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课件扫描电子显微镜

合集下载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ppt课件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ppt课件

世界上第1台扫描隧道显微镜
9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世界上第1台扫描隧道显微镜
10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TEM 是 通 过 电 子 束透过试件而放大成像 的,电子束穿透材料的 能力不强,故试件必须 做得极薄,加工这种极 薄的试件有相当难度, 故TEM的适用范围有限。
2
3.表面轮廓仪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度,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用探针对试件表面形貌进行接触测量是一种古老的方法。随着测量技术的提高,现在的测 量表面粗糙度的轮廓仪,分辨率达0.05um以上。为了避免探针尖磨损,用金刚石制造。探针尖 曲率半径在0.05um左右,这就限制了测量分辨率的提高,且测量时针尖有一定力压向试件,容 易划伤试件。
5.场发射形貌描绘仪
场 发 射 原 理 在 1956 年 由 R.Young 提 出 , 但 直 到 1971 年 R.Young 和 J.Ward才提出了应用场发射原理的形貌描绘仪。它在基本原理和操作上, 是最接近扫瞄隧道显微镜的仪器。探针尖装在顶块上,可由X向和Y向压 电陶瓷驱动,做X向和Y向扫描运动。试件装在下面的Z向压电陶瓷元件上, 由反馈电路控制,保持针尖和试件间的距离。 R.Young使用的针尖曲率 半径为几十纳米,针尖和试件间的距离为100nm。在试件上加正高压后,
13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PPT文档54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PPT文档54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 道显微镜及其应用
制作人:
8-2
8-3
8-4
8-5
8-6
SEM
8-7
SEM的主要特点
• ⑴仪器分辨本领较高。二次电子像分辨本领可达 1.0nm(场发射),3.0nm(钨灯丝);
• ⑵仪器放大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变化范围大(从几倍到几十万倍), 且连续可调;
• ⑶图像景深大,富有立体感。可直接观察起伏较大 的粗糙表面(如金属和陶瓷的断口等);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8-26
5.生物样品的形貌观察
8-27
疟疾破坏的两个红细胞
8-28
疟疾破坏的两个红细胞
8-29
背散射电子像
吸收电子像
奥氏体铸铁的显微结构
8-30
原子序数衬度像
8-31
8-32
电子显微镜缺陷
随着电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其他方法的 综合使用,还出现了免疫电镜、电镜细胞化学技术、 电镜图像分析技术及全息显微术等。
8-18
SEM的应用
(1)生物:种子、花粉、细菌…… (2)医学:血球、病毒…… (3)动物:大肠、绒毛、细胞、纤维…… (4)材料:陶瓷、高分子、粉末、环氧树 脂…… (5)化学、物理、地质、冶金、矿物、污泥(杆 菌) 、机械、电机及导电性样品,如半导体 (IC、线宽量测、断面、结构观察……)电子材 料等。

扫描电子显微镜讲稿,配套PPT

扫描电子显微镜讲稿,配套PPT

了光子,发明扫描电子显微镜,“照”出了微观物质的相。

Q1:为什么电子束能当光源?1、仪器构造及原理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由电子光学系统、信号收集、检测系统、真空系统组成。

电子光学系统包括电子枪、电磁透镜、物镜光阑、扫描线圈、信号探测器组成。

蔡司Gemini500选用热场发射式电子枪,一般选用钨或六硼化镧作为灯丝,一旦通电加热,无数电子从灯丝表面发射出来,热场发射式电子枪对真空要求较小,但灯丝的寿命有限,需要经常更换;电磁透镜具有汇聚电子束作用,将发射出几十微米的电流汇聚为1nm的电子束;物镜光阑主要用来控制束流,光阑孔径在操作界面可选择,从而调节景深;最后极细的电子束到达扫描线圈,扫描线圈用于控制电子束在样品表面的扫描方向以及速度,使电子束进行栅网式扫描,最后电子束与样品表面原子发生碰撞而产生一系列的物理效应,如图3所示产生背散射电子、二次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X射线等,通过信号探测器对这些信息的接受、放大,获得测试样品表面形貌、组成和结构的丰富信息。

