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疏散基地项目方案
2024年人防办疏散地域建设方案

2024年人防办疏散地域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进程中,国家对于城市人防工作的重视越来越高,人防工作的建设也成为了各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2024年,人防办疏散地域建设方案更是成为了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话题。
2024年人防办疏散地域建设方案作为国家重点工程,其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度分析和探讨。
二、方案目标和意义2024年人防办疏散地域建设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城市防空防护水平,加强城市人防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更加重视城市疏散地域的建设和规划,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的防护和疏散条件。
这对于提高国家居民遭遇突发灾难时的生存率,提高城市安全防护水平,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方案建设内容在2024年人防办疏散地域建设方案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疏散地域规划和建设的全面推进在城市地域规划中,要确保疏散地域与城市建设规划相协调,同时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合理规划并建设疏散地域。
在规划和建设方面,需充分考虑到人口密度、交通道路、公共设施等因素,保证疏散地域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2. 建设设施的优化和完善疏散地域的建设离不开各项设施的完善和优化,例如逃生通道、避难场所、医疗救助点等。
这些设施的规划和设立需要满足城市人口规模和分布的需求,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资源,提高疏散地域的综合利用率。
3. 人防设施的安全性和性能提升在疏散地域的建设中,人防设施的安全性和性能提升至关重要。
需要充分考虑到地质环境、地下水位等因素,确保人防设施的稳固性和耐久性,提高设施对于各类灾害的抵抗能力和应对能力。
四、文章总结与个人观点2024年人防办疏散地域建设方案是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对提高城市居民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环境、资源等因素,提高疏散地域的规划和建设水平。
我个人认为,在疏散地域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人文因素,注重各类人群的需求和福祉,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防护和服务。
疏散基地疏散实施方案

疏散基地疏散实施方案一、前期准备。
在制定疏散基地疏散实施方案之前,需要对疏散基地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规划。
首先,要确定疏散基地的位置,选择离人口密集区较远、地势较高、易于疏散的地点作为疏散基地。
其次,需要对疏散基地的建筑结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同时,要配备必要的物资和医疗设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二、疏散方案制定。
1. 疏散流程设计。
制定疏散基地疏散实施方案时,需要明确疏散流程。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人员应迅速有序地前往疏散基地,避免发生拥挤和混乱。
疏散流程应包括人员疏散路线、疏散指示标识、疏散时间等内容。
2. 人员疏散管理。
为了确保疏散基地疏散实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员疏散管理制度。
包括人员登记、疏散指引、人员安置等环节,确保每一名疏散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照顾和安置。
3. 物资保障。
在疏散基地疏散实施方案中,需要明确物资保障措施。
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器材等物资的储备和分发,确保疏散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4. 安全防护。
疏散基地疏散实施方案中,安全防护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需要建立安全巡查制度,确保疏散基地的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疏散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5. 应急演练。
