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和泪
《梦和泪》教案(参考)

《泪与梦》教案(参考)一、教学目的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的伟大人格;2、领会课文:标新求真、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取材、裁剪特色;3、了解课文:设疑释疑、比较与衬托、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冰心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格魅力;2、教学难点:领会本文构思、组织材料的独特思路。
三、课文内容说明:本文以冰心对人生的热爱——“梦”为经纬,以冰心为国家、民族而嚎啕大哭——“泪”为焦点,脉络清晰地展现了一代文学大师——冰心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时间分配:本文拟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梦和泪”为线索,以启发提问的方式将中文的材料组织贯穿起来,进而升华主题,感受冰心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格魅力;第二课时,主要从欣赏的角度就课文的某些细部作分析,把握本文特质性的写作技巧和剪裁特色。
本课时教学以组织学生朗读和课堂提问、讨论为主。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第一课时预习提问(建议课前完成)(一)熟悉课文,弄清有关字音、字形、字义。
1、注音:噩梦()疑惑()豪恸大悲()愕然()吴文藻()病榻呓语()璀璨()2、解词荡气回肠——这里形容冰心的嚎啕大哭感人肺腑;豪恸——极其悲伤的痛哭;愕然——形容吃惊;璀璨——形容光彩鲜明;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3、诵读课文、理清线索,初步理解文意。
(二)导入新课(5分钟)多媒体展示并伴配乐朗诵冰心作品的《繁星》、《春水》各一首:繁星(之一)繁星闪耀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相互颂赞了。
春水(之一)别了!春水,感谢你一春潺潺的细流,带去我许多的意绪。
向你挥手了,缓缓地流到人间去罢,我要坐在泉源边,静静回响。
如此清雅、细腻、凝练、含蓄的小诗,吟咏花草、大海、星星,从温柔的回忆的网中捕捞出“零碎的思想”,这就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冰心的心声。
梦和泪试题及答案

梦和泪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梦境通常被认为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引起的?A. 日间活动的回忆B. 随机的大脑电波活动C. 潜意识的表达D. 预知未来的能力答案:C2. 根据心理学理论,泪水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清洁眼睛B. 表达情感C. 调节体温D. 传递疾病信号答案:B二、填空题3. 梦是睡眠中的_____现象,通常与_____有关。
答案:脑活动;潜意识4. 哭泣时产生的泪水含有溶菌酶,这种物质的主要作用是_____。
答案:保护眼睛免受细菌感染三、简答题5. 描述一下为什么人们在悲伤时会流泪。
答案:悲伤时流泪是一种情感表达,泪水可以释放情绪压力,帮助个体缓解悲伤和痛苦。
同时,流泪也是一种社会信号,可以引起他人的同情和关注,从而获得社会支持。
四、论述题6. 讨论梦境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答案:梦境是个人潜意识的反映,它可以揭示个体内心深处的渴望、恐惧和冲突。
通过分析梦境,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梦境还可以帮助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问题,有时甚至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灵感。
然而,如果梦境频繁出现焦虑或恐怖的内容,可能表明个体正在经历心理压力,需要适当的关注和干预。
五、案例分析题7. 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梦和泪在其中的作用。
案例:小李最近工作压力大,连续几晚都做了关于工作失败的梦,并在梦中哭泣。
答案:在这个案例中,梦境反映了小李对工作失败的恐惧和焦虑。
这种梦可能是他潜意识中对工作表现的担忧和对失败后果的恐惧的体现。
梦中的泪水则是情感释放的一种方式,它帮助小李缓解了日间积累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小李可能需要寻求压力管理的策略,如进行放松训练、寻求心理咨询或者与同事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思考题8. 你认为梦和泪在人类情感表达和心理健康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答案:梦和泪是人类情感表达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梦境可以作为内心世界的窗口,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而泪水则是情感释放的一种方式,有助于缓解情绪压力。
梦和泪[解析]
![梦和泪[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f5e90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e.png)
梦和泪一、基础知识:1、文化常识:①冰心:原名,现代作家。
代表作:诗集《》、《》,短篇小说集《超人》,长篇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散文《》,散文集《》。
②巴金:现、当代作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人。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爱情的三部曲》(《》、《》、《》),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
③舒乙:老舍的长子,现代作家。
