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副词简表

合集下载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文言副词归纳

文言副词归纳

文言副词归纳汇总例释类型用法副词例句程度副词表程度进一步益、愈、弥、尤、加、倍①默然良久②绝类弥勒③至情言语表最高程度甚、至、绝、殊、最、极、良、颇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表程度轻少、稍、略公宜少屈之范围副词①表范围广悉、咸、皆、尽、毕、具、胜、并、既①政治未毕通也②咸与维新②表范围有限但、徒、第、直、独、止、啻、惟、唯无惧,卿第言之③表总共或共同凡、共、俱、并、同、相、相与①凡三变②相与谏曰③与之俱去时间副词①表过去向、曩、尝、曾、业、业/既已、即、适①曩与吾祖居者②既克,公问其故②表正进行或正巧方、会、适、质①会天大雨,道不通②故方其盛也③从上观之,适与地平③表时间短俄、俄而、有顷、顷刻、少顷、旋、寻、斯须、少间、未几、既而、已而据语境可译为“片刻”“一会儿”“不久”“马上”④表动作将发生行、行将、且、垂①年且九十②功败垂成⑤表时间终结卒、终、遂、竟①后十年,终为秦所灭②卒廷见相如情态副词①表动作快立、即、遽、猝、暴、亟、乍①屠暴起②难于猝发③遽契其舟②表动作连续或反复乃、遂、更、复、亦、辄①遂东进②项伯亦拔剑起舞③表动作经常与持久每、时、雅、数、亟、恒、累、素①帝雅闻衡善术学②③每自比于管仲④表动作短暂或特意聊、且、姑、故、固、权①权宜之计②相如固辞③故亲数存之肯定副词表的确、确实诚、信、良、必、果①察之,果然②闻之,信夫否定副词表否定弗、毋、无、勿、莫、微、未、非、匪①微斯人②匪夷所思③莫之许也语气副词表猜测殆、庶、几①险象环生,几死②消灭殆尽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表祈使幸、唯、愿①幸勿怪②唯大王图之③愿有所闻表转折顾①顾吾念之②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表反诘岂、其、宁、独①岂有此理②其真无马耶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④独不怜公子姊耶谦敬副词谦词窃、请、敢、敬、谨①窃以为不足取②敢不就死③臣请为王言乐④谨拜表以闻敬词幸、垂、辱、惠①垂询②大驾辱临③惠存1.益yì〈副〉(1)更加(2)君之疾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18个文言虚词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用法

7.【若】
注意:“若”字和“如”字在词义上都有相通 之处。如①“比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②“像”,“彼与彼年相若也” 《师说》;③“假使”,“若止印三二本,未 为简易”《活板》;④“你”、“你们”、 “你们的”,“若入前为寿”《鸿门宴》,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⑤用作形 容词词尾,同“然”,当“……的样子”讲,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 氓》。 作为实词的“若”有“顺从”的意思,如《诗 经》:“曾孙是若”。
(一)动词,像,好像;如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 则译为"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假如”等。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 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何】怎么样。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 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2.何 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 扛着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 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 义。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 相通。 (一)用作疑问代词。 (二)用作疑问副词。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四)何:通“呵”,喝问。 复音词

文言虚词种类

文言虚词种类

文言虚词种类1、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1)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吾、予.余、我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病梅馆记》)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2)第二人称:汝(女)、而、尔、若、乃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3)第三人称:之、其、彼、厥王甚任之。

(《屈原列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国论》)4)谦称:或称自己的名字,或用“臣、仆、愚、不才”等,妇女用“妾”,国君用“孤”“寡人” o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赤壁之战》)肃”,鲁肃自称八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赤壁之战》)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并序》)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廉颇蔺相如列传》)5)敬称:大王、将军、公、公子、陛下、殿下、阁下、足下、子、先生、大人. 卿等。

可译为“您” O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子”,对男子的美称。

6)人称复数:古文中用“辈、属、侪、族、徒”等放在人称代词后面表多数。

可译成“们”,或在人称代词后加“一类”“一班”“这些”等词。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人。

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

(《柳敬亭传》)“吾侪”,我们。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师说》)“之族”,这一类人。

郵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之徒”,这些人。

(2)指示代词用来指示和区别人或事物的代词。

可代人、代物、代事。

1)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

译成“这个”“这里”“这样”。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此”,此处。

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黃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斯”,这篇;“兹",这。