Q2:为什么不能测试强磁性的样品?磁性样品可能会改变电子束的汇聚方向而离开样品台,打在透镜上,轻则有可能影响未来设备的成像效果(电子束无法很好聚焦),重则可能打坏透镜。

Q3:扫描电镜为什么在真空环境中工作?电子束系统中的灯丝在普通大气中会迅速氧化而失效,空气会使电子束变型,影响成像分辨率。

高能电子与样品作用能获得哪些物理信号?高速运动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电子与元素的原子核及外层电子发生单次或多次弹性与非弹性碰撞,有一些电子被反射出样品的表面,其余的渗入样品中,逐渐失去其动能,最后被阻止,并被样品吸收。

在此过程中有99%以上的入射电子能量转变成热能,只有约1%的入射电子能量从样品中激发出各种信号。

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背散射电子、二次电子、x射线的产生机理以及应用。

这三个物理信号所产生的作用深度不同,二次电子产生在样品表面5-10nm处,背散射电子产生在样品几十到100nm处,特征X射线则产生在样品表面微米范围处。

《电子显微分析》课件

《电子显微分析》课件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电 子显微图像进行自动识别、分类和定 量分析,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多模式成像技术
光学与电子显微镜结合
将光学显微镜的高通量成像与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成像相结 合,实现多尺度、多维度的生物样品成像。
多种电子显微技术联用
将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显微镜等多种电子显 微技术联用,实现多模式、多参数的样品分析。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用于观察和研究 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晶体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1 2 3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简介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是一种利用原子间相互作用力 观察样品表面形貌和结构的显微分析技术。
工作原理
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与样品表面相互作用产生原 子间力,通过检测该力的变化形成样品表面的形 貌和结构信息。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环境科 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用于观察和 研究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透射电镜技术
透射电镜技术简介
透射电镜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子束穿透样品并产生图像的显微分析 技术。
工作原理
透射电镜的电子束由电子枪产生,经过电磁透镜聚焦后穿透样品, 通过收集样品的透射电子或衍射谱,形成图像或衍射谱。
其他样品制备技术
化学处理
离子束技术
利用化学试剂对样品进行浸泡、清洗 或腐蚀等处理。
利用离子束对样品进行切割、蚀刻或 注入等处理。
电镀技术
在导电材料表面进行电镀处理,增强 导电性能和稳定性。
05
电子显微分析的应用实例
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金属材料
01
电子显微分析用于观察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如晶粒大小、相

扫描电镜SEM简介-PPT版

扫描电镜SEM简介-PPT版

透射电子
适合作表层轻元素成分分析。
电子束与固体的相互作用
其它信息
入射电子进人样品后,经多次 非弹性散射能量损失殆尽,最后 被样品吸收,即吸收电子。
入射高压电子束
如果被分析的样品很薄.那么 俄歇电子
背散射电子
就会有一部分入射电子穿过薄
样品而成为透射电子。
阴极荧光
二次电子 X射线
半导体样品在入射电子的照射 下,产生电子-空穴对。当电子
包括: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 射线、 俄歇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阴极荧光等。
电子束与固体的相互作用
二次电子
二次电子是指在入射电子束作用下 被轰击出来并离开样品表面的样品
的核外层电子。
二次电子的能量较低,一般都不超 过50 ev。大多数二次电子只带有几 个电子伏的能量。
入射高压电子束
俄歇电子
电子束与固体的相互作用
SEM的工作原理
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直径50m)。 电压加速、磁透镜系统会聚,形成直径约为5nm的电子束。 电子束在偏转线圈的作用下,在样品表面作光栅状扫描,
激发多种电子信号。 探测器收集信号电子,经过放大、转换,在显示系统上成
像(扫描电子像)。 二次电子的图像信号“动态”地形成三维图像。 扫描电镜图像的放大倍数定义为:
M=L/l L显象管的荧光屏尺寸;l电子束在试样上扫描距离 “光栅扫描,逐点成像”
SEM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SEM的主要结构
SEM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随着信号的有效作用深度增加,作 用区的范围增加,信号产生的空间 范围也增加,这对于信号的空间分 辨率是不利的。
各种信号的空间分辨率
二次电子:5~10nm =>形貌分析
背散射电子:50~200nm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技术EDS课件下载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技术EDS课件下载

