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药用氯化钠溶液澄清度的几种因素
影响注射剂澄明度的因素探讨

影响注射剂澄明度因素探讨摘要:对影响注射剂产品澄明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以确保注射剂产品的澄明度合格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注射剂产品质量。
关键词:注射剂澄明度因素环境生产工艺质量引言:注射剂的澄明度就是注射剂的透明度,即注射剂的澄明情况及有无异物。
导致注射剂产品澄明度差的原因大多是药液中存在的白点、色点等肉眼可见微粒以及异物、结晶等。
其中微粒和异物对人体有很大危害,可直接造成血管堵塞,引起局部出血、水肿、血栓、静脉炎以及引起热原过敏反应等疾病,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可见,注射剂产品的澄明度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用药安全性。
因此,保证注射剂澄明度符合药典规定是药品生产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由于注射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可变因素,所以,发现、分析和解决影响澄明度的因素是当务之急的工作。
以下是对影响注射剂产品澄明度的因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的探讨:1.洁净室的环境1.1影响因素这是影响注射剂产品澄明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洁净室的环境达不到要求,比如尘埃粒子数不合格;相邻房间以及房间与外界压差不合格等,必然都会使整个生产过程,包括洗净的玻瓶、配制用的原辅料以及直接与药液接触的设备设施、容器具等,甚至过滤好的药液在灌装过程中受到不洁净空气的污染,最终影响注射剂产品的澄明度。
1.2解决方法洁净室环境、设备设施应达到相应级别要求,而且应做好空气净化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在洁净室内的所有操作都应严格遵守标准操作规程,尽量维护洁净室的环境卫生,比如在洁净室操作时减少走动,更不能跑动,减小动作幅度,少说话等,做到对空气净化系统最基本的清洁维护保养;在生产期间应维持空调风机的正常运行,实时监控,在非生产期间也应该定期进行开机运行维护;另外,定期对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也是GMP强调的,因为这是减少甚至避免注射剂产品被微粒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2.生产工艺2.1料液配制工艺2.1.1影响因素工艺配方和配制过程直接影响到注射剂产品的澄明度,完善的料液配制工艺可保证注射剂产品的澄明度达到最佳状态,如果工艺配方各组分之间相互反应生成沉淀物质;原辅料化学性质不稳定;物料添加顺序不同;加入溶剂的量不同等,都可能导致注射剂产品澄明度不合格。
氯化钠溶液中的杂质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氯化钠溶液中的杂质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氯化钠溶液是常见的盐类溶液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溶液之一。
然而,纯度高的氯化钠溶液极为罕见,其中往往会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杂质。
这些杂质可以来自原材料的污染、制备过程中的非理想条件以及存储和使用环境等方面。
本文旨在探讨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常见杂质及其对溶液性质的影响,并介绍了分析方法与技术以进行有效测定和去除杂质。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含五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分析方法与技术、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
以下将详细阐述每个部分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各种杂质,包括来源和分类,并对其可能对溶液性质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常见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用于测定和处理氯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并提供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和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以上是关于“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说明。
2. 正文:2.1 氯化钠的性质: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类化合物,由一正一负离子组成。
它是白色晶体,在常温下易溶于水。
