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框架完整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各年级重点知识点掌握框架详细

小学数学各年级重点知识点掌握框架详细
2、比(与小数、分数、百分数、除法的互化)
3、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下册:
1、负数
2、圆柱圆锥。驾驭图形中圆柱圆锥外表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比例。驾驭比和比例的概念,学会运用比和比例解应用题;正比反比的概念和推断方法以及运用正反比解题。
4、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综合练习(工程、经济、浓度、行程等)。
2、简易方程。驾驭典型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进一步熬炼运用方程解应用题。
3、多边形的面积。
下册:
1、因数与倍数。驾驭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整除、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及运用。
2、长方体和正方体。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实际运用。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六年级
上册:
1、分数乘除法。驾驭分数、百分数乘除法的运用。
5、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
下册: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
3、面积
四年级
上册:
1、大数的相识和读写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竖式书写标准)
下册:
1、四则运算(运算的先后依次)
2、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五年级
上册:
1、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和运用题
年级
学习重难点
一年级
上册:
1、20以内数的相识。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驾驭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3、相识图形
下册:
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驾驭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2、 100以内的加减法。凑十法和破十法的综合运用
3、人民币(元、角、分的单位换算)
二年级
上册:

小学数学知识框架

小学数学知识框架
小数乘法:
一步、连乘、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小数除法:连除解决问题,与进一法、去尾法和近似数相关的解决问题
多边形面积:与多边形面积计算相关的问题解决
简易方程:用方程解加减计算问题;乘除计算问题,稍复杂的方程及其应用
重点和难点:
列方程解决问题;

多边面积相关的解决问题
四上册
大数的认识(正整数读写的完善和延伸阶段):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亿以内和亿以上数读写,大数比较,整万整亿数改写,求大数近似数,计算工具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整数乘法结束阶段):口算,笔算,积的变化规律,估算和验算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整数除法结束阶段):口算和估算,笔算,商的变化规律,验算
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优化问题:烧水问题、烙饼问题、卸货问题、对策方法。
.
重难点:运筹思想和对策方法的初步体会及实际问题中的解决应用。
复式条形统计图:经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合并,纵向、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制作,信息读取、分析预测。
重难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制作,蕴含信息读取分析。
*
重难点:数概念区分、大数读写和求近似数;积的定位;灵活试商、正确定商。
角的度量(从数学化的视角加以认识):射线、直线,角的定义,量角器量、画角,特殊角认识及其之间关系。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垂直与平行,画垂线、平行线,平技能和空间观念的形成
乘除练习同步问题:一步或两步一般问题;
三上册
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二):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加、减法的验算。
有余数的除法:表内除法竖式,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数学内容结构表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数的认识与代数:这一学段的内容主要是数的认识和代数。

学生将研究20以内、100以内和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分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

他们还将研究符号<,=,>的含义。

数的运算:此外,学生还将研究数的运算,包括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表内除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有余数的除法等。

图形与空间:学生将研究图形的认识和空间的概念。

他们将研究探索规律,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以及统计与概率。

第二学段(4~6年级)数的认识:在第二学段,学生将进一步研究数的认识,包括大数的认识,十进制计数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因数与倍数,合数和质数等。

数的运算:学生将研究数的运算,包括分数、小数的互化及大小比较,比和按比例分配,负数的初步认识,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等。

图形与空间:此外,学生还将研究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以及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可能性。

第三学段(7~9年级)数与代数:在第三学段,学生将研究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代数概念。

图形与空间:此外,学生还将研究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以及统计和概率等知识。

实践活动:学生将通过课题研究实践和综合应用,进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总体来说,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包括数的认识与代数,数的运算,图形与空间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1.学会读时钟和计算时间认识小时、分钟、和秒钟,知道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钟。

能够读写时间,例如几点几分。

2.重量和单位换算认识XXX,以及不同的进率和单位换算。

3.日期和时间的关系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代数方程和规律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等式、方程、解方程。

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5.图形的认识和分类辨认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并能分类。

小学数学知识框架整理完整版

小学数学知识框架整理完整版
三上册
万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二):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加、减法的验算。
有余数的除法:表内除法竖式,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估算,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和连续进位,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
分类:按不同标准对具体事物进行简单分类。
渗透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实物条形)统计图
重点和难点: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认识钟表简单构造认读整时几时半
一下册
20以内数退位减法:(想加算减)
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写数、数位(个、十、百)、数的组成(几个十和几)、大小比较。
100以内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退位)、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
四上册
大数的认识(正整数读写的完善和延伸阶段):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亿以内和亿以上数读写,大数比较,整万整亿数改写,求大数近似数,计算工具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整数乘法结束阶段):口算,笔算,积的变化规律,估算和验算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整数除法结束阶段):口算和估算,笔算,商的变化规律,验算
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作出判断推理。
难点:不确定性的体验和规律性及逆向思考的推理。
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简单的单位换算。
质量单位:吨的认识,1吨=1000千克,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数据分析,求平均数。

