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什么 怎么判断金属性强弱
高中化学元素金属知识点: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高中化学元素金属知识点: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
较方法
高中化学元素金属知识点: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多了解一些考试资讯信息,关于学生和家长来讲专门重要,查字典化学网为大伙儿整理了高中化学元素金属知识点: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一文,期望对大伙儿有关心。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单质越易失电子,其还原性越强;阳离子得电子能力越弱,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1)依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比较。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少,电子层数就越多,原于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越小,原子越易失电子,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而原子结构能够依照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出来
(2)依照不同单质与同一氧化剂的反应进行比较。
(3)依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进行比较。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照置换反应进行比较
(5)依照原电池电极进行比较:原电池正极的金属性较负极弱。
(6)依照电解时阳离子放电的先后进行比较。
电解时越易放电(得电子)的阳离子,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高中化学元素金属知识点: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就为您介绍完了,查字典化学网的编辑将第一时刻为您整理信息,供大伙儿参考!。
3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1)单质跟水或酸置换出氢的反应越容易发生,说明其金属性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越强。
(3)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里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4)金属活动性顺序表(5)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
(6)原电池反应中的正负极:两金属同时作原电池的电极,负极的金属性较强。
(7)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元素的原子越易失去电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但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影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如Mg(3p0为全空状态,稳定)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的第一电离能。
(8)元素电负性越小,元素失电子能力越强,元素金属性越强。
2.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1)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容易跟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说明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例如,Cl2+2KI===2KCl+I2,说明Cl的非金属性大于I。
(4)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5)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数值越大,表明元素失电子的能力越弱,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但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影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如I1(P)>I1(S),但非金属性:P<S。
(6)元素电负性越大,元素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典例6】具有下列特征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的是()A.对应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B.具有负化合价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D.具有可变化合价解析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只能显正化合价,非金属元素可以显正化合价和负化合价;过渡元素(金属)也具有可变化合价、;KMnO4对应的含氧酸中Mn显+7价,为金属元素。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原子半径是衡量元素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指标,单质原子的大小取决于电子结构,进而
取决于局域场的布局。
根据原子的平均外层电子数量可将元素分为非金属和金属,即表示
金属性强弱的原子半径存在于两类元素之间。
原子半径由内层电子半径和外层电子半径之和所组成。
内层电子半径以布朗半径为基础,是电荷在核外空间分布时产生的电子反应,外层电子半径受到极化力和磁化力的影响,是内层电子受外界电磁场影响后产生的表现形式。
在半径方面,处于元素周期表最外层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小,具有较强的金属特性;而处于表中内层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大,表现出较弱的金属性。
根据原子半径取值可比较出各个金属元素之间的强弱,例如氢(H)、氦(He)、锂(Li)、铍(Be)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依次为He,Be,Li,H,则可以认为氦
的金属性最强、氢的金属性最弱。
根据补充的环境条件可以改变原子半径,例如,氢的原子半径在水中可能大于在空气中,也表现出较弱的金属性。
在原子半径方面,在周期表中第二层元素硅(Si)、磷(P)和氯(Cl)的原子半径
均比第三层铝(Al)小,表明金属性强弱与元素本身位于周期表上位置也有关,笔者分析
以下三种原子半径,由大到小分别为:P,Si,Cl,Al,表明磷元素的金属性较强,Al元
素的金属性较弱。
以上比较分析,可以从原子半径方面准确判断出不同元素的金属性强弱,但也要注意
空气、湿度等补充条件对原子半径的影响及其他的元素键等特性的影响,这些都会影响金
属性的强弱。
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考虑原子半径,综合来评价金属性的
强弱。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及运用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及运用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是元素周期律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元素与化合物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是指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
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原则1.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进行判断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最活泼的金属是Fr,天然存在的最活泼的金属是Cs;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
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元素周期表左边为活泼的金属元素,右边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中间的第VIA、VA族则是从非金属元素过渡到金属元素的完整的族,它们的同族相似性甚少,而具有十分明显的递变性。
当一种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与其所在的主族序数相等时,该元素为金属元素(H除外),但它既表现一定的金属性,也表现一定的非金属性。
2. 根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判断。
(1)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根据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或反应的强烈程度进行判断:一般地,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不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元素强,与冷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比热水反应产生氢气的金属元素强。