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电解质特性,常用作食盐、药品和工业原料。
2.2 杂质的来源及分类:氯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以来自多个方面。
首先,原始的氯化钠样品可能含有杂质,如金属离子(铁、铜等),有机物或其他无机盐类。
其次,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也会导致杂质进入溶液中,例如空气中的灰尘、水源等。
根据它们的性质和来源,我们可以将杂质分为两类:有机杂质和无机杂质。
- 有机杂质包括各类有机酸、蛋白质、悬浮物等。
主要来源于原始样品或外界污染。
- 无机杂质主要是指其他无机盐类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
这些无机杂质既可作为原始杂质存在于样品中,也可来源于生产、存储过程中的外界环境。
2.3 杂质对溶液性质的影响:溶液中的杂质会对氯化钠溶液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杂质可能导致溶液的电导率发生变化。
一些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电导率,当它们存在于溶液中时,可以增加溶液的电导性。
中药制剂澄清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中药制剂澄清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张红卫有机化学专业030070271 中药常以水为溶酶煎煮提取,其水煎液多存在着杂质较多,体积较大等弱点,常需要进一步精制。
醇沉法是中药水煎液常用的精制方法,2000版药典收载的口服液有80%、颗粒剂有3l %的品种使用水提醇沉法,但该法对化学成分影响较大。
为了寻找更好的澄清工艺,在除去药液中杂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有效成分,并使药液澄清,成品稳定,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能源,广大药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将近来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l 水提醇沉法水提醇沉法为传统澄清技术,5O年代末期已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生产。
醇沉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水煎液中的淀粉、树胶、果胶、粘液质、蛋白质、鞣质、色素、水溶性无机盐杂质.醇含量在80%时几乎可以除去全部蛋白质、多糖、无机盐。
该法具有澄清药液,减少服用量等优点。
但成品稳定性较差,生产周期长,耗醇量大,有时成品中含一定量的乙醇也可能对药效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醇沉处理的液体制剂在保存期间易发生沉淀和粘壁,疗效也不如未经醇处理的全面。
研究表明,中药的疗效与其所含微量元素有密切关系.水提液中的多糖具有抗菌、消炎、抗癌、增强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鞣质也被人们认识到是一种药用有效成分,因此把无机成分、多糖、鞣质当作杂质除去是欠缺的。
何况许多中药所含成分具有双向作用。
此外,醇沉法造成了已知活性成分的大量流失,据报道各类成分损失率为:麻黄碱54.85 %、黄苓苷16.11 %、甘草酸11.99 %、桔梗皂苷42.52 %。
但也有实验表明,与大孔树脂吸附法和超滤法相比,醇沉法所得抗感颗粒中芍药甙含量最高。
2 高速离心法高速离心法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主要通过高速离心将大分子的杂质从小分子的有效成分中分离出去,是固液分离的理想方法。
该法可使药液基本澄清.在其分离过程中能有效地防止中药中有效成分的遗失,不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药物的活性成分,而且使工艺流程大为缩短、成本降低、更趋安全,是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探讨的方法。
《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澄清度检查法中可能存在问题的探讨

在溶液澄清度检查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同实 验室间或同一实验室在不同实验日间,同一批次样品与按规 定随行配制的浊度标准液相比较时,会得出截然相反的检查 结论。特别是使用仪器法时,此类问题更为明显。
本文旨在找出上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尝试给出适宜的 解决方案。文献报道,采用标准化的操作,通过与浊度标准溶 液进行比对的方式,利用浊度仪进行准确测量,可最大程度 上避免实验偏差[10-15]。因此,本研究采用统一的作业指导书对 全部实验过程进行标准化的操作,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方 式,探讨 ChP 四部通则澄清度检查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托品)共计 6 个来源单位,见表 1。上述试剂均为分析纯。 1.4 方法