④甲午海战: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于1894(甲午年)年7月至1895年3月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
1894年9月17日,中国北洋舰队在黄海突然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中国舰队官兵临危不惧,沉着应战,以邓世昌为首的“致远”舰冲锋直进,代替旗舰指挥作战。
“致远”舰号毫不退缩,重创敌舰多艘。
“致远”舰已中弹累累,仍战至弹尽。
中国清朝政策由于腐败无能和妥协投降的政策,终于招致了战争的失败。
2、句子:(一)选词填空①梦中有欢乐,也有;有亲情,也有;有成功,也有。
()A、高兴失落离别B、痛苦离别失落C、失落痛苦离别D、痛苦友情失落②别的不说,看看她幼年跟随父亲在海军学校中的生活经历,听听她积压了近一个世纪的号啕大哭,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一目了然,,归根结底,生活决定了一切。
()A、只有只有才能只是B、只要只要才能因为C、只要只要就会因为D、如果如果就会只是③那是一种真正的大哭,很吓人。
双手捂着脸,号啕大哭,,,毫不掩饰,不管当着什么人,来势极猛,像火山爆发,是一种最真挚的感情的流露。
()A、以泪洗面荡气回肠B、荡气回肠声泪俱下C、声泪俱下荡气回肠D、声泪俱下以泪洗面3、标点:①、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她是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真可恨。
②、这就是可爱的冰心永远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美和美好永远充满朝气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无所畏惧有五不怕超脱得很。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下册目录(第三版)

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下册目录(第三版)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一、我的母亲——老舍二、金大力——汪曾祺三、梦和泪——舒乙四、国家的儿子(节选)——黄转会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一)写作记叙文选材组材应用文便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专业——祝我点燃信念的灯——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树立学习自信心的主题活动文学常识(一)——《诗经》课外古代诗词诵读无衣——《诗经》国殇——屈原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郁达夫五、故都的秋——毕淑敏六、离太阳最近的树——【美国】奥尔多?利奥波德七、像山那样思考——张抗抗八、窗前的树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听话与说话(二)写作记叙文写景状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热爱大自然——讲述我与**(动、植物、山水、树林、公园等)的故事文学常识(二)——楚辞课外古代诗词诵读饮马长城窘行——汉乐府民歌白马篇——曹植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九、哦,香雪——铁凝十、项链——【法国】莫泊桑十一、荷花淀——孙犁十二、棋王(节选)——阿城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自我介绍写作记叙文人物描写(片段)应用文单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认识自我文学常识(三)——先秦散文课外古代诗词诵读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山居秋暝——王维第四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三、读书人是幸福人——谢冕十四、拿来主义——鲁迅十五、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朱光潜不求甚解——马南邨十六、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华罗庚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电话交谈写作记叙文人物描写(篇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好书伴随我成长——优秀图书推荐会文学常识(四)——《史记》课外古代诗词诵读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蜀相——杜甫第五单元十七、爱情诗二首致橡树——舒婷我愿意是急流——【匈牙利】裴多废十八、与妻书——林觉民十九、再别康桥——徐志摩二十、在桥边——【德国】伯尔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复述写作说明文特征和顺序应用文书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点亮爱心奉献青春——为“空巢老人”服务青年志愿者宣传活动文学常识(五)——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课外古代诗词诵读石头城——刘禹锡青玉案•元夕——辛弃疾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一、《诗经》二首静女采薇二十二、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二十三、劝学——荀子二十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表带与交流口语交际介绍事物写作说明文说明方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诵读经典古诗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诗诵读比赛文学常识(六)——唐诗课外古代诗词诵读苏幕遮——范仲淹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林则徐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一合欢树二善良三人生的境界四父亲的手提箱(节选)