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公开课)
原电池 公开课

Cu
AgNO3溶液
A
CuSO4 溶
B
稀H2SO4
C
稀H2SO4
D
Zn A Zn
Si A C(石墨)
稀H2SO4
稀H2SO4
E
F
G
H
题号 A、 B C、 D E、F
展 示 小组
评 价 小组
G、H
第 3组 第 1组 第 6组 第7组
第2组 第4组 第5组 第8组
2017/8/31
你知道了吗
黄金 不锈钢
实验探究:原电池构成条件 记录电流表是否偏转 实验探究
Cu
③
Cu
⑥
②
C
H2SO4
A
Zn
Cu
⑤
C
①
A
酒精
A
Zn
Zn
*************************************************************************************
Zn+2H+=Zn2++H2↑(两个电极反应之和)
A Zn Cu
H2SO4
3.原电池工作原理
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Ⅰ
e-
ee-
3.原电池工作原理
思:溶液中阴阳离子怎么移动?
内电路: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 子移向正极
Ⅰ
e-
ee+
-
+
+
+
+ +
-
-
*************************************************************************************
原电池公开课课件

实验目的和步骤介绍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原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极等 。
2024/1/26
2. 组装原电池,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
30
实验目的和步骤介绍
3. 开启电源,记录电 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并观察原电池的工 作状态。
5. 结束实验,拆卸原 电池,清洗并整理实 验器材。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35
要求
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电子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常用的隔膜材料 包括聚烯烃微孔膜、陶瓷隔膜等。
2024/1/26
17
04
原池制造工艺与设备简 介
2024/1/26
18
电极制备工艺流程图
原料准备
包括活性物质、导电 剂、粘结剂等原料的 选取和预处理。
配料与混合
按照一定比例将原料 进行混合,确保电极 材料的均匀性和一致 性。
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不同类 型的原电池在储能系统中各有优 劣,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
2024/1/26
26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02
03
04
原电池能量密度将不断提高, 同时安全性、循环寿命等性能
也将得到优化。
2024/1/26
新型电池技术将持续涌现,如 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有望 在未来取代传统锂离子电池。
电极片的装配与定位
将正负极电极片按照正确位置装配到 电池壳体中,并确保电极片与壳体间 的良好接触。
2024/1/26
电解液的注入与密封
向电池壳体内注入适量电解液,并确 保密封良好,防止漏液。
《原电池》课件_公开课

12OH-
18
应用4
设计原电池
(1) [拓展]请结合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将氧化还原
反应:Fe + Cu2+ = Cu + Fe2+ 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1、电极材料:负极 铁电极 。 正极 铜电石极墨,电极
2、电解液:硫酸铜溶液
CuSO4 溶液
主要原因:锌片与硫酸铜溶 液直接接触。铜在锌片表面不断
析出构成了原电池,致使向外输出 的电流强度减弱。当锌片表面完全 被铜覆盖后,不再构成原电池,也 就没有如电何流改产进生产。生稳定持
续电流?
