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M6948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
无人机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

无人机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无人机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引言方案概述该方案主要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利用无人机作为移动通信节点,将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具体实现方式包括无线信号接收、数据处理和传输、无线信号发送等步骤。
无线信号接收在无人机无线通信传输方案中,无线信号接收是传输的第一步。
无人机通过搭载接收器设备,接收来自地面或其他空中节点的无线信号。
常用的接收设备包括无线电接收信号机、天线等。
数据处理和传输接收到无线信号后,无人机需要对信号进行处理和传输。
这包括信号解码、数据解析等过程。
传统的数据处理和传输方式包括数字信号处理、编解码技术等。
通过这些处理,无人机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化为可读取的格式。
无线信号发送数据处理和传输完成后,无人机需要将数据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到接收端。
无人机通过搭载发送设备,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化为无线信号进行传输。
常用的发送设备包括无线电发送信号机、天线等。
无人机通过改变信号频率、功率等参数,实现信号的传输。
通信安全在无人机无线通信传输方案中,通信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可以采用加密技术、身份验证等方式。
通过这些安全措施,可以防止数据被非法窃取或篡改。
结论无人机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方案。
通过无人机作为移动通信节点,可以实现快速、灵活的数据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无线通信的稳定性、通信距离等因素,以满足具体的需求。
,无人机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在的无人机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ARM9的GSM无线发送系统开发

交叉编译器的执行路径加入到 自动搜索的环境变量 中, 成功设
置mii m nc 之后 ,在终端 目录下执行am 4. n nw -iu— e o r y 1u ko n-nxg c 一 . l 命令 。 在N S服务 中, 主机 (evr) F 宿 Sres是被挂载( u t端 , 了 mon) 为 本文 主要是基 于A M9 串口通 信 和G M模块 的无 线通 R 的 S 信, 实现 了采集数据 的移 动存储 和无线发送的功能 , 并在此基
件可裁剪 、 适应应用 系统对功能 、 可靠性 、 成本 、 积、 体 功耗严格 要求 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计算机应用 的另一种形
和 1 0 z。无线通信模块 由一 片MA 3 7 ]: 、 0H ) 9 X 24 片 一片C L 芑 PD
芯片以及一 片MC 5 5 组成 。 中, X 2 4 其 MA 3 7用作 电平转换 ; P D C L 则是起协控制 的作用 , 它只是通过软件编程 , 在芯片 内部做寄
具有移动存储 功能 , 要基 于现 场的实际情况 , 数据通过移动 将
异步收发器 。 其异步 串行 口支持的参数如下 : 8位数据位 和1 位
停 止位 , 无校 验位 , 波特率 为15 0 b s 12 0 p 。
12 . 检 波 与 比较 电路
存储器保存起来 , 以便在其它设备 上进行数据分析 , 系统最主 要要实现 的是GS M无线传输 功能 , 能够实现与外界进行无线通 信。
以S C2 1 F为处 理 核 心 . 件 部 分使 用Ln x 3 40 软 iu  ̄
关 键 词 : 入 式 ; 线 通 信 ; M 嵌 无 GS
系统 , 最终 实现 GS M模 块 的 无 线 通信 , 出一 些 结论 。 得
无人机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

无人机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无人机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无人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农业、航拍、物流等。
无人机的性能和功能一直受到其通信传输方案的限制。
传统的有线通信传输方式不仅限制了无人机的移动范围,还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人机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应运而生。
2. 方案概述无人机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主要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利用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该方案可以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和移动范围,使无人机能够在更广阔的区域内进行操作。
3. 技术原理无人机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主要依赖以下技术原理:3.1 无线电信号传输无线电信号传输是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的基础。
通过无线电信号的传输,无人机可以实现与地面控制台或其他无人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3.2 蓝牙技术蓝牙技术可以在较短的距离内建立起无线通信连接,并通过蓝牙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无人机可以搭载蓝牙模块,与地面设备或其他无人机进行通信。
3.3 无人机网络无人机网络是指多个无人机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
通过无人机网络,不仅可以实现无人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还可以实现多无人机协同作业。
4. 实施步骤无人机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4.1 准备工作,需准备好无人机和地面设备所需的硬件设备,如无线电收发器、蓝牙模块等。
还需安装相关的软件和驱动程序。
4.2 网络配置在无人机和地面设备之间建立无线通信网络。
可以通过设置无人机的网络参数,并将地面设备连接至该网络,实现无线通信。
4.3 数据传输和通信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已建立的无线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可以利用蓝牙技术或其他无线通信技术,与地面设备或其他无人机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5. 应用场景无人机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农业领域:无人机可以通过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方案,实现农作物的监测和灌溉控制。
航拍领域:通过与地面设备建立无线通信网络,无人机可以将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实时传输到地面设备上。
超低成本的2.4G超远距离无线遥控、无线传输方案随笔

