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发失败案例

合集下载

软件项目开发失败的实例

软件项目开发失败的实例

软件项目开发失败的实例一、案例故事(纯属虚构)1. 需求的萌芽培训战场硝烟弥漫。

火星培训公司总经理火总,正在抓腮挠头,思虑着如何在猛烈的竞争中立足并脱颖而出。

抓起电话,让文员通知10点开个全公司大会………会上讨论气氛非常热烈,除了火总,所有人大概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为最近自己的业绩下滑铺陈理由:市场部M经理:竞争对手很好很强大,他们总是先我们一步把我们盯着的潜在学员弄走了………客服部C经理:我们很努力的关怀学员,但是学员仍然有很多埋怨,甚至还说被咱们给忽悠了……市场部李MM:我们尽管有很多优秀学员,就业情况很好,但是我们却难以找到他们之前的培训记录,甚至找不到他们目前的联系电话,要是能够找到这些人进行回访,并让他们回来给学弟学妹们现身说法,相信会促进我们的招生工作。

……….一时间众说纷纭,火总看看手表,认为务必讨论出一个针对性的计策才是,因此挥挥手,“那大家看看是否有什么好主意?”“我熟悉到水星公司,他们有一套软件,能够支撑培训业务的全部流程!” 市场部的王GG大概有备而来,僵坐2小时说的第一句话。

“嗯…”“有道理….”“对,我们也应搞一个!”……一时间大家大概全被点燃激情,看到了一扭颓势的希望。

火总深思不语良久,终于喃喃说道:“是有道理,让我再考虑考虑吧……散会吧!”2. 可研、立项火总回到办公室,他刚才没有当场决策的原因是会上的信息不够。

弄个这种软件需要多少钱?搞了这么个系统确实有用吗?然而,他毕竟见多识广,明白目前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决定深入熟悉一下。

火总想到了提出这个办法的王GG,对了,让他全面陈述一下!因此就拿起电话……2分钟后,小王在火总宽大的办公桌对面正襟危坐。

“小王啊,我对你刚才提到的那个建议很有兴趣,能否认真谈一下你的办法?”“好的。

”王GG终于逮到在老板面前表现的机会,自然不可能放过。

“首先,水星公司是目前我们公司的首要竞争对手,他们有IT软件支撑,我想我们也应该有吧?”火总若有所思的点了下头。

典型项目失败案例分析

典型项目失败案例分析

典型项目失败案例分析引言在如今的商业环境中,项目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即使在经验丰富的团队中进行规划和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项目失败的风险。

项目失败可能导致巨大的财务损失,破坏企业声誉,甚至可能使整个组织面临困境。

本文将分析一些典型的项目失败案例,探讨造成失败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建议以避免类似的失败。

案例一:新产品开发项目案例背景某公司决定开发一款新型电子产品,以抢占市场份额并增加收入。

公司组建了一个跨部门团队,包括市场营销、研发、生产等部门的人员,并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和时间表。

失败原因分析1.项目目标不明确:团队在项目开始时未能明确定义产品的目标,并未充分了解市场需求。

这导致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频繁的方向调整和功能变更。

2.预算和资源不足:由于项目经理未能准确估计开发所需的预算和资源,导致项目在后期遇到了困难。

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符合市场要求,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3.沟通和协作问题: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佳,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对项目进展的理解存在偏差。

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不够,缺乏协调和支持。

建议与教训1.在项目开始前确立明确的目标和需求,了解市场需求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2.进行充分的预算和资源估计,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进行。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及时调整预算和资源分配。

3.加强团队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机制。

案例二:信息系统升级项目案例背景一家中型企业决定升级其核心信息系统,以提升生产效率并支持业务增长。

公司聘请外部的IT咨询公司作为项目的顾问,并组建了一个内部团队负责项目的实施。

失败原因分析1.需求管理不当:项目团队未能充分了解和管理用户的需求,导致在项目过程中频繁进行的变更,增加了项目成本和风险。

2.技术选择不当:企业在选择信息系统升级方案时未充分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新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无法满足业务需求,导致生产中断和客户满意度下降。

