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的基本原理和画法
素描透视原理

素描透视原理透视的基本术语: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透视的画法:在素描中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
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
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透视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及三点透视三类。
一点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
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三点透视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面及棱线都不平行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或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透视图中凡是变动了的线称变线,不变的线称原线,要记住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1平行透视当立方体的六个面中,有一个面与画者的位置呈平行状态时,画者所看到的是它面产生的透视变化。
2成角透视当立方体的一个角正对画者时,立方体所有的面都产生透视变化几何透视法包括三个要素:视平线,一般是指画者平视时与眼睛高度平行的假设线。
美术中的透视画法技巧

美术中的透视画法技巧透视画法是美术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使用透视原理和技巧来营造出真实、立体的空间感。
它在绘画、插画、建筑设计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美术中常用的透视画法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技术。
一、一点透视一点透视是最简单的透视画法,它适用于绘制一个具有无限远观点的画面。
在绘制过程中,首先确定一个观点,将所有的线条都连接到这个点上,从而创造出前后远近的空间感。
例如,绘制一条平行于地面的直线时,可以将其两端的线段连接到远处一个点,以模拟它的远近关系。
二、两点透视两点透视是较为常用的一种透视画法,它适用于绘制具有有限高度和宽度的画面。
在这种透视画法中,我们需要确定两个观察点,使它们位于画面的两个侧面。
然后,将所有的垂直线条都连接到这两个点上,以创造出真实的远近感。
例如,在绘制一栋具有屋顶的建筑物时,可以将两侧的屋顶线条连接到两个观察点上。
三、三点透视三点透视是最复杂的一种透视画法,它适用于绘制具有复杂结构和角度的画面。
在这种透视画法中,我们需要确定三个观察点,其中一个观察点位于上方,两个观察点位于侧面。
通过将水平线条连接到侧面的观察点,垂直线条连接到上方的观察点,可以创造出各种有趣的透视效果。
例如,在绘制一座高楼大厦时,可以利用三点透视画法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
四、对角线透视对角线透视是一种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透视画法,它适用于绘制具有倾斜效果的画面。
在这种透视画法中,我们需要确定一个观察点,然后将所有的线条沿着画面的对角线方向排列,以创造出倾斜的效果。
通过灵活运用对角线透视,可以绘制出立体感强烈且充满动态的画面。
五、透视画法的实践为了更好地掌握透视画法技巧,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读者可以尝试在纸上练习,通过绘制不同的场景和物体来熟悉透视画法的运用。
此外,观察和学习经典的艺术作品也是提高透视画法技巧的有效方式。
通过仔细观察别人的作品,了解他们是如何运用透视原理和技巧来表现立体感的,可以借鉴其经验并加以运用。
透视画法的技巧训练

透视画法的技巧训练透视画法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巧,通过透视画法可以使画面更加立体和具有深度感,让观者感受到画面中物体的远近和大小关系。
掌握透视画法的技巧对于绘画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透视画法的技巧训练方法,帮助大家提升绘画水平。
一、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在开始透视画法的技巧训练之前,首先要了解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
透视画法是通过模拟人眼在观察物体时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大小关系。
在透视画法中,有一些基本概念需要掌握,如消失点、视线、透视线等。
消失点是指在透视画法中,平行线在远离观察者的方向上似乎会汇聚到一点,这个点就是消失点。
视线是指观察者的眼睛和物体之间的直线,透视线是指从物体上的某一点到消失点的直线。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是掌握透视画法的关键。
二、单点透视法训练单点透视法是透视画法中最基础的一种方法,通过一个消失点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大小关系。
在进行单点透视法训练时,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建筑物或道路作为练习对象,通过画出建筑物的透视线和消失点,来表现建筑物的立体感。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多画几次,不断调整透视线的长度和角度,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止。
三、双点透视法训练双点透视法是比单点透视法更加复杂的一种方法,通过两个消失点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大小关系。
在进行双点透视法训练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立体感的物体作为练习对象,如立方体或长方体等。