21
实验二 在100mL 1 mol / L CuSO4溶液中插入 Cu片,100mL 1 mol / L ZnSO4溶液中插入Zn 片,用盐桥沟通内电路,导线连接电压传感器形 成闭合电路,测定其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曲
3、电极反应式 :
负极: Fe-2e- =Fe2+
正极:
Cu2+ +2e- =Cu
19
[试一试]
有下列材料:Zn片、Cu片、导线、 水果 、电流计,请设计一个装置使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20
信息提示:该原电池开始时锌棒溶解 变细,铜棒变粗,能产生稳定电流。 但长时间后发现锌棒表面也有铜附着, 电流开始不稳,当锌棒被铜全部附着 时,无电流产生。
(2)比较反应速率
构成原电池能 加快反应速率
(3) 金属的腐蚀 因发生原电池的反应被腐蚀损耗
(4) 设计原电池
*
13
a>b c>b a>c
应用1
1、 把a、b、c三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 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 时,a为负极;b、c相连时,电流由b到c; 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三 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B )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原电池优质课公开课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知识点掌握情况
学生对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等知识点掌握情况较好, 能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能力
在实验环节中,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实 验任务。
团队协作与交流能力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中,积极参与交流,表现出良好的团队 协作和交流能力。
教师点评与建议
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原电池 的基本原理、构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 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 工作奠定基础。
原电池概述
01
02
03
定义
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 化为电能的装置,通过氧 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
构造
原电池由正极、负极、电 解质溶液和导线等部分组 成,形成闭合回路。
工作原理
1 2 3
肯定学生的表现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学生 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提出改进意见 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和知识点掌握方面存在的不 足,教师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更好 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鼓励继续努力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努力提 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活动,与老 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提高 自己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军事领域
原电池可作为单兵装备、无人机等军事设备的动力来源,提高作 战效能和生存能力。
原电池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消费电子产品
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中 广泛使用原电池作为能源供应。
智能家居系统
原电池可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各种传感器和控 制器,实现家庭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高中化学《原电池 说课》最新公开课PPT课件

原电池 说课
1 说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 2 说教材 3 说学情与学法 4 说教法 5 说教学过程
一、说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
提高科学素养
教师引导
学生探究 贴近生活
二、说教材
地位、作用和特点
说教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材
电化学基础
原电池P71-73
化学电源、电解池P74-83
选修4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实验探究法
教
以实验事实设疑
以实验事实释疑
法
多媒体 学生实验 与演示实验相结合
五、说教学过程
体验成功 谈谈收获
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Step6
Step5
教学流程
Step4
Step3
Step1 Step2
反思交流 强调深化
动画模拟 突破难点
创设情境 引发问题
实验探究 引导发现
五、说教学过程
两个半电池反应的电极方程式及总方程式: (-):锌片 Zn-2e-=Zn2+ (+):铜片 Cu2++2e-= Cu
总电极方程式:Zn+ Cu2+=Zn2++ Cu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 主导
以科学探究 为主线
以问题为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利用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设计一个单液 原电池,一个双液原电池(使用盐桥),画出原电池示 意图,并写出电极反应。
参考答案
G
Zn(-)
(+)
Pt
G
Zn(-)
盐桥
C (+)
FeCl3溶液
负极(Zn):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Pt或C):2Fe3++2e-=2Fe2+(还原反应)
第4页
(1) (2)
[问题]在左图(1)装置中,能够观 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分析]Zn片能与稀硫酸直接反应放
出氢气
Zn+2H+=Zn2++H2↑
[问题]在左图(2)装置中,能够观 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锌片溶解,铜片上有气泡 [分析]
铜片上:2H++2e-=H2 ↑ 锌片上:Zn-2e-=Zn2+ 总反应:Zn+2H+=Zn2++H2↑第5页
第23页
4.某原电池总反应式为:Cu+2Fe3+=Cu2++2Fe2+,能实现该 反应原电池是( B )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 液
A Cu、Zn FeCl3
B Cu、Ag Fe2(SO4)3
C Cu、C Fe(NO3)2
D Fe、Zn CuSO4
5.将镁片和铝片用导线相连,分别同时插入稀H2SO4和NaOH溶 液中,写出两池中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
(∨)
总反应: Zn+2H+=Zn2++H2↑
第17页
负极: Zn-2e- =Zn2+
④
正极: 2H++2e- =H2↑
化学原电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化学原电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原电池的定义和由来;2. 掌握原电池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3. 积累一定的实验经验,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 原电池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 如何设计一次实验。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锌片、铜片、硫酸、鳄梨酸溶液;2. 实验仪器:电流表、导线、电池座、电阻丝。
五、教学过程:【导入】学生观察教师手中的一个小装置:“这是一个原电池,你们见过吗?它是由两种金属和一个电解质组成的,你们猜猜看它可以起到什么作用?”【理论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原电池的定义:“原电池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然后讲解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A. 组成:原电池通常由两种金属和一个电解质组成。
其中,一种金属在电解质中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电子,称为负极(也称为阳极);另一种金属在电解质中发生还原反应释放电子,称为正极(也称为阴极)。
B. 工作原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金属离子在电解质中的移动。
负极的金属离子通过电解质向正极移动,而正极的金属离子则通过电解质向负极移动。
这样,负极就失去了电子,正极则获得了电子,从而形成了电流。
【实验操作】A. 实验一:铜锌电池的制作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台铜锌电池的制作装置。
2. 将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依次插入两个瓶中的溶液中,锌片插入硫酸溶液,铜片插入鳄梨酸溶液。
3. 用导线将两个瓶子连接,将电流表连接到导线两端。
4. 观察电流表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5. 依次更换锌片和铜片的位置,再次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B. 实验二: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1. 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两个瓶中的溶液中,连接电池座和电阻丝。
2. 调整电阻丝的长度,使其和电流表连接,并记录下电流表的读数。
3. 使用不同长度的电阻丝进行测量,记录下电流表的读数。
(公开课)原电池和电解池

5、怎样书写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 总反应式?