3.缺乏风险管理:项目团队未能充分识别和管理项目的风险,未及时采取措施来防范潜在的问题。

项目失败案例分享

项目失败案例分享

项目失败案例分享:探索失败背后的教训和启示引言在商业世界中,项目失败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初创公司,都有可能经历项目失败的苦痛。

然而,失败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转化为宝贵的经验。

本文将分享几个项目失败案例,并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探讨其中的教训和启示,帮助读者在未来的项目中避免类似的错误。

案例一:新产品开发失败某公司决定开发一款全新的产品,希望借此进入一个新兴市场。

项目团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资源,进行市场研究、产品设计和技术开发。

然而,在产品推出后不久,销售量惨淡,用户反馈也不理想。

最终,这个项目被迫停止,并导致了巨大的损失。

教训和启示•不充分的市场调研:在项目开始之前,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是至关重要的。

仅仅因为一个想法看起来很有潜力,并不意味着市场会接受它。

项目团队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以确定产品的市场空间和潜在用户的需求。

•没有清晰的目标和策略:项目团队需要明确产品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

在这个案例中,项目团队可能忽视了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导致开发出的产品在市场中失去了竞争力。

案例二:项目管理失控另一家公司开始了一项复杂的信息技术项目,并为该项目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团队。

然而,由于项目管理失控,这个项目陷入了困境。

进度延迟,成本大幅超支,并且无法按时交付。

教训和启示•弱势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确保项目成功完成的关键。

项目经理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管理和沟通能力,以及卓越的组织和规划能力。

如果项目管理薄弱,整个项目很容易失控。

因此,公司需要投资培养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

在这个案例中,可能存在团队成员之间沟通不畅、信息共享不完整的问题。

公司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以确保团队成员之间能够顺畅地交流,及时解决问题。

案例三:缺乏风险管理一家公司决定在国际市场开展业务,并启动了一项与外国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项目。

产品开发失败案例.doc

产品开发失败案例.doc

产品开发失败案例【篇一:产品开发失败案例】消费者更偏好口味更甜的软饮料,为了迎合这一需要,可口可乐公司决定更改配方调整口味,推出新一代可口可乐。

为了介绍新可乐,戈伊祖艾塔和基奥在纽约城的林肯中心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

请柬被送往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介机构,大约有200家的报纸、杂志和电视台的记者出席了记者招待会,但他们大多数人并未信服新可口可乐的优点,他们的报道一般都持否定态度。

新闻媒介的这种怀疑态度,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剧了公众拒绝接受新可口可乐的心理。

消息迅速地传播开来。

81%的美国人在24小时内知道了这种转变,这一数字超过了1969年7月知道在月球上行走的人数。

1.5亿人试用了新可口可乐,这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新产品的试用记录,大多数的评论持赞同态度,瓶装商的需求量达到5年来的最高点。

决策的正确性看来是无可怀疑了,但这一切都是昙花一现。

【篇二:产品开发失败案例】有些公司,尽管它昔日的行为无可挑剔,它所获得的利润整个美国工业界都垂涎三尺,但也能败于一时的失误,经不起对手的竞争。

60年代早期,历史悠久的吉列公司错误地估计了本行业中的新产品(不锈钢刀片)对它的影响,它不愿与同行的重要产品(高级蓝色刀片)互相拆台(夺走销售额),从而拖延了向市场介绍自己的不锈钢刀片的时机,使得竞争者乘机而入,结果吉列公司自己丢失了市场,再也不可能把市场全部夺回来。

这种事情怎么会发生在一个处事精明、很有竞争实力的“市场专家”身上呢??数年来,吉列公司已经在美国工业界创下了一个又一个最高的利润纪录。

1962年,公司连续第四次破了纪录,销售额为2.76亿美元,净利润为4500万美元——利润率达16.4%。

在《幸福》杂志所列的美国500家最大工业公司的利润率中,吉列公司排在第四位。

更引人注目的是,吉列的投资回收率高居首位,达40%——美国其他大公司都不敢宣称有这样大的获利能力。

?在制造和销售剃须刀片这个最主要的业务范围内,吉列公司垄断了市场。

近年来产业带贫方面的失败案例

近年来产业带贫方面的失败案例

近年来产业带贫方面的失败案例产业带贫是指通过发展特定产业来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产业带贫方面的失败案例,本文将列举其中的十个案例,以展示这些失败案例对于贫困地区的影响。

