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术语介绍非开挖-液压顶管机

合集下载

非开挖顶管1

非开挖顶管1
工作坑的施工成本(尤其在埋深较大时)在总成本中战有较大的比重。在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的情况下, 最大限度地减小工作坑尺寸是设备、材料选型时的重要依据。
工作坑长度L:
L=L1+L2+L3+L4+L5+L6 L1-管节长度; L2-千斤顶长度(一般为0.9~1.1m); L3-后座墙厚度(约为1米); L4-前一节已顶进管节留在导轨上的最小长度,通常为0.3 ~0.5m; L5-管尾出土所留的工作长度,根据出土工具而定,用小 车时为0.6m,手推车时为1.2m; L6-调头顶进时的附加长度。
进出洞口及洞口止水措施
出洞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土质不好,为保证进出洞口工作顺利,必须对洞口土 体进行加固处理 (土质不是很软时,只需对所顶管道外径两侧和顶部一定宽度、长
度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加固,如果土质较软,在管子顶进一定范围内,对整个断面的土体进行加 固)
➢防止较重的掘进机在出洞时出现叩头现象,可在洞内 下部填上一些粘土或用低标号混凝土浇注托板(也可在洞内再
通风
压入式通风(不小于10m的上风向 ) 通风方式 抽出式通风(出风口不小于10M 下风向,吸入口距工作面不大于6m )
混合式通风(压入式扇风机与抽出风筒入口距离应不小 )
可以认为小口径顶管施工法就是指管道直径不允许人员 进入管内而只能通过遥控操作进行的管道顶进施工方法。
顶管施工法根据铺设管道的口径大小又可分为小口径顶管(Micro Tunneling)施工法 和大中口径的 顶管(Pipe Jacking)施工法。设于英国伦敦的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伦敦分会规定小口径管道 顶管工程的口径为900mm以下,而在日本规定小口径管道顶管工程的口径为800mm以下。
选取原则

非开挖(概述1)

非开挖(概述1)

夯管(Impact Ramming)
作标 为准 驱的 动空 装气 置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缩 机
排土锥体和套插锥体及冲击件将力全部传到钢管上
气压千斤顶可用来进行精确的轴向定位
加强切削力的切削环
夯管(Impact Ramming)
• 夯管锤利用动态的冲击能将钢管夯入地里。从空心钢管敞口处 挤入钢管的土石在钢管到达工作坑后被一次排出。
定向钻进(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
• 勘探技术研究所GBS-20定向钻机(柴油机、主要液压元件均靠进口)。给进力/ 回拖力220KN,最大扭矩13000NM,工作起始角12~18 °,总功率236KW。钻机备 有装卸钻具用的小吊车。
• 右上图为钻机配套的泥浆搅拌系统,右下图为该型钻机在进行直径 325mm的输 油管线铺设(图中为回拖作业)。
• 夯管法适用于除沼泽、岩石、卵砾石层以外的地层
顶管(Pipe Jacking)
• 顶管施工是非开挖施工最早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将新管用大 功率的顶推设备顶进至终点来完成铺设任务的一种地下管道施 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 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
顶管(Pipe Jacking)
定向钻进(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
• 定向钻进在水平方向铺设管线或穿越交通繁忙的道路、铁路、河流等 具有较大优势。通过楔形钻头旋转或楔面的调整可以使钻进路线按设 计要求推进。
• 钻头的位置、与地面的倾斜度和楔面角度会通过一个电磁探测仪传送 到地面上的接收仪器中。
冲击矛(Impact moling)
起动滑架为冲 击矛提供导向

非开挖顶管施工

非开挖顶管施工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城市建设脚步越来越快,各种市政管线在地下纵横交错、层叠密布,地面上的市政建筑越来越多,开挖施工使道路质量变差、破坏环境,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施工成本越来越高。

为了解决现有市政设施与施工的矛盾,诞生了一项新的施工技术—非开挖技术。

下面由厂家蚌埠市中海阀门管道有限公司为您介绍下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非开挖技术是指在不开挖或只开挖少量作业坑的条件下,利用岩土钻掘技术进行铺设、修复和更换管道,它高效、优质、成本适中、对环境友善,具有不影响交通、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在许多情况下,比开挖法施工周期短、综合成本低、安全性好。

