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 -提高班

合集下载

摄影基础讲座 PPT课件

摄影基础讲座 PPT课件
• 问题7:光圈优先模式下,提高感光度会对 画面亮度造成什么影响?还有其他影响吗?
• 问题8:怎样用低速快门?
拍照前的自检
• 拍摄环境变化时,请在拍照前自检
一、检查是否是光圈优先模式(A/Av); 二、检查电池电量; 三、拍摄张数(储存卡容量); 四、建议使用RAW照片格式(原片格式); 五、每次拍摄完光圈调整到最大光圈; 六、检查感光度; 七、检查曝光补偿; 八、白平衡(WB)是否为自动。
Shutter 1/1000 1/250
1/60 1/30 ……
相机的测光原理
相机的测光原理
相机的测光原理
相机的测光原理
相机的测光原理
相机偿 EV …
测光出错
EV+1
曝光正确
EV+2
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
光圈优先 + 曝光补偿
光圈优先 + 曝光补偿
该选用哪种拍摄模式?
• 全自动 Auto • 手动模式 M • 光圈优先 A /Av • 快门优先 S/Tv
全自动模式
手动模式
光圈优先
光圈优先
快门优先
光圈快门组合表
Sunshine Cloudy Moon Candle …….
Aperture F 5.6 F 5.6 F 5.6 F 5.6 ……
正确曝光 = 光圈 × 快门
光圈优先模式(Av/A)
光圈优先模式(Av/A)
光圈优先模式(Av/A)
光圈优先模式(Av/A)
光圈优先模式(Av/A)
光圈优先模式(Av/A)
快门优先模式(Tv/S)
快门优先模式(Tv/S)
快门优先模式(Tv/S)
曝光不足
感光度
感光度

摄影基础课程大纲

摄影基础课程大纲

摄影基础课程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摄影基础知识和技巧,培养良好的摄影视觉感知能力,为日后拍摄优秀照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概述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1. 摄影概论- 了解摄影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掌握摄影的基本原理和工具2. 摄影器材选择与使用- 介绍常见的摄影器材,如相机、镜头等- 学习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摄影器材3. 光线与曝光- 理解光线对照片质量的重要性- 学习曝光三要素的控制方法:快门速度、光圈和ISO4. 焦距与景深- 理解镜头焦距的作用- 掌握景深的概念与应用5. 色彩与构图- 学习如何运用色彩搭配与构图来创作有吸引力的照片6. 风光摄影- 探索风景摄影的技巧和特点- 学习如何捕捉自然风光的美丽瞬间7. 人像摄影- 学习人像摄影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掌握拍摄人物的姿势、表情和光线运用8. 静物摄影- 探索静物摄影的艺术表现方式- 学习如何创造独特的静物照片9. 活动与实践- 通过实际拍摄活动巩固所学的技巧与知识- 分享照片并接受反馈与指导三、教学方法1. 授课形式- 线上直播授课: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实时互动教学- 视频讲解:提供具体案例和示范视频供学员学习参考2. 练习与实践- 布置课后作业:学员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组织实地拍摄活动:学员有机会运用所学进行实际拍摄3. 评估与反馈- 个人作业评估:针对学员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估与点评- 小组讨论与分享:鼓励学员相互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四、评价方式1. 个人作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员对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2. 课堂参与:考察学员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和思维深度3. 拍摄作品:根据学员的实际拍摄作品评估其摄影水平和创作能力五、参考教材1. 《摄影的故事》2. 《摄影艺术导论》3. 《摄影技术手册》4. 《摄影构图与色彩》六、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全面掌握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拍摄中。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指导,能够帮助学员拍摄出更加出色和有个人风格的照片。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

《摄影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摄影基础课程性质: 通识课总学时:28学分:1.5适用专业: 三年制高职所有专业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数字媒体的发展,促使摄影成为大众艺术,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广博的知识基础,摄影技能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学院通识教育的发展对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至为重要。

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迫切要求。

《摄影基础》是学校的通识课,通过本课程通过摄影教学和摄影实践活动,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提升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它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该学科的个性、创造性、主体性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特殊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摄影基础》是学校素质教育课程中艺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

