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乌托邦
浪漫的人都有自己的乌托邦

浪漫的人都有自己的乌托邦在这喧嚣的尘世间,浪漫的人总能以一种独特的眼光看待世界,他们拥有自己的乌托邦。
乌托邦是一种理想化的境地,是一种追求美好和完美的心灵世界。
每个浪漫的人都会在内心构建起自己的乌托邦,这个乌托邦成为他们追逐的目标和充实的源泉。
浪漫的人的乌托邦是一片净土,那里没有恶意和世俗的繁杂。
他们将心灵放飞在这个乌托邦里,追求纯粹的爱和美。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彼此关怀和理解,和睦相处。
没有利益的争斗和伤害,只有相互支持和温暖的交流。
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在这个乌托邦里追逐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与他人共同创造美好和幸福。
浪漫的人的乌托邦是一个艺术的殿堂,那里充满着创造力和想象力。
乌托邦的空气中弥漫着艺术的气息,每一处都弥漫着美的光芒。
在这个乌托邦里,音乐、绘画、文学、舞蹈等艺术形式盛行,艺术家们以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让这个世界充满灵感和感动。
每个人都能在艺术的熏陶中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满足,与艺术家们一同创造美丽的艺术品,让这个乌托邦更加璀璨和充实。
浪漫的人的乌托邦是一片自由的天空,每个人都能自由展翅高飞。
在这个乌托邦里,没有束缚和限制,只有个体的独立和自由。
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独特的兴趣和喜好,追逐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每个人都被尊重和接纳,他们的声音被听到,他们的选择被尊重。
在这个乌托邦里,每个人都可以真正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浪漫的人的乌托邦是一座和谐的花园,充满了自然的美和生命的活力。
在这个乌托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彼此关爱和尊重。
城市与乡村融为一体,人们和动物、植物和谐共处。
乌托邦的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花香,大地上洋溢着生命的气息。
在这个乌托邦里,人们能够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奇迹,与动植物共同分享快乐和安宁。
每个浪漫的人都怀揣着自己的乌托邦,他们用心灵去构建和追寻这个美妙的境地。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拥有理想中的乌托邦,但是我们可以在日常中追求浪漫的心态和美好的感受。
我心中的乌托邦小作文300字八年级

我心中的乌托邦小作文300字八年级Utopia has always been a fascinating concept to me. The idea of a perfect society where everyone is happy and content is something that I often daydream about.乌托邦一直是我着迷的概念。
一个每个人都快乐和满足的完美社会的想法经常让我想入非非。
In my utopia, there would be no poverty or hunger. Everyone would have access to basic necessities such as food, shelter, and healthcare.在我的乌托邦中,不会有贫困或饥饿。
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如食物、住所和医疗保健。
Education would be free and accessible to all, allowing people to pursue their passions and interests without the burden of student loans or financial constraints.教育将是免费的,对所有人都是可及的,使人们能够追求他们的激情和兴趣,而不必担心学生贷款或经济限制。
In my utopia, there would be equality and respect for all individuals, regardless of their race, gender, or background. Discrimination and prejudice would be unheard of, as everyone would be treated with dignity and kindness.在我的乌托邦中,每个人都会受到平等和尊重,无论他们的种族、性别或背景如何。
乌托邦的演讲稿

乌托邦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一个关于乌托邦的梦想。
乌托邦,源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它代表着人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乌托邦梦想,或许是关于和平、公平、繁荣,或许是关于环保、健康、幸福。
而我想说,乌托邦并不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它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现实。
首先,乌托邦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我们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去推动乌托邦的实现。
比如,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关爱环境、关爱他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有每个人都为乌托邦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让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其次,乌托邦的实现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个团队、一个社会的力量是巨大的。
我们需要通过合作和团结,共同推动乌托邦的实现。
比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共同合作,制定并执行环保政策,推动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繁荣。
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乌托邦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最后,乌托邦的实现需要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尽管现实可能会充满挑战和困难,但我们不能放弃对乌托邦的梦想。
