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701考古学通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957db044b35eefdc8d333a2.png)
[笔记]《考古学通论》复习大纲第一部分为绪论章,6学时。
本章以考古学科的形成发展历程为线索,阐释考古学的知识、方法论和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为:一、西方古物学被认为是近代考古学的前身,它的形成既与相关学科的成熟,又与当时的社会要求密切相关,学习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要了解下列的基本事实及其所包含的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要求:1、为什么文艺复兴复活了人们对古典世界的兴趣?因为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增强了经济实力之后,尚未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取得相应的地位,所以他们必须利用“文化再生”来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而古物最能达到此目的。
进一步说,一门学科诞生的内在原因与许多外在要求密切相关。
2、C.莱尔在1830-33年发表了《地质学原理》否定了“灾变说”,为什么能支持人类的诞生要早于B.C.4004年?人类诞生于B.C.4004年,被诠释为《圣经》所言,但面对着人类化石和人工制品与绝灭早于此年代的动物化石共存,地质学要屈服于宗教,就只能以“灾变”来解释地球史,但《地质学原理》坚持了科学,以渐变来解释。
这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很有启发意义事件。
3、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们不仅对中世纪的遗物和建筑方面的遗存感到兴趣,而且对史前遗物的兴趣也在增加,但丹麦R.尼厄鲁普教授却在迷茫中。
迷茫在于利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理解“史前遗物”。
这是人们探求未知世界历程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碰到的问题,也是考古学形成的契机。
——大学学习要从考古学形成的历程中认识到一门新兴学科(或者一个新生事物)形成过程中的本质,举一反三。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论和目标一门学科必须具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论和目标。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遗存。
文化遗存是人类制造和使用过的遗物和遗迹,前者是可搬动的,后者是不可搬动的。
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是考古学形成之初的两个方法论,它们借用于地质学和生物学,理解它们。
随着考古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更多的方法和手段被利用到考古学研究中来。
考研历史学顶尖院校推荐 北京联合大学

考研历史学顶尖院校推荐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学费6000-10000招生院系:应用文理学院(010-/71)国家线公共课42、专业课126、总分300。
招生方向:1、考古学,外语:英一俄日,701考古学2、专门史,外语:英一,702历史学基础(15年接收调剂)初试参考书:考古学:1.《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2.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3.《新中国考古五十年(1949-1999)》,文物出版社,1999年。
4.王宏钧主编:《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历史学基础:1.《中国古代简史》,张帆,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近代史》,李侃,中华书局。
3.《中国现代史》(上册),王桧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世界史纲》(上下册),马世力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5.《史学导论》,姜义华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历史学基础:1.《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1年)2.《中国近代史》,李侃著,中华书局第4版(1994年)3.《中国现代史》(上册),王桧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2010年)4.《世界史纲》(上下册),马世力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1999年)考古学综合:1.《中国考古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2.《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
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
《考古学通论》课程复习大纲

《考古学通论》课程复习大纲《考古学通论》课程复习大纲1、考古学文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命名原则p3概念:“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有特征性的文化遗物和遗迹的文化遗存。
形成原因:命名原则:首先要看被命名的文化遗存能否构成一种“考古学文化”1、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山)地名(乡镇名、村庄名)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是考古学文化命名中最常见的做法。
例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2、以遗址的名称作为文化名称。
如观音洞文化、山顶洞文化3、以某一遗址的某一期典型文化遗存作为文化名称。
如庙底沟二期文化4、以具有特征性的遗物作为文化名称。
如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化(现已不被采用)5、以族名来命名文化。
如吴越文化、巴蜀文化2、考古类型学的概念及基本原理(笔记上)概念:考古类型学是通过对遗存形态的分类排比以研究遗存演化序列的学说。
基本原理:(网上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各种文化因素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器物的形态也常常随之改变。
因此,器物形态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则是绝对的;器物形态既具有历史阶段的稳定性,又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文化特色。
考古类型学依据器物形态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其演变的规律,进而判定遗迹、遗物的相对年代,确定与区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老师图片上的)1、出土时间和地点已知的器物具有特定的风格和式样2、风格的变化是逐渐的或渐进的缺点:只能判定相对早晚关系,而不能判定绝对的年代3、考古学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书上的P2)考古学是运用考古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文字出现前的史前社会的研究,完全依赖考古资料。
即使对文字出现后的历史时期的研究,考古资料仍占有很大的作用。
考古资料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的错误,这已是被近几十年大量考古发现和研究所证明的事实。
文献资料对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记载很少,要研究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考古资料显得尤为重要。
考古学通论