大输液生产过程影响澄明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大输液生产过程影响澄明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大输液是指由静脉大剂量输入体内的灭菌注射制剂。
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大输液生产中,澄明度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澄明度不合格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循环可引起肺肉芽肿、肺动脉瓣闭锁不全、脑血栓,或粘附在组织中形成病变,甚至造成死亡。
《中国药典》1985年起对大输液澄明度检查合格后进行不溶性微粒检查,并对微粒的大小及数量进行严格控制,以策安全。
而且随着医药改革的不断推进,对药品质量要求更加严格,标准越来越高。
《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输液中可见异物有了新的规定,这对我们如何控制输液中的可见异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研究实验认为应对以下六方面进行控制和解决。
1生产工艺用水注射用水是用来溶解原料的物质,其品质优劣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澄明度的好坏,它是影响输液澄明度的最基本因素。
如果水质不符合药典要求,如混有颗粒杂质,pH值不合格等,那么其它方面做得再好再合格,也无济于事,故水是影响大输液澄明度的最基本因素。
控制办法:依据《中国药典》,对注射用水进行全项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原、辅物料原料是形成成品的物质,辅料是帮助成品形成的物质,如果原料、辅料、材料不符合规定,如发霉、潮解变质、其他杂质超标,质量不符合规定,那也将严重影响着输液的澄明度。
因而认真选择原辅材料是控制输液中可见异物的又一要素。
例如葡萄糖是用玉米淀粉水解糖化而制得,原料中带有淀粉的某些杂质,如蛋白质类、脂肪类,也可能含有未完全糖化的糊精,或在制备过程中,原料或器械上混杂的无机杂质,由于盐析作用灭菌后,可析出肢体絮状沉淀,而影响溶液的澄明度。
在弱碱性溶液中,葡萄糖易脱水形成5一羟甲基糠醛,造成溶液颜色发黄,并继续分解为蚁酸、乙酸、丙酸和有色物质而影响澄明度。
所以原料的有些项目必须重点控制,如葡萄糖中的糊精和铵盐;氯化钠原料中的有机杂质及铁、钙、镁等阳离子和硫酸根阴离子;注射用水中的铵盐检查应为阴性,pH值应为 5.0~7.0之间。
中药注射剂澄明度影响因素的探讨

中药注射剂澄明度影响因素的探讨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药注射剂在生产过程中的影响澄明度的因素.在分析过程中以生产流程为主线,重点阐述了各个生产环节对澄明度的影响及提高澄明度的有效措施.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澄明度,可见异物1. 引言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灭菌制剂.由于中药材原料的质量参差不齐,中药注射剂的组分,制备工艺的复杂性,造成中药注射剂在灭菌后或贮存过程中产生色泽变深、浑浊、沉淀,澄明度下降,很难达到质量可控.澄明度问题也就成为药学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2. 影响澄明度的因素2.1 原料药材质量的优劣中药注射剂的原料绝大多数是植物药材,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随品种、产地、采集季节的不同而相差甚大, 这也给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可控性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故在选择原料药的时候必须保持产地和品种的一致性,可根据指纹图谱等有关标准选择质优的药材,以保证原料药材的质量,确保有效成份的含量,有利于控制澄明度.2.2 提取工艺的选择目前常用的提取和纯化方法有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超滤法等.在工艺的选择上,应根据药材本身的特性,药材的配伍,选择既合理又经济的提取纯化工艺.比如药材的挥发油中含有的有效成份较多,且符合相关标准,那么可以选择蒸馏法进行提取,如果采用水提醇沉法,不但提不出需要的有效成份,而且还会带来很多的杂质.2.3 配伍不当对于一个复方制剂来说,配伍的好坏不仅直接决定了药物的疗效,而且对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复方三黄注射剂中,金银花提取液中的绿原酸能与黄连,黄柏提取液中的生物碱反应,生成不溶性化合物.这种配伍不当对澄明度带来了很大影响,故在制备之前,应进行方剂配伍实验,以防止配伍不当对澄明度造成的影响.2.4 配药环境配制环境必须符合GMP对尘埃粒子数、浮游菌数或沉降菌数的要求,如果达不到相关规定,在药液配制过程中必定会影响药液的澄明度.2.5 溶液PH的改变在注射剂的制备过程中,PH值对药物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的一切变化如水解、氧化、变色、分解等都与PH有关.