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黑色幽默论文

合集下载

英美文学里“黑色幽默”赏析

英美文学里“黑色幽默”赏析

英美文学里“黑色幽默”赏析英美文学里“黑色幽默”赏析本文对英美文学中的“黑色幽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欢迎各位英美文学专业的同学借鉴!摘要:“黑色幽默”是西方文学流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反理性的哲学思想与社会思想相互融合的结果,具有明显的时代背景,是作品所处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

关键词:英美文学;黑色幽默;艺术价值;赏析“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作为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黑色幽默”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非常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主要的代表作品包括《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五号屠宰场》、《万有引力之虹》以及《等待戈多》等。

“黑色幽默”小说突出的往往是人物以及其周围环境的荒谬和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来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并且通过放大、扭曲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呈现畸形状态,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但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本文主要通过列举以上其中三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对文章中“黑色幽默”的创作风格进行细致分析。

首先要评析的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名作《第二十二条军规》。

这部作品曾被西方评论界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好的一部小说。

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创作背景,描写的是一个美国空军大队驻守在地中海“皮亚诺扎岛”上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作品中的主人公飞行员轰炸手约翰・尤索林,这是一位满怀正义、具有爱国热情投身战场,并屡立战功后被提拔为上尉的人物。

但是驻守大队的司令官卡斯卡特上校却扮演着一个急功近利、阿谀奉承的角色。

卡斯卡特上校一心想当将军,为此,一次次的给部下增加轰炸飞行任务,甚至不惜用部下的生命帮助自己晋升。

而约翰・尤索林则亲身经历着这一虚伪、荒诞、残酷的现实,他逐渐感觉到这一切只不过是当权者升官发财的把戏,而自己则身处于一个极其凶险的环境之中。

关于黑色幽默论文

关于黑色幽默论文

幽默我们都懂,但什么是黑色幽默呢?“黑色幽默”西方评论家又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从文学上讲,“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

通俗的说即“含着眼泪讲笑话”。

约瑟夫·海勒被公认为“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

他赢得这样的地位是因为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开创了人们后来称之为“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先河。

在美国“第二十二条军规”也成了“无法摆脱的困境”的代名词进入了美国人的日常语言。

“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小说是作者刻意反映的东西,主人公约塞连是美国在地中海空军基地的一名轰炸手,他的生活唯一的就是逃避作战飞行,而不愿意卷入这场“卑鄙龌龊的战争”用开小差来以此来与这个世界作微弱的抗争。

在这个空军基地里的小小世界,这里一切都是不可理喻,令人绝望。

这里发生的荒唐事一个接一个,关于作战飞行次数的规定没有一点严肃性,可以被任意增加;一个大活人被宣布已经死了,而一个明明已死的人在官方的名单却还活着;那个梅杰少校只有当自己不在屋子里的时候才允许部下进屋去见他;根据规定,只有从来不提问题的人才可以在开会时提问。

关于第二十二条军规是这部小说的最大的幽默,它的实质,约塞连和丹尼卡医生进行的一次谈话对它作了一个很好的解释,约塞连问丹尼卡医生:“奥尔是不是疯子”“他当然是疯子”,丹尼卡医生说。

“你能让他停飞吗?”“当然可以。

不过,先得由他自己来问我提出这个要求.规定中有这一条。

”“那他干嘛不来找你?”“因为他是疯子”,丹尼卡医生说。

他好多次死里逃生,可还是一个劲地上天执行作战飞行任务,他要是疯子,那才怪呢。

当然,我可以让奥尔停飞。

但,他首先得自己来找我提这个要求。

“难道他只要跟你提出要求,就可以停飞?”“没错。

让他来找我。

”“那样你就能让他停飞”,约塞连问。

“不能。

这样我就不能让他停飞。

”“你是说这其中有个圈套?”“那当然。

”丹尼卡医生答道。

“这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

凡是想逃脱作战任务的人,绝不会是真正的疯子。

论黑色幽默的美学意蕴-精选文档

论黑色幽默的美学意蕴-精选文档

论黑色幽默的美学意蕴一. 黑色幽默的起源“黑色幽默”文学产生并盛行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美国,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根源。

战后由于冷战格局的形成,再加之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及盗窃、凶杀和色情的泛滥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使人们对政治和社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失望,感到世界的冷漠和社会存在的荒谬。

这种抑郁、沮丧及绝望的社会心理使一代人从各种社会灾难中产生绝望感,又表现在文学领域里,那便是“黑色幽默”作品的诞生。

二. 黑色幽默的文学特征第一. 即滑稽可笑又令人恐惧的幽默形式:黑色幽默小说的特点“黑色”是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是指有自由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嘲笑态度。