根据元素的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进行判断。
一般情况下,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金属性越弱。
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进行判断:同周期由左至右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渐弱(金属性渐弱),酸性渐强(非金属性渐强);同主族由上至下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渐强(金属性渐强),酸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弱)。
根据置换反应进行判断:一般是“强”置换“弱”。
根据原电池中正负极及金属腐蚀难易程度进行判断:一般地,负极为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
(2)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根据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或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进行判断:同周期由左至右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强,元素的非金属性渐强;同主族由上至下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元素的非金属性渐弱。
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

百花园地2014-01一、根据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2.同一主族的金属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
二、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者,其金属性越强。
三、根据实验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越易反应,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A 置换出B ,则A 对应的金属元素比B 对应的金属元素金属性强。
(3)根据金属单质的还原性或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Fe 对应的是Fe 2+,而不是Fe 3+)。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5)根据电化学原理:不同金属形成原电池时,作负极的金属较活泼;在电解池中的惰性电极上,先析出的金属其对应的元素较不活泼。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 2化合的难易程度:越易化合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越稳定,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根据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相互置换:A 能置换出B ,则A 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B 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
(4)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练习:1.X 可以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 一定是比Y 活泼的金属B.X 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C.X 是金属时,Y 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D.X 是金属时,Y 一定是金属;X 是非金属时,Y 一定是非金属2.用“>”或“<”回答下列问题:(1)酸性:H 2CO 3_____H 2SiO 3,H 2SiO 3_____H 3PO 4(2)碱性:Ca (OH )2_____Mg (OH )2,Mg (OH )2_____Al (OH )3(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 2O_____H 2S ,H 2S_____HCl (4)还原性:H 2O_____H 2S ,H 2S_____HCl (5)酸性:H 2SO 4_____H 2SO 3,HClO 4_____HClO从以上答案中可归纳出:(1)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_____;(2)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_____;(3)元素的_____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_____;(4)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生成的气态氢化物,其还原性越_____;(5)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其成酸元素价态越高,其酸性也越_____。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Na Mg Al Zn Fe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需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和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和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 ,所以金属性Sn﹥Pb;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如:Fe + Cu2+ ===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这里需说明的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Cu;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5、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如从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可得知金属性:Na ﹥Mg ﹥Al;6、根据组成原电池时两电极情况判断通常当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性较强;如Zn和Cu比较时,把Zn 和Cu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中,发现铜片上有气泡,说明锌为负极,故金属性Zn﹥Cu;但也应注意此方法判断中的特殊情况,如铝和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冷浓硝酸中,因铝钝化,铜为负极,但金属性却为Al﹥Cu;7、根据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一般来说对主族元素而言最高价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即对应金属性越强;8、根据在电解过程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放电顺序:Ag+>Hg2+>Cu2+>Pb2+>Sn2+>Fe2+>Zn2+>Al3+>Mg2+>Na+>Ca2+>K+在电解过程中一般先得到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对应金属的金属性比后得到电子的金属阳离子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弱,即位置越靠前的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弱;如含有Cu2+ 和Fe2+的溶液电解时Cu2+先得电子,所以金属性Fe﹥Cu;其实这一方法同7本质上是一样的;9、根据金属失电子时吸收能量多少判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去或得到电子时必然伴随有能量变化,就金属元素原子失电子而言,在一定条件下,失电子越容易,吸收的能量越少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难,吸收的能量越多,金属性越弱;如两金属原子X、Y,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后,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结构X吸收的能量大于Y,故金属性Y>X;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判断金属性强弱时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进行,以防判断时出现偏颇;练习有A、B、C、D、E五种金属元素,B和C位于同一周期,且离子半径B>C,A和B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A为负极,D放入到E的盐溶液中,有E析出,含有C和D的离子的盐溶液在电解时,先有D析出,则五种元素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B>C>D>E二、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从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难易上比较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越容易,则非金属性越强;如:F2与H2可爆炸式的反应,Cl2与H2点燃或光照即可剧烈反应,Br2与H2需在200℃时才缓慢进行,而I2与H2的反应需在更高温度下才能缓慢进行且生成的HI很不稳定,同时发生分解,故非金属性F>Cl>Br>I;3、从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上进行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如:H2S在较高温度时即可分解,而H2O在通电情况下才发生分解,所以非金属性O>S;4、从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F除外,因F无正价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例如:原硅酸H4SiO4它难溶于水,是一种很弱的酸,磷酸H3PO4则是中强酸,硫酸H2SO4是强酸,而高氯酸HClO4酸性比硫酸还要强,则非金属性Si<P<S<Cl;5、通过非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判断若非金属X能把非金属Y从它的盐溶液或气态氢化物中置换出来,则非金属性X>Y如已知:2H2S + O2=== 2S↓ + 2H2O,则非金属性O>S;另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也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6、从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强弱判断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对应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弱,其非金属性越弱,即“易失难得”,指阴离子越易失电子,则对应原子越难得电子;7、从对同一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判断如Fe和Cl反应比Fe和S反应容易,且产物一个为Fe3+,一个为Fe2+,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8、根据两种元素对应单质化合时电子的转移或化合价判断一般来说,当两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得到电子而显负价的元素原子的电子能力强于失电子而显正价的元素原子;如:S + O2 = SO2,则非金属性O>S;9、从等物质的量的非金属原子得到相同数目电子时放出能量的多少判断非金属性强时,放出能量多,非金属性弱时,放出能量少;例如:X、Y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一个电子后都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X放出的能量大于Y;那么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A. 原子序数 X > YB. 还原性 X- < Y-C. 氧化性 X > YD. 水溶液酸性 HX > HY解析:非金属元素原子获得相同数目电子放出能量越多,生成的阴离子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由此可知,X的非金属性比Y强,其还原性Y->X-,原子序数Y>X,气态氢化物的溶液酸性HY>HX,故答案为A ;综上所述可知,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得失电子能力以及对应单质或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可相互推导;这部分内容也是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整合与提高,一定要详细分析,理解记忆,才能拨开解题时的种种迷雾,得出正确答案。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首先,元素金的化学性质对其强弱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元素金是周期表中位于第79位的元素,其化学符号为Au,是一种过渡金属。
金是一种极稳定的元素,具有高的电导率和导热性。
金几乎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不易被酸和碱侵蚀,因此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
这些化学性质使得金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保持其不变的特性,使其成为众多工业和科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其次,元素金的物理性质也是判断其强弱的重要依据。
金是一种黄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金易于被锤打成薄片,能在丝杠中拉出成细丝,这使得金成为金属加工中常用的材料。
此外,金还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1064℃和2856℃,这使得金在高温条件下也能保持其稳定的物理性质。
另外,元素金在化学反应中的活性也对其强弱具有重要影响。
金是一种不活泼的元素,难以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金在常温下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具有较低的活性。
这种低活性使得金在化学反应中不易被氧化或还原,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保持其稳定性。
这也是金在各种工业和科学应用中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最后,元素金的重要性也是判断其强弱的关键依据。
金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金属,广泛应用于珠宝、电子、化工、医疗器械等行业。
金的延展性和导电性使其成为电子和电器制造中的重要材料。
金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腐蚀性,使其成为制造化工设备和医疗器械的理想材料。
此外,金还被广泛用于制作珠宝首饰,其独特的黄色和高延展性使其成为各类珠宝的首选材料之一综上所述,元素金属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在化学反应中的活性和元素金的重要性。
金作为一种稳定性极高的元素,在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因此可以说元素金是一种强大的元素。
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金属元素是物质的构成部分,其特性与强度影响着它们的用途。
因此,了解金属性能的强弱程度对于衡量金属材料的用处意义重大。
那么,
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硬度测试:根据硬度大小可以判断金属的强弱。
常用的硬度测试方
法有金相硬度测试、位移硬度测试和磨痕硬度测试等。
2、抗拉强度测试:是通过拉伸物体,测量它所承受的强度来评估材料
的强度。
抗拉强度结果可以根据变形情况而发生变化,因此可以更准
确地判断金属性能的强弱程度。
3、抗压强度测试:这种测试方法是用来检测金属物体的抗压强度的,
可以根据金属在抗压作用下的变形情况来判断金属的强弱。
4、耐腐蚀性测试:根据金属在固定温度下耐腐蚀性来评价金属性能的
强弱。
一般来说,金属越耐腐蚀,其性能越强。
5、电导率测试:金属的电导率直接反映了它的导电性能,其值越大,
则表明金属越有弹性,并且其导电性能越强。
通过使用上面提到的五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判断金属性能的强弱,从
而为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提供参考。
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
测试方法,从而更准确地判断金属的性能强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什么怎么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失去电子的能力。
那幺,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什幺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 哪个元素金属性最强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Cs,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
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向左、向下,元素金属性越强,越向右、向上,元素的非金属越强。
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钫,但是钫是放射性元素,不能稳定存在,非放射性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
铯色白质软,熔点低,28.44 ℃时即会熔化。
它是在室温或者接近室温的条件下为液体的五种金属元素之一。
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同为碱金属的铷和钾相似。
该金属极度活泼,并且能够自燃。
它是具有稳定同位素的元素中电负性最低的,其稳定同位素为铯-133。
铯通常是从铯榴石中提取出来的,而其放射性同位素,尤其是铯-137,是更重元素的衰变产物,可从核反应堆产生的废料中提取。
1 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方法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
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
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碱性越强,其元素金属性越强。
4.一句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IA 族与IIA 族的金属反应在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