为了检验疏散基地疏散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需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通过模拟紧急疏散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疏散基地的应急响应能力。
三、疏散后期管理。
1. 情况评估。
在疏散结束后,需要对疏散基地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人员安置情况、物资使用情况、安全防护情况等内容,为下一次疏散做好准备。
2. 整改完善。
根据疏散评估结果,及时对疏散基地疏散实施方案进行整改完善。
修订疏散流程、加强物资储备、改进安全防护措施,提高疏散基地的疏散效率和安全性。
3. 经验总结。
在疏散基地疏散实施方案执行结束后,需要对整个疏散过程进行经验总结。
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今后的疏散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结语。
人防疏散基地疏散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基地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基地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人员。
2. 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提高基地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应急避险能力。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人防疏散基地内的所有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居民及临时驻扎人员。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疏散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疏散工作。
- 指挥长:基地主要负责人。
- 副指挥长:基地分管负责人。
2. 疏散行动组:负责具体实施疏散工作。
- 组长:疏散行动组负责人。
- 成员:基地工作人员、志愿者等。
3. 安全保障组:负责疏散过程中的安全保卫工作。
- 组长:安全保障组负责人。
- 成员:基地安保人员、志愿者等。
4. 医疗救护组:负责疏散过程中的医疗救护工作。
- 组长:医疗救护组负责人。
- 成员:基地医护人员、志愿者等。
五、疏散流程1. 预警发布:接到紧急情况预警后,疏散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发布疏散命令。
2. 组织撤离:疏散行动组根据预案,组织人员按指定路线有序撤离。
3. 安全保障:安全保障组负责沿途警戒,确保疏散路线畅通,防止拥挤、踩踏等事故发生。
4.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在疏散过程中,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
5. 物资保障:确保疏散过程中,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6. 信息报送:疏散过程中,及时向上级指挥部报告疏散情况。
六、注意事项1. 疏散前,对疏散路线、安全出口进行标识,确保人员熟悉。
2. 疏散过程中,保持秩序,严禁拥挤、推搡。
3. 疏散结束后,及时统计人数,确保无人员遗漏。
4. 定期开展疏散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或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修订。
八、附则本预案由人防疏散基地负责解释。
人防疏散基地项目方案

瑞昌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方案目录1、项目概述 (4)1.1、人防疏散基地建设可行性和社会效益分析 (4)1.2、基地建设内容 (4)1.3、基地设施组成 (6)1、智能车棚(应急物资储备库) (6)2、雨水收集系统 (6)3、信息发布系统 (6)4、广播系统 (6)5、疏散区照明系统 (6)6、光伏发电 (6)7、视频监控系统 (6)8、设备/区域指示牌 (7)9、非机动车棚 (7)2、疏散基地设施特性参数 (8)2.1、智能车棚(应急物资储备库) (8)2.2、雨水收集系统 (9)2.3、信息发布系统 (11)2.4、广播系统 (12)2.5、疏散区照明系统 (13)2.6、光伏发电 (13)2.7、视频监控系统 (14)2.8设备/区域指示牌 (15)2.9非机动车棚 (15)3、配置预算表 (17)1、项目概述1.1、人防疏散基地建设可行性和社会效益分析社会的广泛支持积极参与是建设该项目的重要基础,我市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社会文明与人民生活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城市配套设施完善的呼声日益增高,建设人防疏散基地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为建立人防疏散基地提供了有力保障,《人民防空法》中明确要求“人民防空要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疏散”在《人民放空法》第五章做了明确细致的要求。
国家第三次,第四、第五次人防会议也相继要求加强人防疏散基地建设。
