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基本知识
简单的舞蹈知识点总结

简单的舞蹈知识点总结一、舞蹈的定义从字面上来理解,舞蹈即为身体的舞动,是一种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情感、故事或意念的表演艺术形式。
而在更广义上的定义中,舞蹈不仅仅限于肢体的动作,还包括音乐、舞台和服装等元素的综合表现,是一种综合艺术。
二、舞蹈的起源舞蹈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早期。
最早的舞蹈可以追溯到古代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中,它们是一种古老的信仰和文化的表达方式。
在古代,舞蹈也被用作战争、娱乐和社交活动中。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舞蹈发展成为一种高度规范的艺术形式,同时也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文化中有着丰富多样的发展。
三、舞蹈的发展历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舞蹈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革和发展。
在中世纪欧洲,舞蹈作为王室和贵族社交的一部分,发展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
在现代,舞蹈从传统的古典芭蕾、现代舞和民间舞蹈等多种形式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四、舞蹈的类型和风格现代舞蹈可以分为很多种不同的类型和风格,其中包括古典芭蕾舞、现代舞、街舞、民族舞、爵士舞等。
每种类型和风格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术要求。
其中,古典芭蕾舞以其优美的舞姿和高难度的技巧而闻名,而现代舞则更加注重身体的表现和情感的传达。
五、舞蹈的技术舞蹈技术是舞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它包括了舞者的身体训练、柔韧性和力量等方面的要求。
在舞蹈中,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动作技巧和表现力,才能完成各种复杂的舞蹈动作和演出。
六、舞蹈的表现形式舞蹈的表现形式包括了肢体动作、情感表达、故事叙述和主题表达等方面。
在舞蹈中,舞者通过身体的舞动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念,同时也可以通过舞蹈来展现特定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七、舞蹈的艺术价值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能够表达和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成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在现代社会,舞蹈也被广泛应用于舞台演出、电影、电视等娱乐媒体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舞蹈基础知识

舞蹈篇第一章舞蹈的定义a、舞蹈是艺术的一种,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艺术表现形式b、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第二章舞蹈的起源舞蹈来源于生活,是劳动的创造,舞蹈已经产生就有了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它与诗歌结合在一起,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a、模仿论b、游戏论c、巫术论d、表情论e、性爱论f、劳动论第三章舞蹈的种类、作品与舞人第一节生活舞蹈a、习俗舞蹈表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b、宗教祭祀舞蹈宗教舞蹈用于祈求神灵庇佑、感激神灵的恩赐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神灵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c、社交舞蹈各种交谊舞d、健身舞蹈它是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得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舞蹈形式,如:健美操e、教育舞蹈第二节艺术舞蹈艺术舞蹈是由专业或者业余的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创造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有少数人在舞台、广场等专门的表演场地地表演给人观赏的舞蹈作品。