通过画出物体的透视线和两个消失点,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透视效果。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尝试画出不同角度和位置的物体,提升自己的透视画法技巧。
四、透视画法的实践应用掌握了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和训练方法后,可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创作中。
在绘画建筑物、风景或人物时,可以通过透视画法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透视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视觉冲击力。
在实践应用中,可以不断尝试新的画面构图和透视角度,挑战自己的绘画技巧,提升绘画水平。
五、透视画法的综合训练除了单点透视法和双点透视法外,还可以尝试其他更加复杂的透视画法,如多点透视法或鸟瞰透视法等。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ppt课件

透视还可以用来表现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原理,通过透视剖面图等形式来展示产 品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增强观众对产品的认知和理解。
产品材质表现方法
透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真实地表现产品 的材质质感,通过光影效果和色彩处理 可以模拟出不同材质的表面质感和纹理
利用一点透视和两点 透视原理,构建具有 深度感和立体感的动 画场景。
运用色彩、光影等视 觉元素,增强场景的 空间感和真实感。
通过调整视角和视平 线的高低,表现不同 的空间层次和远近关 系。
角色动作设计和运动规律掌握
根据透视原理,设计符合角色性 格和情绪的动作,表现角色的动
态美。
掌握运动规律,使角色动作更加 自然、流畅,符合物理原理。
2
设计师可以利用透视原理,将产品的设 计理念以立体、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 使得观众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设计师的创 意和想法。
3
透视效果图可以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依 据,帮助设计师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 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最终产品 的实现与其设计意图相符合。
产品结构表达技巧
透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关系,通过透视原理可以准确地表现 出产品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比例和连接方式。
与眼睛平齐的水平线,是确定画面中 物体高度和深度的基准线。
消失点
在两点透视中,物体两侧的垂直线分 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汇集,最终消失在 视平线上的两个点,称为消失点。
消失点与视平线确定方法
01
02
03
确定视平线
根据观察者的眼睛高度和 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确 定视平线的位置。
确定消失点
在视平线上根据物体两侧 垂直线的汇集方向,分别 定出左右两个消失点。
透视的基本概念

透视是绘画理论术语,指在平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
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
后遂将在平面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在画者和被画物体之间假想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用一只眼睛看),连接物体的关键点与眼睛形成视线,在相交于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现的各个点的位置就是要画的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点的位置。
透视有若干基本规律,例如“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实远虚”等。
这些基本规律决定了物体在不同角度和距离观察时呈现的视觉效果。
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对于绘画、设计、建筑等领域至关重要,能够帮助艺术家和设计师创造出更加真实、立体和有层次感的作品。
透视学

中心投影
焦点透视为“中心投影”,是视点在相对近 距离观察物体的投影方式,视点是对物体各点投 射和回收视线的中心,它的发射场是一个锥形体。 焦点透视形象有缩变消失特点. 焦点透视对于空间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 一个视域中的具体消失,根据物体的具体距离的 推移、角度的转换,从体积解剖到面、线、点, 达到空间的无限,这是一种对无限空间给予有限 控制,出发于具体的空间而视线追及于灭迹的方 法。
2、斜轴测投影
当空间形体的一个面(或两个坐标轴)与轴测投影面平行, 而投影线方向S与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形成的投影,称斜 轴测投影。这种投影分正面斜轴测投影和水平斜轴测投影。 (1)正面斜轴测投影是空间形体的正面平行于正平面, 并以正平面为轴测投影面时形成的投影。这种轴测投影法 适合画小型建筑装饰构件图。 (2)水平斜轴测投影是空间形体的底面平行于水平面, 并以水平面为轴测投影面时形成的投影。这种投影图法, 常用与画建筑小区、广场、展厅和室内布置效果图。以上 两种斜轴测投影有都称为“斜二测投影”。
即研究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规律.
