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的使用流程及及管理制度

除颤仪的使用流程及管理制度一、使用流程使用除颤仪是为了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出现室颤等紧急情况下恢复心脏正常跳动的设备。
正确的使用流程是确保患者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除颤仪的使用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除颤仪的电源充足并处于工作状态。
–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和眼镜。
–将除颤仪放置在离患者最近的位置,并确保周围环境整洁、安全。
2.确定患者状态–检查患者是否呼吸、有无意识,如果患者没有呼吸且丧失意识,则需要使用除颤仪。
–判断患者是否符合进行电除颤的条件,如有必要,快速清除患者胸前的湿气和金属物。
3.贴上除颤电极–将除颤电极从包装中取出,确保电极粘贴面干净、无损伤,并将其正确放置在患者胸前。
–一个电极放置在患者的右上胸部,另一个电极放置在位于左胸侧中线与腋中线相交的位置。
–确保电极与患者皮肤充分贴合,避免电极与衣物、毛发等障碍物接触。
4.调节除颤仪参数–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疗指导,调节除颤仪的能量、电流等参数。
–确保除颤仪的输出能量适合当前患者的心脏情况。
5.发出电击–在确认患者周围无人接触患者的情况下,按下除颤仪的触发按钮,向患者发出电击。
–在电击前,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并不接触患者,以避免电击伤害。
6.评估反应–在电击后,尽快评估患者反应,包括呼吸、脉搏、意识等情况。
–如果患者没有恢复正常,可以根据医疗指导继续电击操作。
7.记录操作信息–在每次使用除颤仪时,记下操作的时间、患者的反应以及使用的能量和频率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二、管理制度为了保证除颤仪的有效使用和安全性,制定和管理相应的制度非常关键。
以下是除颤仪管理制度的要点:1.设备购置和配备–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和规模,合理购置并配备适量的除颤仪。
–确保购置的除颤仪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
2.设备维护与保养–建立除颤仪的定期检查和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包括定期更换电池、检查电极粘贴性能以及清洁除颤仪外壳等。
电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电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电除颤仪的操作流程:确定环境及患者状态→实行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评估患者状态→准备除颤仪并选择能量→暴露患者胸部并涂抹导电糊→放置电极板并除颤→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评估患者状态并转移病人→整理物品。
电除颤仪的注意事项包括严格掌握适应症,需要除颤时才除颤、电极板放置的皮肤需要清洁干燥、胸壁上两个电极板之间的距离需保持在10cm以上、除颤放电时,操作者以及旁人不能接触病人和病床、清醒病人使用除颤仪前,常规给予镇静剂。
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操作流程
一、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二、连接电极板导线,检查除颤仪性能及电极板选择适当。
三、迅速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
四、监测患者的心电图确认要除颤。
五、立即将患者去枕平卧于硬板床上,松开衣扣,暴露胸部除颤部位,并去除金属及导电物品,确认患者是否安装心脏起搏器。
六、接通电源,选择“除颤”功能键。
七、将导电糊均匀涂与电极板上或者用四层盐水纱布包裹电极板。
八、选择除颤能量,按充电按键 CHARGE 待充电完成(双向波120-200J,单向波 360J)。
九、将 APEX 电极板放置患者心尖部位,STERNUM 电极板放置于心底部,紧贴皮肤并施以压力。
十、工作人员离开床缘,避免与床及患者接触,嘱助手注意保护患者头部。
十一、除颤仪充电至所需能量后再次观察心电监护波形,确认需要除颤时,两手大拇指同时压电极板上放电电极按键。
放电后观察患者心电图波形,行 2 分钟胸外心脏按压后确认除颤是否成功。
十二、用纱布擦净患者的皮肤,协助患者穿好衣服,整理床单位。
十三、擦净电极板上导电糊,除颤仪充电备用。
十四、洗手,戴口罩,记录。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和流程