高考文言文复习18个常用虚词详解

高考文言文复习18个常用虚词详解
五、其 ㈠[qí] ⑴代词。1、相当于“我(们)的”、“你(们)的”、“他(们)的”、“它(们)的”。例:品~ 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足而置 之~坐|断~喉,尽~肉,乃去。
2、相当于“他(们)”。例:见~发矢十中八九|余嘉~能行古道。 3、相当于“自己”。例:余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相当于“这”、“那”。例:有蒋氏者,专~利三世矣|~人视端容寂。 5、相当于“其中的”。例:一狼径去,~一犬坐于前|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⑵副词。1、表示估计、推测。相当于“大概”。例:先生~此类乎? 2、表示希望。相当于“应当”、“还是”。例:诸君~筹之|吾~还也。 3、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例:且行千里,~谁不知? 4、表示强调。例:如~克谐,天下可定也。 5、表示动作发生在未来。相当于“将要”。例:我今不乐(行乐),日月~除(逝去)。 ⑶连词。1、表示选择。相当于“还是”。例:~真无马邪?~真不知马也! 2、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例:~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3、表示承接。相当于“至”。例:~在高宗,时旧劳于外。 4、表示转折。相当于“然则”、“那么”。例:先君若问与夷,~将何辞以对? ⑷助词。1、作发语词。例:~以沛为联汤沐邑。 2、作语助,表示限定。例:若是~甚与(像这样地严重么)? 3、作语助,无义。例: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几矣!⑸名词。姓。 ㈡[jī]助词。作语助,表示疑问。例:夜如何~? ㈢[jì]助词。作语助,无义。例:彼~之子。
十二、矣[yǐ] ⑴助词。句末语助词。1、表已然。相当于“了”。例:使人索扁鹊,已逃秦~。
2、表将然。相当于“了”。例: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 3、表必然。相当于“了”。例: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 4、表命令或祈使。相当于“吧”。例: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