现已经成为城市市政施工的主要手段,广泛应用于穿越公路、铁路、建筑物、河流以及在闹市区、古迹保护区、农作物和植被保护区等不允许或不能开挖的条件下进行煤气、电力、电讯、有线电视线路、石油、天然气、热力、排水等管道的铺设。

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常会遇到如下值得注意的问题: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沿管线土层变化频繁,所以在顶管施工前必须了解土层的变化情况:此外对于要经过回填土地段,需要提前加固处理,以防顶管施工后地表有过大的下沉。

2、有毒气体的检测与防护顶管施工的地层一般会通过淤泥层,腐烂动、植物体会在地下形成有毒气体聚集体,危害施工人员的健康和生命,所以有人员在顶管内操作的情况下,需要定时监测管内有毒气体含量,采用通风装置予以解决。

3、超前探查地下管线尽管先进的顶管设备具有在施工时探查前进路线不远距离管线的能力,但是采用在地面提前查明地下管线仍是值得开展的,这对于保证通讯、电力、上水、排水、煤气等其它管线安全运营,确保公众正常生活仍有必要。

4、穿越建筑时对基础的探查顶管在建筑物基础下施工时,需要明确施工施工路线上所遇到的基础类型,对于部分基础顶管顶进前可采取托换、加固措施。

5、顶进计算顶进计算其一包括准确计算顶进推力,根据计算结果选定相应的油缸类型和确定中继间的分布;其二是工作井设计,根据计算得到的最大顶力,提出工作井的加固方案。

苏州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

苏州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

苏州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日益增加,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技术在苏州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施工技术具有不影响地面交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缩短施工周期等优点,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中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

本文将从苏州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定义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是指在不开挖地面的情况下,利用顶管设备将管道从地面一端推进到另一端,从而实现管道铺设的一种施工方法。

这种施工方式可以避免对地面交通、建筑物和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等污染。

二、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特点1. 不影响地面交通: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是在地下进行,不需要开挖地面,因此不会对地面交通造成影响,减少了交通拥堵现象。

2.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会破坏地面植被、建筑物等,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3. 缩短施工周期: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不受天气、季节等因素影响,可以全年施工,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

4. 施工质量高: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过程中,管道铺设精度高,接头质量可靠,减少了工程质量问题。

5. 节省成本: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减少了地面恢复、拆迁等费用,降低了工程成本。

三、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应用领域在苏州,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地铁、隧道等工程建设领域。

特别是在城市道路改造、地下管线更新等方面,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成为首选施工方法。

四、非开挖顶管工程施工工艺1. 前期准备:包括工程测量、地质勘察、管道设计等,为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顶管设备选型: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顶管设备,包括顶管机、顶管后座、顶管管道等。

3. 施工现场布置:设置施工临时设施,如施工栈桥、出土口、排水系统等。

4. 管道铺设:利用顶管设备,将管道从一端推进到另一端,确保管道铺设质量。

5. 施工监控:通过监控系统,对施工过程中的顶力、出土量、管道偏差等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安全。

专业术语介绍非开挖-液压顶管机

专业术语介绍非开挖-液压顶管机

专业术语介绍非开挖-液压顶管机非开挖技术及其发展历史非开挖技术是指利用各种岩土钻掘设备和技术手段,在地表不开挖沟槽的条件下,铺设、更换或修复地下管道、电缆、电线等公用设施,不影响任何交通和设施运行,做到最小限度地扰民碍市。

1900年美国采用顶管法成功地实现了非开挖铺设管线的技术突破。

非开挖技术经历60年的发展,先后发明了螺旋钻进法和冲击矛法技术。

1970年美国加洲人率先使用“水平导向钻进法”穿过河流铺设第一条采用此技术的管道,成为创立“水平导向钻进法”的第一人。

由于他经常到全美各地推广此技术。

因此,“水平导向钻进法”成为非开挖施工所普遍采用的施工工艺。

随着非开挖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又针对不同的管网情况,于1980年发明了“胀管法”(爆管法),此技术随后也逐步推行开来。

目前,世界非开挖技术和设备已经成熟,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可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

近几年,我国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很多大中城市明文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内不得挖掘。

给城市非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小口径顶管施工技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小口径顶管技术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随着水平钻机、拉管机、定向钻的出现,小管径非开挖施工的发展,大管径非开挖施工技术也在我国重点工程项目中频频显示其威力。