同时,我国各大中城市人防疏散基地建设的蓬勃开展为我市建设该项目提供了有益经验。
人防疏散基地建设可为我市群众提供除人防外,地震、水灾、火灾等重大灾害的应急疏散避难,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我市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力的提高了我市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城市开阔地,资金投入小,符合国家节约型社会和以人为本的要求,必将在全省起到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瑞昌市城市综合竞争力。
无锡人防疏散基地实施方案

无锡人防疏散基地实施方案无锡市人防疏散基地实施方案。
一、前言。
无锡市作为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人防疏散基地的建设和实施对于城市的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提高城市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制定并实施无锡市人防疏散基地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原则。
1. 安全第一,人防疏散基地的建设和实施必须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原则。
2. 科学规划,人防疏散基地的选址、建设和规划必须科学合理,充分考虑城市布局、人口分布等因素。
3. 综合利用,人防疏散基地在满足防灾需求的同时,应兼顾其他功能,如文化活动、体育休闲等。
4. 突发应急,人防疏散基地必须具备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能力,包括应急物资储备、通讯设备等。
三、实施方案。
1. 选址规划,根据城市规划和人口密集区域,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人防疏散基地,确保覆盖城市各个区域。
2. 建设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建设人防疏散基地,包括建筑结构、通风系统、供水供电等设施。
3. 应急设备,配备应急灯具、医疗设备、食品水源等物资,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4. 安全演练,定期组织人防疏散基地的安全演练,提高居民的应急逃生能力和自救互救意识。
5.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人防疏散基地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四、保障措施。
1. 政府支持,加大对人防疏散基地建设和实施的财政投入,保障基地设施和物资的完善。
2.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防疏散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形成社会共治的格局。
3. 法律保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人防疏散基地的管理责任和义务,保障基地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五、总结。
无锡市人防疏散基地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城市的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人防疏散基地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人防疏散基地项目方案

瑞昌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方案目录1、项目概述 (4)1.1、人防疏散基地建设可行性和社会效益分析 (4)1.2、基地建设内容 (4)1.3、基地设施组成 (6)1、智能车棚(应急物资储备库) (6)2、雨水收集系统 (6)3、信息发布系统 (6)4、广播系统 (6)5、疏散区照明系统 (6)6、光伏发电 (6)7、视频监控系统 (6)8、设备/区域指示牌 (7)9、非机动车棚 (7)2、疏散基地设施特性参数 (8)2.1、智能车棚(应急物资储备库) (8)2.2、雨水收集系统 (9)2.3、信息发布系统 (11)2.4、广播系统 (12)2.5、疏散区照明系统 (13)2.6、光伏发电 (13)2.7、视频监控系统 (14)2.8设备/区域指示牌 (15)2.9非机动车棚 (15)3、配置预算表 (17)1、项目概述1.1、人防疏散基地建设可行性和社会效益分析社会的广泛支持积极参与是建设该项目的重要基础,我市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社会文明与人民生活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城市配套设施完善的呼声日益增高,建设人防疏散基地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为建立人防疏散基地提供了有力保障,《人民防空法》中明确要求“人民防空要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疏散”在《人民放空法》第五章做了明确细致的要求。