120个文言实词常见义项简洁易记版

120个文言实词常见义项简洁易记版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常见义项:1.爱,di (1)名词,恩惠(2)动词①给人恩惠②喜爱③怜惜,同情④吝惜,舍不得⑤通“菱”,隐蔽,躲藏(3)形容词,吝啬2.安,Gn (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②安稳③安定,舒适(2)动词①安身②安置③抚慰,安抚④使……安定⑤安心(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3.被,读音一:Zi (1)名词,被子(2)动词①覆盖②遭受(3)介词,表示被动;读音二:PL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②披散4.倍,Zi (1)动词①背向,背着②违背,背叛③加倍(2)数词,一倍(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4)副词,更加,倍加5.本,b苞n (1)名词①草木的根②根本,基础③本业,常代指农业④书本,稿本,版本⑤ 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2)量词(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4)副词,本来6.鄙,bi(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2)动词①以……为边界(边邑)②轻视,瞧不起(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7.兵,bing (1)名词①兵器②士兵③军队④战争⑤战略战术,用兵策略8.病,bing (1)名词①重病②弊病,缺点(2)动词①生病②使……成病态③担心,忧虑④责备,羞辱(3)形容词①困苦②疲劳9.察,chd(1)动词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详审,考察④了解,弄清楚⑤考察后加以推荐(2)形容词,精明10.朝,读音一 chdo (1)动词,朝见,朝拜(2)名词①朝廷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读音二:zhao名词,早晨11.曾,读音一 ceng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读音二zeng (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2)动词,通“增”,增加(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12.乘,读音一 cheng (1)动词①驾,坐②升,登③冒着④连接,一个接一个(2)介词,趁着,凭借读音二sheng (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2)量词,辆(3)数词,四13.诚,cheng (1)名词,诚心诚意(2)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14.除,chU(1)名词,台阶(2)动词①去掉,除去。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去例句)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去例句)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2)动词①给人恩惠②喜爱③怜惜,同情④吝惜,舍不得⑤通“薆”,隐蔽,躲藏(3)形容词,吝啬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②安稳③安定,舒适(2)动词①安身②安置③抚慰,安抚④使……安定⑤安心(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3.被,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2)动词①覆盖②遭受(3)介词,表示被动读音二:pī,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②披散4.倍,bèi(1)动词①背向,背着②违背,背叛③加倍(2)数词,一倍(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4)副词,更加,倍加5.本,běn(1)名词①草木的根②根本,基础③本业,常代指农业④书本,稿本,版本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2)量词(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4)副词,本来6.鄙,bǐ(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2)动词①以……为边界(边邑)②轻视,瞧不起(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7.兵,bīng(1)名词①兵器②士兵③军队④战争⑤战略战术,用兵策略8.病,bìng(1)名词①重病②弊病,缺点(2)动词①生病②使……成病态③担心,忧虑④责备,羞辱(3)形容词①困苦②疲劳9.察,chá(1)动词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详审,考察④了解,弄清楚⑤考察后加以推荐(2)形容词,精明10.朝,读音一:cháo (1)动词,朝见,朝拜(2)名词①朝廷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读音二:zhāo名词,早晨11.曾,读音一:céng 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读音二:曾zēng(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2)动词,通“增”,增加(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12.乘,读音一:chéng(1)动词①驾,坐②升,登③冒着④连接,一个接一个(2)介词,趁着,凭借读音二:shèng(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2)量词,辆(3)数词,四13.诚,chéng(1)名词,诚心诚意(2)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14.除,chú(1)名词,台阶(2)动词①去掉,除去。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代词
音节助词
复音虚词
三 其
人 称 代 代词 词
指 示 代 词
①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 或“我(自己)”。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代事,译为“他(的)”“它 (的)” 如:秦王恐其破壁。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①表近指。可译为“这”“这个”“这些”“这里”。 如:其人视端容寂 ②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③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相同。 如: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虚词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八 因
介词
副词
动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八下第三单元第13课《问说》】
【自行补充】
表有限
惟、仅、徒、但、只、直、止、独、特、才、第、唯、啻
只、只是、仅仅、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六上第四单元第21课《陋室铭》】
望九华,仅见一峰。【六上第八单元第42课《望九华》】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六下第八单元第42课《橘逾淮为枳》】
已经、曾经、从前、过去
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七下第七单元第33课《黠鼠赋》】
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八下第六单元第25课《卖柑者言》】
曩与吾祖居者。【第六单元第24课《捕蛇者说》】
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九下第六单元第22课《出师表》】
未敢翻身已碰头。【八下第七单元第29课《诗二首·自嘲》】
【自行补充】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八上第三单元第15课《邹忌讽齐王纳谏》】
定不负相思意。【七下第四单元第20课《卜算子》】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六上第九单元第49课《中国古代寓言四则·画蛇添足》】
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八下第六单元第25课《卖柑者言》】
【自行补充】
表否定
不、否、弗、毋、非、匪、未、勿、莫、靡、罔、微、亡、无
不、没有、不要、不是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八上第三单元第14课《曹刿论战》】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九下第三单元第12课《陈涉世家》】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九下第一单元第3课·学习建议《湖心亭看雪》】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七上第六单元第24课《核舟记》】
微斯人,吾谁与归?【九上第七单元第25课《岳阳楼记》】
【自行补充】
表范围
表全部
尽、胜、悉、皆、举、均、咸、毕、备、并、具(俱)、遍、既
都、全部
触草木,尽死。【九下第六单元第24课《捕蛇者说》】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九下第六单元第22课《出师表》】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九下第六单元第23课《桃花源记》】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七上第六单元第25课《口技》】
常见文言副词简表
类别
例词
译法
例句
表程度
表轻度
少、稍、略、微、小、仅
稍微
其船背稍夷。【七上第六单元第24课《核舟记》】
望九华,仅见一峰。【六上第八单元第42课《望九华》】
但微颔之。【七上第六单元第23课《卖油翁》】
宾客意少舒。【七上第六单元第25课《口技》】
师略授小技。【九上第五单元第19课《劳山道士》】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九下第三单元第13课《答司马谏议书》】
借第令毋斩。【九下第三单元第12课《陈涉世家》】
【自行补充】
表总括
凡、大凡、
率、大率、都、共
总共、共计、总之、大都
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八下第一单元第5课《天目》】
大率徐行却立,处静观动【六上第七单元第38课《熟读精思》】
凡贪墨者亏空犯赃罪。【《当代学生·直道可行(第11)》】
【自行补充】
表猜测
殆、其、盖、得无、无乃、庶(庶几)、得非、几
大概、或许、恐怕、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七下第七单元第35课《狼》】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九上第七单元第25课《岳阳楼记》】
无乃非相人者乎?【当代学生·吾闻以德荣为国华(第19)】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高一下第五单元第16课《项脊轩志》】
【自行补充】
表经常
常、恒、雅、素、时、长、夙
常常、向来
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八下第三单元第10课《勉学》】
人恒过,然后能改。【七上第五单元第2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九下第二单元第9课《巢谷传》】
茅檐长扫静无苔。【七上第6单元每周一诗《书湖阴先生壁》】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六下第5单元每周一诗《鸟鸣涧》】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七下第七单元第32课《黔之驴》】
【自行补充】
【自行补充】
表比较
益、愈、尤、弥、兹、滋、更、加、倍
更加、越、
尤其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六上第四单元第22课《爱莲说》】
余闻而愈悲。【九下第六单元第24课《捕蛇者说》】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七上第一单元第5课《周处》】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八下第5单元每周一诗】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七上第三单元第10课《石壕吏》】
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1课《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一书》】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六上第九单元第49课《中国古代寓言四则·郑人买履》】
【自行补充】
表短促
旋、俄、俄顷、俄而、少顷、少间、斯须、须臾、有顷、顷、已而
一会儿、片刻
旋闻女子殷勤声。【七上第六单元第26课《口技》】
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九上第五单元第19课《劳山道士》】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九下第六单元第22课《出师表》】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九下第三单元第13课《答司马谏议书》】
徒属皆曰:敬受命。【九下第三单元第12课《陈涉世家》】
【自行补充】
称代副词
表指代


