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
当有一天发现我们自己的脸面丢了,那就像树没有皮一样展露在人们面前,树也许不会有多大损失,而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我们身上,恐怕就不会只是如同一张树皮一样了,而会涉及到我们的尊严和内心精神情感,也许我们会因为自己的“面子”而与自己的人生发展相提并论,甚至可以为了“面子”而将自己的生命放之于外,尤其是在一个看重个人名声和地位的中国社会来说,每一个人都对“面子”特别看重,尤其是对于那些身居要职、地位显赫,社会影响力巨大的人群来说,就更显重要,对于一般的社会民众来说,“面子”问题也是他们生活中和精神支撑不可或缺的因素。
这种精神和情感的表现,首先是从我们的面部开始的。
面部代表着人们对于现实和环境的真实感悟和体会,更是人们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自信与荣光的来源。
而当有一天我们不经意间突然发现自己面部似乎不听自己的使唤,自己掌控面部已经成为了近乎一种奢望之时,可曾想过我们的“面子”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是因为自己一时的疏忽和不屑一顾而导致的吗?还是因为我们对于“面子”问题过于看重而忽视了对于它的合理经营呢?每当我们看到因为“面子”而失去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的人时,不禁为之感叹和惋惜,同时提出疑问,“面子”问题真的那么重要吗?每当看着因为面瘫而面部发生病变,嘴眼歪斜,肌肉抽搐等时,难以名状的感受会随着我们的进一步体会和感受而变得更加真切、难忘。
当我们与其进行深深交流之后,我们才感觉到:因面瘫而引起的“面子”问题对于他们有多么影响巨大。
面瘫让他们在失去应有的尊严和自信之际,也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了现实的各种不如意:职场中人因为面瘫而失去了心仪的工作,年轻的帅小伙因为面瘫而不得不与心仪的女子分开,官场人士因为面瘫而失去了一次晋升的机会······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面瘫疾病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又一个不幸和遭遇,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尊严对于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论中国人面子管理的利与弊

论中国人面子管理的利与弊第一篇:论中国人面子管理的利与弊中国人“面子管理”的利与弊中国人有一个外国人很难理解的管理问题,那就是“面子管理”的问题。
而之所以难以理解,主要是因为中外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这里所讲的“面子”不是生理上的,它是非常抽象的,非常微妙奇异而令西方人难以理解。
然而就是这种很抽象的管理模式在中国从古自今就非常活跃的存在于管理中。
然而,由于“面子管理”的本身机制及运用者的不同管理理念,它不可避免的有利也有弊。
虽然它有利也有弊,但是,站的角度不同,利弊就会有所不一。
中国社会是一个讲“面子”的社会,“面子”是中国人典型的心理行为和文化现象。
通过观察中国社会和管理组织中形形色色“面子”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个人价值、个人目标之所在,以及人情、“面子”对组织发展和管理实践的意义,也可以得到具有文化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管理哲学。
中国人是一个对“面子”非常介意的民族,其他东西可以不要,面子不可以不要。
因此,无形中就形成了国人走不出去的怪圈:为了面子,为了人情世故,而不讲原则,甚至摒弃原则,从而为做好事情制造了重重障碍。
面子是一把双刃剑,管理者运用好了,便可为己所用,否则就会伤了自己。
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摒弃人治做法,就能规避“面子易顾做事难”的怪圈。
由此也可见,“面子”管理是一个有利也有弊的东西。
运用的好就会有利,而运用不当就会导致不利,以下我们就“面子”管理的利与弊谈一谈。
中国人的“面子”中蕴含了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其中,外部控制占主导地位。
就是说:第一,“面子”的规范作用是有外至内的,且主要约束到人的行为层面;第二,“面子”的规范作用比较广泛。
在中国大致而言,道德只能对有道德的人才起作用,法律是约束极少数的真小人,而“面子”则约束了绝大多数伪君子;第三,由于中国人格外重视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具有较重的社群取向和从众倾向,这就给“面子”赋予了团体意识(如家耻,国耻),并衍生出了“发展”与“整合”的功能;第四,“面子”的规范效果具有双重性。
课题一面子问题

课题一面子问题第一篇:课题一面子问题课题一面子问题探讨“面子”是中国人一种重要和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
