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产业转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产业转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三节产业转移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印度尼西亚是中国镍矿的主要进口来源国。

苏拉威西岛是印度尼西亚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工业开发历史短,但镍资源丰富,占据整个印度尼西亚镍资源的70%—80%。

2014年印度尼西亚出台了镍矿原矿出口禁令,之后,中印两国加强合作,中国镍冶炼企业纷纷布局苏拉威西岛,产品运回中国。

读下图,完成1~2题。

1.吸引中国镍冶炼企业纷纷布局苏拉威西岛的主导因素是()A.政策B.市场C.能源D.原料2.中国镍冶炼企业在苏拉威西岛投资建厂,能够()A.减少中国镍冶炼企业的前期投入B.扩大中国镍产品的国际市场C.促进苏拉威西岛的港口建设D.加速苏拉威西岛的人口迁出1题,中国镍冶炼企业纷纷布局苏拉威西岛是在印度尼西亚发布镍矿原矿出口禁令后,可见,吸引中国镍冶炼企业布局苏拉威西岛的是其丰富的镍矿原料。

第2题,由于苏拉威西岛工业发展历史短,基础设施落后,必然会加重中国镍冶炼企业前期的建设投资,A错误;中国镍冶炼企业的产品要运回中国,因此并不能扩大其国际市场,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镍冶炼企业多布局在苏拉威西岛的沿海地区,为了方便产品运输,必然会带动苏拉威西岛的港口建设,C正确;中国镍冶炼企业布局苏拉威西岛,会带动该岛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因而会减少人口外迁,D错误。

2.C下图为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可知,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入的拉力不包括()A.经营成本较低B.淘汰落后产业C.扩大企业经营规模D.政府的优惠政策4.产业转入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包括()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③有利于扭转环境恶化的局面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题,读图可知,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拉力有壮大经营规模、扩展产品市场、扩大经济总量等。

淘汰落后产业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推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课后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4.3 《产业转移》一、单选题1.某企业最早在温州建厂,后来其生产基地逐渐向全省及其它省区扩展。

下图为该企业生产基地区位变化,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心与研发中心从温州迁移到上海,影响其迁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信息B.工资水平C.资源能源D.运输成本我国S市(县级市)是全国知名的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至底已减少到3600多家。

在服装产业整体向东南亚转移的背景下,该市利用共享工厂(共用高端智能设备、服装设计师、技术服务等),实行柔性生产(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生产),成功实现了该市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

据此完成4-6题。

2.近年来我国服装业迁移路径说明()A.我国污染问题严重B.劳动力成本空间差异显著C.服装技术不断发展D.消费市场存在空间变化3.该市利于共享工厂设立的主要优势是()A.技术基础好B.市场广阔C.劳动力充足D.交通便利4.共享工厂提高该市服装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①减少库存②快速响应③提高产量④拓宽销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飞地经济”是在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过程中,甲乙双方通过打破行政管辖关系,把甲地招入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工业园区。

,距离杭州城区40多千米的湖州市德清县将莫干园区落户于杭州城区,成为德清县在杭州的飞地园区。

据此完成3-4题。

5.德清县将莫干园区落户于杭州城区的主要原因是()A.德清地价高涨B.杭州政策支持C.德清交通闭塞D.杭州集群效应6.下列引进的产业项目最可能被安置在德清县莫干园区的是()A.通航飞机设计B.尖端钢材制造C.土特产品加工D.电商货品仓库目前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双向流动:一方面低层次的产业向中国周边劳动力、土地更具优势的东南亚和印度转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向本土转移。

下表为中国与印度各项指标比较;下图为中国与印度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据此完成7-9题。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带答案)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带答案)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学习目标】1.知道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分类。

2.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案】学习活动一: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①__________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② 的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学习活动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目的:企业生产追求更高的④____ ____。

1.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形式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1)主要因素A .劳动力:具有充足、高素质且⑤___________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B .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⑥_____________,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⑦_______________,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

C .市场:国内市场趋于⑧_____________或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为了避开多种限制就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⑨_____________的调整,原生产地⑩_______________,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即时训练】(2006.全国文综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 )①香港地价较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 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2.影响日本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市场B.劳动力C.环境污染D.内部交易成本【合作探究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材料一 芭比娃娃销售遍及了全世界150多个国家的市场,每一秒钟就有两个芭比娃娃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售出。