它的荒诞不经、冷嘲热讽、玩世不恭之中包含了沉重和苦闷、眼泪和痛苦、忧郁和残酷。

第二. 存在主义式的荒诞观:用荒诞的手法描绘荒诞世界疯狂的本质。

人类如何面对这样的世界,使之变得具有价值,是“黑色幽默”作家们竭力要探索的问题。

第三. “反英雄”人物与“反小说”的形式“黑色幽默”作家笔下的主人公怀疑、否定传统的价值观,有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甚至嘲笑自己曾经所尊重、所建树的一切,常常是一些行为乖僻、思想古怪的猥琐人物,被生活扭曲得变态,在现代社会中心灵饱受创伤。

三. 黑色幽默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第22 条军规》小说以二战为背景,故事发生在意大利附近皮亚诺扎岛,岛上驻扎着美国空军的一支轰炸中队。

主人公轰炸手尤索林上尉厌恶战争要求复员回国,但是第22 条军规的存在使他无论如何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在飞了70 次后他终于明白军规是个圈套,是个骗局,于是驾机向中立国瑞典逃去。

作者从社会生活和切身体验中发现,无论战时战后,美国人都处在一种不可捉摸又无所不在的异已力量胁迫之下,岌岌惶惶而无可奈何。

就虚构了“ catch - 22”这一寓言形象,定名“军规”,既使它更具令人畏惧的强制性,又使它跟世界荒诞的极端―战争紧相关联。

而“ catch ”的原意就是陷阱、圈套。

黑色幽默文学论文

黑色幽默文学论文

黑色幽默文学论文黑色幽默文学论文内容摘要: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兴起于美国的文学流派,约瑟夫·海勒发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在“黑色幽默”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作品以喜剧形式表现了悲剧内容,塑造尤索林这个反英雄人物,采用“人像展览式”写法,以人物的姓名或称呼作为标题,描写了40多个人物。

关键词:黑色幽默喜剧反英雄人像展览式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兴起于美国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美国作家弗里德曼把十余篇美国作家所写的作品收集在一起,出版了一部小说选集。

由于这些作品都是以喜剧形式表现了悲剧内容,所以,他把书名定为《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文学自身并没有组织,没有刊物,没有人发表过纲领性的宣言。

它的基本特征是:在思想上,大多数黑色幽默作家都关注现实,对现实的荒诞感有一种深沉的痛苦和恼怒。

所谓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

它以表面上轻松、开玩笑,实则用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深沉而恐怖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小说的主人公往往是性格乖僻的“反英雄”,情节结构具有非逻辑性。

约瑟夫·海勒发表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在“黑色幽默”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一、悲剧性的喜剧黑色幽默盛行于美国是有具体原因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冷战”在人们的心里产生极大的阴影。

这种阴影还未消除,美国政府又发动朝鲜战争,随后又介入越南内战,美国国内矛盾重重: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席卷社会的角角落落,再加上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苏联卫星上天给美国人造成的心灵震撼,使人们更深地陷入精神危机之中。

约瑟夫·海勒在二战时被应征入伍,成了一名空军投弹手,这段经历为他以后创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这部小说中一些主要的思想都来源于海勒当年的亲身感受。

而作为黑色幽默小说派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也充分体现了黑色幽默派的写作特色,不光是表现当时人们思想情绪,而且也开拓了美国文学的一条新路。

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英语学位论文

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英语学位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A Brief Study on Black Humor inCatch-22 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学院:外语学院专业:英语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ContentsEnglish Outline (I)Chinese Outline (II)English Abstract (III)Chinese Abstract (IV)Chapter I Introduction (1)Chapter II General Explanation of the Black Humor (1)Chapter III An Brief Introduction to Joseph Heller (2)Chapter IV Black Humor in Catch-22 (6)Chapter V Conclusion (11)Works Cited (12)目录英文提纲 (I)中文提纲 (III)英文摘要 (IV)中文摘要 (V)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黑色幽默简介 (1)第三章约瑟夫.海勒简介 (2)第四章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体现 (6)第五章结论 (11)参考文献 (12)Thesis statement: This paper makes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black humor in Joseph Heller’s catch-22 aiming at deepening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black humor and catch-22.Chapter I IntroductionChapter II General Explanation of the Black HumorChapter III Brief Introduction to Joseph Heller3.1 Heller’s Life3.2 Heller’s Writing Style and Works3.3 Heller’s Catch-223.3.1 The Background of Catch-223.3.2 A Gist of the NovelChapter IV Black Humor in c atch-224.1 The Description of Main Characters4.2 The Theme of the Novel4.3 The Structure of the Novel4.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Chapter VI ConclusionWorks Cited论文主旨:本文通过分析约瑟夫.海勒的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加深读者对这部作品以及黑色幽默的理解。