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介绍工艺流程写作记叙文叙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绿色伴我行——“走进生活关注环保”宣传展文学常识(一)——宋词课外古代诗词诵读桃夭离骚(节选)第二单元阅读与欣赏五科学是美丽的六南州六月荔枝丹七飞向太空的航程八中秋月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交谈写作应用文启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感受职业生活——与学长的对话文学常识(二)——元散曲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九边城(节选)十林黛玉进贾府十一士兵突击(节选)十二百合花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即席发言写作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的舞台多精彩——课本剧表演文学常识(三)——元杂剧课外古代诗词诵读蜀道难咏怀古迹第四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三荷塘月色十四世间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十五画里阴晴十六洛阳诗韵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演讲写作议论文论点与论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奏响蓝色畅想曲——“保护水资源”语文实践活动文学常识(四)——明清传奇课外古代诗词诵读大林寺桃花书愤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十七诗二首黄河落日雨巷十八雷雨(节选)十九窦娥冤二十歌词二首我爱你,中国天路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即兴演讲写作应用文通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展望我们未来的职场——“我的职业设计”策划会文学常识(五)——明清小说的四部长篇名著课外古代诗词诵读扬州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第六单元阅读与欣赏二十一唐诗二首将进酒琵琶行(并序)二十二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二十三师说二十四促织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应聘写作文章修改应用文计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歌读写实践活动文学常识(六)——近代的爱国诗篇课外古代诗词诵读鹊桥仙【南吕】四块玉·别情。
梦和泪

《梦和泪》【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的伟大人格。
2.领会课文标新求真,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详略结合、详略得当的取材、剪裁特色。
3.了解课文设疑、比较与衬托,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1.领会课文标新求真,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详略结合、详略得当的取材、剪裁特色。
2.了解课文设疑、比较与衬托,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剪裁特色。
[教学设想]1、本文抓住人物最富个性的本质特征,用梦的形式向读者全面展示冰心的一生,作者把冰心的梦和冰心的泪巧妙连结起来,这点学生不易理解,要抓住这个重点,结合课文结构框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2、文章的语言质朴而又真挚,凝炼而又形象,作者时而叙述,时而议论,时而抒情,时而描写。
可让学生分类整理,深刻体会。
[教学方法]1、建议本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2、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可组织大家讨论,总结归纳本文学习的重点。
【教学安排】2课时一、导入漫谈大家了解的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性作家之一。
代表作品散文集《繁星》、《春水》。
(回顾作品)她将童真、母爱、大自然融为一体,希望世间处处有欢乐,人人相亲相爱在人们心目中,冰心始终是微笑的,以微笑面对世界,多少年来,她就是微笑着歌颂母亲的爱,歌唱儿童的爱和大自然的爱,却很少有人知道冰心感情世界的另一面。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作家舒乙的梦和泪来走近冰心。
1、作者简介舒乙,老舍的长子。
1935年生,满族,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18岁毕业于北京二中,后被国家派往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技术大学学习林业化学工艺专业,回国后从事科研工作多年。
1978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出版过多部散文集和文学研究、评论集。
1984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参加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工作。
高教版基础模块上三-梦与泪

二梦和泪课文分析《梦和泪》是著名文学家老舍之子舒乙写的一篇关于冰心的文章。
作者对冰心的经历和文学创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大量丰富的材料中悟出了冰心这位可敬的老人最本质的特征,那就是“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永远充满朝气,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无所畏惧”,她“胸怀宛如大海,可以波涛大作,可以平静如镜,擦去眼泪,依旧笑对人生”。