岳父见教的是。【八下第八单元第33课《范进中举》】
【自行补充】

我、你、他、它
苟富贵,无相忘。【九下第三单元第12课《陈涉世家》】
【自行补充】
表祈使
唯、愿、幸
可、希望、得
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七上第一单元第5课《周处》】
愿藉子杀之。【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公输》】
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当代学生·曾子换席(第9)》】
【自行补充】
表尚且
尚、且、犹、犹且

日已暮,尚无灯烛。【九上第五单元第19课《劳山道士》】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六上第七单元第37课《为学》】
【自行补充】
表约略
约、可、且、无虑、许
大约、将近、几乎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七上第六单元第24课《核舟记》】
高可二黍许。【七上第六单元第24课《核舟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八下第一单元第3课《小石潭记》】
【自行补充】
表敬副词
表敬、表谦
谨、幸、敬、请、垂、敢、辱、惠、窃、伏、伏惟、猥
灵活翻译或不译
敢告不敏,摄官承乏。【《当代学生·鞌之战(第21)》】
【自行补充】
表深度、高度
甚、殊、颇、绝、极、至、最、特(忒)、良
很、分外、
最、极
盖追先帝之殊遇。【九下第六单元第22课《出师表》】
佛印绝类弥勒。【七上第六单元第24课《核舟记》】
以至仁伐至不仁。【八下第三单元第9课《孔孟论学》】
以为且噬已也,甚恐。【七下第七单元第32课《黔之驴》】
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九上第七单元第26课《醉翁亭记》】
【自行补充】
表转折
乃、却、顾、曾
却、竟、反而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九下第六单元第23课《桃花源记》】
却道海棠依旧。【七下第四单元第21课《李清照词二首·如梦令》】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六上第七单元第37课《为学》】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七上第六单元第24课《核舟记》】
【自行补充】
表反诘
岂(其)、庸、讵(巨)、宁、独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七上第六单元第25课《口技》】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九下第六单元第25课《登泰山记》】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九上第七单元第26课《醉翁亭记》】
【自行补充】
表紧接
遽、旋、即、寻、立、辄、乃、遂、亟(急)、既而、未几
立即、马上、不久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六下第八单元第41课《<吕氏春秋>两则·引婴投江》】
【自行补充】
表渐进
渐、稍第25课《口技》】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七上第一单元第4课《伤仲永》】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七下第七单元第32课《黔之驴》】
【自行补充】
语气副词
表肯定
必、定、确、诚、信、良、实、固、因、果
一定、必须、果真、本来、确实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六下第八单元第38课《<论语>八则》】
以为且噬已也,甚恐。【七下第七单元第32课《黔之驴》】
成,将以攻宋。【八上第三单元第11课《王顾左右而言他》】
【自行补充】
表终结
竟、终、卒、迄、遂
终于、到底、终究、结果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七上第一单元第5课《周处》】
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七下第七单元第32课《黔之驴》】
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七下第七单元第33课《黠鼠赋》】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七下第七单元第35课《狼》】
俯首骤入,勿逡巡。【九上第五单元第19课《劳山道士》】
【自行补充】
表暂且
姑、且
姑且、尚且、暂且
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六上第七单元第38课《熟读精思》】
存者且偷生。【七上第三单元第10课《杜甫诗三首·石壕吏》】
是駮也,真虎且不当,往且败。【七下第七单元第34课《象虎》】
七八人,壶酒何能遍给?【九上第五单元第19课《劳山道士》】
【自行补充】
表互同
共、同、相、互、偕、相与、交相、并
共同、互相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六上第八单元第41课《答谢中书书》】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八下第一单元第3课《小石潭记》】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九上第七单元第25课《岳阳楼记》】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九下第一单元第3课《记承天夜游》】
难道、哪里
向为何声,岂其鬼耶?【七下第七单元第33课《黠鼠赋》】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高二下第六单元第20课《师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