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期中试卷

合集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语文试卷-(含解析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语文试卷-(含解析答案)

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笛中闻折柳,______。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

(______《凉州词》)(3)______,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4)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司马迁《陈涉世家》)(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窥谷忘反。

(吴均《______》)(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第一名赏给蓝丝线,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

B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作家斯威夫特的作品,童话色彩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其灵魂。

C.《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骃国游记”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地鞭笞了丑恶的人类社会。

D.《格列佛游记》第三卷“飞岛国游记”中飞岛国的人精通音乐和美术。

(2)《格列佛游记》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格列佛在下列国家的经历,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①勒皮他②利立浦特③布罗丁奈格④慧骃国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3)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来到利立浦特国,恰巧该国正逢内忧外患的双重危机。

你能说说他们的内忧与外患分别是什么吗?(4)阅读下面一个片段,回答问题。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有答案)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有答案)

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期中试卷(有答案)九年级期中考试语试卷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总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3分)(一)积累(共13分)1.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2分)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sù sù地落下。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nì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摘自《大自然的语言》)2.默写。

(8分)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②,摆布采之。

窈窕淑女。

《关雎》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④,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⑤月、露、风、云、花、鸟都能传达大自然的语言,从这种语言中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写成诗歌而传之后世。

请默出这样的诗句:,。

3.名著。

(3分)(1)《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2分);。

(2)请你谈谈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给你的人生启示。

(1分)(二)运用(共10分)4.句子仿写。

(2分)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

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

5.下面是某位同学的片段,用规定的符号在原上直接修改。

(不超过5处)(4分)换用号:补充号:删除号:调位号:在今天,①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比如拥有整个世界。

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

②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是慢悠悠地不雅景赏花心含喜悦,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

③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

④并且,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苏教版

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苏教版

苏州市景范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卷第一部分(26分)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 qi è( )意 ②精su ǐ( ) ③ 一ch óu( )莫展 ④草长y īng( )飞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也。

古人曰:“书中日月长。

”秦汉冷月,唐宋乐舞,明清绝唱,世事仓桑,人生百态,尽展眼底。

在宁静的夜晚,会会曹雪芹,拜访罗贯中,聆听鲁迅深沉的教悔,瞬间完成了心灵的净化。

以书为五,少一分浮躁,多一分清纯,少一分庸俗,多一分儒雅。

读书之乐,似与圣贤习地而坐,聆听心声感到灵魂充实丰盈,豁然开朗。

错别字 正确字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愿将腰下剑, ( 《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

( 《 凉州词 》) ③ ,单于夜遁逃。

( 《塞下曲》 )④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 》)⑤蒹葭苍苍, 。

所谓伊人, 。

(《蒹葭》) 4、名著阅读。

(5分)①在《格列佛游记中》“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中有一个计划是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那么人们依靠什么来表达意见呢?而这一计划又遭到哪些人的反对呢?(3分)②慧马国这个国家最显著的美德是什么?(2分)5、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消息引发了世界的关注,也带来了中国的抢盐潮,有人创作了这幅名为《谣盐》的漫画,请你仔细观察,写出漫画内涵。

(3分)第二部分(44分)阅读《桃花源记》完成6-9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

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

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

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十八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苏教版一、基础知识与积存运用考察(31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妖娆.(ráo)佝.偻(gōu)亵渎.(mài)可汗.(hán)B.停滞.(zì)谦逊.(xùn)点数.(shǔ)襁.褓(qiǎng)C.喧.响(xuān)草茸.(lóng)喑哑.(yá)斗笠.(lì)D.分.外(fèn)蓑.衣(suō)田圃.(pǔ)禁锢.(gù)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过了一会儿,那辆摩托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B.正常的气候,决定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

C.世纪华联从市场需要动身,不断扩大商品经营。

D.天文学家依照测出的月球上山峰影子的长度,计算出月球上山峰的高度。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分)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

B.《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江河,他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C.《沁园春·雪》要紧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的酷爱。