数学知识点总结框架

数学知识点总结框架

数学知识点总结框架一、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1.1 数的分类1.1.1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及性质1.1.2 负数和正数的概念1.1.3 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及性质1.1.4 无理数的概念及性质1.2 加法和减法运算1.2.1 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及性质1.2.2 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1.2.3 加减混合运算1.3 乘法和除法运算1.3.1 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及性质1.3.2 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1.3.3 乘法和除法混合运算1.4 整数的混合运算1.4.1 整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4.2 带有括号的整数混合运算1.4.3 整数运算的应用题二、代数式与方程式2.1 代数式的概念2.1.1 代数式的定义及性质2.1.2 代数式的简化与合并2.1.3 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2.2 方程式的基本概念2.2.1 方程的定义及性质2.2.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2.2.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3.1 列方程和解决问题2.3.2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3.3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联系2.4 二元一次方程组2.4.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2.4.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4.3 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三、函数与图像3.1 函数的概念3.1.1 函数的定义及性质3.1.2 一元二次函数的概念3.1.3 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3.2 函数的运算3.2.1 函数的加减乘除运算3.2.2 复合函数的概念3.2.3 复合函数的运算3.3 函数的应用3.3.1 函数的应用题3.3.2 函数的应用实例3.3.3 实际问题与函数的联系四、平面几何4.1 图形的基本概念4.1.1 点、直线、线段、射线的概念4.1.2 角的概念及性质4.1.3 平行线、垂直线、相交线4.2 三角形的性质4.2.1 三角形的分类4.2.2 三角形的内角和4.2.3 三角形的外角和4.3 四边形的性质4.3.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4.3.2 矩形、正方形、菱形的性质4.3.3 梯形的性质五、立体几何5.1 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5.1.1 立体图形的概念及分类5.1.2 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5.2 三棱锥和四棱锥5.2.1 三棱锥和四棱锥的性质5.2.2 三棱锥和四棱锥的面积和体积5.3 圆柱、圆锥和球5.3.1 圆柱、圆锥和球的性质5.3.2 圆柱、圆锥和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六、统计与概率6.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6.1.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6.1.2 数据的分析和表示6.1.3 数据的应用6.2 概率的基本概念6.2.1 随机事件的概念6.2.2 概率的概念及性质6.2.3 概率的计算方法6.3 事件的组合概率6.3.1 事件的交集和并集6.3.2 复合事件的概率6.3.3 条件概率的概念以上是数学知识点总结的框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完整)小学数学知识框架图

(完整)小学数学知识框架图

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图(人教版)he i rngs(读数、写数;比较大小;近似数)混合运算rso(数的读写、比较大小;用将整亿、整万数改写成用亿或万做单位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数的产生、自然数、十进制计数法)(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比较大小;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数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减法运算中s(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运算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负数的认识、比较大小;负数在日常生活及数学中的应用)解比例df 空间与图形位置认识上下、左右、前后Allt图形的运动(二)轴对称;平移(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统计与概率数据收集整理(画正字统计数据,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提问题;学生初步完成统计的全过程) ——二下复式统计表(用统计图表来表示在某个区间内的数据;出现复式统计表;学生开始实际进行完整的统计;在统计图中一个格表示多个数据;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建议)——(二下)复式统计表——三下条形统计图(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运用数据进行推理判断)——四上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复式条形统计图) —— 四下简单事件的可能性(等可能性事件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中位数及求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五上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 —— 五下扇形统计图——六上l lt综合与实践一上认识时间。

(完整版)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整理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阶段。

以下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点整理:
1. 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
- 自然数的概念和写法
- 数的比较和排序
- 数的读法和写法
- 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数的整体思维
- 数的合成和分解
- 连续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数的进位和退位
3. 口算和算式
- 口算乘法和算式求解
- 口算除法和算式求解
- 运算法则的运用
4. 分数和小数
- 分数的概念和写法
-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 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和转化
5. 图形和几何
- 点、线、面的概念
- 基本图形的认识和特征- 图形的分类和命名
- 图形的运算和变换
6. 数据与统计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 数据的读取和解读
-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
这些是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学生应该全面掌握并灵活运用。