其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摄影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及通过对摄影作品的讲解、赏析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业思维和实操技能。

三、课程目标设计(一)总体目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感受光影艺术的魅力,对色彩、光线、造型、修图有着基本的认识。

)通过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和创造可视形象,引导学生进行视觉美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

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扬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

在《摄影基础》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进行美感和审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在对美的欣赏过程中自觉接受真理和道德标准,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思辨能力和创作能力)(二)分类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摄影方面的基本知识,如摄影的历史、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构图知识和合理运用光线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对大量的优秀图片的欣赏和讲解,逐渐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

摄影基础知识讲座ppt课件

摄影基础知识讲座ppt课件
瞬间选取得当决定性瞬间瞬间选取得当决定性瞬间主体突出画面简洁摄影是减法再主体突出画面简洁摄影是减法再与表现学会裁剪与表现学会裁剪灵活运用摄影语言增强照片表现力灵活运用摄影语言增强照片表现力摄影语言的运用摄影语言的运用光线顺光侧光逆光光线顺光侧光逆光角度正面侧面反面俯角仰角角度正面侧面反面俯角仰角景别远景中景近景特写景别远景中景近景特写景深景深色彩色彩线条线条对比对比夸大夸大拍摄第一张照片选择曝光模式选p档或自动档选择测光模式选矩阵测光模式选择对焦模式选自动对焦选择文件储存格式选raw格式或者精细的jpg模式取景与构图选择拍摄对象并移到视觉中心新闻摄影的三要素是
;
会议的拍摄
► 拍摄技法
► 一:会场:适当收小光圈,降低快门速度,最好使 用三脚架保持相机稳定。如会场光照不匀可适当使 用闪光灯补光,采用慢速同步模式。寻找更高的角 度。
► 二:讲话:拍摄特写画面,从正面、三分之二侧面 的角度拍摄。相机用连拍模式,多拍几张,挑选最 好的瞬间。
► 本卷须知:
► 会标要全,主席台人员要全,讲话人口型、神态、 姿态要正,手势动作不过分张扬。主席台下的参会 人员神态专注,不要有明显的交头接耳,东倒西歪, 或者打电话,看书报等与; 开会无关的形象出现。
;
数码摄影的几个基本要素:白平衡
► 白平衡WB〔White Balance):不管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 色物体还原为白色 。对在特定光源下拍摄时出现的偏色现象 ,通过加强对应的补色来进行补偿。
► 设置白平衡:自动白平衡〔AWB),手动白平衡
;
教你拿相机


左手像这样放在镜头上,只会造成 镜头更加下压,右手需要更大的力 气来握持相机。
;
聚焦模式:走动速度不快的一般性考察可使用单次聚 焦模式〔尼康AF-S、佳能one shot),如拍摄象走 动速度快,可使用连续聚焦模式〔AF-C、AI SERVO)。聚焦点始终压在主要人物上。连拍,适 当的快门速度凝固动态。逆光状态下注意要补光。

《摄影基础》教案

《摄影基础》教案

《摄影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定义、历史和发展趋势。

2. 使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技巧,包括光圈、快门、感光度等。

3. 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摄影的定义与分类2. 摄影的历史与发展3. 摄影器材与技术4. 摄影基本技巧(光圈、快门、感光度)5. 摄影构图与审美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

2. 演示法: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构图、光线、色彩等要素。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摄影技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摄影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投影仪、音响设备:用于展示摄影作品和教学课件。

2. 摄影器材:相机、镜头、三脚架等。

3. 摄影教材或课件:包含摄影基本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摄影的定义和历史,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摄影的基本技巧(光圈、快门、感光度)和构图原则。

3. 演示: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光线、色彩等要素。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摄影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摄影技巧和审美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拍摄一组照片,体现所学技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摄影实践中的表现,包括构图、曝光、焦距等方面。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摄影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摄影作品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摄影作品,提高自信心和审美水平。