国家第三次,第四、第五次人防会议也相继要求加强人防疏散基地建设。
同时,我国各大中城市人防疏散基地建设的蓬勃开展为我市建设该项目提供了有益经验。
人防疏散基地建设可为我市群众提供除人防外,地震、水灾、火灾等重大灾害的应急疏散避难,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我市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力的提高了我市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城市开阔地,资金投入小,符合国家节约型社会和以人为本的要求,必将在全省起到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瑞昌市城市综合竞争力。
人防工程疏散方案

人防工程疏散方案1. 简介人防工程疏散方案是指在人防工程建筑物内发生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时,为了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及快速有序地疏散,从而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制定的具体措施和步骤。
人防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基础设施,是为了应对城市中心地区、大型车站、机场、商业区等公共场所的安全保护而建立的。
疏散方案不仅包括建筑物内的疏散逃生通道和设施设备的设置,还应考虑到人员的疏散建议以及相关应急救援措施。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人员的安全疏散和逃生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依靠完善的疏散方案和紧急预案来保障。
2. 疏散通道及出口设置在人防工程建筑中,应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出口,确保人员在发生火灾或爆炸等危险情况下能够快速有序地疏散离开。
各楼层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通道,以满足人员的疏散需求。
同时,在疏散通道内应设置紧急照明灯、指示标识等设施,以便人员在黑暗或烟雾中能够清晰辨认并快速逃生。
出口的设置应考虑到人员密集区域,各楼层的出口和安全通道必须保持畅通,并配备应急安全设施,如安全门、滑梯等,以便人员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快速安全地撤离建筑。
3. 人员疏散建议为了保障人员在突发事件中的安全撤离,人防工程建筑中应对人员进行疏散建议的培训和教育。
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等事故,人员应根据疏散方案和指示进行快速撤离,并保持冷静、有序,不得慌乱和喧哗。
在遇到浓烟或火焰时,人员应低姿态、快速离开,并尽量避免进入烟雾中。
在疏散途中,人员还应注意避开高温和有毒气体的区域,尽量减少受到损伤或伤害。
在疏散过程中,人员应互相协助、鼓励、搀扶有需要的人员,确保每个人都能安全地逃生。
4. 应急救援措施人防工程疏散方案还应包括相关的应急救援措施。
建筑内应设有应急报警器和消防设备,以及专门的应急疏散人员。
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应急疏散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指导现场人员疏散和逃生。
同时,建筑内应设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和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以便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使用,控制火势,并向外界呼救。
人防工程疏散计划方案

人防工程疏散计划方案一、项目概况人防工程是指在工程所在地区内,设计建造具有防空防护功能的地下及半地下设施。
其主要功能是在遭到空袭或其他突发事件时,为人员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
疏散计划是人防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对于确保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项目是位于城市中心的一处地下商场,面积约5000平方米,共设有3层。
商场内有各类商铺、餐饮及娱乐设施,每天有数千人出入。
在遭遇火灾、地震、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时,商场内的人员需要迅速有效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因此,为了制定合理的疏散计划,确保商场内的员工和顾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序、及时地疏散到安全区域,显得尤为重要。
二、疏散计划方案1. 人员疏散组织商场内的员工和顾客需要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
因此,疏散计划首先要针对商场内不同区域的人员流量和疏散路线进行合理规划。
商场应制定详细的疏散指引,并进行定期的演练,以确保员工对疏散路线和程序的熟悉。
为了方便疏散组织,商场内应设立疏散指挥中心,并配备专业的疏散指挥人员。