1. 纺织产业带贫失败案例在某地区,政府推动发展纺织产业,希望通过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来减少贫困。

然而,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和竞争激烈,许多纺织企业无法生存下去,导致贫困人口再次失去就业机会。

2. 农产品加工带贫失败案例某地政府投资兴办了一个农产品加工厂,希望通过加工当地农产品来提高农民收入。

然而,由于缺乏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能力,加工厂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最终导致产业带贫计划的失败。

3. 旅游产业带贫失败案例某地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希望通过吸引游客来带动当地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然而,由于缺乏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吸引力不强,导致旅游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带贫计划未能实现预期效果。

4. 扶贫电商平台带贫失败案例某地政府投资建设了一个扶贫电商平台,希望通过线上销售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

然而,由于平台运营不善、物流配送困难等问题,导致平台无法吸引足够的消费者和商家,最终无法实现产业带贫的目标。

5. 矿产开发带贫失败案例某地政府大力发展矿产开发,希望通过开采矿产资源来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贫困地区的收入。

然而,由于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矿产开发无法持续,最终无法实现产业带贫的目标。

6. 建设工业园区带贫失败案例某地政府投资兴办了一个工业园区,希望通过吸引外来企业来提供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由于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导致园区吸引力不足,企业无法落户,最终无法实现产业带贫的目标。

7. 渔业发展带贫失败案例某地政府大力发展渔业,希望通过发展渔业产业来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贫困地区的收入。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问题,渔业资源减少,渔民收入下降,最终无法实现产业带贫的目标。

8. 扶贫产业扶持政策落地不实失败案例某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希望通过资金支持、技术培训等方式来带动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

新产品开发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新产品开发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新产品开发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前言新产品开发啊,就像一场未知的冒险旅程。

有时候,你满心欢喜地以为挖到了宝藏,结果打开一看,啥也不是;而有时候呢,却能一不小心就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当中的酸甜苦辣啊,可真是够让人回味的。

今天啊,咱就来讲几个新产品开发成功与失败的案例,看看能从中学到啥。

案例一:苹果iPhone的巨大成功案例素材来源:来自于广泛的商业报道、科技资讯以及众多用户的使用反馈。

在手机的江湖里,曾经是各种翻盖、滑盖、按键手机的天下。

那时候的手机啊,功能也就那么些个,打电话、发短信,最多再加个简单的小游戏。

可苹果这个“大侠”一出场,就彻底改变了这个局面。

iPhone刚出来的时候,那可真是惊艳了所有人。

它的外观简洁大方,就像一个精致的艺术品。

一块大屏幕,没有那些复杂的按键,就像一个简洁的画布,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它的操作系统更是前所未有的创新。

以前的手机系统啊,就像是老房子的布局,又乱又不方便。

而iPhone的iOS系统呢,就像是现代化的公寓,简洁、有序,每一个功能都在该在的地方。

它的应用商店更是神来之笔。

这就好比是一个巨大的集市,各种开发者带着他们的创意产品,也就是那些APP,都跑到这个集市里来摆摊。

不管你是想玩游戏、看新闻还是管理自己的生活,都能在这个集市里找到合适的“商品”。

而且苹果公司特别注重用户体验。

就拿操作手感来说吧,每一个图标你点上去,它反馈给你的那种感觉,就像是你轻轻敲了一下一扇精心打造的门,然后门很顺滑地就开了。

这就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但就是这种感觉,让用户爱不释手。

iPhone成功的原因啊,我觉得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苹果公司敢于创新,他们不满足于手机只是个通讯工具,而是想把它变成一个能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的智能终端。