1、古典舞A、古典舞具有自成体系的美学原则,鲜明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完整的表演手法和严谨的训练方法,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的舞蹈艺术中具有代表性意义B、中国古典舞a、周朝,形成中国古典舞“舞诗乐”三者融为一体的古典艺术风格b、唐朝创造中国艺术古典舞发展的高峰和世界的经典c、戏曲成为宋元以后中国古典舞蹈的主流和具有代表性和审美意蕴的传统舞蹈形态d、当代的古典舞是是当代中国舞者致力于建设中国当代民族舞蹈体系的实践成果C、作品与人物介绍西施的响屐舞杨贵妃的霓裳羽衣舞赵飞燕的掌上舞双人舞《飞天》,1954 首演独舞《春江花月夜》,1957 首演,获第八届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金质奖章舞剧《小刀会》,1959 首演,1994 年获“中华民族20 世纪经典舞蹈评比“经典作品奖”舞剧《丝路花雨》 1979 首演,获“中华民族 20 世纪经典舞蹈评比“经典作品奖”舞剧《铜雀伎》集体女子舞《踏歌》,1997 首演,199 8 年获首届荷花杯舞蹈比赛创作金奖、表演银奖独舞《敦煌彩塑》1980 首演,获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塑造典型中国式的美独舞《醉剑》,1980 首演,获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集体舞《黄河》,1988 首演,获“中华民族 20 世纪经典舞蹈评比“经典作品奖”独舞《扇舞丹青》,200 0 首演,获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第三届荷花杯舞蹈比赛一等奖等独舞《秦俑魂》,1997 首演,第五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表演一等奖戴爱莲, 1916 生,新舞蹈艺术开拓者之一,《游击队的故事》、《荷花舞》、《飞天》资华筠, 1936 生,《飞天》、《白孔雀》,著作《舞蹈生态学导论》、《舞蹈和我》舒巧,1933 生,《剑舞》、《小刀会》、《长恨歌》,著有《我的舞剧观》栗成廉, 1927 生,《牧笛》、《春江花月夜》、《宝莲灯》陈爱莲,1939 生,《春江花月夜》、《白毛女》、《霓裳羽衣舞》,中国古典舞的代表人物孙颖,1929 生,《铜雀伎》、《踏歌》2、民间舞A 民间舞a、劳动人民长期在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b、具有民族性与地区性、群众性与稳定性等特点B、中国民间舞汉族主要有:秧歌、龙舞、跑旱船等,多在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多朗舞(维吾尔族)、筷子舞(蒙古族)、长鼓舞(朝鲜族),果卓(西藏地区)C、中国民间舞的特色a、载歌载舞,形象生动b、巧用道具、技艺结合c、形象鲜明,情节生动d、自娱性和表演性D、作品与人物介绍集体舞《鄂尔多斯》,1953 首演,1994 年获“中华民族20 世纪经典舞蹈评比“经典作品奖”等独舞《盅碗舞》,1960 首演独舞《长鼓舞》体现朝鲜族人民的历史文化、精神风貌和生命状态独舞《摘葡萄》,1994 年获“中华民族 20 世纪经典舞蹈评比“经典作品奖”等独舞《水》,1980 首演独舞《雀之灵》,杨丽萍演,1994 年获“中华民族20 世纪经典舞蹈评比“经典作品奖”等集体舞《奔腾》,1986 年获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1994 年获“中华民族 20 世纪经典舞蹈评比“经典作品奖”等集体舞《黄土黄》,1991 年首演,1994 年获“中华民族20 世纪经典舞蹈评比“经典作品奖”等贾光作, 1923 生,《渔光曲》、《故乡》、《鄂尔多斯舞》、著有《论舞蹈艺术》蒙德格玛, 1941 生,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崔美善, 1934 生《孔雀舞》、《丰收曲》刀美兰, 1942 生《水》、《金色孔雀》阿依吐拉, 1940 生,《摘葡萄》、《牧羊女》杨丽萍,《孔雀公主》、《云南印象》等3、芭蕾舞a、形成于17 世纪后期的法国,18 世纪传入俄国, 19 世纪初形成独立的戏剧艺术b、“席间芭蕾”,被认为是芭蕾艺术的源头c、1851 年,巴尔塔扎·德·博若耶编导的《皇后戏剧芭蕾》,是第一部真正的芭蕾d、1671 年巴黎歌剧院首演《博莫纳》是芭蕾进入剧场的开始e、18 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法国舞蹈家诺维尔《舞蹈和舞剧书信集》中提出“情节芭蕾”主张A、芭蕾流派a、浪漫芭蕾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兴起,代表《仙女》、《吉赛尔》、《海盗》等;马里乌斯·比季帕“古典芭蕾之父”与列夫·伊凡诺夫的《天鹅湖》、《睡美人》b、现代芭蕾特点:(1)在动作上改变外开的唯一审美标准,寻找回归远古律动的做法(2)创作思想自由开放,敢于吸收一切有益于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3)创作手法多样化,摒弃固有的观念和模式(4)在内容和形式上深受现代舞影响米哈伊尔·福金《现代芭蕾之父》创作了《天鹅之死》、1901《火鸟》;《仙女们》是史上:“第一部无情节芭蕾”,“现代芭蕾的处女作”中期巴兰钦《阿波罗》,他的芭蕾作品称为“音乐芭蕾” 、“抽象芭蕾”、“交响芭蕾”。
