机大多采用固定规格配置,不能按业务需求灵活部署计算和存储资源,不能支持多种数据库。 客户越来越关注成本控制、业务敏捷、风险管控几方面,希望能拥有总成本低、新业务的上线时间快、资源可弹性伸缩、安全可靠、高性能的IT系统。 华为公司全力打造的华为FusionCube数据库超融合基础设施(Huawei FusionCube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for Database)正是以计算/存储/网络融合、预集成、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业务快捷部署、统一运维管理、资源水平扩展为其设计理念,充分满足企业未来业务需求,帮助其IT系统转型以更快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实现与客户的共同成长。 本文档描述了FusionCube数据库超融合基础设施的架构、软硬件及其配置形态。本文档供销售工程师,渠道商,高级业务经理以及希望用FusionCube部署数据库相关IT设施的客户。

超融合厂商产品与技术比较分析

超融合厂商产品与技术比较分析

一、超融合基础架构市场现状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简称“HCI”)是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终极技术途径。HCI在目前国内市场销售非常火爆,除了传统的联想、华为、H3C等硬件厂商,甚至还有深信服这类安全厂商也在做HCI产品。其他新兴的厂商有达沃时代、大道云行、StorWind、青云HCI、SmartX等,这些厂商的市场份额虽然不大,但是每个产品却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厂商的特点,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环境。 HCI市场能够实现快速的增长,一是随着软件定义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带动X86开放架构市场的兴起,HCI成为了IT基础设施进化的必然结果。二是对传统架构的创新,在IT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上相比传统架构更加灵活,特别是超融合系统的分布式存储架构。 HCI在数据中心中承担着计算资源池和分布式存储资源池的作用,极大地简化了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而且通过软件定义的计算资源虚拟化和分布式存储架构实现无单点故障、无单点瓶颈、弹性扩展、性能线性增长等能力。 通过超融合架构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市场上的HCI领导者是Nutanix和VMware这些软件厂商,而不是传统的IBM和EMC之类的硬件厂商,因为硬件厂商还是想通过核心硬件产品占领市场。但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软件和硬件厂商已经走到了一起,共同发布超融合基础架构产品。 2015年初,EMC基于VMware的超融合软件EVO:RAIL,EMC推出了VSPEX BLUE超融合系统,据说从打开电源到配置好虚拟机只需要不到15分钟的时间。2016年,EMC又推出的VxRail,是VSPEX BLUE 的升级替代版,VxRail是VMware与EMC独家合作的产品。2016年,联想与Nutanix建立了全球合作协议,联想设计了计算和存储融合的超融合解决方案,正式发布了基于联想X86服务器并搭载Nutanix 软件的HX系列全新超融合产品家族。VxRail和联想HX都可以在单一系统中实现虚拟化、计算、存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