我们要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我们一定能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要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
在乌托邦的梦想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梦想的创造者和实现者。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乌托邦的梦想而奋斗!谢谢大家!。
成见的乌托邦作文_初三优秀作文

成见的乌托邦作文_初三优秀作文乌托邦,是一个幻想中的理想国家,一个完美的社会系统。
在这个社会中,人们没有贫富差距,没有仇恨和争斗,和谐、公平、幸福是人们每天的生活常态。
现实世界总是充满了各种问题和冲突,实现乌托邦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追求和梦想。
在我设想的乌托邦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而友爱的。
在经济方面,我想实现财富均衡分配的理念,让每个人都能够共享社会资源和福利。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发展机会。
这样,人们不再为了钱而争斗,也不再有贫富的差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得以实现。
在政治方面,我设想的乌托邦是一个实现民主与平等的社会。
每个人都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参与到国家的决策和管理中。
政府必须时刻倾听人民的声音和意见,无论是大事小情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原则。
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以防止腐败和滥用权力的现象。
所有人都能够享有公正和公平的法律保护,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制裁。
这样,人们才能够享受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在文化方面,我设想的乌托邦是一个推崇多元文化的社会。
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信仰,没有任何歧视和偏见。
不同的文化、宗教、语言、习俗都能够和谐共存,相互包容和尊重。
人们通过互相了解和交流,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彼此,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教育的机会,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
在环境方面,我设想的乌托邦是一个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社会。
人们尊重大自然、爱护环境,致力于减少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这样,人们才能够拥有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这个乌托邦可能只存在于我的想象之中,但它也是我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
虽然实现乌托邦是非常艰难的任务,但我相信只要人们共同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是完全有可能的。
初二散文:孤独乌托邦

孤独乌托邦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二散文的孤独乌托邦,欢迎阅读。
“只有上帝和野兽才喜欢孤独。
”——梁实秋。
我喜欢孤独,我不是上帝,那我只能是野兽了!诚惶诚恐地活了大半辈子,结果自己连人都不是,甚是悲哀!转念一想,自己恐怕连野兽都不如,野兽不惧黑暗,可我在黑暗中感受到的却是冰冷的颤栗。
有此一说,其实是对梁老先生文章的断章取义,他的文章并非此意,通篇论述的是“我们凡人,如果身心健全,大概没有不好客的。
”该文阐述的是各种好客、待客之道,也就是“人都是好客的,并不喜欢孤独”。
可我确实感受到了孤独,也对孤独意境产生了偏好和向往,这又何故?难道“身心不健全”?其实,人或多或少都有某方面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只是因学识体系的不足或碍于面子缘故不予认可罢了,因此,喜欢孤独、享受孤独也就无以为怪,不足为奇了,大可不必惊诧和困扰。
当困惑不被认知,心绪不被理解时孤独便袭上心头,当才学不被认可、思绪缺乏共鸣时孤独便弥漫心间,人内心总有些秘密不可为外人道也,即便是你最亲近的人,此时,也只能以孤独的方式去排解、去消蚀落寞的压力。
有人说孤独是天堂、也有人说孤独的地狱;有人说孤独是魔鬼、也有人说孤独是天使,可我觉得孤独是一盅清茶、一本旧书、一曲梵音,孤独是碧波汪洋中的一叶轻舟,安然、随性;孤独是天山雪脉中的一株雪莲,清溢、桀骜;有人说孤独是凄冷、是寂寞,也有人说孤独是悲哀、是无奈,可我觉得孤独是一种心境,是暴风雨过后的恬静,是沙场惨烈后的与世无争,孤独不是退怯、不是沉沦,孤独是一种淡然的心态、是一种优雅的诠释。
有时孤独是一杯浓烈香醇的蓝山,在提琴与键盘的音律中品味着甘涩与苦楚;有时孤独是一杯甘甜清烈的山泉,在疲倦与烦乱时浸润着即将枯竭的心际;有时孤独是一杯热辣的白兰地,在悲切和痛楚时品读着世间百态。
人要学会理解孤独,享受孤独,在这个世态纷争的社会里各种困扰和压力无时无刻不在蚕食着人的心智和秉性,孤独是心灵的避风港,孤独是心灵的乌托邦,可以在孤独中清理纷乱思绪,在孤独中撷取智惠灵感,可以在孤独中释放淡淡的相思,可以在孤独中排解悠悠的眷恋。
一个乌托邦人的自述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 元,因此我们也更注重对于 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教育方 针,在我们世界,我们开设 了许多课程,从普通的数学, 物理,哲学,大到工程设计, 飞机制造,小到出租车驾驶 员,每一个行业都能在学校 找到,都有相应的课程。
与此同时,我们世界有着数不清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覆盖面也很广,从 天文,地理到哲学,艺术,只要你想的到,我们的图书馆里就有。当然, 更重要的事,我们的图书馆对所有人免费开放,借阅书籍时你只要用自己 的身份证就行。依托科技的发展,我们早已经实现了完整的图书网,你完 全可以就近选择图书馆将你的书籍归还,这就省去了很多麻烦。
教育
1 人人有学上,人人上学免费 2 因材施教,根据个人不同制定不同 方案 3 各个图书馆免费开放,所有人都能 免费借阅
我们同时十分注重教育,因此 我们早已实现了人人有学上, 人人免费上学的目标。所有人 只要你想上学,你都可以享受 高质量的教育。同时,我们也 早已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这 样就保证了教育的公平。我们 免除了学生一切费用,每个月 还给他们一定补贴,同时,对 于成绩优异的学生会有奖金, 这个倒是和你们现在的教育制 度有点相似(指的是我们现在 的教育制度)
我们也做到了以人为本的经济理念,我们的国有企业只会把利润的一小部 分留下作为企业的流动金,其余的大部分利润都投入到了人们的社会保障 体系中去了。随着我们世界经济的发展,更多比例的资金会投入到人们的 社保中去,到时候,人们就不用为自己的生活担心了。
听完这位乌托邦人的自述,才知道要达到那样的 世界有很长路要走…………….