英美文学中的理性主义和黑色幽默及现实意义浅析

英美文学中的理性主义和黑色幽默及现实意义浅析
科 蒜江— 技信恩 — 龙— —
文 艺 传f ff 媒
白 巧 灵
英美文学中的理性主义和黑色幽默及现实意义浅析
( 河职 业 技 术 学院 , 南 漯河 4 20 ) 漯 河 602
摘 要: 对英美文 学的理性主义和黑色幽默所 包含的哲理进行 了深刻分析, 并以典 型作 品为例深刻揭 示了作品描述 的现象对人类社会发展具 有重要 的现 实意义和警 示作 用。 关键 词 : 性 主义 ; 色幽 默 ; 理 黑 社会 现 实 ; 物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 、 一个国家价值观 的综合 对 后 工 业 社会 的 “ 深度 ” “ 心 消 解 ” “ 感 政治 、 无 、中 和 情 经济和社会架构 。 重新复原被捣碎 的玻璃 体现 , 而文学则是文化的载体之一 , 属社会意识 消逝” 现象的一种拯救 。 深刻地揭示了一个后工 谈何容易 ! 现在看来 , 即便是布什政府及布什本 形 态之艺术范畴 。它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 业 的“ 荒原 ” 会 , 而 , 对 满 目疮 疾 的后 工 业 人 , 社 然 面 如今不知不觉 中也难以摆脱第 2 2条军规的 来 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的一种艺 文 明, 他始终保 持着乐观 、 积极 的态度 , 具有一 束缚了。通过第 2 条军规这个象征 , 2 美国士兵 术。 以不同的形式 作体裁) 或风格表 现和再现 种“ 情感信念 ”小说渗透着一种乌托邦情怀 , , 表 看到了美 国社会充满了谋杀和腐败。在现实社 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 活,表达社会生活 现了一种文学理想主义。 在一个消费至上 、 娱乐 会 中我们 可以看到战争、美 国社会及其 官僚机 和心理活动I l l 。英美文学充满着理性主义 , 乃至 至死、 道德滑坡 的时代 , 贝娄对精神 的关注 、 对 构的荒诞 、 疯狂和不可理喻。 于我们生活的现 对 黑色幽默, 对照人类社会 的当今现实 , 使人们更 精 神家园的追寻和敢 于直 面人类灵 魂的精神 , 实社会何尝不存 在大量的黑色幽默呢。承受高 好的理解认识 人类世界 的行为 ,仍然具有深 刻 以及他开出的救赎方案 ,无不显示了一代文学 房价之痛 的民众 ,在享受着具有国民经济支柱 大 师 的 人 道 主 义关 怀 。 的 现实 意 义 。 产业 地位 的房 地产蓬 勃发展 拉动 的高 速 G P D 1 英美文学 的理性主义 2英 美 文 学 中黑 色幽 默 带来 的“ 乐” 欢 的时候 , “ 也 享受 ” 做房奴的哀 着 荚 美文学 中理 性主 义代 表作 家 索尔 ・ 贝 “ 色 幽默 ” 2 黑 是 0世 纪 6 代 风 行 美 国 的 怨 ,大人 物需要 G 0年 DP装点 门面 ,小人物需要 娄, 其作品充满了对人类社会的理性思考 , 描述 个 现代 主 义小 说 流 派 ,在 二 战 以后 的西 方 文 G P做升迁的理 由,房价下来 了, D D G P就要下 的消费主义和拜金现象的社会根 源、所表现的 坛 上 占有 重 要 的地 位 。 被 称 为 “ 又 绞刑 架 下 的 幽 来 , 这不是黑色幽默吗? 