❖书写步骤:写出燃烧反应;根据电解 液改写燃料电池总反应;写出正极的 电极反应式(一般较简单);由燃料电池 总反应减去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得负极 的电极反应式。
11
甲醇燃料电池是由甲醇和氧气及强碱电解质 溶液构成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用镍 氢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 一次电。据此回答: (1)甲醇是 负 极, 电极反应式是: CH3OH+8OH--6e=CO32-+6H2O ; (2)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CH3OH+3O2+4OH-=2CO32-+6H2O.
“出 什么 加什 么”( 加入 阴阳 两极 逸出 或析 出)物 质所 对应 的化 合物.
6
返回
4、如何书写可逆电池电极反应式? ❖可逆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的关键是要
弄清电解液是酸性还是碱性(H+ 和 OH-不能乱用)然后是方向
7
例如: 已知铅蓄电池充放电的电池反应式为: Pb+PbO2+2H2SO4 2PbSO4+2H2O 试写 出放电时的正、负极,充电时的阴、阳极的电 极反应式。 放电时:负极:Pb-2e-+SO42-=PbSO4 正极:PbO2+2e-+SO42-+4H+=PbSO4+2H2O
为
,则其负极
反应式可表示为
13
❖6、用惰性电极电解时如何判断溶液的 浓度变化?PH值变化?电解后怎样对 溶液复原?
❖7、金属腐蚀的实质是什么?分哪几类 腐蚀,各有何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拓展]设计一个原电池,其原电池反应为: Cu+2FeCl3= 2FeCl2 +CuCl2 写出电极名称和电极反应式。
1、电解液: FeCl3溶液 。
2、电极材料:
正极 C或Pt ,负极 Cu 。
3、电极反应式 :
负极: Cu - 2e = Cu 2+ 。 正极:
9/23/2013
[拓展]请结合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将氧化还原反应:Fe + Cu2+ = Cu + Fe2+ 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1、电解液:CuSO4溶液 2、电极材料:
。
正极 Cu或C ,负极 Fe 。
3、电极反应式 :
Fe - 2e = Fe2+ . Cu
2+ -
负极:
9/23/2013
正极:
+ 2e = Cu .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可以)
(不可以)
形成条件二:电解质溶液
9/23/2013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不可以)
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9/23/2013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4.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前提: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1)有两个电极。较活泼金属作负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 (2)两电极都接触电解质溶液(酸、碱、盐)
9/23/2013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3、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1、金属活泼性,较活泼的电极为负极 2、根据电子或电流方向,电子流出的为负极,电流流出的为 正极。 3、根据发生的反应,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得到 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 4、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或根据反应判断,元素化合价升高 的为负极,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为正极;
Z >Y
Y>X
Z >W
X >W
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Z>Y>X>W
9/23/2013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可以)
(可以)
(可以)
形成条件一: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
9/23/2013
(不可以)
9/23/2013
【预习检测】
实验二: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相连,并串联一个电流 计,并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Zn 实验现象:
Cu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Cu片上有气泡产生 Zn + 2H+ = Zn2+ + H2↑
9/23/2013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1、概念: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
2Fe3#43; 。
-
【当堂检测】
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CD )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NO3)3溶液 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为Fe2(SO4)3溶液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为CuSO4 溶液
9/23/2013
书写电极反应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将两极反应的电子得失数配平后,相加得到总反应, 总反应减去一极反应即得到另一极反应;
2.负极失电子所得氧化产物和正极得电子所得还原产 物,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如+4价的C在酸性溶液中以 CO2形式存在,在碱性溶液中以CO32-形式存在);
3.溶液中不存在O2-:在酸性溶液中它与H+结合成H2O、 在碱性或中性溶液中它与水结合成OH-
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
9/23/2013
最常考的新型电池——高铁酸盐电池
把以下反应为基础设计原电池
5Fe2+ +MnO4-+8H+=5Fe3++Mn2++4H2O
负极:Pt或石墨
正极:Pt或石墨 5Fe2+ – 5e- = 5Fe3+ MnO4- + 8H+ + 5e- = Mn2++4H2O
9/23/2013
【学习目标】 一、掌握原电池的概念 二、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三、学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四、了解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五、学会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谢 谢!