超低成本的2.4G超远距离⽆线遥控、⽆线传输⽅案随笔其实⽬前2.4G的传输距离为什么近,其最本质的原因是1:该公共频道带宽不⾜,⼿机,蓝⽛,wifi都占⽤这个频道。
2:功率必须符合100mw,增益在17dbm以下,不然过不了FCC、国家标准。
也因此意味着你⽆法通过加⼤功率的办法来增加距离。
有⼈会反问我:⽹络上有看过⼈家wifi能传300km的呢。
是的,我也相信这是真的。
只是这根本没有可⽐性,也没有实⽤价值。
这好⽐你硬要在⾃⾏车上实现飞机那样的速度,你说可以吗?我的答案是完全可以。
我需要增加最先进的动⼒设备,加最轻的机壳材料,加最好的传感器,把飞机上得所有东西放在⾃⾏车上。
相信最后做出来的⾃⾏车飞机,那完全就不叫⾃⾏车了,也许最后我们连⾃⾏车的轮⼦都看不到了。
更可悲的是这个产品的造价也许够⼈家飞机⼚做⼏台这样的飞机出来了。
如果你得产品要获得出⼝到美国,中欧⼀些国家的话。
使⽤2.4G的公共频道是不需要申请的。
但是辐射功率必须在100mv以下。
甚⾄有些国家还要求RF发送的时间间隙要在3ms以上。
否则你的产品没办法在这些国家销售。
中国的话没有强制的要求,但2016年之后中国也会出台相关的强制标准。
那是不是除了上⾯两个条件,就没有其他办法来增加传输的距离了呢?答案当然是可以。
本⽂就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整套的解决⽅案。
⾄于你能不能领悟到其中的奥秘,那就看你的造化了。
废话少说,我们转⼊正题。
⽅案好不好,⾸先我们得要选⼀个好的硬件平台,就好像做饭⼀样,巧妇难为⽆⽶之炊,我们要做⼀个上好的⽜扒,选对⽜⾁是关键。
⽆线传输中,选对⼀个RF芯⽚是⾮常重要的。
那如何选对⼀颗好的芯⽚呢,其实⽆线传输最重要的⼀个指标就是灵敏度和传输速率。
理论上是灵敏度越⾼,传输距离会越远。
传输速率越快,传输距离也会越远。
简单的说,就是你灵敏度⾼了,同样的距离下,你很微弱的信号都能让对⽅接收到,然后你才有条件来作数据的转换,才能变成有效的信息。
“通信杯”电子竞赛题目参考

电子竞赛题目参考1 触摸控制式直流稳压电源一、任务设计一个直流稳压电源,用触摸的方式调节输出电压值。
电源是电路或系统的必不可少的组件。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稳压电源,如手机充电器、随身听的稳压器等。
通过这个题目,可以理解电源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
二、要求1、基本要求(1)用手触摸实现电压增减调节,电压步进0.5V;(2)输出电压1.25V~6V;(3)纹波<10mV,输出电流不小于1A;(4)220V市电供电2、发挥部分(1)扩展输出电压为0~10V;(2)扩展最大输出电流至3A;(3)输出电压指示功能。
(4)其它。
三、说明1.电压指示可采用BCD码输出的AD器件;2.设计报告正文中应包括系统总体框图、核心电路原理图、主要流程图、主要的测试结果。
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和完整的测试结果用附件给出。
3. 设计尽可能先仿真, 调试中应注意安全。
2 短距离无线供电演示装置一、任务设计制作一套无线供电演示装置。
一般在卡和读卡器之间,就存在无线供电的问题。
该电路由电源、发射电路、耦合线圈、接收电路三部分组成,其方框图如图1所示。
耦合线圈耦合线圈图1 无线供电装置方框图发射电路由单直流电源供电,所用直流电压不得超过12V,最大电源供给功率不超过5瓦,接收电路电源全部通过耦合线圈获得,负载为51欧姆无感功率电阻。
发射和接收电路耦合线圈之间为空气,不得使用其它耦合方式。
二、要求1、基本要求①发射电路频率自定,当线圈耦合距离D大于5CM或接收电路空载时,发射器整机电路功耗不超过500mW;②当耦合线圈距离D在0.5CM和1.5CM之间变化时,接收电路负载R L所获功率不小于1W。
③在满足②的条件时,能量传输效率不低于40%。
2、发挥部分①当线圈耦合距离D大于5CM或接收电路空载时,发射电路功耗不超过200mW;②当耦合线圈距离D在1.5CM和3.0CM之间变化时,接收电路负载R L所获功率不小于1W;③实时显示发射电路的消耗功率;④进一步提高传输效率和距离与其它发挥;三、说明1.本设计不得使用任何现成的无线供电芯片或模块;耦合线圈外直径和匝数根据工作频率自行确定,但中间不能插入磁芯等磁导材料。
485无线传输方案