疏散指挥中心应具备实时监控和通讯功能,能够及时掌握商场内的疏散情况,并根据需要对疏散程序进行调整和指导。
2. 疏散路线设置商场内应设置清晰明确的疏散路线指引,包括指示牌、标识等。
疏散路线应尽可能简明直观,易于记忆和识别。
同时,商场应加强对疏散路线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另外,商场内还应设置适当数量的疏散出口,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疏散出口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商场内的人员流量和布局特点,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保障人员的快速疏散。
3. 人员培训和演练商场内的员工和顾客需要定期参加疏散演练,以提高其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
商场应制定详细的疏散演练方案,并邀请专业的教练进行培训,以确保员工和顾客能够正确、迅速地执行疏散程序。
商场还应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检验疏散计划和设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并及时总结演练中的不足和问题,对疏散计划进行修订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昌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方案
页脚内容1
目录
1、项目概述 (5)
2、疏散基地设施特性参数 (9)
2.1、智能车棚(应急物资储备库) (9)
(9)
页脚内容2
10 2.2、雨水收集系统 (11)
2.3、信息发布系统 (12)
2.4、广播系统 (14)
页脚内容3
(14)
2.5、疏散区照明 (15)
2.6、光伏发电 (15)
2.7、视频监控 (16)
2.8、引导标识牌 (17)
页脚内容4
1、项目概述
1.1、人防疏散基地建设可行性和社会效益分析
社会的广泛支持积极参与是建设该项目的重要基础,我市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社会文明与人民生活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更加注重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城市配套设施完善的呼声日益增高,建设人防疏散基地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为建立人防疏散基地提供了有力保障,《人民防空法》中明确要求“人民防空要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疏散”在《人民放空法》第五章做了明确细致的要求。
国家第三次,第四、第五次人防会议也相继要求加强人防疏散基地建设。
同时,我国各大中城市人防疏散基地建设的蓬勃开展为我市建设该项目提供了有益经验。
人防疏散基地建设可为我市群众提供除人防外,地震、水灾、火灾等重大灾害的应急疏散避难,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我市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力的提高了我市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城市开阔地,资金投入小,符合国家节约型社会和以人为本的要求,必将在全省起到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瑞昌市城市综合竞争力。
1.2,基地建设内容
瑞昌市人防疏散基地分为两部分:一是“指挥场所”、二是“疏散场所”,结合我市人防建设已有成果,围绕保障行政中心安全,确保战时指挥畅通,规划选址应根据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情况,以及居民疏散时的要求,将可用作应急场所的空地赋予避难的功能,划定为疏散避难场所。
经调研,城区行政中心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市民广场场地空旷,可容纳和疏散较多人员,基本保证瑞昌东南西北四面均可快速抵达疏散场所。
作为人防疏散基地组成部分,具有完善水、电、通信等设施,可供救灾指挥、卫生急救、食品、物资储藏等用房和居民生活条件、社会治安良好的乡镇建设城乡式疏散基地。
其作用是灾前防灾、灾中应急避难、灾后重建家园和恢复城市生活秩序等,以应对抗台风、防汛、防震等自然灾害和防空作战中的人员防护需要。
一、指挥场所是由行政大楼封闭办公场所建成,结合完善的通讯系统,应急自备电源,应急消防中心以及应急医疗卫生中心等设施。
页脚内容5
1、应急疏散指挥中心;
2、完善的通迅及信息发布系统;
3、完善的电视监控及广播系统;
4、应急消防中心;
5、应急医疗卫生中心;
二、疏散场所由市行政大楼及文化中心的地下车库、市民广场等区域组成, 具体有以下几大部分:
1、多功能的物资贮备仓库;
2、规划合理的人员与车辆紧急疏散道路指示标识;
3、紧急救灾市民安置点;
4、应急发电设备及照明系统;
5、应急用水保障设施;
6、应急医疗卫生保障;
7、环保新能源及应急用水节水设施。
根据瑞昌市政府机关事务局的统一指挥,建设一个在紧急情况下可容纳20000人以上的安置区域,同时倡导节能环保,用以节约现有能源消耗量,提倡环保型新能源开发,造福社会,严格本着科学性、先进性、可靠稳定性及经济性的原则,开展人防疏散基地的建设,适应新形势新环境。