面子”在中国人心目中,往往代表一种声望、地位,是通过成功和炫耀而获得的.中国人最爱面子.从古代到现代,在中国人的内心中根深蒂固.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布衣平民,都有这样一种爱面子的情结.无论哪个朝代的帝王都爱面子,所谓的君臣之理也是一种爱面子的体现,臣子对君王要必恭必敬,要惟命是从,这样才能显现出帝王的尊严与面子.慈溪太后为了生日而不顾国家生死铺张浪费,不就是人家是圣母皇太后,过个生日要过得像模像样吗,这排场能够不讲究吗,这声势能不浩大吗?这面子在哪个时候都是要讲的,不然会被天下人所耻笑.再到布衣平民,传说有一个秀才,考状元不中,只能给当地显贵的子女教书,结果将“首鼠两端”讲为“首施两端”,被显贵指出而被辞退.这可是面子丢到家的事情,寒窗苦读十余载,却差点误人子弟,所以被辞退后,他就闭门苦读,写出了惊世骇人的著作,还将后代培养成在文字学上颇有造诣的大师.一切成就得源头,只因曾丢了面子.可见面子就是中国人的第二生命.农村的葬礼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亲人已去,死后还要大搞排场,排场越大就是代表对亲人越尊重.无论是乐队还是戏班,还是请客要办多少桌,都体现了面子的问题.我们是凡夫俗子,我们也有面子。
小的表现为:每天洗脸刷牙,穿衣化妆。
大的方面:衣食住行各方面我们都要做的有面子。
穿名牌,面子;喝茅台,面子;开靓车,面子;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过去还是现在,为了面子一掷千金,为了面子送大礼,为了面子主动或被动的改变自己从而适应大众的看法。
因为有了面子我们才好做人,有了面子我们的事业,爱情才会蒸蒸日上。
婚前我们大多数人不顾一切,放下面子,只为寻找自己的真爱。
婚后一切都变得是那么的平淡,我们又重拾自己的面子:为了一点不足挂齿的小事,觉得谁先认输谁就没了面子。
一直不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呢?为什么婚前可以无所顾忌,婚后连一句道歉的话都不敢说,难道就是这“面子”在作祟?跟一朋友诉说,朋友说:婚后为了一点小事就道歉,说对不起是真的不太现实,可如果对方在事后的一些表现也是在表示道歉:比如对方问你一会去哪?或者说你洗脚吗?这样也是道歉。
中国人为什么死要面子,说的太好了!

中国人为什么死要面子,说的太好了!所谓面子也即脸面,是一个人被周围社会认可、接受的一种标志。
有的中国人特别讲究面子。
他们甚至宁可不讲法律、法规、不讲纪律、制度,不讲诚信、道德,也要讲究面子。
俗话说,面子大如天,面子无小事;死要面子活受罪;骂人别揭短,打人别抓脸;人要一张脸,树要一张皮;而一个人一旦失了面子就会被人耻笑,被人瞧不起。
失去面子的一方也会从此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心存芥蒂。
中国人眼里的面子,内涵非常丰富,一般有以下四种意义:一是涉及个人的尊严问题;二是涉及个人的人格问题;三是涉及家族以及身后的社会背景问题;四是涉及对自己的能力、才华、地位、成绩的认可问题。
因此,在古老的中国,在传统观念面前,面子是相当重要的,个别时候甚至高于生命的价值。
比如,张三殴打了李四,李四到有关部门状告张三,于是张三和李四开始了调动身后的社会关系。
张三找了在县城工作的叔叔,李四找了在省城工作的姑姑。
张三的叔叔通过关系给派出所所长打了电话,李四的姑姑通过关系给公安局的副局长打了电话。
他们都希望派出所能够倾向自己的一方,能够对自己关照的人网开一面。
如果处理结果不满意就觉得失了面子,从此心中结下梁子。
比如,王五的孩子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为了上重点高中,就通过关系找到了文教局局长,局长给重点高中的校长打了电话。
如果校长没有给面子,那问题(加微信号tydhl4为好友,朋友圈文章更有种、有料。
)就大了,以后,校长再找局长办事,嘴都张不开。
所以聪明的校长都会给自己留着一些名额、指标,专门等着面子大的人来说情。
比如,农民丁一要在县城买房子,就找到了在城建局当副局长的老乡。
老乡副局长给开发商打了一个电话,一般的开发商都会给个面子,少则一套房便宜了一、二万,多的能够便宜个三、五万。
如果有那个开发商不给这个面子,那以后有什么事儿也必定疙里疙瘩。
如果给了这个副局长面子,没有给那个副局长面子,更要得罪人。
比如,派出所抓到了一个嫖客,拟定罚款3000元,当事人就开始四处找关系,先是找乡长,派出所民警天天在乡政府吃饭,所长无奈只好给了500元的面子,罚款降至2500元;当事人又找了公安局的副局长,没办法只好又降了500元,罚款改成2000元;万万没有想到当事人又找了一名副县长,再降500元,罚款只好改成1500元。
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共5篇)

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共5篇)第一篇: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爱面子是中国人的一大习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了生活中的前规则,貌似你无法把它怎么样。
它是那么的根深蒂固,渗透到了中国人的细胞当中,而无法根除。
无论是中外的思想家,对中国人爱面子都提出过个人的看法,可谓五花八门,莫衷于是。
中国人爱面子已成定论,但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却众说纷纭。
每一个解释都似乎很有道理,却不能完全令人信服。
面子到底是什么?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的爱面子?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还是让我们看一看中国爱面子的具体表现吧!有人写到:“若把文化定义为‘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那么‘爱面子’‘要脸面’算是中国人的群体特征和心理的最基本成分。