从透视图中推导出的视觉形象近大远小,缩形变化规律,就 构成了特定的”透视学.” 透视学是从”形”这一方面研究平面上的图形表现景物的 立体感\空间感的原理和规律的学科;所以又叫线透视或几 何透视,是对空间的数学解决方法. 学习透视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掌握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 维景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用它的规律来指导我们认识事 物.
第二节 透视学的发展概况
公元17世纪以后,透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 到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曲线透视以及阴 影透视等整个透视学的领域。透视理论与 画法被广泛应用到绘画和建筑效果图的表 现中。公元17世纪法国人戴萨格斯确立了 《坐标投影法》,荷兰人马洛包斯推出了 “空间坐标表格”,并应用于透视画中。
正方体透视原理以及透视画法

透视原理是一种用来在画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方法,而正方体透视是透视原理的一个常见应用。
透视原理基于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之间的视觉关系,它分为一点透视(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双点透视)两种主要类型。
在正方体透视中,通常使用一点透视法。
以下是关于正方体透视原理和透视画法的详细解答:1. 透视原理基础:•一点透视:在一点透视中,所有平行线都会朝着一个消失点汇聚。
这个消失点通常在画面的水平中心线上。
透视原理是基于这个点来构建的,称为透视点或消失点。
2. 正方体透视的基本步骤:•步骤1:确定透视点和基本框架♦在画面中心确定一个透视点。
♦画一个正方体的基本框架,即正方体的边框。
•步骤2:连接线条到透视点♦连接正方体各个角的线条到透视点。
♦这些线条代表平行线在透视中汇聚的方向。
•步骤3:完善正方体形状♦根据连接线条,完善正方体的形状,确保各个面的比例和对称性。
•步骤4:擦除不必要的线条♦擦除连接到透视点的额外线条,只留下正方体的轮廓。
•步骤5:添加细节♦根据需要,添加正方体的细节,如边框、阴影等。
3. 注意事项和技巧:•线的变化:在透视中,越远离透视点的线条越平行,越接近透视点的线条越趋近于汇聚。
•比例:注意正方体各个面的大小和比例关系,以保持透视效果。
•阴影:考虑光源的方向,添加阴影有助于增强透视感。
4. 练习和深入研究:•绘制不同角度和位置的正方体,以加深对透视的理解。
•研究其他透视原理,如两点透视,了解更多复杂场景的表现方式。
5. 绘画工具和软件:•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辅助绘制直线和角度。
•在数字绘画软件中,可以使用透视网格工具来简化透视绘制。
通过反复练习和深入研究,你可以逐渐掌握正方体透视的技巧,从而更自如地在画面中表现三维空间。
06-2第六章 动画技法 第二节 透视

三、一点透视的透视规律
(1)平行透视只有一 个主向灭点:主点。
(2) 平行直角六面 体在一般状况下能 看到三个面,在特 殊情况下,只能看 到两个面或一个面。
三、一点透视的透视规律
(3)直角六面体的 位置高低不同时, 离视平线愈远的水 平面的透视愈宽, 反之愈窄,与视平 线同高的面呈一直 线。
视平线
(5) 消失点
直角六面体中, 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
经过延长,逐渐向远 方延伸,愈远愈靠拢, 最后集中消失于地平 线上的一个点,这个 点叫消失点。
消失点
A
B
2、透视学中的常用术语