自1959年以来,出售整套芭比娃娃及其家庭成员的数量加起来,比绕地球7圈的数量还要多。

高中地理知识点专题练习一产业转移

高中地理知识点专题练习一产业转移

高中地理知识点专题练习一产业转移【点拨高考】产业转移是高考的重点内容,是探究区际间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热点知识。

考查材料紧贴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命题时多与区域相结合,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以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和区域图为载体,考查产业转移;结合具体区域,分析其经济发展的条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等。

试题具有分值高、综合性强的特点,对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评价等能力的要求也很高。

2021年的考查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变动,既体现对基本原理的考查,也会适当对考生知识广度的进行考查。

【知识梳理】一、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利润,利润与生产成本、市场份额有直接关系,如下图所示:二.产业转移的规律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轻工业,(初期) 重工业,(中期) 高科技工业,(后期)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转移。

三.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1、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

2、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如下图:四.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产业转移的直接表现是部分或全部生产在地域空间上发生变化,根据变化的地域空间范围不同,可分成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两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虽然目的相同但原因或影响因素并不相同,具体现象应该具体分析。

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利润,利润与生产成本、市场份额有直接关系,如下图所示:五.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六.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七.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八、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思路(1)要注意抓住两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转出”,二是“为什么转入”,也就是产业转出去的原因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产业转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产业转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产业转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产业转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生产和制造业务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这种转移通常是由于成本、市场需求、政策等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

产业转移对于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与产业转移相关的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话题。

练习题一:列举三个导致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并解释其影响。

答案一:成本、市场需求和政策是导致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1. 成本:成本是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些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企业可以通过将生产线转移到这些地区来降低成本。

此外,能源、原材料和运输成本也会影响产业转移的决策。

2.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

如果某个地区的市场需求下降,企业可能会考虑将生产线转移到需求更高的地区,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 政策:政策也会对产业转移产生影响。

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可能会提供税收减免、补贴或其他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行产业转移。

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决策,促使其转移生产线到更有利的地区。

练习题二:产业转移对原地区和目标地区有哪些影响?请分别列举两个影响因素。

答案二:产业转移对原地区和目标地区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对于原地区:1. 就业机会减少:产业转移可能导致原地区的就业机会减少。

当企业转移生产线时,原地区的工人可能会失去工作机会,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

2. 经济衰退:产业转移可能导致原地区的经济衰退。

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特定产业,当这些产业转移走后,原地区的经济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失去竞争力。

对于目标地区:1. 就业机会增加:产业转移可能为目标地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当企业将生产线转移到目标地区时,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吸引当地居民就业。

2. 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可能促进目标地区的经济发展。

新的企业进驻目标地区,带来了投资和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地区的竞争力。

产业转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产业转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产业转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产业转移通常指的是什么?A. 企业内部的部门调整B. 企业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C. 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D. 企业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答案:B2. 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B. 增加就业机会C. 导致当地环境恶化D. 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答案:C3. 产业转移对迁出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以下哪项?A. 减少环境污染B. 增加就业机会C.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D. 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答案:A4. 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不包括以下哪项?A. 成本因素B. 市场因素C. 政策因素D. 技术因素答案:D5.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A. 劳动力成本B. 土地成本C. 原材料供应D. 企业规模答案:D二、填空题6. 产业转移是_______在空间上的重新分布。

答案:产业7. 产业转移可以促进迁入地区的_______,同时也可能带来_______。

答案:经济发展;环境问题8. 产业转移的动因包括成本、市场、政策等,其中_______是企业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答案:劳动力成本9. 产业转移可能导致迁出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_______,促进产业升级。

答案:调整10. 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区而言,不仅可以带来经济增长,还可能带来_______的挑战。

答案:社会管理三、简答题11. 简述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的经济影响。

答案: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区的经济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等。

对迁出地区而言,可能导致失业增加、经济增长放缓,但同时也可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减少环境污染。

12. 产业转移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挑战?答案:产业转移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劳动力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文化适应等。

四、论述题13. 论述产业政策在促进产业转移中的作用。

答案:产业政策在促进产业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高考地理】产业转移含解析

【2021高考地理】产业转移含解析

产业转移1.(2020·全国名校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卡卢加州是俄罗斯的航天工业基地,其主导产业有机器制造、金属加工、轻工业和食品工业。

凭借优惠的外资吸引政策,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卡卢加州从一个经济萧条的区域成为俄罗斯汽车生产三大基地之一,许多大型跨国汽车公司均在卡卢加州投资建厂。