舞蹈基础知识

第一节 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迄今为止,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近6 000年以前。1973 年,从中国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一座马家窑类型的墓葬中 挖掘出来的彩陶盆,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所 有舞蹈形象之一。科学家推定,这件珍贵文物的产生年代为 5 000一5 8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大致相当于炎黄二帝 的时代,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形成的初期。有学者认为,这 个陶盆的舞蹈彩纹是先民们劳动丰收后的自娱舞蹈;也有人认 为是表现狩猎时人们围捕情景的狩猎舞;还有一部分学者则认 为,这个舞人彩陶盆是祈求繁衍、用于男性生殖崇拜祭祀中 的神器。无论舞蹈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我们都可以推断出, 这幅图再现的五人一组,三组围一个圆圈首尾相接的集体舞 形式,是原始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且这种表现形式一直 流传至今。
我国舞蹈史学家工克芬等人在《中国文明史》第一卷中论述 舞蹈起源时说:“舞蹈作为人类社会古老的文明现象,不仅是 最早的艺术,还是一切艺术的基础”。关于舞蹈的起源,千 百年来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起来,大致有模仿 说、游戏说、巫术说、宗教说、性爱说、劳动说六种理论和 观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封建社会,汉代对礼制乐舞进行变革,设立乐府,广泛收集 民间歌舞。当时汉代宫廷的乐舞和民间的歌舞都已发展到了 一个新阶段,随着汉族男女服饰的变革,表演技术也发展到 了相当的高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隋唐时期,特别是唐朝时期,社会政局稳定,生产恢复,国 家强盛,对外贸易发达,文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乐舞艺术 也出现了繁盛局面。唐代舞蹈是我国古代舞蹈艺术的发展高 峰,它是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舞 蹈艺术之大成,把宫廷与民间舞蹈、汉族与少数民族舞蹈、 宗教与世俗舞蹈和外来舞蹈相互渗透、揉合,彼此吸收,灵 活运用。在唐代,进一步把隋朝的七部乐增删成为十部乐, 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 乐、疏勒乐、康国乐和高昌乐。燕乐是唐代新创的,清商乐 是汉族传统音乐,其余都是外来的。据说西凉乐舞就是现今 的敦煌舞,天竺乐舞是来自印度寺院中的古典印度舞,高丽 乐舞是古代朝鲜族的乐舞。这种大规模的杂收并蓄,使得唐 代乐舞艺术高度繁荣发展。
舞蹈常识知识点总结大全

舞蹈常识知识点总结大全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运动来表现思想、情感或故事的艺术形式。
它可以是一种社交活动,也可以是一种专业的表演艺术形式。
无论是舞蹈爱好者还是专业舞者,都需要了解一些舞蹈的常识知识点,以便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舞蹈艺术。
下面是关于舞蹈的一些常识知识点总结:一、舞蹈的起源和历史1.舞蹈的起源:舞蹈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通过舞蹈来庆祝丰收、喜庆婚礼等,也用舞蹈来祈求雨水、祈求丰收等。
2.舞蹈的历史:古代埃及、中国、希腊等文明都有发展成熟的舞蹈艺术,它们在宗教、宫廷、社交等场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舞蹈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舞蹈艺术也不断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舞蹈风格和流派,如古典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等。
二、舞蹈的分类1.舞蹈的基本分类:舞蹈可以按照舞蹈的目的、舞蹈的风格、舞蹈的形式等来进行分类。
2.舞蹈的目的:舞蹈可以分为社交舞、表演舞、宗教舞等。
3.舞蹈的风格:舞蹈可以分为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等。
4.舞蹈的形式:舞蹈可以分为独舞、情境舞、集体舞等。