当有人向我们借钱的时候,我们心里很不情愿借给他,但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拒绝他呢?因为我们爱自己的面子,也要保住他人的面子。
我们找人办事的时候,总会说给个面子吧!好像面子比命还重要。
多日不见的几个朋友相约在餐馆聚餐,每一道菜,大家都不愿吃最后一筷子,所以每一个盘子里都是一样的要剩一些菜,‘金银小馒头’要剩一二个,朋友都说吃不下了,不能再吃了,可我觉得自己还未吃饱,想吃,却拿不动筷子。
那种虚伪真的难受,问自己,你有挥霍粮食的资本吗?为了脸面克肚子,值吗?因为爱面子,攀比在中国一直很是流行,大到城市建设,小到吃饭穿衣,动辄国际名牌,张口世界第一,就是家里养一条狗,还要经常拉到一起溜溜,溜的过程是比较的过程,但凡能找出一星半点自己的狗胜于他人的狗的地方,狗不知道有没有感觉,养狗的人顿时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往往会面色潮红,艳若桃花,而失败者则垂头丧气,恨狗不成钢。
生儿育女就更不用说,父母再累死累活,都不能让儿女在人面前矮一分,‘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孩子’。
一旦孩子考个大学啥地,就跟母鸡变凤凰,是很能光宗耀祖的事情,大肆张扬一下,老少脸上都有闪光了。
爷爷们,一代一代经常讲:人有脸,树有皮;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中国人际交往中的面子问题有哪些

中国人际交往中的面子问题有哪些一、一些关于人际交往中面子的概念1.“讲面子”在中国人们会在任何一个情况下顾及到面子的问题。
这一点很好地体现在中国人很重视年龄的差距以及身份地位的不同上。
人们总是很在意自己在跟人交流过程中所处的位置。
有很多“面子”的人不仅享有别人的尊敬,同时他们还拥有一些特权。
2.爱面子俗话说:树要皮,人要脸。
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众所周知的。
在中国的文化里,一个不重视的“脸面”的人是一个有缺陷的人,因为这人既没有道德感,也没有羞耻感。
同时代的人不愿意与他为伍,社会也会把他孤立。
因此“不要脸”是一句很严重的骂人的话了。
3.给面子人们不仅可以“得到面子”,同时还可以“给面子”。
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尊重、恭维奉承、赞赏、认可、好感,实现其愿望来“给别人面子”;另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比方说不在第三者面前提起别人的错误或是无能,或者是干脆不会在公共场合下做使某人感到难看之类的事情。
二、三个关于中国人际交往中文化的概念1.一致性文化《论语》中说:保持和谐是保障社会秩序的第一要素。
保持和谐是人际关系中的最高准则。
[2]因此,能够保持上下平衡的和谐型会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特点。
这也与孔子的思想有关,中庸、有度。
孔子认为:人们不是一个个单独的独立体,他们生活在一个个不同的关系网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社会的中心,家庭。
2.地位文化中国社会曾经几千年来都是一个建立在等级制度下的社会。
因此等级制度,或是等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因此一个人的“面子”也是社会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说明,“面子”,是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的。
在中文里可以这么说:某个人面子大,面子小,通常来说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他的“面子”也就越大;一个人享有的声望越高,他的“面子”也就越大;一个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的人,同样也会拥有很大的“面子”。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会为了保持他在公共场合下的形象、尊严、声望或者是名誉而努力。
中国人的面子观念

中国人的面子观念第一篇:中国人的面子观念中国人的面子观念故宫博物院日前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感谢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
而一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引起网友质疑,称“撼”为错别字,正确用字应为“捍”。
面对质疑,接受媒体采访的故宫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撼’字没错,显得厚重。
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撼’字使用是一样的。
”此举引发外界更大的质疑,有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表示,“撼”字在这里肯定是错别字。
故宫博物院6日通过微博就其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出现错字一事,向公众道歉。