2010年暨南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要求考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本科阶段所学专业知识,具有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考查范围本课程主要考查本科阶段所学的史前考古、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考古学基本理论、博物馆学等课程的基本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和各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考古学成果,并能运用考古学理论对考古遗存进行分析。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考古学(约90%)博物馆学(约10%)四、试卷题型结构(一)填空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二)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四)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五)论述题:共4题,选答其中2题,每题40分,共80分。
Ⅳ.试题示例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中;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考古学中所说的夏文化即夏族人在夏王朝时期所创造的文化,河南偃师()遗址,当为夏朝的都城所在。
2. 20世纪60年代,以宾佛德(L.R.Binford)和克拉克(David Clarke)为代表的()学派,主张考古学应该是一门研究“文化过程”的科学,其终极目标是探索“文化动力学”的规律。
3. 美国学者分析世界不同地区妇女胎盘细胞中线粒体DNA后提出,所有现代人种都可最终追溯到大约距今20万年左右生活在()洲的一位妇女。
4. 由外国人出资,但由中国学者自行主持的首次考古发掘,是()于1926年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的发掘。
5. 考古植物学研究植物遗存的手段有:()分析法、浮选法、植物硅酸体分析法、碳-13测定法等。
6. 中国古代城市大多设置有城墙,城墙外轮廓多数是()形。
7. 南朝砖墓的墓室内壁多有装饰,其主要内容是:花草纹、金钱纹、四神、“()和荣启期”,以及羽人、狮子、莲花和忍冬纹等。
北京联合大学考研目录

北京联合大学考研目录
一、考研科目
1、政治: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语文:文言文、现代文
3、数学:高等数学、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
4、外语:英语、日语、法语、德语
5、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6、文科:文学、哲学、逻辑学
7、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
8、计算机:计算机科学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
二、考研准备
1、报名:按照考研管理办法规定的时间、地点及报名材料报名。
2、复习:根据考研科目的内容,结合学校教材,结合网络资源,安排复习计划,分析考研科目的重难点,系统性复习。
3、模拟考试:经过复习,安排模拟考试,对考研科目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总结复习效果,进行改进。
4、准备考试:按照考研管理办法规定的时间,地点准备参加考试,携带相关考试材料,准时参加考试。
5、复试:根据考研管理办法规定的时间,地点及复试内容准备参加复试,携带相关复试材料,准时参加复试。
新版北京联合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说不痛苦都是假的,但其实最多的是辛苦。
下定决心准备考研是从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的,所以想说:只要努力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在这场考试中,我确实也发挥出了最佳实力,多少也算是逆袭,成功上岸。
对于开始的过程来说谁也做不到完美,所以只能在有限时间内,争取做最有效的提升,更要关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
避免在不擅长的地方出现更大的问题。
话说回来,对于所有科目来说,付出与分数是成正比的,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学习!一定要掌握好基础,循序渐进的努力用功才行!对于备考策略,之前从很多学长学姐经验贴里学到的再加上自己这几个月的经验,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我不是什么大神级别的人,也不能够帮助自认为是学渣的孩子复习没几天就能逆袭成学神,但是我的这些经验对于跟我一样,资质普通的考生来讲应该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
首先,我不鼓励大家去经历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学习的刻苦,都什么年代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远比头悬梁锥刺股来的让人开心。
下面就讲讲我的备考经验吧,也希望大家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
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2)中国通史参考书:1.朱绍候《中国古代史》(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李侃《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第四版3.王绘林《中国现代史》北师大版(高教版)4.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高教版先聊聊英语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
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
(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
好处在于是剔除了初高中的简单词,只剩下考研的必考词,能迅速让你上手真题。
考古考研专业课必看:中国考古学通论 课件word整理版