2. 参观摄影展览:组织学生参观摄影展览,拓宽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3. 摄影比赛:鼓励学生参加摄影比赛,锻炼摄影技巧和审美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 一、看立意——读懂画面的含义,概括作 品主题
• 二、看表达——分析画面的各种表现技巧 • 1、主体对象的选择与强调 • 2、陪体与主体的关系及画面环境气氛的
营造 • 3、画面线条的构成 • 4、画面影调的构成
分摄 析影 步作 骤品
感谢您 的聆听
摄影词汇
景深Depth of Field :画面清晰的范围 AF与MF: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
摄影词汇
闪光灯Flash Light :闪光灯是一种补光设备,它可以保证在昏暗情况下拍摄 画面的清晰明亮,在户外拍摄时候,闪光灯还可用作辅助光源,用以强调皮 肤的色调。还可以根据摄影师的要求布置特殊效果。
拍摄模式




向 主 体 。
、 利 用 方



线


摄影 基础
韦尔斯 《乌干达饥儿之手》
大小对比
3
、 利 用 对 比 手 法 。
摄影 基础
秋山庄太郞《坚山南风》
明暗对比
3
、 利 用 对 比 手 法 。
摄影 基础
色彩对比 动静对比,动为主体 虚实对比,实为主体 ……
摄影画面景象 要素
• 陪体:在画面上与主体紧密关联,构成一定情节的对象。它的作用主要是 帮助主体揭示主题,同时也起到均衡画面作用。
纵 深 感
CE
、 框 架
NATURAL ELEOAN











8
可 动 摇
、 三 角型构图:稳重





7
爆 发 力 和 动 感

摄影基础课程

摄影基础课程

摄影基础课程1. 引言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形式,通过捕捉和记录图像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和展示美感。

了解摄影的基础知识对于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程将介绍摄影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创作方法,帮助学习者建立起扎实的摄影基础。

2. 摄影器材2.1 相机类型•数码相机:介绍数码相机的特点、分类和选择。

•单反相机:详细介绍单反相机的构造、功能和使用方法。

•其他类型相机:包括无反光镜相机、傻瓜相机等。

2.2 镜头选择•常见镜头类型: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等。

•镜头参数解读:焦距、光圈等参数对照表。

•镜头使用技巧:景深控制、透视效果等。

2.3 辅助器材•三脚架:稳定拍摄,避免手持抖动。

•反光板:补充光线,提高照片质量。

•滤镜:调整色彩、对比度等效果。

3. 光线与曝光3.1 光的特性•光的三要素:亮度、颜色、方向。

•自然光和人工光源:不同光源对照片效果的影响。

3.2 曝光控制•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对运动捕捉和抗手持抖动的影响。

•光圈大小:控制景深和透视效果。

•ISO感光度:调整拍摄环境下的曝光情况。

3.3 测光模式•全局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等不同测光模式的应用场景。

4. 焦距与景深4.1 焦距概念•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4.2 景深控制•大景深与小景深的区别及应用技巧。

•使用合适的焦距和光圈控制景深。

5. 拍摄技巧与构图原则5.1 选择拍摄主题•人像摄影、风景摄影、静物摄影等不同类型的摄影主题。

5.2 构图原则•第三分割法:将画面分为九个等分,将主体放置在交叉点上。

•对称与不对称构图:平衡与张力的取舍。

•剪裁与视角选择:突出主题、营造氛围。

5.3 使用光线•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源创造独特的氛围。

•阴影和高光的运用。

6. 后期处理与分享6.1 后期处理软件介绍•Adobe Photoshop、Lightroom等后期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6.2 调整与修饰•色彩调整、曝光修正、局部调整等后期处理技巧。

《摄影基础》教案

《摄影基础》教案

《摄影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摄影术语。

2. 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让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曝光、对焦等。

4. 培养学生运用摄影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摄影的定义摄影术和摄影艺术的区别摄影术语的解释(如:曝光、对焦、景深等)2. 摄影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的区别镜头的种类和作用相机的基本设置和使用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摄影的基本概念、术语和技巧。

2. 示范法: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曝光、对焦等特点。

3. 实践法:学生动手拍摄,教师现场指导。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拍摄心得和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实践活动的情况。