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和流程
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复苏心脏停跳或心室颤动的设备。
以下是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和流程:
1. 穿戴手套和眼罩,确保安全。
2. 贴上电极贴片。
3. 将除颤仪打开,按照屏幕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4. 将心电图的导联电极连接到病人的胸部。
5. 确定病人的心率和心律,并根据指示设置合适的电击能量。
6. 准备电击前,请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任何病人的皮肤,然后按下电击按钮。
7. 如需要,可反复进行电击和心肺复苏。
8. 当病人的心律逐渐恢复时,确保继续观察直到病人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9. 当使用完毕时,按下除颤仪上的关机按钮,关闭设备。
请注意,使用除颤仪需要受过培训和资格认证的医疗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操作正确、安全有效。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8]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8]](https://img.taocdn.com/s3/m/82862d4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3.png)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一、概述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它可以通过电击的方式恢复患者的正常心律。
除颤仪分为手动除颤仪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两种类型,前者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后者可以由非专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1. 确认患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除颤。
2. 准备除颤仪,检查电源、电极片等部件是否完好。
3. 贴上电极片,连接除颤仪。
4. 分析心律,选择合适的能量和模式。
5. 进行除颤,按下放电按钮或者等待AED自动放电。
6. 观察患者反应,判断是否需要重复除颤。
7. 与其他急救措施配合,如心肺复苏(CPR)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一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二、操作方法1. 确认患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除颤。
在发现患者倒地不省人事时,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和脉搏,如果没有,则可能是心脏骤停,需要即将进行急救。
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是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和室速,这些心律失常可以通过除颤来纠正。
但是,并非所有的心脏骤停都可以进行除颤,如心室停顿和心室扑动等无效心律,则不能进行除颤,否则会加重患者病情。
判断是否需要除颤的最佳方法是通过心电图(ECG)来分析患者的心律。
如果有手动除颤仪或者带有ECG功能的AED,则可以直接观察ECG波形来判断。
如果没有,则可以通过AED的语音提示来判断。
AED会自动对患者进行心律分析,并给出建议是否进行除颤。
如果没有任何设备,则可以根据经验来判断。
普通来说,如果患者在倒地前有胸痛、气喘、晕厥等症状,则可能是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骤停,可以尝试进行除颤。
如果患者在倒地前没有任何症状,则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不建议进行除颤。
2. 准备除颤仪,检查电源、电极片等部件是否完好。
在确认需要进行除颤后,要尽快准备好除颤仪,并检查其各部件是否完好可用。
如果有多个人在场,则可以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拿取和检查除颤仪,一人负责呼叫120并开始进行CPR。
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打开,电池是否充足或者插头是否接通电源。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正确记录电除颤记录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正确记录电除颤记录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骤停的医疗设备,它能够通过向心脏施加电击来重建正常的心律。
正确操作除颤仪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生还率。
本文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并提供考核标准,以确保正确记录电除颤记录。
一、操作流程1. 准备阶段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首先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除颤仪的电源是否连接正常,并确认除颤仪的电量充足。
同时,还要检查电极贴片是否完整,电极线是否连接牢固。
如果电极贴片损坏或电极线松动,需要及时更换或调整。
2. 上机阶段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合适的位置上,通常分别粘贴在胸骨右缘和左锁骨中线上。
确保电极与皮肤充分接触,避免空气或其他物体阻隔。
然后,将除颤仪连接到电极线上,打开除颤仪电源。
3. 分析心律除颤仪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的胸部和身体稳定,避免干扰除颤仪的正常工作。
当除颤仪发出指示时,需要按照指示进行相关操作。
4. 电击操作如果除颤仪建议进行电击治疗,就需要进行相应操作。
首先,确保患者及周围人员远离电源,避免触电危险。
然后,按下除颤按钮,使除颤仪释放电能进行电击。
在电击前,需要喊声“清除”来提醒周围人员远离。
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5. 后续处理电击后,除颤仪可能还会继续分析患者的心律,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根据指示进行后续处理,如心肺复苏等。
同时,及时记录电除颤记录,以供后续分析和参考。
二、考核标准为了确保除颤仪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除颤仪的操作流程有一定的考核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核标准:1. 设备准备考核检查操作人员是否能正确检查除颤仪的电源连接情况,是否能够判断除颤仪电量是否充足。
同时,也要考核其对电极贴片和电极线的检查和更换操作。
2. 电极贴片粘贴考核考核操作人员是否能够正确粘贴电极贴片,并确保电极与皮肤充分接触,避免空气或其他物体阻隔。
除颤仪操作流程

除颤仪操作流程
1.着装规范
2.评估患者病情心电波形
3.患者平卧胸部充分暴露
4.开机选择非同部除颤
5.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均匀涂抹导电糊
6.根据医嘱选择能量
7.按充点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纽,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8.将电极板至于正确位置(一个电极板至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另一个电极板
至于心尖部既左腋中线第五肋间)
9.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按钮进行除颤
10.如心律失常持续发生可重复除颤
11.操作完毕关机
12.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清洁擦拭皮肤
13.洗手做相关记录。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心脏复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在心脏停跳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时,通过电击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使用除颤仪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1. 确认环境安全。
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首先要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检查是否有水或其他液体,以及其他可能对操作造成危险的因素。
确保操作者和患者都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2. 准备除颤仪。
将除颤仪放置在患者身边,打开仪器并接通电源。
检查除颤仪的电量和操作状态,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3. 贴上电极。
根据除颤仪的使用说明,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
一般来说,一个电极贴片应该贴在患者的右锁骨下方,另一个贴在左胸部下方。
确保电极贴片贴合紧密,不要有空隙。
4. 分析心律。
除颤仪会对患者的心律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除颤。
在分析过程中,操作者应该保持设备和患者的连接,并等待仪器的指示。
5. 发送电击。
如果除颤仪判断患者需要电击,操作者应当确保周围没有人员或其他物体,然后按照设备的指示进行操作。
通常情况下,除颤仪会发出警示音,并提示操作者按下电击按钮。
6. 持续心肺复苏。
在进行电击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操作者应该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意识或急救人员接手。
7. 记录操作过程。
在使用除颤仪的过程中,操作者应当尽可能地记录下操作的时间、电击次数以及患者的反应情况。
这些记录对于后续的医疗处理和评估非常重要。
总结。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需要严格遵循,任何一步的失误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使用除颤仪之前,操作者应该接受专业的培训,并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
只有在熟练掌握操作流程的情况下,才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地使用除颤仪,挽救患者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00分)
科室姓名日期时间分操作分
考核者
除颤仪使用操作流程
(一) 目的 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 操作流程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
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
电物
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
要时)、急救药品
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
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
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
均匀涂擦导电糊
单相:200J → 300J
→ 360J
成人
选择能量双相:150J →
150J → 200J
儿童: 2~4J/Kg
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
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
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再次除颤。
呼吸、心律、血压
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
操作完毕,关机
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监测心率、心律、血压
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
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 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 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
少10cm。
5. 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 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
动、心房扑动
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7.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8.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除颤仪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考生姓名所在科室主考老师考核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