Distence
9 电镜样品的制备
(1)基本要求:
送检样品为干燥的固体 一定的化学、物理稳定性 不会挥发或变形 无强磁性、放射性和腐蚀性
(2)块状试样的制备:
用导电胶把待测试样粘结在样品座上 样品直径和厚度一般从几毫米至几厘米 样品高度不宜超过30mm,样品最大宽度不能超过100mm
(3)粉末样品的制备:
它是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的样品核外电子.
背散射电子
它是被固体样品中原子反射回来的一部分 入射电子。
特征X射线
它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之后, 在能级跃迁过程中直接释放的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的一种电磁波辐射
SEM: 二次电子 背散射电子
EDS: 特征X射线
二次电子:产生范围在5-50nm的区域
能量较低,约50 eV
背散射电子检测
EDS
能量分辨率:132eV 分析范围:Be-U
JEOL-6380/SEM的工作界面
颗粒
10,0000-Au 6,0000-纳米晶 金刚石
薄膜及涂层材料 低真空:1-270Pa
Cu
Al
导电胶--粘牢粉末--吸耳球--观察
6 能谱仪(EDS)的结构
一定的化学、物理稳定性
Cu
Al
工作距离的影响
5 能谱仪(EDS)的工作原理
能谱仪(EDS)是利用X光量子有不同 的能量,由Si(li)探测器接收后给出电脉 冲讯号,经放大器放大整形后送入多道 脉冲分析器,然后在显像管上把脉冲数 -脉冲高度曲线显示出来,这就是X光 量子的能谱曲线。
6 能谱仪(EDS)的结构
7 能谱仪(EDS)的特点
4 扫描电镜对样品的作用--
能谱仪EDS)的特点 二次电子图像 VS. EDAX-EDS的工作界面---区域分析 EDAX-EDS的工作界面---谱线收集 二次电子:产生范围在5-50nm的区域 优点 1)快速并且可以同时探测不同能量的X-光能谱 2)接受信号的角度大。 样品表面激发的电子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扫描电镜的放大倍数M取决于显象管荧光屏尺寸S2和 入射束在试样表面扫描距离S1之比,即: M=S2/S1 由于荧光屏尺寸S2是固定的,因此其放大倍数的变化 是通过改变电子束在试样表面扫描距离S1来实现的。 一般放大倍数在20~20万倍之间,且连续可调。
❖ 将样品细节放大到人眼刚能看清楚(约0.2mm)的放
2020/4/10
HNU-ZLP
35
2020/4/10
HNU-ZLP
36
二、背散射电子原子序数衬度原理
❖ 背散射电子产额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多,如图。 在进行图象分析时,样品中重元素区域背散射 电子数量较多,呈亮区,而轻元素区域则为暗 区。
2020/4/10
HNU-ZLP
37
三、背散射电子检测器工作原理
2020/4/10
HNU-ZLP
4
一、二次电子
❖ 二次电子是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的核外电子, 它来自于样品表面100Å左右(50~500Å)区域,能 量为0~50eV,二次电子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变 化不明显,主要决定于表面形貌。
2020/4/10
HNU-ZLP
5
二、背散射电子
❖ 是指被固体样品原子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 子,它来自样品表层0.1~1m深度范围,其能 量近似于入射电子能量,背散射电子产额随原 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如图。利用背散射电子 作为成象信号不仅能分析形貌特征,也可用来 显示原子序数衬度,定性地进行成份分析。
第十二章 扫描电子显微镜
电子束与固体样品相互作用
扫描电镜结构原理
主要性能指标
二次电子图象衬度原理及其应用
背散射电子图象衬度原理及其应用
其它信号图象
扫描电镜操作
样品制备 2020/4/10
1
❖ 主要优点:放大倍数大、制样方便、分辨率高、景深 大等
❖ 目前广泛应用于材料、生物等研究领域
❖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成象原理和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 显微镜均不同,它不是以透镜放大成象,而是以类似 电视摄影显象的方式、用细聚焦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 描时激发产生的某些物理信号来调制成象,近年扫描 电镜多与波谱仪、能谱仪等组合构成用途广泛的多功 能仪器。
X射线 100~1000 500~5000
俄歇电子 2020/4/10
5~1H0 NU-ZLP0.5~2
24
❖ 扫描电镜的景深是指在样品深度方向可能观察 的程度。在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中,扫描 电镜的景深最大,对金属材料的断口分析具有 特殊的优势。
2020/4/10
HNU-ZLP
25
二、放大倍数及有效放大倍数
HNU-ZLP
17
二、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的主要区别