虽然在国家药典中对 PH值的控制有严格的规定,但是由于药物的组成和结构不同,具体物化性质也有很大差异.中药中某些成份的溶解性与溶液的PH值也有很大关系,选择合适的PH值,能保持有效成份的溶解,利于澄明度的合格.药液的碱性较强时,生物碱易析出,故通常将含生物碱的溶液调至PH 值为4~5之间,如果酸性较强时,部分苷类有机酸也可沉淀,一般将其PH值调至8左右.另外在加热灭菌过程中,由于一些成份易水解,如酯、苷类,或易氧化,如醛类,易产生酸性物质,使得溶液的PH值降低.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应对具体的药物作具体分析,做有关PH值与药物稳定性的相关性实验,调节加入辅料的类别和剂量,才能达到理想的稳定性和澄明度.2.6 辅料的质量与配伍情况在注射剂处方中,除了主药本身的稳定性之外,辅料的质量和配伍情况对整个处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着重要的贡献.如吐温-80是常用的增溶剂,苯甲醇是常用的止痛剂,氯化钠用于等渗调节,亚硫酸钠是常加入的抗氧剂.但如若辅料使用不当,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在注射剂中加入苯甲醇和氯化钠均能使吐温-80的昙点降低,而昙点降低会使溶液浑浊.因此,进行处方设计时,使整个处方的稳定性符合标准是首要问题,但也要考虑辅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给处方带来的影响,这会直接影响注射剂的质量和澄明度.2.7 安瓿的质量和前处理玻璃安瓿主要成份由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组成,二氧化硅的结构为四面体网状结构,金属氧化物填充在这个骨架里,呈松散状,因而药液与玻璃表面长期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析出微量的游离碱和金属氧化物,影响注射剂的质量.此外, 安瓿的耐酸碱性的差异会产生脱片现象,耐热性差的安瓿在灌封和加热灭菌后往往会发生爆裂、脱屑、漏气现象. 安瓿在灌封时由于对口不准产生的玻璃屑等都会影响到中药注射剂的澄明度问题.鉴于安瓿在贮存过程中的脱片问题,清洗前的预处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安瓿的清洗是否干净直接影响澄明度,对安瓿清洗前的预处理会显著提高澄明度的合格率,在实际工作中应选择质量好的安瓿和预处理方法以提高澄明度.2.8 灌封的工作状况在灌封拉丝口的时候, 安瓿内壁粘有的药物被烧焦而出现的黑色斑点,称之为焦头.如果焦头没有被检出,在长期的贮存过程中,焦头很容易掉入药液中,引起块状物的出现.根据国家新颁布的《可见异物检查法》中对可见异物检查的相关规定,焦头的现象是不允许出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焦头的原因主要有:(1) 灌封针头修磨不佳,易产生针头挂液现象,灌针进出的药液会碰粘安瓿壁.(2) 灌针药液流出的角度不对,药液会溅到安瓿瓶口内壁.(3) 调整灌液器时,药液喷射太快易反弹而溅到安瓿瓶口内壁.(4) 灌针扭曲,同心度不好,也会使灌针上药液碰粘瓶壁.(5) 安瓿在行走梁上的位置不垂直,前后左右倾斜而引起灌针药液进出安瓿使经常碰粘瓶壁.张京军在对灌封机的研究中发现,通过改进灌针的支架,可以对每根灌针的位置做具体的调整,使每根灌针都能准确无误的进出安瓿灌液而不碰到内壁,大大减少了焦头的产生.此外,在灌封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倒瓶现象,这不但会使生产效率降低,产生很多废瓶,而且会产生很多玻璃碎屑,影响澄明度.在实际工作中提取工艺,配液条件都很好控制,影响澄明度的主要因素就是仪器的工作状况,特别是灌封环节,应该重点把握.2.9 灭菌条件的影响灭菌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影响澄明度的最后一个环节,选择合适的灭菌条件可以很好地提高澄明度.拒报道,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腐蚀越严重. 在保证灭菌质量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灭菌温度和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高温和时间延长,有利于提高注射剂的澄明度.2.10 其它影响因素由于中药注射剂成份复杂,提取分离往往不能得到单一成份,加之所含化学成份各异,中药注射剂产生浑浊和沉淀的因素很多.金属离子,配制过程中的容器及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等都与注射剂的质量有关.据文献报道,在强光照射下,草珊瑚注射液的总黄酮的含量明显降低,对注射液的稳定性影响很大.除了金属离子和光照外,为了提高澄明度加入的活性炭对药液有效成份的含量也会造成很大影响,在生产过程中,须强调整个过程设备的正确使用,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严格按照GMP的标准操作,注射剂的澄明度和稳定性都会明显提高.3 结语中药注射剂澄明度的影响因素从药材的质量,提取工艺到配液,洗瓶,至最后的灌封,灭菌都有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具体分析目前生产所面对的问题,分清主次,各个环节逐个盘查,才能得到澄明度良好的产品.随着中药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人们对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能力也将逐渐增强,澄明度问题也将很好的解决,更好地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