三、舞蹈的基本要素1.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与音乐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2.身体动作:舞蹈的核心是身体动作,舞者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意念。
3.表情和情感:舞者在表演中需要表现出适当的面部表情和情感,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和共鸣。
4.舞台布景和服装:舞蹈表演需要有合适的舞台布景和服装,以营造出恰当的舞蹈氛围。
四、舞蹈的基本功训练1. 身体基本素质训练:舞者需要进行适当的身体训练,包括柔韧性、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训练。
2. 舞蹈技术训练:舞者需要掌握一定的舞蹈技术,包括舞姿、步伐、转圈、腾挪等技巧。
3. 舞蹈表演训练:舞者需要进行适当的表演训练,包括舞台表现力、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训练。
五、舞蹈的流派及代表作品1. 古典芭蕾舞:代表作品有《天鹅湖》、《胡桃夹子》等。
2. 现代舞:代表作品有《春之祭》、《火鸟》等。
舞蹈的知识点总结大全

舞蹈的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舞蹈的概念和起源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姿态和肢体语言来表现情感、思想和故事的表演艺术,它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社会的原始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
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人类早期社会以舞蹈来祈求风调雨顺、庆祝丰收、纪念祖先、追求爱情等,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
二、舞蹈的分类和类型舞蹈的类型多种多样,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按照风格和表现方式可以分为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街舞等;按照舞蹈动作和形态可以分为芭蕾舞、拉丁舞、爵士舞、民族舞等;按照表演场所和目的可以分为舞台舞蹈、宴会舞蹈、礼仪舞蹈等。
三、古典舞和民族舞古典舞是西方舞蹈的一种主要类型,它以芭蕾舞为代表,源自欧洲宫廷舞和宫廷芭蕾舞。
而民族舞则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体现,它流传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吸引着观众。
四、现代舞和爵士舞现代舞是20世纪兴起的一种新兴舞蹈类型,它摒弃了传统舞蹈的限制和规范,强调个性和创新,注重舞者的身体表现和情感抒发。
爵士舞则是一种源自非洲和美洲的舞蹈形式,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舞蹈类型。
五、舞蹈的技巧和表现形式舞蹈是一种高度技巧性的表演艺术,舞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条件和技能,比如优美的身材、灵活的肢体、协调的动作和优秀的表演能力。
同时,舞蹈还强调情感的表达和内化,舞者需要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念。
六、舞蹈的教学和传承舞蹈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不断磨练的艺术,因此舞蹈的教学和传承显得非常重要。
各地的舞蹈学校和舞蹈团队都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舞蹈人才,为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七、舞蹈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舞蹈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引发对生活、情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同时,舞蹈还在社会和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
总结起来,舞蹈是一门古老而又不断创新的艺术,它融合了身体、音乐、情感和思想,是一种充满魅力和感染力的表演艺术形式。
舞蹈基础相关知识点总结

舞蹈基础相关知识点总结一、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历史1. 舞蹈的起源舞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远古时代。
早期的舞蹈常常与宗教仪式、社会活动或战争有关。
人们借助舞蹈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或是在庆祝丰收、追求爱情等社会活动中进行舞蹈。