2011年,中国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商——福耀玻璃在卡卢加州投资建厂,这是福耀集团在占据中国近70%汽车玻璃市场后,走向海外的第一个生产性企业。

2019年福耀玻璃将追加对位于卡卢加州的海外玻璃厂的投资,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以进一步扩大产能。

下图示意卡卢加州地理位置。

(1)分析卡卢加州成为俄罗斯汽车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

(2)分析福耀玻璃在卡卢加州投资建厂的原因。

(3)指出福耀玻璃追加对位于卡卢加州的海外玻璃厂的投资可能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2.(2020·广东深圳第二次调研)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医药是北京市“十二五”期间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但其产业链上游的原料药生产属于不符合北京当前功能定位的一般性制造业。

我国医药行业实行属地管理,药企必须在注册地生产和接受监管,一旦搬到异地,只能重新进行药品审批(审批时间一般要持续两年到三年)。

京冀两地在沧州合作共建共管首个专业化产业园——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下图),保留转移医药企业的“北京户口”即相应产品批准文号不变。

这种创新模式促使越来越多的北京医药企业迁往沧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在沧州”的发展格局。

(1)说明北京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在共建共管政策引导之前外迁可能面临的风险。

(2)与北京相比,分析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成为北京市原料药企业承接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

(3)简述北京原料药企业将产品研发与销售部门保留在北京的主要原因。

(4)指出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对促进当地产业升级的作用。

选择性必修二4.3 产业转移

选择性必修二4.3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课后习题【基础篇】1.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迁出地B.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接收地C.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D.不发达地区接收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①劳动力因素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④国家政策⑤环境污染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3~5题。

3.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4.该产业部门属于()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5.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提升篇】(2022·山西太原·高二期末)湄公河五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关键节点国家,是中国对外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2021年12月3日中老(老挝)铁路的开道,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

下图示意2009~2016年湄公河五国产业承接力的变化,数值越大,承接能力越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9-2016年,产业转移承接力增长最快的国家是()A.缅甸 B.老挝 C.泰国 D.越南2.该国承接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B.城镇化的快速发展C.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D.高科技产业的发展3.中老铁路的开通将()A.提高老挝的承接能力 B.深化中老的合作方式C.优化老挝的产业结构 D.促进中老贸易的增长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广州改革开放以来云集了众多的玩具、电子、鞋业等制造企业。

但近几年来,部分制造业工厂出现倒闭和撤离,区域转型和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近年来广州正在全力推进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以珠江沿岸为主阵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现代商贸业,做强高端服务业,推动制造业“专精特新”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一产业转移的原因
(1)相同点:三家工厂的加工地都在我国。

不同点:a厂是原料和市场均在外,b厂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厂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

(2)a厂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厂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c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优势。

(3)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

(4)为了选择原料供应、产品加工和销售的最优区位,减少生产成本,扩大销售规模,获得规模效益。

探究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1)①日本,②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③我国东部地区,④我国中西部地区。

(2)劳动密集型产业。

20世纪50年代,日本处于工业化初期,劳动力价格低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且为了本国的产业升级而将此产业进行转移。

(3)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2.(1)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

(2)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生活和生产等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才能设置为出口加工区。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

3.(1)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2)发展中国家汽车普及率低,发达国家汽车普及率高。

这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政策的支持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的汽车市场,促进了国际汽车产业的转移。

(4)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消费市场广阔,汽车整车运输不便;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可降低生产成本。

探究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1)二战后日本的主导产业由轻工业起步,50年代中期转向发展重化工业,进入80年代转向发展高新技术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2)就业机会减少,环境质量提升。

(3)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

此外,外迁或外建也导致了企业生产技术的下降,削弱了产品的竞争能力。

2.(1)发达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应该发展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

日本和韩国应该发展开发期、增长期的产业。

(2)“微笑曲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在抛物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研发环节的附加价值逐渐升高;在抛物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附加价值逐渐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最不赚钱的部分。

(3)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和资源较多。

而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可以保持自己的技术和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

(4)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最好能引进处于研发期、增长期的产业及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

3.(1)产业移出地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因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劳动力从第二产业移向第三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幅度高于产业移入地)。

(2)产业移入地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因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移向第二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1.B
2.C
3.D
4.D
5.B
6.(1)改革开放的政策,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2)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致力于高附加值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的研发;重视品牌营销(注重销售和服务,努力营造自己的品牌),使产业链尽力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

(3)会加快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的消耗速度和加剧能源短缺局面;会加剧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影响当地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