1.3、基地设施组成
1,智能车棚(应急物资储备库)
自助式自行车棚智能系统对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等划分不同区域,电动车区域
页脚内容6
安置安全充电插座,取出和存入时凭门禁权限进行,在此期间,管理人员可以在收到告警信息后随时调阅相关监控视频进行后续处理。
同时该车棚集成光伏发电,雨水收集等功能,水、电、通信等设施良好,在战时或自然灾害时可供救灾指挥、卫生急救、食品、物资储藏。
2,雨水收集系统
在车棚旁边建设一个5米*5米*2米,50米立方的蓄水池,平时收集自行车棚上雨水,用于应急消防用水与绿化带浇灌等,在自然灾害或战时启用净水设备,用于市民紧急饮用等生活用水。
安装液位计,缺水时自动打开电磁阀补水,水满自动溢出,液位数字量显示,提高实际应用效果。
3,LED电子屏
安装4个LED电子屏,动态显示新闻动态以及天气信息,为市民提供便利生活辅助引导。
紧急情况作为疏散引导指引系统,以最快的速度传达政府的引导精神与动态。
4,广播系统
在各紧急疏散点安置广播系统,指示市民疏散点位置,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因人员慌张,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
发挥政府引导、人民响应的有序疏散过程。
5,疏散区应急照明系统
在地面上安装引导指示灯以及其他应急通道、轮廓灯。
6,光伏发电
在应急物资储备库结构上进行安装太阳能电池板,集照明、充电、逆变电网馈送、紧急备用UPS充电,响应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
7,视频监控系统
针对自行车棚系统为防止发生非机动车辆被盗和乱停乱放及违章占道的现象,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第一可以预防设备的安全情况,第二可作为紧急情况时统一指挥人员疏散,避免人群过度集中。
从视觉上把现场的情况第一时间反应给指挥人员。
页脚内容7
8,设备/区域指引牌
做到性能人性化,方便人民群众自觉找到疏散点,以及安照相应指示牌熟悉疏散基地的设备使用。
9、非机动车车棚
平时及紧急情况非机动停放。
页脚内容8
2、疏散基地设施特性参数
2.1、智能车棚(应急物资储备库)
页脚内容9
1.采用新型复合材料做顶板以及多晶硅电池板,更好的利用阴雨天气采集光能源,更高的转化率提高发电效率,搭建能源转换平台;
2.选择最优角度,可实现最大转换光能效率;
3.整个系统最多可布置140块280W电池板,可到40KW的最大发电功率;
4.支持转场,方便安装拆卸;
5.吸热量大,车棚内温度较周边温度低;
6.可安装太阳能照明灯;
7.可以设置安全锁,充电桩等;
页脚内容10
8.结构简单,生产和供货周期短;
9.采用通用标准件,降低维护和更换成本;
10.采用螺栓连接,安装快捷,对工人要求低;
11.零件外型规整,包装运输方便,最大化利用集装箱容量;
12.移动拆卸后可以重新安装继续使用;
13.提供防水解决方案。
2.2、雨水收集系统
1,全自动蓄水池,收集应急物资储备库雨水,缺水自动开启补水泵,引入城市自来水;
页脚内容11
2,水满自动外溢,设置防倒灌阀;
3,超声波液位计,实时监控自动补水,避免出现用水无水情况。
4,定期排沙;
5,水质过滤,使用净水器可达饮用水标准;
6,手动打开关闭,设置检修口。
2.3、信息发布系统
页脚内容12
规格:户外全彩LED P10屏
页脚内容13
2
/秒1
3
输入信号
RF,S-VIDEO,rgb,RGBTV,YUT,YC,COMPOSI
TION
1
5
控制系统采
用
外置同步主控卡1
7
寿命正常工
作
10万小时
2.4、广播系统
14个室外喇叭,分布疏散基地各路口。
页脚内容14
2.5、疏散区照明
在疏散安置点,主要通道安装地面辅助LED照明,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能,不受市电停电影响。
2.6、光伏发电
1,采用多晶硅电池板,阴雨天也能吸收部分光能,提高转换效率;
2,在车棚顶部全覆盖,增加日照面积,增加发电功率;
3,余电并网:在提供系统硬件照明,充电等用电需求之余,发电量还可并入国家电网;
4,在车棚顶上安装,节省场地,提高场地利用效率。
页脚内容15
2.7、视频监控
1,4个球形红外高清网络摄像机,监控范围可达200M以上;其他7个固定红外监控点,分别安装在各主要通道口,监控范围可达80米左右。
具备全天候监控录像;
2,视频压缩、录像及预缆:各通道图像可同时压缩、录像和预缆。
系统支持对16路音视频信号同时进行操作,在保证画面质量的同时尽可能节省存储空间/网络带宽,各通道的录像效果如分辨率、压缩质量均可单独进行设置;
3,提供操作简便的界面。
在调看和控制多路图像时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支持多个远端监视工作站同时运行。
监视工作站可以按4、6、9、8、10、12、16画面进行监视,并可以多画面、多分割模式自动切换。
4,视频录像、回放。
系统录像时会在指定位置以录像时间、被录像单位等信息命名文件进行存储,如可用空间在临界值以下,将进行提示得到确认后自动删除最早的录像以释放空间;可以时间或单位名称等特定条件检索本地机器中所有的录像文件,播放过程支持快慢放等操作。
5,自动录像云台控制:本地端和网络端均可以对云台及镜头进行控制,包括四方位调节镜头,光圈、焦距、倍数的调节等;明确延时标准。
可定义一体化球机镜头和定点镜头的预置和显示方式,并在需要时,可以远程控制将镜头转到事先定义好的位置。
页脚内容16
2.8、引导标识牌
2.9、非机动车车棚
页脚内容17
页脚内容18
3、配置预算表
页脚内容19
页脚内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