D.《夜》的作者是英国人。

4、请你试着用诗的语言给政治、历史、音乐老师写贺卡。

(6分)①给政治老师:②给历史老师:③给音乐老师:5、别离用三个四字短语,扩展下列句子。

(6分)贵阳市美好的,那个地址;;。

人民是可爱的,他们;;。

6、依照课文明白得默写(10分)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②,西北望,射天狼。

③,载不动许多愁。

④点明《沁园春·雪》这首词主旨的诗句是:。

⑤从你积存的古诗词中,写持续两句带有“马”字的诗句。

,。

二、阅读能力考察(46分)阅读语段,回答文后问题语段(一)(16分)唐雎不辱使命(节选)①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何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平民之怒乎?”秦王曰:“平民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内容预览: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50分〕一、积聚运用〔其中1--6题选择题答案填在表格中,共40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肇庆〔zhào〕宽裕〔jū〕涸辙〔hé〕探骊得珠〔lí〕B.绮丽〔qǐ〕阴晦〔huì〕栈桥〔zhàn〕言简意赅〔hài〕C.跌宕〔dàng〕精髓〔suǐ〕褴褛〔lǔ〕小巧剔透〔tī〕D.古刹〔shà〕涟漪〔yī〕惘然〔wǎng〕皱缬〔xié〕2.以下标点符号运用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由于我们长大了,所以目光变得更深沉些,心肠也变得更广阔些。

B.做事前,要细心想想为什么做这件事,怎样才干把这件事做好。

C.书房布置得简朴文雅,左面墙上挂着一副对联,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一团体只要被他人充沛了解、信任之后,才干最大限制地发扬自己的才干。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半个月过去了,惊涛骇浪,但是老赵心里的愁闷却日积月累了。

B.应试教育的结果是只注重先生的考试效果,至于先生的思想品德往往不以为然。

C.智慧必需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

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剪影,瞬起瞬灭的。

D.有人要卖马,牵骏马在集市站了三个早晨,依然无人问津。

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在浪费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应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芒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留意交通平安,防止不要发作不测事故。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注重外语学习、无视中文教育所发生的不良反响曾经逐渐显现出来。

5.以下有关文学知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描写了菲利普夫妇冷漠无私、利欲熏心的笼统,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光秃秃的金钱关系。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12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憋闷(biē)嶙峋(líng)倔强(jué)匿名(nì)
 B.潮汛(xùn)汲取(jí)绮丽(qí)尘滓(zǐ)
 C.乍然(zà)撷取(xié)明眸(móu)占据(zhān)
 D.诘责(jié)隽永(juàn)白腻(nì)纤细(xiā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时候,什幺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

 B.至于下一个星期天到哪里去参观?大家要好好商量一下,作出决定。

 C.在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发现一家书铺的幌子上写着“书坊”两个大字。

 D.《生命的意义》选自《钢铁。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huǎng ruò)彬彬有礼(bīn bīn yǒu lǐ)B. 漫步(màn bù)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C. 沉默(chén mò)窃窃私语(qiè qiè sī yǔ)D. 纷飞(fēn fēi)喧哗(xuān huá)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实践能力。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传颂(chuán sòng)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B. 惊愕(jīng è)落落大方(luò luò dà fāng)C. 沉着(chén zhù)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D. 炽热(chì rè)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B.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钻了出来。

C. 夜晚的星空,繁星闪烁,犹如无数颗明亮的眼睛。

D. 我会努力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所著,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B.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九年级语文苏教版上期中检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苏教版上期中检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苏教版上期中检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中写上相应的汉字。

(4分)天目湖湖水清liè,水质纯洁。

群山环抱,峰luán 绵亘。

湖边岸线环弯曲绕,蜿蜒伸向茫茫苍山之中,远tiào 流泉飞瀑,悬崖披绿,松涛竹海,禽飞shòu 走,景色天成,意趣横生,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美妙感觉。

胜似仙境的湖光山色,倾倒了无数中外宾客。

2.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5分)(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乡》)。

(2)五月天山雪,。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愿将腰下剑,。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王之涣《凉州词》)(4),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卢纶《塞下曲))(5)竹外桃花三两枝,。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3.仿照例句,以“圆”为联想对象,分别写一个褒贬不同的联想句。

(3分)贬义(例):一个人如果办事只求圆滑,那她最后一定会失去友谊和良心。

褒义(例):友情就像是两个同心圆,虽然每个人都是一个圆,但当他们重合时,他们会拥有一颗心。

4.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断,就有错的地方和你认为可进一步改进的地方,选择4-6处,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加以修改。

(4分)④调位号:前天下午,我班举办了一次“我为班级添光彩演讲”比赛,各班都选派了代表参加,校团委书记也很荣幸地参加了这次活动,会上,同学们一拥而上,登台演讲,气氛十分热烈。