正因为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冰心的“梦”和“泪”才能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冰心的形象才能跃然纸上。
根据文中的空行,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5自然段),写冰心因准备写甲午海战而痛哭。
作者首先告诉读者,冰心是“惯于把梦当作人生的一部分来描写的”,并用她关于美梦的文章,“令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昼夜激动,思绪万千,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现了20世纪中国人的探索追求、苦难历程和爱憎情怀”。
接着,由作者为甲午海战纪念馆的题辞引出冰心哭的故事。
文章设置了一个悬念:作者为什么会说爱做美梦的冰心曾为威海流过那么多的泪?由这一悬念入手,文章叙述了冰心内心深处的愿望:要为甲午海战写一部大作品。
然而,冰心“竟没有写成,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哭”,“哭得完全不能写”。
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冰心的哭:那是一种真正的大哭,一种“毫不掩饰”的“声泪俱下”的“号陶大哭”,其声势“荡气回肠”“像火山爆发”,感情流露是“最真挚的”。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一向微笑的老人如此“豪恸大悲”呢?“为了可爱的朋友,为了多难的祖国,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这种感情是“最博大、最无私”的,它是诗,“字字都厉害,铿锵有声”。
第二部分(第26—36自然段),写冰心父母所经历的故事。
冰心的泪不是偶然的,她的爱国情怀、赤子之心是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于是,作者回过头去叙述关于冰心父母的故事。
福州主街上的“白榜”,母亲怀揣的“大烟”,大连水域的炮火,烈士死难的故事,中国士兵不屈的精神,时时牵动着冰心的心,直到95岁高龄,“她梦寐以求的头等大事就是记下少年时父辈们多次讲述的那段可歌可泣的血泪史”,“正是它们不止一次地引得老人号啕大哭”。
梦和泪读后感

梦和泪读后感《以梦和泪》是一部由著名作家王小波所著的小说,小说以其细腻的文字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
小说以一对年轻夫妇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他们的梦想和泪水,展现了人生的坎坷和不易,同时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现了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他是一个深情的人,对妻子充满了爱和怜悯。
然而,他们的生活并不如意,贫困和疾病让他们倍感压力和困扰。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希望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小说中的妻子则是一个坚强而乐观的女性形象,她用自己的泪水浇灌着干涸的土地,用自己的坚持和勇气支撑着整个家庭。
她的坚韧和毅力让人感到敬佩,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以梦和泪”。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这对夫妻的生活,展现了人生的艰辛和不易。
他们的梦想并不华丽,只是希望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但他们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
而他们的泪水则是生活中的痛苦和无奈,是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所流下的眼泪。
小说中的梦和泪,让人不禁感叹生活的无常和不易,也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以梦和泪》,作者王小波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谛,他告诉我们,人生并不容易,但只要我们有梦想,有勇气,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同时,他也告诉我们,泪水并不可怕,它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只有在梦想和泪水的洗礼下,我们才能更加坚强,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
读完《以梦和泪》,我深深地被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所感动。
这对夫妻的坚韧和勇气让我深受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梦想和泪水,诠释了生活的真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有梦想,有勇气,就能战胜一切。
同时,我们也不必害怕泪水,因为它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通过《以梦和泪》,我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生活中的梦想和泪水,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更加懂得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份温暖和美好。
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不断追寻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奋斗,不断成长和进步。
舒乙《梦和泪》PPT课件(25页)

明确:课文以梦和泪为线索,将有关的材料贯穿起 来,且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和一般的叙述顺序,突出 地表现冰心那一颗"赤子之心",集中展示冰心热爱 祖国、献身祖国的伟大人格和人生追求,从而使文 章成为众多描写冰心的文章中与众不同的一篇。
2、阅读7-25节,哪些语句细致地描写了冰 心的哭,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何作用?