故宫在这份声明中说,此次赠送锦旗由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赠送前未“交院里检查”。
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未请示院领导,仍然坚持错误,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前段时间故宫失窃案可以说是震惊全国,之后的这出闹剧却又不得不让人哭笑不得。
简简单单的一个错别字,却折射出来中国人深深的面子观念。
在错别字被指出来时,故宫觉得会很丢面子,于是牵强解释,没曾想欲盖弥彰,不得不出来道歉,但依旧为了保全早就无存的面子包责任推到了“保卫部门”身上。
这只是千千万万个发生在中国的同样事件中的一个,足以看出中国人深深的面子观念。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中国人到底如何重视面子的:有人这么样说道:“人人皆说面子好,面子太多亦烦恼;世人皆被面子累,抛开面子方为高。
人活脸,树活皮,墙头活了一把泥。
人没脸了,也就没活头了:树没皮了,也就活不成了:墙上没泥了,也就不光滑了。
”人生就是一场戏,“舞台小天地,人生大舞台”,人际交往中所建立的情感关系即所谓“人情”,是面子生存的基本支柱。
生活中演戏和戏里演生活都不能脱离面子这个脚本,每个人每天都在演戏,谁都戴着面具。
所以,面子在每个人成功的社会交往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仅要维护自己的面子,还要维护其他人的面子,如果不考虑面子问题,人际交往将很难进行。
中国人注重面子的特点早已为人所熟知,办事找面子,受人之托靠面子,吃喝穿戴讲面子,风花雪月看面子,左右逢源有面子。
丢面子是什么意思?

丢面子是什么意思?丢面子是指一个人因为自己的失误、失态或被他人羞辱而感到尴尬、难堪,使自己的形象受到损害。
在中国文化中,面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它关乎一个人的尊严、社会地位和个人形象。
因此,丢面子被视为一种丢失了自尊和体面的体验。
那么,面子对于中国人来说究竟有多重要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面子的概念及起源面子,源自于中国的家庭观念,是指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体面,不让别人看出自己的弱点、缺点或原则失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面子几乎无所不在,贯穿于各个方面的社会交往中,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涉及到了家庭、朋友、同事等各个层面。
2. 面子与社会关系面子在中国社会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往往注重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以维持和谐的社会关系。
例如,在一些社交场合,人们会避免公开批评他人或揭露他人的私隐,以免伤害对方的面子。
同时,人们也会注重给予他人面子,在公共场合中称赞、提携他人,以增加对方的尊严和体面。
3. 面子与道德观念在中国文化中,面子与道德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们往往将失去面子视为一种道德败坏,因此为了维护面子,人们会在行为上更加注重道德规范和社会礼仪。
例如,在一些社交场合,人们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力求遵守道德规范,以免丢失面子。
4. 面子与尊严面子与个人的尊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面子被视为一个人的尊严和体面的象征。
因此,当一个人丢失了面子,他不仅会感到尴尬和难堪,还会损害自己的尊严和形象。
同时,也会对他人的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面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个人形象的一种关注,更是涉及到社交礼仪、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面子的意义依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面对丢失面子的情况,人们通常会尝试通过恢复自己的形象和信誉来重塑面子。
这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代价,包括道歉、行为改变等。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将面子看作是一种负担或束缚,在适当的情况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是一种体现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 3大部分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认为面子对自己
的道德约束力大,而大部分大四学生认为 面子对自己的道德约束力一般。 • (3)可能由于年龄原因吧,年纪越大认为 面子对自己的约束力并不大,可能自认为 自己的资格比较老 ,而忽略了这个问题。
生活可以不谈面子吗?