特别是校团委书记抛砖引玉的即兴演讲,博得了全场一片哗然。

会后大家感到欣慰,但是更多的是责任重大。

5.在横线上把下面新闻的标题补充完整,不超过15个字。

(3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要求,到,我国将初步建立起基本设施比较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运转有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兴中学二○一三年秋季学期九年级期中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3分) A .造诣.(yì) 诓.骗 (kuāng ) 辛苦恣.睢zì 怒不可遏.(è ) B .参.(cān)差 襁.(qiǎng) 褓 恪.(kè)尽职守 锲.(qì)而不舍 C .狡黠.(jié) 留滞.( zhì) 生活拮据. (jū) 成吉思汗.( hàn ) D .栖.(qī)息 汲.取 (jì) 重蹈覆辙.(chè) 味同嚼.蜡(jiáo)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 、脑羞成怒 黎明署光 巨星勋落 鞠躬尽瘁 B 、一代天骄 舐犊情深 涕泗横流 格物致知 C 、良师益友 不屈不饶 气吞斗牛 刻骨名心 D 、涉世未深 度德量力 无与沦比 轻而一举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现已家喻户晓。

..... B.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C.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D .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 .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使大家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B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学校最近又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C .有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是建设好优秀班集体的关键。

D .广西桂林文氏四兄弟通过《新闻联播》寻找走失母亲的故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5.默写古诗文名句 (8分)①蒹葭萋萋, 。

所谓伊人, 。

(《蒹葭》)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 。

王之涣《凉州词》) ③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④寡助之至, 。

多助之至, 。

⑤ ,春色未曾看。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⑥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⑦《陈涉世家》中,陈涉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⑧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

(鲁迅《故乡》)学校 永善县大兴中学 姓名 班级密封 线6.名著阅读(3分)忽然我的眼前暗了起来,但是当时觉得这和头顶上飞来一片云的情形大不相同。

我转过身来却发现头上有一个不透明的大东西遮住了太阳,它正朝着岛飞来;看起来它大约有两英里高,把太阳遮了六七分钟……⑴这段文字出自英国作家的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书中的主人公是,他以随船医生的身份,得以周游世界的。

(2分)⑵《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根据____ _ _ 的好坏选拔官员(1分)二、阅读理解(37分)(一) 阅读朱敦儒的《春望》一词,完成第7-8题。

(3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7.诗中点明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

(1 分)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8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2分)(1)会.天大雨( ) (2) 今亡.亦死 ( )(3) 宜多应.( )者 (4) 旦日..,卒中往往语(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1)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2)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文:11.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1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三)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完成13~16题。

(9分)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①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②麻木面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③恣雎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13、这是课文《故乡》中“我”离开故乡时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集中反映出“我”当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情绪?(2分)答:反映了我14、文中的排比句用到三个“辛苦”,其含义有所不同,请分别作解释。

(3分)答:①“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②闰土: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③杨二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请指出“我”所希望的“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2分)答:16、有同学读到“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时,认为文中的“我”对故乡已失去了感情。

对此,你有何看法?(2分)答:(四)阅读《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一文,完成17~19题。

(6分)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

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泥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

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

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

这类细菌生物学上就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

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

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

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潮湿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

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土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止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

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如链霉索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丝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

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选自《大科技》2011年第1期,有改动)17.阅读全文,说说放线菌具有哪些作用。

(2分)18.第⑤段划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Array 19.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有哪些好处?(2分)(五)阅读《捕蛇者说》一文,完成20-24题。

(11分)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二十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②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0.根据课文填空。

(4分)(1)《捕蛇者说》选自______ __,这篇文章是柳宗元被贬到____ ___ 时写的。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捕蛇者说》中引用孔子的“”来揭示蒋氏遭遇的社会意义。

(3)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4)交代写作目的的句子是:。

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3分)①貌若.甚戚者()若.毒之乎()②安敢毒.耶()孰知赋敛之毒.()③谨食.之()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2.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1分)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

极言赋敛之苦。

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捕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

23.对蒋氏的自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表现了蒋氏及其乡邻的悲惨生活。

B.说明捕蛇给蒋氏三代人带来的好处。

C.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

D.通过对比反衬揭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社会现实2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2分)A.君将哀而生之乎?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