(6)原线 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都是原线,原线在透视方向和 分段比例上不发生变化,原来是水平看上去仍然是水平; 原来垂直,看去仍然垂直。在透视长度上是越远越短。 (7)变线 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都是变线,相互平行的变线, 都向同一个灭点集中。
(2) 二点透视表现 出的画面效果较自 由,具有活泼、生 动的特点,与真实 场景空间相比,具 有很好的真实性、 且变化多样、纵横 交错的特点,有助 于表现复杂的场景 及丰富多采的人物 活动。
三、二点透视的四种状态
由于动画影片中镜头的瞬息万变,要求我们不 能用孤立的、静止的方式看待方形景物的透视 现象,应从方形物的运动中,认识和掌握成角 透视的变化规律,才能得心应手地画出方形景 物的各种透视现象。因此,有必要从立方体的 旋转过程中,分析并认识立方体的典型透视特 征,以及成角透视中一对消失点在地平线上移 动的规律。
方形物体向左旋转的状态
方形物体向左旋转的状态
(1)平行状态
(2)微动状态
方形物体向左旋转的状态
(3)一般状态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等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2
7
各种位置直线的透视规律
直线与画面平行时,无灭点,透视与直线自身平行。
2020/3/2
C
c 真高线
画面内的铅垂线 为真高线
8
基面内平面图形的透视
一条边在画面上的长方形。
P
D
VC
D
A
C
C
B
G
分析
• 对边平行,分别 具有共同的透视 特点
• AB、CD平行于 画面其透视与自 身平行。
两点透视
16
视点的选择
1、人眼的视觉范围 2、视点位置对透视效果的影响 ➢ 视距
2020/3/2
17
HL
视点的选择 HL
1、人眼的视觉范围 2、视点位置对透视效果HL的影响 ➢ 视距 ➢ 视高 3、观察角度
HL
<30
=30
=45
=30
2020/3/2
18
建筑师法绘制透视图
作图方法 1、绘制建筑物平面的透视
1、首先找出视心, 即主灭点VC
2、绘制平面透视。
3、绘制画面上的 物体高度。
4、绘制画面后的
物体——将物
VC
体的棱面延伸 到画面上,获
得物体的真高。
5、绘制两个基本 体之间的交线。
6、加深可见轮廓 线。源自e28一点透视的画法
GL HL
GL
2020/3/2
作图步骤
1、首先找出视心, 即主灭点VC
2、绘制平面透视。
选择画面与物体的相对位置 ——画面与物体最前主立面重合。
选择站点与物体的相对位置 ——视距为画面宽度的1.5~2.0倍
站点在物体的一侧。
选择视高与物体的相对位置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本题选
择两上底面之间。
2020/3/2
e
25
一点透视的画法
作图步骤
1、首先找出视心, 即主灭点VC
2、绘制平面透视。
➢透视的基本知识 ➢点的透视 ➢直线的透视规律 ➢平面及立体的透视 ➢透视图的分类 ➢视点、画面与物体相对位置的选择 ➢绘制透视图
2020/3/2
1
透视的由来
德国画家丢勒(1471~1528)的版画
2020/3/2
2
透视的基本知识
基本术语和符号
➢ 三个面 基面、画面、视平面
➢ 三条线 基线、视线、视平线
画面P
视线
视平面
视点 E
A
主点
➢ 三个点 视点、站点、主点
➢ 两个距离 视距、视高
2020/3/2
站点e
基面G
视平线HL 基线GL
3
点的透视
点的透视——点与视点连线和画面 的交点
HL
E
P
a'
A
HL Vc(e')
B
a
B
GL
aG'
a
e
GL
pH
G
画面上点的透视即为点本身。
e
2020/3/2
aX
G
4
直线的透视规律
GL 5、绘制屋脊线
___延伸屋脊线到画 面,找出真高线。
HL
6、加深可见轮廓 GL 线。
2020/3/2
e
22
两点透视的画法
当物体在画面前时
f1
f2 GL
F1
2020/3/2
F2 HL e
GL
23
两点透视的画法
当物体在画面前时
f1
f2 GL
F1
2020/3/2