同时,为了真正让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我们已经取消了各项诉讼费,律师 费等等费用。申诉人要做的只是拟定一份申请书,如果我们的律师团队认为这个案件 有必要立案,那么就会排出相应的律师与当事人沟通了解更多内容。这样一来,更多 公民得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不会因为支付不起高昂的费用而放弃维权。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孤独心灵史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孤独心灵史我的理想主义从小就开始萌芽。
我看到身边的不公和不平等,深深地觉得这些不应该存在。
我经常会想象自己是一个英雄,能够拯救世界,让每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这些想象往往遇到现实的挫折,让我感到失望和无助。
在校园里,我见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理想主义者,我们一起讨论社会问题,一起制定行动计划,但实际上我们的行动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我们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道理,但回到现实中却很难实践。
很多人说我们是一群 utopian(乌托邦)主义者,但我却认为utopian 是一个太遥不可及的目标,我们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这样一个框框里,而应该努力让我们的理想变成现实。
我尝试过去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希望通过实践让我的理想落地。
但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能力很有限,并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最终也只能默默地观察着世界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意识到理想主义是一种孤独的精神状态。
周围的人往往无法理解我们的想法,甚至可能会嘲笑我们。
他们会说我们是幼稚的孩子,远离现实,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真的需要一个 utopian 的理想主义者,才能够变得更加美好。
然而,孤独也是一种可以产生力量的状态。
我的理想主义虽然让我感到孤独,但也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即使在遭遇挫折和困难时,我也能够继续前行,因为我知道,我的理想不仅是我的梦想,也是这个世界的需要。
因此,我的孤独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状态,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我在追逐自己的梦想的时候必须面对的困境。
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理想主义者,我们一起为实现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为什么人人都要反乌托邦

为什么人人都要反乌托邦乌托邦的社会剥夺了人本应有的权利,所以这个社会是不美好的。
首先,乌托邦的社会剥夺了人自由选择的权利。
其原因在于“自由选择”意味着地位、阶级的跨越,而这种跨越意味着矛盾与冲突的产生,这正是“和平社会”所不需要的。
回顾历史,曾有多少国家的人民为了反抗“君主权威”,为了跨越被压迫者和压迫者的阶级而发动战争,其结果便是使社会动荡不安。
正是因为如此,《美丽新世界》中乌托邦的社会制定了等级森严的阶级,没有人有权利选择自己处于什么阶级、过什么生活,这一切都是在人出生之前便在程序里写好的。
而一旦一个人的行为与阶级背道而驰,则会被视为“重点关注对象”。
伴随着社会稳定的到来,人民失去了作为人所理应拥有的权利,这难道不是一件应该被抵制的事情吗?其次,乌托邦的社会剥夺了人民获取真相的权利。
从出生开始不同阶层的人们就被灌输“自己的生活”多么好,别的阶层的人“生活多么差”。
但其实,这种灌输隐瞒了事实的真相,隐瞒了高阶层人的生活同样美好、甚至更加优越的事实。
为了社会阶层的稳定而隐瞒可能使社会动荡的信息,这对社会有益,但磨灭了人得知真相的权利。
再者,乌托邦的社会剥夺了人民感受不同情感的权利。
在书里的社会中,人们拥有无限的快乐,也被要求只能拥有幸福、快乐的情感。
当一个人感受到强烈的悲伤、痛苦时,完全可以通过一种类似兴奋剂的药剂来忘却。
这样的结果便是使得人们不再感受到痛苦,快乐变得轻而易举,幸福也变得廉价。
与之相区别的就是“渴望”和“激情”愈加稀有。
不仅如此,乌托邦的社会还限制了人的能力的发展。
在生理能力方面,人们的抗欲望能力退化严重,只能拥有“婴儿”的欲望。
在心里方面,人民的情趣变得庸俗不堪,只寻求肉体上短暂的快乐,精神世界极为匮乏,远不及从前。
说了那么多,其实都想换不同角度来解答我开头提到的问题:为什么有人要“反乌托邦”?因为乌托邦的社会剥夺了人的权利,亦限制了人的能力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世说新语》是一部:具有争议文体的书,这个我暂且不谈,只是紧着《任诞》来谈一下。
篇幅短小是它适合做床头书的优势,适合随时中断性的阅读。
《任诞》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第二十三门,记载了魏晋名士作达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
任诞指任性放纵,名士们主张言行不必遵守礼法,凭禀性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认为这样才能回归自然,才是真正的名士风流。