在这些活动中,舞蹈被视为一种神圣的仪式,是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2. 舞蹈的发展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舞蹈也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古代中国和印度,以及古希腊和罗马等地区,都有独特的舞蹈形式,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在中世纪欧洲,舞蹈则成为了骑士团的一种训练项目,同时也是贵族社交活动的一部分。
在近代,随着舞蹈教育、专业团体的产生,舞蹈开始成为一种专业艺术形式。
从芭蕾舞到现代舞,再到爵士舞和街舞,舞蹈迅速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二、舞蹈的分类1. 在内容与形式上可分为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
古典舞蹈指的是那些经过长期发展、在专门的学校和舞蹈团体中教授和演绎的舞蹈形式,如芭蕾舞、现代舞等。
而民间舞蹈则是流传在人民群众中的舞蹈形式,它们通常是根植于当地的习俗和传统,如中国的民族舞、印度的印度舞等。
2. 在艺术特色上可分为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街舞等。
芭蕾舞是一种通过优美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和展现形体美的舞蹈形式,是舞蹈中最为经典和纯粹的一种。
而现代舞则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肢体语言的多样性,具有很强的现代感。
而爵士舞和街舞则更加注重动感和奔放的舞蹈形式,是现代青年人最为喜爱的一种舞蹈风格。
三、学习舞蹈的基础知识1. 舞蹈训练的基本功学习舞蹈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功,如柔韧性、平衡性和力量等。
柔韧性是指身体的柔软和伸展性,能够让舞者展现出更多样的动作和姿态;平衡性是指舞者在跳跃、旋转和站立时能够保持身体平衡;而力量则是指舞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肌肉力量来支撑和运动身体。
2. 芭蕾舞的基本动作学习芭蕾舞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的动作和表现方式,如立定姿势、扑捉动作、抬腿动作、旋转动作等。
艺考舞蹈知识点总结

艺考舞蹈知识点总结一、舞蹈的历史与发展舞蹈是指以身体动作为主要手段表达情感、展示形象、传递信息、实现审美活动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最初是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和社交活动出现的。
在古代中国,舞蹈是一种重要的宫廷娱乐,也是一种重要的礼仪。
在古希腊,舞蹈是一种仪式性的活动,用来表达神圣的意义。
在欧洲,舞蹈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的形式也不断的丰富和多样化。
在现代,舞蹈包括了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街舞、爵士舞等多种形式。
二、舞蹈的基本功1. 身体的协调和柔韧性:舞蹈需要舞者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能够灵活地在舞台上表现各种舞蹈动作。
2. 芭蕾基本功:芭蕾基本功包括五个基本姿势、步伐和转体技巧,是舞蹈学习的基础。
3. 芭蕾古典功:芭蕾古典功是芭蕾舞者必须要掌握的功底,包括了跳跃、转体、慢动作等多种舞蹈动作。
4. 腰部和臀部力量:舞者需要有良好的腰部和臀部力量,才能在跳舞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5. 肌肉力量:舞者需要有良好的肌肉力量,才能够跳得出各种高难度的舞蹈动作。
三、舞蹈的基本动作1. 基本姿势:舞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姿势包括立正姿势、第一、二、三和四个基本姿势。
2. 步伐:舞者需要掌握的基本步伐包括了步、跳、转、点等多种步伐动作。
3. 手势:舞者需要掌握的基本手势包括了手心、手背、手指等多种手势动作。
4. 芭蕾古典动作:芭蕾舞者需要掌握的古典动作包括了阿奇迪和跳跃等多种舞蹈动作。
5. 舞蹈表情:舞者需要通过面部动作来展现舞蹈的表情和情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舞蹈。
四、舞蹈的基本理论1. 芭蕾舞的基本理论:芭蕾舞是一种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舞蹈形式,它的目标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舞者的优雅和美丽。
2. 现代舞的基本理论:现代舞是一种在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舞蹈形式,它强调舞者的个性和表现力,并且对舞蹈的主题和内容要求较高。