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说 美 消 费社会背景下人们身上所体现 出的物质追求 默 ” “ 难 临 头 的 幽 默 ”1 黑 色幽 默 所 创 立 了 过 , 或 大 1 3 。 人类社会有两种荒唐的现象 : —是机器看来 它以荒诞消解了传统喜 愈来愈像有生命的东西 ,一是生命 有机体越来 和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 以及 由此导致的精神危 种独特 的情感模式 , 机 。贝娄对后工业 社会人类生存 困境的揭示首 剧 的滑稚 ,以沉痛的无 可奈何的苦笑替代 了传 越像机器 。人类对 机械化 即人的异化 的主要表 先表现为人 的“ 物化” 。更 多的人死于心碎》 日《 则 统 喜剧轻松开怀的笑;以荒诞消解了传 统悲剧 现形式很早就表现出担忧 。黑色幽默是在用特 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后工业社会 的消费 图景 , 表 的严肃性 ; 以绝望的渗笑替代了悲剧的痛感 , 大 殊 的笑来唤醒人们 的警惕 ,去思考人生的终极 现了 “ 以消费为灵魂”的后工业社会人们 的生 悲转化为大笑 ;把 人物 的悲剧抗 争精神转化为 意义 ; 希望人们去挽救社会 , 至少在震惊之余可 活, 以及那些异化 了的“ 向度的人”对享乐主 无可奈何 的认命宿命精神 ; 单 , 它用笑来表现悲惨 , 以使人们清 醒地认 识到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 。 义 和消费道德观进行 了鞭挞 , 并将 消费主义的 悲惨情结则借荒诞戏谑加以渲泄;这就形成了 乃至世界各个国家今天的社会现实。 批判 提升到了文 化的维度和人文关怀 的高度 。 种不同于传统悲剧和喜剧的新 的艺术情感类 3 论 结 如《 赫索格》 深刻地表现了后工业社会人的异化 型。 它有 悲, 但却是 以笑为悲; 它有笑 , 却是至悲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 2 世纪 1 年了,人类 1 0 “ 物化” , 了人与 自我、 感 表现 人与人 、 人与社会、 的笑、 渗烈的笑 。 当时的美国是一个社会物质财 所 面临各类难题一个也没得到解决 , 反而 问题 人与 自然等种种异化“ 物化 ” 关系 。 在他 的笔下 富相对丰富而精神信仰却严重缺失的时代 。社 越来越多 , 诸如环境 、 能源 、 粮食、 乃至战争与和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让人与 自然的关系变成 会 意识可谓像沸腾的大海 ,狂浪猛作 ,翻浪不 平 问题 。人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思索解决问题 了一种消费关系 ,让人的关系失去了亲情 与爱 止 。有文化评论家甚 至把这段时间称为美 国历 的办法 ,回过头来看看英美文学 中的一些经典 情。可以说作品是对这种不再和谐的关 系的一 史 上的荒诞 时期。 这个时期 的美 国人 , 他们都对 作品 , 中的理性主义和灰 色幽默无不早 巳昭 其 种悲悼 。表现了人们对成功( 即名利、 地位) 的追 当前的现实处境和前途命运惶惶 不安 ,浮躁的 示了人类今 天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的答案。只是 逐, 以及 由此造成的悲剧 。在一个由 G P决定 情绪也与 日 D 俱增 。 