2. 摄影作品:学生拍摄的摄影作品,包括构图、曝光、对焦等方面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摄影教材: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摄影知识学习材料。

2. 摄影作品:收集各类优秀的摄影作品,用于示范和分析。

3. 相机和镜头:为学生提供拍摄所需的相机和镜头设备。

4. 摄影场地:为学生提供拍摄实践的场地,如校园、公园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摄影作品,引发学生对摄影的兴趣,进而引入摄影基本概念和术语的学习。

2. 讲解摄影基本概念和术语:详细讲解摄影的定义、摄影术和摄影艺术的区别,以及曝光、对焦等摄影术语的含义。

3. 分析摄影器材:介绍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的区别,讲解镜头的种类和作用,指导学生了解相机的基本设置和使用方法。

4. 实践拍摄: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拍摄,现场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拍摄实践。

5. 作品分享与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拍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作品的构图、曝光、对焦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和交流。

七、教学步骤7. 摄影作品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摄影作品进行评价,从构图、曝光、对焦等方面给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相机的白平衡控制,是为了让实际环境中 白色的物体在你拍摄的画面中也呈现出“ 真正”的白色。不同性质的光源会在画面 中产生不同的色彩倾向,比如说,蜡烛的 光线会使画面偏橘黄色,而黄昏过后的光 线则会为景物披上一层蓝色的冷调。而我 们的视觉系统会自动对不同的光线作出补 偿,所以无论在暖调还是冷调的光线环境 下,我们看一张白纸永远还是白色的。但 相机会忠实的纪录不同光源色温带给物体 的色彩变化,这就会导致画面色彩偏暖或 偏冷。
• RAW图像格式:RAW是未经处理、也未经压缩的格式,可 以把RAW概念化为“原始图像编码数据”或更形象的称为 “数码底片”,将其比作“底片”是因为想通过“底片” 获得完美照片,是需要后期“电子暗房”工作支持的。 RAW像TIFF格式一样,是一种“无损失”数据格式,对于 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一个RAW文件保存了500万个点的 感光数据。 • RAW格式则是“原汁原味”未经处理的数据,像我们所用 的JPEG、TIFF等文件是数码相机在RAW格式基础上,调整 白平衡和饱和度等参数,生成的图像数据。