二、非开挖技术的主要施工方法目前,世界各国主要城市均不再使用传统开挖铺管和换管施工技术,取而代之的是非开挖技术,特别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均不允许开挖城市路面,完全采取非开挖铺换管道。

非开挖行业为高新技术行业,通常所采用的几项非开挖新技术有水平定向钻进法、爆(裂)管法、微型隧道法、顶管法和螺旋钻进法。

国外运用上述非开挖技术进行城市铺设或更换管道,使用者要向施工工艺发明者(组织)支付一定的专利技术使用费。

同时,对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诸如泥浆回收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非开挖施工技术简介

非开挖施工技术简介

谢 谢 观 看!
• 按管材分:钢筋混凝土顶管、钢管顶管、以及其他管材的顶管。
• 按顶进管子轨迹的曲直分:直线顶管和曲线顶管。
项管技术的发展方向
1. 长大距离顶管:普通顶管一般距离≤100m,无中继环,(现在某些专 家认为可能提高到300m),长距离顶管﹥100m,长大距离﹥1000m 。
2. 大管径顶管:过去一般认为顶管最大直径为3m。现在日本、德国等国 顶管管径可达4~5m。
4. 盾构机内有拼装管片的拼装机,而顶管机内没有。 5. 盾构法主要用于大断面城市地下隧道、水工隧道、公路隧道的施工;
顶管法主要适用于断面稍小一些的城市地下管线的铺设。
顶管
盾构
定向钻
水平钻机
夯管锤
工法特点 (优点)
顶进精度高,方向控 制精度可达5cm之内
适用于大口 径隧道
施工速度快
施工速度快
施工速度快、成 本低
• 按一次顶进的长度(指顶进工作坑和接收工作坑之间的距离)分:普通 距离顶管和长距离顶管。顶进距离长短的划分目前尚无明确规定,过去 多指100m左右的顶管。目前,千米以上的顶管已屡见不鲜,可把500m 以上的顶管称为长距离顶管。
• 按顶管机的类型分:手掘式人工顶管、挤压顶管、水射流顶管和机械顶 管(泥水式、泥浆式、土压式、岩石式 )。手掘式顶管的推进管前只是 一个钢制的带刃口的管子(称为工具管),人在工具管内挖土。掘进机 顶管的破土方式与盾构类似,也有机械式和半机械式之分。
顶管法施工特点:
1. 适用于软土或富水软土层; 2. 无需明挖土方,对地面影响小; 3. 设备少、工序简单、工期短、造价低、速度快; 4. 适用于中型管道(1.5~2m)管道施工; 5. 大直径、超长顶进、纠偏困难。

非开挖施工技术简介和人工顶管施工技术

非开挖施工技术简介和人工顶管施工技术

非开挖施工技术简介和人工顶管施工技术要了解非开挖施工技术和人工顶管施工技术,我们得先从这些术语说起。

简单来说,非开挖施工就是在不挖开地面的情况下完成地下管线的安装或维修。

这听起来像是魔术吧?其实,这些技术有着超级神奇的应用。

我们可以从它的实际操作谈起,再聊聊它如何变成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秘密武器。

1. 非开挖施工技术简介1.1 非开挖施工的基本概念说到非开挖施工,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想象一下,你家的街道上突然出现一条新管道,但路面完全没有被挖开,整个过程干净利索,绝对不会让人担心车道被封住、路面塌陷的问题。

非开挖施工技术就像是地下工程的“隐形斗篷”,能够在不打扰地面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悄悄完成各种管道安装和维护工作。

它的操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把管线通过地下的“隧道”安装到位。

你还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高科技的地下挖掘工,完全不用上地面就能完成工作。

1.2 非开挖施工的优点说到非开挖施工的好处,那真是数不胜数。

首先,它对交通的干扰最小,特别适合那些繁忙的市区。

想象一下,如果你住在一个总是车水马龙的地方,非开挖施工就像是为你节省了很多堵车的时间。

其次,这种技术还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因为它不需要大面积的挖掘,这样就不容易引起土壤沉降、房屋损坏等问题。