485无线传输方案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无线传输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85无线传输方案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安全性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485无线传输方案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发展趋势。
一、基本原理。
485无线传输方案是基于485总线通信协议的无线传输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它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调制解调技术,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无线通信中存在的抗干扰能力差、传输距离短等问题。
同时,485无线传输方案还采用了多重安全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
二、应用场景。
1. 工业自动化领域,485无线传输方案可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智能仓储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 智能家居领域,通过485无线传输方案,可以实现家庭各种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如智能门锁、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系统等,提升家居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3. 智慧城市领域,485无线传输方案可应用于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智能路灯系统等,实现城市各种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
三、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485无线传输方案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它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能够适应更复杂的环境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需求。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485无线传输方案还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自主学习和智能决策。
综上所述,485无线传输方案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它将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485无线传输方案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英特尔100G PSM4 QSFP28光纤收发器的详细分析

英特尔100G PSM4 QSFP28光纤收发器的详细分析深入分析首款采用英特尔(Intel)独特的激光器集成技术的硅光子芯片在20世纪中期,半导体产业刚兴起时便有人提出过在硅材料上制作波导等光学结构的想法,但这一领域的真正启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SOREF Richard和REED Graham等人的一系列早期工作。
硅光子领域的基础是硅半导体生态系统,而这个基础则决定了硅光子发展的各个里程碑处处呈现出集成电路(IC)的技术发展和影响的影子。
硅光子的真正产品化是在2010年之后,突出表现为一系列通信系统公司对硅光子初创公司的高价收购。
在这期间,有更多的初创公司出现,这些新创立的公司大多把目光瞄准了异军突起的数据中心市场,但目前仅Luxtera有稍具规模的产品销售。
当前的产业化阶段和行业特点对初创公司的发展有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目前硅光子较为成功的产品主要应用在数据中心和相干传输两个领域(产业详情:《硅光子技术及市场趋势-2018版》)。
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各种利用了各级别硅半导体工艺和生态系统的、有价值的光芯片产品都可称为硅光子产品。
另外,我们还认为其他材料体系(如砷化镓(GaAs)等)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磷化铟(InP)为基础的光芯片并不会消失或被替代,尤其是在目前硅光子仍极度依赖高性能的InP激光器的情况下。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硅光子和InP产品都将不断继续进步并互为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数据中心的兴起,硅光子并不是唯一的受益者。
事实上,使用传统的InP加微光学耦合方案的公司,在数据中心指标降低的情况下,由于其积累多年的技术储备和量产经验,是目前获益最多的。
硅光子方案已形成产品的主要竞争者Luxtera和Intel 目前以激进的定价为主要武器,并皆以此为机会积累硅光子产品量产经验以面对未来增产和其他可能出现的市场。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英特尔(Intel)就已成为基于硅光子技术的光纤收发器第二大供应商。
无线传感网络中的信号分离提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传感网络中的信号分离提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曹玉梅;李建荣【摘要】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the type of signal is various and mixed each other,which brings about a challenge for signal separation of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Therefore,the WSN signal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module,WSN node,signals separation platform and purification platform were designed. The 6700K processor is used for the WSN node to col⁃lect and manage the WSN signals. A motion coordinate system and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were established for the signal sepa⁃ration platform to separate th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ignals accurately and transmit it to the signal purification platform. The signal purification platform gets rid of excess signal parameters and codes to reduce the modu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mprove module accuracy. A module function diagram and the work flow chart of BOA server in signal purification platform base station are given in the module implementation paragraph. The experiment result proves that the modul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accuracy,low energy consumption.