照片输出格式
• 什么是JPG格式?
JPG(JPEG)是一种当前比较流行的图 像存储压缩格式,它通过去除“多余”的 (对显示效果影响不大的)数据减少储存 大小,通常的压缩比率在10:1至40:1之 间。但是在压缩过程中丢掉的原始图像数 据是无法恢复的,所以它是一种有损压缩 格式。JPG文件是以8位图像数据模式存储 的,就是说每个象素有2的8次方也就是256 种亮度级别。
• 上为原图
• 下为改变色温后 的效果
将相机内的色温调高,相机会自己往照片里加黄色。这样一 张晚霞余晖的感觉就出来了。金灿灿的霞浦让人感到温暖和 丰收。
将相机调整至低色温,相机会将画面拍摄得很“蓝”,这 样就能够突出滩涂的宁静。
雪原最应该突出的就是寒冷。将相机色温调低,能够让整个 画面呈现蓝调,这样能够更好地突出寒冷。
• 什么是RAW格式?
RAW是一种原始图像文件格式,所谓原始是 指数码相机芯片CCD(或CMOS)获取图像信息后 未经任何处理将图像的每个象素信息保存下来。
• 各个相机厂商有自己专有的RAW文件格式,个别 厂商的RAW文件被采用轻微的压缩算法存储,因 此基本可以算是无损压缩。
JPG格式的优点: 1.兼容性好 2.体积小 3.处理便捷
铁受热的过程会发生颜色的变化而铁受热后颜 色的变化便可以充分说明上述原理,那块铁受 热后发光的颜色所对应的温度=色温。需要注 意的是,色温不是光线冷热的程度,而是测量 光线中包含的颜色成分。
白平衡和色温的关系
• 从对上述两个名词的解释来看,白平衡 和色温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由于白 平衡的调整过程其实就是通过调色温来实现 的,所以,色温对于数码相机而言就是白平 衡的问题,彼此有着密切关联性。
• 白平衡就是以18%中级灰的“白色”为标准 ,让相机在不同光线环境中拍出来的照片 色彩尽可能还原标准“白色”。再简单点 的说就是矫正照片偏色的过程。
什么是色温
• 色温是光线在不同的能量下,人们眼 睛所感受到的颜色变化,以开尔文(K)为 色温计算单位,简单说就是光线的颜色。 大家常会在色温数值中看到K2000、K3200 、K4000等不同的数值。那么,我们知道了 K是色温的单位,这些数值该怎么理解和记 下呢?大家了解下面几个要点就好。
直方图的横轴从左到右表示亮度的越高,纵轴从下 到上表示像素越多。亮度从0—255,0表示黑,255 表示白。如果某个地方的峰越高,表示在这个亮度 下的像素越多。
• 如果白色部分全部集中在画面的某一个地 方则说明:图像反差低。
• 如果白色部分分散,在最左边和最右 边比较高耸则说明:图像反差大。 如果白色部分全靠左方而且最左边像 素的柱子高耸则说明:欠曝,黑场溢出。 如果白色部分全靠右方而且最右边像 素的柱子高耸则说明:过曝,白场溢出。
RAW软件的获得也是比较容易的,支持RAW 记录的相 Photo Professional
• 尼康的Capture NX2
白平衡
• 有时我们会遇到颜色不对的相片,例如偏 黄、偏蓝的情况,这是因为相机侦测色温 时所产生的问题。所谓色温(Color Temperature),从字面解就是颜色的“温度 ”,所以有冷暖之分,从直觉观察,暖色 调偏红黄,冷色调偏青蓝,单位就以Kelvin (K) 表示。如果你打开相机的设定选项,在 白平衡 (WB) 就有调校色温的选项。
支 持 论 坛 : h t t p : / / s y h . j h j y x y. c o m
• 直方图的横轴从左到右表示亮度的越高, 纵轴从下到上表示像素越多。亮度从0—255 ,0表示黑,255表示白。如果某个地方的 峰越高,表示在这个亮度下的像素越多。
首先,我们把从黑到白分成7个明暗级别,包括黑和白。用 直方图的横 轴表示亮度级,黑的在左边,向右依次变亮,白的在右边。 假设我们有一张22个像素的照 片,统计的结果比如就是这张 直方图。那么我们可以从这张 直方图上看到,照片中有3个像 素是黑的、2个像素是白的、5个 像素是中灰的
• RAW格式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后期调整的灵活 性高,在技巧娴熟的情况下最终获取的图像 质量高,能够获得更具创意、符合拍摄者主 观想法的图像,而对细节的损失极小。即便 通过RAW处理软件简单调整而另存的JPG文 件,其在锐度、画面层次、色彩等方面也要 比直接用相机拍摄的JPG图像更好。因为相 机的处理芯片自然无法与电脑的CPU相比, 无法实现过于复杂的处理算法。
不同环境下的色温值
• A、和人物有关:K(开尔文温度)由19世 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洛德· 凯尔文制定出了一 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创立,此后便以其名为 单位了。 • B、打铁现象说色温原理:“假定某一 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 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 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 ,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 颜色。”
• 3、RAW格式的缺点 • RAW格式图像与普通图像数据JPG文件不同(更直接 地说,RAW格式文件不算是图像),如果不使用专用的软 件进行成像处理的话,就无法作为普通图像浏览。而且 RAW文件因为通常采用不压缩或者低压缩的保存,所以文 件大小往往比相同分辨率的JPG文件大两到三倍,对于存 储卡容量有较大要求。间接来说,拍摄照片后的存储时间 、后期电脑处理的硬件要求和处理时间都比JPG文件来得 高。而且,各家厂商的RAW格式编码几乎都不同,所以 RAW文件在不同品牌相机中是不通用的。
• 渔火是很好的摄影题材,江面薄雾轻起,将相机色温调低 能够非常好地衬托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