此外,施工速度快,不需要过多的准备工作,工程进度就像是加了“快进键”,让你不必等得太久。

2. 人工顶管施工技术2.1 人工顶管的基本概念人工顶管,听上去是不是很有力量感?这其实是一种在地下安装管道的经典技术。

和非开挖施工相比,人工顶管就像是老派的“工匠精神”在地下世界的应用。

它的操作方式也挺简单的,就是在地面上先挖一个坑,然后用顶管机把管道推送到地下目标位置。

这个过程就像是把一个个“钢铁巨人”送到地下去开辟道路。

顶管的过程里,施工人员得细心操作,确保每一段管道都准确无误地到达预定位置。

2.2 人工顶管的优点和局限人工顶管的好处可不少。

施工技术-液压顶管机

施工技术-液压顶管机

施工技术-液压顶管机近年来,液压顶管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城市地下管道的铺设和河床治理工程中,液压顶管机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施工工具,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介绍液压顶管机的工作原理、施工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

工作原理液压顶管机是一种将管道顶进地下土层的施工机械设备。

液压顶管机主要包括固定机架、出口油缸、顶进油缸、推进油缸、尾撑、工作台等组成。

当液压顶管机工作时,顶进油缸使管道被推入地下土层,推进油缸则使顶进油缸上移,从而完成管道的顶进和推进。

液压顶管机还配备了一套用于推动机架前进的液压系统,机架前进时机床将舱壁压住,实现全程密闭,从而保证工作的安全和高效。

施工流程液压顶管机的施工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预处理:确定工作区域范围、刨除表层土等。

2.安设液压顶管机:将液压顶管机移动到预定的施工现场,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顶管方向与孔口位置,然后调整液压顶管机的施工位置与高度。

3.安装管道:先将一个螺旋槽式的钢管推至顶进油缸内,用液压扳手拧紧,然后连接下一个要推进的钢管。

这样不断推入钢管,直到顶出孔穴的另一侧。

完成后,将预制好的内、外管片放入螺旋环槽内,用液压扳手拧到稳定状态。

4.推进管道:接通内、外管片中夹杂的泥水泥浆管道,推进管道,直到托给到孔穴的对侧。

5.顶进管道:将管道被推进后,再将推进油缸顶起,推进油缸从孔穴的另一端进入,以推送管道。

6.后处理:完成液压顶管机的使用后,需要对机器进行清洗、检测,保养和停放等必要的后处理。

安全注意事项在液压顶管机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安全细节,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完成:1.机械安装:液压顶管机的机架需要坚实稳定的基础来支持,在安装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检查和测试。

2.管件强度:选用质量过关、强度够用的管道及配件,保证工程施工的可靠性。

3.压力控制: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液压顶管机的液压系统,保持顶进推进的力度不过猛或不足,以避免管道损坏和事故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开挖技术及其发展历史
非开挖技术是指利用各种岩土钻掘设备和技术手段,在地表不开挖沟槽的条件下,铺设、更换或修复地下管道、电缆、电线等公用设施,不影响任何交通和设施运行,做到最小限度地扰民碍市。

1900年美国采用顶管法成功地实现了非开挖铺设管线的技术突破。

非开挖技术经历60年的发展,先后发明了螺旋钻进法和冲击矛法技术。

1970年美国加洲人率先使用“水平导向钻进法”穿过河流铺设第一条采用此技术的管道,成为创立“水平导向钻进法”的第一人。

由于他经常到全美各地推广此技术。

因此,“水平导向钻进法”成为非开挖施工所普遍采用的施工工艺。

随着非开挖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又针对不同的管网情况,于1980年发明了“胀管法”(爆管法),此技术随后也逐步推行开来。

目前,世界非开挖技术和设备已经成熟,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可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

近几年,我国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很多大中城市明文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5年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内不得挖掘。

给城市非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小口径顶管施工技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小口径顶管技术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随着水平钻机、拉管机、定向钻的出现,小管径非开挖施工的发展,大管径非开挖施工技术也在我国重点工程项目中频频显示其威力。

二、非开挖技术的主要施工方法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城市均不再使用传统开挖铺管和换管施工技术,取而代之的是非开挖技术,特别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均不允许开挖城市路面,完全采取非开挖铺换管道。

非开挖行业为高新技术行业,通常所采用的几项非开挖新技术有水平定向钻进法、爆(裂)管法、微型隧道法、顶管法和螺旋钻进法。

国外运用上述非开挖技术进行城市铺设或更换管道,使用者要向施工工艺发明者(组织)支付一定的专利技术使用费。

同时,对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诸如泥浆回收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1、水平定向钻进法。