在这样 的社会背景下 , 作家只 那些 自以为是 的政客们,对这些昭示置若 罔闻 切的时代 , G 以 DP来代表所 谓生产力 , 代表 有通过~种病态 、 自嘲 、 可笑的幽默手法来排除 而已。 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 何来和平与发展 的 社会进步与否 的时代 ,在一个 以金钱来衡量人 他们 心中的不满 、 愤怒和绝 望。 当今世界仍不太 人类 主题?在利益面前,理性主义成 了人类妄 的价值的时代 , 贝娄小说无疑是一部话剧。 人人 平 , 重新评价黑色幽默小说对唤起人们的 良知 、 想 , 灰色幽默是一种永恒 的长笑。 为 了金钱而活着 , 为了名利而活着 , 快乐吗?媒 提醒人们认 识战争的危害等方面无疑具有重要 参 考文 献 体充斥的是纸醉金迷靡靡之音 ,宣传的是老板 的现 实 意 义 。 【] 1沈莉娟. 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 实意义m. 明星 , 劳动者成了贫穷和愚昧的代名词 。 这能是 美 国著名作家 约瑟夫 ・ 海勒的 《 2 第 2条军 科 技 咨 询 .0 9 . : 3 24 2o NO1 2 — 4 4 4 进步的标志吗。 每个人仅仅是为 了拉动 G P的 规》 D 是黑色幽默 文学流派的一部经典著作 。 所谓 [】 2籍贯红. 行走在历 史与现 实之 间『 】 州: D. 杭 浙 消费者 , 是影响 G P的一个微小 因子 。贝娄作 “ 2 D 第 2条军规 ” 实际上就是一个圈套 ( th: c c )认 江大学 ,o 98 1 . a 2 o:— O 品揭示 了人 的价值被“ 物化” 恰恰是 当今人类的 为 自己有精神病的军人必须由本人提 出申请停 f] 莹.黑 色幽 默 ” 3周 “ 浅论 U . 0 (6:2 3 . 1 0 93 ) — 3 2 3 悲剧 。他认为科技进步并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幸 飞 ;但是能够提出 自己有精神病不能飞行的军 【】 4雷红琴. 论黑 色幽默独创 的艺术情感模式Ⅲ. 福和快乐。 贝娄对科技进步与专 家制度 的质疑 , 人又说明你思路清醒 , 不许 停飞。 任你怎样努力 外 国 学研 究 1 9 () 3 4 . 9 81: - 7 4 契合了当今物质丰裕的社会状况下人文精神的 也不可能从它的束缚中摆脱 出来 。“ 军规” 的巧 衰微、 人们 的幸福感 缺失这一现象 。 贝娄还对后 妙之处 就在于它虽不是 白纸黑字 写下的条文 , 工业社会科技的进步 和文 明的演进与文化的衰 但却 又无处不在。 无人清楚 它, 但却无人不感 到 落之问的关系作 出了深刻的反思。儿部小说 邹 它 的存在。 当它化作具体 内容时则 诡诈多端, 可 表现 了他对人类 一些永恒的哲学命题 的思考 , 却没有人能奈何得 了它 。它所描写的场景在现 表达 了他对人类 的前途 、 命运、 道德 、 精神状态 , 实生活巾的体 现就是 当今的阿富汗战争 、伊拉 人生终极 意义等重大问题 的关 注,比如 自我认 克战争等, 战争 的大规模杀伤和破坏 , 把一切都 同、 道德与真理 、 个体与群体等 问题 。贝娄对这 翻 了个 个儿, 希望 的虚妄 、 正义、 道德 的虚伪 , 官 些形而上问题的哲学思考是他对后工业社会 消 僚 政治 的利 己 , 人 的 生 死荣 辱 都 一 览 无 余 。 个 正 费主义和物质主义作 出的回应和反拨 ,也是他 是 美 闰 以 “ 恐 ” 义 发 动 的 战争 摧 毁 了伊 拉 克 反 名 责 任 编辑 : 会 兰 于一一 一 一一一1 2— 8