在这种标榜下,许多人以作达为名,实际是以不加节制地纵情享乐为日的。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说:“醉里不知谁是我”和“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避祸自保在古代社会是很重要的生活艺术,伴君如伴虎啊!关键词:世说新语任诞宝典有人说,历史上就那么几个好时代,谁遇到了就是谁的运气。
我不知道,处于魏晋时代的他们是不是认为自己的时代就是那个幸福的好时代。
但无疑,我们是很幸福的人。
在这个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成名的时代,他们留名千载,就给我们提供了通往成名之路的“宝典”,我们紧紧握在手中,吃饭时谈经典,睡觉时梦经典,跟朋友、家人聊经典,在商场买经典,总之,只要坚持不懈,总会名垂史册的。
因为我们有必胜宝典——《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中的篇幅其实都很短——绝对是一本非常好的床头书,不仅可以随时拿起来随时放下,还可以欣赏名士风流,获得宝贵的成名经验——有的甚至只有一句话。
但是,说起来话可就长了。
试以《世说新语•任诞》篇为例从以下两方面略加分析。
任诞,就是人性放纵的意思。
还可以说成是“率真通达,恣情任性,不拘礼俗,放达不羁”的魏晋风度,但更多的是一种在血腥恐怖的社会形态里借以避祸自保的生存方式。
一、“醉里不知谁是我”葛洪在《抱朴子•酒戒篇》中说:“夫酒醴之近味,生病之毒物,无毫分之细益,有丘山之巨损,君子以之败德,小人以之速罪,耽之惑之,鲜不及祸。
世之士人,亦知其然,既莫能绝,又不肯节,纵心口之近欲,轻召灾之根源,似热渴之恣冷,虽适己而身危也。
小大乱丧,亦罔非酒。
”现在我们一看到酒直接的联想就是醉酒驾车、酒后失言,以酒乱性等等,然而,在历史上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酒却是风流名士的象征,那些留名的名士正是借酒而生存。
且看他们与酒的关系:“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
人或讥之,答曰:‘胜公荣者,不可不与饮;不如公荣者,亦不可不与饮;是公荣辈者,又不可不与饮。
故终日共饮而醉。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沽酒。
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
夫始数疑之,俟察,终无他意。
诸阮皆能饮酒,仲荣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
时有群猪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
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
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耶?’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木匠的儿子于连去给市长当家庭教师,曾很紧张地问,自己与谁一起吃饭。
这些名士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却以如此方式嗜酒,“刘公荣与人饮酒,杂秽非类”者有之,与猪共饮者有之,“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的不求身后名者有之,更有狂人阮公为饮酒做官,醉酒之后就睡在美貌的沽酒妇旁,他还让刘公荣站在旁边看着自己和王戎共饮,风趣地说:“胜过刘公荣的,不能不和他喝;比不上刘公荣的,不能不和他喝;唯有刘公荣,可以不和他喝酒。
”这些人也蛮可爱的,所谓一物降一物,刘公荣可以以祭酒神为名让妻子准备酒肉而自己大快朵颐,却对阮籍无可奈何。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言,这一时期“两汉经学崩溃”思想继先秦诸子之后第二次表现出异常的活跃。
而这个时代确实是有些动荡的,但也正是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即“社会日渐动荡”,“经学崩溃”,“战祸不已”,“疾病流行”时开始对自己的“生命、意义、命运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这个时代人开始“觉醒”有了自我的意识,然而所处的时代礼教被破坏的不行了,“兼善天下”是不行的了,只好“独善其身”。
比如阮籍如此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晋书•阮籍传》:“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这种以醉态为常态的做法看起来有点不务正业,其实,内心有着极大的痛苦,正如他自己所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
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为此,借酒消愁实在是无奈之举,因而他也就理所当然地拒绝儿子阮浑加入他们的行列。
鲁迅先生说:“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
”并且认为他们看似是礼教的破坏者,实则是“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
为了活着,我们常常得委屈自己甚至苟且、屈辱地生存,对于我们自己所深爱的东西也只能以另外的看起来荒诞的方式来爱护甚至是缅怀。
所以,这些爱喝酒的人浸淫在“杜康”的迷醉里,暂时忘掉自己,忘掉生活,忘掉所有让自己“心焦”的人人事事,正是,喝酒的理由有千千万万个,而没有一个理由是戒酒的。
也许,辛弃疾的词《念奴娇•赋雨岩》可以稍“近来微注解一下这些不管饮酒的方式而只是耽溺在醉酒的状态的人们的行为和些许的心思: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
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廓。
并寻竹泉,和云种树,唤作真闲客。
此心闲处,不应长藉丘壑。