施工长度为15-1800米,管径25-1200毫米。

主要应用于市政工程、管道设施、下水管道、压力管道等的施工。

定向钻拉管是采用定向钻机在地下按设计位置钻孔、扩孔后,钻机再将管材从钻好的孔洞中拉出,可以单根拉和多根集束拉。

该工艺施工速度快、定位精度高,是目前城市建设中管线穿越安装采用最多的工艺。

该工艺适应的管材是钢管、PE管、聚氯乙烯管、多孔梅花管等。

其一般应用于城市污水管道、给水管道、燃气输送管道、采暖管道护管、其它一些工业气体、液体的输送管道、22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光缆、电话电缆、广播电视传输电缆,以及其它数据信号的传输缆线的护管通道等。

2、爆(裂)管法。

又称胀管法。

主要应用于压力管道的更换和下水道的更换。

施工长度在100-900米,管道直径70-1060毫米,爆管法施工工艺过程又分“固定裂管工艺”和“气动工法”,通常采用此工艺在距离地面1-2米处,管径在200-350毫米,要比开挖节约成本10%-50%;在距离地面6米以下,管径800毫米,要节约工程成本20%-25%。

此工艺在西方国家普通采用。

3、微型隧道法。

主要应用于下水道、天然气主管道的安装,施工长度为25-225米,管径为250-3050毫米。

在美国,微型隧道工法被定义为一种遥控、激光导向的顶管方法。

顶管过程中,不需进人工作,由于这
种方法可用于铺设任何尺寸的管道,因此没有人为的尺寸限制。

4、顶管法。

主要应用于大型下水道和压力管道的安装,施工长度可达490米,管径在1060-3050毫米之间。

利用液压顶管机将需要安装的管材顶入设计位置,一般是大口径的水泥管、钢管,其用途是城市大口径污水管道、其它介质输送管线的护管通道、缆线的护管通道等。

它施工定向精度较高,但是施工速度慢,工程造价较高。

由于是采取先挖土方后顶管,对地下土层结构质地要求高,只适应粘土和一般性沙土地层,沙层或流沙层容易产生流空或塌方,安全保障性不好。

5、螺旋钻进法。

主要应用于短距离、小口径管道的管道施工,施工长度在12-150米,管径为200-1500毫米。

在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在上下水管道、煤气管的支管、电力、通信等管线中,螺旋钻进法被大量应用于小口径(直径小于800毫米)施工。

此项管道非开挖施工技术在发达国家起步较早,技术也比较成熟,已得到广泛应用。

6、夯锤夯管法。

采用压缩空气和专用夯管锤,将设计管线打入预定位置。

定向精度稍劣于液压顶管工艺,施工速度优于液压顶管作业,对地下土、沙层的适应性较广。

由于采取的是先将管材夯入地层后,再从管道中向外排运渣土,所以施工安全系数高,适应直径600~2000毫米的大口径钢管作业。

三、非开挖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的社会和经济作用
人们通常采用的开沟更换管道的成本含开凿路面、挖沟、运土费和倒土、回填运输、压实、重填水泥和沥青、交通管制等高费用成本。

尤其对商业和交通影响较大。

1、道路开挖施工的六种弊病
一是断绝交通给市民和正常的城市运营造成极大的不便。

二是开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噪音等,造成城市的环境污染。

三是相关区域里一旦发生火警给消防队接近火场造成不便,延误救火时机,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更大的损失。

四是给公安部门在相关区域里进行刑侦破案和治安巡逻造成不便。

五是工程经费大,工程设施的设计与施工成本高。

六是一些绝对不能进行开挖施工的特殊部位,不能进行相关设施的施工,影响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建设。

在城市建设中采用非开挖管道安装施工技术,就彻底解决了前面所述由于开挖施工所造成的各项弊端,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非开挖技术的优点
第一,对交通干扰最小,保证了施工地点交通的正常状态,避免了断路堵车的弊病,也不会产生对城市社会治安管理的障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对周围物景的损坏减少,对周围的商业环境影响少。

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粉尘等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和稳定。

第三,全年可施工,施工速度快,工程周期短,能加快整体设计工程的施工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社会效益高,工程造价低,节约整体工程造价费用,且综合成本低,工时少。

第五,有利于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工程建设的最佳设计,有利于提高城市现代化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