英美文学中“黑色幽默”赏析

英美文学中“黑色幽默”赏析

英美文学中“黑色幽默”赏析作者:顾瑜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2期摘要:“黑色幽默”是西方文学流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反理性的哲学思想与社会思想相互融合的结果,具有明显的时代背景,是作品所处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问题,本文对英美文学中的“黑色幽默”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关键词:英美文学;黑色幽默;艺术价值;赏析[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02“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刑架下的幽默”,作为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黑色幽默”对现代世界文学有着非常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主要的代表作品包括《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五号屠宰场》、《万有引力之虹》以及《等待戈多》等。

“黑色幽默”小说突出的往往是人物以及其周围环境的荒谬和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来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并且通过放大、扭曲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呈现畸形状态,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但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

本文主要通过列举以上其中三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对文章中“黑色幽默”的创作风格进行细致分析。

首先要评析的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名作《第二十二条军规》。

这部作品曾被西方评论界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最好的一部小说。

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创作背景,描写的是一个美国空军大队驻守在地中海“皮亚诺扎岛”上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作品中的主人公飞行员轰炸手约翰·尤索林,这是一位满怀正义、具有爱国热情投身战场,并屡立战功后被提拔为上尉的人物。

但是驻守大队的司令官卡斯卡特上校却扮演着一个急功近利、阿谀奉承的角色。

卡斯卡特上校一心想当将军,为此,一次次的给部下增加轰炸飞行任务,甚至不惜用部下的生命帮助自己晋升。

而约翰·尤索林则亲身经历着这一虚伪、荒诞、残酷的现实,他逐渐感觉到这一切只不过是当权者升官发财的把戏,而自己则身处于一个极其凶险的环境之中。

美国文学史论文Black humor

美国文学史论文Black humor

美国文学史论文Black humor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Artistic Form of Black Humor --With Catch-22 as an Example Introduction: Since the 1960s, it has been a disturbing time in American social, political, and artistic life. Social concerns have become intense when information begins to explode from different channels now available such as the mass media, television, computers, and satellites. With a marked change in popular awareness, there appeared a marked change in the nature of things like the ideals of democracy, individualism, and the cred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People found the boundaries between fact and fiction obscured or no longer existing. This is a period of changes for the American novel. Traditional realistic narrative techniques were inadequate and falsifying in presenting life.A whole new way of writing would have to be found for the novel. And change was inevitable and was already happening at that time. The postmodern novels do not offer little or nothing of an illusion of reality with a consistent point of view or fairly obvious interpretable levels of meaning. The new experience stimulated experimental writing in those decades. Postmodernism made a huge stride forward.1There were the novel of the absurd, metafiction, and avant-gardism. The first one, the novel of the absurd can be explained as novel of black humor. The notion that the universe is absurd, that neither God nor man, nor theology nor philosophy can make sense of the human situation, was already known to American authors. The modern American novels written by Hemingway the end of the forties and throughout the fifties always treated the theme of “an absurd universe.” These authors and the “absurd” novelists of the sixties represent the absurdity theme essentially in traditional novelistic devices, while the postmodernists tend to regard the conventional novel as “literature of exhaustion.” New devices should be found to reflect the new, astonishing and sickening reality. The 1960s and 1970s was a period in which all people had come to sense that absurdity exists on all conceivable levels of life, and it was the “absurd” novelists who discovered a new rhetoric effective enough to voice that feeling in literature. These novelists responded to the call of the time, and presented a vision of absurdity in what 1have been termed “absurdist” techniques. The novelists of the absurd tend to comically or exaggeratedly imitate traditional novelistic devices. They parody other novels, other styles and forms and take them with highly ambiguous attitudes. They thought that truth and reality are multiple, difficult to capture, and uncertain. And they regard the pretension of traditional form to represent reality as illegitimate and misleading. The novelists intend to upset all traditions and deliberately create confusion in the readers so as to push them roughly into the recognition that the absurdity of the universe does not disappear simply because they have come to terms with it. The universe is chaotic, confused. It is a tragic place to live in. The contemporary novelists offer a kind of comedy which was similar to being grotesque. The tragic absurdity of the human condition is often seen in their works as a cosmic joke. They intend to provoke the readers’ response to the blackness of modern life as laughter, or, laughing in face of a tragic situation. Thus, the novelists of the absurd employ device as black humor (black comedy). Instead of laughing at their characters, these authors take them seriously. But if they do laugh at someone of them at times, it is because they feel amused at their attempt to try to create order in their disordered and absurd world. A sense of grief and pain coming through the laughter, a feeling of frustration and being bottled up often comes up.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materials and some other materials, this paper will try to do some more research and make readers more clear with black humor. In this paper,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orm of black humor will be studied. 1. Characteristics of black humor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will try to discuss some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 of black humor. This paper aims at giving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to make readers clearer of the black humor and more familiar with the novel of absurd which uses the form of black humor to present the world. 