3. 民族舞的基本理论:民族舞是一种源自民族文化的舞蹈形式,它强调了舞蹈的地域性和特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舞蹈风格和表现方式。
舞蹈基础常识知识点总结

舞蹈基础常识知识点总结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来表达情感、故事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它可以是一种娱乐活动、一种表演形式,也可以是一种传统和文化的传承。
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不同地区和文化有着不同的舞蹈形式和风格。
下面将对舞蹈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舞蹈艺术。
一、舞蹈的起源和发展舞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宗教活动和祭祀仪式。
最早的舞蹈形式是简单的跳跃和踢踏动作,以模仿动物的行为和表达人类的情感为主要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舞蹈逐渐演变出了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舞蹈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如印度的卡塔克舞、中国的京剧舞蹈、西方的现代舞等。
二、舞蹈的基本功舞蹈的基本功包括舞姿、步法、动作和表情等,对于舞者来说,熟练掌握这些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
舞姿是舞者在舞台上的形态和姿势,包括站立姿势、手臂的位置、头部的抬高等;步法是舞者在舞台上的行走和跳跃方式,包括行走步、跳跃步、迈步等;动作是舞者在舞台上的动作和表现,包括转身、伸展、旋转等;表情是舞者在表演时的面部表情和情感表达,包括笑容、愁容、悲伤等。
三、舞蹈的分类舞蹈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舞蹈的内容可以分为叙事舞蹈、抽象舞蹈和实验舞蹈;按照舞蹈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舞剧、舞蹈史诗、舞蹈专场等;按照舞蹈的音乐形式可以分为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等;按照舞蹈的舞台形式可以分为舞台表演、舞蹈电影、舞蹈电视等。
四、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的基本动作分为身体动作和与之配合的手臂、头部和腿部动作。
身体动作包括舞蹈者的站立姿势、走位姿势、跳跃姿势等;手臂动作包括手臂的伸展、摆动、旋转、挥舞等;头部动作包括头部的抬高、低点、转动、抬颏等;腿部动作包括腿部的弯曲、伸直、迈步、跳跃等。
舞蹈者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训练来熟练掌握这些基本动作。
五、舞蹈的基本技巧舞蹈的基本技巧包括柔韧性、力量、平衡、节奏感和音乐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劳动综合论——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
四、舞蹈的种类
1、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
【生活舞蹈】
(1)习俗舞蹈
(2)宗教祭祀舞蹈
(3)社交舞蹈
(4)自娱舞蹈
(5)体育舞蹈
(6)教育舞蹈
【艺术舞蹈】
5、环境,一般是指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舞蹈中的情节事件发生的具体生活场景和时间、空间的氛围
十、舞蹈作品的形式
内在形式:舞蹈作品精神的形象显现,即作品的结构方式、事件的发展方式
外在形式:舞蹈作品精神内容成为可具体感知的物质形式,即舞蹈的表现手段——舞蹈语言
「结构方式」
抒情性舞蹈
叙事性舞蹈
戏剧性舞蹈
十二、舞蹈欣赏的过程离不开形象,理性活动和感性活动相结合
十三、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1、形象性
2、感染性
3、功利性
4、独创性
5、技艺性
十四、舞蹈作品的审美类别
1、优美,即优雅欢悦之美。
2、壮美,即雄壮的美和崇高的美
3、悲剧美
4、喜剧美
十五、舞蹈形象既是舞蹈美的物质外化和体现,又是人们感知舞蹈美的主要媒介
十一、舞蹈表演的基础能力
1、具有丰富表情能力的身体
2、具有一定的舞蹈文化素养
3、不断地加强文学和各种艺术的修养
4、关心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指舞蹈演员在熟练地完成舞蹈编导所规定的舞蹈动作语言的同时,要注入人物情感和思想的内涵意蕴,使舞蹈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从而塑造出具有性格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