%在无线传感网络中,信号的类型多种多样并相互混合,为无线传感网络的信号分离工作带来了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M6948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广泛应用的大量VHF/UHF电台多为模拟话音电台,通信手段仍以短波、超短波话音通信为主,不能适应当前数字化数据传输的要求,限制了现在众多的电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提出了一种方案,利用无线调制解调器芯片MS M6948做成的MODEM与电台的话音接口连接,同时还可与主控计算机或其他具有标准RS-232接口的数据设备相连,从而实现数据通过现有的电台进行无线传输,有效地利用了现有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日益增长的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
系统总体框图及其原理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作为数据的双向传输系统,每一方都必须具有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因此通信双方的结构是等价的。
它们都是由RS-232电平转换电路、单片机电路、无线调制解调器和超短波电台组成的。
计算机发送数据时,首先由RS-232电平转换电路将计算机串口发送数据的RS-232电平转换为单片机所能接收的TTL电平,单片机接收到数据后,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将数字信号送入无线调制解调器芯片进行调制,调制后的模拟信号送往超短波电台的发送语音通道,并由超短波电台发射出去。
接收方的超短波电台收到发射方的发射信号后,电台内的鉴频输出端将输出恢复后的模拟信号,此信号送到调制解调器芯片,解调出数字信号,将此信号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将收到的数字信号依次经RS-232电平转换电路将TTL电平转换为计算机串口所需的RS-232电平,并由计算机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图1 系统框图
硬件电路设计
在硬件电路中,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可升级能力。
在本系统中,单片机采用ATMEL公司的AT90系列单片机AT90S8515。
无线调制解调器采用OKI公司的MSM6948芯片,RS-232电平转换电路采用MAX232。
由于M AX232的应用已相当普遍,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主要介绍AT90S8515及MSM6948的特性以及具体的电路实现方法。
AT90S8515的特点
ATMEL 公司的90系列单片机是增强RISC内载FLASH的单片机,具有运行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
AT90S8515内含8K字节F LASH存储器和512字节SRAM,在一般情况下无需扩展外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它还具有高保密性,程序存储器FLASH 具有多重密码锁死(LOCK)功能,绝不可能泄密。
在对程序存储器FLASH编程方面,可通过SPI串行接口或一般的编程器进行重新编程,因而可对用AT90S8515组成的系统进行在系统编程 (ISP-In System Programming),给新产品的开发、老产品升级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
MSM6848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MSM6948采用MSK调制方式、单5V供电、片内开关电容滤波、低功耗CMOS技术,具有内部晶振电路、传输速度为1200bps,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MSM6948原理框图
在MSM6948 中,X1、X2端需外接3.6864MHz的晶振,并在MCK端送出3.6864MHz的时钟输出,作为单片机的时钟输入。
SD 端为发送数据的输入端, AO为经调制输出的模拟信号。
发送数据时,ST端输出1200Hz的时钟信号作为单片机发送数据时的同步信号,并将ST的上升沿采样到的SD电平作为实际的发送数据送到MSK调制器。
AI端为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输入端,RD端为解调后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在输出数字信号的同时,由RT端输出同步信号,以供单片机在此同步信号的同步下接收解调后的数字信号。
硬件电路
AT90S8515 与MSM6948的硬件电路如图3所示。
在本电路中,AT90S8515的MOSI、MISO、SCK、RESET端作为串行编程的编程端口;RXD和 TXD作为与数字终端进行数据交换的接收、发送端,在此通过MAX232芯片与计算机的RS-232串口相连,以便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
图3 硬件电路
在与电台接口方面,MSM6948的AI和AO端可分别与电台的鉴频输出和鉴频输入相连,完成模拟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同时单片机的PTT端控制电台的无线发射。
具体连接方式如图4所示.
图4 控制板与电台的连接
软件设计
本软件的主要任务是在单片机CPU的控制之下完成数据的正确传输,这包括PC机经标准RS-232接口与单片机进行数据互传,以及单片机和MSM6948之间的数据交换。
PC机的数据和单片机的数据交换采用异步工作方式,它是利用单片机的串行接口与计算机之间在规定的协议下进行数据交换的,因此在编程时首先要对串行口进行初始化。
单片机和MSM6948之间的数据交换为同步工作方式。
单片机在同步信号的控制下,逐位接收和发送数据,达到双方的同步工
作。
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
图5 软件流程图
结语
本文介绍的是通过现有电台在计算机之间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实现方法。
除此之外,如果将AT90S8515的串口与GPS接收板的数据端相连,便可组成GPS 卫星定位系统及车辆调度系统;如果将AT90S8515的串口与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端相连,便可组成远程无线采集及控制系统。
因此本方案的应用非常广泛,可广泛地应用在出租、公安、运输、水利等行业。
参考文献:
1.宋建国.AVR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
2.耿德根.AVR高速嵌入式单片机原理与应用,2000
3. MSM6948 Application note,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