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
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
冷露风高,松梢桂子,醉了还醒却。
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著。
”除此而外,即为生存而使自己处于迷醉中借以远离尘世,解脱精神,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由于当时的时代盛行吃药。
自从何晏开了吃“五石散”的先河之后,很多人都开始吃药,估计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学习“超女”或者明星吧。
据鲁迅先生说,他们吃了这种药之后便需要散步称之为“行散”,走了之后要发热,发热之后又发冷,发冷时要吃冷食,用冷水浇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冷饮洗冷水澡,他们还真是时髦又能折腾)但需得饮热酒。
虽然他们热爱礼教,但为“名士”计,(鲁迅先生认为是“为生命计”)也就顾不得那许多了。
所以可以“居丧无礼”,王佛大叹曰:“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
”吃药之后,不饮酒会有生命危险,形神当然要分离了。
《任诞》中还有一篇,我觉得是他们饮酒的一个很重要的时代的自证。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总之,魏晋名士如此这般,一方面是为了躲避政治上的迫害,不做司马氏的言臣,另一方面就是成为当时的名士。
恐怕后者所占比重还更多些,这样正好说明魏晋不仅仅是“文学自觉的时代”更是人的“觉醒”时代。
然而“由于残酷的政治清洗和身家毁灭,使他们的人生慨叹夹杂着无边的忧惧和慎重的哀伤”因而只能借着名士风流(吃药和饮酒)来使自己看起来不守礼法,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
二、“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现在的我们往往急功近利,不论做什么都会权衡再三,看是否值得,然后去做。
因此,很多事情因为被想得透彻,因为有着鲜明的目的性做起来就缺少了率真和乐趣,现代社会上的人都是在理智上走了很远的人,我们回头看看古人。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凌濛初曾经评论说:“读此每令人飘飘欲飞。
”而我每次读它则是满心的欢喜和无限的心向往之。
王子猷,即王徽之,是鼎鼎大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在《晋书•王羲之传》中记载,他“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
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
’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冲尝谓徽之曰:‘卿在府日久,比当相料理。
’徽之初不酬答,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
’”这样的人也许会是一位好兄长或者好朋友,但应该不太会是一位好干部。
他的性格不适合,所以为官数年便辞官归隐于会稽。
雪夜访戴的事情发生在归隐期间,即在山阴,他的朋友戴安道住在剡溪。
山阴“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而王徽之又是很喜欢竹子的,住在此处正是相得益彰。
冬天的某个夜晚,下了一场雪,王徽之醒来之后对雪饮酒,“三杯两盏”之后,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来:“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名士也寂寞,一个人边喝闷酒边咏诗,当不能自得其乐,所以乘舟去看自己的朋友,可是经过一夜终于到了之后却又不去见人直接回去了。
这让我们这些不论做什么事情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情何以堪啊!“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只能如此来说了,其他任何语言都苍白无力说不清也道不明。
《任诞》篇中,有用酒来标榜的也有率性而为的,不论哪样都是出自于自我生命的意识,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判断的,也许可以说成是“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精神”,因此才会穿越时代的洪流,在历史车辙的印迹中凸现出来,与我们面对面,和我们的生命共鸣。
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他们潇洒飘逸的态度竟然是产生在魏晋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我们也需记得他们内心深深不可消除的巨大恐惧和忧患。
也就是说,终其一生,他们并没有身心如一地洒脱过。
但他们的方式又值得我们今天的人思考,我们的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我们是要用各种现代化的方式不择手段地成为流星般的“红人”还是要成为经得起时间洗涤的真正的名垂青史者?《世说新语》果真是名不虚传的成名宝典啊!参考文献:【1】刘义庆著,朱碧莲沈海波译注.世说新语(下册).[M].中华书局2011年5月【2】李泽厚.美的历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2009年7月【3】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4】刘占召.王羲之传.[M].东方出版社2009年1月【5】葛洪.抱朴子•酒戒篇(晋).[M].中华书库<p align=right>马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