❖ 1. 扫描电镜电子光学部分只有起聚焦作用的会聚透镜, 而没有透射电镜里起成象放大作用的物镜、中间镜和 投影镜。这些电磁透镜所起的作用在扫描电镜中是用 信号接受处理显示系统来完成的。
❖ 2. 扫描电镜的成象过程与透射电镜的成象原理是完全 不同的。透射电镜是利用电磁透镜成象,并一次成象; 扫描电镜的成象不需要成象透镜,它类似于电视显象 过程,其图象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逐点形成,并在镜 体外显象管上显示。
2020/4/10
HNU-ZLP
6
2020/4/10
HNU-ZLP
7
三、透射电子
❖ 当样品足够薄时(0.1m),透过样品的入射电 子即为透射电子,其能量近似于入射电子的能 量。
2020/4/10
HNU-ZLP
8
四、吸收电子
❖ 残存在样品中的入射电子。若在样品和地之间 接入一个高灵敏度的电流表,就可以测得样品 对地的信号,这个信号是由吸收电子提供的。
❖ 吸收电子的产额与背散射电子相反,样品的原子序数越小, 背散射电子越少,吸收电子越多;反之样品的原子序数越大, 背散射电子越多,吸收电子越少。因此,吸收电子象的衬度 是与背散射电子和二次电子象的衬度互补的。如图为球墨铸 铁的背散射电子和吸收电子象。
❖ 电子感应电动势象是半导体器件所特有的,常用来显示半导 体、绝缘体的表面形貌、晶体缺陷、微等离子体和P-N结。
2020/4/10
HNU-ZLP
32
二、二次电子形貌衬度的应用
❖ 断口分析
❖ 沿晶断口 ❖ 韧窝断口 ❖ 解理断口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断口
❖ 表面形貌分析 ❖ 材料变形与断裂动态过程的原位观察
2020/4/10
HNU-ZLP
33
第五节 背散射电子图象衬度原理
❖ 背散射电子形貌衬度特点 ❖ 背散射电子原子序数衬度原理 ❖ 背散射电子检测器工作原理
2020/4/10
HNU-ZLP
40
2020/4/10
HNU-ZLP
41
扫描电镜操作演示
2020/4/10
HNU-ZLP
42
2020/4/10
HNU-ZLP
14
第二节 扫描电镜结构原理
❖ 结构组成 ❖ 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
的主要区别 ❖ 成象原理
2020/4/10
HNU-ZLP
15
一、结构组成
❖ 组成:电子光学系统、信号接受处理显示系统、 供电系统、真空系统。
❖ 结构原理图如图。
2020/4/10
HNU-ZLP
16
2020/4/10
2020/4/10
HNU-ZLP
18
三、成象原理
❖ 在扫描电镜中,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一般经过 三个电磁透镜聚焦后,形成直径为0.02~20m的电子 束。末级透镜(也称物镜,但它不起放大作用,仍是 一个会聚透镜)上部的扫描线圈能使电子束在试样表 面上作光栅状扫描。
❖ 试样在电子束作用下,激发出各种信号,信号的强度 取决于试样表面的形貌、受激区域的成份和晶体取向, 置于试样附近的探测器和试样接地之间的高灵敏毫微 安计把激发出来的电子信号接收下来,经信号处理放 大系统后,输送到显象管栅极以调制显象管的亮度。
2020/4/10
HNU-ZLP
11
七、阴极荧光
❖ 入射电子束轰击发光材料表面时,从样品中激 发出来的可见光或红外光。
2020/4/10
HNU-ZLP
12
八、感应电动势
❖ 入射电子束照射半导体器件的PN结时,将产生 由于电子束照射而引起的电动势.。
2020/4/10
HNU-ZLP
13
❖ 上述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检测仪器,将其转 变为放大的电信号,并在显象管荧光屏上或X -Y记录仪上显示出来,这就是扫描电镜的功 能。
HNU-ZLP
20
第三节 主要性能指标
❖ 分辨本领与景深 ❖ 放大倍数及有效放大倍数 ❖ 主要仪器
2020/4/10
HNU-ZLP
21
一、分辨本领与景深
❖ 扫描电镜的分辨本领有两重含义:
❖ 对于微区成份分析而言,它是指能分析的最小区域; ❖ 对于成象而言,它是指能分辨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 两者主要取决于入射电子束的直径,但并不等于直 径,因为入射电子束与试样相互作用会使入射电子 束在试样内的有效激发范围大大超过入射束的直径, 如图。入射电子激发试样内各种信号的发射范围不 同,因此各种信号成象的分辨本领不同(如下表)。
2020/4/10
HNU-ZLP
19
❖ 由于显象管中的电子束和镜筒中的电子束是同 步扫描的,显象管上各点的亮度是由试样上各 点激发出来的电子信号强度来调制的,即由试 样上任一点所收集来的信号强度与显象管荧光 屏上相应点亮度是一一对应的。
❖ 通常所用的扫描电镜图象有二次电子象和背散 射电子象。
2020/4/10
2020/4/10
HNU-ZLP
29
2020/4/10
HNU-ZLP
30
2020/4/10
HNU-ZLP
31
❖ 二次电子象是一种无影象,这对观察复杂表面 形貌是有益的。如果样品是半导体器件,在加 电情况下,由于表面电位分布不同也会引起二 次电子量的变化,即二次电子象的反差与表面 电位分布有关。这种由于表面电位分布不同而 引起的反差,称为二次电子象电压反差,利用 电压反差效应研究半导体器件的工作状态(如 导通、短路、开路等)是很有效的。
2020/4/10
HNU-ZLP
22
2020/4/10
HNU-ZLP
23