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电源
书写电极反应式的步骤: 1.写出正极的氧化剂和还原产物,写出负极的还原剂 和氧化产物,分析其得失电子数,利用电子守恒配平。
2.分析电解质类型,是酸性还是碱性,如果是酸性, 在电极方程式两边加H+和H2O,利用原子守恒配平, 如果是碱性环境,在电极方程式两边加OH-和H2O。
最常见的原电池——干电池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 • 正极:2MnO2+H2O+2e-==Mn2O3+2OH- • 负极:Zn-2e-+2OH-==Zn(OH)2
电子流向与电流方向
电子流向:负极(Zn) 外电路 正极(Cu) 负极(Zn) 电流方向:正极(Cu) 外电路
离子流向:
阳离子
阴离子
正极
负极
9/23/2013
【当堂检测】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BD) A.原电池中,正负极一定导电且一定会发生反应 B.形成原电池时,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 D.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本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以电能的形式释放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负极(锌) Zn - 2e =Zn2+
-
电极 反应
锌板溶解,发生氧化反应 - 正极(铜) 2H+ + 2e = H2↑ 铜板上有气泡,发生还原反应
总反应方程式: Zn+2H+=Zn2++H2 ↑
9/23/2013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9/23/2013
最常考的新型电池——银锌电池
银锌电池(电解质为KOH)的电池总反应为:
Zn+ Ag2O = ZnO+ 2Ag 负极:Zn-2e-+2OH- = ZnO+ H2O 正极:Ag2O+2e-+H2O= 2Ag+2OH-
9/23/2013
最常考的新型电池——高铁酸盐电池
把以下反应为基础设计原电池
9/23/2013
【当堂检测】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9/23/2013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X、Y、Z、W四种金属片进入稀盐酸中,用导线连接,可以 组成原电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原电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掌握原电池的概念 二、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三、学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四、了解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五、学会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预习检测】 实验一: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 实验现象,并解释实验现象。
Zn Cu
实验现象: 锌片上有气泡产生 而铜片上没有 Zn + 2H+ = Zn2+ + H2↑
9/23/2013
最常考的新型电池——甲烷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总反应:CH4+2OH-+2O2 = CO32-+3H2O
正极: 2O2+4H2O+8e- = 8OH负极:CH4+10OH--8e- = CO32-+7H2O
9/23/2013
最常考的新型电池——碱性电池
电解质是KOH,其电极反应如下: 总反应:Zn+2MnO2+2H2O=2MnOOH+Zn(OH)2 负极:Zn+2OH--2e-=Zn(OH)2 正极:2MnO2+2H2O+2e-=2MnOOH+2OH-
(3)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9/23/2013
【当堂检测】 下列哪几个装置能形成原电池?
Zn Cu
Fe
Cu
Zn
Zn
Fe
Cu
H2SO4
√
H2SO4
√
H 2 SO 4
NaCl溶液
√
Cu
Zn
Cu
Fe
Cu
Zn
Cu
√
9/23/2013
酒精
NaCl溶液
H2SO4 H2SO4
H 2S O 4
√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5、设计原电池
9/23/2013
最常见的二次电池——铅酸电池
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负极:Pb +SO42--2e-= 2PbSO4↓
正极:PbO2+SO42-+2e-=PbSO4↓
9/23/2013
最常考的电池——氢氧燃料电池
碱 性
酸 性
总反应:2H2+O2 = 2H2O 负极:2H2+4OH--4e- = 4H2O 正极:O2+2H2O+4e- = 4OH总反应: 2H2+O2 = 2H2O 负极: 2H2-4e- = 4H+ 正极:O2+4H++4e- = 2H2O
9/2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