F2 HL e
GL
24
一点透视的画法
夹角较小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定位困难
HLF1 GL
GL2
2020/3/2
F2
31
2、求出AB、AD的全长 透视。
3、用视线法求得点B、D 的透视点。
4、BF1、DF2相交得C。
11
基面内平面图形的透视
延长直线,使其与画面相交,求出全长透视, 再确定直线上的点。
a
f2
GL f1
HL
F1
F2
e
GL
2020/3/2
A
12
平面立体的透视
a
GL f1
利用真高线求 立体的透视
f2
HL
F1
5、过透视点C做AB透视 的平行线 。
D VC
D
A
CC
G
e
B
G
2020/3/2
10
基面内平面图形的透视
两组平行边都与画面相交
HL F1
F2
C
D
B
GL
Ac
d
b
GL f1
dx a
bx
f2
2020/3/2
e
作图步骤
1、过e点分别做ab、ad的 平行线与基线GL交于 f1、f2,过f1、f2做垂线, 与视平线HL相交,求 得灭F1、F2 。
GL
HL
VC
GL
2020/3/2
e
26
一点透视的画法
GL HL
作图步骤
1、首先找出视心, 即主灭点VC
2、绘制平面透视。
3、绘制画面上的 物体高度。
4、绘制画面后的
物体——将物
VC
体的棱面延伸 到画面上,获
得物体的真高。
GL
2020/3/2
e
27
一点透视的画法
GL HL
GL
2020/3/2
作图步骤
——尽量利用全长透视,通过线先相交求顶 点。 2、利用真高线推出各部分的立体高度。
2020/3/2
19
作图步骤
两点透视的画法
1、确定站点 e 的 位置。
2、确定视高。
3、绘制底面透视。
4、绘制墙身___ 先找出真高线。
f1
f2 GL
HL
F1
F2
GL
2020/3/2
e
20
作图步骤
两点透视的画法
1、确定站点 s 的 位置。
F2
e
GL
A
2020/3/2
13
平面立体的透视
a
GL
利用真高线求 立体的透视
HL
F1
F2
e
GL
A
2020/3/2
14
透视图的分类
物体与画面的相对位置决定透视的种类
Vc
F HL
E
一点透视
2020/3/2
F2
F Vc H
F1 E
两点透视
15
透视图的分类
画面倾斜于基面
F F
F E
e G
三点透视
2020/3/2
3、绘制画面上的 物体高度。
4、绘制画面后的
物体——将物
VC
体的棱面延伸 到画面上,获
得物体的真高。
5、绘制两个基本 体之间的交线。
6、加深可见轮廓 线。
e
29
提高或降低基面绘制平面透视
夹角较小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定位困难
GL1
HLF1 GL
GL2
2020/3/2
F2
30
提高或降低基面绘制平面透视
2、确定视高。
3、绘制底面透视。
4、绘制墙身___ 先找出真高线。
F1
F2GL 5、绘制屋脊线
___延伸屋脊线到画 面,找出真高线。
HL
F1
F2 6、加深可见轮廓
GL 线。
2020/3/2
e
21
两点透视的画法
作图步骤
1、确定站点E的 位置。
2、确定视高。
3、绘制底面透视。
4、绘制墙身___ 先找出真高线。
直线的灭点与全长透视
F E
e
G
2020/3/2
画面后直线 上任意一点的透 视均在直线的全 长透视上。
与画面平行 的直线没有灭点。
5
各种位置直线的透视规律
水平线的透视特性 ——灭点在视平线上
HL
全长透
F
视
B
F
GL
A
B
f
pH
A
bg
G
一组平行线具有共同的灭点。
2020/3/2
e
6
各种位置直线的透视规律
• AD、BC垂直于 画面其透视灭点 在主点VC上。
2020/3/2
9
作图步骤
基面内平面图形的透视 1、过e点做垂线,在视平 线HL上求得主点VC。
根据正投影图绘制透视图。
2、AB在画面上,则透视 即其本身。
HL P
VC
D
C
GL
A
B
d
c
GL
a
cx b
3、画出AD、BC的全长 透视。
4、P用视线法求C点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