1.1 Formlessness and Exaggeration If art is the reflection of reality, then, black humor novelists firstly find out formlessness and exaggeration in art. Since the world is incomprehensible and absurd, its presentation is certainly illogical, irrational, like magnification of a microscope, or formlessness technique of a magic mirror. This presents to us the abnormal phenomenon which can not be seen in normal situation, and lead to the effect of 2absurdity. In Catch-22, exaggeration achieved the point of absurdity, with the typical style of black humor. Since the world is absurd, then the true and false, good and evil, beauty and ugliness lost the conventional standards. Joseph Heller put abnormal people and things as normal in writing, making so incredible things reasonable so that all the normal things become ridiculous and the absurd world is full of humor. In the novel, a whale scientist was conscripted for military doctor, what he can do is talking whales with the sick and wounded. Two soldiers who do not know medical science become assistants of doctors. They painted the wounded people’s teeth and toes purple with gentian violet to treat whatever kind of disease without exception. Heller quietly, solemnly presented all the things as normal to the readers. After the readers grasp its true meaning, they could not help the bitter smile. This formlessness and exaggeration is bitter irony to the U.S. military and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b ureaucratic indifference and absurd act on people. It gives readers a strong sense of humor and absurdity, and the characters’ helpless of the fate and the sad life. 1.2 Funny Satire while Writing Tragedy in Comic Ways Another literary technique that the black humor writers often use is funny satire. While presenting the human in ridiculous and strange condition, its narrative tone is cold and indifferent, and even with ridicule and mockery. Such as in Catch-22 Heller’s accurate and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a soldier as the following: “The soldier in white was encased from head to toe in plaster and gauze. He had two useless legs and two useless arms.” Another passage shows this: “Sewn into the bandages over the insides of both elbows were zippered lips through which he was fed clear fluid from a clear jar. A silent zinc pipe rose from the cement on his groin and was coupled to a slim rubber hose that carried waste from his kidneys and dripped it efficiently into a clear, stoppered jar on the floor. When the jar on the floor was full, the jar feeding his elbow was empty, and the two were simply switched quickly so that the stuff could drip back into him. All they ever really saw of the soldier in white was a frayed black hole over his mouth.” (Heller, Cath-22) With a tone of indifference seems like the description of an antique, the writer 3described details of a person who has been seriously injured out of human-shape, especially the exchange of the two bottles up and down, and description of putting urine as the injection re-injected into his body. It is full of fun, ridicule and satire. The writer made a grotesque, horrible joke, but it is also a provoking joke. 1.3 Narrative in Ways of Fragmentation, Collection of Specime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vel structure, the traditional novel's continued narrative structure disappeared in the black humor writers’ works. Black humor writers generally followed a more fragmented structure, often wrote the novel in scattered fragments. Fragmentation of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collection of specimens is the major feature of black humor writers’ works. (Wu Xiaodong, 2004:109). Catch-22 has 42 chapters without a full story, without the traditional novel's beginning, climax and conclusion. It has no considerable continuity between chapters and chapters, and each chapter can be regarded as the first chapter. It likes a puzzle, and no one can decide which one was the “first one”. The writer regarded the real world as irrational, a mess without logic. It is a loud, crazy and chaotic amalgamation, and absurdity is its most fundamental properties, so the writer can arbitrarily arrange a variety of circumstances. Catch-22 can start from any chapter. This strange arrangement of the structure highlighted the novel’s reflection of the absurd reality. 2. Significance of black humor i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former part, the author introduced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 of black humor. This part will go on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black humor. It may be a step following others’ work; however, the author will try to introduce some clear significance of the form of black humor. 2.1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Exists As everyone knows that social consciousness reflects the social exists, the novel reflects the real world from some perspectives. In the novel, the characters and the plot are in chaotic, messy and crazy way, it reflects the chaotic, crazy and fragmented world. 2.2 Anti-war Function of Black humor Novels In the novel, the disaster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caused by the war can show 4the protagonist’s will to escape from war. In this way, the writer’s aim of protesting against war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disaster and absurdity of military group can be shown in the novel. After reading the story, readers will be disgusted with the war. So the aim of struggling against war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2.3 To Arouse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Ever-changing High-tech In twentieth century, some robots became more and more like human, but some people became more and more like robot. From this, while black humor writers exposing the absurdity and misery of life, the writers also exposed the ever-changing high-tech’s dehumanization of people with writers’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gh-tech and the human’s life.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writers wanted to arouse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ever-changing high-tech. Conclus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black humor,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it. At the first part, the author gives the reader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novel of the absurd, which can be named as black humor novel. The two parts following give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black humor with Catch-22 as an example. 5References: [1] Catch-22 Joseph Heller, [2]阿蒙.从荒诞的嘲讽中透视现实———《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艺术情趣[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3):48· [3]常文革.黑色幽默的典范———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5):108-109. [4]常耀信.美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5]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6]程陵.《20 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学习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郭昌榆.论黑色幽默小说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哲学蕴含[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2):43~44· [8]何震.荒诞的存在———《谁怕维吉尼亚吴尔夫》中的存在主义[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19·[9]李公昭.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10]梁洪兰.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风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79·[11]任淑坤.试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人物异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3):28·[12]汪小林.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3]王卓.美国黑色幽默小说与存在主义[J].济南大学学报,2001,(6):62· [14]吴晓东.20 世纪外国文学专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5]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美文学黑色幽默论文
摘要:黑色幽默是悲剧的基调上的喜剧,通过幽默讽刺的手法塑造了荒诞不羁的人物形象和悲喜交织的情景叙述了现实的丑恶现象,讽刺了现实的同时对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黑色幽默”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是西方文学流派中的重要一个流派,被广泛应用在后来的英美文学中,影响了整个世界文坛,至今仍受到大众的欢迎。