④一面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可贵的执着精神, 一面又写她对艺术的可贵的执着精神。
主题思想
本文作者巧妙地把冰心的梦和泪交织在 一起,记叙了冰心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 事,表现了她的人格美,赞美她从父辈 血液中继承而来的深厚的爱国之情和永 远追求完美和美好的赤子之心。
写作特色
1.课文巧妙的构思。 2.择取典型 ,小中见大。 3.点面结合 ,详略得当。 4.多层次的对比、烘托和渲染。 5.文章的语言质朴而又真挚,凝练而
明确:1-3段、26-28段、37-41段,作者 分别在开头、中间、结尾处写到冰心的 梦,可见,文章以“梦”开头,以“梦” 结尾,又以“梦”贯穿全文,浑然一体。
中间设置了“泪”这一艺术表现的焦点, 作为人物形象的传神写照,至此,冰心 的梦和泪融合在一起,冰心个人的情感 与祖国的命运也紧紧地联在了一起。这 样写,使文章的中心得到了集中有力的 揭示。
3、阅读28-33段,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叙述冰 心的父亲和母亲,这与写冰心有什么关系?
明确:插叙冰心父母的故事,是为了赞 美冰心从父辈那里继承的深厚的爱国情 怀和赤子之心,它是冰心之泪的根源, 是它赤子之心的思想基础。
4、本文的课题是《梦和泪》,仅仅描写冰心的泪是不
全面的,那么文章哪些段落是描写冰心的梦的?冰心的 梦的特点和内容各是什么?表现了她怎样的感情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的伟大人格。
2、领会课文标新求真、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取材、剪裁特色。
3、了解课文设疑与释疑,比较与衬托、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领会课文标新求真、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取材、剪裁特色。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分析、理解文章的构思与选材特点
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
中心和材料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二、导入新课
要让一个人永远地以微笑面对世界,真的不容易。
将童真、母爱、大自然融为一体,希望世间处处有欢乐,人人相亲相爱更非易事,然而在人们心目中,冰心始终是微笑的,多少年来,她就是微笑着歌颂母亲的爱,歌唱儿童的爱和大自然的爱,却很少有人知道冰心感情世界的另一面。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作家舒乙的梦和泪来走近冰心。
三、讲授新课
1、作者简介
舒乙,老舍的长子。
1935年生,满族,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18岁毕业于北京二中,后被国家派往苏联列宁格勒基洛夫林业技术大学学习林业化学工艺专业,回国后从事科研工作多年。
1978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出版过多部散文集和文学研究、评论集。
1984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参加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工作。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2、人物简介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
其父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战争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
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
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
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
“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国运动。
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
1923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
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衰。
1926年回国后,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
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等。
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
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
抗战胜利后到日本,1949—1951年曾在东京大学新中国文学系执教。
1951年回国后,除继续致力于创作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⒊关于甲午海战
冰心的父亲谢葆璋是一位老海军,曾作为北洋舰队的一名枪炮官,参加了甲午海战。
谈起甲午之战,她说:“我父亲28岁那年参加了甲午海战。
当时,还没有我,我是庚子年(1900年)出生的。
但我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听到了有关那场战争和当时海军的一些情况。
1894年7月,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的运输舰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9月17日,护送陆军登陆的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面,与寻找中国海军决战的日本海军联合舰
队遭遇,爆发了近代海战史上规模空前的装甲舰大会战。
开战后不久,北洋舰队的“致远”、“经远”等舰相继沉没,“广甲”、“济远”2舰先后逃走,形势十分严峻。
“来远”舰与另一艘巡洋舰“靖远”号,拚死抵抗号称“帝国精锐”的“吉野”等4艘快速巡洋舰的疯狂围攻。
“来远”舰中炮200余发,弹药舱被击中,引起爆炸,全舰燃起熊熊大火,舱面遭到严重破坏,危急时刻,谢葆璋奋不顾身,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指挥士兵全力攫救舰上大火,终于将大火赴灭,保住了军舰。
“来远”经紧急抢修后,一直坚持战斗到日本舰队逃离战场。
冰心老人向我们描述说:“大东沟那场仗打得非常残酷。
我母亲的一个堂侄子在‘来远’舰上当兵,炮弹打穿了他的肚子,肠子被炸了出来,飞溅到烟囱上。
战斗结束时,父亲含着泪从烟囱上把烧焦的肠子撕了下来,放回到他的遗体中。
”冰心老人说:“甲午海战后,海军学校所剩无几。
要发展海军,没有海军人才怎么能行?所以,父亲下决心要培养更多的海军人才来复兴海军,洗雪甲午之耻。
”谢葆璋在烟台海军学堂任职8年,培养了一大批海军人才。
这所学校后来成为中国培养驾驶学生最多的海军学校。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海军80%以上的舰艇长毕业于该校。
当时著名的战场指挥官、第二舰队司令曾以鼎和抗日烈士、“中山”舰舰长萨师俊等都是该校的高才生。
⒋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这些材料哪些写的详,哪些写的略?