另一方面,他们对产品的质量和设计要求极高。

就像一个雕刻大师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容不得一点瑕疵。

再加上他们强大的营销能力,把iPhone的形象塑造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让人们觉得拥有一部iPhone就像是拥有了一种时尚、一种身份的象征。

企业开发的失败案例

企业开发的失败案例

企业开发的失败案例企业开发的失败案例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案例:1.张某某的餐饮连锁店张某某是一位有着多年餐饮行业经验的创业者,他决定开设一家自己的餐饮连锁店。

他在市中心租了一处繁华地段的店面,进行了装修和设备采购,并招聘了一批员工。

然而,在开业前夕,他却发现自己的店面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来吸引顾客。

他的餐厅的装修和菜单设计都缺乏创新和个性化,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

加上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推广活动,店面开业后几个月即关门大吉。

这个案例的失败原因是因为张某某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和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没有创新和个性化的特点来吸引顾客,而且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推广活动。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开设连锁店之前,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并进行创新和个性化设计,同时要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活动。

2.李某某的互联网创业项目李某某是一位有着多年互联网行业经验的创业者,他决定开展自己的互联网创业项目。

他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进行了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分析,并开发了一款功能独特的APP。

然而,在产品上线后不久,他发现用户反馈并不理想,用户留存率很低。

经过进一步调查,他发现用户对他的产品并不感兴趣,因为有其他竞争对手提供了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最终,他的互联网创业项目以失败告终。

这个案例的失败原因是因为李某某没有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导致产品没有吸引力。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进行互联网创业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竞争对手分析,确保自己的产品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并充分了解用户需求。

3.王某某的制造业项目王某某是一位有着多年制造业经验的创业者,他决定开展自己的制造业项目。

他投资了大量的资金购买设备并招聘了一批员工,开始生产。

然而,在产品上市后不久,他发现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导致销售不佳。

经过调查,他发现自己的生产流程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缺乏标准化操作和质量控制。

最终,他的制造业项目无法继续下去。

这个案例的失败原因是因为王某某在开展制造业项目之前没有建立良好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案例

案例
杜邦产品开发失败案例
4
杜邦公司介绍
案例内容 反思及启示
模版研究院
PPT CHART ACADEMY
杜邦公司
成立于1802年 创始人:尤金 杜邦 经营以及服务范围:超过1800种经营范围 (农业用和工业用化学制品;摄像器材,印刷设 备,油漆,炸药;生物医学产品;石油勘探;石 油冶炼,销售和运输;煤矿的开采与生产等领域)
需求远远超过供应能力 为了能让更多的Corfam投入市场,杜邦公司几乎砸进了所有 可以利用的人、财、物
危机四伏
01
产品成本的预计错误
Corfam生产工艺复杂,大量的废品 宁可毁掉,也不出售
03
顾客热情度降低
产品没有真皮的伸展性,太紧
02
制造商态度变冷
将材料高于原定价格卖给制鞋商, 甚至等同于真皮价格
Corfam
杜邦产品开发史上难得一见的败笔
新浪微博:@六月雪_1
模版研究院
PPT CHART ACADEMY
为什么失败?
Corfam:一种新型的天然皮革替代材料,是一种底层为棉网、顶层为 表皮带孔的双层透气合成革。较之天然真皮,Corfam具有重量轻、透 气性好、易于弯曲、不会走样、耐磨、防水等真皮没有的特性。另外 它还不用擦油,只要用湿布抹一下就能恢复光泽。但它也有一个缺点: 不像真皮那样具有伸缩性,不能够适合脚的大小。
(3)杜邦公司忽略了乙烯基合成革仍旧是透气合成革的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4)杜邦公司也低估了皮革业的反应
是否该全然放弃corfam?
麦科伊彻底放弃Corfam 的做法不正确。 在项目前景预测时应准备多套反应规划, 如果使用不同的策略和尝试一下不同的市场,或许成功就会降临。
例如,Corfam可以从大部分鞋子市场,尤其是从讲究新潮的女鞋市场退出, 而转向制作工作鞋。在这一市场,产品本身的特殊性能就可能会得到更有利 的体现。它同样可以被引入皮箱、手提包和家具表层加工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开发失败案例【篇一:产品开发失败案例】消费者更偏好口味更甜的软饮料,为了迎合这一需要,可口可乐公司决定更改配方调整口味,推出新一代可口可乐。