表5-1 各种信号成象的分辨本领
信号 分辨率(nm) 发射深度
(nm)
二次电子
5~10
5~50
背散射电子 50~200 100~1000
吸收电子 100~1000
透射电子 0.5~10
感应电动势 300~1000
阴极荧光 300~1000
大倍数称为有效放大倍数M有效:
M有效=人眼分辨本领/仪器分辨本领
2020/4/10
HNU-ZLP
26
三.主要仪器
2020/4/10
HNU-ZLP
27
第四节 二次电子图象衬度原理
❖ 二次电子成象原理
❖ 二次电子形貌衬度的应用
2020/4/10
HNU-ZLP
28
一、二次电子成象原理
❖ 二次电子图象反映试样表面状态,二次电子产 额强烈地依赖于入射束与试样表面法线之间的 夹角: 二次电子产额 1/cos 即角大的地方出来的二次电子多,呈亮象; 角小的地方出来的电子少,呈暗象,如图。
2020/4/10
HNU-ZLP
2
扫描电镜原理— JEOL动画演示
2020/4/10
HNU-ZLP
3
第一节 电子束与固体样品相互作用
如图,当高能电子束轰
击样品表面时,由于入 射电子束与样品间的相 互作用,99%以上的入 射电子能量将转变成热 能,其余约1%的入射电 子能量,将从样品中激 发出各种有用的信息, 它们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