中国考古学通论导论考古学及其研究对象一。
考古学的定义。
1.“考古”一词的来源。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2.“考古学”一词的来源。
中国近代“考古学”一词,可能是从西文Archaeology一次翻译而来的。
Arc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义为“研究古代之学”,在17和18世纪,一般是指对含有美术价值的古物和古迹的研究,到了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
3.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主演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123三、考古学年代与分期。
年代的基本概念相对年代:绝对年代:分期方法。
考古学研究方法考古地层学。
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1)(2)(3)二、考古类型学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概念。
借用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分类的原理,对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遗“标型学”或“器物形态学”。
器物的类、型、式的划分。
(1)(2)(3)4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论。
区系类型的研究是建立在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宏观地进行遗址间、文化间、文化系统间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目的在于建立史前文化发展的基本时空框架体系。
123第三节、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年代测定技术的应用。
二、;勘测技术的应用空中摄影:遥感技术。
地下勘探:三、分析鉴定技术的应用。
X射线荧光分析”、“发射光谱分析”“红外线吸收谱分析”“穆斯堡尔谱分析”和“热分析”第四节、中国考古学简史一中国古代的金石学。
北宋时曾巩的《金石录123.清代金石学的兴盛。
二、近代考古学的诞生。
1,近代考古学的传入。
,近代考古学的初步发展第二章、旧石器时代考古(约200——1万年前)第一节、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一、旧石器的制作、鉴别与分类。
北京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北京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考古学通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名词解释(6选4,每题5分,共20分)1.青铜器2.克孜尔石窟3.陈列设备4.仙人洞遗址5.间接观众6.数字博物馆二、简答题(6选5,每题10分,共50分)1.列举三个名人大墓并简要说明。
2.考古学上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有何意义。
3.天然植物染料的分类。
4.简述南越王墓。
5.列举青铜器文物的保护方法。
6.博物馆教育。
三、论述题(3选2,每题15分,共30分)1.什么是遗址博物馆?说说其建设意义及你的建议。
2.仰韶文化。
3.试述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6选4,每题5分,共20分)1.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
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
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在中国则主要是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
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2.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儿石窟,是古龟兹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群。
该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
早期以中心柱窟、大像窟和僧房窟为主;中期出现了较多方形窟;晚期规模变小,渐趋衰落。
壁画早、中期以佛本生、因缘故事和佛传为主要内容;晚期壁画出现大乘佛教的千佛一类题材,说明大乘佛教对龟兹佛教艺术的影响逐渐加深。
3.陈列设备是指陈列展览时使用的各种器具,如橱柜、台座、屏风、支架、板面、镜框、陈列小道具、防盗保险装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考古学概论》编写组编:《考古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5 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先秦考古 人类起源与演变,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 时代过渡。新石器时代分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农业 起源、文明起源的考古发现。夏商周的主要考古发现,商周墓葬制 度,早期城址的发现,夏商周时期边远地区的青铜文化。 3、汉唐宋元明清考古 战国秦汉都城和重要的建筑遗址,埋葬制度,货币和度量衡, 手工业和农业生产;三国两晋南北朝城址,墓葬,遗物,佛教遗存; 隋唐五代城址,陵墓,佛教遗存,隋唐五代陶瓷,其他手工制品; 辽宋夏金元明城址,陵墓,佛教遗存,宋元明时期陶瓷等。 (四)主要参考书 1、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试内容比例 考古学概论 20%,先秦考古 40%,汉唐宋元明清考古 40%。 4、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10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100 分; 简述题 5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100 分; 论述题共 3 个小题,选做其中 2 题,每小题 50 分,共 100 分。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涉及考古学概论、先秦考古、汉唐宋元明清考古相关 内容。 1.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考古学简史,主要考古学家,考古 学基本概念,考古学的分支,考古年代学,考古发掘方法,考古资 料整理,国外考古学理论和方法。
2020 年考古学学术型硕士 701《考古学通论》考试大纲和参 考书目
本《考古学通论》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联合大学全日制考古学 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古学通论》考试大纲根据考古学专 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并为了解考生对于考古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 度而制定。本考试科目由考古学概论、先秦考古、汉唐宋元明清考 古三部分内容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