为了介绍新可乐,戈伊祖艾塔和基奥在纽约城的林肯中心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

请柬被送往全国各地的新闻媒介机构,大约有200家的报纸、杂志和电视台的记者出席了记者招待会,但他们大多数人并未信服新可口可乐的优点,他们的报道一般都持否定态度。

新闻媒介的这种怀疑态度,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剧了公众拒绝接受新可口可乐的心理。

消息迅速地传播开来。

81%的美国人在24小时内知道了这种转变,这一数字超过了1969年7月知道在月球上行走的人数。

1.5亿人试用了新可口可乐,这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新产品的试用记录,大多数的评论持赞同态度,瓶装商的需求量达到5年来的最高点。

决策的正确性看来是无可怀疑了,但这一切都是昙花一现。

【篇二:产品开发失败案例】有些公司,尽管它昔日的行为无可挑剔,它所获得的利润整个美国工业界都垂涎三尺,但也能败于一时的失误,经不起对手的竞争。

60年代早期,历史悠久的吉列公司错误地估计了本行业中的新产品(不锈钢刀片)对它的影响,它不愿与同行的重要产品(高级蓝色刀片)互相拆台(夺走销售额),从而拖延了向市场介绍自己的不锈钢刀片的时机,使得竞争者乘机而入,结果吉列公司自己丢失了市场,再也不可能把市场全部夺回来。

这种事情怎么会发生在一个处事精明、很有竞争实力的“市场专家”身上呢??数年来,吉列公司已经在美国工业界创下了一个又一个最高的利润纪录。

1962年,公司连续第四次破了纪录,销售额为2.76亿美元,净利润为4500万美元——利润率达16.4%。

在《幸福》杂志所列的美国500家最大工业公司的利润率中,吉列公司排在第四位。

更引人注目的是,吉列的投资回收率高居首位,达40%——美国其他大公司都不敢宣称有这样大的获利能力。

?在制造和销售剃须刀片这个最主要的业务范围内,吉列公司垄断了市场。

1962年它占领美国刀片市场的70%,零售额有1.75亿美元,而1946年的市场占有率只有40%,零售额8600万美元。

高级蓝色刀片是吉列刀片的核心和最高级的产品,也是创利最大的产品,最受消费者青睐。

一些比较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乐于使用“薄刀片”或“蓝色刀片”,这两种刀片在市场上销售的历史比其他刀片要长得多。

高级蓝色刀片是在经过5年的试验和研究的基础上,1960年正式引入市场的。

这种刀片表面覆盖有一层硅,防止因头发屑粘附刀片而妨碍剃须。

高级蓝色刀片剃须极为方便,使它立即获得了成功。

高级蓝色刀片的价格要比老式的蓝色刀片高出40%,尽管它有硅层覆盖并经过一些很有必要的热处理,但它的生产成本同其他刀片比较起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高,因此高级蓝色刀片马上就成了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