60
40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20
0 A 选项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50 39 48 27 B 选项 31 39 42 53 C 选项 19 22 10 20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面子问题研究小组 人力2011
调查报告的产生
1采用自编问卷 2数据研究采用Excel2003 3考查文献 4报告内容
中国人面子问题的解读
“面子是一把可以打开中国人许多重要特征之锁 的钥匙” ——[美]亚瑟·亨·斯密斯,陈新峰译.中国 人的德行[M]金城出版社,2008,pp64. “但“面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不想还好, 一想就觉得糊涂。它像是很有好几种的,每 一种身份,就是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 ‘脸’。”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人民文学 出版社,1973,pp631,128-130.
结论
2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当今社会面子意味着形 象。 (2)面子最影响的是自己的形象,影响自 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会考虑自己的言 行与自己的地位合不合适。
面子对自己的约束力大吗?
80 60 40 20 0 A 选项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3 7 10 60 B 选项 56 32 38 40 C 选项 41 61 52 0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参考文献
欧洲人和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的批判, 多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稳定性或称不变 性。所谓稳定性,无非给保守性换了一种好听 的说法罢了。二、自大,即史密斯所说的“面 子”,把国家称为“天朝”、“中国”,其实 由此而来。“文革”时,大力宣传北京为“世 界革命的中心”,输出革命,这种“中国中心 论”可谓民族自大的登峰造极之作。三、视等 级为天经地义。四、国族、家庭、群体大于个 人,颂扬个人的顺从和义务而忽略权利。对等 级的遵从与对个人的卑视,结合为奴性,自然 这同专制政治密切相关。五、漠视社会和他人 的存在,对何为正义和真理这些带有终极性的 理念,由来缺乏追求的热情。 林贤治《中国 人的面子问题》
结论
5绝大多数人认为放弃面子不等放弃自尊。 (5)中国的传统文化要自尊自爱,在面子 与自尊之间我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自尊, 这毕竟是比面子更加重要的一个问题,它 关系到我们做一个健全人格的人。
女生与男生面子问题的比较
70 60 50 40 30 20 10 0 A 选项 男生 女生 0 5 B 选项 60 65 C 选项 40 30 男生 女生
结论
1大部分学生认为面子对自己重要 (1)可能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孩子 在过早就意识到面子问题,所以大部人 认为面子对于自己来说都比较重要。
面子意味着什么?
80 60 40 20 0 A 选项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69 61 71 47 B 选项 25 36 24 47 C 选项 6 3 5 6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面子的含义
• 1面子背后是代表尊严,自尊 • 2面子的问题会带来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 与举止一致 • 3面子在当今作为一种可交换的资源 • 4面子会产生道德约束力
面子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1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2中国人的人格特点是情境性的 3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善恶、才干 4中国人有种中庸的思想
调查报告的分析
文献与报告的关系
文献中能够阐述清楚中国人面子问题的来源, 分析中国人的人格特征,借鉴西方人对中国 人乃至亚洲人的看法,追溯其根源,所以所 考查的文献对本篇报告提供了更有利的支持, 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中国人的面子 问题。
THE END
谢谢大家配合
结论
4大多数人认为生活中可以不谈面子 (4)生活中可以不谈面子,但是面子这个 问题是都会存在的,我们不去谈,可能是 一种躲避,并不能说明中国人不顾忌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问题。
放弃面子等于放弃自尊吗? 放弃面子等于放弃自尊吗?
100 80 60 40 20 0 A 选项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3 4 5 13 B 选项 97 96 95 87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结论
• 6面子对于女生来说比男生重要。 • (6)女生的脸皮较薄,而且面子问题有时 会让她们很难堪,并让她们毫无办法去解 决,所以在她们看来面子是很重要的。
其它因素的影响
学科背景,生源地,教育方式,家庭类型等一 些因素对学生对面子看法的影响不是太大。 在面子问题上大部分中国人都有相同的看法, 所以其它方面的影响的影响不是太大,但也不 排除个别案例。
采用整体抽样法,共计发放问卷100张, 回收有效问卷96张。大一共计32份, 大二共28份,大三21份,大四15份, 男生共计53份,女生43份。
研究工具和方法
1采用自编问卷包括人口信息变量表和问题 2数据研究采用Excel2003 3研究的对象为内科大学生
面子对你重要吗? 面子对你重要吗?
80 60 40 20 0 A选 B选 C选 项 项 项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3 7 5 7 63 54 38 47 34 39 57 46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