七、舞蹈语言是由舞蹈动作、舞蹈组合、舞蹈语汇所组成的
1、舞蹈组合是舞蹈动作组合的简称,是由两个以上的舞蹈动作相联组合在一起的称谓。
2、舞蹈语汇是构成舞蹈语言材料的总称,包括了一切具有传情达意的舞蹈动作组合,以及舞蹈构图、舞蹈场面、舞蹈中的生活场景等。
3、舞蹈语言的结构层次
舞蹈单词(舞蹈动作)——舞蹈语句(舞句)——舞蹈段落(舞段)
八、舞蹈构图的原则
1、服从和适应舞蹈作品内容要求
2、要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出发
3、要衬托和展现舞蹈作品所规定的环境
4、要符合艺术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
九、舞蹈作品的内容
1、题材,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
2、主题,主题思想
3、人物,是舞蹈作品主要描写和表现的对象
4、情节,是人物的生活和事件的演变发展过程
舞蹈是一种动态造型艺术,一种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舞蹈中的人体动作是有节奏性的动作,且舞蹈动作具有造型性蹈队形画面的造型——舞蹈构图
【舞蹈构图】
「舞蹈在舞台空间的运动线」
(1)斜线——对角线,一般表现有力的推进,并有延续和纵深感
(2)竖线——纵线,径直向前的竖线,具有强劲的动势,可以使观众产生直接逼来的紧迫感和压迫感
6、审美理想:人们审美活动中追求的至高、美好的境界,是社会理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生活的审美属性:在艺术创作中对反映的某种社会现实社会现象属性的分析和评价。是艺术家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在艺术创作中的直接和集中的反映。
二、舞蹈与其他艺术的共同性和区别
共同性:都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概括、加工,并根据艺术的特点和规律予以创造性的反映和表现。
差异性:物质载体和表现手段不同
文学——物质载体:语言、文字;表现手段:用文学语言进行叙述和描写
美术(绘画、雕塑)——物质载体:纸张、画布、颜料、油彩、石膏、等可塑材料;
表现手段: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
音乐——物质载体:声音;表现手段:旋律、节奏、和声
杂技——物质载体:人的身体;表现手段:人体动作、姿态造型和构图变化
外国舞蹈记录法:“贝奈许记谱法”、“色腾动作速记法”、“拉班舞谱”
(3)横线——平行线,一般表现缓和、稳定、平静自如的情绪
(4)圆线——弧线,一般给人柔和、流畅、匀称和绵延不断的感觉
(5)曲折线——迂回线,一般给人活泼、跳荡和流动不稳定的感觉
「舞蹈画面造型」
(1)方形——稳定感
(2)三角形——力量感
(3)圆弧形——柔和、流畅感
(4)梯形、菱形——开阔感
六、舞蹈动作是来源于人体自然形态的动作,需要进行艺术的提炼、加工和美化。
十六、舞蹈美感的特征
1、直觉性
2、情感性
3、思理性
4、民族性
5、享乐性
十七、舞蹈记录法
中国古代宫廷记录法:“敦煌舞谱”、“德寿宫舞谱”、“六代小舞谱”、“灵星小舞谱”
民间和少数民族记录法:“八卦舞谱”、“东巴经舞谱”、“查玛经舞谱”
中国当代舞蹈记录法:“定位法舞谱”、“新舞谱”、“动作速画法”、“舞蹈场记”
舞蹈艺术基本知识
一、舞蹈的基本概念
1、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
2、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
3、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4、其他人体动作的艺术: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
5、审美情感:是人的一种高级的情感,是人在审美过程中对客观审美对象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主观精神上的好恶态度的直观反映。
根据风格特点区分
(1)古典舞蹈
(2)民间舞蹈
(3)现代舞蹈
(4)新创作舞蹈
根据表现形式区分
(1)独舞
(2)双人舞
(3)三人舞
(4)群舞
(5)组舞
(6)歌舞
(7)歌舞剧
(8)舞剧
根据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法和塑造舞蹈形象的特点划分
(1)抒情性舞蹈
(2)叙事性舞蹈
(3)戏剧性舞蹈
五、舞蹈是“活的雕塑”和“动的绘画”
舞蹈与杂技的区别:表现对象和对于观众在审美作用的不同
三、舞蹈的起源
模仿论——人有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动物和自然景物动态的模仿。
游戏论——艺术的根本起因是“游戏的冲动”
巫术论——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万物有灵
性爱论——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将舞蹈作为择偶、求婚等主要方式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