1962年,这种刀片创造的利润大约有1500万美元,是公司纯利润总额的1/3还多。

?1.威尔金森:小菜一盘?当然,不锈钢刀片成本更高。

大多数双刃刀片用碳素钢片做成,这种钢片每吨成本约1900美元,而制作不锈钢刀片用的不锈钢每吨成本约3700美元。

就制造过程本身来讲,它的费用也更高。

磨薄、磨光、特殊的热处理及质量控制管理工序的费用较高,并且复杂的工艺限制了产量。

结果是威尔金森刀片每只售价15美元,而吉列的高级蓝色刀片只卖约6.9美元,蓝色刀片卖5美元,薄刀片卖3.5美元。

?1961年夏天,威尔金森开始在美国出售刀片。

然而这样一种还没有打开销路的刀片,其售价又是美国刀片价格的2—3倍,要打进市场是相当困难的。

最后威尔金森说服了一些推销商与销售人员以寄售方式把这些刀片存放在园林商店中销售。

1961年10月,威尔金森的美国销售部第一次得到伦敦的不锈钢剃须刀片推销补助。

到1962年春季,推销商们嚷嚷要更多的刀片。

有的推销商为了推销,有时就向顾客! 赠送刀片,有些推销商一领到刀片就马上销售一空。

大概就是那时,有几位向烟草商人和药品商人供应杂货的小企业家逛进纽约的狭窄的威尔金森销售办公室里,骗走了几箱刀片拿去倒卖。

梅西也得到了这一信息,于是一个星期拿走了6箱。

? 由于威尔金森刀片销售势头不可抵挡,倒卖刀片的信息也不胫而走,刀片的零售库存马上枯竭。

威尔金森当时制定了一项新的销售政策:以后刀片只供应给指定的推销商,而且被指定的推销商同时必须推销威尔金森的园林产品。

结果,实际上使得园林商店和市郊的五金商店成了威尔金森刀片仅有的“指定推销商”。

这些不锈钢刀片,在不可遏制的需求下,成为绝好的广告推销产品:顾客都被吸引到园林商店——他们唯一能买到刀片的地方——他们也购买到了园林工具。

威尔金森自己承认刀片的利润并不大,而园林工具却非常有利可图。

? 因此,威尔金森把优良的剃须产品、不锈钢剃须刀引入市场,到1962年下半年,它已占有不列颠刀片市场的15%,而吉列刀片实际上原先就占有75%的市场。

那时,且不说英国本身,就是美国市场也希冀得到这种珍贵的刀片。

吉尔伯特董事长承认,那时公司特别愿意推出不锈钢刀片,“我们生产不锈钢刀片基本上只是一种反应,当其他公司生产这种产品的时候,我们也得生产,但是我们本来不打算这么做。

”有这种愚蠢的想法,一部分原因是担心吉列公司的不锈钢刀片,尽管定价比公司其他刀片高,但每只刀片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顾客每刮一次胡子所需成本就少——购买刀片的量大大减少——从而使吉列的利润下降。

公司尤其担心利润很大的高级蓝色刀片会受到不利影响,即销售量会被夺走。

?吉列对形势的分析,除了考虑到在开始大量生产新刀片时遇到的生产和技术问题外,还有三个考虑:?(1)吉列不锈钢刀片的成本和它可能卖出的价格;?(2)刀片的耐用性?(3)最喜欢不锈钢刀片的顾客种类。

?这些原因最终减少了吉列公司开始生产自己的不锈钢刀片时存在的担心和犹豫。

然而,仍然有不少未知原因使得吉列公司在它的竞争对手具有挑战意味地把产品打入市场数月之后才推出自己的产品。

?1963年秋天,在埃弗夏普刀片和美国安全剃须刀出现整整6个月之后,吉列才在市场上销售自己的不锈钢刀片。

销售不锈钢刀片的决定一作出,吉列就采取大胆措施争取顾客,公司于9月初先在纽约和费城市场上出售产品,到10月份,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500000多个零售商店都有销售,刀片的价格具有竞争性,6只刀片89美分。

?吉列投资400万美元用于新产品的广告和推销活动,其中的80%费用来自吉列的其他刀片,显然主要是来自高级蓝色刀片,吉列昔日对这种产品的推销花费也最多。

由于是靠市场开发市场,广告活动包括采取集中电视现场(当场)广告的方式。

不久就形成了由吉列赞助的传统的电视广告节目,包括世界连续节目:拳击周、美国橄榄球联赛、世界体育及玫瑰滚木球戏。

?这里我们要研究一下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性。

市场占有率是公司应该尽心竭力保护和保持的对象。

虽说减少几个百分点! 一般并不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当销售额和利润仍然维持在令人满意的水平的时候,更是如此。