希望这份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所有知识点结构图

小学数学所有知识点结构图

•数量关系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
• 溶液=溶剂+溶质
•浓度问题
• 浓度=溶质÷溶液 ×100%
•1-4-3:
•列方程解 决问题
•一般步骤
•弄清题意,找出要求的的未知数用X表示 •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方程 •检验或验算,写出答案
•找等量关 系常用方法
•常 见 的 量
•计量单 位及进 率
•面积: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0000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体积: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 1000 立方厘米 •容积:升(1升=1立方分米)1000 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重量:吨 1000 千克 1000 克
•时间:世纪100年12月(28/29/30/31)日 24 时 60 分 60 秒
•数的大小比较 •意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百分率
•百分数 •读法和写法
•百分比
•特点:只表示两数间的关系,不表示实际数量
•成数、折扣、税率和利率
1-1-2A:
•四则运算的意义 •四则运算的关系
•加法:•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减法••被减减数数=被=减减数数+-差差
•乘法:•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1-1-1-1:
整数的认识
•意义
•整数
•正整数 •0
•自然数
•分类
•负整数 •数位
•计数方法
•数位顺序表
•计数单位
•读法和写法
•数的组成
•数的大小比较
•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1-1-1-2:
•1 •质数
•质因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知识框架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数学知识框架
共三部分,数的计算、空间与图形和统计。

数学思想方法结构
表 册 数 单 元 标 题 具 体
内 容 一上 一下 找规律
图形的排列规律 数学的排列规律:等差数列 二上 数学广角 排列组合:通过直观、活动找出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简单的逻辑推理
二下 找规律 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数学的排列规律:相邻两个数的差组成新的等差数列
三上
数学广角
排列组合:以图示的方式顺序地表示有所有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三下 数学广角 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通过直观方式用这两种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上 数学广角 优化思想 四下 数学广角 植树问题
五上 数学广角 数据与编码
五下 数学广角 找次品 六上 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
六下 数学广角 抽屉原理 册数
单 元 标 题 具 体 内 容 数 的 认 识 计 算
一上 数一数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1~20各数的认识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下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数的计算
乘法
二年级上册 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 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 四年级上册 三位数乘两位数 五年级上册 小数乘法 六年级上册 分数乘法 除法 二年级下册 除法初步认识(表内除法) 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三年级下册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四年级上册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五年级上册 小数除法 六年级上册
分数除法
加法和减法
一年级上册 20以内的加减法 一年级下册 100以内的加减法(一) 二年级上册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 三年级上册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 四年级下册 小数的加减法 五年级下册 分数的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
平面图形 一年级上册 认识图形(特殊的图三年级上册 四边形的认识(周长) 四年级上册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封闭的图形 四年级下册
三角形的认识 五年级上册 多边形的面积
六年级上册 圆的认识、周长、面
二年级上册
长度单位(线段的初步认二年级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直角) 二年级下册
图形与变换(锐角、直
角、钝角的
开放的图形四年级上册
射线、直线角的度量
(的认识) 立体图形
一年级上册 认识物体
五年级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 六年级下册
圆柱和圆锥
二年级上册
观察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
统计
一年级下册 统计的初步认识(收集和整理数据、统计表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下册
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
三年级下册 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四年级上册 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年级下册
单式折线统计图 五年级上册
统计与可能性
五年级下册
复式折线统计图和统计量众数和中位数
六年级上册 扇形统计图
数与计算
分数
认识(分两段)
初步认识:平均分一个物体
(三上) 比大小、简单加、减计算
分数意义和性质: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给出分数定义。

(五下) 分数计算有关的基础知识
计算:分数乘、除法不再强调意义,但仍强调算理算法。

解决问题:一般的分数乘法问题、a (1±*/*)
一般的分数除法问题、a ÷(1±*/*) 强调列方程解 小数
认识(分两段)
初步认识:认、读、比大小、简单加、减计算(小数部分不超过一位) 小分数意义和性质:给出小数概念、小数计算的有关内容和其他一些基本内容。

小数的性质:扩大、缩小改变了说法。

扩大到它的( )倍,缩小到原数的几分之几。

空间与图形结构表
五下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 ●通分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包括分数加减混合
六上
分数乘法
c (1±a/b )
分数除法
包括比和比的应用 c ÷(1±a/b )
百分数 包括折扣、纳税
六下
负数
●生活中的负数现象 ●数轴
比例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应用
册 数
单 元 标 题
具 体 内 容
图形的认识 角、面积
图形变换、方

一上
认识物体与图形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一下
图形的拼组
了解平面图形之间
立体图形之间 的转化 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
位置
上、下 前、后 位置 二上
角的初步认识
角、直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