②文中哪些语句细致的描写了冰心的哭,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③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叙述冰心的父亲和母亲,这与写冰心有什么关系?
④文中写冰心“爱做美梦,很美很精”,这与写冰心的泪有什么关系?
⒌分析课文(见分析表)
梦和泪
梦写甲午海战的大作品——真正的大哭泪
梦是人生的一部分
吴文藻先生病逝——有泪不轻弹中心:永远不失
喜欢清晨写作赤子之心永远追
梦是创作的一种源泉冰心与甲午海战父亲:奋勇作战求完满和美好冰心父母的故事
母亲:怀揣大烟
梦充满了个人色彩,梦即个性
梦为她作证(结束全文)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梦为经纬,以泪为焦点,刻画了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的伟大人格,巧妙地把冰心的梦和泪融为一体,奏响了一支高亢的爱国主义颂歌。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章的构思与选材特点
教学步骤:
一、结合课文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
1、课文巧妙的构思
作者善于寻求构思的角度,使构思新颖独特。
写冰心,可写的事情很多,作者却在冰心的微笑中别出心裁地发现了特殊的审美视角,描写冰心的哭,落笔点小,着眼点却很大,突出表现冰心那一颗“赤子之心”,从而使文章成为众多描写冰心的文章中与众不同的一篇,达到了“人人笔下所无”的境界。
文章以“梦”为经纬,以“泪”为焦点,脉络清楚,重点明确。
文章以“梦”开头,以“梦”
结尾,又以“梦”贯穿全文,浑然一体。
中间设置了“泪”这一艺术表现的焦点,作为人物形象的传神写照,使文章的中心得到了集中有力的揭示。
2、多层次的对比、烘托和渲染
一面在写冰心的放声大哭,一面则强调冰心她“并不有泪轻弹”,在吴文藻先生病逝时,“她把泪藏在心里”,写成的一篇纪念长文,文字却非常活泼;
一面写冰心的泪,一面则写冰心的梦——那很美、很精的梦;
一面写冰心要写一部大作品,一面则说写短文是冰心“近年的一种文学主张”;一面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可贵的执着精神,一面又写她对艺术的可贵的执着精神。
在不同层次的对比、烘托和渲染中,冰心的“梦和泪”得到了升华。
3、语言特色:
文章的语言质朴而又真挚,凝练而又形象,晓畅而又含蓄,作者或叙述,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时而娓娓而谈,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节奏明朗,时而深沉隽永。
二、师生共同讨论课后练习:
1、课后练习一
课文以梦和泪为线索,将有关的材料贯穿起来,且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和一般的叙述顺序,突出地表现冰心那一颗“赤子之心”,集中展示冰心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伟大人格和人生追求,从而使文章成为众多描写冰心的文章中与众不同的一篇。
2、课后练习二
课文的细节描写比较多,如冰心的“豪恸”大哭,冰心述说的那些故事,还有那冰心的“昼梦”等。
这些细节具体生动地展示冰心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的灵魂和她的爱国情愫、赤子之心。
3、课后练习三
这些文字是在大量叙述的基础上的直抒胸臆,既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又能深深打动读者,有力地表达出对冰心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的赞美和景仰之情。
三、作业注音、解词:
噩()梦荡气回肠豪恸愕()然璀()璨()数不胜数
2、课后练习一、二
3、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冰心的《我的家在哪里》等作品,进一步感受冰心的伟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