影响大输液澄明度因素的初探及保证办法

影响大输液澄明度因素的初探及保证办法王仁东(安徽省定远县人民医院制剂室,定远 233200)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大输液澄明度的因素及保证办法。
方法 将原辅材料经加工制成成品或半成品,在伞棚式灯检仪下,检查其澄明度。
结果 影响大输液的澄明度主要有5方面:即溶媒、原辅材料、输液瓶、操作处理及输液剂本身品种性质等。
结论 影响大输液澄明度主要有以上5方面,在今后生产中应从以上几方面加以分析解决以提高澄明度。
关键词 大输液;澄明度;因素;保证办法2000212209收稿 输液澄明度的好坏,不仅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如肉芽肿、静脉炎、肺动脉瓣闭锁不全等〔1〕,而且也加大了生产的成本,影响了经济效益。
通过对输液澄明度检查,认为提高大输液的澄明度应从以下5方面加以解决。
1 溶媒方面的因素溶媒是用来溶解溶质的物质,溶媒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输液澄明度的好坏,最常用的溶媒是水(指注射用水),水是影响输液澄明度的最基本因素,如果水质不符合药典要求,如混有颗粒杂质,p H 值不合格等,那么其它诸方面做得再好再合格,也无济于事,故水是影响大输液澄明度的最基本因素。
保证办法:依据《中国药典》,对溶媒进行全项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 原、辅、材料方面的因素原料是形成产成品的物质,辅料和材料是帮助产成品形成的物质,如果原料、辅料、材料不符合规定,如发霉、潮解、变质、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胶塞、涤纶薄膜,生产时使用药用炭、药物氯化钠来代替针用品针用炭等,那么也将严重影响着输液的澄明度,所以要认真选择原、辅、材料是提高输液澄明度又一要素,认真选择原、辅、材料包括两个方面的选择:一方面是指选择质量过得硬的即名牌优质产品;另一方面是指选择包装严密、完整无损、未结块、未潮解、未风化的产品,如结块、潮解、风化等劣质品,原则上不予应用。
保证办法:依据《中国药典》及其有关技术标准规定,对原、辅、材料进行全项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 输液瓶方面的因素输液瓶方面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输液瓶本身质量方面,如毛口瓶、裂伤瓶等,毛口瓶、裂伤瓶经灭菌灯检后,出现的是大量的玻屑及小玻点。
改进配制工艺解决原料对输液剂澄明度影响

收稿日期:2000-4-10改进配制工艺解决原料对输液剂澄明度影响管瑞莉1 曲申宁1 章 宁2 管彦军2(11山东兖州市人民医院,山东兖州272100;2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北京100039)〔文章编号〕1002-2376(2000)10-0035-02 〔中国分类号〕R944・1 〔文献标识码〕B〔摘 要〕造成输液剂澄明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原辅料,其中以原料中所含杂质是造成输液剂澄明度合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多以白点,白块等可溶性物质。
配制工艺不同,其质量也不同,本文通过有关报道,阐述通过输液剂配制工艺的改进,可把澄明度不合格率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提高输液质量。
1、配制工艺比较分别按浓配和稀配工艺制备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三个品种,共30个批次(每批约5300瓶),结果浓配可提高制剂澄明度合格率315%,两种工艺有显著性的差异(P<0105)〔1〕。
用热配法和冷配法各制备019%氯化钠注射液100瓶,结果澄明度检查二者半成品均合格,冷配法成品仅1瓶不合格,热配法却有7瓶不合格。
用冷配法并加015%活性炭处理制备019%氯化钠注射液15批次,结果澄明度合格率达95%以上〔2〕。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成份较多,原料中带入的杂质如镁盐,硫酸盐,氯化钙等,这些Ca2+、Mg2+等很容易与水中的Ca2-生成沉淀,影响澄明度。
改进后的工艺最后加入氯化钙尽量避免Ca2+与C o32-接触,同时采取大活性炭用量,并分两次加入,使杂质吸附更完全。
改进前后之间的成品数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101)〔3〕。
配制5%碳酸氢钠注射,采用浓配后稀释的方法,不需充二氧化碳,浓配加活性炭高压消毒放置后,可使多介离子等杂质聚合,产生沉淀而滤除。
药液澄明度明显提高,与直配法相比较,成品率P<0101,有非常显著意义〔4〕。
密闭加压充气法配制5%碳酸氢钠注射液,成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4%左右,贮存两年未发生玻璃脱片及其它变化,比常温、常压、敞开容器状况下充C O2的成品合格率提高10%以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