虽然黑色幽默派的作品多是荒诞不经、不合逻辑的内容,但其却很好的讽刺了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它表明了黑色幽默派的作家敢于面对社会现实,并深刻的揭露社会的丑恶于人前,引起人们的深思。

在一定程度,改变人们的心态。

一、英美文学中的“黑色幽默”的概述
“黑色幽默”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最先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在编辑《黑色幽默》中提出,其后,黑色幽默在西方文坛上风生水起,迅速成为西方文学流派中的重要一个流派,并蔓延到整个世界文坛。

至今仍受是世界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到大众的欢迎。

最初,弗里德曼的《黑色幽默》中采用荒诞的手法讽刺现实世界中的痛苦和恐怖。

其后,康拉德提出“黑色幽默”的概念。

和所有新的理念一样,黑色幽默也是先经过了黑夜才迎来了黎明的,在黑色幽默刚刚出现的时期,人们并不能接受认可,直至后来随着黑色幽默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和黑色幽默概念的不断完善,人们才开始慢慢接受并认可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就是借用荒诞、丑恶的“黑色”事物,来表达积极地社会认识[1]。

所以,黑色幽默又被称为黑色喜剧,在喜剧的范畴内,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基调的喜剧,这与当时的社会的动乱有关,是作家们根据现实的社会创作出来的。

后来随着英美文学的不断发展,黑色幽默逐渐成为非常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表现手法[2]。

海勒是黑色幽默流派中的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学代表,其《第二十二条军规》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艺术的哈哈镜和放大镜,荒诞的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让人们一笑同时令人深思。

现代,黑色幽默已经不再局限在文学中,还拓展到影视作品中,受到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欢迎。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黑色幽默人物塑造手法和叙事表现手法
1、英美文学作品中黑色幽默人物塑造手法
英美文学作品中黑色幽默人物塑造手法主要是幽默讽刺手法、反英雄、谬论、夸张和比喻等。

黑色幽默的特征就是采用幽默讽刺手法,其讽刺的艺术处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讽刺,而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将无形的意识变成有形的影像,站在旁观第三者的角度与读者分享客观的社会现象,最终与读者产生共鸣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冯尼格的《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为例,“诚实、勤劳、安份守已的公民如果要求一份活下去的工作,就被看作吸血鬼。

”言语犀利的讽刺了美国的黑暗现实,也正是由于这种痛快淋漓的讽刺才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的讽刺性。

反英雄是黑色幽默文学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

以塞万提斯·萨维德拉的《堂·吉诃德》为例,小说中的堂·吉诃德幻想自己是骑士堂·吉诃德,用骑
士小说的形式讽刺了当时的骑士道精神。

谬论是黑色幽默派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谬论的设置让人们在可笑和滑稽之间反思自己,以《皇帝的新衣》为例,人们畏于皇权不敢说出真相,而单纯的小女孩指出国王没有穿衣服,表面是嘲笑国王的无知,实则是讽刺这个社会上的人们追名逐利的丑态。

夸张则是黑色幽默派作家的必要手法,通过夸张塑造滑稽可笑的人物形象,例如《出了毛病》中叙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等夸张了了现实,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比喻更是黑色幽默的惯用手法,将现实寓言于作品中,从虚拟的描写中折射出扭曲的现实。

2、英美文学作品中黑色幽默叙事表现手法
英美文学作品中黑色幽默叙事表现手法大多采用赘述、不合逻辑的叙述和悲喜交织与反高潮情景的设计。

黑色幽默在文坛中掀起了一场反权威反现实主义的革命浪潮[3]。

赘述本来是写作中的大忌,作家在写作中尽量避免出现的情况,但是在黑色幽默派的写作中,赘述反而能推动全文的矛盾,表现事物的荒诞不经。

例如《皇帝的新衣》就是在文中反复铺垫了新衣是透明的这一事实,与人们的莫不做声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让读者看明白社会的现状、人们的状态,将故事推向了极致的矛盾之中。

黑色幽默之所以是反现实主义的主要是因为其不遵循现实的逻辑。

黑色幽默派的作者经过对语言叙述的不合逻辑的处理,达到人们意想不到的幽默和讽刺的效果。

悲喜交织就是让人们悲喜交加之中体会现实的讽刺与无奈,反高潮情景的设计就是在氛围越来越浓郁、矛盾越来越突出时戛然而止,反而叙述一些荒诞的事物,这样反而使得作品讽刺意味更加浓重,故事更加的幽默。

结束语:
黑色幽默是悲剧的基调上的喜剧,通过幽默讽刺的手法塑造了荒诞不羁的人物形象和悲喜交织的情景叙述了现实的丑恶现象,讽刺了现实的同时对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顾瑜.英美文学中“黑色幽默”赏析[J].青年文学家.2013.2.(02):33-34.
[2] 杨兴芳,梁胜明.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中的现代主义文学[J].社科纵横.2011.12.(12):17-18.
[3] 景虹梅.黑色幽默的喜剧性[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04):1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