但是如果市场占有率减少了就意味着顾客向竞争者方面转移了。

要重新获得这部分顾客并非易事,也许永远也不可能。

因此,市场占有率十分关键,十分重要。

?无论有什么原因,吉列在引进不锈钢刀片时耽搁的时间太长这总是事实。

因此,给了竞争者们一个可乘之机,使其在刀片市场上获得了一席之地,不然他们是不可能有所收获的;对这么宝贵的市场保护不周,实在可惜。

那么有人可能会辩解说,公司在这一点上确实无过可咎,引进这种新刀片上有点迟疑,但可以认为这是精心安排的一着,目的是让竞争者承担开发新产品的风险,只要它们一成功,吉列公司随后就跟上。

?我们可以找到吉列公司延迟推出不锈钢刀片的根源,这就是管理人员办事拖拖拉拉。

但是,不愿接受新事物的行为真的可以宽恕吗?对任何企业或组织来说能允许这样吗?不管根源是什么,吉列公司在开发很有前途的剃须工具上甘居下游,这就是错误。

吉列公司是刀片行业的佼佼者,在这个问题上理应一马当先,它没能这样做,实属没有正确理解小竞争者开发新产品的热情,也不相信它们会有效地获得成功。

但是,在! 任何行业,当垄断企业愿意处于次要地位,而让其他一些企业发挥创造力的时候……很难说明它的管理是有效的。

成功的管理就是善于捕捉时机,迅速作出反应。

当然,并不是任何发明创造都能无一例外地成功的。

一般说来,进行一项发明试验哪怕得到的是失败,也总比什么发明创造都不搞,只是眼巴巴地看着别的企业搞发明新产品获得巨大成功从而成为一种竞争优势而无可奈何要强得多。

?行业中的垄断企业和成功企业都贪图吃老本,满足于现状,把那些迥然不同的产品或市场营销技术视为对以往技术的破坏并潜伏着对同行业的威胁,因此不值得扶持。

垄断企业还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就是低估竞争者的实力,贬低他们办事的能力:“他们毕竟没有赶上我们的成绩,这证明了他们是二流水平;他们对我们还没有构成威胁。

”他们这样悠闲自得地想着,往往会因此而头脑昏昏。

与自鸣得意、抱残守缺的庞然大物相比较,那些一时受挫的竞争者常常跃跃欲试,更加愿意承担风险,并且所采取的措施更加灵活机动。

?在一定意义上说,吉列公司能认识到错误,并能致力于改正错误,这是值得称道的。

1963年秋天终于采取了有决定意义的措施,作出了大胆的市场营销努力。

但是在关键时刻一误再误,并且放弃对新产品的开发,让别的公司钻空子,这是严重! 的市场营销错误,也是没有革新精神的垄断企业经常犯的错误。

所有市场营销者都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篇三:产品开发失败案例】[摘要]每一次成功的产品发布背后都有数不清的失败尝试,而这也正是科技进步的方式。

那么在2015年,业界最大的失败案例都有哪些呢?转播到腾讯微博腾讯数码讯(肖恩)2015年对于整个科技产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我们看到厂商和开发者们不断推出配备最新技术的产品。

但在拥抱未来的过程当中,新的思路并不总是奏效的。

每一次成功的产品发布背后都有数不清的失败尝试,而这也正是科技进步的方式。

那么在2015年,业界最大的失败案例都有哪些呢?微软的部署策略转播到腾讯微博微软在今年所需要的是推出新产品的透明度,或者说改变现有产品。

onedrive和windows令人费解的策略让用户难以去理解微软的动机,这也最终导致了这家科技巨头在这些领域里信誉的减损。

在承诺所有office 365用户都可获得无限制的云存储空间之后,微软却又改口了,甚至试图调低免费onedrive用户的存储空间,而这引发了用户的强烈不满。

一开始,微软把相关的页面从运营商所使用的宣传册中拿掉,并称所谓的“无限”并非真正的无限。

他们竟然表示,部分在onedrive中存储了大量内容的用户对他们的云服务造成了太大负担。

虽然他们随后对责怪用户的行为道了歉,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限制存储空间会再次归来。

随后,onedrive for business团队很快也发出了类似的致歉,称只有特定的office 365商务版、企业版或教育版用户才会获得无限制的云存储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